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學發展史

1384658121-1736549902.jpg  

儒學的原創期

時間

先秦時期(先秦儒學

特徵

以人為本,重視道德教化。

型態

人文化的儒學

價值

奠定儒學之內聖外王的基本架構

代表人物

孔子(仁學)/孟子(心性之學)/荀子(禮義之學)

儒學的第一次復興

時間

兩漢時期(兩漢新儒家

前緣

秦代獨尊法家而壓制其他各家思想的流傳

特徵

以儒學為主,融合先秦諸家思想。

型態

宗教化的新儒學

價值

確立儒家的道德理論,並使儒學成為中華文化的正統。

代表人物

董仲舒(天人感應)

儒學的第二次復興

時間

宋明時期(宋明新儒家

前緣

隋唐時期,佛學鼎盛。

特徵

以儒學為主,融合佛老思想。

型態

義理化的新儒學

價值

建立儒家的形上理論與認識理論,完成儒學的整體架構。

代表人物

張載(氣學派)/二程、朱熹(理學派)/陸九淵、王陽明(心學派)

儒學的第三次復興

時間

當代時期(當代新儒家

前緣

五四時期,全盤西化派力倡改革而欲推翻傳統儒學。

特徵

以儒學為主,融合佛老與西方思想。

型態

現代化的新儒學

價值

賦予傳統儒學新的詮釋體系,以適應新的時代需要。

代表人物

梁漱溟(新心學派)/馮友蘭(新理學派)/張岱年(新氣學派)

北宋理學的發展

我國的儒、釋、道哲學在經過前此多個朝代的激盪、融會後,在宋朝終於迸出亮麗的火花,那就是理學。
中國思想是以儒學為主流,儒家可分先秦儒、漢唐儒、宋元明儒、清儒四期。漢唐儒、清儒都重經典,漢唐儒功在傳經、清儒功在釋經。宋元明儒則重聖賢勝於重經典;重義理更勝於重考據、訓詁。至於在融合釋、道的方面:道家所重在天地自然;而佛學所重在心性意識,然而禪
宗沖淡了佛學的宗教精神,回到日常人生的方面。宋儒沿接禪宗像人生界更進一步回復到先秦儒身家國天下的實際問題,且吸納、融化佛學上對心性研析的一切意見與成就。此外,宋代理學家善以宇宙論為人生哲學之根據,合天道與性理而探討議論,而宇宙論則多采道教先天無極之說。這些就是宋儒對中國思想史上重大的貢獻,使得儒學有了一番新生命與新氣象。

理學一稱道學,又可以說是新儒學,因為儒家的思想,一向以現實社會的理論綱常為主,缺乏更高層次的哲學上的推理系統 ,難以滿足好學深思之士進一步的探求。
  宋代理學的開山祖師是宋仁宗時代的周敦頤,和他同時還有張載、程顥、程頤、和邵雍。此五人為理學的巨擎,稱為北宋五子;至了南宋朱熹,集理學大成。熹講學閩中,與濂之周子,洛之二程,關之張載,合稱濂洛關閩四派。另外影響明代王陽明至鉅的陸九淵也是值得注意之人。
理學之配了宋以後七百餘年的學術發展,對社會及政治都發生宏偉的影響。

宋代理學開山祖師─周敦頤,字茂叔,人稱濂溪先生。生於一個官僚地主的家庭,父親去世後,母親帶他投靠舅父鄭向,當時正擔任龍圖閣學士的鄭向見他聰穎好學,便著意培養他讀書,想讓他成為有成就的大學者。刻苦好學的周敦頤終未辜負舅父的期望,成為一代名哲。

康節思想偏近道家,其實是更近莊周。康節精於象數之學,近似西漢陰陽家,但康節象數學之背後另有一套哲理根據,這點卻與西漢陰陽家不同,莊周是撇脫了人的地位來看萬物,康節則是提高了人的地位來看萬物。莊周是消極的,康節是積極的。莊周要把人消融在天地萬物中,康節則把天地萬物消融在人當中。

張橫渠所著正蒙乃由精思凝鍊而成,極為晚明王船山所推重。他說:「太虛無形,氣之本體,其巨其散,變化之客形爾。至靜無感,性之淵源,有識有知,物交之客感爾。客感客形,與無感無形,惟盡性者一之。」又說:「太虛是氣之本體。此有二義,一則氣是變化的,需則無變化。種種變化,還是此太虛之體。二則氣是部份的,虛則是全體,全體是唯一的,變者是氣是形。」

理學派別

  濂溪學派→周敦頤    /      派→程顥、程頤

      派→張載    /      派→朱熹

          派→葉適、陳亮  江西學派→陸九淵

  陽明學派(姚江學派)→王陽明

參考資料

網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ichen194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