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法師
壹‧前言
古德說:「無三界可出,無涅槃可入。」
又說:「一念覺即超出三界,一念迷即墮入輪迴。」
「三界」,是迷妄的有情在生滅變化中流轉,
依其境界所分的三個階級,分別為欲界、色界、無色界。
三界共有二十八天,稱「三界二十八天」。
三界的果報雖然各有優劣、苦樂等差別,
但是都屬於迷界,難脫生死輪迴之苦,因此為聖者所厭棄。
《法華經‧譬喻品》說:「三界無安,猶如火宅,眾苦充滿,甚可怖畏。」
〈化城喻品〉說:「能於三界獄,勉出諸眾生。」
意思是勸三界諸有情莫以三界為安,當勤求解脫。
因為三界迷苦的領域有如大海的無邊無際,因此三界又稱苦界、苦海。
一般常說的「苦海無邊,回頭是岸」,便是勸人出離三界,勤求解脫涅槃之樂。
貳‧三界
三界指眾生所居住的欲界、色界、無色界。
一、欲界
欲界指具有淫欲、情欲、色欲、食欲等有情所居住的世界。
上自六欲天,中間包括人界四大洲、阿修羅,下至畜生、餓鬼、地獄等,
因為此界為男女雜居,多諸染欲,因此稱為欲界。
二、色界
色界指遠離欲界的淫、食二欲,但是仍然具有清淨色質等有情所居住的世界。
此界在欲界之上,沒有欲染,也沒有女形,眾生皆由化生;
色界的宮殿高大,由色所化生,一切殊妙精好。因為此界尚有色質,因此稱為色界。
三、無色界
無色界指唯有受、想、行、識四心,而沒有物質生活的有情所居住的世界。
此界沒有任何物質之物,也沒有身體、宮殿、國土,
只有心識,住在深妙的禪定之中,因此稱為無色界。
參‧二十八天
二十八天指欲界的六欲天、色界的四禪十八天、無色界的四無色天。
一、六欲天
欲界六天又分為地居天與空居天。
1.地居天:包括四天王天、忉利天。
(1)四天王天:東為持國天,住須彌山黃金埵,
由提頭賴吒天王統領乾闥婆(香神或樂神)、富單那(熱病鬼)二部。
西為廣目天,住須彌山白銀埵,由毘留博叉天王統領毗舍闍(噉精氣鬼)、毒龍等。
南為增長天,住須彌山琉璃埵,由毗留勒叉天王統領鳩盤荼(厭魅鬼)、薜荔多(餓鬼)二部。
北為多聞天,住須彌山水晶埵,由毗沙門天王統領夜叉、羅剎(速疾鬼)等二部。
四天王天的各部合稱天龍八部。
(2)忉利天:又名三十三天,在佛教的宇宙觀中,此天位居欲界第二天的須彌山頂,
中間為善見城,天主為釋提桓因,四方各八天,共為三十三天。
據《正法念處經》卷二十五所載,分別為:住善法堂天、住峰天、住山頂天、
善見城天、缽私地天、住俱吒天、雜殿天、住歡喜園天、光明天、波利耶多樹園天、
險岸天、住雜險岸天、住摩尼藏天、旋行地天、金殿天、鬘影處天、住柔軟地天、
雜莊嚴天、如意地天、微細行天、歌音喜樂天、威德輪天、月行天、閻摩娑羅天、
速行天、影照天、智慧行天、眾分天、住輪天、上行天、威德顏天、威德焰輪天、清淨天等。
地居天由於居於須彌山,因此名為地居,天神的男女淫事與人間無異。
2.空居天:包括夜摩天、兜率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
(1)夜摩天:夜摩意思為時分,此天對於欲境知道節制有分,以相抱為淫事。
(2)兜率天:兜率意思為知足,對於欲境知道止足,以執手為淫事。
(3)化樂天:樂於變化,欲心微薄,以相笑為淫事。
(4)他化自在天:於五欲境界自在變化,欲心漸無,因此以相視為淫事。
二、四禪十八天
色界四禪天依禪定的深淺粗妙而分四級,共有十八天。
1.初禪三天:指梵眾天、梵輔天、大梵天。
初禪以上已不食人間煙火,因此沒有鼻、舌二識,
但是尚有眼、耳、身、意四識所生起的喜、樂二受,以及尋伺思惟的能力。
2.二禪三天:指少光天、無量光天、光音天。
二禪以上只有意識,沒有眼、耳、身三識以及尋伺思惟,因此只有喜、捨二受與意識相應。
3.三禪三天:指少淨天、無量淨天、遍淨天。
三禪天只有意識活動,與樂受、捨受相應。
4.四禪九天:指福生天、福愛天、廣果天、無想天、無煩天、無熱天、
善見天、善現天、色究竟天等。四禪天只有與捨受相應的意識活動。
三、四無色天
無色界的有情,雖然沒有物質,但依定力相應而感得的業報有深淺不同,因此也分為四級。
1.空無邊處天:指厭於色身繫縛,不得自在,欣求虛空無邊,
由加行入空無邊處定為因,所得定地的果報。
2.識無邊處天:指厭離空無邊處天,由識無邊之定所招感的果報。
也就是思惟清淨眼、耳、鼻、舌、身、意等六種識之相,觀察照了無邊的識相,
以先思惟無邊的識相而修加行,展轉引起第二無色定,稱為識無邊處。
3.無所有處天:指厭患識無邊處,捨諸一切所有,寂然安住不動,
到了加行成就時,不但所思惟的空沒有了,連觀無邊心識的能觀心也沒有,因此名無所有處天。
4.非想非非想天:此天的定心,至極靜妙,已無粗想,因此稱為非想;
此天尚有細想,因此稱非非想。此天位於三界九地的頂上,因此又稱有頂天。
肆‧天界的殊勝
在十法界中,天道比鄰人道,兩者都是苦樂交集的地方,而且各有殊勝之處。
根據經典所載,天人有以下幾點殊勝:
一、壽命長久
欲界六天中,四天王天壽命五百歲,約等於人間九百萬歲;
忉利天壽命一千歲,約等於人間三億六百萬歲;
夜摩天二千歲,約為人間十四億四百萬歲;
兜率天四千歲,約為人間五十七億六百萬歲;
化樂天八千歲,約為人間二百三十億歲;
他化自在天一萬六千歲,約為人間九百二十一億六百萬歲。
色界天中,初禪的梵眾天壽半劫,梵輔天一劫,大梵天一劫半;
二禪天的少光天二劫,無量光天四劫,光音天八劫;
三禪天的少淨天十六劫,無量淨天三十二劫,遍淨天六十四劫;
四禪天的福生天一百廿五劫,福愛天二百五十劫,廣果天、無想天五百劫,
無煩天千劫,無熱天二千劫,善見天四千劫,善現天八千劫,色究竟天一萬六千劫。
無色界天的空無邊處天二萬劫,識無邊處天四萬劫,無所有處天六萬劫,
非想非非想處天八萬大劫,約等於世間成住壞空八萬次。天人壽量之久,可見一斑。
二、身體高大
四天王身高半由旬(約人間十里);忉利天身長一由旬(約二十里);
夜摩天身長二由旬(約四十里);兜率天身長四由旬(約八十里);
化樂天身長八由旬(一百六十里);他化自在天十六由旬(三百二十里);
色究竟天一萬六千由旬(二十二萬里)。
月球距離地球平均只有二十二多萬里,
色究竟天的人,手不必舉,便能摘下月亮,
宇宙虛空之廣大無邊,及天人身體之高大,實非凡人智識所能想像。
三、衣食殊妙
天界眾生身體越高,穿的衣服越輕。如欲界四天王天衣長二十里,重半兩;
忉利天衣長四十里,重六銖(一兩有四十八銖);夜摩天衣長八十里,重三銖;
兜率天衣長一百六十里,重一銖半;化樂天衣長三百二十里,重一銖;
他化自在天衣長六百四十里,重半銖。
色界的梵眾天穿衣與否,並沒有分別,隨著身形自然有光明勝妙的天衣披身。
其次說到飲食,欲界的眾生吃自然食、淨揣食,以衣被細滑為食、澡浴感受為食;
色界有情以法喜為食,以禪悅為食;無色界有情則以意識為食。
四、禪定法樂
從色界乃至無色界的眾生,已經不再以世俗紛亂動蕩的欲樂為滿足,
而能安住於甚深禪定之中的靜謐輕安。
天界雖然有許多殊勝妙樂,但是天人一旦福報享盡,難免五衰相現,
依舊要墮落到六道輪迴受苦。
另外,天界仍屬三界之內,仍然難逃成住壞空的劫難,
當世界壞滅時,還會產生火燒初禪,水淹二禪,風打三禪的三種苦難,
如同世界末日來臨一般,即使無色界也逃避不了國土危脆、諸行無常的現象,
所以生天固然有生天的福報,但是天界並不是一個最好、最究竟的地方。
因此,學佛的人不應以求生天界為最終目標。
所謂「三界如火宅」,如何出離三界,
如何解脫生死,獲得究竟涅槃之樂,這才是我們所應追求的終極目標。
佛教的空間觀(三界二十八天)
【十法界】
十法界:
佛、菩薩、辟之佛、羅漢、天、人、阿修羅、畜生、餓鬼、地獄
十法界中的佛法界,那是超出眾生之外,其餘的九法界--菩薩、辟之佛、羅漢、天、人、阿修羅、畜生、餓鬼、地獄,都還在眾生之內,所以都叫眾生。
十法界分為四聖與六凡。
【四聖】
佛、菩薩、辟之佛、羅漢,已證解脫聖果,永離生死,不復往返六道,是出世間的四種聖人。
一、佛:
佛是世、出世間,最究竟圓滿的聖者,度眾功行圓滿,達到自覺、覺他、覺滿,能夠利益一切眾生,是出世聖人中最高的境界。
二、菩薩
為「菩提薩埵」之簡稱,意為「覺有情」,謂既能自覺,又能覺悟一切有情。菩薩發大慈悲心,除了轉化自己的煩惱,並廣修六度萬行,自渡渡人,以自利利他之行,逐漸圓滿一切功德。
三、辟支佛
分為二種:一種是生於佛世,聞佛說十二因緣,修證成道,稱為「緣覺」;另一種是生於無佛之世,由前世的善根,春觀百花開,秋睹黃葉落,觀自心、外境的變遷而悟無常、苦、空、無我的道理,證到緣覺果,稱為「獨覺」,修十二因緣,沒有老師教導而自悟,自渡不渡人。
四、羅漢(聲聞)
羅漢(聲聞)修習四諦法(苦集滅道)而得證聖果,必有老師教導而悟道,自渡不渡人。聲聞極果為阿羅漢,羅漢含有三義:(一)、殺賊義,謂殺盡煩惱賊。(二)、應供義,謂已斷盡三界諸惑,道高德重,堪受人天供養。(三)、不生義,謂已出三界,不再受分段生死。
【六凡】
一切眾生,沉淪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之內,由其所造作之罪業不同,因而六道輪迴。六道有善惡之別,天、人、阿修羅屬於三善道;畜生、餓鬼、地獄屬於三惡道,亦稱三塗,即血塗、刀塗、火塗。
以修道而言,天道耽于遊樂,修羅道雖有天之福卻瞋心重,三惡道多苦難、多愚癡,故此五道皆難修行;惟有人道,苦樂參半,智慧較高,最適宜修道。
一、天
天有欲界天、色界天、無色界天。欲界天乃修十善所感,所謂十善,即[身]不造殺、盜、淫;[口]不言妄語、兩舌、惡口、綺語;[意]不行貪、瞋、癡。若修十善,又修四禪八定,將來所感的果報,即是在色界天和無色界天。
二、人
受持五戒,來世得生為人,六道中只有人才能修行。五戒,是指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若受上品五戒,則大富大貴,若只持少分戒,雖得人身,卻感貧窮或六根不具的果報。由於每一個人戒行持守不同,因此將來所得的果報就有貧富、壽夭、智愚、美醜、高矮……等不同。
三、阿修羅
過去生修下品十善,但因其持戒、修福,做種種善事時,心存瞋恚、傲慢……等惡念,有天人之福,無天人之德,遂感修羅的果報。
四、畜生
眾生因貪欲癡想心,是非不分,無智慧,飲酒過度,欠債等,造作下品十惡,而感畜生的果報。畜生道常為他所宰殺,或彼此弱肉強食,互相殘害,故又稱為「血塗」。
五、餓鬼
若慳貪不捨,不知佈施、修福,不明白因果,不遵守戒律,多行惡事,造諸惡業,則感餓鬼的果報。餓鬼道又有勝劣之別,有福者為神,無福者常在饑餓當中,經常受刀杖驅逼之苦,稱為「刀塗」。
六、地獄
六道當中,地獄道最苦。凡造五逆十惡、謗法破戒,皆招感地獄果報在地獄當中,隨個人業力所感,苦報與壽命各不相同。地獄有根本地獄、近邊地獄、孤獨地獄地獄道眾生常受寒冰或猛火的煎熬,故稱為「火塗」。
【結論】
淨土:成佛中途站,可離開六道輪迴
(1)西方淨土:阿彌陀佛
(2)東方淨土:藥師佛
(3)彌勒小淨土:彌勒菩薩,下一尊佛
十法界不離吾人當前這一念心,悟者為聖,迷者為凡,所謂「三點似星相,橫勾似月斜,披毛從此出,作佛亦由它」,每起一念,即落一道。菩薩畏因,眾生畏果,若能時時注意自己的起心動念,從善如流,依聖者之路,從因上努力,人生必定愈來愈光明,終而超凡入聖,果證菩提。
阿彌陀佛以四十八願接引十方一切眾生往生極樂世界不退成佛,往生的條件必須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
我們這一生與阿彌陀佛有緣,絕不要錯過這個機會,一定要看破放下,放下一切執著,隨緣行善,老實念佛,發願往生極樂世界,往生後乘願再來度一切苦難眾生,我們早一天成就與我們有緣的眾生就早一天得度,只有我們成就了,才能有能力幫助他們解脫,願一切眾生早日圓成佛道!
【三界】
三界指眾生所居住的欲界、色界、無色界。
一、欲界
欲界指具有淫欲、情欲、色欲、食欲等有情所居住的世界。上自六欲天,中間包括人界四大洲、阿修羅,下至畜生、餓鬼、地獄等,因為此界為男女雜居,多諸染欲,因此稱為欲界。
二、色界
色界指遠離欲界的淫、食二欲,但是仍然具有清淨色質等有情所居住的世界。此界在欲界之上,沒有欲染,也沒有女形,眾生皆由化生;色界的宮殿高大,由色所化生,一切殊妙精好。因為此界尚有色質,因此稱為色界。
三、無色界
無色界指唯有受、想、行、識四心,而沒有物質生活的有情所居住的世界。此界沒有任何物質之物,也沒有身體、宮殿、國土,只有心識,住在深妙的禪定之中,因此稱為無色界。
【二十八天】
天界有二十八天,指欲界的六欲天、色界的四禪十八天、無色界的四無色天。
欲界有六天:
(1)四天王天、(2)忉利天、(3)夜摩天、
(4)兜率天、(5)化樂天、(6)他化自在天
色界有共十八天:
<初禪三天>
(7)梵眾天、(8)梵輔天、(9)大梵天
<二禪三天>
(10)少光天、(11)無量光天、(12)光音天
<三禪三天>
(13)少淨天、(14)無量淨天、(15)徧淨天
<四禪九天>
(16)福生天、(17)福愛天、(18)廣果天、
(19)無想天、(20)無煩天、(21)無熱天、
(22)善現天、(23)善見天、(24)色究竟天
無色界有四天:
(25)空無邊處天、(26)識無邊處天、(27)無所有處天、(28)非想非非想處天
一、六欲天
六欲天,在身方面似乎離開了愛欲,但在心方面,還有少許愛念,尚未完全清淨,所以就叫做欲界眾生。欲界六天又分為地居天與空居天。
1.地居天:
包括四天王天、忉利天。
地居天由於居於須彌山,因此名為地居,天神的男女淫事與人間無異。
楞嚴經對於淫欲果報,分析得十分詳細透徹,欲心重而兼犯禁戒,當然即墮阿鼻地獄,輕者逐漸高升。這六欲天亦因靜多動少,清心寡欲,欲心漸漸輕,生天層層高。要完全絕欲才能證無漏四禪天。淫欲為生死根本,不斷淫欲,想升天界猶不可能,況欲證無上菩提耶!所以想修三摩地,想出生死苦海,必須先過此關。
(1)四天王天:
有些世間人要修道,但又不知道怎樣求證常住真性,不生不滅法,又捨不得妻妾的恩愛。不過他遵守五戒,於邪淫方面,身既不犯,心亦不想。心不想就不會奔流縱逸,愛水澄清,心地自然光明,所以命終之後,就可以上生天界,和日月做鄰居,位於須彌山腰,這一類叫做四天王天,為帝釋外臣,保護忉利天的安全。
四天王:東方持國天王、南方增長天王、西方廣目天王和北方多聞天王。此四天離人間有四萬二千由旬之遠,身長七十五丈,壽五百歲。以人間五十年為一晝夜,合計九百萬歲。
(2)忉利天:
又名三十三天,在佛教的宇宙觀中,此天位居欲界第二天的須彌山頂,中間為善見城,天主為釋提桓因,四方各八天,共為三十三天。據《正法念處經》卷二十五所載,分別為:住善法堂天、住峰天、住山頂天、善見城天、缽私地天、住俱吒天、雜殿天、住歡喜園天、光明天、波利耶多樹園天、險岸天、住雜險岸天、住摩尼藏天、旋行地天、金殿天、鬘影處天、住柔軟地天、雜莊嚴天、如意地天、微細行天、歌音喜樂天、威德輪天、月行天、閻摩娑羅天、速行天、影照天、智慧行天、眾分天、住輪天、上行天、威德顏天、威德焰輪天、清淨天等。
對於自己的正式妻子或丈夫,淫愛已十分微薄,情欲亦十分清淡。雖然於清淨獨居時,還未能完全清淨無欲念,這人命終後就能超日月之光明,生須彌山之頂,好地居天,和人間不接觸,這叫做忉利天,即三十三天,距離人間六百七十二萬里,身長一百五十丈,以人間百年為一晝夜,壽命一千歲,合人間三千六百萬年。
2.空居天:
包括夜摩天、兜率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
(1)夜摩天(須焰摩天):
夜摩意思為時分,此天對於欲境知道節制有分。若在夫妻相會時,只是逢場作興,事過之後,毫無回憶懷念。於人世間,動少靜多。於獨居時,內心已得全清。這個人命終之後,就生在虛空之中,安住在一片光明雲中,那是日月光明所照不到之處。這些人自身能放光明,互相照耀,故常在光明中,沒有黑暗,只以蓮花開合來分晝夜,這叫做須焰摩天。也就是空居天,因為離開須彌山,距離人間有一千二百八十萬里,身長二百廿五尺,壽命二千歲,此天一晝夜,等於人間二百年。男女相愛,只是執手以示愛,而不行淫。
(2)兜率天(兜率陀天):
兜率意思為知足,對於欲境知道止足。若人時常都在清淨中,已完全無淫念,有時遇有應行之欲觸,還未能違拒,猶有順從之念。這等人命終之後,即上升最精微處,不和下界人天相接觸,乃至世界壞滅的時候,火、水、風三大災難不能波及,這一類叫做兜率天。這天分內外二院,外院有小摩尼殿,是凡夫天人所居,內院有大摩尼殿,是彌勒菩薩所住。彌勒菩薩常在內外兩院說法,教化眾生。該天距離人間有二千五百六十萬里,身長三百丈,壽命四千歲。此天一晝夜,等於人間四百年,男女相愛,只是一笑。
三災是:火燒初禪天,水淹二禪天,風刮三禪天。要做天人就要少欲知足,但天人終非究竟處,天福享盡,還要墮落。如果天天談情說愛,那就往死路走!我們為何業障這樣重?就是因為情欲心重,如不覺悟,再跟情跑,不僅死路,還要趨向畜生地獄路上呢!
(3)化樂天(樂變化天):
樂於變化,欲心微薄。本來已完全沒有欲心,但為繼承家業,只得勉強從事。但於玉體橫陳時,味同嚼蠟,全無樂趣。這些人命終後,就生在樂變化天,距離人間有五千一百廿萬里,身長三百七十五丈,壽命八千歲,此天一晝夜,等於人間八百年。所有一切五欲樂具,都能隨願變化滿足自己受用,男女相愛,只是熟視而已。
(4)他化自在天:
於五欲境界自在變化,欲心漸無。沒有世俗的男女心念,厭惡淫欲不淨,故雖有夫妻名分,但於行事時,不只索然無味,而且心在在焉,神游境外,了然超脫。這些人命終之後,就能超越一切化無化境,凡五欲樂具,不需要自己變化,都由其他天界所變現,而自己得以自在受用。這天界叫做他化自在天,距離人間有一萬萬零二百四十萬里,身長四百五十丈,壽命一萬六千歲。此天一晝夜,等於人間一千六百年,男女相愛,只用眼一看便滿足。
二、色界天
生到色界的天人,純是化生,貌如童子,身白銀色,衣黃金色,全是男相,沒有女人。色界四禪天依禪定的深淺粗妙而分四級,共有十八天。
1.初禪三天:
梵眾天、梵輔天、大梵天。
初禪以上已不食人間煙火,因此沒有鼻、舌二識,但是尚有眼、耳、身、意四識所生起的喜、樂二受,以及尋伺思惟的能力。
這三種天都稱作勝流,因其身勝、樂勝、能勝下界的各趣的眾生,又不受欲界八苦的煎逼,雖然不是修真正的三摩地,但因持戒的定力,心中常能清淨,已不為欲界諸煩惱所搖動,這叫做初禪天。於九地中,是離生喜樂地,即離開欲界諸惡趣,而得清淨喜樂。但是因為仍有覺觀之火,故到劫盡時,仍不免為劫火所燒。
2.二禪三天:
少光天、無量光天、光音天。
二禪以上只有意識,沒有眼、耳、身三識以及尋伺思惟,因此只有喜、捨二受與意識相應。
這三天又勝於初禪,以初禪乍離欲苦,成恐復墮,故有憂愁掛慮,須時時提高覺觀,修持禪定。現在二禪已離欲漸遠,沒有恐懼心,亦無一切憂慮,雖不是依不生滅為本修因,而修正定,但於清淨梵行,已伏心中粗漏,叫做二禪。於九地中,叫定生喜樂地。雖然火災不能侵,但心有喜水,故仍難免要受水災。
3.三禪三天:
少淨天、無量淨天、遍淨天。
三禪天只有意識活動,與樂受、捨受相應。
此三天又勝二禪之流,初禪只是苦惱不逼,不得隨順。二禪憂慮不逼,五識已伏,只得隨順。至此三禪已得寂滅,六識已伏,不起現行作用,故得大隨順,身心安然,自在不動,受無量樂。雖非真得正修實證之三摩地,但清淨心中,已安樂無苦,歡喜畢具,於九地中屬第四離喜妙樂地。離開初、二禪之喜,而得三禪之妙樂,但出入息尚存,故劫壞時雖水災不能侵,但還難免風災。
4.四禪九天:
福生天、福愛天、廣果天、無想天。
此四勝流即福生、福愛、廣果和無想四天,世間一切苦樂境界不能動搖,三災不能侵害。但是他們初生之時,宮殿園林,隨之而生,死時宮殿園林隨之而滅,故此就不得真常之境。以修習捨定時,認為是涅槃,希望能得到涅槃果位。一有所得心,就是有為法,故只得有為功用純熟,不加勉強而能任運不動,而不是真的不動地,故通名四禪天。
無煩天、無熱天、善見天、善現天、色究竟天。
五種『阿那含天』即不還天,是三界聖人寄居之處。若不是修行淨土法門,則從這裏出離三界。此天已斷盡欲界九品思惑,即與生俱來的貪瞋癡慢的微細思惑。這思惑於九地中,各有九品,合共八十一品。三果聖人已斷盡欲界九品思惑,不起現行,習氣亦除,故說九品習氣俱時滅盡。因惑盡苦亡,故欲界已無卜居之處,三禪亦非遊樂之地。三禪以下的境界,又不是他們的眾同分地,同時他們所修乃是苦樂雙亡的捨禪,故只好在色界天找個安身立命的地方,準備斷盡其餘七十二品思惑,求出三界,證阿羅漢果。
四禪天只有與捨受相應的意識活動。
三、無色天
無色界的有情,雖然沒有物質,但依定力相應而感得的業報有深淺不同,因此也分為四級。
這四空處天,前二天是窮境,後二天是窮心,欲令心境俱空,而不瞭解空的道理。凡夫不知人空,羅漢不知法空,其實心與境本來是空,豈待銷滅而後空?若從五不還天修習聖道,以窮空之定力,來斷盡三十六品思惑,便可證得人我空,成為阿羅漢超出三界。如果從此保守不再前進,還是不回心的鈍根陳羅漢。利根則能回心向大,少修二十萬大劫,即超三界而得成佛。如果從無想外道天,或從廣果凡夫天,而入非非想處天,來窮究空理,修習有漏禪定,不知回頭,迷於有漏之天,錯作無為之想,終至八萬劫滿,無可歸托便墮入輪迴,隨自己的業障,流轉六道中,所謂『饒他八萬劫,終是落空亡。』
1.空無邊處天:
指厭於色身繫縛,不得自在,欣求虛空無邊,由加行入空無邊處定為因,所得定地的果報。
2.識無邊處天:
指厭離空無邊處天,由識無邊之定所招感的果報。也就是思惟清淨眼、耳、鼻、舌、身、意等六種識之相,觀察照了無邊的識相,以先思惟無邊的識相而修加行,展轉引起第二無色定,稱為識無邊處。
3.無所有處天:
指厭患識無邊處,捨諸一切所有,寂然安住不動,到了加行成就時,不但所思惟的空沒有了,連觀無邊心識的能觀心也沒有,因此名無所有處天。
4.非想非非想處天:
此天的定心,至極靜妙,已無粗想,因此稱為非想;此天尚有細想,因此稱非非想。此天位於三界九地的頂上,因此又稱有頂天。
【天界的殊勝】
上面所說的六欲天、四禪天、以及四空天。除五不還天,是三果聖人所住以外,其餘各天,都是凡夫所修得的善業為因,得到善果的酬答,酬答盡了,依舊要墮落輪迴。
在十法界中,天道比鄰人道,兩者都是苦樂交集的地方,而且各有殊勝之處。根據經典所載,天人有以下幾點殊勝:
一、壽命長久
欲界六天中,四天王天壽五百歲。以人間五十年為一晝夜,合計九百萬歲;忉利天以人間百年為一晝夜,壽命一千歲,合人間三千六百萬年;夜摩天壽命二千歲,此天一晝夜,等於人間二百年;兜率天壽命四千歲。此天一晝夜,等於人間四百年;化樂天壽命八千歲,此天一晝夜,等於人間八百年;他化自在天壽命一萬六千歲,此天一晝夜,等於人間一千六百年。
色界天中,初禪的梵眾天壽半大劫,梵輔天天壽一大劫,大梵天天壽一大劫半;二禪天的少光天二大劫,無量光天四大劫,光音天八大劫;三禪天的少淨天十六大劫,無量淨天三十二大劫,遍淨天六十四大劫;四禪天的福生天一百廿五大劫,福愛天二百五十大劫,廣果天、無想天五百大劫,無煩天千大劫,無熱天二千大劫,善見天四千大劫,善現天八千大劫,色究竟天一萬六千大劫。
無色界天的空無邊處天二萬劫,識無邊處天四萬劫,無所有處天六萬劫,非想非非想處天八萬大劫,約等於世間成住壞空八萬次。天人壽量之久,可見一斑。
二、身體高大
四天王身高半由旬(約人間十里);忉利天身長一由旬(約二十里);夜摩天身長二由旬(約四十里);兜率天身長四由旬(約八十里);化樂天身長八由旬(一百六十里);他化自在天十六由旬(三百二十里);色究竟天一萬六千由旬(二十二萬里)。月球距離地球平均只有二十二多萬里,色究竟天的人,手不必舉,便能摘下月亮,宇宙虛空之廣大無邊,及天人身體之高大,實非凡人智識所能想像。
三、衣食殊妙
天界眾生身體越高,穿的衣服越輕。如欲界四天王天衣長二十里,重半兩;忉利天衣長四十里,重六銖(一兩有四十八銖);夜摩天衣長八十里,重三銖;兜率天衣長一百六十里,重一銖半;化樂天衣長三百二十里,重一銖;他化自在天衣長六百四十里,重半銖。
色界的梵眾天穿衣與否,並沒有分別,隨著身形自然有光明勝妙的天衣披身。
其次說到飲食,欲界的眾生吃自然食、淨揣食,以衣被細滑為食、澡浴感受為食;色界有情以法喜為食,以禪悅為食;無色界有情則以意識為食。
四、禪定法樂
從色界乃至無色界的眾生,已經不再以世俗紛亂動蕩的欲樂為滿足,而能安住於甚深禪定之中的靜謐輕安。
天界雖然有許多殊勝妙樂,但是天人一旦福報享盡,難免五衰相現,依舊要墮落到六道輪迴受苦。
另外,天界仍屬三界之內,仍然難逃成住壞空的劫難,當世界壞滅時,還會產生火燒初禪,水淹二禪,風打三禪的三種苦難,如同世界末日來臨一般,即使無色界也逃避不了國土危脆、諸行無常的現象,所以生天固然有生天的福報,但是天界並不是一個最好、最究竟的地方。因此,學佛的人不應以求生天界為最終目標。所謂「三界如火宅」,如何出離三界,如何解脫生死,獲得究竟涅槃之樂,這才是我們所應追求的終極目標。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