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神會禪師的悟境 聖嚴法師著 第二篇 無住與涅槃
無住而住
無住而住,常住涅槃。
《壇經》講到「無住為本」,《金剛經》也講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也就是「無住生心」。另外,《壇經》又講到「心不住法,道即通流;心若住法,名為自縛」。也就是說心能不起執著、不停留、不被任何一種現象所影響、束縛,即名無住,否則,就被自己的虛妄心困住了。
所謂十方常住、十方僧。我們出家人是道場裡的住眾,故稱為常住眾。「常住」是道場之意,什麼是「道場」?幾間房子叫做道場嗎?不是,世間沒有一樣東西是能夠永遠常住的。大陸上的許多名山古寺拆了又建,建了又拆,成、住、壞、空,這就是世間的無常現象,沒有常住不變的,可是為什麼道場被稱為常住呢?
「道」是無聲、無臭也無相,不佔時間,也不佔空間,那就是涅槃、寂靜、無相,前述的真如、實相,也都可以說是道場;因此,《維摩經》裡面講到「直心是道場」,心直就是道場,意思是說心中沒有人、我、是、非、善、惡、好、壞的執著,那就是住於道場。當釋迦牟尼佛成佛之時,叫做成道,又叫坐道場;而釋尊成佛的那個地方是菩提伽耶,梵文的「伽耶」(gaya)翻譯成中文即「場」,而菩提就是道的意思,所以菩提伽耶就是道場,是為紀念釋迦牟尼佛在那裡成道。
釋迦牟尼佛雖然是在印度伽耶的菩提場成道,但只要是釋迦牟尼佛的「法」所在之地,聞法等於見佛,就是佛的道場,就是能使人修行佛法的地方,也有可能成為修行人悟道、成道的地方,所以我們現在稱呼寺院為道場,又稱為常住。
但是真如無形、無相、無色、無味、無住,是絕對的解脫自在。因此,我們要修行,先要以般若的空慧體驗「無住」,才有可能體驗到涅槃體德的畢竟常住。佛法先要指出凡夫眾生住於有,小乘人住於空,而得大解脫的諸佛菩薩,既不住於有,亦不住於空,這即是無住。
何謂「無住而住」?意思是說,雖然不是常住,但還是有暫住的功用,也就是慈悲和智慧的功用,無住而住是住於常住不變的實相。這跟一般眾生有執著、有自我價值觀的判斷及是非取捨的執著心不一樣。
我們把佛法的功能稱為慈航普渡,能在生死大海中,讓眾生爬上佛法的大船上去,渡過煩惱生死的苦海。這時的凡夫是有住的。
不過,佛也告訴我們:法無定法,一切法都是方便門,所以方便的佛法是有為法,既是方便法就不應住於法,唯有真空的實相法,才是無住而又常住的。禪宗頓悟法門,一開始就不假方便,那也是真方便。如果欲得無上佛果,必須捨去一切方便,直探佛陀本懷。例如《法華經.方便品》:「正直捨方便,但說無上道。」若論無上佛道,必捨大乘方便,二乘及人天乘方便更不用說,尤其當遠離邪知邪見的邪方便了。
但是凡夫用次第禪法修行的時候,必須先住於習禪的方便法,修行到頓悟的最上禪法之時,必須像是筆立千丈懸崖,一切把捉不得,如同《金剛經》所說的:「如筏喻者,法尚應捨,何況非法?」也就是說,一般漸修漸悟者,首先要上船,然後到了對岸的時候要下船,不可以不離船,如果到了對岸,你還賴在船上捨不得下來,那就不得解脫、不得自在。
若論頓悟的心法,就連佛法也不要,因為一切法都是佛法,一切法也都不是佛法;當你發現一切法都不是佛法時,才能發現一切法都是佛法,而不執著一切佛法,名為「無住」。然而,如果一開始連船都不想上,還沒上船,就說自己已經不需要船了,這是不行的。當尚未上路之時,還是要選擇第一義諦的佛法,否則會聽到說,一切法都是佛法,結果就學外道去了;外道也會說,既然一切法都是佛法,那為什麼不能學我們的法呢?那是邪知邪見的邪方便法,不是正法,學不得,例如印度外道共有六十二見,均非正法。
那麼,要以什麼渡過生死煩惱的苦海呢?是要以了義的佛法為基礎。先用正信、正確的正法,然後把那個對正法的執著心放下,才能見到一切法都是佛法,也都非佛法,那才是捨舟登彼岸,入無住處涅槃,也就是住於「常住涅槃」,經常住在涅槃的意思。
涅槃即寂靜,不生不滅。凡夫的虛妄心念念在生滅,肉體的生命也經常在變異,所以未入涅槃。由於釋迦牟尼佛的肉體,最後在娑羅雙樹間死亡進入涅槃,使得很多人誤認為涅槃就是肉體的死亡,其實不然。
「常住涅槃」的涅槃,各宗有不同的解釋。從小乘的立場言,所作已辦,不受後有,證阿羅漢果,即入有餘依涅槃;當其肉體死亡,便入無餘依涅槃。從大乘立場而言,變易生死的因盡名有餘涅槃,變易生死的果盡名無餘涅槃。若就大小乘相對而言,小乘阿羅漢入有餘涅槃,大乘佛果入無餘涅槃。
法相唯識宗以為,定性二乘入無餘涅槃,畢竟都滅;不定性之二乘及佛,入無餘涅槃,其實不滅;二乘人離分段生死,謂無餘涅槃,佛息應化身而歸本真身,是無餘涅槃。
若論三論、天台、華嚴諸家而言,並無定性之二乘,畢竟都會成佛,但是息妄歸真,攝化歸本,即是無餘涅槃。禪宗所言,同於天台、華嚴,故其常住涅槃,若得心無罣礙,即是涅槃相;例如《法華經.方便品》云:「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並不是以肉體死亡為涅槃,也不是從此不再生到眾生群中為涅槃。此在唯識宗又稱為無住涅槃,盡未來際利樂眾生,對於生死及涅槃,無厭無欣,也就是此處的「無住而住,常住涅槃」了。
小乘涅槃,是祛除煩惱而悟得無漏的智慧,證得阿羅漢,他們在生前也會以慈悲心度眾生,但身死之後,便不再用這智慧利益眾生,故被大乘佛教稱為灰身泯智,乃是厭離生死而欣住涅槃,所以被稱為只管自利自了的小乘人。依唯識之說,有定性二乘,那些人入了無餘依涅槃,就永與世間的眾生絕緣;若依《法華經》之說,二乘涅槃,猶如酒醉,畢竟會醒來迴小向大,進入佛乘;禪宗也信眾生皆能成佛,故與華嚴、天台宗相同。
常住涅槃的另一層意思,是活著的時候就進入涅槃,死後也不是不再投生,可以乘願再來。乘願再來的時候,雖然以凡夫身再來,以人間身出現,但聖者知他是聖者,凡夫看他是凡夫,即所謂「大權示現」。例如《華嚴經》的善財所參五十三位大菩薩,各具不同的身分,《法華經.普門品》的觀音菩薩現三十三種身分。有大智慧就有大方便,雖在人間出現,卻不受人間的種種逆境所困擾,也不受人間的種種五欲所誘惑;沒有煩惱的心生起,也沒有煩惱的心可滅,這即是常住涅槃。大權示現的高僧大德、菩薩與佛,經常以種種身分出生入死來度化眾生,也即是常住涅槃。
無行而行
無行而行,即超彼岸。
「無行而行」和「無住而住」是相對的。住是不動,行是有所動作。普賢菩薩稱為「大行」普賢菩薩,我們法鼓山的義工群稱為「萬行菩薩」;因為修持六波羅蜜叫做六行,而六度涵攝萬行,所以細分也叫做萬行,另外也有三千威儀八萬細行之說。可是在《壇經》裡卻說:「憎愛不關心,常伸兩腳臥。」像六祖這樣大悟徹底的人還有事要做嗎?他沒有自己的事,但他於四十歲時講出《壇經》,直到七十六歲涅槃,天天忙著度眾生,他臨涅槃的時候,還把他的重要弟子十人找來,叮嚀又叮嚀;也像釋迦牟尼佛成佛以後,他自己已經無事可做,可是卻辛辛苦苦花了四十多年的時間度眾生。像這樣都是「無行而行」,不為自己求名、求利而行動,只是以悲願心為度眾生而不辭萬行。
我常說,一個開了悟的人是:「你家有事,他家有事,我家沒事。」因為我家沒有事,而他家有事,你家有事,所以就專門為了無事而忙。因為自己沒有事,當然也就能夠挪出手來,挪出腳來,挪出嘴巴來,挪出身體來,到處去奔走呼籲,幫助這群人救煩惱火,幫助那群人救智慧命。因此,一個大悟徹底的人,叫做「無事道人」──沒有事情的修道人。也因為心中無事,所以他不會堅持執著我必須要怎麼,或者我絕不可怎麼,或者我不願意怎麼;只要眾生需要什麼,他都恰到好處的給他們支援、關懷、協助,使其獲得安樂的利益,這便是「無行而行」。我們雖然還未到心中無事亦無行的程度,但也應該學習著在修行的時候,心裡少一點執著,少一點牽掛,多一些悲願,多做有益於人的事。
每次我們農禪寺舉辦聯合祝壽典禮,在典禮上我都勉勵那些老壽星們:若要沒有病苦,就要少些煩惱。如何使得煩惱少些呢?我說:「少為兒女擔心,少為閒事嘮叨,要做一個笑口常開的老壽星。」因為他們已經年邁,不需為了生活及事業而忙了,還管那麼多的事做什麼?但是為了往生淨土,準備資糧,應當經常多念阿彌陀佛,應當老而不廢,能夠自己做的生活中的事,還是自己做;能夠多替他人做些義工的話,還是要廣結善緣;有機會給他人規勸、勉勵、讚美的話,還是要說。這樣也可以稱為「無行而行,即超彼岸」。
「彼岸」是從苦惱的此岸而到離苦得樂的涅槃境。許多人認為離開此岸的娑婆世界,才能到達彼岸的佛國淨土;在禪宗則認為只要心中無事,又能行於萬行利益眾生,即是超越此岸而登彼岸,不必等待死後往生佛國,也就是說在生前便能體驗人間也有淨土的安樂。
如如不動
如如不動,動用無窮。
這是悟後智慧的功能,也可以說是智慧的作用,無形、無相,不可用語言、文字來說明,超越有和無,活活潑潑的,妙用無窮。所謂「無窮」的意思,是不能用空間的體積、數量、方位及時間的久暫、繼續、快慢等來衡量。
「如如不動」,就是開悟以後所證的理性,「動用無窮」是能證的智慧。開悟以後的人所體驗到的理性,是無我的實相,是超越於有無之上的,所以叫做「如如不動」。為什麼叫做如如呢?就像本來這個樣,就照著本來的這個樣子超時空存在;沒有所謂動的作用的需要,也沒有所謂的自動和被動,因為它不屬於某一項物體,也未離開任何一法,所以永遠是不動的。如果要形容的話,不僅像是無限的太虛空,根本就是前面所講的真空,又如《心經》所說五蘊皆空的空,是即五蘊為空,空即五蘊,即空即有,非空非有的真空,此空是不垢不淨,不增不減,不生不滅的,所以它是如如不動的。但是此空不礙世間的一切,是法住法位,所以它又是動用無窮的。
佛的十種稱號之中,有一種名為如來,也就是如來如去如如不動,卻又擁有萬德莊嚴,神力自在,為法中王,妙用無盡。對佛而言,如來本無來去,也沒有想做什麼或者已經做了什麼,所以叫做如來。然對眾生而言,如能接受佛法,便會相信,也能體驗到佛是處處都不在也處處都在的;因為佛不執著諸相,所以處處不在,又可以隨類度化,所以處處都在。對眾生來講,佛是處處都在的,佛的功能也是處處都在的,時時都在的;但對成佛了的人本身來講,因為是無念、無住、無相,所以處處不在。這也就是智慧功能的殊勝,能夠遇長則長,遇短則短,遇小則小,遇大則大,遇方則方,遇圓則圓,因緣需要怎樣他就怎樣。雖然隨著眾生而有所不同,但他自己永遠不變;因應眾生而為器為量,而佛本身並非器量。
念念無求
念念無求,求本無念。
念字本為記憶所對之境而不錯妄;或做動心作意,例如《法華經.信解品》有云:「即作是念,我財物庫藏,今有所付。」念是心之發動,遷流於三世,如前念、今念、後念。如果「念念」二字連用,則有極短時間剎那之意,一念為一剎那,念念即為剎那剎那。
此處所云「念念」,應指每一念中,或連續的念念生滅中,均是「無求」。此處的第一個「求」字是追取、貪得、尋求、需索的期待攀緣心,第二個「求」字,是願望、希望、立志、發心,例如學法名為求法,沙彌本義為求寂。作為一個禪門的行者,不能有追求心,不僅不得為名利求,也不得為安樂求,不得為果位求,不得為悟境求,不得為神通等求,故云念念無求,乃至如《維摩經》所說:「不著佛求,不著法求,不著眾求。」但在初發心時,不能無願,到了大悟徹底之時,自然圓證無相無作無願的三解脫門。那時雖亦有求,已經不用作意,所以等於無求,因其已是念而無念,不落攀緣的意念,但有淨智的功能。
故在大悟之後的人,念頭一樣有,那不是為自己而有念,是因眾生需要而有念,例如《阿隬陀經》名為「一切諸佛所護念經」,護念不是妄念,乃是悲智的流露。對徹悟的人來講一念萬年,一念萬緣,不需要有念,念念都是相同,沒有什麼需要思量的,沒有什麼需要回憶的,也沒有什麼需要分別的,猶如水有千江,月只一個,千江確映千江之月,但江江不同而月月不異。因為是不可思議,所以用不到語言,用不到文字,用不到符號,赤裸裸的就是那個樣,只是為了眾生的需要,他要告訴眾生,要指示給眾生,所以需要用語言、文字、符號、知識、形式,用種種念頭表現出來,讓眾生看到他──跟眾生一樣用語言、文字、思考、思量、分別,但對他自己來講,是念念無求,求也無念。
對眾生來講,想求的東西太多了,求美眷、求子息、求盛名、求大利、求富貴、求權勢,佛教徒則求智慧、求解脫、求自在、求成佛。但開了悟以後的人,一切都是現成的,他已經沒事了,還有什麼要求的呢?其實,下等人為己求,中等人為他求,上等人則不為己求不為他求,一切時中接受人求,自己一無所求。我還算不得中上等人,比下等人略微好些。當十多年前我受張其昀先生之邀,由其位於台北陽明山的文化大學,提供一層樓的空間讓我主持一個佛學研究所,不過所需的錢要我自己找,老師要我自己找,學生要我自己找;在那樣的情形下,我就要到處「求」了,求錢、求老師、還要求學生。
中國佛教徒遇到做法會,不論是為生者祈福,或為亡者超薦,都願意出錢;聽說建廟造佛像,也願做功德。獨獨對辦佛學研究所,除了少數人,大部分都很難勸動他們出錢,所以求錢很不容易;又,如果請不到優秀的老師,便招不到優秀的學生;如果沒有優秀的師資及學生,這個研究所要想培養出優秀的人才,就很難了;既然培養不出傑出的人才,募款辦學也會落空了。這三者幾乎是環環相扣,因此我是一路走過來,都在求人。
就以法鼓山的僧團而言,我有許多出家弟子,照理應該是讓弟子們求法的對象,其實,我經常是在懇求弟子們,珍惜已有的善根福德,繼續長養這份善根福德;每遇有弟子心魔出現,鬧著要還俗或搬離僧團時,我都會含淚相勸,不是怕自己沒有了弟子,而是憂慮他們失去了道心,喪斷了慧命。我求他們,對我有什麼好處嗎?我把時間投下去,把心血投下去,乃至把生命也投下去的目的,只是為了報恩,報答三寶恩、父母恩、眾生恩、師友恩、施主恩,此外別無所求。我尚未到完全不為己求的程度,在我心中的,都是為了提昇中國佛教的地位而求,為了改造中國佛教的形象而求,為了培育中國佛教的人才而求,為了給我們人類社會提供佛法的光明而求,為了扭轉佛教被誤為是迷信、消極、落伍、無知的印象而求。這到底是有求還是無求?沒有把個人的利害得失心放進去,也可算是「念念無求,求本無念」了。
「求本無念」,是有求的;「無念」不是沒有「心」的活動,而是沒有自私的分別執著,乃是智慧心的活動。《維摩經》也說:「若求法者,於一切法,應無所求。」這有點像《金剛經》講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如果要求得無著無為的佛法現前,那就是無漏的空慧現前,這種真實的佛法,就如《壇經》所說,那是以無念為宗,無相為體,無住為本的。以此可知,如果要想求得真正的佛法,就不得生起有所求心。
曾經有一位菩薩來問我,因為他這一年多來非常的不順利,在事業上、家庭上都遭遇了很多的困擾與挫折,他問我怎麼辦,我教他念〈準提咒〉二十萬遍,問題一定會解決。結果,今天他告訴我:「師父!我已經念了〈準提咒〉四十萬遍了,問題還沒有解決,怎麼辦?」我問:「你是怎麼念的?」他說:「我念的時候,心裡希望我的問題解決。」我說:「這樣不對!要『無相』念、『無住』念、『無求』念,你的問題才能解決。你一邊念〈準提咒〉,一邊想:『我的問題解決吧!』根本不是在持咒,是在持你的問題,你把咒語和煩惱合在一起,結果咒也變成了你的煩惱;你一邊念,一邊想著:怎麼咒語還不靈?這樣的話,持咒還有用嗎?」他說:「喔!原來是這樣。」我說:「你趕快回去繼續念!」但願他能夠做到無求而念,一切問題都可迎刃而解。
頓悟禪法的修行就是這樣的,如果以無求的心來精進行法,無漏的佛法馬上現身。我有一個弟子要求剃度出家,求了好久,今年七月份,終於確定要出家了,他覺得好高興,可是,突然間因緣不具足,常住宣布今年暫停一次剃度典禮,這讓他一直無法接受這個事實,他想:「師父是因為我才做這樣的決定,使我不能落髮出家。」其實那次我們沒有舉行剃度典禮的因素滿多,是因緣如此,而不是針對他,他卻因此痛苦不已,世間人的追求心態多半也是這樣子。所以凡事不能太執著,對所追求的東西,要能看得開、放得下,否則追到最後希望落空時,就非常痛苦了。
修行佛法是為了求智慧、證菩提、得解脫、般涅槃,這是大家都知道的。可是如果心中老是想著:我怎麼還沒有去煩惱?我怎麼還沒有證菩提?我尚需多少功夫才能得解脫?我還得修多久才能般涅槃?那反而會使你被煩惱困得更緊,距離涅槃更遠。若以無所求心來修六度萬行,以無所求心來自利利他,那當下即是菩提解脫,隨處都是佛國淨土,念念都在涅槃城中了。
無住而住,常住涅槃。
《壇經》講到「無住為本」,《金剛經》也講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也就是「無住生心」。另外,《壇經》又講到「心不住法,道即通流;心若住法,名為自縛」。也就是說心能不起執著、不停留、不被任何一種現象所影響、束縛,即名無住,否則,就被自己的虛妄心困住了。
所謂十方常住、十方僧。我們出家人是道場裡的住眾,故稱為常住眾。「常住」是道場之意,什麼是「道場」?幾間房子叫做道場嗎?不是,世間沒有一樣東西是能夠永遠常住的。大陸上的許多名山古寺拆了又建,建了又拆,成、住、壞、空,這就是世間的無常現象,沒有常住不變的,可是為什麼道場被稱為常住呢?
「道」是無聲、無臭也無相,不佔時間,也不佔空間,那就是涅槃、寂靜、無相,前述的真如、實相,也都可以說是道場;因此,《維摩經》裡面講到「直心是道場」,心直就是道場,意思是說心中沒有人、我、是、非、善、惡、好、壞的執著,那就是住於道場。當釋迦牟尼佛成佛之時,叫做成道,又叫坐道場;而釋尊成佛的那個地方是菩提伽耶,梵文的「伽耶」(gaya)翻譯成中文即「場」,而菩提就是道的意思,所以菩提伽耶就是道場,是為紀念釋迦牟尼佛在那裡成道。
釋迦牟尼佛雖然是在印度伽耶的菩提場成道,但只要是釋迦牟尼佛的「法」所在之地,聞法等於見佛,就是佛的道場,就是能使人修行佛法的地方,也有可能成為修行人悟道、成道的地方,所以我們現在稱呼寺院為道場,又稱為常住。
但是真如無形、無相、無色、無味、無住,是絕對的解脫自在。因此,我們要修行,先要以般若的空慧體驗「無住」,才有可能體驗到涅槃體德的畢竟常住。佛法先要指出凡夫眾生住於有,小乘人住於空,而得大解脫的諸佛菩薩,既不住於有,亦不住於空,這即是無住。
何謂「無住而住」?意思是說,雖然不是常住,但還是有暫住的功用,也就是慈悲和智慧的功用,無住而住是住於常住不變的實相。這跟一般眾生有執著、有自我價值觀的判斷及是非取捨的執著心不一樣。
我們把佛法的功能稱為慈航普渡,能在生死大海中,讓眾生爬上佛法的大船上去,渡過煩惱生死的苦海。這時的凡夫是有住的。
不過,佛也告訴我們:法無定法,一切法都是方便門,所以方便的佛法是有為法,既是方便法就不應住於法,唯有真空的實相法,才是無住而又常住的。禪宗頓悟法門,一開始就不假方便,那也是真方便。如果欲得無上佛果,必須捨去一切方便,直探佛陀本懷。例如《法華經.方便品》:「正直捨方便,但說無上道。」若論無上佛道,必捨大乘方便,二乘及人天乘方便更不用說,尤其當遠離邪知邪見的邪方便了。
但是凡夫用次第禪法修行的時候,必須先住於習禪的方便法,修行到頓悟的最上禪法之時,必須像是筆立千丈懸崖,一切把捉不得,如同《金剛經》所說的:「如筏喻者,法尚應捨,何況非法?」也就是說,一般漸修漸悟者,首先要上船,然後到了對岸的時候要下船,不可以不離船,如果到了對岸,你還賴在船上捨不得下來,那就不得解脫、不得自在。
若論頓悟的心法,就連佛法也不要,因為一切法都是佛法,一切法也都不是佛法;當你發現一切法都不是佛法時,才能發現一切法都是佛法,而不執著一切佛法,名為「無住」。然而,如果一開始連船都不想上,還沒上船,就說自己已經不需要船了,這是不行的。當尚未上路之時,還是要選擇第一義諦的佛法,否則會聽到說,一切法都是佛法,結果就學外道去了;外道也會說,既然一切法都是佛法,那為什麼不能學我們的法呢?那是邪知邪見的邪方便法,不是正法,學不得,例如印度外道共有六十二見,均非正法。
那麼,要以什麼渡過生死煩惱的苦海呢?是要以了義的佛法為基礎。先用正信、正確的正法,然後把那個對正法的執著心放下,才能見到一切法都是佛法,也都非佛法,那才是捨舟登彼岸,入無住處涅槃,也就是住於「常住涅槃」,經常住在涅槃的意思。
涅槃即寂靜,不生不滅。凡夫的虛妄心念念在生滅,肉體的生命也經常在變異,所以未入涅槃。由於釋迦牟尼佛的肉體,最後在娑羅雙樹間死亡進入涅槃,使得很多人誤認為涅槃就是肉體的死亡,其實不然。
「常住涅槃」的涅槃,各宗有不同的解釋。從小乘的立場言,所作已辦,不受後有,證阿羅漢果,即入有餘依涅槃;當其肉體死亡,便入無餘依涅槃。從大乘立場而言,變易生死的因盡名有餘涅槃,變易生死的果盡名無餘涅槃。若就大小乘相對而言,小乘阿羅漢入有餘涅槃,大乘佛果入無餘涅槃。
法相唯識宗以為,定性二乘入無餘涅槃,畢竟都滅;不定性之二乘及佛,入無餘涅槃,其實不滅;二乘人離分段生死,謂無餘涅槃,佛息應化身而歸本真身,是無餘涅槃。
若論三論、天台、華嚴諸家而言,並無定性之二乘,畢竟都會成佛,但是息妄歸真,攝化歸本,即是無餘涅槃。禪宗所言,同於天台、華嚴,故其常住涅槃,若得心無罣礙,即是涅槃相;例如《法華經.方便品》云:「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並不是以肉體死亡為涅槃,也不是從此不再生到眾生群中為涅槃。此在唯識宗又稱為無住涅槃,盡未來際利樂眾生,對於生死及涅槃,無厭無欣,也就是此處的「無住而住,常住涅槃」了。
小乘涅槃,是祛除煩惱而悟得無漏的智慧,證得阿羅漢,他們在生前也會以慈悲心度眾生,但身死之後,便不再用這智慧利益眾生,故被大乘佛教稱為灰身泯智,乃是厭離生死而欣住涅槃,所以被稱為只管自利自了的小乘人。依唯識之說,有定性二乘,那些人入了無餘依涅槃,就永與世間的眾生絕緣;若依《法華經》之說,二乘涅槃,猶如酒醉,畢竟會醒來迴小向大,進入佛乘;禪宗也信眾生皆能成佛,故與華嚴、天台宗相同。
常住涅槃的另一層意思,是活著的時候就進入涅槃,死後也不是不再投生,可以乘願再來。乘願再來的時候,雖然以凡夫身再來,以人間身出現,但聖者知他是聖者,凡夫看他是凡夫,即所謂「大權示現」。例如《華嚴經》的善財所參五十三位大菩薩,各具不同的身分,《法華經.普門品》的觀音菩薩現三十三種身分。有大智慧就有大方便,雖在人間出現,卻不受人間的種種逆境所困擾,也不受人間的種種五欲所誘惑;沒有煩惱的心生起,也沒有煩惱的心可滅,這即是常住涅槃。大權示現的高僧大德、菩薩與佛,經常以種種身分出生入死來度化眾生,也即是常住涅槃。
無行而行
無行而行,即超彼岸。
「無行而行」和「無住而住」是相對的。住是不動,行是有所動作。普賢菩薩稱為「大行」普賢菩薩,我們法鼓山的義工群稱為「萬行菩薩」;因為修持六波羅蜜叫做六行,而六度涵攝萬行,所以細分也叫做萬行,另外也有三千威儀八萬細行之說。可是在《壇經》裡卻說:「憎愛不關心,常伸兩腳臥。」像六祖這樣大悟徹底的人還有事要做嗎?他沒有自己的事,但他於四十歲時講出《壇經》,直到七十六歲涅槃,天天忙著度眾生,他臨涅槃的時候,還把他的重要弟子十人找來,叮嚀又叮嚀;也像釋迦牟尼佛成佛以後,他自己已經無事可做,可是卻辛辛苦苦花了四十多年的時間度眾生。像這樣都是「無行而行」,不為自己求名、求利而行動,只是以悲願心為度眾生而不辭萬行。
我常說,一個開了悟的人是:「你家有事,他家有事,我家沒事。」因為我家沒有事,而他家有事,你家有事,所以就專門為了無事而忙。因為自己沒有事,當然也就能夠挪出手來,挪出腳來,挪出嘴巴來,挪出身體來,到處去奔走呼籲,幫助這群人救煩惱火,幫助那群人救智慧命。因此,一個大悟徹底的人,叫做「無事道人」──沒有事情的修道人。也因為心中無事,所以他不會堅持執著我必須要怎麼,或者我絕不可怎麼,或者我不願意怎麼;只要眾生需要什麼,他都恰到好處的給他們支援、關懷、協助,使其獲得安樂的利益,這便是「無行而行」。我們雖然還未到心中無事亦無行的程度,但也應該學習著在修行的時候,心裡少一點執著,少一點牽掛,多一些悲願,多做有益於人的事。
每次我們農禪寺舉辦聯合祝壽典禮,在典禮上我都勉勵那些老壽星們:若要沒有病苦,就要少些煩惱。如何使得煩惱少些呢?我說:「少為兒女擔心,少為閒事嘮叨,要做一個笑口常開的老壽星。」因為他們已經年邁,不需為了生活及事業而忙了,還管那麼多的事做什麼?但是為了往生淨土,準備資糧,應當經常多念阿彌陀佛,應當老而不廢,能夠自己做的生活中的事,還是自己做;能夠多替他人做些義工的話,還是要廣結善緣;有機會給他人規勸、勉勵、讚美的話,還是要說。這樣也可以稱為「無行而行,即超彼岸」。
「彼岸」是從苦惱的此岸而到離苦得樂的涅槃境。許多人認為離開此岸的娑婆世界,才能到達彼岸的佛國淨土;在禪宗則認為只要心中無事,又能行於萬行利益眾生,即是超越此岸而登彼岸,不必等待死後往生佛國,也就是說在生前便能體驗人間也有淨土的安樂。
如如不動
如如不動,動用無窮。
這是悟後智慧的功能,也可以說是智慧的作用,無形、無相,不可用語言、文字來說明,超越有和無,活活潑潑的,妙用無窮。所謂「無窮」的意思,是不能用空間的體積、數量、方位及時間的久暫、繼續、快慢等來衡量。
「如如不動」,就是開悟以後所證的理性,「動用無窮」是能證的智慧。開悟以後的人所體驗到的理性,是無我的實相,是超越於有無之上的,所以叫做「如如不動」。為什麼叫做如如呢?就像本來這個樣,就照著本來的這個樣子超時空存在;沒有所謂動的作用的需要,也沒有所謂的自動和被動,因為它不屬於某一項物體,也未離開任何一法,所以永遠是不動的。如果要形容的話,不僅像是無限的太虛空,根本就是前面所講的真空,又如《心經》所說五蘊皆空的空,是即五蘊為空,空即五蘊,即空即有,非空非有的真空,此空是不垢不淨,不增不減,不生不滅的,所以它是如如不動的。但是此空不礙世間的一切,是法住法位,所以它又是動用無窮的。
佛的十種稱號之中,有一種名為如來,也就是如來如去如如不動,卻又擁有萬德莊嚴,神力自在,為法中王,妙用無盡。對佛而言,如來本無來去,也沒有想做什麼或者已經做了什麼,所以叫做如來。然對眾生而言,如能接受佛法,便會相信,也能體驗到佛是處處都不在也處處都在的;因為佛不執著諸相,所以處處不在,又可以隨類度化,所以處處都在。對眾生來講,佛是處處都在的,佛的功能也是處處都在的,時時都在的;但對成佛了的人本身來講,因為是無念、無住、無相,所以處處不在。這也就是智慧功能的殊勝,能夠遇長則長,遇短則短,遇小則小,遇大則大,遇方則方,遇圓則圓,因緣需要怎樣他就怎樣。雖然隨著眾生而有所不同,但他自己永遠不變;因應眾生而為器為量,而佛本身並非器量。
念念無求
念念無求,求本無念。
念字本為記憶所對之境而不錯妄;或做動心作意,例如《法華經.信解品》有云:「即作是念,我財物庫藏,今有所付。」念是心之發動,遷流於三世,如前念、今念、後念。如果「念念」二字連用,則有極短時間剎那之意,一念為一剎那,念念即為剎那剎那。
此處所云「念念」,應指每一念中,或連續的念念生滅中,均是「無求」。此處的第一個「求」字是追取、貪得、尋求、需索的期待攀緣心,第二個「求」字,是願望、希望、立志、發心,例如學法名為求法,沙彌本義為求寂。作為一個禪門的行者,不能有追求心,不僅不得為名利求,也不得為安樂求,不得為果位求,不得為悟境求,不得為神通等求,故云念念無求,乃至如《維摩經》所說:「不著佛求,不著法求,不著眾求。」但在初發心時,不能無願,到了大悟徹底之時,自然圓證無相無作無願的三解脫門。那時雖亦有求,已經不用作意,所以等於無求,因其已是念而無念,不落攀緣的意念,但有淨智的功能。
故在大悟之後的人,念頭一樣有,那不是為自己而有念,是因眾生需要而有念,例如《阿隬陀經》名為「一切諸佛所護念經」,護念不是妄念,乃是悲智的流露。對徹悟的人來講一念萬年,一念萬緣,不需要有念,念念都是相同,沒有什麼需要思量的,沒有什麼需要回憶的,也沒有什麼需要分別的,猶如水有千江,月只一個,千江確映千江之月,但江江不同而月月不異。因為是不可思議,所以用不到語言,用不到文字,用不到符號,赤裸裸的就是那個樣,只是為了眾生的需要,他要告訴眾生,要指示給眾生,所以需要用語言、文字、符號、知識、形式,用種種念頭表現出來,讓眾生看到他──跟眾生一樣用語言、文字、思考、思量、分別,但對他自己來講,是念念無求,求也無念。
對眾生來講,想求的東西太多了,求美眷、求子息、求盛名、求大利、求富貴、求權勢,佛教徒則求智慧、求解脫、求自在、求成佛。但開了悟以後的人,一切都是現成的,他已經沒事了,還有什麼要求的呢?其實,下等人為己求,中等人為他求,上等人則不為己求不為他求,一切時中接受人求,自己一無所求。我還算不得中上等人,比下等人略微好些。當十多年前我受張其昀先生之邀,由其位於台北陽明山的文化大學,提供一層樓的空間讓我主持一個佛學研究所,不過所需的錢要我自己找,老師要我自己找,學生要我自己找;在那樣的情形下,我就要到處「求」了,求錢、求老師、還要求學生。
中國佛教徒遇到做法會,不論是為生者祈福,或為亡者超薦,都願意出錢;聽說建廟造佛像,也願做功德。獨獨對辦佛學研究所,除了少數人,大部分都很難勸動他們出錢,所以求錢很不容易;又,如果請不到優秀的老師,便招不到優秀的學生;如果沒有優秀的師資及學生,這個研究所要想培養出優秀的人才,就很難了;既然培養不出傑出的人才,募款辦學也會落空了。這三者幾乎是環環相扣,因此我是一路走過來,都在求人。
就以法鼓山的僧團而言,我有許多出家弟子,照理應該是讓弟子們求法的對象,其實,我經常是在懇求弟子們,珍惜已有的善根福德,繼續長養這份善根福德;每遇有弟子心魔出現,鬧著要還俗或搬離僧團時,我都會含淚相勸,不是怕自己沒有了弟子,而是憂慮他們失去了道心,喪斷了慧命。我求他們,對我有什麼好處嗎?我把時間投下去,把心血投下去,乃至把生命也投下去的目的,只是為了報恩,報答三寶恩、父母恩、眾生恩、師友恩、施主恩,此外別無所求。我尚未到完全不為己求的程度,在我心中的,都是為了提昇中國佛教的地位而求,為了改造中國佛教的形象而求,為了培育中國佛教的人才而求,為了給我們人類社會提供佛法的光明而求,為了扭轉佛教被誤為是迷信、消極、落伍、無知的印象而求。這到底是有求還是無求?沒有把個人的利害得失心放進去,也可算是「念念無求,求本無念」了。
「求本無念」,是有求的;「無念」不是沒有「心」的活動,而是沒有自私的分別執著,乃是智慧心的活動。《維摩經》也說:「若求法者,於一切法,應無所求。」這有點像《金剛經》講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如果要求得無著無為的佛法現前,那就是無漏的空慧現前,這種真實的佛法,就如《壇經》所說,那是以無念為宗,無相為體,無住為本的。以此可知,如果要想求得真正的佛法,就不得生起有所求心。
曾經有一位菩薩來問我,因為他這一年多來非常的不順利,在事業上、家庭上都遭遇了很多的困擾與挫折,他問我怎麼辦,我教他念〈準提咒〉二十萬遍,問題一定會解決。結果,今天他告訴我:「師父!我已經念了〈準提咒〉四十萬遍了,問題還沒有解決,怎麼辦?」我問:「你是怎麼念的?」他說:「我念的時候,心裡希望我的問題解決。」我說:「這樣不對!要『無相』念、『無住』念、『無求』念,你的問題才能解決。你一邊念〈準提咒〉,一邊想:『我的問題解決吧!』根本不是在持咒,是在持你的問題,你把咒語和煩惱合在一起,結果咒也變成了你的煩惱;你一邊念,一邊想著:怎麼咒語還不靈?這樣的話,持咒還有用嗎?」他說:「喔!原來是這樣。」我說:「你趕快回去繼續念!」但願他能夠做到無求而念,一切問題都可迎刃而解。
頓悟禪法的修行就是這樣的,如果以無求的心來精進行法,無漏的佛法馬上現身。我有一個弟子要求剃度出家,求了好久,今年七月份,終於確定要出家了,他覺得好高興,可是,突然間因緣不具足,常住宣布今年暫停一次剃度典禮,這讓他一直無法接受這個事實,他想:「師父是因為我才做這樣的決定,使我不能落髮出家。」其實那次我們沒有舉行剃度典禮的因素滿多,是因緣如此,而不是針對他,他卻因此痛苦不已,世間人的追求心態多半也是這樣子。所以凡事不能太執著,對所追求的東西,要能看得開、放得下,否則追到最後希望落空時,就非常痛苦了。
修行佛法是為了求智慧、證菩提、得解脫、般涅槃,這是大家都知道的。可是如果心中老是想著:我怎麼還沒有去煩惱?我怎麼還沒有證菩提?我尚需多少功夫才能得解脫?我還得修多久才能般涅槃?那反而會使你被煩惱困得更緊,距離涅槃更遠。若以無所求心來修六度萬行,以無所求心來自利利他,那當下即是菩提解脫,隨處都是佛國淨土,念念都在涅槃城中了。
版權沒有,在註明出處的情況下,歡迎轉載。另請善心佛友在論壇、facebook或其他地方轉貼或相告本站連結,功德與印經無異。
No Copyright 2010-2012 水晶
Powered by 七葉佛教書舍
No Copyright 2010-2012 水晶
Powered by 七葉佛教書舍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