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buddhismmiufa.org.hk/buddhism/book/Heart/Heart6a1.htm

3741444998_e17a5b7990_o  

 

心經略講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關於“觀自在菩薩”,人們通常有不同的解釋。有人說:觀自在菩薩就是觀音菩薩。也有人說:觀自在菩薩不是觀音菩薩,而是另一位菩薩。還有人說:凡是八地以上的菩薩,都可以稱為觀自在菩薩。

 

菩薩有很多種。大家學了佛之後,對佛教生起信仰,從此皈依佛教,在佛前發願將來要成就無上正等正覺,也即是發大菩提心,願生生世世來世間,與眾生結緣,不但要自度,還要度眾生。能夠這樣發願,已經是一位菩薩,不過這種菩薩叫新發意菩薩,也叫初發心菩薩。我們不要小看初發心菩薩,如果真正能在佛前許願,不是只許一次,而是每日都繼續許願,你就會漸漸與前不同,你多了一種使命感,多了一種承擔的氣概,覺得未來任重道遠,而不許自己懈怠度日,只可精進向道,若能長期堅持下去,就必可成就菩薩事業。

 

另一種菩薩,是真正的菩薩,他們從初發心,一直修行,以至於見道成聖,成聖之後,稱為初地菩薩,這些菩薩就不簡單了,入了這個範圍才有資格稱為地上菩薩或登地菩薩。

 

那些發了菩提心,在初地之前的行人,叫地前菩薩,也即是未入流的。暫且叫初發心的人為菩薩,可讓他們時時自勉警醒,這不失為一種鼓勵初學者向道的方便。其實,從初發心到初地、二地乃至十地,直至成佛,過程是非常久遠的。

 

“觀自在菩薩”是八地以上的菩薩,是很高位的菩薩。凡是修般若到達八地的菩薩,都會得到自在,那包括色、心、智等等自在,每位八地以上的菩薩,都可以稱為觀自在菩薩。

 

我們學佛法,主要是想學甚麽呢?我聽到有人答:想學智慧,也有人答:想求解脫。幸好沒有人說求經濟上的利益。最近我看到報紙有一宗教團體登了一頁廣告,上面寫著:有了財富,甚麽問題都可以解決。對於這個訊息,我們要很小心對待。雖然現在經濟低迷,社會確實很需要財富,也有很多人想求財富,但如果我們過份追求財富,結果就會變成貧窮。只要一追求財富,就起了貪欲心,貪欲心強,無論多麽富有,都不會滿足,都覺得自己錢財不足夠,這就成了貧窮相。但求智慧,大家便沒有那麼熱心。大家會覺得求智慧是一件艱難而又遙遠的事,不是馬上可以得到受用。所以,很多人平時不講求智慧,直至有煩惱的時候,才想到:“有智慧就好了。”於是,他就希望可以用智慧來救急,就會把追求的目標改正過來。當然,這樣「臨急抱佛腳」地求,是求不到的。

 

每一本經,都有主角,有時是佛做主角,有時是維摩居士做主角,有時是其他菩薩做主角,現在這篇《心經》是觀自在菩薩做主角。這位觀自在菩薩,修習般若到了深刻的階段,對般若的體會已很圓熟。“深”表示所行的非一般性,而是已經把握到般若的最深義理,而且能夠證驗得到。當他“行深般若波羅蜜多”的時候,有了高深的般若正智,就可以“照見五蘊皆空”。原來,能夠悟見五蘊皆空,是很不容易的。

 

甚麽叫“五蘊”? 五蘊就是我們身心的和合;我們的肉體是色;受、想、行、識是精神,五種東西合起來,就成兩大部分---精神和肉體。這五蘊的第一個“色”,在原始佛教教義裏,是指我們的肉體,原非指一切物質,後來大乘佛教把它的意義擴大了。五蘊的和合,造成了生命,所以我們首先要解決這五蘊身體的問題。

 

我們初學五蘊皆空,好像很簡單,很容易明白。但此處所說的五蘊皆空就不簡單了。大菩薩到達第八地,“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才徹底看到五蘊身體是不實在的。這“空”字第一次在本經出現,為何用這個“空”字呢?這“空”字的意思是說,條件所造成的世間事物,所造成的我們這個身心,是會改變的,是無常的,但它又會相續運轉下去。因為「五蘊皆空」,我們不可以說實有身體,也不可以說實無身體,五蘊和合成為一個身體,令我們有思想、行為、感覺與感受等等身心活動,在這方面來說,這個身體不是無的,這是「非無」;但這個身體,由初生的嬰兒,到死亡之前那一刻,它的形態,它的組織,它的成份,沒有一個時段固定不變,所以,它又非實在不變的,這是「非有」。我們兼觀兩邊,就可知道,說有說無都不正確。所以,佛教就用這個“空”字,來表示“不是有,也不是無”的觀念。事物是怎樣存在的呢?是一個有而不實在的存在。“有而不實在” 就是“空” 的其中的一個要義。

 

事物的有,不是世間人所以為的實質的有。譬如大家現在坐在這個講堂內,我不能瞎著眼說面前沒有你們在聽講,沒有這個講座。大家明明白白坐在這裏呀。可知說講座沒有是不對的。但到明天我講完之後,大家各自回去,這個講座,就消散無有了,但卻又不是什麼也沒有;因為大家聽了之後,各自回到自己的地方,而從這兩天所聽到的道理,可能會影響各位,令各位的心有所改變。有些以前未聽過佛法的,可能從此修學佛法;有些已學過佛法的,從此更加精進修行,這一切都是講座的延續。可是,如果說講座實有,大家應該長時都坐在這裏聽我講話,不應散去。那麼,這個講座是有還是無呢?是非有亦非無啊!其實,不但這個講座是這樣非有非無,世間其他一切事物也莫不如此。

 

在般若的立場,一切事物都是非有非無的。但這樣講,似乎有點累贅,要概括「有而不實在」,「有而可以改變」,「有作用,無實體」,「非有非無」等等意思,用個“空”字來代替,就最好不過了。空,簡單說就是不實在。有沒有存在呀?有,不過不是實的存在。有沒有作用呀?有,不過不是不變的作用。

 

如果喝完這杯水,把這紙杯撕毀,它就不可以再裝水,就不再叫做杯。這等於一隻手,五隻手指合起來,叫拳頭。拳頭是不是實在的?拳頭不是實在的,但你別忘記同時告訴別人:“拳頭也是有用的。”你只說不實在,別人一拳打過來,對你說:“你說不實在,不痛的,打也不怕。”這樣你就無話可說了。所以,我們一定要完整地說,不實在,但有作用。有沒有個體存在?有,不過那是變易性的存在。

 

我們認識事物這樣的真相,有一個大大的好處,就是知道不應該再執著眼前的事物。所有的事物,都是互相為緣才能成就。在人事方面,如果你不做,我也做不成;有了你的幫助,我才做得好。例如開鞋店,如店址選在鞋店林立的鞋業街,生意一定會較好,雖然有很多競爭對手,但不要緊,由於成行成市,大眾買鞋子都會集中到那裏去買,各鞋店都會生意興隆。如果你的生意不好,就要研究一下,是否貨品定價太貴,或是貨品的質量有問題,鞋子穿起來不舒服,尺碼又不齊。這樣就要自行改善了。

 

根據因緣法的道理,我們不須要排擠別人,但要改善自己。可惜人們通常都不明白因緣法,自己生活得好,就不理他人死活,總覺得其他人好與不好與我無關。其實他們不知道,你好,他也好;他若不好,到頭來你也不可以安好。譬如,在我們的四周,如果所有人都貧窮,人人生活都成問題,只有你一人很有錢,而你則揮金如土。只顧自己享樂,對四周的人毫不扶助,你別以為很得意,因為你居住的地方,分分秒秒都會不安全,你一出門就會被人搶劫,晚上也會被人破門而入。如果你明白因緣的道理,就會去扶助那些生活得不好的人,自己富有,就要分一些出來,讓大家也沾到好處,這樣就會你好,他也好。你收入高,是因為你做的工作勞力勞心,責任大,較為辛苦,我收入低,是因為我的工作勞力但不必勞心,較為簡單,大家各安其份,就不會有爭鬥了。

 

大乘佛教叫人修四無量心——慈、悲、善、捨,其中的喜無量心就和上面講的道理有關係。「喜」不是說整天笑吟吟就叫修道。喜是看見別人好,我們隨喜,我們也覺得好。這才證明我們明白了因緣法,依著因緣法做人處事,我們就舒服自在。我們永遠不會妒忌別人,別人好的時候,我也受到好的影響;今天他心情好,起碼他不會罵人,跟他說話的人心也會安穩一些,輕鬆一些。換著他心情不好就會罵人,接觸他的也不會好過,如果早上走在街上,遇到有個你不認識的路人對你微笑,你的心情會立刻有一個好的反應。這好像有點奇怪,其實就是互相為緣的道理。

 

因此,“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的“空”字,其用無窮,我們如果把握得到這個“空”字,看到它的真實義理,看到世間一切事物都是非有非無,有而不實在,就能知道,這世界並非一個實體的存在,其“有”,是有作用的“有”,有變化的“有”,其“無”,是無固定不變的體性,無固定不變的作用,隨著因緣的變化而變化,其質量會改變,其作用也隨著會改變。人的變化更顯而易見,嬰兒一日、二日不斷地變化著,到老的時候,就變得判若兩人。但我們學佛法,不要只看到少小與老大的差異,看到這種人人都見得到的改變沒有用,太遲了。我們要看到嬰兒的今天、明天、後天的那種微細的每分每秒的改變;看到眼根等六根(由此更去推衍至整個身心,以至身心外的一切事物)「此所生法無實可得,生已即滅」(見《佛說勝義空經》)這樣才能深觀因緣法,才能如實見到事物存在的真相。

 

    這裏提到的經文生已即滅」,(《雜阿含經》335經作生已盡滅」)是才生即滅」的意思,才生即滅是即時生,即時已經滅了,不是整件事物滅了叫滅,而是這一刹那如果事物由一百個條件構成,下一刹那這一百個條件的其中條件已有增益減損,而增益減損永遠是不停的刹那刹那地進行,沒有一個時段的條件是相同不變的。用佛教的語言說,就是後後不同前前,一見不可再見」,這是說,後後相續的已不完全是前前那個事物。

 

凡夫有的是貪、嗔、癡的難看的相,佛陀則三十二相莊嚴,兩者的性質完全不同,但我們不能說兩者沒有關係,也不能說有一個人忽然成佛。凡夫由最初發心修行到成佛的最後心,都屬於同一個系統,只不過經過歷劫長長的時間,於漸進中徹底改變。每一時段的轉變,都是一方面帶著舊因緣,一方面羼入新質素,只要學佛修行,每一個人都可以由凡夫的鄙俗模樣轉成聖者的莊嚴相好。同一系統的凡夫與聖者,前後之間,其關係是不一不異的,若說是一,凡夫如何等同聖者,凡夫又如何可以轉成聖者?若說是異,則此聖者轉化自此凡夫,而非彼凡夫;此聖者與凡夫都屬於同一系統,相互之間有連續的關係,又怎可視之為截然不同的「異」?再者,若凡夫與聖者為前後相異的兩體,則必待凡夫滅了,才可成聖者,但滅了,又誰去成聖者?

 

    此外,凡夫的轉為聖者,是逐漸推陳出新,不斷地轉變而成的,其改變是連續不斷的,改變不須過急過快。我們修學佛法,不須急躁地要求自己在短時間學完,卻要持久堅毅地順著因緣法,慢慢把自己改變過來,這是空理的大用。

 

前面講過觀自在菩薩是八地以上的大菩薩。八地的菩薩,不但不會退轉,而且已經明白佛所教的最深的不生的道理。不生的道理,在這裏因為時間關係,我沒辦法詳細講,只可說主要的部分。不生的道理是說,我們見到眼前的一切法,心中總有一種執著,覺得這些事物很實在地呈現眼前,當它令我們產生苦的時候,我們覺得這種苦很難受,沒辦法把它消除;快樂的時候,我們又很眷戀,依依不捨,設法令快樂永遠存在,這是一般人常有的情執。佛陀教我們,一切條件的和合,不但是變化無常,而且“才生即滅”,事物剛產生,便已在轉變之中,不可以保存先前的樣子,這就叫“滅”。這個“滅” 不是消滅,不是“無”,而是說原來的樣子已經有所轉變,如上面所解說。

 

菩薩學佛,學到八地的時候,已經有甚深般若。他看到世間事物,無常而又相續無間,那事物其實是“不生”的。事物既非從哪裏生出來,也不是滅到那裏去。一切法都是條件的和合,而條件不斷聚和散。我們現在是聚,等一會兒我們就散會了;但正如我在前面曾說過,散並不是無,各人都會帶走他在會場所聽到的,所感受到的,回到本處後,或逐漸淡忘;或繼續參詳學習;或進一步加以傳播,這樣,這個講經法會的作用便會延續下去。可見緣散是並不等於無的。所以,從般若的觀點看,事物不可說有生滅,只可說有因緣的聚散。我們學般若應該用這個方式去思維、觀察世間。

 

我們不要執著有實法的生滅,這是錯誤的。生滅是世間人認為有事物生出來,到若干時候又消失了,從此人間蒸發,沒有了這件事物。這種想法是錯誤的。其實一切都在相續進行之中,我們今天坐在這裏,看看這一世,至少到現在已經過了幾十年,這一世之前還經歷過無數世,才變成今天或者痛苦,或者快樂的人生;但無論是痛苦或是快樂,卻可以隨時改變。靠甚麽來改變呢?就靠我們的智慧。我們學了經教之後,把佛的教導慢慢變成我們自己思想行為的一部分,從而變化我們的思想,品行和氣質,把不好的變為好,終有一天,我們可以由凡夫變成佛那樣尊貴的聖者,這是人人都有可能做到的。佛教是講自力的,他力只可幫我們一部分的忙,不可以倚靠它。所以,我們就算是念佛,也要靠自己,我們學了經文,智慧增長,言行與般若相應,這樣念佛才有用。以為不學經教,只靠念佛就能解決一切問題,念了多少萬聲,計算一下,加起來以為能夠去淨土了。其實這不一定管用。

 

如果我們永遠在愚癡之中做人,便永遠都沒有進步。所以,佛法教我們看清楚這個世間的構造,人生的根本為何。我們應該知道,一切法都沒有決定性,生命的昇沈染淨,全視乎我們怎樣去處理自己的因緣;處理人與人之間的因緣,眾生是變易法,變得好與不好,要看我們處理得好不好。為何我們可以處理得好呢?是因為我們學了很好的佛法,依著佛法所教去做,慢慢改變自己的壞習氣,學了一段時間,整個人就會轉好,以前很喜歡講別人是非,學了佛之後,知道口舌招尤,害人害己,不應再犯,於是把時間用在學習佛法上,這樣就會改變自己的氣質,就不會再去搬弄是非,說長話短。以前脾氣不好,現在變得很包含,舒暢而自在,這就是改變。如果學了佛很多年,聽到別人對你說:“都這麼多年了,你還是沒有改變。” 這就糟糕了,因為沒有改變即是沒有進步。如果別人對你刮目相看說:“幾年不見,你跟以前不同了,說不上有哪些不同,但總覺得你是不同了。”別人這樣讚許,說明你有進步,這樣學佛,才像個樣兒!

 

回頭再說,八地以上的菩薩看到世間一切事物都是不生,亦是不滅。凡是講不生,也等於講不滅,不生即是沒有滅。我們現在看到很多的活動,看到很多生命的聚集,這只是緣聚,始終會緣散,散是應該的,生離死別是必然的,大家不會永遠相聚。我們知道無常,知道不生,就會放下與生俱來的執著。遇到事情的變化,就知道這是應該的,只不過我們要追問是變得好還是變得不好而已。現在我們學佛法的人是變得好,不懂佛法的人,可能會慢慢變得壞,因為他們得不到佛法的教導,不知因緣法,依舊於貪嗔癡之中打滾,又怎會進步呢?只會越來越差吧了。所以,一定要先學佛法,再做其他事。

 

菩薩行深的般若,然後才可達到一個目標,這個目標就是“照見五蘊皆空”。我們的身體,在因緣上講,不過是色受想行識五大堆東西,佛法叫做五蘊;也可以講是肉體的色與精神上的受想行識兩大堆東西。這兩大堆東西分成五大類的聚集,和合成一個人。五蘊譬如五隻手指,這五隻手指可以變成拳頭。拳頭譬如我,五蘊造成這個“我”。這個“我”是不是實法呢?我們不可以說這個拳頭是沒有的,明明有五隻手指合起來成為拳頭,打在桌子上有聲音,有力量,有作用,怎可說沒有?但我們也不能說它是固實不變的,打開手指,拳頭就變成手掌,手掌拍在桌子上的聲音,與拳頭打在桌子上的聲音已經不同了。這變化是無常的。所以,五蘊是一個不實在的組織,這個“我”是一個無常而相續的存在,在這個時間,是這樣,在另一個時間又變成另一個樣子,它不斷地變化,有體而不實,有用而不常,它與五蘊的關係,就如拳頭之與手指,拳頭由手指造成,離不開手指;離開手指,別無拳頭;但拳頭的體和作用又與手指不同,拳頭是拳頭,手指是手指,我們不能說兩者一樣,因此我們只可說,五蘊和“我”是不一不異,不即不離的,故“”非實,假名為我而已,而五蘊是無實我的;無實我故說是空。這一點,佛陀固然看得透徹;觀自在菩薩於進入深般若之時,也照見得清清楚楚。

 

這個“照見”,不是像凡夫那樣,口說知道五蘊皆空,說完之後就去聲色犬馬。觀自在菩薩觀察五蘊皆空,觀得非常清楚明白,一看就知道,人生就是這樣“才生即滅”,不斷改變,不斷進行,無常而相續。這麼一觀,就沒有執著了。而我們看事物則一定先起執著,看見某個人,一定會先分別他漂亮不漂亮,可愛不可愛,是否值得跟他多談兩句。但在菩薩的眼中,眾生都是平等的,人人都是條件的和合,沒所謂絕對的好,絕對的壞,這就是菩薩的智慧。菩薩經過長期的訓練——“行”就是訓練,入於深般若波羅蜜多,所以有此異於凡眾的智慧。

 

學佛最重要的是行,如果不修行,佛法就不能進入我們的心裏,成為生命的一部分。如果佛法在外邊,心在內裏,彼此不相應,就算學了很多也改變不了我們的氣質。如果依佛法所教而行則不同了,每天都用佛法去訓練自己,漸漸就能使佛法進入自己心裏,成為心靈的一部分,他就是佛法,佛法就是他,他就不再需要佛法,不再需要佛,他自己就是佛,他行的就是佛法。這就達於修學完成的階段。

 

在未完成之前,佛法好像離我們很遠,經過持續不懈的修行,佛法慢慢就進入心內。持續下去,終會圓滿成就。在接近圓滿之時,至八地菩薩境地就已經可以“度一切苦厄”了。關於苦厄,有些人誤以為學了佛法,立即便可去除眼前的苦厄,例如;我身體健康了,兒子找到了工作,不必再為他憂慮,媽媽本來生病,忽然病好了。但學佛不是這樣希求,佛法不能這樣去改變事情;佛法是講因果相應的,人受苦有很多前因,果報來時沒有人可以代替他受報。就算你是一個修行得很好的人,也不表示你的家人、朋友,可因你而得到好處。他們有他們的因果,你有你的因果,你不可以改變他們的前因,只可改善他們現前的因果,你做人處事比前適當,家人或朋友,看到你學了佛法後有此受用,就會受到你的影響,從而也去改變他們自己的行為,轉惡為善,你不能直接改變他們的因果,是他們受到你的影響而自我改變了因果,這是需要一段時間的。

 

菩薩要“度一切苦厄”,須經歷長久的時間,更要有很大的方便,方便就是以般若來做世間事的方法。菩薩為了度眾生要入生死,面對很多險阻困苦,有生死便有病患。此如《維摩經》說:“以一切眾生病,是故我病。” 不過,眾生的病由痴愛生,菩薩的病由大悲生,兩種病源大不相同,眾生越頑劣,菩薩要做的工作越多越難,假如看不透五蘊皆空,執之為實我,那麽越多度生便越多煩惱,還怎可以度一切苦厄?

 

凡夫遇到煩惱痛苦,就覺得它是常的,實的,會感到惶恐不安,並且埋怨:“何必偏偏選中我?” 這並沒有解決問題,反為多增了嗔恨。菩薩在痛苦來時,並不逃避,而是接受它,消解它,就算生病痛得很辛苦,他的心,他的思想,都不受影響,不起波動,因為他知道自己在做甚麽,知道苦是無常,不實在,一定會過去。這即如雜阿含262經所說「此苦生時生,滅時滅」,觀察苦的生滅如幻,任它來去,不加上自己的情執。這樣,苦就變成不是苦,菩薩就是於病痛之中,身受大苦,心還是能夠保持清淨安定,身苦而心不苦,這也是阿含經所說的「常於苦患身修不苦心」的道理,因此,菩薩能度一切苦厄菩薩並非不會遇上苦,而是苦早在他意料之中,苦來到時,菩薩不怕,苦並不能擾亂他的心。能做到這樣,才不但度自己的苦厄,也可度眾生的苦厄,這是菩薩的作。

 

北文引用自心經略講

黃居士講後再回答眾人提問,以下是內容摘要。

 

 

問:世間是否等於世界?

 

 

 

問:怎樣理解十二因緣的無明?

 

 

 

問:心所是怎樣的?

 

 

 

問:我們大多數人都是學《法華經》的,有的人認為《法華經》是經中之王,純一無雜,學了《法華經》就不須學其他如《金剛經》、《維摩經》、《心經》等經。這樣對不對?

 

 

 

問:何謂四大皆空?

 

 

 

問:很多同學認為,念《心經》有很大功德,他要報父母恩,報眾生恩,因此天天念《心經》,希望把他的功德向給祖先,有沒有這種可能性?

 

 

 

問:《法華經》講佛為一大事因緣出世,這“開示悟入”怎樣去理解?

 

 

 

問:有沒有權教佛?有沒有實教佛?

 

 

 

問:有人說,修權教只可證權教佛,學《法華經》修實教才能證實教佛,這種說法對不對?

 

 

 

問:方便與真實怎樣區別?

 

 

 

問:有人說,學了《法華經》就會講經,而且要講給別人聽才有功德,不講就沒有功德。這樣說對不對?

 

 

 

問:受持《金剛經》,宿世罪業,真的會消除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ichen194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