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g6JNtgOrUqXJ_yZKiHo2w.jpg  

imagesOTS60SVZ  

佛說海意菩薩所問淨印法門經卷第五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臚卿傳梵大師賜紫沙門臣法護等奉 詔譯
  爾時世尊。重說頌曰
 此法善淨復明亮  本無和合與空等 
 無住無滅無起生  是印隨攝於佛印 
 住彼根本得總持  長時修習慈悲行 
 若敬若慢世所行  平等慧中無喜恚 
 等智隨住於法性  不住癡暗及癡法 
 雖住智中無得心  安止等智常清淨 
 智常覺了身所作  以諸智行利世間 
 眾生若見清淨身  皆得離塵勝佛智 
 威儀善戒無散亂  有無分別中隨行 
 身諸過失雖無邊  本來不生無所斷 
 彼獲莊嚴妙相身  手足柔軟福嚴具 
 清淨圓滿諸根身  不恃色相智所作 
 若見貧賤苦眾生  謙下尊敬而不慢 
 尊奉知法持戒人  從彼聞法得聖道 
 實知自他身法性  知諸眾生實性身 
 獲得淨勝妙法身  不受分叚身離染 
 常受定中禪悅食  不以叚食益威光 
 順世受食非力資  法命滋養成甘露 
 常獲聖行善寂靜  解脫貪瞋癡染聚 
 密護戒學無順違  寧捨己身不造罪 
 神力能往俱胝剎  隨應現身而說法 
 世間瞻覩妙相身  彼皆獲得身高勝 
 身放光明妙清淨  廣照無邊諸剎土 
 光照福勝軟觸生  眾生悉除煩惱害 
 地獄眾生常受苦  蒙光照觸得快樂 
 身意調暢酸楚停  由斯得離地獄苦 
 如是及餘諸身業  隨智無邊善殊妙 
 能開佛事調伏門  菩薩身業此清淨 
 語言妙音淨悅意  天人世間聞皆喜 
 凡所說法果不虛  此法能成甘露滅 
 語言隨墮語過失  清淨福智善能斷 
 眾生語業及音聲  普令同等皆歡喜

   相續平等真實說  言無濁亂皆如實 
 凡所說言誠實行  智隨諦轉善清淨 
 語言甘美貪止息  攝功德語瞋解脫 
 甚深無底斷除癡  於千剎中作善利 
 此所說言無分別  不假勤力隨解脫 
 應眾生根歡喜生  此智所作語清淨 
 善修意業常無障  一剎那心世悉知 
 不起滅定現威儀  魔不能知菩薩意 
 聲聞緣覺不能測  菩薩甚深心意道 
 不生自他損害心  無高無礙智平等 
 菩薩隨世善覺知  無受無思無伺察 
 不入滅定證樂門  無邊辯才總持具 
 聞法所行智常住  念定無亂住等引 
 清淨諸障煩惱除  極微瑕穢悉不見 
 菩提分法無邊量  悉能普攝離放逸 
 智常隨住止觀中  十地次第今成證 
 乃至道樹成智果  若具十種法清淨 
 菩薩得定名自說  現修諸行淨圓滿 
 一切善道淨勝上  隨諸地位淨諸度 
 一切善法超勝高  相好殊妙圓福果 
 坐菩提場善畢竟  染法勝怨悉能斷 
 積諸善法等須彌  不思議光淨成就 
 得是三摩地獲福  具二十法名淨印 
 如日光明照世間  證大菩提佛勝智 
 菩薩當坐道樹已  得八不共神通相 
 能於百佛剎土中  廣作利樂世間事 
 諸佛皆來施無畏  讚言勇猛汝最勝 
 悉能已伏諸魔軍  證佛菩提勝無上 
 獲此身心勝功德  決定能成此佛印 
 此功德門若欲修  當於菩提心堅勇 
  爾時世尊。復告海意菩薩摩訶薩言。海意。以是緣故。若諸菩薩欲得如是自說淨
印三摩地法門。及自說無垢慧者。當住二種之心。一者無濁亂心。二者無滓穢心。無
濁亂心者。謂心自性清淨明亮。而不容受客塵煩惱。法性常住本自光明。一切作意無
所積集。無塵故離貪。無分別故離瞋。無我故離癡。清淨遍淨。畢竟無垢。自在光明
如所解脫。一切法亦然。隨住真如平等故。如所解脫一切法亦然。隨住法界平等故

如所解脫一切法亦然。隨住實際平等故。如所解脫一切法亦然。隨住空平等。隨住無
相無願無造無作無生無起諸平等故。如所解脫有為法亦然。隨住無為法平等故。即此
隨住平等之法。無集無散。非智所知。此說名為無濁亂心。即以此法為他眾生。及餘
補特伽羅。顯明開示。於自他法不起動亂之想。此即是為無滓穢心。海意。具是無濁
亂心。無滓穢心者。即能獲得自說淨印三摩地門
  爾時海意菩薩白佛言。世尊。此三摩地而極甚深。佛言。不得涯底故。海意又言
。世尊。此三摩地而極難見。佛言。離二法故。又言世尊。此三摩地極難覺了。佛言
。無我我所故。又言世尊。此三摩地而極難知。佛言。識智二法平等知故。又言世尊
。此三摩地而無濁亂。佛言。得無礙解脫故。又言世尊。此三摩地而極微妙。佛言。
離諸譬喻故。又言世尊。此三摩地而極精實。佛言。得金剛喻智故。又言世尊。此三
摩地而不破壞。佛言。先後不破故。又言世尊。此三摩地悉無所著。佛言。一切有著
隨超越故。又言世尊。此三摩地得大光明。佛言。離諸癡瞑故。又言世尊。此三摩地
而極清淨。佛言。畢竟無染故。又言世尊。此三摩地本性無垢。佛言。離貪塵故。又
言世尊。此三摩地而無所行。佛言。三界無行故。又言世尊。此三摩地而無戲論。佛
言。超越戲論故。又言世尊。此三摩地無動。佛言。畢竟寂靜故。又言世尊。此三摩
地隨入一切處。佛言。與虛空等故
  爾時海意菩薩復白佛言。世尊。若如是者。何能發起勝行。云何當獲自說淨印三
摩地門。佛言海意。譬如有人欲與虛空而共戰敵。時彼虛空乃被甲冑。菩薩亦復如是
。欲得自說淨印三摩地者。應當被於諸法平等甲冑莊嚴。何以故。海意。隨有所滅即
有所起。又復海意。識種子是有為。無表種子是無為。此三摩地非眼識所知。非耳鼻
舌身意識所知。此三摩地不可表了。應知無知亦非無知此三摩地無表了相。於一切法
平等覺了故。此名三藐三佛陀。又復海意。我不見有法是染相故。成等正覺。亦不見
有法是淨相故。成等正覺。若有相是染。即彼相是淨。所謂自性清淨相故。若彼自性
清淨相者。即是無相。若其無相即無行相。若無行相。即無少法而可表了。由無表故
即一切法無所了知。若法無能表及無所表故。是中即無文字集現。若無文字可集現者
。即所說如。此復何名即所說如。謂後如於前中亦復然。此即是名一切諸法三世皆空
。復何名空。所謂無作。即此無作。亦復無作。亦非無作。是故此說名之為空。所言
無作義復云何。無作者。謂無現前諸行造作。以無少法可造作故。是故此說名為無作
。復何名為無現前行。謂無身現前行。語現前行。心現前行故。此說名無現前行。若
無現前行。彼即無為。若其無為。即無生無滅。亦無處所。即此無生無滅無處所法。
亦復無處。何名無處。所謂現前諸行無處。是故此說名為無處。所以者何。所謂識不
住色中。不住受想行中。若識無所住即是正智。而彼正智即智無領納。若智無領納即
無增上意樂。若無增上意樂即無諍論。若無諍論即無動亂。若無動亂即無逼惱。若無
逼惱即無燒然。若無燒然即得止息。若得止息即住遍寂。若住遍寂即住近寂。若住近
寂。此即名為得大寂默。是故前言智無領納。是佛所說。海意。此法甚深難見難解。

若有得聞如是之法生信解者。是人所有一切顛倒煩惱執著纏縛等法。

悉得解脫。即能任持過去未來現在諸佛世尊法藏。為大導師。

開示一切眾生無量正道。為大醫王。善療眾生一切無相煩惱之病。

是為能以廣大供養普供如來。不久當得自說淨印三摩地門

所作決定。於此大乘法中能善積集。為大法船。

而能濟渡無量眾生出生死海。為大正士降伏諸魔。

永不復隨魔境中語


  爾時海意菩薩白佛言。世尊。菩薩云何而能降伏一切魔怨。佛言海意。若菩薩以
無所為心。能於一切普攝受者。而彼菩薩即能降伏一切魔怨。又若菩薩以無所為心。
於彼一切所緣相中。能發起者。而彼菩薩即能降伏一切魔怨。海意當知。魔有四種。
何等為四。一者蘊魔。二者煩惱魔。三者死魔。四者天魔。若或伺察幻法即能降蘊魔
。安住空法能降煩惱魔。伺察無生無起之法能降死魔。俱時依止一切意法趣向滅道能
降天魔。又復知苦能降蘊魔。斷集能降煩惱之魔。證滅能降死魔。修道能降天魔。又
復伺察諸行是苦能降蘊魔。伺察諸行無常能降煩惱魔。伺察諸法無我能降死魔。伺察
涅槃寂靜能降天魔。又復菩薩內斷煩惱垢而不忘失大菩提心。行於布施。即能攝伏蘊
魔。若菩薩不惜其身亦不繫著。行布施已。而能迴向於一切智。即能攝伏煩惱之魔。
若菩薩能念財富無常。我當與彼一切共用。真實施與。如是施已。而能迴向於一切智
。即能攝伏死魔。若菩薩於一切眾生所。而不越失大悲之心。以解脫慧普攝眾生。行
布施已。而能迴向於一切智。如是即能攝伏天魔


佛說海意菩薩所問淨印法門經卷第五

http://buddhism.lib.ntu.edu.tw/BDLM/sutra/chi_pdf/sutra8/T13n0400.pdf

arrow
arrow

    lichen194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