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苦談到三細六麤
劉承符
一、人生是苦
佛陀告訴我們人生是苦,他舉出人生有三苦、八苦、以及無量諸苦。三苦是苦苦、壞苦、行苦。寒熱饑渴,天災人禍是苦苦,樂境結束是壞苦,一切有為法無常變遷是行苦。此三苦是總綱,世間事均不出此三者。八苦是生、老、病、死、愛離別、怨憎會、求不得、五陰盛,這八個名詞由字面上看,即可了知其含義,無論貧富貴賤都無法避免。清朝光緒皇帝,勵精圖治,擬變法維新,遇慈禧之梗阻,反遭被囚瀛臺之厄。這是求不得與怨憎會二苦併臨,皇帝也逃不掉。
二、當求苦因
佛家說在三界中,人類容易修道,天堂太快樂,不願意修,三途太苦,也顧不得修,人類苦樂參半,比較容易修。人的處境不同,有很大差別,然而家家有本難念的經,雖各有千秋,總不是滋味。再打開報紙一看,殺盜淫妄佔大篇幅,這就表示我們的依正二報都有問題。
談到苦,每人都有一肚子苦水,我們必須找到苦的因,才能由根上斷。苦是由業而來,業是前生或今生自己造的。妙空大師說:「凡今生前世,惡果成就,苦果必來,故一分苦即一分惡也。不可諉於命運之不濟,但當愧其修行之不早」。所以一切橫逆之來都是自己召的,不必怨天尤人,應當隨緣了業,莫造新殃。有人說:既知三世因果報應絲毫不爽,即應儘量多行善,來生豈不是有好報嗎?這話一點不錯,但是有好報必享福,享福一定再造業,等福享完了,又要受報,變成三世怨,反而更糟,必須了生死出輪迴才是徹底解決之道。
三、三細
在大乘起信論中讀到三細六粗,頗能使人領悟離苦的方法。茲將三細之大義略說如下:
細字形容心中生起之相,極其微細,不易察覺,雖然行相微細,而其作用則甚大。
第一是無明業相。一念不覺,而有無明。論中說:「以依不覺故心動,說明為業」。心一動就起了一個念頭,這個念頭就是無明,又稱為妄念。起念之後就有業相,這個業是以思心所為體,屬於思想方面的,不是行為方面的。人的一生不知道起了多少妄念。每一個妄念就有一個種子留在我們的八識田中,種子又是造業的原動力,遇緣就起現行。無明業相在十二緣起中等於最初兩個無明與行。 一念不覺,障蔽真心,遂起無明。因不覺故,妄造諸業。這兩項就四諦法說屬於集諦,集諦就是苦因。
第二是能見相。論中說:「以依動故能見」。心一動就能見,這個見不是眼睛看見而是心的認識作用。在唯識學中稱為見分,在十二緣起中等於識。論中又稱為轉識,此轉字是生起的意思,不是轉彎的轉。
第三是境界相。論中說:「以依能見故境界妄現,離見則無境界」。既然心一動就能見,自然會發生所見的境界相。論中又稱境界相為現相,等於十二緣起中的名色與六入。名色代表精神與物質,六入即是六根。能見是阿賴耶的見分,境界即阿賴耶所現起的根、塵、山河大地等的器界,又稱為相分。
以上三細合起來說,心一動就有知覺,有知覺即有所見的外面一切境界。如同我們睡覺,一覺醒來,哈!今天天氣真好,應當出去走走。
四、六粗
六粗中第一個是智相,等於十二緣起中的觸。觸是心與境相涉時所引起的辨別作用,生起是否合乎自己情意的可意不可意觸,此乃是心因境而起的一種反應。這個智字並不是智慧的智,而是依於境界為緣所引起的分別心。
第二個是相續相,等於十二緣起中的受,卽感受的苦樂,源於愛不愛而來,在生命中兼受苦樂,而受是永久相續不斷的。由三細中能見相到六粗中相續相均屬苦果,稱為苦諦。
第三個是執取相,等於十二緣起中的愛,對於六識所緣的境界感受苦樂,生起堅固的執著,不了解它的虛幻性,且不斷的回想過去,希望未來,耽戀現在。
第四個是計名字相。第六識認識境界時,遇到各種事事物物均分別給與不同的名字,其實所有事物皆係假相,名字更是假上加假。凡夫執假為真,迷惑顛倒。計名字相在十二緣起中等於取。
第五個是起業相。世間一切事物莫非因緣和合所現的假相,緣聚則生,緣散則滅,若能知塵境皆虛,不為所縛,自然得到解脫。但是凡夫不瞭解,仍然一味追求,造成種種善惡業,此卽等於十二緣起中的有,因妄取故,卽成業有。人生悲歡離合,猶如演戲,上場下場,亦同夢境,何必認真,因不明此理,遂枉造許多罪業而不自覺。
第六個是業繫苦相。依所造業,償報受苦,既然有生,難免老死。人在三界中打轉受生死輪迥之苦,不得自在。由執取相到起業相是起惑造業,屬集諦,是因;業繫苦相在十二緣起中等於未來的生與老死,屬苦諦,是果。
(下期待續)
玉佛殿
明暘
稽首皈依大覺尊,隨機施教竟晨昏;
毫端能現寶王剎,塵裡宏開妙法門;
百劫莊嚴清淨相,多生修證紫金身;
但願玉佛垂慈眼,護國佑民澍聖恩。
http://www.drbachinese.org/vbs/publish/236/index.htm
五、如何離苦
以上這六項是一個跟著一個來的,佛說十二緣起是如環無端,形容人的生死輪廻是循環的,永無了期。但是要想了斷,須在根上斷,它的根就是六粗中之第一個智相。智相是我們的第六識分別心,心境相遇,起了分別,前面已說得很詳細。佛成道後第一句話就說:「奇哉奇哉,大地眾生皆有如來智慧覺性,但以妄想執著不能證得,若無妄想執著,則無師智自然智即時現前」。妄想是第六識,執著是第七識。要想不分別,只有打斷念頭。在前念已滅後念未生的時候,心中清淨,一點雜念都沒有,一動也不動。金剛經說:「不取於相,如如不動」。到了這種程度就是不起念,不起念就能把智相消滅於無形。智相消滅,其後邊的五個相就不會跟著來,自然也不會有生與老死的業繫苦了。再進一步研究,智相是由三細相而來,求其根源乃是三細中第一個無明業相,不覺故心動,若心不動就沒有無明業相,沒有無明業相,則其餘能見相境界相自然不會發生。歸根結蒂,欲想離苦就應叫心不動,心不動即成佛,豈只了生死而已。
六、打斷妄念
六祖惠能大師說:「不思善,不思惡,正與麼時,那個是明上座本來面目」。善念惡念都是染,明白此理,在日常生活中,不值得操心的地方就不必操心,無論什麼境界現前要保持心中清淨。一般人不大了解起念的重要性,以為打個妄想沒有什麼多大關係,其實關係太大了,這一粒種子將來可能成為一個大禍根。與其令阿賴耶識中種其他的種子,就不如種念佛的種子。凡夫執有,錯了。二乘執空,墜在但空,有體無用,也錯了。必須照金剛經所說,修一切善,離一切相,兩邊不著就對了。或有人問我,你前面引用六祖的句子說不思善,為什麼還要修一切善呢?我說六祖叫你不思善,不是叫你不行善,如不行善又著了空。不思善惡是叫你心中保持清淨,不起妄念,也就是心不動。
寫到此地或者有人發生疑問,你先說要斷念須由六粗中之第一個智相上斷,後來又說求其根源應由三細中第一個無明業相上斷,究竟如何作法,實在把我搞糊塗了。我說不難,在我們凡夫位上只能說由智相上斷,因為智相即第六識,只要心不分別就好。若談到三細的行相,雖然看起來有三個步驟,其實幾乎是同時的,如果說有先後次序,則其間之時差只有百分之一秒,如同我上面所舉出的一覺醒來,看天氣很好就想出去走走一樣。因其行相非常細微,故稱為三細,凡夫不易察覺。所以我主張先把粗相的分別心控制好,叫它安定下來,不思善,不思惡,保持惺惺寂寂就行了。
七、結論
總而言之,佛法八萬四千法門,禪淨密律,大小十宗,無論那一法門都要保持心之清淨,斷其妄念,這是基本條件,若心中胡思亂想,滿肚子人我是非,不但一句佛念不好,學那一門都白費,又如何能捨生死根株呢?
茲有補充說明者,十二緣起又稱為十二因緣,為緣覺乘之觀門,說眾生涉三世而輪廻六道之次第緣起也。其排列次第為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以三世論則無明與行屬前生,由識至有屬今生,生與老死屬來生。又識指依過去世之業而受現世受胎之一念。名色指在胎中心身漸發育之位。六入指六根具足將出胎之位。觸指二三歲時情況。受指六七歲以後能感受苦樂。愛指十四五歲以後對事物有強烈愛欲。取指成人以後取求所欲。有指因愛取而造業。生與老死指來世因業而再受生。此亦是一種說法,但與起信論略有不同。
(續完)
http://www.drbachinese.org/vbs/publish/1981-1990.htm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