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曹志成
國際佛學研究第二期
1992.12出版
頁310-325
http://ccbs.ntu.edu.tw/FULLTEXT/JR-BJ006/bj6_2_13.htm

 


頁310

一、前言

    《華嚴經》<十地品>與<十地經>不管對於印度大乘佛教的發展來
說,還是對於中國本土佛教思想之發展而言,都是一本相當重要的經
典----不論是中觀學派,還是瑜伽行派(印度佛教方面),或者是中
國佛教方面的地論宗,甚至是華嚴宗,都把《華嚴經》<十地品>,亦
即《十地經》視成重要思想的泉源以及最重要的「經證」之一。其所
以會如此,乃是由於《十地經》綜合了《阿含經》以來的緣起觀以及
新興的《般若經》之空思想(註 1 ), 倡導了一種新的平等精神,
新的緣起觀與唯心觀之故 ---- 此可由《十地經》第六現前地的十種
平等性、 緣起的十種順逆觀察、 三解脫門之思想略見一、二(註 2
)。筆者在這裡嘗試以《十地經》的緣起觀與「三界唯心」、「十二
支有依於一心」的唯心觀之關係的思想課題為線索重新探討《十地經
》與世親《十地經論》中的特殊緣起觀與心識說的內容與涵意,並重
新發掘「唯心」觀的多角度含義與現代意義。
    《十地經》與《十地經論》的緣起觀與心識觀的內容為何?「三
界唯心」的「心」是真心呢?還是妄心呢?「三界唯心」的「唯」是
「否定外境,肯定內識」呢?還是「遮離心之作者」呢?這些問題雖
曾部份地被傳統佛教學者(地論宗)與日本當代學者(如板本幸男、
玉城康四郎等位)處理過(註3),我們仍可以從文獻學、經典分析
與概念分析的方法學角度,來繼續深入探討《十地經(論)》的緣起
觀與唯心觀的豐富意涵;以打開不同思想傳統(印度佛教的中觀、唯
識系統以及中國佛教的真常系統)的對話空間之可能性。
    因此,我們分成四個部份,來探討《十地經》與《十地經論》中
的緣起觀與唯心觀之關係:第一部份為《十地經》的原始資料與當前
的研究課題(第二節----此為文獻學徑路);第二部份為《十地經》
的緣起觀與心識觀(第三節);第三部份為《十地經論》的緣起觀與
心識觀(第四節)----此二、三部份為原典語意分析;第四部份則是
「三界唯心」的「唯心」意涵的再

頁311

探討(第五節)----此為核心概念的「詮解」問題,涉及到「依義不
依文,依了義不依不了義」的詮譯學原則之問題。最後為結語(第六
節),總結上述思想課題的成果。


二、《十地論》的原始資料與當前的研究課題

(一)《華嚴經》<十地品>的諸譯本:
    (1)中文類:
         《漸備一切智德經》,西晉竺法護,西元二九七年,大
           正藏第十冊。
         《十住經》,姚秦鳩摩羅什,西元四○二~四年,大正
           藏第十冊。
         《大方廣佛華嚴經》(六十卷),東晉佛陀跋陀羅,西
           元四一八年,大正藏第九冊。
         《十地經論》,世親著,北魏菩提流支等,西元五○八
           ~五一一年,大正藏第26冊。
         《大方廣佛華嚴經》(八十卷),唐實叉難陀譯,西元
           六九五~六九九年,大正藏第 10 冊。
         《佛說十地經》,唐尸羅達磨,西元七五三~ 七九○年
           ,大正藏第10冊。
      (2)藏文類:
         《Sans-rgyas phal-po-che shes-bya-ba sin-tu-rgyas-
           pa-chen-pohi-mdo》
           (大方廣佛華嚴經八十卷),智軍(Ye-she-sde)等譯
           ,八世紀左右,德格版No.44。
         《Hphags-pa sa bcuhi nam par bsed-pa》(聖十地經
           解說,即十地經論),智軍譯,北京版西藏大藏經,104
           冊,No.5494。
         《 Sa bcuhi mam-par-bsad-pahi-mam-par-bsad-pa》(
           十地經論疏),日成著(Ni-ma sgrubPrajnavarma譯,
           德格版,No.3998。

頁312

         《Hphags-pa sa bcuhi mdo-sdehi glen-gshi bsad-pa》
           (聖十地經因緣疏),sakyahi blo著,No.3999
      (3)梵文類:
         (11) Da'sabhuumiku suutra et Bodhisattvabuumi,J.Rahder,
           1926,Paris
         (12) Da'sabhuumtst'svaro naama mahaayaanasuutra (梵文《華嚴經》
           < 十地品 >,近滕隆晃,1936,ko 本,東京,大乘佛教研揚會。
         (13) 梵文日譯十地經,龍山章真譯,國會刊行會,昭和 57 年
           1 月。


(二)《十地經》諸譯本成立次第關係(虛構的理想模式):

    其中C代表《漸備經》、《十住經》、《六十華嚴》以及《八十
華嚴》以外的共通原本經典,
    T代表世親以後到西元七五○年左右的共通原本經典,
    D代表梵文本(近滕本)以及《佛說十地經》的共通原本經典(註4)。


(三)當前的研究課題大致可分成三類:

    (1)「三界唯心」的「心」是真心抑妄心呢?
    此問題涉及了《十地經》與《十地經論》的心識觀的內容為何?
《十地經(論)》所講的阿黎耶識(阿賴耶識)究竟是真心呢?還是
妄心呢?若依照傳統南道地論師(慧光)的看法,則認為「阿黎耶識
為真」,依照北道地論師(道寵)的看法,則以為「阿黎耶識妄」(
註 5 ); 牟宗三先生在《般若與佛性》中則指出:「依地論(《十
地經論》」外之思想而分派,則北道派較合一般之想法。如南道派亦
有據,則其根據或在此地論本身有視阿黎耶識為真淨之傾向。然此亦
無明據。 .... 南北道之爭只在是否阿黎耶識為真淨,不在有無清淨
心也。若如此,就世親本人言,地論為其早期不成熟之作,其晚年成
熟之思想乃正是奘傳之唯識(註 6 )。 」另一方面,日本學者板本
幸男與玉城康四郎則認為「三界唯心」的「心」是隱藏理心(真

頁313

心)之可能的妄心 ---- 板本幸男認為「三界唯心」的「心」可以視
成「貪欲心的第六識」, 並具有「自性清淨心」的一面(註 7 );
玉城康四郎則認為「三界唯心」的「心」可以視成妄心,但「三界唯
心」又可以表示自覺解脫的主體性本身(真心)(註 8 )。 由於對
《十地經》與《十地經論》的「三界唯心」思想與「心識說」有如上
的紛歧解釋,我們有必要再回到《十地經》與《十地經論》的原典,
重新探討其「心識說」的內容。
    (2)「緣起」與「唯心」關係的探討
    日本學者板本幸男是以不同於「空門的唯心說」、「影像門的唯
心說」的「緣起門的唯心說」來解釋《十地經》第六現前地「三界虛
妄但是心作,十二因緣分是皆依心。 」經文的意涵(註 9 )。----
但是此「心」是真心抑妄心亦有待進一步的探討。因此,這問題須與
第一個問題合看,才能明白。(註 10 )
    (3)「三界唯心」的「唯」是「否定外境,肯定內識」呢?還
是「遮離心之作者」呢?
    若依照世親《唯識二十頌》的解釋,此「三界唯心」的「唯」:
「唯遮外境不遣相應」(註11);同樣窺基《成唯識論述記》亦解釋
「唯識」如下:「唯謂簡別、遮無外境,識謂能了詮有內心(註12)
」----兩者同樣認為「三界唯心」的「唯」是「否定外境,肯定內識
」的涵意。但是若依照中期中觀宗兩大論師----清辨與月稱的看法,
則將「三界唯心」的「唯」解釋成「遮心外所有作者」之涵意(註13
)。何以唯識宗與中觀宗對「三界唯心」的「唯」有如此不同的解釋
呢?是所依據的典據不同呢?還是義理系統的不同使然呢?這是值得
我們探討的課題。


三、《十地經》的緣起觀與唯心觀(心識觀)

    《十地經》的「唯心」(citta-maatra)的「心」可以從----(
一)與經中的「心識說」全體的關連來看;亦可以從----(二)與緣
起說之順逆二種觀察的

頁314

關係上來說明(註 14 ):
(一)與經中的「心識說」全體的關連來看

    ( 1 )作為眾生心, 在第九地的經文被描述為:
    「諸有情心種種之性,謂心雜性,心相速轉壞不壞性,心無質
性,心無邊際於一切處皆充足性,心本淨性,心有雜染無雜染性,心
縛解性,心幻起性,心隨諸趣現住性,乃至無量百千種種心差別性。
」(《大正》十冊,頁五六三)
    此說明了作為眾生心的「心」具有二個特色:
    ㄅ、具有動的作用之變化多樣性之傾向,與惰性現象界(蘊、界
、處)的總體同位,為所謂心意識的妄分別(citta-mano-vij~naana-
vikalpa)的非本來的狀態:
    ㄆ、以明淨性(prabhaasvarataa)為本性,具有「有雜染」
( sa.mkle'sa )與「無雜染」( ni.hkle'sa ), 「繫縛」( bandha
)與「解脫」(  vimok.sa )等矛盾性的內在反映之緊張狀態為其基
本特相(    lak.sa.na     ) 。    其在現實面,是以有為法(
sa.mskrrta-dharma )的行( sa.mskara )為趣向對象;其在當為面,
是以遠離有為法的行之如來智為趣向的對象(註 15 )。
    (2)「識」與「名色」的關係在第一地的經文被描述成:
    「於三界中生後有芽。所謂名色俱生、不相捨離。
    名色增長成六處聚落、六處成已。由互相觸因緣有受,展轉於受
有忻樂者」(《大正藏》十冊,頁五三九)。
    此說明了在識(vij~naana)與名色(nama-ruupa)共生的互相依存
的關係中,使得苦生起的後有(芽)產生的直接的精神根據,可以說
是種子(biija)。又識與名色的相依關係,可以確認為同時的因果關
係(註16)。
    (3)「識」作為十二支緣起觀的十二有支的第三識支,在第六
地「現前地」中被定義為:
    「由行潛在地形成(avaropita)的心」;

頁315

    「依止於行的最初的心(sa.mskaara-sa.mni.srita prathama
      citta)」;
    「具有以行為依事起貪欲的心(raaga-sa^mynkta citta)」;
    「有漏(saasrava)有取(soopaadaana)的心」;
    「無明的心(avidyaa-citta)」。(註17)
    這樣子的「識」是唯妄的,因此須與「三界唯心」的順逆觀察的
「真妄和合」的「心」作概念上區別。

(二)與緣起說之順逆二種觀察的關係上來說明「三界唯心」的「心」

    在第六現前地之中,「三界此唯是心」「如來於此分別演說十二
有支,皆依一心如是而立」這一段經文,是出現在被稱為「有支相續
」的十二支緣起順觀察之後,它是屬於十種因緣觀的第二種 ---- 「
入一心故」或「一心所攝」( eka citta-samavasarana )的行相觀
察諸緣起法(註 18 )。 ---- 其中「三界此唯是心」包含了十二支
緣起的順逆觀察,而強調了逆觀(逆覺)的部份;同樣,「十二有支
皆依一心」亦是一種和合觀,但較偏重順觀的含意(註 19 )。
    因此,「三界唯心」的「心」不只是指稱我心、貪心、無明心的
現存傾向的「識」,更指著超越心的偶有條件規定、具有理念的傾向
的「心自身」----換言之,唯心的「心」與作為十二支的所依的「第
三識支」並不相同(註20)。
    至於「十二有支皆依一心」與「三界唯心」之關係可以被解釋如
下:「十二有支皆依一心」是由「三界唯心」的「絕對的知識」所翻
轉展開的投射底相對知識。「三界唯心」是通向於唯心事實的直接無
媒介,它是以帶來解脫的實踐實現的心的共感為菩薩思惟的內容;「
十二有支皆依一心」則是把十二支攝合於作為彼之所依一心的主體性
之中,在相依關係中,解消固定的實體性(緣起故)----由後者的觀
察而得到前者的悟入(註21)。

頁316

    總之,《十地經》中的「三界唯心」的「心」包含著叫做「識」
的「心」之「現存多樣性」的意義以及包含著叫做「勝義空」的「理
念的一義性」(註22)。


四、世親《十地經論》的心識觀與緣起觀  

    (一)《十地經論》的「阿黎耶識」的意涵

    世親《十地經論》中對「阿黎耶識」的敘述如下:
    「報相名色,共阿黎耶識生」(《大正》26--142B)
    「云何餘處求解脫?是凡夫如是愚癡顛倒,常應於阿黎耶識及
阿陀那識中求解脫,乃於餘處,我,我所中求解脫。此對治,如經『
是菩薩作是念:三界虛妄,但是一心作,乃至老壞名死故』」(170C)
    「依彼阿賴耶識觀,如經『大空三昧』故」(172B)
    「復住報行成者,善住阿黎耶識真如法中故。」(180A)
    「一身生隨逐故,眼等諸入門六種生集識,同生隨逐故,乃阿
黎耶薰故隨逐。」(188B)
    其中與指涉著「世間的流轉門」,因此意謂著「阿黎耶妄識
」:與指涉著趨向「解脫」、「真如」的「世間的還滅門」,因
此意謂著「阿黎耶真識」----至於之阿黎耶識的「大空三昧」,及
其次所舉的轉識觀的「合空三昧」則分別代表「一心」的「真識」以
及「阿陀那識」的「妄識」。(註 23 )因此,《十地經論》的「心
識觀」既有以「真妄和合識」,也有以「黎耶真識」來解釋「一心」
。

頁317

(二)《十地經論》中的緣起觀與唯心觀之關係的探討

    (1)《十地經論》中十二緣起的三種觀門
    世親《十地經論》是如何解釋「十二緣起」與「唯心」之關係呢
?據《十地經論》看,對於第六現前地的十二因緣觀,分別有三種觀
門:
    「此因緣集有三種觀門應知:一、成答相差別;二、第一義諦差
別;三、世諦差別。」(168B)
    第一種「觀門」的「成答相差別」中:「成差別」可認為是指
明「五道中一切生死差別,係由貪著於(我)而成立,若離(著我)
即能成立(無我)。」之處的經文。其次「答差別」,是對於所問
「本來無我,為什麼會執著於(我)之答覆 ---- 此事以《十地經論
》所引經文來說,始自「菩薩復作是念,此諸凡夫,盲於愚癡,貪著
於我....。」一文,乃相當於這個。再其次的「相差別」,以同經
典來說,是指「是菩薩復作是念,不如實知諸第一義諦故,故名無明
,無明所作業果,是指名為行....。」( 168C )等十二因緣所連結
(關連),此部份相當於第一種十二因緣觀「因緣次第分(
bhavaa^ngaanusamdhi = 有支的相續)」(註 24 )。
    又第二種「觀門」的「第一諦差別」則出現在「成答相差別」之
後,《十地經論》曰:
    「應知,云何第一諦差別,如是證第一義諦,則得解脫,彼觀故
。經曰:『是菩薩作是念,三界虛妄,但是一心作。』論曰:但是一
心作者,一切三界唯心轉故。」(169A)
    這裡的「第一諦差別」是指著「三界唯心的觀法內容本身」呢?
還是別有所指呢?依據日本學者玉城康四郎的看法,他認為「第一義
諦」有二種可能的解釋:「三界唯心」等於「第一義諦」;「觀
三界唯心」即能證得「第一義諦」 ---- 前者(意謂著「三界唯心
」的「心」為勝義有的「真心」;後者(則意謂「觀(緣起)法的
主體化」自能成為「第一義諦」的解明(註 25 )。

頁318

    復次,關於第三種「觀門」的「世諦差別」,《十地經論》說道
:
    「云何世諦差別?隨順觀世諦即入第一義諦:此觀有六種:一、
何者是染染依止觀,二、因觀,三、攝過觀,四、護過觀,五、不厭
厭觀,六、深觀。」(169A)
    「世諦差別門」有六種觀法,這些觀法與十種因緣(緣起)觀的
關係為何?此「世諦差別門」與「第一義諦差別門」又有怎樣的關係
呢?十種因緣觀,除了「因緣次第觀」(有支相續)屬於「成答相
差別」門外,其餘九種因緣觀與「世諦差別」門中的六種觀法的關係
如下:
    「一心所攝」(eka citta -samavasara.na=藏文:sems-gcig-
tu-ya~n-dag-par-hdu-ba  會合於一心的意思) = (Ⅰ)染染依止觀
,論曰:
    「是中染依止觀,因緣有分依止一心故。經曰:『如來所說十二
因緣分皆依一心。』所以者何?隨事貪欲共心生。即是識事,即是行
,行誑心故名無明,無明共心生名名色。....老壞名死。」(169A)
    「自業成」(svakarma-sa.mbheda=藏文:ra.n-gi-las-ma-.hdres
-pa自業的連接)=(Ⅱ)「因觀」中的(a)「他因觀」,論曰:
    「經曰: 是中無明有二種作.... 死亦有二種作:一者壞五陰身
,二者以不見知故而令相續不絕。」
    「不相捨離」(avinirbhaaga=藏文:tha-dad-pa-ma-yin)=
(Ⅱ)「因觀」中的(b)「自因觀」,論曰:
    「云何自因觀,無明等自生因觀緣事故。....經曰:是中無明緣
行者,無明因緣令行不斷助成行故。....生因緣無老死滅不助成故。
」(169B)
    「三道不斷」(trivartma-anupravartana=藏文:lam-gsum
gyi -rgyud-du-.hbran-ba隨轉三道的意思)=(Ⅲ)攝過觀,《十地
經》經云:「復次於中無明愛取,是謂煩惱流不斷絕....自性生滅猶
如束蘆。」(553C)
    「觀先後際」(puurvaanta-pratyutpanna-aparaanta-avek.sa.na)
=(Ⅳ)護過觀,經云:
    「復次所說無明緣行是前世觀待識乃至受是現世觀待....無明滅
故行

頁319

滅者是觀待斷絕。」(553C)
    「三苦集」(triduu khataa-samudaya=藏文:sdug-bs.nal-gsum
-hbyu.n-ba三苦性之集)=(Ⅴ)不厭厭觀,經云:
    「復由如是十二有三苦性,此中諸行乃至六處是行苦性....無明
滅故滅者是觀行斷絕。」(553C)
    「因緣生」(hetu-pratyaya-prabhava=藏文:rgyu-da.n-rkyen
-las-by-u.n-ba依「因」與「緣」而生的意思)=(Ⅵ)「深觀」中的
「緣生」;經云:
    「無明緣行者是則顯行....行無自性餘亦如是。」(553C)
    「因緣生滅縛」(utpaada-vyaya-vinibandha)=(Ⅵ)「深觀」
中的「隨順生」,經云:
    「無明緣行者是生連縛,餘亦如是;無明滅故行滅故,是滅連縛
,餘亦如是」(553C)
    「隨順有盡觀」( bhaava-k.sayataa-pratya  vek.sa.na= 藏文:
srid -pa.hi-lugs-da~n-mthun-pa ) = (Ⅵ)「深觀」中的「隨順有
」,經云:
    「無明緣行者,是隨順有餘觀,餘亦如是。無明滅故行滅,是隨
順盡滅觀,餘亦如是。」(553C)
    上述九種十二因緣(緣起)觀或六種觀法,是屬於「世俗諦差別
」的,它們意謂著從種種觀點表現,解明著同樣的十二因緣之順觀或
逆觀的。因此,第三的「世諦差別」是從種種觀點而觀十二因緣的意
思,此如經論所說「隨順觀世諦即入第一義諦」,換言之,觀察如此
「世俗諦」的十二因緣(緣起),即是成為達到「第一義諦」「勝義
有」的「真心」之通路與媒介(註26)。又,作為「世俗諦差別」的
「染染依止觀」的「十二因緣分皆依一心」與「作為第一諦差別」的
「三界唯心」之關係為何呢?這需要我們進一步探討。
    (2)「十二有支皆依一心」的「緣起觀」與「三界唯心」的「
唯心觀」之關係
    依照世親《十地經論》的看法,「三界唯心」是「第一諦差別」
的「勝

頁320

義諦安立」;「十二有支皆依一心」則是「世諦差別」中的「染染依
止觀」,是屬於「世俗諦的安立」的 ---- 前者為向苦滅的「還滅門
」,說明了「三界」「唯心轉變」;後者則為向苦生的「流轉門」,
闡明「諸有支依於離我的唯心,故依於一心」(註 27 )。 ---- 前
者是「十二緣起」的「逆覺觀察」;後者則是「十二緣起」的「順觀
」。
    總而言之,非唯心的「一心」在理念上是以無我為本質時,是「
心性本淨」,在現存上是三界緣起(我執雜染)的「所依」亦即是被
稱作「解脫的真根據」的「阿賴耶識」與「諸轉識」(註 28 )。另
一方面,由「三界即唯心」的遍知,可以帶來解脫,此即說明三界是
唯心所轉變,作為佛的境是「真實性」,因此,它是「勝義諦」的(
註 29 )。這樣的說法,亦可見於世親《唯識二十頌》第十偈釋文的
內容。可是《十地經》所講的「三界唯心」的「心」果真如世親《十
地經論》所說,是一「勝義有」的「真心」嗎?還是一種「妄識」呢
?此「三界唯心」的「心」到底是勝義有呢?還是世俗有呢?這些問
題仍有待進一步澄清。


五、「三界唯心」的「唯心」意涵的再探討

(一)從各譯本的「三界唯心」之譯法看「三界唯心」意涵的改變

    各譯本的《十地經》對「三界唯心」的譯法如下:
    《漸備經》:「又復思惟,其三界,心所為。其計斯十二緣起
,五趣所歸。....」(《大正》十冊,46B)
    《十住經》:「又作是念,三界虛妄,但是心作,如來說:所
有十二因緣分是皆依心。」(《大正》十冊、514C)
    《六十華嚴十地品》:「又作是念,三界虛妄,但是心作,十
二緣分,是皆依心。」(《大正》九冊,560U)

頁321

    《十地經論》:「經曰:是菩薩作是念:三界虛妄,但是一心
作。....經曰:如來所說十二因緣分,皆依一心。」(169A)
    《八十華嚴十地品》:「此菩薩,復作是念:三界所有,唯是
一心。如來於此分別,演說十二有支。」(195B)
    《十地經》:「即此作是思惟,所言三界,此唯是心。如來於
此分別演十二有支,皆依一心如是立。」(553A)
    《八十華嚴(藏譯)》:「彼(菩薩)如是思惟:此三界唯是
心,如來分別說十二有支,一切亦皆基於一心(sems-gcig)(註30)
。」
    梵本《十地經》中譯:「彼(菩薩)思惟如下,屬於三界的東
西,一切都唯是此心,又依如來分別所說的這些十二有支的東西,也
都一切是基於一心(註31)。」
    上述的~為第一類, 這些譯本有~的第二類所無的「
所為」、「作」等詞,「唯是心的」在第一類中,被譯為「心的所為
」、「心之作」:~的第二類, 則是強調「三界所有」「唯是
一心」的「唯心緣起」的思想類型 ---- ~的第一類與~的
第二類顯為不同的思想典範(註 32 )。


(二)當代學者對「三界唯心」的「心」之解釋

    《十地經》的「此三界唯是心」一詞實包含了兩個重要的問題;
此「唯心」的「心」是真心?還是「妄心」?我們是從怎樣的角度
與層面來說「它」是真還是妄呢?此「唯心」的「唯」是「「遮外
境,肯定內識」呢?還是「遮心外別有作者」呢?----「唯心說」是
了義說呢?還是「非了義」說呢?
    對於問題,日本學者板本幸男與玉城康四郎,都認為此「三界
唯心」的「心」是「隱藏理心(真心)之可能的妄心」 ---- 板本幸
男認為「三界唯心」的「心」可以視成貪欲心的第六識,並具有「自
性清淨心」的一面(註 33 )。

頁322

    玉城康四郎則認為十二因緣(緣起)與一心之關係,僅就現象的
流轉面來看,此時的「一心」只是世俗的妄心;若是就「觀法的主體
化」而言,此時的「一心」,則是通向於「真心」,但還不是「勝義
」的「真心」本身;至於「三界唯心」的「心」一方面為「實踐性觀
法」的內容,另一方面它又是「第一義諦」的「真心」本身。但何以
同為「實踐性觀法」,「十二有支」之「一心」為妄心?「三界唯心
」的「心」則為真心呢?可見「三界唯心」的「心」不是固體性、實
體性的心,「三界唯心」是指「屬於三界的東西,都是唯心的東西(
cittamaatra )」。 此「心」不是觀念論式的「超越主體」,而是帶
有靈活感應的,「情境主體」。(註 34 )
    因此,《十地經》的「三界唯心」與「十二有支依於一心」不只
是如同地論宗一樣:多用「依持」、「所依」的字義的心理的存有論
來探究一心的構造;亦可以從現存的存在的心理的構造及觀法的能動
主體來探討「三界唯心 」的一心的構造(註35)。


(三)「唯心」的「唯」是「遮外境」還是「遮心外別有作者」呢?

    世親的《唯識二十頌》以及窺基的《成唯識論述記》皆將「唯識
」的「唯」解釋成「遮外境」肯定「只有識」。然而此「三界唯心」
可真是「遮外境,肯定內識」的意思,還是它只是世俗諦方便善巧的
說法,實際上只是「遮遣心外常、一、自在的作者」呢?清辨《般若
燈論》廿五章附錄部份以及月稱《入中論》皆將《十地經》「三界唯
心」解釋成「遮心外所有作者」----換言之,在世俗上,承認三界的
作者是心,但是在勝義上,心亦是無自性。何以瑜伽行者(世親等)
與中觀學者(清辨、月稱)的解釋有如此的差異呢?原因可能有二:
所根據的譯本、思想典範不同:詮釋注重點不同----瑜伽行派強
調「三界所有,唯是一心」的「唯心論」,把「心」視為「勝義有」
,把「境」視為「遍計所執性」(「情有

頁323

理無」);中觀學者認為「通達三有唯是識(心),是破常我作者,
彼知作者唯是心」,因此此經文「但遮離心之作者」,不遮外境,也
就是說:「世俗諦上,心、境俱有; 勝義諦上,心、境俱無(註 36
)。」
    總之,瑜伽行派較注重對應於「三界唯心」的「順觀」的現存意
義,因此,將「唯心」解釋成「唯表識」(vijnaapti-maatra),否
定非真實的外境之存在;反之,中觀學派是從「十種平等性」與「空
解脫門」的觀點來看「三界唯心」,注重對應於「唯心」的「逆觀」
的理念的一義性,因此認為「世俗諦上,心、境俱有;勝義上,心、
境俱無(註37)。」


六、結語

    由上述的探討,我們可以知道《十地經》中的「識」是虛妄的;
而包含十二緣起順逆觀察的「三界唯心」的「心」則是「真妄和合」
的。換言之,「三界唯心」的「心」不只是指稱我心,無明心的現存
傾向的「識」,更指著超越心的偶有條件規定,具有理念的傾向的「
心自身」。至於「十二有支依於一心」的「一心」則是「三界唯心」
底絕對知識所投射出來的相對知識,由前者的逐漸觀察可以悟入後者
的絕對知識。至於「唯心」的意涵則不只是「心理存在論」上的「真
心」或「妄心」,它也可指涉非固定實體性的「情境主體」以及觀法
的能動主體本身。所謂「唯心」的「唯」也不一定如世親等唯識論者
所說,是指著「遮外境,肯定內識」的含義,它也有可能在究竟義上
,如中觀學者(清辨與月稱)所說,只是「遮離心之作者」,「不遮
外境」 ---- 此也意味著心境的「平等性」:「在世俗上,心境俱有
;在勝義上,心境俱無。」。



註釋

註1   板本幸男《華嚴教學研究》,平樂寺書店,昭和51年第4刷,
      頁 244~361。
註2   三枝充□ < 緣起與唯心 > 收於《華嚴思想》, 川田熊太郎
   等著,李世傑譯,頁221~294。
註3   板本幸男,同一社;玉城康四郎<唯心的探究>收於《華嚴思想
      》,李世傑譯,頁378~391。
註4   伊滕瑞叡《華嚴菩薩道基礎的研究》,平樂寺書店,1988,
      頁56。
註5   牟宗三《般若與佛性》,學生書局,上冊,頁268。
註6   同上註,頁280。
註7   同註1,頁389~391。
註8   同註3,玉城康四郎,頁373。
註9   同註1,頁353。
註10  參見註2,三枝充□的論文。
註11  大正藏三一冊,頁74。
註12  大正藏四三冊,頁229。
註13  《入中論》,月稱著,法尊譯,新文豐出版社,民國七十三年
      元月,卷三,頁29。
註14  伊滕瑞叡<十地經十地經論心識說緣起觀>收
      於平川彰紀念論集----《佛教思想諸問題》,春秋社,昭和
      60年,頁160。
註15  同上註,伊滕,頁160。
註16  同上註。
註17  同上註,頁61。
註18  同上註,又見《十地經》,頁553。
註19  同註14,頁161。
註20  同上註,頁162。
註21  同上註。
註22  同上註,頁162、163。
註23  高峰了州《華嚴思想史》,釋慧嶽譯,中華佛教文獻社印,頁
      67、68。
註24  同註3,玉城康四郎,頁370。
註25  同上,頁373。
註26  同上,頁379~381。
註27  同註14,頁163。
註28  同上註,頁169。
註29  同上註,頁171。
註30  同註24,頁386。
註31  同上註。
註32  同上註,頁387、388。
註33  同註14,頁159。
註34  同註3,玉城康四郎,頁387。
註35  同註14,頁172。
註36  同註13。
註37  同上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lichen1943 的頭像
    lichen1943

    oooooooooolichen1943的部落格

    lichen194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