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公問孔子於子路,子路不對。子曰:「汝奚不曰:『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述而

葉公是楚國大夫,姓沈名諸梁,字子高,「葉」是其食邑封地,「公」是他自我膨脹的僭越稱謂。三國志有葉公好龍的記載:「昔楚葉公好龍,神龍下之,好偽徹天,何況於真。」可見葉公只是個附會風雅,華而不實之俗物。子路不理會他的發問,迴避不答原因不外:夏蟲不足以言冰,就是說了他也不會懂;況且夫子思想博大精深,豈是三言兩語足以定論的。  

「苟日新, 日日新, 又日新。」吾人求知過程能帶動人生境界之求新、求變,面對一個不斷精進,日日更新,事事新鮮,每一天都是讓人期待有所突破創新的日子,從又驚喜的探索領域中屢屢獲益,亢奮持續刺激內分泌,就能增強免疫力壓制病毒入侵,抑制壞細胞繁殖分裂,具有抗老化的作用,使人樂而忘憂自然感覺年輕。在性情方面,久而久之的潛移默化,相貌、風度都會隨之改變,而性情、秉性的變異,塑造成的人格特徵,謂之氣質。 

史記卷八十四屈原賈生傳:「德人無累兮,知命不憂。」易辭有云:「樂天知命故不憂。」「道既不行,復不能知命樂天,又不能深隱於山藪,乃亦時出於人間。」 

豁達知命就能澹泊名利、勘破生死、不惑鬼神。深知回歸自然演變之理,故能隨遇而安,產生比宗教真實更安定的內斂力量,比法律嚴謹更公義的自我約束。這也是古往中外先聖先賢,雖無宗教約束卻比宗教信徒具有更聖潔偉大的人格情操的緣故,也正是夫子借題發揮,所欲表達的趣旨。 

讀書之樂樂無窮,瑤琴一曲來薰風。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知命 人格
    全站熱搜

    lichen194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