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http://bbs.gsr.org.tw/cgi-bin/view.cgi?forum=27&topic=2977

 >> 全球讀經教育交流網當代新儒家思想廣場《道家的「無」底智慧與境界形態的形上學》(牟宗三)


《道家的「無」底智慧與境界形態的形上學》(牟宗三)


(這篇文章已經被閱讀了 466 次) 時間:2013/05/10 03:26pm 來源:delfi


[這篇文章最後由delfi在 2013/05/10 05:49pm 第 1 次編輯]$0_o%^
©全球讀經教育交流網 -- 一個讓讀經朋友分享與交流的家   K0Z
©全球讀經教育交流網 -- 一個讓讀經朋友分享與交流的家   gT-f@B
牟宗三:《道家的「無」底智慧與境界形態的形上學》 UI
©全球讀經教育交流網 -- 一個讓讀經朋友分享與交流的家   vV1R
©全球讀經教育交流網 -- 一個讓讀經朋友分享與交流的家   ^nE9
©全球讀經教育交流網 -- 一個讓讀經朋友分享與交流的家   K&yO$
今天說道家,標題是「道家的『無』底智慧與境界形態的形上學」。?
©全球讀經教育交流網 -- 一個讓讀經朋友分享與交流的家   B
所謂「無」底智慧,是由於在中國思想中,道家首先提出「無」字來表示道。 故吾人看到「無」,便將之看成名詞,如《老子》 :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都是將「無」作名詞用。 這種用法較為特別,不易了解。 平常我們說「道」或「天道」,總對之有一個想法,但很難想到要以「無」表示之。 現在我們便看看道家如何以「無」言道。 s\
©全球讀經教育交流網 -- 一個讓讀經朋友分享與交流的家   ?EX
首先,我們不把「無」字作名詞看,而將它作動詞看。 先看看道家所要無的是什麽: 無是否定義。 則看看道家所要否定的是什麽: 這作動詞的無所要無掉的東西,在道家思路里面,可分幾層,一層層往上想。 首先所無掉的,是我們自然生命的奔馳(或紛馳),故道家說養生(養性),含精抱朴,把生命養在這裡面,而不讓其向外奔馳。 所以「無」並不是乾枯的否定,它的意思很活。 向上一層,是要無掉「生理慾望」。 再往上想,是心理的情緒(七情),我們說某某人在鬧情緒,這鬧情緒便是道家所要鄭重正視的問題。 再往上看,是意念的造作,這對我們生命的影響,是最兇猛的。 道家說自然,便是要對治這不自然的造作。 再往上一層是一切觀念系統,所有一套一套的觀念系統,在道家看來,都不是好東西,這即所謂( ideology )。 在自由主義之前提下,是不喜這個東西的。 但我們中國自民國以來,最喜歡這玩意兒。 我以前有一篇文章談過「觀念底災害」。 我們現在所處的苦難的時代。 便是ideology 所造成的災害的時代。 ideology 這字一般翻作意識形態,並不好。 我譯作「意底牢結」,這便音意兼顧。 我這譯詞一出來,便馬上有人採用。 這意底牢結即造成觀念系統底災害,人們想以一套虛偽造作的觀念系統來支配人的具體生活。 最顯著的便是馬克思。 這是以前王船山所說的「立理以限事」。 船山說,我們只可「即事以窮理」,不可「立理以限事」。 現在意底牢結成為大災害,都是由於以觀念來限制這丶限制那,遂成大害。 這點道家最先看到。 故從自然生命底奔馳以至觀念系統,都是道家所要無掉的,都要化綽的。 這不是抽象的否定。 無掉之無是活的,要真實地化掉。 這種種層面,概括起來說,便是「有」。 「有」底直接意思,要從「有為」來了解,不可如西方哲人之作為思想範疇來看。 故老子之有,不可看成西方傳統的形上學中的一個純粹思想概念之「有」(being) 一樣涵義。 有與非有( non-being )相對。 這是西方傳統哲學所喜言的,他們將其看成是最高的純粹概念,為存有論的範疇。 西方從希臘至黑格爾,便專門說這個,這是傳統的西方思考。 但當我們看到道家的有無,便不可以拿這一套來想。 道家之「有」是從「有為」處來看的,是從「造作」處來看的,這有為造作,都使我們的生命不得寧靜。 故道家首先主張養生。 養生即是養性,工夫是從心上做,而在性上獲得結果。 一切種種都是心理活動,故心最出問題。 那我們可想到這一切種種災害,對一切人的生命所引起的災害,是道家所深切感到的,故要用工夫從心上把這些有為造作化掉。 從化掉有為之有,顯示出一個境界,道家名此境界日無。 在這時候,當作動詞看的無,便轉成名詞意義。 故「無」不是存有論的範疇,而是通過化掉一切有所顯示之境界,不是一對象,不是由分析宇宙之成素而得的。 故一般用non-being 來翻「無」粗看不錯,其實是不對的。 「無」翻作nothingness 便可以了。 nothing 拆開來是no thing,它的反面是something ,前者是全稱否定,後者是特稱肯定。 這意思說明白了,便可以往下講。 :j*%]B
©全球讀經教育交流網 -- 一個讓讀經朋友分享與交流的家   `uyBxX
©全球讀經教育交流網 -- 一個讓讀經朋友分享與交流的家   wie
從動詞無轉變成名詞無,顯示將一切造作化掉的空靈境界。 客觀言之曰無,主觀言之則曰虛(從心上說)。 故老子曰: 「致虛極,守靜篤。」以作虛靜之工夫。 虛這觀念,西方沒有,中國人很懂虛,如虛心丶虛靈明覺丶虛靜。 虛是空無又非空無,說實亦非實,虛虛實實是不定的。 運用之妙,存乎一心,這是中國人的智慧。 這不可以基督教的謙卑來說明,謙卑是跪在耶穌腳下,中國人只說謙虛,不說謙卑。 s;}H
©全球讀經教育交流網 -- 一個讓讀經朋友分享與交流的家   J
這種由虛無而呈現道,而若由此說形上學,便可名曰境界形態的形上學。 境界二字亦不好講。 境與境界,非先秦典籍所有,乃佛家語。 境界指外在對象,界是類,這義很平實,很確定,沒有什麽特殊意義。 但佛家對客觀對象的類需有所說明,故唯識宗說境為識所變,這麽一來,便使平貫而無顏色的境界變成有顏色,成為主觀。 一變成主觀,則說修持工夫時,境便隨識而變,一切境底意義,都隨著我們的心靈而變。 如通過修持而轉識成智,在這過程中,不獨識超轉,而境亦超轉。 這便成為我們平常所說境界之義,意即我們所由修為而見之道完全決定於主觀修為的高下。 如水漲船高,主觀修養高,則所見之道亦高。 化掉了有為造作便是道,便是自然。 這道字之意義與普通所了解者不同。 基督教說太初有道,儒家說天道,印度說梵天,都是正面肯定有東西,但道家便沒有正面說,不說道是什麽。 這情形,我們便稱之為境界形態的形上學與實有形態的形上學相對。 西方是實有形態,從純思想丶範疇開始。 在中國思想中,儒家的道德形上學,亦是由主觀方面的道德實踐透出的,但亦有實有義(如天道丶天人合一)。 而道家如有形上學,便只會是境界形態的形上學。 這不是說道家有這一方面的意思但卻不只此,這乃是將道家的智慧形態作一整個的估量,而決定如此者。 X<
©全球讀經教育交流網 -- 一個讓讀經朋友分享與交流的家   [>m}
©全球讀經教育交流網 -- 一個讓讀經朋友分享與交流的家   %;XXQ:
道家說道,亦有很多其他的意思,是否都可以說成境界形態呢?人便可馬上提出這疑問。 我們看老子,他說的道,有三義:一丶客觀性;二丶實體性;三丶實現性。 這是道的三性。 我們一說到道,必會首先想到它的客觀性。 其次道是一切的根源,便會想到道有實體性( substantiality) ,是一個終極的實體。 最後道能實現萬物而使之成為存在,道負有萬物存在之責任,這便是它的實現性,即它是一「實現原理」。 創生一詞,用於儒家甚當。 《中庸》云:「天地之道,可一言而盡也,其為物不貳,則其生物不測。」天地之道,仁,是創生義(仁是生道)。 但用之於道家,便不甚恰當,故不能用有特定意義之「創生」一詞說之,而用一較籠統的「實現原理」 一詞說之(創造之形態亦有不同,但不管是上帝之創造或道德的創造,皆可統曰實現原理)。 何以說創生一詞於道家為不恰?老子不也明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 丶「道生之,德丶畜之」丶「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麽?這都表示道之實現性。 「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天地得一才能成其為清或寧,故一即是道。 下面數句亦如此。 這都表示道底現實性,是道的宇宙論意義。 道既有此三性,則道家的形上學似乎也可說是實有形態的形上學,為何定說是境界形態的呢?這需要切實了解,不可浮泛。 我們先從道之實現性說起。 /\
©全球讀經教育交流網 -- 一個讓讀經朋友分享與交流的家   o::Z3<
©全球讀經教育交流網 -- 一個讓讀經朋友分享與交流的家   tVxo)
道家所說的生,是不生之生,王弼的注便甚恰。 王注曰: 「不禁其性,不塞其源」,這便是生,這即化掉意念造作所顯之無,而不可客觀化而視為客觀實體,故亦不可以道為客觀實體。 「不禁其性,不塞其源」,便是生,不是有一實體在後面創生之,而是一切活動都是物自己在生丶在成丶在化。 物自己生,與道有什麽關係呢?這便是道家的智慧。 我們都喜歡動手動腳去為,而不了解這智慧。 「不禁其性」,即不禁止壓抑其本性; 「不塞其源」,即不需把它自生自在自成自化之源堵住,它自己便會生長。 為什麽說這是道呢?這便是所謂讓開一步,這便是道家智慧所在。 你不要把持天下,操縱天下。 這用來對付共產黨是最好的,我們真深切感到這裡面的災害,當年老子早就看清楚了。 人總是想往前一步,而不肯讓開一步。 這讓,要極大之工夫。 因這要大工夫,所以這裡有道,這便是道生了。 你讓開而由它自生,亦即等於你生它了。 這是所謂「不生之生」,是為消極之生(儒家則為積極義)。 這是一特別的形態,不易體會,故道之實現性要如此了解,這地方便要好好體會。 GM
©全球讀經教育交流網 -- 一個讓讀經朋友分享與交流的家   2th,q:
©全球讀經教育交流網 -- 一個讓讀經朋友分享與交流的家   N*L
至於道之實體性,如何可看成境界而非一實有呢?照老子看,一定要讓開一步(今日曰open society),能讓便能生,將此拓大而為一普遍原則,而認為宇宙一切之有都要讓開一步,而不能把持操縱,無任何的決定與控制,這便是虛,這便是無。 我們人間須要如此,拓大之;天地萬物,一切亦須如此。 一切有之後,都有虛靈而讓開一步之境界之道在涵容著。 這本是主觀修養之境界的拓大化,故不可以看成如西方的實有形態。 故我說道有客觀義丶實體義及實現義,這只是道之「姿態」。 照此了解,是一種姿態,並不能當真的。 這必須由前面所說的進路來了解,由此而拓大化,來看天地萬物。 這是觀照丶玄覽。 說無是天地之本,是由觀照玄覽而說出來的話,但這觀照玄覽有實踐上的必然。 我是由這個進路往前進來顯出「無」必然至此,故由觀照玄覽所成之形上學,必為境界形態的形上學。 故道雖可有這些姿態,而這些姿態,都可以化掉,而不可當真。 這在莊子便可以看得出來。 老子書因為是分解的經體,故有這種種姿態。 莊子則用其荒唐之言,無端崖之詞,把看成客觀義丶實體義之道,都收斂到我們主觀之境界上,完全內在化於逍遙無待中。 假使我們把道看成客觀實體而生萬物,即客觀地看,莊子便把它收在主觀內。 我們容易想到的,是道在萬物之後而為本,莊子便要把它拉到前面來,使之浮現在吾人眼前。 把道看成客觀實體而在萬物之後而為本,是為莊子所不敢的。 這從逍遙齊物之義便可看到。 《齊物論》上說,一般人常想有個開始,「有始也者」,但還「有未始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始也者」。 常人都由眼前的有開始,但有之前還有無,無還不定是最後的,還不定是根本的,還有「末始有無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無也者」 。 重重向後推,這種想法是最拙的,一直向後推溯,永遠停不下。 莊子便不肯如此。 他說: 「俄而有無矣,而未知有無之果孰有孰無也。」這便是莊子的筆法。 「俄而有無矣」,一轉眼,有無同顯,但誰是有丶誰是無,我卻不明白。 這便是莊子的聰明,他使用這種搖蕩的筆調來表示,一切有無的分別,都不可決定。 無,不在有無相對處現,而在相對之有無被化掉後顯現,此即絕對之無,即將相對之有無化掉後之空蕩蕩之境界。 道在逍遙無待之心境中呈現。 道呈現,則一切在自爾獨化。 化而無化相,故曰獨化,曰妙,一切玄談更由此而出。 道不是作為客觀實體擺在那裡的。 這便把老子那些姿態化掉了。 故老丶莊是同一系統,只是表達方式有不同,《老子》較為樸素一點,境界義要至《莊子》方可徹底了解。 故講《老子》,碰到那些詞句,要特別小心。 wW$
©全球讀經教育交流網 -- 一個讓讀經朋友分享與交流的家   =}FMc
©全球讀經教育交流網 -- 一個讓讀經朋友分享與交流的家   MB7
由此再往下而說道家之兩層存有論,即將境界形態之形上學分成兩層來了解。 對「成心」之說,便叫做現象界之存有論(執的存有論)。 有成心即有是非,有是非即有爭辯,故成心是吾講是非丶起爭辯之根據。 對道心而言,便成功本體界的存有論(無執的存有論)。 「執」非只佛家說,老子亦有說,如曰「無執無為」,便有「執」字。 有執便有為丶有執著。 在道心無執之存有論下,萬物是怎樣的狀態呢?即如前面所說逍遙無待丶化無化相。 如有相,便是現象界的存有論。 這是因為有時間觀念的插入。 一有時間,便有空間,這便不逍遙無待,而化有化相;故當道心玄覽時,萬物皆在逍遙無待,自爾獨化中,此即物之在其自己( thing in itself )。 此語以前翻作物如,亦不錯。 康德說物之在其自己不能在時空之下把握,這觀念是康德哲學中最麻煩的地方,西方人不懂得此意,而中國人一看便懂,如家常便飯。 如「萬物靜觀皆自得」,「自得」 之物即物之在其自己,此即物如。 這便不在時空以及範疇下,時空以及範疇不能用到這裡來。 不在時空與範疇內之物,便是物如。 但這非佛家之真如,因真如是就空說的。 f` u"B
©全球讀經教育交流網 -- 一個讓讀經朋友分享與交流的家   PqH
©全球讀經教育交流網 -- 一個讓讀經朋友分享與交流的家   f
物以在其自己的狀態現於吾人眼前,便完全靠主體以道心觀照,以道心玄覽。 假若對道心能了解,則對物之在其自己便能了解;於康德,物之在其自己是彼岸,屬於上帝,人不可知。 人不能有無限心,故物之在其自己對人為不可知,完全是一大黑暗。 康德不將道心放在人身上,這使兩主體錯開:一主體是有限的,是了解現象;另一主體是了解物之在其自己,則放在上帝處。 然其實我們人身上便有兩主體,無限心亦在我們之內,而物之在其自己便在我們的無限心之主體上呈現,如是,我們可清楚了解之。 於此,諸位可問,人何以會有無限心呢?這是東西思想最大的分野,西方上帝歸上帝,無限歸無限,人是有限的。 中國則以人為「雖有限而可無限」。 佛家亦如此。 佛教所以能進入中國,亦因在這點上與中國相契。 人如不能有無限心呈現,則成聖成佛決不可能。 成佛無論如何困難,要經恒沙劫數,但總是可能;在西方哲學了解下卻不可能,故這是最大的分野。 人有無限心呈現,由此而有無執的存有論;自爾獨化,化無化相,表示我們無任何概念之執著。 若以成心用事,則時空丶因果一切概念都進入,這使自爾獨化之物拉扯而成為現象。 莊子所說之八德(有左有右,有倫有義,有分有辯,有競有爭) .亦是說現象,八德相當於康德的範疇,是爭論的標準,莊子是隨便舉的,而西方則是決定地說。 中國人對這方面是不行的,我們不可只憑一己之聰明,要藉助康德的一大套。 而這一大套,在我們看起來,卻都是執,這一點,是中西文化融合的契機,亦是我們這一代的重大責任。 自然科學亦是執,不執便無科學。 在自爾獨化中,科學永遠開不出來。 假如科學有價值,則我們對於執,便不可如前人之觀念,全視之為虛妄,執著亦有其意義。 康德以執為積極,以無執為消極,中國則反是。 這是中西文化天然的湊合而可消融的地方。 i`7C(5
©全球讀經教育交流網 -- 一個讓讀經朋友分享與交流的家   6%oi
©全球讀經教育交流網 -- 一個讓讀經朋友分享與交流的家   .GBK?
現說無底智慧,這是曲線的智慧。 凡一切分解地說的,那是直線,方方正正的,而道家這無之智慧,卻是曲的,而其所以吸引人,亦在這地方。 這曲線要如何了解呢?此即「詭辭為用」,老子以「正言若反」 說之。 以現在的話來說,是辯證的詭辭。 平常說辯證法,是用「緩辭」,但當說辯證的詭辭,便需用「急辭」,方可保持詭辭的勁道,而特顯曲線的意義與作用,這詭辭即無之智慧。 老子說: 「忘其身而身存,後其身而身先」,這是曲線的智慧。 不能用緩辭拉開,拉開便會出毛病,黑格爾便拉開而到處擺,唯物辯證便因黑格爾的拉開而起,這便出毛病。 你要想保存你自己,你便要忘掉你自己;你要想站在前面,你便要讓開,先處於後面。 若用心不良的人將這個看成權術,便亦是權術,若看成智慧,便是極高的智慧,故道家在政治上,常變成權術。 這原則用到仁義聖知上,便是「絕聖棄知,絕仁棄義」。 道家並不一定原則上否定仁義聖知,故王弼用「絕聖而後聖功存,棄仁而後仁德厚」 以解釋之。 這兩句解釋雖出自王弼,但不違道家原義。 你要罵道家,亦可以絕聖棄仁來罵它,但這並非平情之論。 而其實義確是「絕聖而後聖功存,棄仁而後仁德厚」,不是原則上的否定。 從絕棄上來看,是否定,但卻成就了聖知仁義。 你若問道家是否原則上肯定呢?也沒有。 凡是有原則上肯定或否定者,是what 的問題,屬於問「是什麽」的問題,儒家便是如此。 他可告訴你何謂聖知仁義。 道家不是如此,是成就了作用的保存,對聖知仁義有作用上的保存。 這是只有how 的問題。 道家只有「如何」的問題。 它只順著你說,你提出聖知仁義,好,但如何才能完全地呈現呢?這是不可空講的。 你說聖知,便問你如何能實現出來呢?你說仁義,也便問你如何實現出來呢?故道家不是從what 的立場來肯定的,而是從如何的立場來作用地保存的。 這便是道家的智慧,單單著重這一點。 他以此為勝場,便以此而成家。 道只通過「無」來了解,我們不能肯定地說它是上帝,或是梵天,或是仁等等。 故無是境界。 sXf6|
©全球讀經教育交流網 -- 一個讓讀經朋友分享與交流的家   z|g
©全球讀經教育交流網 -- 一個讓讀經朋友分享與交流的家   p*OqH
無的智慧,雖道家以之為勝場,而成家,但這義,老實說是共法,是共通的。 儘管耶教說上帝,上帝亦不能不表現無的智慧,不能執有。 儒家說天道,佛說如來藏清淨心,亦必須是在「無」的狀態上說。 故說此義是共通的,任何大教都不得違反,而道家卻專就此處說。 但專說此而無其他,並不能自足,但把這共同處捉住了。 上帝亦不能執,故是無限的妙用;天道亦得如此。 故曰: 「天何言哉」,天道亦不能在「有」 的限定中表現。 故此吾名之曰共法。 我點明此意,是想要解決中國思想史中最令人討厭的忌諱問題。 以前人動不動便說這是來自佛丶老,自造一圈套而把自己困住。 所謂來自佛丶老,是什麽東西呢?是否只許佛丶老說,不許儒家說。 共黨也吃飯,是否我們便不能吃飯?天地間總會有共通的東西,故要提出說明這是共法。 6"Tc
©全球讀經教育交流網 -- 一個讓讀經朋友分享與交流的家   v,,
©全球讀經教育交流網 -- 一個讓讀經朋友分享與交流的家   L
無的智慧,道家曰玄智,而佛家則是般若智。 在般若智的運用上說,空是佛家的特殊義,道家不說因緣空。 但在作用表現之形態上,二者相遇。 那麽我們是否可說佛說是來自老丶莊呢?​​這當然不能說。 同樣,亦不可說儒家的「天何言哉」 定來自老丶莊。 不能說誰自誰來,這便顯共法的意味,故道家的無便可作為吸收佛學的橋樑。 以前亦有人說蠻夷的印度不可能有如此高深的理論,而都是出自老丶莊。 這是絕對的民族主義,我們不能瞎說。 中國吸收佛學,首先從般若入,對般若,中國人便感覺熟而親切。 儒家之聖人亦​​不能違此義。 如「無有作好,無有作惡」,便是這無。 「有厥喜,喪厥善」,這也是曲線的智慧。 孔子亦說毋意必固我,《禮記》上亦有「無言之教,無服之喪,無聲之樂,無體之禮」,這無乃代表最高境界。 這意思從《尚書》至孔子都有。 程明道之「天地之常以其心普萬物而無心,聖人之常以其情應萬事而無情」二語,便更明顯,這都是詭辭。 「以其心」是有,「普萬物而無心」是無。 「以其情」是有,「應萬事而無情」是無。 這有與無二者是否衝突呢?若以無否定有,便糟糕丶了,故這看似矛盾,其實不矛盾。 這正如禪家所說「即心是佛,無心為道」,即心是佛,是有,這有是何意義呢?無心為道,是無,這無是何意義呢? 「即心是佛」是有,是存有論的肯定,你如問什麽是佛?禪家答心便是佛,肯定如來藏清淨心,這是what 的問題,道家無此。 「無心為道」,便是般若,這道是修行的方法。 你若要體現即心是佛,必須般若智呈現。 般若便是無心,把一切執著都化掉。 「無心為道」是作用上之無,是無實踐上的執著,非無存有論之肯定,而是無對存有論之肯定之執著。 故佛家說空空,空掉對空的執著。 這意思,禪家可說,道家可說,何以明道便不可說呢? 「天地無心而成化」,天地生物,怎可說有意的生這生那呢? j1e
©全球讀經教育交流網 -- 一個讓讀經朋友分享與交流的家   .>.@
©全球讀經教育交流網 -- 一個讓讀經朋友分享與交流的家   k
再看陽明之「無心俱是實,有心俱是幻;有心俱是實,無心俱是幻」,錢德洪好久不了解,王龍溪言下便懂。 「無心俱是實」,是說我們只有在無心之狀態下,化掉一切造作,一切方是實。 「有心俱是幻」 是說一有造作,一切皆成虛幻。 「有心為善,雖善不賞」。 一有心,便一切非實。 這是作用上的智慧。 「有心俱是實,無心俱是幻」 .這似與上面衝突,但其實不衝突。 這有是存有論上之肯定,我們總得肯定良知天理,一切東西在良知天理下,統統是實,不只是我們,就是一草一木丶山河大地在良知天理之貫徹中都是實。 這是存有論上之有,非作用上之有。 假定連存有論上之良知天理亦否定,便一切都是虛幻illusion 了。 這樣一說明,糾結便打開了。 m
©全球讀經教育交流網 -- 一個讓讀經朋友分享與交流的家   4iX`(P
©全球讀經教育交流網 -- 一個讓讀經朋友分享與交流的家   0|G\ZB
由此下來,陽明說「無善無惡心之體」,以及王龍溪之四無(無心之心其藏密,無知之知其體寂,無意之意其應圓,無物之物其用神) .這都是道家所說作用上之無,為什麽一看到此等語句,便視之為佛丶老,而群起哄然呢?至明末許敬蓄與周海門九辯,仍辯個不休。 我們不可以「誰來自誰」來衡量是非,這要解除忌諱,但並非混同。 道家即以此共法而成家,而不決定其內容是天理抑上帝。 故道家之道,是不可界定的。 在此我便可作結論:道家哲學意味重,教的意味輕,故道家的老丶莊是哲學家,非聖人,而立教非聖人不可。 儒丶佛與基督教,教的意味便重。 故說中國的哲學傳統(狹義的) .便要說道家與名家。 由道家而上溯至羲和之官,便是中國哲學的傳統。 今天便講到這裡。 +y^8_
©全球讀經教育交流網 -- 一個讓讀經朋友分享與交流的家   N@~GWK
©全球讀經教育交流網 -- 一個讓讀經朋友分享與交流的家   @
©全球讀經教育交流網 -- 一個讓讀經朋友分享與交流的家   clL7
(楊祖漢記錄) m
©全球讀經教育交流網 -- 一個讓讀經朋友分享與交流的家   P+=%#C
©全球讀經教育交流網 -- 一個讓讀經朋友分享與交流的家   3D
©全球讀經教育交流網 -- 一個讓讀經朋友分享與交流的家   :lHg>{
©全球讀經教育交流網 -- 一個讓讀經朋友分享與交流的家   aRcs
原載〈鵝湖月刊〉第1 卷第4期( 1975年10 月) {,o
收錄於牟宗三先生全集         《牟宗三先生晚期文集》b!?ViA
©全球讀經教育交流網 -- 一個讓讀經朋友分享與交流的家   LV(BF
資料轉引自M
http://www.moophilo.net/viewthread.php?tid=1001{&XwK



 

arrow
arrow

    lichen194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