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coco1693.pixnet.net/blog/post/442064576-merry-christmas-%26-happy-new-year
http://a780615.pixnet.net/blog/post/442299677
百花獻瑞
程頤指出,為學大要在於「正心養性」,透過力行,則人人可以為堯舜。所謂的聖人,並非天縱聖明, 于 周六 11月 07, 2015 6:36 am
陳志玄
版主
為學(一)
近思錄
Tony私藏的古文觀止
本文選自《近思錄》卷二《為學》,是程頤在20歲左右遊於太學時,胡瑗考試諸生,程頤所作的答卷。
程頤指出,為學大要在於「正心養性」,透過力行,則人人可以為堯舜。所謂的聖人,並非天縱聖明,
而是「由學而致」(透過學習達成的)。
或問:「聖人之門,其徒三千,獨稱顏子(顏淵)為好學。
夫《詩》《書》六藝,三千子非不習而通也,然則顏子所獨好者,何學也?」伊川先生(程頤)曰:「學以至聖人之道也。」
「聖人可學而至與?」曰:「然。」
「學之道如何?」曰:「天地儲精(天地之間儲孕精華),
得五行(金木水火土,古人認為宇宙萬物是由這五種元素所構成)之秀者為人。
其本(人的本性)也真而靜,其未發也五性具焉(人的本性尚未表現出來,就含有五種基本德性),曰仁義禮智信。
形(身體)既生矣,外物觸其形而動其中(觸動內心)矣。
其中動而七情出焉,曰喜怒哀樂愛惡欲。情既熾而益蕩,其性鑿(指本性被干擾而破壞)矣。
是故覺者(明覺之人)約其情(約束其情感),使合於中(中道;規矩),正其心,養其性。
愚者則不知制之,縱其情而至於邪僻,梏(桎梏;束縛)其性而亡之。
然學之道,必先明諸心,知所往,然後力行以求至,所謂『自明而誠』也(中庸原文:自誠明謂之性,自明誠謂之教,誠則明矣,明則誠矣。)。
誠之之道(誠實內心的方法),在乎通道篤(篤信於天道)。通道篤則行之果(果決),行之果則守之固。
仁義忠信,不離乎心。『造次(倉促間)必於是,顛沛(仆倒流離時)必於是』,出處(進仕與退隱)語默(議論和沈默)必於是。
久而弗失,則居之安。動容周旋中禮,而邪僻之心無自生矣。
故顏子所事,則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仲尼稱之,則曰:
『得一善則拳拳服膺(真摯誠懇,心悅誠服的牢記在心)而弗失之矣。』又曰:『不遷怒,不貳過。』
『有不善未嘗不知,知之未嘗復行也。』此其好之篤,學之道也。
然聖人則『不思而得,不勉而中』(指孔子不思慮而可以獲得;不勸勉而可以達到中道),顏子則必思而得,必勉而後中。其與聖人相去一息(一呼一吸之間,比喻相去不遠),所未至者,守(篤守)之也,非化(隨心所欲地造化)之也。以其好學之心,假(給予)之以年(經過一段歲月),則不日(不用多久)而化矣。
後人不達,以謂聖本生知(以為聖人是天縱聖明,生而知之),
非學可至,而為學之道遂失。
不求諸己而求諸外,以博聞強記巧文麗辭為工(精巧),榮華其言(追求華麗的詞藻),鮮(少)有至於道者。
則今之學與顏子所好異矣。」
《近思錄》是朱熹與呂祖謙共同編訂的儒家著作,輯錄了北宋著名道學家周敦頤、
程顥、程頤、張載等四子的言論與事蹟,同時也反映了編者為重振儒家道統的理想。
是書成於淳熙二年(1175年),收錄語錄六百二十二條,分十四門。朱熹曾對弟子說:「
《近思錄》好看。四子,六經之階梯;《近思錄》,四子之階梯。」在南宋及
元明時期,《近思錄》是影響廣大的一本儒學入門書。
至心信樂, 誠者,物之終始,不誠無物。 于 周一 11月 16, 2015 11:05 pm
陳志玄
版主
至心信樂
誠心
「至心」也可以說是「誠心」。
《中庸》說:誠者,物之終始,不誠無物。
是故君子誠之為貴。
《大學》說:
誠於中,形於外。心誠求之,雖不中,不遠矣。
內心是什麼,自自然然就會呈現什麼。有這個心,自然流露於語言、形諸於舉動。所謂「言為心聲」,聽他講這句話,就瞭解他的動機、目的,因為他所講的話,所顯現的,一定從內心自自然然流露出來。
信之功德
「信」對學佛來講,是很重要的,不管是聖道門,還是淨土門。《華嚴經》有一首偈說:
信為道源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
這兩句話是釋迦牟尼佛讚歎「信」的功德。
「信為道源」:信是入道的根源。
「功德母」:信能出生功德。
「長養一切諸善根」:所有的善法也必須靠信來長養。
善導大師的解釋
(一) 機法二種深信
現在以善導大師的一段法語,做為「信樂」的結論。
善導大師「機法二種深信」之文(《善導大師全集》二四四頁):
一者決定深信:自身現是罪惡生死凡夫,曠劫以來常沒常流轉,
無有出離之緣。
二者決定深信:彼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攝受眾生;
無疑無慮,乘彼願力,定得往生。
這段文叫做「機法二種深信」之文,是出自善導大師的《觀經四帖疏》「散善義」中。
《金剛經》所講的:「所謂功德,即非功德,是名功德。」由於他只是以凡夫的分別觀念來說功德,如果還執著這種觀念,就不合乎無為的本性,所以只要執著功德,就不是真正的功德。
但是,眾生在貪瞋癡還沒有斷除、降伏之下,永遠都是有執著的。心若有執著,要和沒有執著的佛性相應,那是完全不可能的。
所以,以自己的力量要達到成佛,那真的是比登天還難。但如果有外力-- 也就是佛的力量,讓我們做為階梯,那我們成佛就非常容易。
機法二種深信,正是這個說明。
(二) 信機
「一者決定深信」:這個「決定」就是決定性,不是不定性或或然性。
「決定深信」:毫無懷疑地相信。
(三) 信法
二者決定深信:彼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攝受眾生;
無疑無慮,乘彼願力,定得往生。
■ 至心
前面曾經提到,所謂的「至心」,就是真心,也就是誠心。世上凡事,若無真誠,這事就是虛假的,何況往生極樂世界這麼重要的事!若不真心信受彌陀救度、若不真心願生彌陀淨土、若不真心專稱彌陀佛名,那怎麼能往生?所以「至心」擺在第一位。
而「至心」的內涵是什麼?就是真正地信受彌陀救度,真正地願生彌陀淨土,真正地專稱彌陀佛名,所以說「至心信樂」。
世間的真相
(一)一切無可樂
《無量壽經》說:
愛欲榮華,不可常保,皆當別離,無可樂者。
(二) 身獨不相代
又說:
人在世間,愛欲之中,獨生獨死,獨去獨來。
當行至趣,苦樂之地,身自當之,無有代者。
(三) 至親路各別
《地藏經》說:
父子至親,歧路各別;
縱然相逢,無肯代受。
(四) 萬般皆成空
人生在世,物質方面的金銀財寶會離開我們,即使恩愛的親人,也會離開我們;而且,每一個人各自受報,是不能互相代替的,也難得再度相見。所謂:
金也空,銀也空,死後何曾在手中;
妻也空,子也空,黃泉路上不相逢。
又說:
一旦無常到,方知夢裏人;
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
(五) 客居不可久
此亦客也,不可以久;
圖久遠者,莫如西歸。
善導大師《往生禮讚》「無常偈」說:
人間匆匆營眾務,不覺年命日夜去;
如燈風中滅難期,忙忙六道無定趣;
未得解脫出苦海,云何安然不驚懼;
各聞強健有力時,自策自勵求常住。
不如西方歸去來
請看第二首:
六欲諸天現五衰,三禪猶患有風災;
縱饒修到非非想,不如西方歸去來。
人天諸善皆不實
「真實功德」相者,有二種功德:
一者,從有漏心生,不順法性。
所謂凡夫人天諸善,人天果報,若因若果,皆是顛倒,皆是虛偽,是故名「不實功德」。
二者,從菩薩智慧清淨業起,莊嚴佛事,依法性入清淨相,是法不顛倒,不虛偽,名為「真實功德」。
人天諸善皆不實
凡夫的身心境界
我們六道凡夫,又是怎樣的境界?
我們凡夫身心所有的一切,都是煩惱的結晶,我們的身體,每一滴血、每一寸肉都充滿著煩惱和罪惡,所修行的,都是有為有漏的,不是涅槃的真性。身體還有分段生死,也就是新陳代謝、生老病死、生死輪迴。
念佛的十五種利益
我 把它歸納為十五點,也就是「現當二益」十五種:「第一、彌陀住頂;第二、佛光護身;第三、諸佛護念;第四、菩薩相隨;第五、冥眾護持;第六、消除罪障;第 七、增長福慧;第八、離諸厄難;第九、能得壽康;第十、將獲善終;第十一、入正定聚;第十二、斷除輪迴;第十三、往生淨土;第十四、成就佛果;第十五、廣 度眾生。」
這「現當二益」十五種在我們《念佛感應錄》裏面都具足。在這十五種當中,前面的十一種屬於「現世的利益」,後面的四種屬於「往生的利益」。
二種深信:勝── 信法、恭敬
易── 信機、慚愧
觀想有三種困難:
第一,罪障深重難,此約其體。
第二,心境不應難,此約其相。
第三,妄想飛揚難,此約其用。(342,343)
稱名有三種容易:
第一,無障重之難,不捨逆謗闡提故。
第二,無不應之難,不須觀行威儀故。
第三,無亂想之難,不論時處諸緣故。
勝劣── 就「法」而言;
難易── 就「機」而言。
勝── 殊勝、圓滿、超越之義;
劣── 下劣、缺乏、拘限之義。
難── 繁雜、困難、危難之義;
易── 簡易、容易、安易之義。
勝── 法── 法體、德能
易── 機── 根機、修相
我們的心有八種功能,這心的八種功能有一首偈是這樣說的:
兄弟八個一個呆,五個門前做買賣,
一個在家出主意,一個司帳管錢財。
「兄弟八個」是指八識,因為八識是一體的,是一個心分為八種功能、作用。「一個呆」,呆是哪一識呢?大家說,呆是哪一識?就是第八識。第八識阿賴耶識,也叫做「藏識」。這個倉庫本身不選擇的,人家搬好的進來,或是搬不好的進來,倉庫統統接受,不會分別好壞,而像這裏所講的選捨,或是選取。所以「兄弟八個一個呆」。「五個門前做買賣」,這五個就是眼、耳、鼻、舌、身。我們沒有眼睛就不能看外面的色,也就是境界;沒有耳朵就不能聽聲音;沒有鼻子,不能嗅氣味;沒有舌頭也不能嚐味道。透過這五識,第六識才能產生其他的作用,所以說「五個門前做買賣」。「一個在家出主意」,這是第幾識?就是第六識。可以說,這八識當中,第六識是總經理,他在家出主意呀!所以,第六識能夠有什麼?有記憶,有分別,有思維,有判斷,要與不要的這些功能,所以他是總經理。「一個司帳管錢財」,這就是「末那識」,末那識就是執著、執取,把倉庫當作自己的身心性命。什麼都為這這個身心性命設想,愈多愈好,只怕少不怕多。所以,凡是前面五識,這五個兄弟所做的買賣,然後,經過這個總經理的收納之後,末那識統統把它點點滴滴,不管是好是壞,都沒有推拒地收在阿賴耶識裏面。可說阿賴耶識是董事長,他要負最後的成敗責任,他如果轉識成智,統統是妙善的功德,他就能成佛。如果是粗惡的話,他就是永遠在六道、三惡道,甚至地獄輪迴。所以,唯識學就有兩句話說:
受薰持種根身器,去後來先做主公。
這就是在說明第八識。第八識「受薰持種」。接受,而且把眼、耳、鼻、舌、身,以及第六意識,所看、所聽、所想,就有一個影子,有一個種子,落在第八阿賴耶識的田地裏面,倉庫當中,而成為未來的果報,所以說「受薰持種根身器」。「去後來先做主公」,去最後,來最先,也就是一個人死的時候,這個第八識最後才離開,也就是說,身體先冷,逐漸逐漸地冷,如果沒有全部冷的話,他還沒有死,他的阿賴耶識、第八識還在身體當中。必須要全部冷透了,第八識最後才離開,這個人才稱為死亡。「來先」,也就是投胎的時候,他最先到,還沒有眼、耳、鼻、舌、身、意的時候,他已經到了。他是主人公。去是最後,眼、耳、鼻、舌、身已經沒有作用了,但是他還沒有離開,他是最後才離開的,所以「去後來先做主公」。
剛剛講總經理就是第六意識,第六意識是在家出主意的。他好像老闆一樣,第六意識,有所謂的「五俱意識」,跟「獨頭意識」。五俱意識就是第六意識陪伴著眼、耳、鼻、舌、身,在一起產生作用,這就是「五俱意識」。當我們五俱意識的時候是有針對性的,所以,比較不會妄想雜念,可是當我們正身端坐,閉目專心念佛的時候,這時候有沒有五俱?沒有了!這是單獨,這叫「獨頭意識」。也就是眼睛不看、耳朵不聽,身體也沒什麼動作,只是嘴巴專一地念佛,這叫「獨頭意識」。獨頭意識的時候,我們阿賴耶識裏面的種種種子就會怎麼樣?神識飛揚,就會浮現出來了,就會躁動,不安穩了。所以有時候白天忙於事情,沒有感覺到,等到晚上的時候靜下來,就追思過去種種難依難捨的,甚至到了三更半夜,還難以成眠。這就是獨頭意識的作用。當然,獨頭意識有很散亂的獨頭,像剛剛講的這個,當自己靜下來的時候,有種種的念頭,這是散亂獨頭。那麼,也有夢中獨頭。因為躺在那裏作夢,眼、耳、鼻、舌、身都沒作用了,那時候在夢中居然還能聽到聲音、看到景象,還能做種種動作,那是「夢中獨頭」。再來,就是「定中獨頭」,入定,那也是第六識的範圍。一切沒有離開第六意識。從這裏可以了解,我們靜坐念佛的時候,更能感受到我們真的是「薄地凡夫」啊!煩惱之強盛,妄想雜念之多,平常沒有發覺,以為自己很清淨,自己根機很銳利,很能夠修其他的法門。一旦靜坐的話,才發現到自己不是昏沉,就是散亂。靜坐下來,沒有精神的時候,睡眠不足,就會打瞌睡;一旦精神好的時候,就是天南地北,上窮碧落下黃泉的,種種追想,該想也想,不該想也想,有意義沒意義,都在想!所以,稱這個想叫「妄想」。為什麼說「妄」呢?本來世間萬法,物質界也好,精神界也好,都是因緣和合而生的,因緣相聚就生,因緣離散就滅。那麼,這個因緣是時刻時刻都在變的。譬如過去有過去的因緣,過去有過去的人、事、物,可是過去已經過去了,事過境遷,人物不再,當時的心,當時的境,有可能已經完全轉變了。這個時候,再追想那個時候,已經完全不相應了。可是我們凡夫都有執著,都會去想。那從這本身來講,是實在的嗎?不是!是虛幻的。所謂「有想皆妄」,所以說妄想。我們凡夫都難免這樣,所以我們凡夫可悲、可憐、可嘆!就在這裏。這樣的凡夫,如果以自己的力量要超越三界六道,那是沒辦法的,可是如果靠彌陀的力量,那就易如反掌。
乃由眾生障重,境細心粗,識颺神飛,觀難成就也。是以大聖悲憐,直勸專稱名字,正由稱名易故,相續即生。
http://www.book853.com/show.aspx?id=2394&cid=17&page=17
http://www.templevisit.org/Selection_content.asp?AutoNo=18739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