『善男子!一切如來妙圓覺心,本無菩提及與涅槃,亦無成佛及不成佛,無妄輪迴及非輪迴。

 

首先提出一個『一切如來妙圓覺心』,即示修大乘者欲求圓覺,即應立定腳跟,以圓覺心為立場而生其正見,不得復以二乘小慧、凡夫世智、展轉測度,自墮戲論。此自悟境之根本點,不可忽也!此義既明,則文義迎刃而解。

 

菩提者,對煩惱之覺照。涅槃者,對生死之解脫。在眾生位有煩惱、有生死,故可對待煩惱生死而說菩提涅槃。乃至成佛不成佛、輪迴非輪迴,皆是就眾生立場說。本經以圓覺為境,即應離開眾生等一切立場,而以圓覺心為立場,則本文之義可如下釋。以一切如來妙圓覺心為立場而說,本來無對待煩惱而說之菩提法,及對待生死而說之涅槃法,其成佛不成佛及輪迴非輪迴,亦不成問題。

 

若合前喻,則就虛空說;本來無華,亦無華滅之事。就真金體說:本來無一切雜質,亦不可說銷除雜質而後有金體,義可參互發明。

 

『善男子!但諸聲聞所圓境界,身心、語言,皆悉斷滅,終不能至彼之親證所現涅槃。

 

生空涅槃,是佛權說,使了生死出輪迴。聲聞所圓境界,但證生空,是以身心、語言,皆悉斷滅,無復三界受生之事。然而法執猶存,終不能證淨圓覺心。譬諸眚人,已能著力除去空中狂華,使不復起;然而幻翳未去,終不能見虛空本體。故云:終不能至彼之親證所現涅槃。

 

『何況能以有思維心,測度如來圓覺境界!

 

二語承上啟下,謂聲聞以生空智尚不能測度圓覺,凡夫以有思維心──即世間智慧,更何能測度圓覺!

 

『如取螢火燒須彌山,終不能著。以輪迴心,生輪迴見,入於如來大寂滅海,終不能至。

 

先喻說,後法說。螢火、喻世智,即有思維心,亦即輪迴見。螢火似火而非真火,世智似智而非無漏之真智。須彌、此云妙高。須彌山、喻圓覺。大寂滅海、即指圓覺。大者,豎窮橫遍義,寂滅者,無聲形可求義,海者、不可測度義。

 

本章所明自悟境界,至本節已明白決定,須以圓覺心為根據。此圓覺境界,尚非已出輪迴之聲聞小智所能到,故更不可以輪迴之眾生妄見而妄加測度。正見先立,下更正勸息妄。

 

『是故我說:一切菩薩及末世眾生,先斷無始輪迴根本。

 

此下為勸息妄之語。輪迴根本即妄心,妄心依無明而起,虛妄心斷則真實心顯。先者、當務之急也。語云:不用求真,但期息妄;即先斷無始輪迴根本之謂也。

 

『善男子!有作思維從有心起,皆是六塵妄想緣氣,非實心體,已如空華。用此思維辯於佛境,猶如空華復結空果,展轉妄想,無有是處。

 

有作思維,即用攀緣心而起之一切思維,故云:從有心起。此種思維,皆是由根塵相對所成之經驗習氣──參看普眼章──,亦皆是妄想,常人名之為心,卻非真心。故云:皆是六塵妄想緣氣,非實心體;比之如空華而已。此表顯由妄心而起妄見之相。用此思維辯於佛境者,即謂用此由妄心而起之妄見,以推測圓覺境界,其所推測者,比之如空華所結之空果,實為妄中之妄;故云:展轉妄想,無有是處。此息妄所以為當務之急也。

 

己四  結斥

 

『善男子!虛妄浮心,多諸巧見,不能成就圓覺方便。如是分別,非為正問』!

 

數語結斥三疑非正問。浮心、謂六塵緣影之心。巧見、邪僻不正之見。依於妄心邪見,即非求於圓覺之方便,故云:不能成就圓覺方便。下二語結斥。實則三問為初心應有之疑,此疑未釋,即於自己圓覺本具、佛道本成之理,未能信入,而自悟境即未能決定,難免向外馳求之弊;不悟明珠藏於衣底,窮露他方,可憐憫者,比比然矣!金剛藏代設三難,欲借世尊金言,使末世初心、生決定信心,非金剛藏自有此疑。世尊斥非正問,在使學者知所措心,非斥金剛藏也。金非銷有,善思念之!

 

戊二  偈頌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意而說偈言:『金剛藏當知!如來寂滅性,未曾有始終。若以輪迴心,思維即旋復!但至輪迴際,不能入佛海。譬如銷金礦,金非銷故有,雖復本來金,終以銷成就。一成真金體,不復重為礦。生死與涅槃,凡夫及諸佛,同為空華相,思維猶幻化,何況諸虛妄?若能了此心,然後求圓覺』。

 

丁二  悟他境——彌勒章

 

上章自悟,乃根本智境界,悟得本具覺性本來成佛﹐故能生起上求佛道之決定信。本章悟他,乃後得智境界,辨明輪迴根本何在?輪迴幾種?菩提幾等?設諸教化方便,故能發揮下度眾生之大悲心。

 

彌勒菩薩,梵語彌怛裏耶,此云慈氏,乃一生補處菩薩,次補佛位,世尊授記在本世界成佛,化度眾生之人。善能了達本世界眾生心境,故為本章發問之師。

 

戊一  長行

己一  啟請

 

於是彌勒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匝,長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廣為菩薩開祕密藏,令諸大眾深悟輪迴,分別邪正;能施末世一切眾生無畏道眼,於大涅槃生決定信,無復重隨輪轉境界起循環見。世尊!若諸菩薩及末世眾生,欲遊如來大寂滅海,云何當斷輪迴根本?於諸輪迴有幾種性?修佛菩提幾等差別?迴入塵勞,當設幾種教化方便度諸眾生?惟願不捨救世大悲,令諸修行一切菩薩及末世眾生,慧目肅清,照耀心鏡,圓悟如來無上知見』!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復始。

 

大悲世尊至起循環見,領前章義,謝生信益。祕密藏者,眾生本具圓覺,本來成佛;而此佛性即覆在輪迴生死無明熾然之眾生心中,此義既非凡情可知,亦非淺識能測,故稱祕密。如金在礦,稱為寶藏,故云祕密藏。重重法喻,廣為開示,故令大眾深悟輪迴。以有思維心起輪迴見,即名邪見;隨順淨圓覺心,自悟佛性本具,是為正見。故云:分別邪正。喻之如眼,以能正見故,謂之道眼。於此深淵難測之佛性,未能明瞭,則必有所疑畏;既明瞭已,即無復畏,故云無畏道眼。大涅槃惟佛乃證,但以明瞭佛性本具、佛道本成故,亦能生其決定信心,不再以輪迴心起輪迴見,故云於大涅槃云云。世尊以下,復陳問辭。上章云『先斷無始輪迴根本』,本章重在下度,故即緊承前語首問輪迴根本何在,以明化度之要。故以欲遊如來大寂滅海,云何當斷輪迴根本二語,為問意之總。大寂滅海,即指圓覺。

 

下更詳問:一者、於諸輪迴有幾種性?二者、修佛菩提幾等差別?三者、迴入塵勞當設幾種教化方便度諸眾生?慧目、即道眼。心鏡者,喻心如鏡。慧目既清,心鏡自明,故能圓悟。惟願不捨至無上知見,陳希願之切。

 

己二 許說

 

爾時、世尊告彌勒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為諸菩薩及末世眾生,請問如來深奧祕密微妙之義,令諸菩薩潔清慧目,及令一切末世眾生永斷輪迴,心悟實相,具無生忍。汝今諦聽!當為汝說』。時彌勒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

 

無生忍者,忍、即智也。心悟真如實相而證不生不滅,此智名無生忍。餘文易知。

 

己三  正答

庚一  答輪迴根本問

 

『善男子!一切眾生,從無始際,由有種種恩愛貪欲,故有輪迴。若諸世間一切種性,卵生、胎生、濕生、化生,皆因淫欲而正性命。當知輪迴,愛為根本。由有諸欲,助發愛性,是故能令生死相續。

 

此節正答輪迴根本。自善男子至故有輪迴,先明輪迴所從有之故。由於恩愛與貪欲,且非一種恩愛貪欲,故云種種。從無始際者,眾生從本以來即有無明,展轉妄想,而有種種恩愛貪欲。非可云本來無有,自某時期始有;亦如金礦,從本以來雜於沙石,非自某時始雜沙石。

 

若諸世界至愛為根本,正明輪迴根本所在。卵生如禽類、魚類;胎生如人類、獸類;濕生如蛐蜒之類;化生或從此物變為彼物,如孑孑變為蚊,或從無形而變為有形,如天神之忽然化生。四生皆有陰陽之性,故有淫欲,隨其性欲之輕重,而成就其種性與生命。故云皆因淫欲而正性命。當知以下,點出愛為輪迴根本。

 

此中愛欲二字,義則愛廣於欲。欲以淫欲為最,其次、別粗細五欲:粗五欲所謂財、色、名、食、睡,細五欲所謂色、聲、香、味、觸。四生之成就性命,專在淫欲;如人入胎,即欲性使然。性命既以欲因而成就,則於此繼續存在之一期間,所受皆為欲境。直可云欲存則生命存,生命存則欲存。愛為十二因緣之一,即十二有支之一支,有情依我我所而生愛著,如鳥住巢,即已落在範圍圈套之中,依於限量而成分段生死。推原其本,即從愛緣取,取緣有,乃至三世流轉,循環不絕,故云輪迴愛為根本。由有諸欲二句,詳明愛、欲之別,及所以起輪迴性之故。諸欲者,不專指狹義之淫欲,亦兼及粗細五欲。諸欲助發愛性,如水生波,波還蕩水;愛為欲所從生,欲復助愛相續,愛性不斷,故令生死相續。此依十二因緣流轉門之理,法爾如是。故還滅門之了脫生死,仍以斷愛為先。

 

『欲因愛生,命因欲有,眾生愛命,還依欲本。愛欲為因,愛命為果。

 

此節承上文以示愛與欲與命之關係,啟下文以正答輪迴幾種性。欲因愛生者,如男女相愛而後有淫欲之事發生。命因欲有者,因有淫欲之事而後身命得所寄託而有。身為淫欲之本,命乃依身而存。愛護生命之心,仍由愛護身體而來,故云眾生愛命,還依欲本。生時托欲而來,生已得命而住,故云愛欲為因,愛命為果。過去如是,現在如是,推之將來,亦復如是。明乎此,乃可進言輪迴幾種性矣。

 

庚二  答輪迴有幾種性問

 

『由於欲境,起諸違順。境背愛心而生憎嫉,造種種業,是故復生地獄。餓鬼。

 

自此以下正答輪迴之性有三:其一、惡種性,其二、善種性,其三、不動性。此明惡種性,以造十惡業而生上品地獄,中品餓鬼,下品旁生。首五句顯造業之由,欲境背於愛心者為違,順於愛心者為順,故云:由於欲境起諸違順。憎嫉、由背愛心之違境而生,故云境背愛心而生憎嫉。憎嫉既生,十惡斯作,故云造種種業。由是惡種性成,生諸惡趣,故云是故復生地獄、餓鬼。不云旁生者,舉其顯者、著者以概其餘耳。

 

『知欲可厭,愛厭業道,捨惡樂善,復現天、人。

 

此明善種性,一名厭業道,即厭離惡業者所生之道也。。既厭惡業,勤修善道,善之上品生天,中品生人,下品修羅,故云捨惡樂善,復現天、人。不言修羅,可以概知。

 

『又知諸愛可厭惡故,棄愛樂捨,還滋愛本,便現有為增上善果。

 

此明不動性。前文上品善所生之天,應斷至六欲天,因知欲可厭,未能離欲,故仍未超欲界。今明不動業,乃禪定所感,應通指色界及無色界。色界即:一、離生喜樂地,二、定生喜樂地,三、離喜妙樂地,四、捨念清淨地。無色界即:一、空無邊處天,二、識無邊處天,三、無所有處天,四、非想非非想處天。今云棄愛樂捨,當在四禪以上,而三禪以還,亦可概知。色界有身,無色界有心,既有身心,便有愛著,其所愛著者,即所修之禪定是;故云還滋愛本。雖知愛可厭,而未能離愛,即是未能解脫,所現善果,終屬有為;但較之欲界善,已漸增上。

 

『皆輪迴故,不成聖道。是故眾生欲脫生死,免諸輪迴,先斷貪欲,及除渴愛。

 

總結上文所說惡種性,善種性,不動性,皆輪迴性,以答幾種性之問,故云皆輪迴故,不成聖道。是故以下,勸斷。斷欲即先去其助力,斷愛即以除其根本,此乃欲脫生死免輪迴之所務也。渴愛者,喻愛心如渴之欲水。

 

『善男子!菩薩變化示現世間,非愛為本;但以慈悲令彼捨愛,假諸貪欲而入生死。

 

此釋疑也。恐疑者謂:菩薩之有父母妻子,必是真有欲愛,真有生死。故先說明菩薩只是變化示現於世間,了知三界如幻化,我及我所皆空,無可愛著,是故非愛為本。

 

庚三  答修佛菩提幾等差別問

 

『若諸末世一切眾生,能捨諸欲及除憎愛,永斷輪迴,勤求如來圓覺境界,於清淨心便得開悟。

 

自此至是名五性差別,正答修佛菩提幾等差別。捨欲除愛,即是從輪迴根本上用功夫,使輪迴性不得再起,故云永斷輪迴。清淨心,即不帶無明垢幻,已斷輪迴性之心,一方面斷輪迴根本,一方面求圓覺境界,即可於此清淨心上開悟圓覺,故云:於清淨心,便得開悟。復次、便得開悟者,意即修佛菩提,本無所謂差別,只要斷輪迴求圓覺便得開悟,如此直截了當,乃為本經頓教大乘之旨。苟能頓斷頓悟,儘可不問差別,如其不能,乃有下文依二障顯五性之說。

 

『善男子!一切眾生,由本貪欲,發揮無明,顯出五性差別不等,依二種障而現淺深。

 

此先總標五性。此五性何由顯出?即是一切眾生由本貪欲發揮無明,是以顯出五性。此五性差別不等,其不等之程度依何判斷?即依二種障而現淺深。

 

此中眾生之界說,仍須說明。眾生、約具三義:一者、流轉生死之凡夫為眾生,與異生義同,此與證聖相對,如小乘初果,大乘初地,即非眾生。二者、從無始來受眾多生死,現仍未盡者,如菩薩、羅漢,尚有變易生死,仍為眾生。此義較廣,即是除佛以外,餘皆眾生。三者、謂眾法和合而生,謂之眾生。依於此義,則佛亦為眾生,如應化身乃眾多無漏功德集合而生故。又如圓滿報身,乃以智慧福德積集而成故。但此中眾生之義,非一非三,乃為第二對佛而言之眾生,即指菩薩以還之九法界眾生而言。眾生之義如是,可知苟有少分無明未盡,仍未能失眾生之名。而無明之發揮,由於本有之貪欲,貪欲有所不同,故一切眾生,以遇佛法不遇佛法,在修斷上乃有五性可言。復依二種障或少或伏之淺深,而現其差別不等。二障、五性,下文自釋。

 

『云何二障?一者、理障,礙正知見。二者、事障,續諸生死。

 

理障、亦名所知障,如真理乃可知之法,迷而不知,故稱為障,此從被障法上立名。正知見、即正覺,梵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所障之法即真理,能障之法即無明,無明即無知。一切事理性相苟有一毫不知,即有一分無明未除,而心之力量功用未得圓滿。蓋以明不透澈,知不究竟,仍為偏謬,是以障礙正知。事障、亦名煩惱障。眾生不了和合假法,執為有我,而成四倒。執我為癡,因癡有貪,違我有瞋,恃我有慢,起諸煩惱,故能為障,此從能障法上立名。正為障體者煩惱,被障即有無為諸無漏功德。蓋煩惱心發動而造種種有漏不淨之業,善生人天,惡墮三塗,業報循環,故云:續諸生死。

 

『云何五性?善男子!若此二障未得斷滅,名未成佛。

 

此先由未得斷障之異生性說起。異生性即凡夫性,以凡夫性如璞玉未經雕琢,雖有本具圓覺,本來佛性,但以未知斷障,未能斷障,只可名未成佛,不入五性之數。如前文言,五性差別,依二種障而現淺深,凡夫既未斷障,故雖有異生性之名,實非五性中之一性也。

 

理障者,法執;事障者,我執;破二執乃得離二障。凡夫雖亦有一切世間善法,但仍說不到斷障。譬如世間賢聖功夫,能使貪、瞋、慢等微薄,而我執猶在,不離於癡,不出人天乘法,故斷障為超人天之事。五性差別,既依二障而現淺深,異生性既無斷障之修德,而本具之性德亦因之未顯。以無修德,故不能與已修者較其淺深;以具性德,故可名未成佛。復次、五性差別,但說依二障者,可見非說種子之有無,不可誤會。可參看成唯識論種子義。下文正明五性。

 

『若諸眾生永捨貪欲,先除事障,未斷理障;但能悟入聲聞、緣覺,未能顯住菩薩境界。

 

此明五性中之二性:一、聲聞性,二、緣覺性;通稱為二乘性。二乘致果雖等,而修法不同,故立二性:以一分立為聲聞性,一分立為緣覺性。永捨貪欲,即使由愛而起之生死相續永斷,故能斷除續諸生死之事障。此等眾生,雖捨我執,先除事障,而法執猶在,故云未斷理障。其所悟入之境界,若依四諦而修斷者為聲聞性,若依十二因緣而修斷者為緣覺性,均未能至菩薩境界,故云未能顯住菩薩境界。

 

『善男子!若諸末世一切眾生,欲泛如來大圓覺海,先當發願,勤斷二障。二障已伏,即能悟入菩薩境界。若事理障已永斷滅,即入如來微妙圓覺,滿足菩提及大涅槃。

 

此明五性之三,菩薩性。欲泛如來大圓覺海,即欲求圓覺。譬如泛海,發此泛海大心者,即是欲由凡夫地,渡到如來地之人;而菩薩階位乃為此等眾生之過程。其修習、先當發起勤斷二障之願,故云先當發願,勤斷二障。在此勤修斷勤功夫之時,其現行與習氣必是次第分伏,如三賢位人;至於二障已伏,是為登地菩薩,故云即能悟入菩薩境界。然已伏未斷,是仍在由眾生至佛之過程中,故名菩薩性。事理障已永斷滅者,礙正知見之理障斷滅,即為滿足菩提;續諸生死之事障斷滅,即為滿足大涅槃。滿足菩提,是為智德;滿足涅槃,是為斷德。菩薩雙伏雙斷,至於究竟,即為佛果,故云即入如來微妙圓覺。不立如來性者,修習功夫已至究竟,非可更論差別,故菩薩性即如來性。

 

復次、有我執者必有法執,而理障斷者,事障必斷。故小乘可以但悟人空,只斷事障;大乘菩薩,根器猛利,故可二障同伏同斷,成直從伏斷理障而斷事障。

 

『善男子!一切眾生皆證圓覺,逢善知識,依彼所作因地法行,爾時修習,便有頓漸:若遇如來無上菩提正修行路,根無大小,皆成佛果。

 

四、不定性。一切眾生,通指能知圓覺本具從事修習之人,故云皆證圓覺。此等眾生欲求斷障,必求善知識以為師友。善知識所作之因地法行為何,即依之修習。譬如遇聲聞乘之善知識,則修四諦;遇緣覺人,則修十二因緣;遇菩薩乘人,則修六度。教之頓、漸,乘之大、小,悉依所逢善知識而不定,故云爾時修習,便有頓漸。但此等眾生,若遇如來教以無上菩提正修行路,皆可得成佛果,初不因其夙習之大小而有異。故有心求道之人,不可不慎擇師友也。不定性與凡夫性不同者,一則不知求道,未解修習;一則已能發心,欲求斷障。

 

『若諸眾生,雖求善友,遇邪見者,未得正悟,是則名為外道種性;邪師過謬,非眾生咎。

 

五、闡提性。有心向道不得善友,隨所遇邪見之人,依其不正之行,雖有修習,亦成邪見,故云未得正悟。邪悟不能入於正道,故名外道。修佛菩提者,求斷二障已難,況復入於邪悟?邪悟既成,其心決定,故名外道種性。

 

上來聲聞性,緣覺性,菩薩性,雖有大小之異,但皆正悟,堪為成佛之因。獨外道種性違反成佛正因,名斷佛種,必俟果滿,始能轉變,故以闡提稱之。此等誤謬修習,胥由邪師各自以為得無上道,自誤誤人。求道者誤入歧途,非其本願,故云邪師過謬,非眾生咎。

 

『是名眾生五性差別。

 

總結五性。五性差別,但依斷障淺深故非指種子。又依斷障淺深故,故凡夫不與。單指修佛菩提者,遇何等緣而成差別;大小邪正之分,胥在乎師友之緣。彌勒之問,饒益於末世眾生者,固深且遠也。

 

庚四  答迴入塵勞度生方便問

 

『善男子!菩薩唯以大悲方便,入諸世間,開發未悟,乃至示現種種形相,逆順境界,與其同事。化令成佛,皆依無始清淨願力。

 

此節正答迴入塵勞當設幾種教化方便,度諸眾生。大悲者,同體悲心。菩薩入塵,以大悲心為主而起種種方便。世間非一,故云入諸世間。入世為開發未悟,開發不僅言教,故云乃至示現等。種種形,如觀音現三十二應身入諸國土之類。種種相,或現慈悲,或現威嚴之類。修諸正行名順境界,作諸非法名逆境界。與其作同類之事,則親近易化,最後則在令成佛果。其基本惟在因地所發之願力,故云皆依無始清淨願力。此答若謂:菩薩入塵度生,惟以大悲心為主,而方便多門雖不一定,其大致則或用言教以開發,或示形相以觀感,或與同事以攝化,其目的在令成佛果,其基本在度生大願。

 

己四  勸修

 

『若諸末世一切眾生,放大圓覺起增上心,當發菩薩清淨大願!應作是言:『願我今者,住佛圓覺,求善知識,莫值外道及與二乘。依願修行,漸斷諸障,障盡願滿,便登解脫清淨法殿,證大圓覺妙莊嚴域』』。

 

增上心者,不以現在所得為足,必求增長上進之謂,即向上而求之心。既起增上心,即當發大願。願我今者以下諸言,即大願也。既發大願,即依願起修。二障之中,仍有重重之障,故云諸障。諸障必漸伏漸斷,故云漸斷。障盡即解脫,願滿即莊嚴,全文義意可知。

 

戊二  偈頌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彌勒汝當知!一切諸眾生,不得大解脫,皆由貪欲故,墮落於生死!若能斷憎愛,及與貪、瞋、癡,不因差別性,皆得成佛道。二障永消滅,求師得正悟,隨順菩薩願,依止大涅槃。十方諸菩薩,皆以大悲願,示現入生死。現在修行者,及末世眾生,勤斷諸愛見,便歸大圓覺』。

 

丙二  行抉擇

丁一  行位──清淨慧章

 

前二章於境之抉擇,已明上求佛道之自悟境,及下度眾生之悟他境。自此以下六章,於行之抉擇,則分行位,行法,行病患,行方便,層層辨明。本章為行位抉擇,由生至佛,依境修行,必以般若為領導,故以清淨慧菩薩發起本章之問。

 

戊一  長行

己一  啟請

 

於是清淨慧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匝,長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為我等輩廣說如是不思議事,本所不見,本所不聞。我等今者,蒙佛善誘,身心泰然,得大饒益。

 

具儀之後,領前得益。蓋以上各章,及前章之輪迴幾種,菩提幾等,及教化方便,皆不思議事。向本不見不聞,今蒙廣說,故云善誘。

 

『願為諸來一切法眾,重宣法王圓滿覺性,一切眾生及諸菩薩、如來世尊所證所得,云何差別?令末世眾生,聞此聖教,隨順開悟,漸次能入』。

 

此繼謝益而申請辭。法王、即佛之別稱,佛從因地依圓覺境,修圓覺行,至於成佛,始圓滿此覺性。是則從眾生位發心起,致於佛位圓滿覺性止,中間必經過菩薩階位,不知須證何種理?始得何等位?故以云何差別為問而請佛重宣。問意不僅在會中諸來法眾,而注重末世眾生,亦可聞而開悟,以致能入果位,故云令末世眾生云云。

 

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復始。

 

己二  許說

 

爾時、世尊告清淨慧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為末世眾生,請問如來漸次差別,汝今諦聽!當為汝說』。時清淨慧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

 

清淨慧菩薩問意:重在令末世眾生聞教開悟,漸次能入。蓋以在會法眾,親聞法音,如說修行,不足為難;至於末世眾生,去佛既遠,若不詳垂聖教,必至失所憑依。佛知此意,故直云,汝等乃能為末世眾生。

 

己三  正答

庚一  總顯

 

『善男子!圓覺自性,非性性有,循諸性起,無取無證,於實相中,實無菩薩及諸眾生。何以故?菩薩眾生皆是幻化,幻化滅故,無取證者。譬如眼根不自見眼,性自平等,無平等者。眾生迷倒,未能除滅一切幻化,於滅未滅妄功用中便顯差別。若得如來寂滅隨順,實無寂滅及寂滅者。

 

自此以下為佛正答。問意在云何差別,此節則先將有無差別提出研究。應分兩面觀察:其一、從圓覺自性真實相中說,實無差別;其二、從眾生迷倒修行功用上說,便顯差別:此其大意也。茲釋如下:

 

圓覺自性,即平等真如法性。非性性有者,謂非此自性中有差別性。循諸性起者,諸性、指眾生、菩薩諸差別性,謂循諸眾生、菩薩之性而起差別。既循性而起,即非實有諸性,是以無取無證;意即謂不可以圓覺為所取所證之法,而以眾生、菩薩為能取能證之人也。以在真如實相中──即圓覺自性上──實在無菩薩及眾生可言。何以故下,文自徵釋。幻化非有自體,幻化當體即真。菩薩、眾生皆圓覺循性而起之差別,故菩薩、眾生之名,皆如幻化無體,幻化之體即是圓覺,非以幻化之體而別取證於圓覺。故云:菩薩、眾生皆是幻化,幻化滅故,無取證者。此從第一義真實相中觀察,理智如是,無二無別。更設喻明之:眼根與見性平等無二,眼根不自見眼,以喻圓覺不自取證圓覺。是以於實相中,此圓覺性自平等,實無從生至佛之差別,非強使之平等也。故云性自平等,無平等者。今請另設一喻:譬如以金鑄器,則杯也,盤也,諸相歷然;但從金體上觀,則平等皆金而無諸相,此一義也。

 

眾生迷倒下,示差別所由來。未能發心,未悟圓覺,是名迷倒,即於一切幻化未能除滅。若已發心者,於一切幻化、或已斷而除滅,或雖伏而未滅,伏斷之功不等,則其行為乃有漸次可言。故云:於滅未滅妄功用中,便顯差別。言妄功用者,二障苟未永斷,皆得名妄也。至二障永斷,是為寂滅。於是隨順覺性,絕諸對待,而能證智與所證理、平等無二,故云若得如來寂滅隨順,實無寂滅及寂滅者。以此由生至佛,漸次修進,可云差別,此二義也。下文即依此義,顯示四種差別隨順覺性。

 

庚二  別明

辛一  答由生至佛之漸次差別

 

『善男子!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由妄想我及愛我者,曾不自知念念生滅,故起憎愛,耽著五欲。若遇善友,教令開悟淨圓覺性,發明起滅,即知此生性自勞慮。若復有人勞慮永斷,得法界淨,即彼淨解為自障礙,故於圓覺而不自在,是名凡夫隨順覺性。

 

此答由生至佛之漸次差別,即從博地凡夫說起,故云一切眾生。眾生從無始來,不了身心幻化,莫不執我,不知我無實體,執有我者,皆是妄想,故云妄想我。既執有我,必執我所,故云我及愛我者。西哲有言,世間一切皆可思議,唯我是神祕的,不可思議。其實、思想乃前後不同之心理作用,而無一貫之我體;但眾生不知此是念念生滅前後不同的,是以起憎愛、耽五欲。故云:曾不自知念念生滅,故起憎愛,耽著五欲。五欲者,色、聲、香、味、觸為細五欲;財、色、名、食、睡為粗五欲。若遇下,明聞法開悟之人。眾生一向執我,不知妄想念念生滅,若得善友之教,悟知淨圓覺性,則此妄想起滅,亦可發明。起滅即生滅,既悟圓覺,復知生滅,則此生乃是憂悲苦痛之勞慮性,即可了知,故云即知此生性自勞慮。言性自者,謂非圓覺性隨此生而勞慮,乃即此生之性自勞慮耳。此僅了知,未加修斷,尚未足與差別之數也。

 

若復有人勞慮永斷者,謂此等人於開悟圓覺之後,決知圓覺性不搖動,信能必證,此勞慮者性自勞慮,與圓覺性了無交涉,誓期永斷,於是即得理解清淨,故云、勞慮永斷,得法界淨。法界者,賅一切法而言,即謂於一切法得清淨理解。法界淨,亦稱法眼淨,即了知本無身心一切幻化也。顧雖有清淨理解,但於事修未能相應;譬如只是意識之功夫,未能成智。此等人雖是隨順圓覺不相違逆,而不能自在隨順,故云即彼淨解為自障礙,故於圓覺而不自在。此明初修,約十信位言,未接聖流,猶在外凡,故云此名凡夫隨順覺性。此其一。

 

『善男子!一切菩薩見解為礙,雖斷解礙,猶住見覺,覺礙為礙而不自在,此名菩薩未入地者隨順覺性。

 

此菩薩,約三賢位人。前之淨解,是比量所得,故事理未能相應。今修禪觀以求實驗,使從前比量的理解,成為實驗到的現量見覺。顧此菩薩,雖於定中可以實驗而斷此解礙,但於散心時則不能。住者、猶須用功始得成此現量見覺之意,故云:雖斷解礙,猶住見覺。即此見覺功用,足以為礙,亦於覺性未能自在隨順,故云覺礙為礙而不自在。此三賢位有定有慧,成就現量智,與前迥不相同,故云:此名菩薩未入地者隨順覺性。此其二。

 

『善男子!有照有覺,俱名障礙。是故菩薩,常覺不住,照與照者同時寂滅。譬如有人自斷其首,首已斷故,無能斷者;則以礙心自滅諸礙,礙己斷滅,無滅礙者。修多羅教,如標月指,若復見月,了知所標畢竟非月;一切如來種種言說開示菩薩,亦復如是。此名菩薩已入地者隨順覺性。

 

見解為礙,仍是有照;猶住見覺,仍是有覺。以其仍須有照與覺之功用,故俱名障礙。此中菩薩,指登地以上之菩薩。不住者,不須用功之意。此菩薩不假功用而無時不照,故云常覺不住。照、謂所照之礙,照者、謂能照之覺。寂滅者,雖常照覺而無照覺之相,故云照與照者同時寂滅。此寂滅之相究如何耶?以喻明之:譬如人自斷其首,在未斷之初,首為所斷,人為能斷;首既斷已,則能斷、所斷俱亡。菩薩滅礙,亦復如是。礙心、即有照有覺之心,故名礙心。先以照覺滅礙,故云以礙心自滅諸礙。在未滅之初,則諸礙為所滅,合喻如首;礙心為能滅,如人;及至礙既滅已,則此有照有覺之礙心亦無,如是能所雙忘,即為照與照者同時寂滅之相。

 

修多羅教以下,顯示地上菩薩從根本智親證真如法性,便可不須依於經教,而能隨順覺性。標、如云目標,以指標示月所在處,意在使人因指見月;若已見月,則指之所標,自然無用。修多羅教,即經教,亦如標月之指。地上菩薩,既從自心之智慧證真如性,即如已能見月之人,則一切如來種種言說,亦同如標月之指而已,故云亦復如是。此明地上與地前位有淺深,故云此名菩薩已入地者隨順覺性。此其三。

 

『善男子!一切障礙即究竟覺,得念失念無非解脫,成法破法皆名涅槃,智慧愚癡通為般若,菩薩外道所成就法同是菩提,無明真如無異境界,諸戒定慧及淫怒癡俱是梵行,眾生國土同一法性,地獄天宮皆為淨土,有性無性齊成佛道,一切煩惱畢竟解脫,法界海慧照了諸相猶如處空,此名如來隨順覺性。

 

此明佛地一切智智境界,性相事理無復別二,平等照了一切諸法。在此平等智慧之中,一切有為諸相,皆為圓滿覺性,自在無礙。上自十信淨解自障,三賢覺礙為礙,至入地常覺不住,雖已遠離諸礙,但既離礙而常覺,則仍未免以礙為礙,未得圓融。今顯佛地即礙即覺,乃為圓融自在,故云一切障礙,即究竟覺;所謂『從來真是妄,到此妄皆真』也。下更以對待諸法一一融歸圓覺,以明佛智無礙。如正念相繼、謂之得念,妄念若起、謂之失念,失念則繫縛,得念則解脫;今以覺性平等絕諸對待,是以得失俱非,故云無非解脫。修法精進謂之成,退失謂之破,相待妄立,即無實義,而圓覺淨性,無成與破,故云皆名涅槃。非愚無以名智,非智無以顯愚,智愚假立,不離覺性,故云通名般若。菩薩成就者謂之正法,外道成就者謂之邪法,但有虛名,同惟覺性,故云同是菩提。無明名妄,真如名真,然而妄不離真,真外無妄,故云無異境界。菩薩度生示現種種順逆境界,順則戒、定、慧,逆則淫、怒、癡,若順、若逆,無非方便,故云俱是梵行。所度眾生,所嚴國土依正二報同是真如實性,故云同一法性。入塵度生,地獄不以為苦,天堂不以為樂,故云皆為淨土。有佛性者,固可因其修德遲早成佛,即無性闡提,其本具性德亦未嘗有失,故云齊成佛道。此等圓融自在無礙,為菩薩以還之所不及不知。今明如來隨順,故能融會,同歸圓覺。故更總結云:一切煩惱,畢竟解脫。以上明佛地所證之境。

 

法界海慧者,此明佛地能證之智,如海之深淵莫測。法界、賅括一切法而為界,即一真法界,故稱法界海慧。照了諸相猶如虛空者,佛慧照了凡夫、菩薩等諸差別相,猶如虛空不拒一切色相之發揮。如是自在圓融,名如來隨順覺性。此其四。

 

辛二  明頓根無層次之隨順

 

『善男子!但諸菩薩及末世眾生,居一切時不起妄念,於諸妄心亦不息滅,住妄想境不加了知,於無了知不辯真實。彼諸眾生聞是法門,信解、受持不生驚畏,是則名為隨順覺性。

 

此節別明頓根無層次之隨順。最上根人,根性猛利,即漸次而無漸次以隨順覺性。此中菩薩及眾生,即指此等根機之人。居一切時不起妄念者,遇境逢緣,不起 我法二執,謂隨處了當,不更增生妄念,非依上來凡夫、菩薩等漸次劬勞修斷。於諸妄心亦不息滅者,不起妄念,亦並非全無妄心;但有心息妄亦是妄心,故云亦不息滅。住妄想境不加了知者,妄境緣生無性,雖任運而知而不加意計度分別,故云:不加了知。於無了知不辯真實者,無了知即是無計度分別,蓋云雖無計度分別之心,而非辨別此是真實、彼是虛妄,故云不辯真實。彼諸眾生,單指末世頓根,修佛圓覺之人。是法門、指無漸次之法門,謂獨此圓頓根機之眾生,為能聞此法門而起信生解,受以自修,持以教人,無所驚畏,非餘所能也。如此即漸次無漸次,故不復有差別,故云是則名為隨順覺性。

 

『善男子!汝等當知:如是眾生,已曾供養百千萬億恆河沙諸佛及大菩薩,植眾德本,佛說是人名為成就一切種智』。

 

此更讚歎圓頓眾生,文意易明。種智亦名一切種智,即佛智也。答語首明於實相中實無差別,而歸結在頓機隨順之無漸次,又從而讚歎之。可見本經被機在頓,隨在點出。

 

戊二  偈頌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清淨慧當知!圓滿菩提性,無取亦無證,無菩薩、眾生,覺與未覺時;漸次有差別。眾生為解礙,菩薩未離覺,入地永寂滅,不住一切相。大覺悉圓滿,名為遍隨順。末世諸眾生,心不生虛妄。佛說如是人,現世即菩薩。供養恆沙佛,功德已圓滿,雖有多方便,皆名隨順智』。

http://book.bfnn.org/books/0943.htm#a06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ichen194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