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mi234077 - 初階靜坐功法

mimi234077 - 一位弟子的心結(一)~師父偏心?!

mimi234077 - 一位弟子的心結(二)~師父的侍者

mimi234077 - 一位弟子的心結(三)~從「情理」而論

本文引用自mimi234077 - 一位弟子的心結(四)~從「法理」而論

我們一直強調的修行是心態歸零的無所求來修,其實也是這樣單純的一顆心,才有辦法讓自己在最短的時間內跟正法來接軌。之前也曾提過,每個人修行的初衷皆不盡相同,但大部分的人都是有所求而修,求神通、求助力、求功德、求表現、求發財、求異於常人............只是,心態不歸零,真的很難修到究竟,所有的所求,到最後會發現還是必須得放下,所以不如一開始就用最平常的心來修行,否則真的很容易讓自己因為「自己的想要」而迷失了自己。

若用這樣的觀念回過頭來檢視這位弟子所提出來的問題,是不是她也因為自己是有所求(非得要師父投注較多的關愛與重視)才願意修(回饋或表現),所以她反而陷入自己這樣的迷思,跨不出來也侷限住自己。

其實修行路是自己認為想走、該走而走,修~是修持自己,並不是為了取得別人的認同或讚賞才來走這一條路,它只是很單純的為了鞭策自己而為,是為希望利益眾生而行。既是利益眾生,又怎會是把自己的感受排在第一順位~非得要自己受重視了,才叫做心甘情願的走這一條修行之路嗎?否則就是沒意思了嗎?何謂修行之心的永不退轉,遇到這無謂的~自己想被重視,就跨不出來,又如何行大願來成就菩提呢?若只想著自己必須是最好,想要跟別人來比較高低,又如何用平等心來為眾生來謀福利呢?

好好想想以上修行初衷的問題,也好好想想為什麼佛經很強調不要有分別心?因為有分別心的人,容易把自己看的太重,也容易去計較與別人之間的得失,又容易認為自己受到不平等的待遇........這種種的煩惱障昇起,要如何有一顆修行基本該有的平靜心呢?

再回頭來看這位弟子自己所提出來的問題:「我不認為觀音師父是要師父成就誰來提升自己,我覺得應該是要效法,地藏菩薩的大願,[眾生渡盡,方證菩提]的精神才對,不捨每一個眾生才能證佛,而非只成就一人,分別心人皆有之,除了要有無私的心之外,也要有成就他人之心,才能更上層樓。」針對這個問題,我的內心的想法是~

如果自己連第一個人都渡不了了,那又如何渡得了第二個人甚至第三個人?那又要如何渡盡眾生?所以觀音師父會這樣的說法,只是要師父先有了一個起步之後,接下來才知如何接二連三呀!所以菩薩給的是一個目標方向的提示,並不是狹隘的指~只要成就一人即可!也確實是因為我是師父要做到「無私」的一個重大障礙,所以菩薩才會如此來示意師父,但祂的意思也並不是說師父對我是最好(事實上師父對大家都很好),而是師父會因為過度保護我而防礙了我要行的願。如果他為了私愛(避免我受傷害)而障礙了我來行菩薩道(為眾生解除一些煩惱),這對他自己的成佛之路也是有所阻礙,因為代表他看待事情還不夠有佛的境界是那麼的寬廣。

只是,為何對同一件事大家所衍生出來的內心想法會如此的有所不同,這其實跟每一個人的起心動念有著很大的關係,是自己用什麼樣的心念來看待,才造就這樣的「境」讓自己來呼應,所以才說一切唯心所造呀!

因此,要說緣份的深淺不也是因自己的內心的解讀而起,是自己內心先設了屏障在先,裹足不前的不願意給個機會來培養情誼,又自我設限的說緣份已淺,那當然未來之路就照自己內心想像的來推衍囉!

記得師父跟這位弟子的緣起,雖說也是看部落格而來,但第一次的會面也是因為師父剛好在跑她家附近的行程時,特地繞路去看看她、為她說說法,所以才有進一步關係的建立,否則依她的個性又東想西想太多的(因為那時她一直跟我反應師父太年輕),有了罣礙的牽絆她根本跨不出第一步呀!

師父是道觀的住持,他的心就跟廟門一樣是敞開著,只要願意踏進這個廟門的人,他是來者不拒。只是要照應的人這麼多,在佛渡有緣人的前提底下,當然是誰願意多多親近廟方,師父就都是一視同仁的傳法。所以常到道觀裡親近師父的人,不會有人說他有分別心,因為他的付出是不藏私,這對我們來說不就已經是夠多了嗎?

那既然已經足夠了,又何須再多求些什麼呢?甚至比較什麼高低呢?

 

http://mimi234077.pixnet.net/blog/post/339142625

紅塵 發表在 痞客邦 PIXNET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修行
    全站熱搜

    lichen194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