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v.youku.com/v_show/id_XNDgwMDgxNjMy.html?from=y1.6-87.3.1.c3dd544e3d0911e2b356

http://www.youku.com/show_page/id_zc3dd544e3d0911e2b356.html

images33C9CWWS    

  

   大家都知道《老子》难解。

但如果能够对《老子》的主题道和德的基本涵义有所了解,

对解读《老子》全书不但会有事半功倍之效,还能避免严重的误解。

  

   本文通过分析“道”和“德”的古文字(甲古文,金文,等等)的形和义,

探讨《老子》之道和德的基本涵义。

  

   目前尚未确定甲骨文中是否有道字。但是西周的《貉子卣》、

《散氏盘》等銅器上的銘文确有道字。

其中《貉子卣》上的道字由“行”和“首”兩者构成。

而《散氏盤》上的道字,由“行”、“首”、“止”三者构成。

郭店楚简《老子》的道字则是“行”与“人”的组合。

  

   《貉子卣》上的道字

  

   《散氏盤》上的道字

  

   “首”是头,“止”是足,因而“首”或者“首”与“止”的组合都可代表人。

所以从上述三例可知古之道字与“行”与“人”有关。

  

   而“行”有行走、通道、产道、十字路口等义。

而“人”则可以是正在出生之婴儿,也可以是在路中行走之人。

从婴儿自产道中诞生,和人在路中行走之象可看出以下的涵义:

  

   创生,本原,导引,动力,支持,保护,法则,归属,以及道人合一。

  

   婴儿自产道中诞生,当然事关创生和本原,产道当然对诞生有导引作用,

并提供动力、保护和支持,而这些导引、动力、保护和支持当然是按一定的法则

(合时、适量、适度等等)进行的,婴儿与母亲当然有归属关系,

婴儿会通过遗传继承母体的性质。

  

   可以将人的一生比喻为生命之旅。而人在生命之旅中当然要知道我从那里来?

要到那里去?我是谁?

需要获得前进的动力、支持、方向和安全保障,需要掌握行进的规则

(左上右下,该停时停,该走时走,该快时快时快,

该慢时快时慢,该转弯时转弯,等等)。

人在生命之旅中当然自始至终都在道上,所以道就是人之归属,人与道从未分离。

  

   而从道人合一这一点我们还可以看出道不是外在于人的,

而是人的本质力量和终极本性。

人循道而行不是按照外在的规定而行,而是顺着自己的终极本性而行;

不是在外力的推动下被动地做人处事,而是在自觉地让自己的本质力量起作用;

不是由一个强大的他者指导和支持自己,

而是觉悟到自己本质上就是那伟大的指导和支持的一部分。

老子在《老子》中把实现此点的方法和结果称作“无为”和“法自然”。

  

   “无为”的实质是“道为”,即是排除各种干扰,让自己的本质力量发挥出来。

而“法自然”就是顺着自己的终极本性而生活,从而实现自身的天赋和潜能。

由此可见,道不仅是天地万物和人之本原,也就是价值和意义之本源,是真善美之本源。

  

   从上述道字的基本涵义可以明白为什么老子会选用道字为《老子》的核心观念的原因。

  

   现在再看“德”字。“德”字的甲骨文由“行”和“直”构成。

这个“行”与道之古字中的“行”是一样的,所以也有行走、通道、产道、十字路口等义。

这个“直”可表示眼睛直视前进的方向,可象征得到前进的指引和力量。

我们由此可推论“德”字的基本涵义是已明确前行的方向,已获得行进的导引和支持。

  

                     

   图3 德字的甲骨文

  

   结合上述对道字的基本涵义的认知,可推论《老子》中的“德”指的是得道。

而这有两层意思。

一是指道在生万物时无条件地将自己作为万物的终极本性和本质力量赋予万物,

并一直在万物的成长过程中默默地发挥引导、推动、保护等作用

(第六十二章: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

二是指人能够排除来自内与外的各种干扰、误导、遮蔽,让意识和意志服从道的引导

(第二十一章:孔德之容,惟道是从),

恢复与生俱来的道人合一的状态(第二十八章: 复归于婴儿),

在实际生活中能够依靠道所提供的引导、支持、保护和动力,

让人的终极本性和潜在价值得到顺畅地实现,从而让人过上幸福的、富有意义的生活。

  

梁宇辉   

 
 本文链接:http://www.aisixiang.com/data/68687.html
文章来源:爱思想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aisixiang.com)。

 

 

 

 imagesOTS60SVZ  

 

 https://home.ied.edu.hk/~ylli/html/reference_p2.htm

  

  • 定義

 

    1. 道德: 道德是正常行為的規範,是判斷是非善惡的準則,道德也可泛指一切與正當行為或是非善惡問題有關的觀念或習俗。
  • 德性

 

指人類性格中與道德有關的部份或成份。

  • 道德行為

 

個體遁「道德原則」而發的行為表現。

所謂「道德原則」,皮亞傑認為它是人與人之間相互的需求,發生衝突時最符合公平、公道等原則的處理方法。

  • 道德教育

 

指一些是非善惡的準則的教授。

  • 道德行為的過程

 

道德行為的過程包括三個階段。首先要有「道德概念」,然後有「道德判斷」,最後才有「道德行動」。

  • 道德概念

 

指人們所擁有的一些有關好與壞,是與非,對與錯,應該與不應該的觀念,每個社會都有一套獨特的道德觀念。

例:中國重孝,西方重自由。

b. 道德判斷 Moral Judgement

指當人們在決定一件事的好與壞時所作的抉擇,而道德判斷是受很多因素影響。

例:個人情緒,環境習慣等。

c. 道德行動 Moral Action

有了「道德概念」作了「道德判斷」後表現出可觀察的行動,稱之為「道德行動」。

例:想吃糖

道德概念 à 道德判斷 à 道德行為

(偷糖不對) (決定不偷吃) (沒有偷吃)

但人擁有道德概念,並不代表他們一定表現出與那概念相符的道德行為。

 

德性發展

1. 智性發展說 Cognitive-development theory

皮亞傑 Piaget 及柯爾柏 Kohlberg

2. 群性學習說 Social-learning theory

班度拉 Bandura

3. 心理分析說 Psychoanalytic theory

沸洛依德 Freud

 

皮亞傑

臨場訪問法 以有關道德問題之故事來探求兒童的是非善惡觀念。

(1) 他律期 Heteronomous Morality

七、八歲前的兒童,道德判斷來自他人,表現於對他人命令或法規服從。

      1. 認知上的自我中心傾向 七、八歲前的兒童,對主觀的感受與客觀事實,還不能分辨清楚,如常以夢為真事,又以為別人的思想和感覺是和自己的感受是相同,常忽略行為的動機。
  • 權威式的人際關係

 

凡是被成人(或權威)稱讚,鼓勵的行為是好的,被成人處罰與禁止的行動就是不好。

(2) 自律期 Autonomous Morality

八歲以後的兒童,判斷是非是基於本身的道德判斷,自己的良知,懂得人際合作和互敬。

例:八歲的兒童會接受共同制訂的遊戲規則。

美國心理學家柯爾柏

用了解及遵守常規 Convention 的程度劃分出三個層次六個階段

常規是指社會的規範與期望。

(1) 準常規層次 Pre-conventional level 教師以身作則

(前道德層次)

(i) 第一階段 Stage I (完全是服從的)

服從懲罰取向期:兒童對比自己強大,有權力的人作無條件的服從,判斷行為的好壞,完全取決於所導致的後果(獎勵或處罰)。

例:聽媽媽、老師的話。

(ii) 第二階段 Stage II(十歲以下)(兒童的動機是希望得到獎賞)

相對功利主義取向期:行為取決於滿足自己,獲取獎賞或好處,此時期開始具有初步的互惠概念,但所採取的是交換實際利益的態度,非基於忠誠或正義的原則。

例:獲取獎品。

(2) 常規層次 Conventional level

 

傳統道德層次

    1. 第三階段 (人際和諧取向期)

道德判斷的依據是對所屬小團體 (Peer Group) 的順從與認同,以圖取得小團體其他成員的接納和讚賞。在此,守信、忠誠、感恩等美德被強調。

如:合作畫、分組比賽強調緊合性

(iv) 第四階段(法治秩序取向期)

依據權威與法紀,並極重視維護現行社會體制和履行作為社會一份子責任。

例:保持城市清潔。

(3) 超常規層次 Post-conventional level

超傳統道德層次

 

    1. 第五階段(社會契約取向期)

明白人與人,社會與社會之間,道德規範的相對性,不再把已有的法律規章及文化習俗當作判斷是非的絕對標準,而當原則之間發生衝突時,成員們會尋求合理的民主程序來取決。

例:尊重別人。

(vi) 第六階段(宇宙理論取向期)

此為道德發展的終極階段,極少人能達到此階段。

例:公義。

 

 

社會學習 Social Learning

班度拉 Bandura 認為人類的學習為個人與社會環境繼續交互作用的歷程。社會學習論文不僅認為人能看,人也能洞察 (insight),能有先見之明 (foresight),能於事後獲得瞭解 (hindsight),注重觀察式學習 (observational learning),即學生經由觀察範例 (model) 或他人的經驗,因而學會(如教筆順,塗口紅)人類從觀察至模仿並非完全盲從,人們常模仿適合其生活方式的模式。

社會學習論家最關注的模式有

  1. 學校與家庭中的模式
  2. 電視或電影中的模式

 

電視的影響

  1. 缺乏實際的生活體驗
  2. 模仿電視中暴力行為
  3. 由於對傳授的意識缺乏判斷力,容易受影響

 

防止孩子受到不良電視節目的影響:

  1. 父母及師長要做孩子的好榜樣
  2. 替孩子選擇適當的電視節目
  3. 培養生活規律,注重時間觀念
  4. 指導孩子看電視的正確態度

 

 

佛洛依德

「自我觀」的發展

人不是單純一個「我」,而是許多的「我」,是人與環境和人與人接觸而形成的自我觀。自我的型式由「我」、「環境」、「他人」三方面的相互響應,在這過程中,凡行為與他自我觀的感覺是一致的時候,就能感覺舒暢,所以自我觀的發展過程是先由自我中心而趨向於更社會化的我。

另一種說法是當人自我感覺受到威脅時,就有自衛的行為發生。

  • 這種情況下的兒童,須要有人重新安定他,保護他,使他沒有憂慮,幫助他的安適的感覺,並給他適當的方式,使他可以表達他內心的感覺。
  • 由自我中心趨向於社會化的過程是很複雜,據心理學家佛洛伊德 Freud 所說:自我是同時在「超我」(Superego),「本我」(Id) 之間,而以自我最為複雜,「自我」須不時限制「本我」的衝動而達到「超我」(道德觀)的平衡。

 

佛洛依德「三個我」

    1. 「本我」 Id 人格的原始基素,包括人從出世開始本體上一切的要求和慾望。
  • 「超我」與「本我」是相對的,在體社會上,因人的理智和文化的要求,不能隨「本我」的任性要求,人的行為要跟從人行為的價值觀,這就成為人的倫理規範,「超我」是「本我」的規範,使人分別出好歹來,它由父母的教導和社會文化而來。
  • 能中和「超我」和「本我」二者的衝突對立,「自我」扮上重要角色,它界乎「本我」和「超我」中間,使人獲得「本我」的要求,也能保持不失人倫規範的「超我」。

 

「本我」力過大的人,是任性,行事不分好壞,難有心理健康。

「超我」力過大的人,是心腔狹窄,常懷內疚,充滿矛盾,不能自我接納。

人要培養健全的「自我」發展,便要自我的認定,自我的尊重和自我的開放

  • 道德教育的目標

 

輔導兒童養成良好的習慣,待人處事的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使他們將來能成為奉公守法的市民,和懂得尊重別人。

 

) 幼兒德育的內容

輔導兒童德育的習慣,可說是較重要的,因為良好的習慣是孕育正確道德觀念和行為的開始,而他們正處於皮亞傑所說的他律期或柯爾柏的準常規層次,他們的道德行為發展正有待老師的指引,因此老師在編訂課程時,應考慮幼兒的德性發展和針對德育目標來編訂德育內容。

  • 尊重生命,增進健康,努力保持安全。

 

        1. 過有規則的生活 正確的進行日常生活的問候和穿服裝,遵守規則。
        2. 整理和整頓周圍環境,有效使用物品 自己周圍的物品,區別自己和他人的物品,愛惜物品的使用。
  • 尊重自己和他人的自由,對自己的行動有責任感。
  • 經常快活而誠實地行動,不愚弄人。
  • 認真聽從勸告,反省自己,深思熟慮地過有節制的生活。
  • 愛護大自然,以柔和的心情對動物和植物懷有感情。
  • 對任何人都要親切,要安慰照顧體弱者和不幸的人。
  • 要尊重和感謝對我們和社會有貢獻的人們。
  • 互相信賴,友好相助,互相鼓勵。
  • 用寬廣的心胸,理解他人的心情和立場,能寬恕他人的過錯。
  • 理解規則和其意義,並樂意遵守。
  • 自己應該完成的義務要正確完成。
  • 自覺的作為社會的一員,愛護公物,遵守公德,不打擾他人。
  • 敬愛家庭成員,創造良好家庭,對父母要有感激和親愛之情。

 

 

教師如何幫助幼兒的德育發展:

  1. (角色扮演) 感受他人的處境。
  2. 社會讚許 讚賞正確的道德行為 (節儉)環保 廢紙回收
  3. 經常指引 使行為成為習慣,透過故事介紹,新聞介紹,談話。
  4. 處罰 適當處罰不道德行為 學習輪候,分享及忍耐。
  5. 以身作則 分享日常生活經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lichen1943 的頭像
    lichen1943

    oooooooooolichen1943的部落格

    lichen194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