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道路該怎麼走?什麼樣的企業能走向對的道路?日本經營之聖稻盛和夫在《人生的王道──人如何活著》中揭密,企業集團裡每位成員的「心」,將能開啟企業成功的金鑰。
什麼是人生的王道?日本經營之聖稻盛和夫在這本《人生的王道──人如何活著》分十個章節:無私、考驗、大義、大計、覺悟、王道、真心、信念、立志、精進等,不斷地層層剖析人該如何活著的王道。
稻盛建議,人的一生要立志、且要不斷地精進。人生的旅程,既不能像噴射機那般立即飛抵目的地,也不會由於急著想跨越夢想與現實之間的隔閡,就能得以順遂。用盡心思獲得炙手可熱的成功,也會因不落實的榮華而難以持久,最重要的終究是走正道,一步一步向前進。
人生也好,工作也好,必有連續不斷的煩惱和傷心,但煩惱只會傷身,不能解決問題,也無助於解決工作上的困難。稻盛建議必須切斷心理上的惡性循環,停止刺傷心靈的煩惱。如西鄉隆盛(日本江戶時代末期的薩摩藩武士、軍人、政治家。和木戶孝允、大久保利通並稱「維新三傑」)在第二十七則遺訓所說,即使犯了 連晚上也無法入眠的大錯,也不能受困於此而停滯不前。
失敗也不沮喪
為了讓人生更美好,稻盛一直用「六項精進」勉勵自己,也分享給他人。這六個項目分別是:
1.每天持續不輸給任何人的努力
2. 保持謙虛不傲
3. 每日反省
4. 感謝自己活在世上
5. 累積善行和利他的行為
6. 不去擔心或煩惱會影響感覺和感性的事
人生只有一次,稻盛堅信,提升心性、讓靈魂更美麗和每日的「精進」才是人生的目的,最值得誇耀的生命價值。
地獄和極樂
稻盛自年輕時代起,即受教於西片擔雪大師,某次,大師說法如下。
從前,有一位年少的禪僧問他的老師,「真的有地獄和極樂世界嗎?」老師不加思索立刻回答,「嗯,確實存在。」
年少僧接著問,「那麼,地獄和極樂世界究竟是什麼樣的地方呢?」
老師不疾不徐緩緩道出:
─其實地獄和極樂世界根本沒有差別,只看一眼的話,看起來都一樣,但是住在裡面的人的心卻完全不同。
舉例來說,有個大鍋子,麵在熱湯裡煮熟了,鍋旁有一、 二十個肚子餓的人,一隻手端著碗,另一隻手拿著一公尺長的筷子,接下來的舉動就有地獄和極樂世界之分。
是地獄的話,大家爭先恐後用筷子拚命想夾住麵條,但筷子太長,好不容易夾到麵卻無法放進碗裡,當然也吃不到,大家正亂成一團時,突然有人搶走對面的人筷子上的麵條,被搶的人生氣地說,「那是我的,你不能吃!」,搶的人惱羞成怒地喊,「你說什麼,混帳……。」
眾人見狀而不甘示弱,搶成一團,演變成互相毆打,最後麵條散了一地,誰也吃不到一口。這就是被畫成「阿鼻叫喚圖」的地獄。
那極樂世界又是一幅什麼景象?
極樂世界裡,大家用一公尺長的筷子夾到麵條,就放進站在對面的人的碗裡說,「你先吃吧。」
接著,其他的人也同樣把夾到的麵放進對面的人的碗裡,整鍋麵一條不剩,大家都吃得飽。
換句話說,地獄和極樂世界都是因人的心相而生,實際生活中,儘管經濟已十分富裕,但想賺更多錢的欲望卻永無止盡,也永遠得不到滿足,這樣不能稱為幸福。
相對的,經濟上雖不充足,但有為人著想的溫柔愛心,對人生充滿希望的人,一定能感到幸福。人生,會因個人所持的心態而有地獄和極樂世界之分。
這個道理也呈現在現代社會。
家庭、職場、企業、社會、國家的成員的心,會讓其所構成的集團組織呈現完全不同的景象。若是人人只考慮到自己,必然呈現荒廢的景象。若是和氣藹藹、互敬互諒,則會是豐富社會的景象。
由此可知,癥結所在乃是構成集團的每一個成員的心象。
英國哲學家詹姆士亞倫把人心比喻成庭院,他說,「如果沒有在自己的庭院裡播下美麗花草的種子,必然會成為雜草種子的落腳處,而終將雜草叢生。我們想過美好的人生,就要挖掘自己內心的庭院,剷除不純的錯誤想法,種植純潔正確的思想,不斷用心培育。」(摘錄自《原因與結果的法則》)
人如果能抑制煩惱,即能呈現出人類原本所有的美麗、善良之心,為自己和周圍創造出美好的世界。
書名:《人生的王道》
作者:稻盛和夫
譯者:山田淑敏
出版社:《天下雜誌》出版
出版日期:2010年1月31日
作者:莊素玉 出處:天下雜誌 438期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