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601_577245932382290_9147055473486836153_n  

妄心從六根追逐色聲香味觸法等六塵,因而對色聲香味觸等發生貪求,形成貪慎癡等煩惱,殺盜淫妄等惡行,成為萬惡的禍首。所以佛遺教經上說: 「心之可畏,其於毒蛇、惡獸、怨賊,大火越逸,末足喻也。」地藏經云: 「南閻浮提眾生,舉心動念,無不是罪,無不是業。」八大人覺經云: 「心是惡源。」以上數處佛經所說危險的心.,是指忘失本源的妄心,這與中國儒家書經所說: 「人心惟危」 ,可謂不謀而合。但佛經中又當說即心是佛,是心作佛,這個即心是佛的心,是指本源清淨的真心,亦即禪宗「以心傳心」的心,儒家書經所說道心惟微的道心,亦指清淨本心而言。清淨本心原來是很廣大的,為什麼書經要說「道心惟微」呢?因為人們都把六塵緣影為心,忘失了本有的道心,本心受到煩惱妄想染污的遮蔽,以致十分隱微,故云道心惟微。


妄心與真心不同的關鍵,主要在於六根,由六根對六塵,才生起染污的六識妄心。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都是屬於肉體的範圍,前五根都是人體的器官,屬於肉體,固然顯而易見,第六根的意根,是指人體的腦部,也屬肉體的一部,因此所謂六根者,一言以蔽之,肉體而已。人們為了滿足肉體的享受,放縱肉體,向外追逐色,聲、香、味、觸、法等六塵,生起六識的妄心,隨波逐流,從此可知所謂妄心者,就是肉體的奴隸,是受制於肉體的心識,叫做妄心。真心迥脫根塵,不受六根的束縛,不做肉體的奴隸,不隨波逐流,不為外境所轉,且能控制肉體而轉外境,這是真心的大自由,大解脫。

妄心受到六根六塵的拘束,至為狹小。真心擺脫根塵的纏縛,廣大無邊,無所不在,無形無相,清淨無比,永遠不變。因此佛經常把真心喻作虛空,例如天竺七祖婆須蜜尊者喝云: 「心同虛空界,示等虛空法,證得虛空時,無是無非法。」天竺八祖佛陀難提尊者云: 「虛空無內外,心法亦如此,若了虛空故,是達真如埋」 。華嚴經云:「 己若人欲識佛境界,當淨其心如虛空。」古德云: 「滄海幾度變桑田,惟有虛空獨湛然。」以上所述,把心比作虛空,因為虛空廣大無限,無形無相,清淨湛然,不動不搖,無內無外,包容一切,無阻無磚,無始無終,永遠不變,真心亦復如此,所以把心比作虛空。可是心與虛空相比,只是一個比喻,實際上心比虛空更廣大,楞嚴經云: 「當知虛空,生汝心內,猶如片雲,點太清裏。」這是說虛空在廣大的心申,好比廣大太空申的一小片雲,這樣說來,心比虛空更廣大。所以佛教常說心包太虛,十方世界都在心內,故云含裹十方。中國先賢也曾說:「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實際上心更超越了宇宙,其大無外,其小無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ichen194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