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fayun.org/index.php?p=book09-A4

 

丁二、對治妄苦 

戊一、根欲放逸苦 

己一、根放逸苦

汝等比丘,已能住戒,當制五根,勿令放逸,入於五欲。譬如牧牛之人,執杖視之,不令縱逸犯人苗稼。若縱五根,非唯五欲,將無涯畔,不可制也。亦如惡馬不以轡制,將當牽人墜於坑陷。如被劫賊,苦止一世;五根賊禍,殃及累世;為害甚重,不可不慎。是故智者制而不隨,持之如賊,不令縱逸。假令縱之,皆亦不久見其磨滅。

守持淨戒,不要犯戒。戒念制止五根,不攀著五欲塵境,否則招惹種種苦患,致根欲放逸苦。

「根」,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前五根是地水火風組織成的色法,第六意根則屬於心法。放逸是從什麼地方來的呢?主要從欲來的。欲,就是心;但是心沒有根為依止,也無法活動。所以說根欲放逸苦,根和欲二者合作時就放逸了,而放逸就是苦。

說明如何來對治這個苦,又分成二科:一、根放逸苦對治,二、欲放逸苦對治。

「根放逸苦對治」,是約我們不靜坐的時候,五根在五塵等散亂的境界上活動,這時候要用戒念來調伏,使令心清淨。「欲放逸苦對治」,是約我們靜下來用功的時候,主要是第六意根在法塵上活動,這時候要修三昧來對治,令心不散亂放逸。

其實,任何時候不管或動或靜,我們都是以心(包括前五識,但以第六意識為主)為導——心要作善就作善、要作惡就作惡。然而,心無論要作善或是作惡,也需要有六根的協助才行。現在雖然把根和欲分開來說明,但二者實在是合而不離。

《瑜伽師地論.聲聞地》中說,眼耳鼻舌身五根,在色聲香味觸等外邊的境界上活動,就生起眼識、耳識乃至意識;而五識生起後,中間沒有間斷地又會生出分別意識,於可愛的境界就生貪心,不可愛的就生瞋心,不好不壞的就生無記心(愚癡心)。前五識不向外活動時,第六意根緣法塵生獨頭意識時也是一樣,不是貪就是瞋或者是癡。這時候,要用聞思修所集成的正念力來密護根門,降伏種種因不如理分別所產生的煩惱,不令生起,這樣叫做修根律儀。本經所說的道理和《瑜伽師地論》是相同的,但是那裏說得詳細一些,大家可以自行參考。

 

以下先簡單解釋經文。

佛說:你們比丘,如果已經發清淨心——出離心或菩提心,能夠安住在淨戒上,接著就應該學習制伏自己的眼耳鼻舌身五根,不令放逸而入到五欲裏面。以下舉三個譬喻,來說明放逸五根的過失。

就好比一個牧牛的人,他手裏拿著木杖看守著牛,不令牠縱逸跑去損害別人所種的苗稼。也像一匹惡馬,如果不用轡來制伏牠,那是很危險的。又如被盜賊劫奪財產,那種苦最多就是一世而已,但是五根若被賊來擾亂,災禍不只這一世,多少生以後都會受到禍害,非常的嚴重,不可以不謹慎!

所以,有智慧的人能控制自己的五根,不隨順它放逸,就像防護賊似的。好比有賊來了而你沒有防護,那麼你所有的財富就被他偷走了;放縱自己的五根也是一樣的道理,所以不應該放縱。假令不注意放縱了,也應該趕快地收攝回來,趕快地消滅它。

 

以下看蕅益大師的解釋。

「已能住戒」,指前根本、方便二種言之。以下正明護根法要,凡有三喻:

「已能住戒」,是包含了前一科中所說的根本清淨戒,和方便遠離戒二種。以下正式說明守護五根的方法,這一段文裏有三個譬喻。

初、「當制五根」下,是牧牛喻。先法,後喻。五根,謂眼耳鼻舌身。五欲,謂色聲香味觸。牛,喻五根;牧人,喻比丘;執杖,喻戒念;苗稼,喻諸善功德,即定慧等法也。

第一、經文「當制五根」以下,是牧牛的譬喻。先解釋法,然後再說譬喻。

 

「五根」,就是眼耳鼻舌身五根,有能幫助眼識乃至身識生起的作用。「五欲」,就是色聲香味觸五塵;眼根所緣的是色,耳根所緣的是聲,乃至身根所緣的是觸。持戒的人應當要攝制五根,不要令它放逸而入到五欲裏面。應當怎樣來防護呢?第一個先說牧牛人的譬喻。

「牛」,譬喻五根;「牧牛之人」,比喻為比丘。「執杖」,比喻戒和正念。「苗稼」,初生的植物是「苗」,成熟的果實叫做「稼」,合起來說也就是田裏所種的穀物;這是譬喻「諸善功德」,如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等無漏法。

比丘用什麼辦法來控制自己的五根呢?就是用所受的戒來保護五根,不要被五欲所染汙。念就是正念,若是失掉正念就不能持戒了。正念常在的時候,就能清淨持戒,而五根也不會到五欲裏去放逸。所以,比丘常能夠持戒,有正念現前,五根不會放逸,便能成就善法,也就會有定慧的無漏功德。這樣說,苗稼就是譬喻為諸善功德了。

但是,現在說牧牛的人手裏拿著杖看守放養的牛,不令牠放縱去犯人苗稼,若是牧牛的人不執杖看守,牛就會跑到田裏去吃新鮮的苗稼。那麼,苗稼也可以譬喻為五欲。

次、「若縱五根」下,是惡馬喻。亦先法,後喻。惡馬,亦喻五根;轡制,亦喻戒念;坑埳,喻三惡道。蓋縱五根,不惟妨善,又必墜惡,故云:「非唯五欲,將無涯畔」也。

其次,經文「若縱五根」以下,是惡馬的譬喻,也是先明法、後舉喻。「惡馬」,譬喻五根。轡,是控制馬前進或後退的那條韁繩;「轡制」,就是譬喻修行人的淨戒和正念。「坑埳」,亦作「阬陷」,都是指地面上凹下去的地方;在這裏譬喻三惡道。如果不以轡來駕馭惡馬,牠就會把人牽墮到坑洞陷阱裏去;這是說我們具足煩惱的眾生,若是不用戒念來制伏五根,它將會牽引人墜入三惡道。

若是放縱我們的眼耳鼻舌身,不但能妨礙善法的生起,同時也就是造罪,將來一定是墮到惡道,就會有更多更多的苦惱,那是沒有邊際的。所以經云「非唯五欲,將無涯畔」。

 

三、「如被劫賊」下,是劫賊喻。先喻,後法。「殃及累世」,其禍甚於劫賊,倘非制而不隨,豈得名為智者?又假令縱之,不久磨滅。如刀刃上蜜,不足一餐,小兒舐之,徒遭割舌之患耳!

第三,經文「如被劫賊」以下,是劫賊的譬喻;先說譬喻,然後再合法。

「殃及累世」,譬如現在賊把我們的財寶偷跑了,只是這一世的生活受到影響,不會影響到來世。若是我們的五根造了罪,禍害比劫賊還要厲害,不止這一生,更會影響到來世。假如不能夠控制五根、不令它隨順煩惱活動,難道能算是有智慧的人嗎?

「假令縱之,不久磨滅」:假使一個人不修正念、不持淨戒,放逸自己的五根到五欲裏去活動,那能有多長久呢?頂多幾十年也就完了。就如同刀刃上的蜂蜜,份量很少,不夠吃飽一餐,但小孩不懂事用舌頭去舔它,徒然遭到被刀割舌的過患。這是蕅益大師的解釋。

 

《遺教經論》上天親菩薩的解釋不同。前面「智者制而不隨,持之如賊」,是約重的煩惱說;我們的煩惱很重時,一旦作意生起煩惱就會造作罪業,所以要用戒及正念去制伏它。「假令縱之」以下,是約輕微的煩惱說;就是經過了長時期的修行,煩惱已經比較輕微,內心裏也有了定慧的力量,雖然有時因為沒有努力保持正念,還是會現起煩惱,但這一點放逸心很快就會息滅,所以說「不久見其磨滅」。這是天親菩薩的解釋。

 

己二、欲放逸苦對治

此五根者,心為其主,是故汝等當好制心。心之可畏,甚於毒蛇、惡獸、怨賊、大火越逸,未足喻也。

二、欲放逸苦對治。五根是色法,頑鈍無知,依心而轉,故皆以心為主。所以欲制五根,莫如制心。

以下是第二「欲放逸苦對治」。

 

「此五根者,心為其主」:表示眼耳鼻舌身五根是色法,由地水火風所組成,是頑鈍無知、沒有明了性的;它本身不能夠決定什麼事,都是由心來作主,所以說是以心為主。依止五根發五識,才能明了各別所緣的外塵,如眼能見色,耳能聞聲等。而前五識只有自性分別,不像第六意識還有計度分別和隨念分別,而作善、作惡或者修止、修觀,主要都是第六意識的問題,所以說「欲制五根,莫如制心」,就是要清淨第六意識(根)的意思,也就是要修禪定。

 

所以,為什麼科名說是欲放逸苦,而不直接說是「心放逸苦」呢?因為當心沒有禪定的時候,就一定是和欲在一起;而有欲(貪),也就一定有瞋、有癡,就會障礙你的心得禪定,很多很多的苦都從這裏出來,所以要加以對治。

言「好制心」者,應知此心有三種三昧相,有三種障法:一者,心性差別障,能障無二念三昧;二者,輕動不調障,能障調柔不動三昧;三者,失諸功德障,能障起多功德三昧。

經言「好制心」,應該知道此心有三種不同的禪定相,還有三種障礙三昧的事情。哪三種呢?

一、心性差別障:我們的心在各式各樣的境界上活動,就會產生各式各樣不同的煩惱。它能障礙什麼呢?

「無二念三昧」:「無二念」實在就是無雜念的意思;沒有雜念的禪定,叫做無二念三昧。

二、輕動不調障:我們沒有禪定的人,有點小小的境界,心就隨之而動;就像湖水似的,微風一吹,水面就興起波浪。心不調伏、不清淨,沒有定力,就是輕動不調障。它能障礙什麼呢?

「調柔不動三昧」:「調柔」是對剛強而說,剛強是什麼?就是煩惱!剛強是煩惱的相貌,而調柔就是沒有煩惱。「不動」,就是不管外面有什麼順心或不順心、清淨或染汙的境界,內心都是安隱不動,這就是禪定的相貌。

三、失諸功德障:心若有障礙,能令我們失掉很多的功德,沒有辦法成就種種無漏的戒定慧,名為失諸功德障。

「起多功德三昧」:在三昧裏能成就很多很多的功德,三明六通乃至佛菩薩無量無邊的大自在境界,都是由禪定裏邊發出來的,所以叫做起多功德三昧。

 

以上列出三種障,還有三種三昧。實在來說,這三種障就是障礙一個三昧,一個三昧從三方面說,就列出了三種名字。以下再配對經文一一說明。

文中「心之可畏」等,先明心性差別障。貪分煩惱吸噬善根,過於毒蛇;瞋分煩惱吞害善根,過於惡獸;癡分煩惱損滅善根,過於怨賊;等分煩惱焚燒善根,過於大火越逸。故云「未足喻也」。

 

經云「心之可畏」,是說心之所以很可恐怖,正因為它有這三種障礙。先說明第一個心性差別障。

心性中有貪分煩惱、瞋分煩惱、癡分煩惱、等分煩惱的差別。貪分煩惱能吸噬侵吞善根,將一切善法都毀滅,比「毒蛇」還要厲害。瞋分煩惱能吞噬危害善根,譬如禽獸弱肉強食的世界,但比「惡獸」的禍害還厲害。癡分煩惱能損減消滅善根,比「怨賊」偷盜他人的財富還要厲害。以上是隨順貪、瞋、癡的次第,分別以毒蛇,惡獸,怨賊來作譬喻。但是,也有人解釋:毒蛇譬喻瞋煩惱,怨賊譬喻貪煩惱,惡獸譬喻愚癡。

「大火越逸」,譬喻等分煩惱燒毀善根的情形,就像大火一燃燒起來,很迅速地就燒毀一切。什麼叫做等分煩惱呢?前面三種煩惱,是說我們不管是遇見特別可愛的境界也好、不可愛的境界也好,貪煩惱一旦生起來,都是很猛烈的;瞋煩惱、愚癡煩惱也是如此。而等分則是說煩惱它本身不定,隨著境界而有變化,如果是特別可愛的境界,貪心就強一點,如果不是特別可愛的境界,貪心就輕微一點。境界的優劣和內心的煩惱強弱是相等的,名為等分煩惱。有的地方說,貪、瞋、癡三種煩惱都是特別猛烈,而等分煩惱就不是那麼強,而是輕微的。但是看本文所說,並非輕微的意思。

毒蛇乃至大火都是很可怕的境界,但是還不能十足地形容這四種煩惱的可畏可怖,所以名為「未足喻也」。

 

以上這段文譬喻心性差別障,就是說各式各樣的煩惱不但傷害自己的善根,也障礙成就無二念的三昧禪定。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ichen194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