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揚_雄_太_玄_經介紹·

·
太玄经

太玄經卷首

《述玄》一篇

陸 績

績昔常見同郡鄒邠,字伯岐,與邑人書,嘆楊子雲所述《太
玄》,連推求玄本,不能得也。鎮南將軍劉景昇遣梁國成奇修
鄙州,奇將《玄經》自隨,時雖幅寫一通,年尚暗稚,甫學《書》、
《毛詩》,王誼人事,未能深索玄道真,故不為也。後數年專精
讀之,半歲間粗覺其意,于是草創註解,未能也。章陵宋仲子為
作解詁,後奇復銜命尋盟,仲子以所解付奇與安遠將軍彭城張子
布,績得覽焉。

仲子之思慮,誠為深篤,然玄道廣遠,淹廢歷載,師讀斷
絕,難可一備,故往往有違本錯誤。績智意豈能弘裕?顧聖人
有所不知,匹夫誤有所達,加緣先王詢于芻蕘之誼,故遂卒有所
述,就以仲子解為本,其合于道者,因仍其說,其失者,因釋而正
之。所以不復為一解,欲令學者瞻覽彼此,論其曲直,故合聯之
爾。

夫《玄》之大義,揲蓍之謂,而仲子失其旨歸。休咎之占,靡
所取定,雖得文間義說,大體乖矣。《書》曰:“若網在綱,有條
而弗紊。 
”今綱不正,欲弗紊,不可得已。績不敢苟好著作以虛譽
也,庶合道真,使《玄》不為後世所尤而已。

昔楊子雲述《玄經》,而劉歆觀之,謂曰:“雄空自苦,今學
經者有祿利,然尚不能明《易》,又如《玄》何,吾恐後人用覆醬


瓿。 
”雄笑而不應。雄卒,大司空王邑納言嚴尤聞雄死,謂桓譚
曰:“玄其傳乎? 
”譚曰: 
“必傳,顧君與譚,不及見也。 
”

班固贊敘雄事曰: 
“凡人貴遠賤近,親見楊雄祿位容貌不能
動人,故輕其書。楊子雲之言,文誼至深,論不詭于聖人,若使
遭遇時君,更閱賢智,為所稱善,則必度越諸子矣。自雄之沒,
至今四十餘年,其《法言》大行,而《玄》終未顯。 
”

又張平子與崔子玉書曰:“乃者以朝駕明日披讀《太玄經》,
知子雲特極隂陽之數也。以其滿泛故,故時人不務此,非特傳
記之屬,心實與五經擬,漢家得二百歲卒乎?所以作興者之數,
其道必顯一代,常然之符也。《玄》四百歲其興乎?竭己精思,以
揆其義,更使人難論隂陽之事。足下纍世窮道極微,子孫必命世
不絕,且幅寫一通藏之,以待能者。 
”績論數君所云,知楊子雲
《太玄》無疆也。

歆云經將覆沒,猶《法言》而今顯揚。歆之慮尋于是為漏,
固曰 
“《法言》大行,而《玄》終未顯;固雖云終不必其廢,有愈
于歆,譚云必傳,顧譚與君不見也。而《玄》果傳,譚所思過固遠
矣。平子云漢之四百其興乎,漢元至今四百年矣,其道大顯,處
期甚效厥跡速,其最復優乎!且以歆《歷譜》之隱奧,班固《漢
書》之淵弘,桓譚《新論》之深遠,尚不能鏡照《玄經》廢興之
數,況夫王邑、嚴尤之倫乎!

覽平子書,令子玉深藏以待能者。子玉為世大儒,平子嫌不
能理,但令深藏,益明玄經之為乎驗,雖平子焯亮其道,處其熾
興之期,人之材意,相倍如此。雄嘆曰:“師曠之調鍾,俟知音
之在後。孔子作《春秋》,冀君子之將睹。 
”信哉斯言!于是乎
驗。


雄受氣純和,韜真含道,通敏睿達,鉤深致遠,建立《玄
經》,與聖人同趣,雖周公繇大《易》,孔子修《春秋》,不能是
過。論其所述,終年不能盡其美也。考之古今,宜曰聖人。

昔孔子在衰周之時,不見深識,或遭困苦,謂之佞人;列國
智士,稱之達者,不曰聖人,唯弟子中言其聖耳。逮至孟軻、孫卿
之徒,及漢世賢人君子,咸並服德歸美,謂之聖人,用《春秋》
以為王法,故遂隆崇,莫有非毀。

楊子雲亦生衰亂之世,雖不見用,智者識焉,桓譚之絕倫,
稱曰聖人,其事與孔子相似。又述《玄經》,平子處其將興之期,
果如其言,若玄道不應天合神,平子無以知其行數。若平子瞽言
期應,不宜效驗如合符契也。作而應天,非聖如何!

昔詩稱“母氏聖善”,《多方》曰“惟聖罔念作狂,惟狂克念
作聖”,《洪範》曰“睿作聖”,孟軻謂“柳下惠作聖人 
”。由是言
之,人之受性,聰明純淑,無所繫亥,順天道,履仁誼,因可謂之
聖人,何常之有乎!世不達聖賢之數,謂聖人如鬼神而非人類,
豈不遠哉?凡人賤近而貴遠,聞績所云,其笑必矣。冀值識者,
有以察焉。
第1頁|全文共13頁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ichen194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留言列表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