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9C%88%E5%A4%9C%E6%84%81
月夜愁曲調來自平埔族歌謠,本為馬偕醫生於20世紀初採集並加以譜寫的聖詩〈拿阿美〉(Naomi)。1933年,知名作曲家鄧雨賢將其重新編曲,並委由周添旺填詞後,交由林氏好(即林是好)公開演唱並錄製唱片。
歌詞中的「三線路」指的是有安全島、種了樹的三線道。1930年代,台灣興起自由戀愛的風氣,當時台北「三線路」人車稀少,是情侶約會散步的好地方。周添旺心有所感,寫下失戀人的心情,配合哀愁的旋律,因此廣受歡迎。
日治時期,在「皇民化運動」緊鑼密鼓聲中,日本帝國政府派栗原白也將「月夜愁」歌詞改為「軍夫之妻」,用以鼓勵、推廣台人踴躍捐軀報國。
月夜愁的旋律在1970年代再度改詞為〈情人再見〉,由鄧麗君主唱灌錄唱片。
月夜愁 作詞:周添旺 作曲:鄧雨賢 編曲:蟻學康
月色(Ge̍h-sek) 照(chiò) 在(chāi) 三線(sam-soàⁿ) 路(lō͘)
風(hong) 吹(chhoe) 微微(bî-bî)
等待(tán-thāi) 的(ê) 儂(lâng) 哪(ná) 未(bōe) 來(lâi)
心內(Sim-lāi) 真(chin) 可疑(khó-gî)
想(siūⁿ) 毋(m̄) 出(chhut) 彼(hit) 个(ê) 儂(lâng)
啊(ah)~ 怨嘆(oàn-thàn) 月暝(ge̍h-mî)
敢(Kám) 是(sī) 註定(chù-tiāⁿ) 無(bô) 緣份(iân-hūn)
所愛(só͘-ài) 的(ê) 伊(i)
因何(in-hô) 予(hō͘) 阮(gún) 放(pàng) 袂(bōe) 離(lī)
夢(Bāng) 中(tiong) 來(lâi) 相見(saⁿ-kìⁿ)
斷腸(toān-tn̂g) 詩(si) 唱(chhiùⁿ) 袂(bōe) 止(chí)
啊(ah)~ 憂愁(iu-chhiû) 月暝(ge̍h-mî)
更深(kiⁿ-chhim) 無(bô) 伴(phōaⁿ) 獨(to̍k) 相思(siuⁿ-si)
秋蟬(chhiu-siân) 哀(ai) 啼(thî)
月光(ge̍h-kng) 所(só͘) 照(chiò) 的(ê) 樹影(chhiū-iáⁿ)
加添(Ka-thiam) 阮(gún) 傷悲(siong-pi)
心頭(sim-thâu) 酸(sng) 目屎(ba̍k-sái) 滴(tih)
啊(ah)~ 無聊(bô-liâu) 月暝
鄧麗君
情人再見
相見已晚 又要分手
癡癡相望 默默無言
何時能見
不知哪一年
不知哪一月
不知哪一天
啊 情人再見
相見是短 離別是長
無限傷心 無限心酸
何時能見
只怕海已枯
只怕石已爛
只怕人已變
啊 情人再見
如今相見 又要分手
無限傷心 無限苦痛
何時能見
我倆情不變
我倆意不變
我倆心不變
啊 情人再見
更多更詳盡歌詞 在 ※ Mojim.com 魔鏡歌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