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今人不教人力參,而為人講演。使其開解路,起卜度,以己見會祖意,依稀仿佛,想個義理。全體是錯,便謂就是。直饒不錯,只是泥龍畫餅,豈能致雨充饑。

【譯文】現在的人不教人努力參究,而是給人講說開演禅宗的語錄。使學人開啟意識知解之路,生起分別猜測揣度之心,以自己虛妄的見解去體會祖師的心意,在依稀仿佛之間,想象一個義理知解。這樣全體是錯,而自以為是。就算假使沒有錯誤,也如同是一條泥龍、一個畫餅,怎麼能降雨、怎麼能充饑呢?

【原文】所以宗須真參,方有實益也。未開眼者,聞其講說,喜出望外。其有具眼者,必痛徹骨髓矣。如此宏宗,徒有大損,毫無實益。何異以軍令往告敵兵,相邀共戰,其不自殄滅者鮮矣。由是假充悟道者,不勝其多。壞亂佛法者,實繁有徒矣。

【譯文】所以,宗門禅法必須要真實參究,才能夠得到真實的利益。尚未開慧眼的人,聽聞到有人講說禅宗的語錄公案、談論心性,則喜出望外。若是真正具有慧眼的人,則必定心中悲痛而透徹骨髓。用這種方式宏揚禅宗,只有大大的損害,毫無真實的利益。這和把自己的秘密軍令告訴給敵人一樣沒有什麼區別啊,然後再去戰斗,這樣打仗,能不自己消滅自己、就算是非常稀少了啊。正因為這樣宏揚禅宗的緣故,因而有假裝冒充悟道的人,實在是不勝其多。破壞撓亂佛法者,這種人實在是太多了。

【原文】又教則以文顯義,依義修觀,觀成證理,令人由解了而入。故天台以三止三觀,傳佛心印也。

【譯文】另外,教下則是以文字來顯示義理,依著義理而修觀行,觀行成就則能證得理體,令人由理解了知而進入佛法,所以天台以三止三觀,來宏傳佛陀的心印。

【原文】宗則離文顯意,得意明心,明心起行,令人由參究而得。故禅宗以直指人心,傳佛心印也。

【譯文】宗門則是離開文字而顯示其意,悟得其意而明了心地,明了心地之後再發起修行,這是令人由參究的方式而得知佛法。所以禅宗以直指人心的方式,來宏傳佛陀的心印。

【原文】又經教所說因果修證,凡聖生佛,事理行相,歷歷分明。若能修因,自然證果,超凡入聖,即眾生而成佛道矣。既得此事,則不涉因果修證凡聖生佛之理,豈待外求。

【譯文】另外,經教當中所說的修因、證果,凡夫、聖人,眾生、諸佛,事相、理體等等名相,都歷歷分明。如果能夠依經教而修習因地,自然便能夠證得果地,超越凡夫位而入於聖位,也就是由眾生之身而成就佛道。既然能夠得到此事,則那個不涉因果修證、凡夫聖人、眾生諸佛等等分別的本性理體,又哪裡還需要向外追求呢?

【原文】宗門所說,總歸本分,不涉因果修證凡聖生佛。(此理即也,)若得此意,(此名字及觀行初心也,)定然依此不涉因果修證凡聖生佛之理,而起修因證果,超凡入聖,即眾生而成佛道之事矣。(此觀行至究竟也,)

【譯文】宗門所說的機鋒轉語,總是指歸我人之本分,它是不涉及因果修證、凡夫聖人和眾生諸佛等種種分別的真如理體(這就是理即佛)。如果能夠體會到禅宗的這個意思(這就是名字即佛和觀行即佛的初心),一定會依照這個不涉及因果修證、凡聖生佛的真如理體,而生起修習因地、證得果報,超凡入聖,即眾生身而成就佛道的事相啊(這就是觀行即佛到究竟即佛)。

【原文】所以古德大悟後,有三次七次閱大藏經者。(汾州無業,三終大藏,育王知微,大慧杲門人,禁足於上塔院十余年,七終大藏,見育王山志,)有以坐看為不恭,跪讀行披立誦者。(棲賢湜三終大藏皆如此,)有畢生日持一部法華者。(永明壽,首山念,)有看經唯恐打差,(差音叉去聲,異也,)貼帖子於方丈門首,曰看經時不許問話者。(仰山寂,)有持觀音聖號者。(明教嵩,日誦十萬觀音,世出世間經書,不讀而知,又華林覺常念觀音,遂感二虎常相依附,)有持准提神咒者。(金華俱胝和尚,)有日課百八佛事者。(永明壽,一部法華,亦在百八之數,)有對立像不敢坐,對坐像不敢臥者。(大通本,又凡食物以魚胾名者,即不食,)有一日不作,一日不食者。(百丈海)

【譯文】所以古代的大德在大悟之後,有的三次、有的七次閱讀大藏經(汾州無業禅師,三次閱讀完大藏經。育王知微禅師,乃是大慧宗杲禅師的門人,在上塔院禁足十余年,七次閱讀完大藏經,此事見於《育王山志》。)。有的大德認為以為坐著看經典不恭敬,於是跪著讀、邊行邊讀或站著讀誦(棲賢湜禅師三次閱讀大藏經,都是如此。)。有的大德終生每天持誦一部《法華經》(如永明壽禅師、首山念禅師)。有的大德看經時,唯恐有人干撓打岔,於是把字條貼到方丈室門上,上書:‘看經時不許問話’(如仰山慧寂禅師)。也有的大德持誦觀世音菩薩聖號(如明教嵩禅師,每日持誦十萬聲觀世音菩薩聖號,世出世間的經書,不必閱讀便可了知。此外,還有華林覺禅師常常稱念觀世音菩薩,於是感得兩只老虎常常前來依附。)還有的大德持誦准提神咒,(如金華俱胝和尚)。還有的大德每日定課一百零八種佛事者(如永明延壽禅師,一部《法華經》也在一百零八這個數目當中。)。有的大德面對站立的聖像不敢坐,面對端坐的聖像不敢躺臥(如大通本禅師,另外,凡是用“魚”和”肉”命名素食便不食用。)。有的大德一日不勞動,就一日不吃飯(如百丈懷海禅師)。

第3頁|全文共5頁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ichen194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