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之道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脩其身;欲脩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誠,意誠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脩,身脩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脩身為本。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子吉評曰:《大學之道》乃是《四書》中的第一篇文章,文中提出「明德格物」和「修身為本」的精神,非常值得我們注意和警惕。同時文中亦提醒我們,需要認識事物的本末先後,才可以在學業上有成績。可惜的是,現時的學生大多數都缺乏獨立而又清晰的思考訓練,對於事物的「本末」未能掌握,引致經常犯上「本末倒置」的錯誤。
資料來源:http://staff.ccss.edu.hk/jckleung/li_zhi/univers.html
大學之道
古人註解大學,大都將「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列為三綱,將「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列為八目。雪盧老人講大學時,則以「在明明德、在親民」為兩綱,各領四目,明明德領格物致知誠意正心,親民領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謂為兩綱八目,而「在止於至善」一句即為兩綱的總結,意謂明明德與親民實行到至善之境,纔算成就大學之道,也就是成了聖人。如此講解,深合經文章法。
明德就是聖人之德,聖人以此明德,對於宇宙人生一切事理無不明白,如尚書多方篇說:「惟聖罔念作狂,惟狂克念作聖。」蔡沈、孫星衍等,據鄭康成注,都以「通明」解釋聖人。又如虞書稱帝堯為「欽明」,稱帝舜為「文明」,也都以聖人為明人,所以大學「明德」就是聖人之德,聖人有此明德,一般人也有此明德,但因一般人自心幻生物相,以致不明,所以大學教人明明德。
明德的德字,古文 http://www.vividict.com/WordInfo.aspx?id=3355
德,甲骨文(行,四通大道)(直,不曲折,不犹豫),表示大道直行。造字本义:看清道路的方向,没有困惑迷误,大道坦然直行。有的甲骨文将四通大道“行”简化为“彳”。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有的金文加“心”,突出心胸坦荡的含义。篆文基本承续金文字形,在“直”与“心”之间误加一横。在道家思想中,“道”* 代表自然律,是道家世界观的核心;“德”代表顺应自然律的法则,是道家方法论的核心。
----------------------------------------------------------------------------------------------------------------------------------------------------------------------------------------------------------------------------------------
附 文言版《説文解字》:德,升也。从彳,聲。
附 白话版《说文解字》:德,境界因善行而升华。字形采用“彳”作边旁,作声旁。
明德的德字,古文是悳,說文:「悳,外得於人,內得於己,從真心。」段注:「內得於己,謂身心所自得。外得於人,謂?澤使人得之。」依此解釋,吾人欲明明德,固鬚髮明自心的明德,但同時也要以德澤人,希望人人都能明明德,所以大學之道又須親民。假使不能親民,則為德不廣,自心的明德就不能完全發明。更進言之,縱然自心明德完全發明,而天下蒼生尚有未明者,仍須親民教化,不能自己。
大學兩綱並行,不可偏廢,兩綱所領的條目先後聯貫,而不相紊。明明德所領的格物致知,須在治國平天下的事相上用功,始易於著力,否則不但難用工夫,而且流於自修自足的小人儒。親民所領的治國平天下,須以格物致知為根本,始能成己成物,否則不知如何教民,縱使國民財富增加,而人民的心靈苦於閉塞,以致物質愈富有,精神愈貧窮,政治不能安定,天下不會太平。所以大學說:「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這一段經文說得很清楚,治國平天下,旨在教天下人明明德,惟有教天下人明明德,纔能使天下永遠太平,所以大學又說:「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以至「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大學之道即以明明德教人自明而又明人,明明德的道理就在格物。而雅釋詁:「格、至也。」釋言:「格、來也。」格物就是來物,或是物至。吾人明德,本來光明,本無一物,但因自心妄生物相,為妄相所轉,遂使光明變為昏暗,因而不明事實,不見真理。妄生物相就是格物,也就是孔子在周易系辭傳裡說的「易有太極,是生兩儀。」易系辭傳又說:「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太極未生兩儀,就是「形而上」,無形,無生死變幻等無常之相。既生兩儀,就是「形而下」從此有形,有生死吉凶禍福種種無常之相。大學教人明明德,其故在此。學道的人即在格物致知上用功。自心每起一念,即觀察其自何而起,落在何處。此念起落如果皆在時間空間等一切假相之內,便是陷入形而下,也就是本有的明德妄生物相,大學名之為「格物」,當下即知,不使繼起,此即「致知」。用功時,固須如此觀心,平常無論從政,或從事任何行業,也要注意自己的動機是善是惡,善者可為,不善者不可為,這當然不是真正的用功,真正的用功就是觀察自己的心念,談不上善惡,但日常注意善惡動機,大有助於格物致知之道。
——摘自《儒學簡說》徐醒民教授著
資料來源:大方廣http://www.dfg.cn/big5/chtwh/rxjj/24-dxzd.htm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