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講   節錄自http://www.buddhismmiufa.org.hk/buddhism/special/wisdomreligion.htm

 

  梵語 dhyana,巴利語 jhana

音譯又作禪那、馱衍那、持阿那。

意譯作靜慮(止他想,繫念專注一境,正審思慮)、思惟修習、棄惡(捨欲界五蓋等一切諸惡)、功德叢林(以禪為因,能生智慧、神通、四無量等功德)。寂靜審慮之意。

禪與定皆為端身正坐而令心專注於某一對象,極寂靜以詳密思惟之定慧均等而達於不散亂之狀態。

禪為大乘、小乘、外道、凡夫所共修,然其目的及思惟對象則各異。禪及其他諸定,泛稱為禪定;又或以禪為一種定,故將修禪沈思稱為禪思。

 

蓋佛道修行之綱要為戒定慧三學,持戒清淨始可得禪定寂靜,禪定寂靜始能得真智開發。因禪定為佛教之主要修行,故大小乘經論皆廣為說示之,而其種類亦繁多。

 

在阿含及部派佛教,將禪以尋、伺、喜、樂之有無,而分初禪、二禪、三禪、四禪等四種。

 

坐禪原係印度宗教家自古以來所行之內省法,佛教亦採用之。

據晉法顯譯之三卷本《大般涅槃經》卷中載,出家法係以坐禪為第一。

佛教大小二乘皆修習坐禪,其類別有作數息、不淨、慈心、因緣、念佛、四無量等種種之禪法,因而產生「般舟三昧」、「首楞嚴三昧」等多種三昧 (梵語 samadhi 之音譯。又作三摩地,意譯為等持、正定)

 

 

禪之傳入中國,為時很古,後漢桓帝建和二年(148),因有安世高從西北印度來到洛陽,便譯出了宣說坐禪方法的《禪行法想經》、《大安般守意經》、《陰持入經》等;傳來了小乘的禪法。由於那些禪經的內容,揭用了小乘的法數名目,故亦被稱為禪數之學;根據《高僧傳》所載的當時,基於這些禪經而修行的人很多。

 

到後秦之際,鳩摩羅什譯出了《坐禪三昧經》(《大正藏》卷十五);東晉之世,北印度出身的佛陀跋陀羅(覺賢),在廬山譯出了《達摩多羅禪經》(《大正藏》卷十五),因其門弟子的努力而萌芽了大乘的禪。其次,北魏的孝文帝(471499),從印度厚禮迎取了佛陀禪師,在洛陽之東,為建嵩山的少林寺居之,受業弟子,常數百人,及至菩提達摩來華,便為中國的祖師禪,開了基業。

 

菩提達摩(?~535)梵名 Bodhidharma。意譯作道法。又稱菩提達磨。有說是南天竺大婆羅門國王的第三子,又有說是波斯國人。年青時從般若多羅學道,與佛大先並稱為門下二甘露門,四十年之後受衣缽。至於達摩的傳記,有異說亦有潤色之筆,無能確定。他於西元四七八年以前,來到宋境的南越,歷涉諸國,從事遊化,迄北魏佛教隆盛之時,渡江北上,進入嵩山少林寺,因其面壁達九年之久,人們呼之為壁觀婆羅門

 

另有傳說於梁武帝普通元年(520,一說南朝宋代末年),師泛海至廣州番禺,武帝遣使迎至建業,然與武帝語不相契,遂渡江至魏,止嵩山少林寺,面壁坐禪,時人不解其意。

 

時神光(慧可)於伊洛披覽群書,以曠達聞,慕師之高風,斷臂求法,師感其精誠,遂傳安心發行之真法,授彼一宗之心印,改名慧可。經九載,欲歸西方,囑慧可一宗之祕奧,授袈裟及《楞伽經》四卷。未久即入寂,葬於熊耳山上林寺。

 

越三年,魏使宋雲度嶺時,適逢達磨攜隻履歸西方。師之一生頗富傳奇,亦難辨其真偽。師之示寂年代有梁大通二年(528)、梁大同元年(535)或二年等異說。又梁武帝尊稱師為「聖胄大師」;唐代宗賜「圓覺大師」之諡號,塔名空觀。

 

達摩以壁觀教人,他說心不用安,止諸外緣,內心不喘,心如牆壁,以之便可入道。被認為是達摩所著的禪法,即是二入四行的思想:理入與行入,稱為「二入」。但以「理入」為主,謂一切眾生,皆與佛同,以清淨之心,藉觀壁坐禪,即得信悟;「行入」是依實踐來體得理入之理,故說了報怨行、隨緣行、無所求行、稱法行之四行。

 

arrow
arrow

    lichen194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