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弟子好生篇》

http://www.baike.com/wiki/%E5%A5%BD%E7%94%9F%E7%AC%AC%E5%8D%81&prd=so_1_doc

 

第一段

  【原文】

  鲁哀公问于孔子曰:“昔者舜冠何冠乎?”孔子不对。公曰:“寡人有问于子,而子无言,何也?”对曰:“以君之问不先其大者,故方思所以为对。”公曰:“其大何乎?”

  孔子曰:“舜之为君也,其政好生而恶杀,其任授贤而替不肖。德若天地而静虚①,化若四时而变物②。是以四海承风③,畅于异类④,凤翔麟至,鸟兽驯⑤德。无他,好生故也。君舍此道而冠冕是问,是以缓对。”

  【注释】

  ①静虚:清静无欲。

  ②变物:使万物变化。

  ③承风:接受教化。

  ④异类:指与人不是同类的动植物。一说指少数民族。旧注:“异类,四方之夷狄也。”

  ⑤驯:顺从。

  【译文】

  鲁哀公向孔子问道:“从前舜戴的是什么帽子啊?”孔子不回答。鲁哀公说:“我有问题问你,你却不说话,这是为什么呢?”孔子回答说:“因为您问问题不先问重要的,所以我正在思考怎样回答。”鲁哀公说:“重要的问题是什么呢?”

  孔子说:“舜作为君主,他的政治是爱惜生命而厌恶杀戮,他用人的原则是以有才能的人替换无才能的人。他的仁德像天地一样广大而又清净无欲,他的教化像四季一样使万物变化。所以,四海之内都接受了他的教化,甚至遍及动植物之类,凤凰飞来,麒麟跑来,鸟兽都被他的仁德感化。这没有别的原因,就是因为他爱惜生命的缘故。您不问这些治国之道而问戴什么帽子,所以我才迟迟不做回答。”

第二段

  【原文】

  虞、芮二国争田而讼①,连年不决,乃相谓曰:“西伯②,仁人也,盍往质之③。”

  入其境,则耕者让畔④,行者让路。入其邑,男女异路,斑白不提挈⑤。入其朝,士让为大夫,大夫让为卿。虞、芮之君曰:“嘻!吾侪⑥小人也,不可以入君子之朝。”遂自相与而退,咸以所争之田为闲田矣。

  孔子曰:“以此观之,文王之道,其不可加焉。不令而从,不教而听,至矣哉!”

  【注释】

  ①虞、芮:春秋时两个小诸侯国。虞国在今山西平阴县,芮国在今山西芮城县。讼:打官司。

  ②西伯:即周文王。

  ③盍:何不。质:评判。

  ④畔:指田地的边界。

  ⑤提挈:提着,举着,指负重。

  ⑥吾侪:我等,我辈,我们这类人。

  【译文】

  虞国和芮国为了争田而打官司,打了几年也没结果,他们就相互说:“西伯是一位仁人,我们何不到他那里让他给评判呢?”

  他们进入西伯的领地后,看到耕田的人互相谦让田地的边界,走路的人互相让路。进入城邑后,看到男女分道而行,老年人没有提着重东西的。进入西伯的朝廷后,士谦让着让他人做大夫,大夫谦让着让他人做卿。虞国和芮国的国君说:“唉!我们真是小人啊!是不可以进入西伯这样的君子之国的。”于是,他们就一起远远地退让,都把所争的田作为闲田。

  孔子说:“从这件事看来,文王的治国之道,不可再超过了。不下命令大家就听从,不用教导大家就听从,这是达到最高境界了。”

好生第十 - 文章评析

  这也是许多小篇章的汇聚。首章是孔子和鲁哀公对话,哀公不问大事,孔子说的却是大事。讲舜“好生而恶杀”,“授贤而替不肖”,有德而善任人。这是从政的根本。“虞芮二国”章是对文王实施教化的赞美。

 

http://so.gushiwen.org/guwen/bookv_4119.aspx

 

作者:佚名

  魯哀公問於孔子曰:「昔者舜冠何冠乎?」孔子不對.公曰:「寡人有問於子而子無言,何也?」對曰:「以君之問不先其大者,故方思所以為對.」公曰:「其大何乎?」孔子曰:「舜之為君也,其政好生而惡殺,其任授賢而替不肖,德若天地而靜虛,化若四時而變物,是以四海承風,暢於異類,鳳翔麟至,鳥獸馴德,無他也,好生故也.君舍此道,而冠冕是問,是以緩對.」

  孔子讀史至楚復陳,喟然歎曰:「賢哉楚王!輕千乘之國,而重一言之信,匪申叔之信,不能達其義,匪莊王之賢,不能受其訓.」

  孔子常自筮其卦,得賁焉,愀然有不平之狀.子張進曰:「師聞卜者得賁卦,吉也,而夫子之色有不平,何也?」孔子對曰:「以其離耶!在周易,山下有火謂之賁,非正色之卦也.夫質也黑白宜正焉,今得賁,非吾兆也.吾聞丹漆不文,白玉不雕,何也?質有餘不受飾故也.」孔子曰:「吾於甘棠,見宗廟之敬甚矣,思其人必愛其樹,尊其人必敬其位,道也.」

  子路戎服見於孔子,拔劍而舞之,曰:「古之君子,以劍自衛乎?」孔子曰:「古之君子忠以為質,仁以為衛,不出環堵之室,而知千里之外,有不善則以忠化之,侵暴則以仁固之,何持劍乎?」子路曰:「由乃今聞此言,請攝齊以受教.」

  楚王出遊,亡弓,左右請求之.王曰:「止,楚王失弓,楚人得之,又何求之!」孔子聞之,惜乎其不大也,不曰人遺弓,人得之而已,何必楚也.

  孔子為魯司寇,斷獄訟皆進眾議者而問之,曰:「子以為奚若?某以為何若?」皆曰云云如是,然後夫子曰:「當從某子幾是.」

  孔子問漆雕憑曰:「子事臧文仲武仲及孺子容,此三大夫孰賢?」對曰:「臧氏家有守龜焉,名曰蔡,文仲三年而為一兆,武仲三年而為二兆,孺子容三年而為三兆,憑從此之見,若問三人之賢與不賢,所未敢識也.」孔子曰:「君子哉漆雕氏之子,其言人之美也,隱而顯;言人之過也,微而著.智而不能及,明而不能見,孰克如此.」

  魯公索氏,將祭而亡其牲.孔子聞之曰:「公索氏不及二年將亡,後一年而亡.」門人問曰:「昔公索氏亡其祭牲,而夫子曰,不及二年必亡,今過期而亡,夫子何以知其然?」孔子曰:「夫祭者,孝子所以自盡於其親,將祭而亡其牲,則其餘所亡者多矣.若此而不亡者,未之有也.」

  虛芮二國爭田而訟,連年不決,乃相謂曰:「西伯仁也,盍徃質之.」入其境則耕者讓畔,行者讓路;入其朝士讓為大夫,大夫讓于卿.虛芮之君曰:「嘻!吾儕小人也,不可以入君子之朝.」遠自相與而退,咸以所爭之田為閒田也.孔子曰:「以此觀之,文王之道,其不可加焉,不令而從,不教而聽,至矣哉.」

  曾子曰:「狎甚則相簡,莊甚則不親,是故君子之狎足以交歡,其莊足以成禮.」孔子聞斯言也,曰:「二三子志之,孰謂參也不知禮乎!」

  哀公問曰:「紳委章甫,有益於仁乎?」孔子作色而對曰:「君胡然焉,衰麻苴杖者,志不存乎樂,非耳弗聞,服使然也;黼黻袞冕者,容不襲慢,非性矜莊,服使然也;介胃執戈者,無退懦之氣,非體純猛,服使然也.且臣聞之,好肆不守折,而長者不為市,竊夫其有益與無益,君子所以知.」孔子謂子路曰:「見長者而不盡其辭,雖有風雨,吾不能入其門矣.故君子以其所能敬人,小人反是.」

  孔子謂子路曰:「君子以心導耳目,立義以為勇;小人以耳目導心,不愻以為勇.故曰退之而不怨,先之斯可從已.」

  孔子曰:「君子三患,未之聞,患不得聞;既得聞之,患弗得學;既得學之,患弗能行.有其德而無其言,君子恥之;有其言而無其行,君子恥之;既得之,而又失之,君子恥之;地有餘民不足,君子恥之;眾寡均而人功倍己焉,君子恥之.」

  魯人有獨處室者,鄰之釐婦,亦獨處一室.夜暴風雨至,釐婦室壞,趨而託焉,魯人閉戶而不納,釐婦自牖與之言:「何不仁而不納我乎?」魯人曰:「吾聞男女不六十不同居,今子幼吾亦幼,是以不敢納爾也.」婦人曰:「子何不如柳下惠?然嫗不建門之女,國人不稱其亂.」魯人曰:「柳下惠則可,吾固不可.吾將以吾之不可,學柳下惠之可.」孔子聞之曰:「善哉!欲學柳下惠者,未有似於此者,期於至善而不襲其為,可謂智乎!」

  孔子曰:「小辯害義,小言破道,關睢興于鳥而君子美之,取其雄雌之有別;鹿鳴興於獸,而君子大之,取其得食而相呼.若以鳥獸之名嫌之,固不可行也.」

  孔子謂子路曰:「君子而強氣,而不得其死;小人而強氣,則刑戮荐蓁.豳詩曰:『殆天之未陰雨,徹彼桑土,綢繆牖戶,今汝下民,或敢侮余.』」孔子曰:「能治國家之如此,雖欲侮之,豈可得乎?周自后稷積行累功,以有爵土,公劉重之以仁,及至大王亶甫,敦以德讓,其樹根置本,備豫遠矣.初,大王都豳,翟人侵之,事之以皮幣,不得免焉,事之以珠玉,不得免焉,於是屬耆老而告之,所欲吾土地.吾聞之君子不以所養而害人,二三子何患乎無君?遂獨與大姜去之,踰梁山,邑于岐山之下.豳人曰:『仁人之君,不可失也,從之如歸市焉.』天之與周,民之去殷久矣,若此而不能天下,未之有也,武庚惡能侮.鄁詩曰:『執轡如組,兩驂如儛.』」孔子曰:「為此詩者,其知政乎!夫為組者,<禾忽>紕於此,成文於彼,言其動於近,行於遠也.執此法以御民,豈不化乎!竿旄之忠告至矣哉!」

 

参考翻

译文

作者:佚名

  鲁哀公向孔子问道:“从前舜戴的是什么帽子啊?”孔子不回答。鲁哀公说:“我有问题问你,你却不说话,这是为什么呢?”孔子回答说:“因为您问问题不先问重要的,所以我正在思考怎样回答。”鲁哀公说:“重要的问题是什么呢?”

  孔子说:“舜作为君主,他的政治是爱惜生命而厌恶杀戮,他用人的原则是以有才能的人替换无才能的人。他的仁德像天地一样广大而又清净无欲,他的教化像四季一样使万物变化。所以,四海之内都接受了他的教化,甚至遍及动植物之类,凤凰飞来,麒麟跑来,鸟兽都被他的仁德感化。这没有别的原因,就是因为他爱惜生命的缘故。您不问这些治国之道而问戴什么帽子,所以我才迟迟不做回答。”

  虞国和芮国为了争田而打官司,打了几年也没结果,他们就相互说:“西伯是一位仁人,我们何不到他那里让他给评判呢?”

  他们进入西伯的领地后,看到耕田的人互相谦让田地的边界,走路的人互相让路。进入城邑后,看到男女分道而行,老年人没有提着重东西的。进入西伯的朝廷后,士谦让着让他人做大夫,大夫谦让着让他人做卿。虞国和芮国的国君说:“唉!我们真是小人啊!是不可以进入西伯这样的君子之国的。”于是,他们就一起远远地退让,都把所争的田作为闲田。

  孔子说:“从这件事看来,文王的治国之道,不可再超过了。不下命令大家就听从,不用教导大家就听从,这是达到最高境界了。”

 

参考赏析

写赏析 写赏析

评析

这也是许多小篇章的汇聚。首章是孔子和鲁哀公对话,哀公不问大事,孔子说的却是大事。讲舜“好生而恶杀”,“授贤而替不肖”,有德而善任人。这是从政的根本。“虞芮二国”章是对文王实施教化的赞美。...

 

 

 

http://hkshp.org/modernhumanities/201409/2014-09-07poon_shue_yan.htm

 

香港人文學會網頁 http://www.hkshp.org

 

《孔子家語》導讀

 

潘樹仁(濟川文化研究會創會會長、研究員)

 

 

摘要

提起孔子,很多人會立刻想到《論語》,而對《孔子家語》,卻知之者甚少。造成這種狀況,可能有兩大原因:一是,《論語》篇幅短小,語言精練,內容豐富,集中體現了孔子的思想;而《孔子家語》則相對內容駁雜,篇幅龐大,字數遠遠超過《論語》。二是,《論語》作為儒家的經典著作,是由孔子的弟子及再傳弟子編纂而成,歷來對此意見比較統一,雖然也有人對其版本有不同的意見,但無大的分歧;而《孔子家語》的真偽則遭遇較大質疑,甚至一度被認定是偽書,影響了它的流傳。無可否認,學習研究孔子的基本思想,當以《論語》為最可信賴的材料。但若要全面了解孔子的人生事跡及其學說,感悟一位聖人的立體生命形態,則不可不讀《孔子家語》。

關鍵詞

孔子 《孔子家語》 《論語》 禮樂 仁義

 

一、書名、作者與成書

  《孔子家語》,又名《孔氏家語》或者《家語》,是記述孔子生平和思想的著作,採用對話體的形式,記錄了孔子與弟子及其他人的對話問答和言談行事,比《論語》的記載更為詳盡具體。關於該書的作者和版本問題,歷來爭論較多,莫衷一是。

  《漢書.藝文志》最早著錄《孔子家語》曰,凡二十七卷,孔子門人所作,其書早佚。而唐代顏師古注《漢書》時,曾指出二十七卷本「非今所有家語」。他所謂今本,即流傳下來的十卷本,題為三國時魏王肅所注。宋代王柏首先提出《家語》實為王肅所撰寫,是一部偽作。至清代訓詁派,如姚際恆《古今偽書考》、范家相《家語證偽》等都認為《家語》是偽書。近代學界疑古之風盛行,《家語》乃王肅偽書的觀點幾成定論。雖也有學者指出其並非偽書,但也多認為經過了王肅加工,有相當部分內容為其所增。

  不過,現代考古學的發展為古書真偽之辨提供了很好的佐證。一九七三年河北省定縣八角廊出土西漢墓竹簡《儒家者言》,內容同今本《孔子家語》近似。一九七七年安徽省阜陽雙古堆西漢墓也出土了木牘,篇題與《儒家者言》相應,內容同樣與《孔子家語》相關連。另外隨着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的問世、英藏敦煌寫本《孔子家語》的公佈,人們對於《孔子家語》偽書說逐漸有了新的認識。這一系列新的發現說明,今本《孔子家語》是有來歷的,它很可能早在西漢即已有原型存在和流傳,並非偽書,更不能直接說成是王肅所撰。大致可以理順地說,《孔子家語》是孔子後學所撰,曾被荀子帶至秦國。孔子十一世孫孔安國,收集秦朝焚書後的各種版本,在西漢武帝元封時重新編輯成書。後又經歷了一個很長的編纂、改動、增補過程,到三國時王肅從孔子後人孔猛那裏得到此書,為之寫序,並作了注解,成為現在流行的十卷四十四篇版本。

 

二、史料價值及研究情況

  《孔子家語》在很長的歷史階段被疑為偽書,其史料價值未受到足夠的重視。雖則如此,它仍流傳不廢。《四庫全書總目》中說:「其書流傳已久,且遺聞軼事,往往多見於其中。故自唐以來,知其偽而不能廢也。」可見,即便認為是偽書,古人也並沒有完全否定其價值。在偽書說佔主流的局面被打破以後,其學術思想價值更為人們重視和肯定。

  今人通過對該書的系統研究,多認為其具有如下幾個方面的重要價值。首先,《家語》對孔子的記載比其他資料更為完整。《論語》雖然是研究孔子思想的第一手資料,但它篇幅短小,內容簡略,不能表達孔子等人思想言行的全貌。而《家語》無論是在篇幅還是在內容上,都多出許多,它記載全面,又有孔子言行的具體情節,顯然更能展現孔子的人品和思想。此書搜集孔子的詳盡生平事跡,以及當時事件的背景資料約二百六十多篇,更值得讀者研習。例如孔子在魯國做官,曾取得很好的政績,使得社會環境和人民生活都有改善,很多人都不了解這件事,本書第一篇對此就有詳細的記載。所以有研究者認為,《家語》從某種意義上講,其價值甚至超過《論語》。

  其次,它保存了最原始和可靠的材料,具有重要的文獻價值。通過將《家語》與傳統文獻

  比較,可以看出《家語》的資料較為原始。例如,《家語》中的《哀公問政》又見於《禮記.中

  庸》,將二者對勘,可發現《禮記.中庸》語言更為簡練,應進行過修改、潤色,這種改動明顯帶有西漢的歷史印痕。如本篇中「舉廢邦」一句,在《禮記.中庸》中為「舉廢國」,顯然是避漢高祖劉邦的名諱。由此可斷定,《家語.哀公問政》成書年代早於《禮記.中庸》。2由於該書保存了不少古書中的有關記載,這對考證上古遺文、校勘先秦兩漢典籍,有重要價值。

  1.楊朝明著:《儒家文獻與早期儒學研究》,齊魯書社,二〇〇二年。

  2.王承略:《論〈孔子家語〉的真偽及其文獻價值》,《煙臺師範學院學報》,二〇〇一年第三期。

 

三、主要思想內容

(一)禮、樂、教、學

  孔子生活在春秋末期,那是一個「禮崩樂壞」的時代,所以他致力於恢復周公制禮作樂的精神內涵,要讓社會和諧,重回大同的理想。他一生堅持這種理想,從未放棄。我們通過分析本書的用字,可以約略看出孔子思想特點和理論方向。以書中十三個單字的使用數量為例:「禮」三百三十二個,「道」二百二十個,「德」一百四十一個,「義」一百二十二個,「仁」一百一十八個,「樂」一百零七個,「教」九十三個,「學」七十八個,「智」五十六個,「忠」五十五個,「孝」五十三個,「勇」二十六個,「恕」十三個。

  可以看出,「禮」字的用量為首,「樂」在中間第六位。禮可以作為道德哲學的命題,加以詳細探討,樂側重於心理情緒。但禮樂教育作為基本的教育內容,除了教的工作外,也必須包括身體、行為的經驗學習,更包含德育及哲學,可分為身教、家教、境教三大範疇。教的對立面是學。根據生命成長規律,教育階段可分為小學、中學和大學的學校教育,然後是成人教育的終身學習。每個人出生之時都是一張空白的紙,必須接受教育,自己學習,再加以思索融化,才有知識和理性思辨的進步,所以每一個人都離不開教與學的過程。

  古「禮」字即「豐」字,現在的「禮」字則是由「示」「豐」兩部份組成。「示」為表示,是原始祭祀的開始;上部分的「二」字,即古「上」字或天的意思;下部分「小」字三撇,即代表「日、月、星」三光下照,意味着上天的恩德照臨大地,令人類有光明而賴以生存,故此人類祭祀以感恩。「豐」字下部分是「豆」字,為高腳器皿,用以盛載祭祀物品,古代以腳愈高,禮制規格愈高;上部分有如稻穗,或者是玉石或貝殼的串連,是部落社會最珍貴的禮物。

  社會須要法律去管束人們的行為,但不能所有細節事情都寫成條文,一切標準訴諸法律,則變成爭訟字眼和法律的灰色地帶。人們普遍接受的行為,就成為禮節,用來互相規範約束。但這只是禮表面的作用,禮的意義,更在於相互平等尊重,約束自己,也愛護別人,每個人有內化的克制能力,「克己復禮」才是其最高內涵。人與禽獸的分別,正是能夠用禮尊重他人,自然恰當地展現自我的風采,舉手投足的禮儀,回歸內心的觀照,能體驗人類心性融貫於天地之間。

  本書提到「知禮」與「好禮」兩個觀念,書中分別有八處和六處加以論述。知禮是知識學習的過程,包括了解社會人群操作禮儀的方法,訂立禮制的背景和原因,自己加以思辨和判斷,不是盲目地依從,要在禮儀之中感悟禮的意義,思考禮的精神內涵,逐步向內心發展德性的修養。《顏回第十八》篇提到:「子曰:『既能成人,而又加之以仁義禮樂,成人之行也,若乃窮神知禮,德之盛也。』」用盡全副精力來學習研究禮,必然能令德性修養加強。好禮是德行的表現,要完善禮的行為,一舉手一投足,不能有失禮的地方。好好學習每一種禮節,然後將禮節推行和教導學生,化解人與人之間的矛盾行為,減少摩擦和爭吵,維護社會和諧,都是好禮的重要性。《曲禮子貢問第四十二》篇:「孔子曰:『富而不好禮,殃也。』」一個人有了錢財,而不能以禮義待人,不單被人罵為財閥,更有可能被人縛架,招致殺身之禍。

  音樂使人快樂,人類心中的快樂,有如一座音樂廳在演奏音樂,迴旋縈繞,抑揚頓挫,手舞足蹈,輕鬆愉悅,令人回味無窮。孔子愛古琴,聽韶樂,深知音樂陶冶性情的作用巨大。禮樂的教育就是動靜的配搭,非常恰當,有靜態的和諧禮序,有動態的舒暢樂韻,陰性的心境謙虛自信,互相尊重,陽性的體態抒情愉悅,共樂平等。用身體藝術作為語言,結合禮樂,表達心中的道德情操,是一種行為藝術,是德育的揮灑自如,確實是中華文化蘊涵深厚而獨特的生命禮樂教育。

  至於學,古字「」與教「」非常相似,學由「手」、「爻」、「︹」、「子」組成,教由「爻」、「子」、「手」組成,共通之處是「爻」、「手」。「手」是老師的手或學生的手,或者是老師執學生的手,「爻」是卦爻,代表《易經》的數學,因為一劃開天的數學符號和理論,從《易經》開始,而學習數學,就是開始理性思維,小孩子數一二三開始,知道有秩序有理性,有邏輯可以運算,令數學成為科學之母,終極是宇宙大道呈顯出自然的方程式,最後是覺悟真理的所在。終身學習的重要性,是保持開放客觀的態度,謙虛的精神,生命自我的善德修養。學以致用的第一步,就是自身的心性修煉,渴求真理,追求藝術的圓潤,令生命花朵自然綻放,以至探索融和天地一體的大道,才是絢麗人生的樂趣所在,也是天人合一的無限境界。

 

(二)政教合一

  大同與小康都是孔子的理想天下,社會和諧,人民生活安寧幸福,是政治的基本目標。孔子在政治的實踐上,已經在小範圍內實現了這種理想,《相魯第一》篇裏,孔子為政,先制定禮節,然後改善社會的風氣:「制為養生送死之節,長幼異食,強弱異任,男女別塗,路無拾遺,器不雕偽」。在孔子眼中,政治不是爭名奪利的場所,而是充分使用權力,為民眾謀取利益,所以政治的核心便是「為政以德」。孔子形容君主和人民的關係是水和舟,《六本第十五》:「舟非水不行,水入舟則沒;君非民不治,民犯上則傾。」水能載舟又能覆舟,君主需要運用他的權力和魅力,說服人民接受政令,遊說下屬配合去執行。一位仁德君主,散發着領袖的善良正氣,使所有人都能感受到他的威嚴,而君主在替人民祭祀祈福時,人民又能感覺到他是一位關愛自己的領導。孔子先行制定禮儀,讓人與人之間互相恭敬,然後取得互信,下屬可以坦然忠誠,上司可以寬厚對待,各人遵守工作本分,不貪心不奢華浪費,便沒有盜賊和罪案。可以看出,孔子的政治理論並不深奧,而且與個人修養相結合。因而,政治就是教育,教人民各自修養,不論禮樂詩書,還是仁義道德,結果都是要修養成為有仁德的君子。君子必須「自強不息」,「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等到時機來臨,便可以一展所長,利民濟世。

 

(三)道、德、仁、義

  有些道家人士認為孔子只講仁義,而脫離了傳統的大道思想,其實並非如此。在《孔子家語》一書中,所用「道」、「德」二字共三百六十一個,比「仁」、「義」二字二百四十個要多二分之一。孔子從來沒有離「道」而談「仁」,這在正文的導讀與賞析中會一一細說。「」是古代「仁」字,有三種解釋,一是「忎」,二是上「身」下「心」,三是上「人」下「心」。從個人的心,到千人的心,或者心身一體,都包含有內在的心性學問。本書的對答之中,問及「仁」者有十九處,孔子的答覆有兩大類。《王言解》說:「仁者莫大乎愛人」;《哀公問政》說:「仁者,人也」。心性的學問,是生命的真實經歷,由自身出發,感通他人,因為人類平等人人相同,所以愛他人即是愛自己,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此理是天理良心,這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個人內涵修養,有了這個基礎,才可以談論群體的人倫關係,兩者不能偏廢,否則家庭與邦國的理想便不能建設。春秋戰國時期,對身心或心性的辯證,已經有很多的討論,如在《性自命出》這本書中,便有性由心生的說法,並非到宋明時代,才衍生出心性的學問。

  心是通往天地大道的途徑,可知孔子論仁,確實有「推儒備道」的整體性,並沒有離開宇宙大道,也沒有離開個體生命而只談人道。

  「義」,字形上「羊」下「我」,是善良的自我威儀,現代人多理解為正義、公義、俠義,是善良意志的堅守,甚至是俠義能力上的襄助。本書中,《哀公問政》有孔子的回答:「義者,宜也,尊賢為大」,善良的心,發動為外在行為時,必須要合宜,不能過分,尤其不能傷及他人。簡而言之,便是以賢者的行義為參考導引,這是非常理智而實用的行為模式,人的衝動義憤,往往令人做錯事,最終傷害自己。德行顯示大道,仁慈的心性流露成為德行,而因仁心彰示見義勇為的行徑,且有禮的規範使俠義的行為恰到好處,這便是道德行為顯現、互相約制的最佳配合。

 

(四)忠孝智勇之道

  先秦儒家的忠孝之道,並不是後世的愚忠愚孝和單方面的服從。要實踐忠君愛國,君主必須是一位有道德的仁君,下屬則盡職盡責,仁君忠臣互相結合。「智」、「仁」、「勇」是互為配合的思想和行動,以智為首,智慧和仁愛加以配合,才能達到正確的德行。孔子開創的儒家哲學,注重「孝」道思想,比道家的討論更為深入,老子《道德經》只有兩處提到「孝慈」,孔子提倡人道為主的生命關懷,更貼近大眾的感情,是人文主義的踐行者,提醒人們不能放棄對生命的感恩,回報父母的大愛,必須通過踐履孝道,才是對真正生命意義的體驗。

  忠孝不能兩全,家國不能兼顧,雖然二者有產生矛盾的時候,但也絕非根本的對立。一切道德行為都要視乎細節以至當時環境條件,當事人根據具體情境做出最終的抉擇,結果慢慢浮現,才明白該行為是否恰當。所以「當下是道」,自我修身即可,不要輕易去批評別人的道德,切忌自以為是,隨意指責他人的道德,必須首先反思自己的道德水平。而且道德的高下亦不是判然分明的,孔子教導學生要從側面和多角度去思索問題,提倡行為簡樸才是修養品德的基礎,平常日用之間即是大道的所在,不用強求。

 

(五)聖人楷模

  如果讀者再配合閱讀孔子所撰寫的《周易.繫辭》,便會發覺孔聖人的哲學思維深度通天達地、寬厚宏博,令人讚歎。《孔子家語》比《論語》更全面地勾畫出孔子的人物形象,豐富了聖人的面貌,使人了解孔子修身以禮、從政以德、待人以恕等多方面的生活態度。呈現在我們眼前的孔子,是一個至聖、至仁、至德、至博的聖者,品德修養已臻化境,揮灑自如,平凡當中顯出偉大高明的德行,成為後人的道德楷模,人人跟隨學習,必為聖賢君子。

  此次,因參與編纂「新視野中華經典文庫」之《孔子家語》的機緣,使我能夠重新潛心投入書中,猶如站在聖賢的身旁,聆聽他們一字一句的教誨和交談,理解這些千古的德音,受益無窮。修身是先秦諸子共通的行為,道家後來深入發展為性命雙修的氣功系統,而孔、孟都沒有離開身心合一的修養,後來的儒家發展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理想。孔子的修身,是哲理思想的學習與身體語言的禮義相結合,個人有修養並合宜地尊賢就是義,如果不懂適宜的尺度,也可按照習俗的儀規,這是退一步的禮義。孔子推行六藝教學:禮、樂、射、御、書、數,他本人文韜武略樣樣皆能,引導學生謹慎思辨,日後在人生大道之中,堅持道德仁義,「雖千萬人吾往矣」,培育出的學生個個都是俊彥君子。所以三千弟子,人人以老師為傲,七十二賢各有傑出成就,人人感戴師恩。知識無涯,孔子每事都虛心發問,溫故知新,自然博學多才。學思之後是實踐,必須學以致用,靈活應世。先有「好學不倦」,然後是親切的家語,諄諄的提點,在「誨人不厭」的工作中,以生命影響生命,永不言休地執教於杏壇,整理古籍,刪掉誨淫的詩篇,以春秋筆法評判歷史,被後人讚為:「一支妙筆,戰勝七雄五霸;幾卷詩禮,流傳億萬斯年」,成為「萬世師表」。

  以下簡略列出孔子作為聖人的品格與成就:

(1)自強不息:雖然身為貴族之後,但因家道沒落,幼年喪父,孔子在社會上身份低微,他仍然努力實踐君子之道,自強不息,自我建構人生大道。

(2)終身學習:三歲失父,十七歲喪母,生活艱難困苦,始終為生命而奮進,十五歲立志於求學,成為終身學習的典範。

(3)禮行天下:三十歲學禮有成,齊景公訪問魯國,與之會面,談論天下大事,漸有名聲而謹守禮讓謙虛,從不驕傲自大。

(4)教學並進:三十多歲開始教學生涯,「誨人不厭,好學不倦」,教與學結合,是教學相長的模範。

(5)因材施教:能夠體察人性,結合學生的不同性格和資質,加以恰當的輔導和啟發,引導人格品德的完善學習和發展,使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潛能。

(6)官績卓越:做官時政績顯著,賊人聞風逃避,軍事上當機立斷,兵不血刃收回國土,顯示出文韜武略,實行仁政和德政,創建富裕和諧的社會環境。

(7)刪書訂禮:述而不作,阻擋負面訊息流通,不畏王權惡霸,公正地記錄客觀歷史。

(8)身教化育:待人接物和顏悅色,令學生親身受到感染和啟發,增進知識和智慧,因而他去世後很多學生替他守墓三年,子貢更是守墓六年,古今所罕有。

(9)有教無類:教育學生無論富貴貧賤,皆用禮樂加以教化,誘發學生多元化興趣,讓學生親身經歷每一個學習過程。

10)萬世師表:行住坐臥,都產生教與學的人格魅力,日常生活中修身以禮、從政以德、待人以恕,處處散發人性光輝:至聖、至仁、至德、至博,成為聖者。

  《孔子家語》全書共十卷四十四篇,本書對每篇文字進行了精選,加以簡明注釋,並對經典段落和名句進行點評,竭力為讀者呈現全書的整體模樣。在譯注過程中,參考了北京中華書局王國軒、王秀梅注本,特此說明,以表謝意。書中若有錯漏與不足之處,敬請讀者批評指正。

  對於《孔子家語》以及孔子的教育思想,在今日「新視野」角度中,不妨加入西方的生命教育(The Holistic Curriculum)理念重新審視,希望從中找出一些具有啟發性的智慧,令孔子思想古為今用,為下一代教育開闢新途,提供借鑒。完成此書後,感慨良多,故不揣鄙陋,為之歌曰:

  家語絲絲,溫馨燕爾,

  聖賢鈞道,悠然坦蕩。

  學習終生,修身力行,

  齊家治國,孝德仁義。

  禮樂教化,育才維新,

  君子雍穆,恭順敬慎。

  忠貞厚恕,信誠日月,

  大同康莊,和諧體一。

 

※編案:本文為潘樹仁先生《孔子家語》一書的導論,該書是香港中華書局出版的新視野中華經典文庫其中一部,詳情可瀏覽以下網址:

http://www.chunghwabook.com.hk/978-988-8236-88-6/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ichen194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