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簫)
王羲之介紹
王羲之(三二一至三七九年),字逸少,山東瑯琊人(今山東臨沂),後定居於會稽山陰,他以書法聞名於世,擅長書寫隸書、草書、行書、正體等字體,晉書對其隸書譽為「古今之冠」,梁武帝、唐太宗都對他的書法都大加讚許,「歷代寶之,永以為訓」,唐代書法家張懷瓘曾著書評論從秦漢到唐朝一百二十餘位的書法家,他認為王羲之的書法「千變萬化,得之神助,自非造化發靈,豈能登峰造極?」
雖然後世稱譽無數,但王羲之小時候卻不太會講話,有點笨拙,但他從小看著長輩寫書法,七歲自己就能寫的不錯。小時候他跟隨姨母衛鑠(知名女書法家,也稱「衛夫人」學習書法;他的家族顯赫,他的祖父是尚書郎,父親是淮南太守,伯父是東晉的丞相,另一位伯父則是東晉的軍事統帥,位高權重,他們的書法也寫得很好,尤其是父親與伯父王導。
他在東晉渡江後,開始到處遊歷,看前人的書法碑刻,他認為寫書法必須吸取他人精華,再加以變通,形成自己風貌,所以,我們看他寫同一個字,可能都有不同的風貌,例如《蘭亭集序》中的「之」字,各有神采,均不相同。
王羲之為人質樸,「東床快婿」的成語即由他而來。他最後在朝廷擔任右軍將軍,所以後人稱他為「王右軍」。
《蘭亭集序》【原文】
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群賢畢至,少長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遊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
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或取諸懷抱,晤言一室之內;或因寄所託,放浪形骸之外。雖取舍萬殊,靜躁不同,當其欣於所遇,暫得於己,怏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將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係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猶不能不以之興懷;況修短隨化,終期於盡。古人云:「死生亦大矣。」豈不痛哉!
每覽昔人興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嘗不臨文嗟悼,不能喻之於懷,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後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悲夫!故列敘時人,錄其所述,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後之覽者,亦將有感於斯文。
人益智活動「曲水流觴」
《蘭亭集序》中寫到了「流觴曲水」所指就是「曲水流觴」這個活動,東晉時人們常以羽觴杯飲酒,這是一種橢圓造型的雙耳酒杯,一般是木製的。「曲水流觴」就是將酒杯放在曲折蜿蜒的水渠上,任其順流而下,酒杯流到誰面前,誰就可將杯中的酒飲盡。
而王羲之他們的「一觴一詠」,就是誰喝了酒,就輪到誰作詩。王羲之的書法為後世所推崇,大家也都從學他的字入手,因此,他記載的這種遊玩方式,後人也很嚮往,像是北宋的西園雅集,王詵就邀請當時的名流,來個文人聚會,像是蘇東坡、黃庭堅、李公麟等都是座上賓,他們題石、看畫、聽曲,也都是個個風雅,而「西園雅集」後來也變成文人畫作中很喜歡描繪的一種題材。跟現在人聚在一起只是純粹聊天、吃吃喝喝,比較不一樣。
《蘭亭集序》是王羲之的一日遊記
王羲之在永和九年(三五三年)的三月初三,與朋友共四十二人來到「蘭亭」河邊修禊,「蘭亭」因它位於會稽的蘭渚山下(今浙江紹興),漢代曾有驛亭設置在此而得名。
這時大家玩起「曲水流觴」,飲酒作詩,好不快活,然後又把詩作集結起來,公推王羲之作序、孫綽(亦為當朝名家)寫跋。根據南朝劉義慶的《世說新語》說道:王羲之拿起鼠鬚筆,用質地光滑潤澤的蠶繭紙(是紙,而不是絹喔),當場揮毫,寫下當天的修禊情況、天氣概況、以及他對宇宙人生的感懷,這就是傳世佳作《蘭亭集序》。http://www.weide.org.tw/magtxt3/52-mag-007/255-2010-12-06-07-47-31.html
《蘭亭集序》【 譯 文】
永和九年,歲次癸丑,剛進入春天三月的時候,大家聚會在會稽山陰縣的蘭亭,舉行春禊事宜。眾賢達們全到,不論老少都來了。這個地方有高峻的山嶺,茂密的樹林、修長的竹子;還有清水急流,映襯環繞在亭子的周圍。我們導引它來作為漂送酒杯用的迂迴水道,然後依序成列地坐在岸邊;雖然沒有各種樂器齊奏的盛況,一面飲酒一面作詩,也足夠來舒展幽深的情懷了。
這一天,天氣晴朗、空氣清新,宜人的風溫和舒暢,抬頭觀看宇宙的浩大,低頭視察物類的繁盛;隨著這些景物移動雙眼、馳騁胸懷,就足夠來享盡視聽感官的樂趣了,真是痛快啊!
人們在一起相處一輩子,有的會拿出理想抱負,齊聚室內相互對談;有的會把情懷寄託於某些可依憑的事物上,在身外的大自然界放縱自己。雖然進退取捨有許多差異,動靜好惡各不相同;當人們對遭遇的境況感到欣喜,對自己暫時感到得意,快樂地自覺滿足的時候,就不知道衰老的一天即將來臨。等到他所追求的目標已感厭倦,情感隨著事物變遷,感傷哀嘆就跟著來了。從前感到欣喜的情景,一下子,已經變成了陳舊的事蹟,尚且不能不為它引起感傷;何況人生長短隨著造化變遷,終究有結束的時候。古人說:「生死也可說是最重大的事了。」怎能不令人悲痛啊!
每當看到古人引發感慨的事由,如果和自己完全契合;從來沒有不對著文章哀嘆的,對於這樣的情懷總是不能舒解。我確知把生死看成一樣是憑空而起的說法,對長壽和短命同等看待也是任意而發的論調。後代的人看現在,也如同從現在看古代一樣,真是可悲呀!所以我一一記下當前參與集會的人士,抄錄他們的作品,雖然時代不同、人事變遷,引發感觸的原因,道理都是一樣的。後世看到的人,也將會對這篇文章有所感觸吧。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