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ctcwri.idv.tw/CTCW-CJD/CJD02%E6%B4%9E%E7%8E%84%E9%83%A8/CJD0201%E6%B4%9E%E7%8E%84%E6%9C%AC%E6%96%87/CJD0201ALL/CJD020115%E5%A4%AA%E4%B8%8A%E9%BB%83%E5%BA%AD%E5%85%A7%E6%99%AF%E7%8E%89%E7%B6%93.pdf

太上黃庭內景玉經

解說 太上黃庭內景玉經1

 

解說  太上黃庭內景玉經1

 

 

上清章第一

上清紫霞虛皇前。太上大道玉晨君。閑居蘂珠作七言。散化五形變萬神。是為黃庭曰內篇。琴心三疊舞胎仙。九氣映明出霄間。神蓋童子生紫煙。是曰玉書可精研。詠之萬遍昇三天。千災以消百病痊。不憚虎狼之凶殘。亦以卻老年永延。

上清聖域紫霞宮,虛皇大道君元始天尊前。元始五老之玉晨君,於仙宮寥陽殿蘂珠闕七映房中,而說此〈內景玉經〉。此經實於人身本備有而不缺。

若是行者能拋棄肉體之我執,不因世智小聰明之迷惑,而離形去智時,即同於大道之先本,惜皆散化五形而變幻萬神。此經是為《黃庭》〈內篇〉之詳解而為經名。行者依本經調和三丹田,慎養胎神,腹中有氣,其中九氣炳煥明朗上冰霄間,常神照眉間,則雙目精明,紫煙生妙。所以此經即是值得精研之玉書。若能默誦此經一萬遍,亦能豁然通達,精炁育備上昇三清天。當然千災消除、百病痊癒,也不畏懼虎狼之凶殘傷害,更能卻老增年壽。

上有章第二

上有魂靈下關元。左為少陽右太陰。後有密戶前生門。出日入月呼吸存。元氣所合列宿分。紫煙上下三素雲。灌溉五華植靈根。七液洞流衝廬間。迴紫抱黃入丹田。幽室內明照陽門。

我人之身法天地形象,上魂若天,下關元即地分。左為少陽右太陰。人身項上有七竅生門,下部有隱密之二竅。呼吸之間左出右入陰陽之氣,行者當宜存神留意,此人身元氣與日月星辰而合存。目精紫煙之氣,存見上下丹田流通一體。素雲白氣在口化為玉液,常咽吞之灌溉五臟英華之靈根。七竅之液上下流衝於額廬明堂中。目氣紫煙脾氣黃,迴紫抱黃入丹田。行者自須存神,並能明鑒照耀幽室,得以親睹陽門。

口為章第三

口為玉池太和宮。漱咽靈液災不干。體生光華氣香蘭。卻滅百邪玉鍊顏。審能修之登廣寒。晝夜不寢乃成真。雷嗚電激神泯泯。

行者當知口為玉液太和官主。應常潄咽靈液真氣灌溉華根。自然不必食五榖,不致生產穢滓,身體會生出光華,並有香蘭一般的體香。那麼肌膚潔淨如霜雪,且已滅卻諸百邪災病。行者審慎修之,可登廣寒宮(冬至之日月伏於廣寒,喻調養日月光)。行者當勤修靜定,將成真人。善自調神理氣,叩齒咽液,雖遇雷鳴奇象亦不驚,心神恬愉而泰然。

黃庭章第四

黃庭內人服錦衣。紫華飛裙雲氣羅。丹青綠條翠靈柯。七蕤玉籥閉兩扉。重掩金關密樞機。玄泉幽闕高崔巍。三田之中精氣微。嬌女窈窕翳霄暉。重堂煥煥揚八威。天庭地關列斧斤。靈臺盤固永不衰。

行者應知我人身中黃庭內人穿服五色錦衣,象徵五臟真氣,並為紫華飛雲之裙之飾,又有丹青綠條五色雜氣生枝條之衣飾。當知善於開啟項上七竅妥為運用,常須閉目存神養精氣。尤應堅牢地緊防七竅之關防,勿使妄洩露靈氣。多咽口中玄泉玉液滋補兩腎。人身三寶三丹田中,宜使心感之非有非無謹慎綿密運存之。兩耳之神名嬌女,務使聰朗徹明。常咽津液流通喉嚨上下,使體煥明於八方八卦神。叫我眉間天庭、下部地關能夠長生勇壯。令我心君盤固,體安而不衰。

中池章第五

中池內神服赤珠。丹錦雲袍帶虎符。橫津三寸靈所居。隱芝翳鬱自相扶。

我人膽為中池,內有神人服火鈴赤珠之服。心肺之色似丹錦,居於膽上如雲袍,帶有虎符之命符。臍橫津於胞上,其下三寸有丹田真人居之。五臟內之液為內芝,內芝又叫隱芝,五臟之液能交合自然而相扶。

天中章第六

天中之嶽精謹修。靈宅既清玉帝遊。通利道路無終休。眉號華蓋覆明珠。九幽日月洞空無。宅中有真常衣丹。審能見之無疾患。赤珠靈裙華蒨粲。舌下玄膺生死岸。出清入玄二氣煥。子若遇之昇天漢。

行者當善調鼻息謹慎修之。面為靈宅是眉、目、口、鼻之宅,應使清通,則神仙矣!我人應常搓兩手,摩拭面宅,通利耳目鼻口之氣脈。眉下有雙明目珠,恰似九幽日月之明。面宅中有真人,常心存思之,心氣相應。心氣是丹赤色,若能常存心神,自然無有疾患發生。津液流通之玄膺氣管,其色如赤珠,似靈裙有華蒨粲,此舌下玄膺府是通生死岸之地。我行者妥善吐納陰陽二氣,使煥照著明。人能明白這吐納之理,終有上昇成仙的一天。

至道章第七

至道不煩決存真。泥丸百節皆有神。髮神蒼華字太元。腦神精根字泥丸。眼神明上字英玄。鼻神玉壟字靈堅。耳神空閑字幽田。舌神通命字正倫。齒神崿鋒字羅千。一面之神宗泥丸。泥丸九真皆有房。方圓一寸處此中。同服紫衣飛羅裳。但思一部壽無窮。非各別住俱腦中。列位次坐向外方。所存在心自相當。

行者欲修大道並不難,只求專心存真即可。人身泥丸、百節各皆有神妙處,其名各因其妙而立。髮神居首上,所以稱為「太元」,有黑與白之色而稱「蒼華」。腦神精根字「泥丸」。雙目如日月在首之上,所以叫「明上」,稱為「英玄童子」。鼻神似玉壟之骨,神氣通天,出入不竭為「靈堅。耳神幽靜聽物字「幽田」。舌神使得五味各有倫理節制,故稱「正倫」。牙齒堅利如劍刀剁鋒,眾物食之可碎。泥丸是人面上百神之主。我人常存神,化九氣為九真,九真各有一洞房,洞房方園一寸處腦中。九真同服紫衣羅裳,氣色飛輕。只要存思九真,無壽即無窮。上丹田九真非各別住,俱居腦中。共圍繞丹田而居,但坐向外,以衛禦不祥。我人善當存心神,使之內外相應。

心神章第八

心神丹元字守靈。肺神皓華字虛成。肝神龍煙字含明。翳鬱導煙主濁清。腎神玄冥字育嬰。脾神常在字魂停。膽神龍曜字威明。六腑五臟神體精。皆在心內運天經。晝夜存之自長生。

心火為臟腑之元,其色為丹,神名叫「守靈」。肺金質輕虛色白,神名叫「虛成」。肝位木質行青龍之色,木能生火,所以神名叫「含明」。肝得火而煙生,得陽而氣生,清者目明,濁則目暗。腎屬水,水黑玄冥,腎精為子,所以神名叫「育嬰」。脾屬土居位而稱常在,脾提供飲食消化之力,令人體壯神康,其神名叫「魂停」。膽色青黃所以稱「龍曜」,主人之勇敢志氣,神名叫「威明」。六腑五臟是資保一身之用,不可缺乏,是神體精華。五臟六腑各有所司,法象同於天地。行者自當晝夜存神不捨,可得不死之道。

肺部章第九

肺部之宮似華蓋。下有童子坐玉闕。七元之子主調氣。外應中嶽鼻齊位。素錦衣裳黃雲帶。喘息呼吸體不快。急存白元和六氣。神仙久視無災害。用之不已形不滯。

肺在五臟之上,如金宮似華蓋。肺之皓華童子坐鎮玉闕,腎中的氣上行肺與相連。七元為七竅之子,肺主調氣。外應中嶽為鼻,又應臍似崑崙之山。肺膜素錦色,肺中有黃脈蔓延,如雲氣之象。有時喘息呼吸體不快,行者當急需存思調和六氣。神仙久視無災害。只要常行不已,可感形氣榮華,身形不滯。

心部章第十

心部之宮蓮含華。下有童子丹元家。主適寒熱營衛和。丹錦飛裳披玉羅。金鈴朱帶坐婆娑。調血理命身不枯。外應口舌吐五華。臨絕呼之亦登蘇。久久行之飛太霞。

心臟之形質如未開之蓮華。心神丹元字守靈,居在心內。行者常善加和適營衛其身,使心清靜。心色如丹錦,肺之白氣象玉羅。善調心神血脈,如黃老君帶流金之鈴仙服。如此心安和身不枯亡。心之外應於口舌,可分辨可行之味。人有病危時,應常存思丹元童子朱衣赤冠,往來救護,定可馬上穌醒過來。常修此法的行者,能得飛仙之功。

肝部章第十一

肝部之宮翠重裹。下有青童神公子。主諸關鏡聰明始。青錦披裳佩玉鈴。和制魂魄津液平。外應眼目日月清。百痾所鐘存無英。同用七日自充盈。垂絕念神死復生。攝魂還魄永無傾。

肝為木宮色蒼翠,下有青童神公子,外主眼睛關似鏡,為聰明之始源。肝色青錦,單裳佩玉鈴仙服。肝和制魂魄,身安和煦津液滑潤。肝外應為我人左右日月兩目,肝清目且明。患百病者宜存神於肝神無英,同用七日自充盈,病重危垂存念肝神,則即死復生。當可攝魂還魄永無傾危之虞。

腎部章第十二

腎部之宮玄關圓。中有童子冥上玄。主諸六腑九液源。外應兩耳百液津。蒼錦雲衣舞龍幡。上致明霞日月煙。百病千災急當存。兩部水王對生門。使人長生昇九天。

腎宮圓形,屬水色玄黑。中有童子玄冥字育嬰,心為上玄下玄,心腎兩相通。腎主五臟、六腑、九竅之津液來源。在百門外應即兩耳,腎衰則耳聾,腎盛百液津潤且相通。腎似蒼錦色外膜如雲衣,附有似龍幡般青脈,腎氣充盈使耳目聰明。若患千災百病,急應存念二腎神,則當永無災病。兩腎相對,水王化為赤子而對生,赤子化為真人,使人長生昇九天。

脾部章第十三

脾部之宮屬戊己。中有明童黃裳裹。消穀散氣攝牙齒。是為太倉兩明童。坐在金臺城九重。方圓一寸命門中。主調百穀五味香。辟卻虛羸無病傷。外應尺宅氣色芳。光華所生以表明。黃錦玉衣帶虎章。注念三老子輕翔。長生高仙遠死殃。

脾宮屬中央戊己土色黃,中有明童著黃裳。脾主磨食消化,氣攝為牙齒羅千。脾府太倉內兩明童名為混康。坐在金台上,城圍有九重,如此存神思之即然。黃庭之中為中丹田,是命門中方圓一寸。口中辨明滋味是脾之使然。主調百穀五味香,令人免卻虛羸,身健無病傷。脾外應於面部則為氣色。見面色光華與否,即知脾氣深重。脾中黃庭真人穿黃錦衣,佩神虎大章。行者若存念黃老玄老元老三老,脾中真人變化,子身輕翔。不生真長、不死真滅成高仙。

膽部章第十四

膽部之宮六腑精。中有童子曜威明。雷電八振揚王旌。龍旂橫天擲火鈴。主諸氣力攝虎兵。外應眼童鼻柱問。腦髮相扶亦俱鮮。九色錦衣綠華裙。佩金帶玉龍虎文。能存威明乘慶雲。役使萬神朝三元。

膽部積精成青,為六腑之精華所在。中有明童字威明。氣威剛盛揚玉旌。膽氣盛者似龍旂橫天且擲火鈴般怒張。膽主氣力,神勇可攝虎兵。膽外應於臉部之喜怒氣色。同時與腦髮也相應,有怒髮衝冠之例在。膽青錦色,外膜綠華裙般,威明童子佩金帶玉,著龍虎紋裳。行者常存神於膽,可獲仙道得乘慶雲。更能役使萬神上朝三清。

脾長章第十五

脾長一尺掩太倉。中部老君治明堂。厥子靈元名混康。治人百病消穀糧。黃衣紫帶龍虎章。長精 益命賴 君王。三呼我名神自通。三老同坐各有朋。或精或胎別執方。桃核合延生華芒。男女徊九有桃康。道父道母對相望。師父師母丹玄鄉。可用存思登虛空。殊途一會歸要終。閉塞三關握固停。含漱金醴吞玉英。遂至不飢三蟲亡。心意常和致欣昌。五嶽之雲氣彭亭。保灌玉廬以自償。五形完堅無災殃。

脾長一尺在胃之上。脾為 黃老 君所治,上應眉間,深入一寸之明堂。脾神字靈元名混康,是以脾能磨食消化,混合食物精元令人康安而稱名之。能補充衛養人體,消除百病。脾神黃衣紫帶佩龍虎章,象胃絡之狀。脾、胃是使長精 益命的 君、王。三思脾、胃神名,神則自通。上 元元老、中 元黃老、下 元玄老同坐各有神真為朋,常存三老和合百神,令流通各部營全身。下丹田是我人生命之精藏所在,在男藏,在女藏,各自有方。陰陽神名叫桃孩,存神下丹田,陰陽之氣監而生華芒。三元隱化成三宮,三宮之中有九神。陰陽兩半各對望。道為陰陽之主,世上有丹田法,修之可成道。行者存思三元可登仙道。合三元為一,散而成三,成仙長生由此明。行者宜閉塞上中下三元關,維護精氣不外洩,口、手、足為三關口,行者宜握固。口中含漱金醴吞玉英,即吞咽津液。終後三尸蟲死,不嗜三關之元氣,行者即能不死。行者最好心意常和致、欣昌。那麼五臟之氣流通無碍,真氣和合可由鼻出入,與天地相通綿綿不絕,五臟相應和合完堅,行者即使無災殃!

上睹章第十六

上覩三元如連珠。落落明景照九隅。五靈夜燭煥八區。子存內皇與我遊。身披鳳衣銜虎符。一至不久昇虛無。方寸之中念深藏。不方不圓閉牖窻。三神還精老方壯。魂魄內守不爭競。神生腹中銜玉鐺。靈注幽闕那得喪。琳條萬壽可蔭仗。三魂自寧帝書命。

行者可見天上日月星光如連珠般,下照世間九方無遺,其大公無私,洞照一切。行者可見五星燦爛照射大地。應知常存思於內,洞澈一身,自然有感大道與我相慹。內皇身披鳳衣佩虎符。我人修道專一,不久可致神仙之果。行者要謹慎維護下關元那僅有方寸大小的寶地,不要妄洩精元。鍊精化炁存三田,老來身亦壯健矣!魂魄各得內守不爭競。神生自腹,中銜玉璫。心靈存注幽闕,那會橫喪呢?如此身形如琳條玉樹般高,神明定自庇蔭。三魂既寧,行者之名可登錄 上帝籙了。

 
 

解說 太上黃庭內景玉經2

 

解說  太上黃庭內景玉經2 

     

靈臺章第十七

靈臺鬱藹望黃野。三寸異室有上下。間關營衛高玄受。洞房紫極靈門戶。是昔太上告我者。左神公子發神語。右有白元併立處。明堂金匱玉房間。上清真人當吾前。黃裳子丹氣頻煩。借問何在兩眉端。內俠日月列宿陳。七曜九元冠生門。

行者專一存神照見黃庭,人身上、中、下三丹田位置各異,其室各約一寸大小。此三丹田營衛全身各部,至高至玄,行者存神可知。眉間深入有洞房宮,是我人身上之靈門之戶。從前太上老君告訴我扶桑大帝的。行者專注後,左台無英公子即教之大道。右有白元侍學於旁。上丹田中明堂、金匱、玉房間,上清真人在吾前。中丹田黃裳公子氣盛不衰。借問何以在兩眉端間?由於真元均位日月雙目之間,行者宜存神冥想,養魂制魄,鍛鍊神元。我人身上七竅、九竅均相需,缺一不可,各自有益,為冠長生之門。

三關章第十八

三關之中精氣深。九微之內幽且陰。口為天關精神機。足為地關生命棐。手為人關把盛衰。

上中下三關是我人藏精氣之處。三元、三丹田、三洞房合為九官,九宮各精微幽深,致神存想可知。口是我人天關,言由心思而發,所以為精神之樞機處。足是我人地關,身賴足動,為生命之扉。手是我人人關,可以自由伸縱,把握身之盛衰。是故行者當知「口開神氣散、舌動是非生」,舉一反三,應視握回三關之重要性!

若得章第十九

若得三官存玄丹。太一流珠安崑崙。重重樓閣十二環。自高自下皆真人。玉堂絳宇盡玄宮。璇璣玉衡色蘭玕。瞻望童子坐盤桓。問誰家子在我身。此人何去入泥丸。千千百百自相連。一一十十似重山。雲儀玉華俠耳門。赤帝黃老與我魂。三真扶胥共房津。五斗煥明是七元。日月飛行六合間。帝鄉天中地戶端。面部魂神皆相存。

行者若常存心於三丹田之宮。子欲不死修崑崙,宜把太一流珠般的心安於崑崙上。又思喉嚨重重十二環。由頭頂至下皆有真人。上明堂下玄宮,皆為絳宮。喉骨如環,色似蘭玕。存神瞻望童子子丹真人正靜安坐。問誰家子在我身,即我自有。此人何去入泥丸,相應上下諸神。如此千千百百諸神自相應。萬陽魂陰魄相應。如此三真同津共氣。五斗星煥明開通七元。身中小宇宙日月星辰皆齊全,一一了然。眉上髮際五分直入一寸是帝鄉,明堂上一寸是天中,鼻子乃上部之地戶,萬神皆在其端坐。面部魂神內外皆相應。

呼吸章第二十

呼吸元氣以求仙。仙公公子已可前。朱鳥吐縮白石源。結精育胞化生身。留胎止精可長生。三氣右迴九道明。正一含華乃充盈。遙望一心如羅星。金室之下不可傾。延我白首返孩嬰。

呼吸天地陰陽四時五行之氣以求仙。行者明瞭以上所述並存神如法,此時黃庭仙公及洞房宮無英公子已可在目前。朱鳥即舌,白石為齒,陰陽之氣已流通不絕,源源供應。結固真精忽傾洩,修道之人慎及此,便可望長生。三丹田之氣順序周流九竅各道,順氣通流而明徹。專正一心含容神華乃能充滿。遙望一心如星明映。常存金室肺下而不傾。即令延我白首,返復童嬰之容。

瓊室章第二十一

瓊室之中八素集。泥丸夫人當中立。長谷玄鄉繞郊邑。六龍散飛難分別。長生死慎房中急。何為死作令神泣。忽之禍鄉三靈沒。但當吸氣鍊子精。寸田尺宅可治生。若當決海百瀆傾。葉去樹枯失青青。氣亡液漏非已形。專閉御景乃長寧。保我泥丸三奇靈。恬淡閑視內自明。物物不干泰而平。愨矣匪事老復丁。思詠玉書入上清。

行者知我人體骨瓊室般,其中八素集。泥丸宮中道母立。長谷為鼻腎玄鄉
,呼吸元氣與腎相連應,身中五臟六腑即郊邑,元氣均能流通及臟腑。為求長生不可任行房事,精液漏洩,體腦枯竭,無法修仙矣!房中不慎,傷精失明,神人也哭泣。三靈三魂也,三魂殁亡近死地。是故行者但當吸氣鍊精氣。(注意:非是房中術之忍精,有形之精無效矣!)『情動則腎水流,思多則心火熾,坎離所以不交。息定則命根固,神凝則性體完,動靜所以俱妙!』行者慎於起心動念之始,忽馳心放縱!雖然三丹田只是那麼一寸方圓,卻是治生之宅。行者荒淫,則如百瀆傾洩入大海,如葉去樹枯,失去長青之盛元。若氣亡液漏,非是修仙之形。是故行者專閉情欲而不開洩,乃是長生安寧之道,保我泥丸丹田三宮中之三奇靈。恬淡閉視內自明。所有邪物不干犯,一切泰平。那麼匪、邪之事皆無,老所復壯。行者再精研此〈內景玉書〉,定能獲上清仙道矣!

常念章第二十二

常念三房相通達。洞視得見無內外。存漱五牙不飢渴。神華執巾六丁謁。急守精室勿妄泄。閉而寶之可長活。起自形中初不闊。三宮近在易隱括。虛無寂寂空中素。使形如是不當汙。九室正虛神明舍。存思百念視節度。六腑修治勿令故。行自翱翔入天路。

行者常念三洞房互相通達。每一洞房明明徹無內外。行者常應存潄五牙,自然不飢渴,五牙是指五臟之氣叩齒以相應(見《元積經》詳明〈五牙法〉)。如此存潄五牙道成,則能役使六丁之神。行者制心固守三丹田精室,勿使元氣妄泄。閉而珍寶之,可長活。調御元氣微妙無形。三宮精氣在我人己身之上,均以心為君主,鍊之虛無寂寂中素般。使形輕淨,如是縑素不當汙染。頭部九宮,人之九竅正虛,神之所舍。存念身中百神,呼吸節度。存思肺宮尚書府、心宮元陽府、肝宮蘭臺府、膽宮無極府、腎宮太和府、脾宮太素府等六府,不要與六腑相混。行之久矣,自能入仙路。

治生章第二十三

治生之道了不煩。但修洞玄與玉篇。兼行形中八景神。二十四真出自然。高拱無為魂魄安。清靜神見與我言。安在紫房幃幕間。燒香接手玉華前。共入太室縱璣門。高研恬淡道之園。內視密盼盡睹真。真人在己莫問鄰。何處遠索求因緣。

治生之道無為不煩,清簡而已。但修《洞玄靈寶》及《黃庭玉篇》即是。兼行身形中八卦天神宿衛五臟。二十四真各出於三丹田中出八神,皆為自然道炁。行者高拱無為魂魄安寧。能得清淨,己身心神自相應,黃庭真人與我言道矣!(請誦《清靜經》,即可知清靜之道。)安心紫房絳宮幃幕間。立坐室外三丹田五真臟之間。仰百存神,燒香接手於眉間華蓋之前(注意,仰面如獅子坐式)。共入太室璇璣門,如前曾述及。研鍊精氣心神恬淡,真氣上遊。內視入靜以覩百神。真人即在我身上,不必到處去找尋。何處求真道呀!近在人身,無有善緣即不知矣!

隱景章第二十四

隱景藏形與世殊。含氣養精口如朱。帶執性命守虛無。名入上清死錄除。三神之樂由隱居。倏歘遊遨無遺憂。羽服一整八風驅。控駕三素乘晨霞。金輦正位從玉輿。何不登山誦我書。鬱鬱窈窈真人墟。入山何難故躊躇。人間紛紛臭如帑。

行者學仙(山中之人)宜藏形與世俗人殊異。含氣養精口唇朱麗,肌膚冰雪,綽約若處女。常處清淨恬淡,守虛無寂靜。名可入上清,死亡錄即消除。如龍遨遊無遺憂。身輕羽服八風驅。按駕三素雲,身乘九清霞。又有金輦正立,乘駕九鳳龍車。行者何不登山誦我這本《黃庭經》呢?一直到幽邃清雅的深山中去吧!為什麼到現在您還猶疑不絕?什麼的情志為難您呢?唉!人間世可是那麼地紛紛擾擾,是不能久居的呀!

五行章第二十五

五行相推反歸一。三五合氣九九節。可用隱地迴八術。伏牛幽闕羅品列。三明出華生死際。洞房靈象斗日月。父曰泥丸母雌一。三光煥照入子室。能存玄真萬事畢。一身精神不可失。

水火金木土相生相剋,終究歸於無二,生生源由太極起,萬物皆歸真道一。在天日月星,在地球玉金,在人耳鼻(或為日)口,天地人各有三,凡三各懷五(行),三五所懷眾世萬象,一一分別,不得三五之氣故不立,所以天道不遠,三五復返而已。三三為九,三五氣合,九九八一各有其節。九宮之中有隱地變化之術八,行者存神必得。腎似伏牛為幽闕,玄 元 君羅列於此。三明在天即日、月、星,在人耳、目、口,在地文、章、華,是生死之節。存思洞房靈象日月星斗。泥丸洞房有父母神。明白三光煥照入子室。能存玄真之理,萬事畢。一身精神專注於此不可失。

高奔章第二十六

高奔日月吾上道。鬱儀結璘善相保。乃見玉清虛無老。可以迴顏填血腦。口銜靈芒攜五皇。腰帶虎錄佩金璫。駕欻接生宴東蒙。

行者若依吾法朝夕吞服日月光霞,終有一日可以高奔上日月去。奔日之仙為鬱儀,奔月之仙名結璘,二仙相應共扶持於行者,終能昇上玉清天,拜見虛無老,與道合同矣!可以迴轉童顏填充血腦之元氣。口吐靈光四照,與五皇老君共遊宇宙。身上穿著仙服,腰帶虎籙並佩金璫。乘龍飛往東海仙境去。

玄元章第二十七

玄元上一魂魄鍊。一之為物叵卒見。須得至真始顧盼。至忌死氣諸穢賤。六神合集虛中宴。結珠固精養神根。玉芪金籥常完堅。閉口屈舌食胎津。使我遂鍊獲飛仙。

修鍊魂魄為上,合一玄元是妙方。得了無二之大道,雖得而不可見,必須至誠至真才能得。最忌死氣與臭穢,身中六神、六丁宴然安樂。結固津液如結珠,鍊固精炁養我神根形軀。所有關元善閉完堅不開傾。閉口捲舌吞服津液成胎仙。積久使鍊成飛仙。

仙人章第二十八

仙人道士非有神。積精累氣以為真。黃童妙音難可聞。玉書絳簡赤丹文。字曰真人巾金巾。負甲持符開七門。火兵符圖備靈關。前昂後卑高下陳。執劍百丈舞靈幡。十絕盤空扇紛紜。火鈴冠霄墜落煙。安在黃闕兩眉間。此非枝葉實是根。

學仙道士非有什麼殊異之處,專一修學即得。只是善於積累精氣而已。《黃庭玉經》難得聞。(今人世事煩忙,偶能聞也不去修,甚可惜!)黃庭真人帶金巾。負甲持符開通我身七竅門。神兵火兵及符圖,三炁流通開靈關,均皆為我身上有。神兵前昂後卑高下陳列在身上。威武執劍無靈幡。十絕盤空,氣紛紜而輝耀。金精火鈴冠雲霄。這些火兵神氣都安在眉間之黃闕上,這是學仙之根本法呀!

紫清章第二十九

紫清上皇大道君。太玄太和俠侍端。化生萬物使我仙。飛昇十天駕玉輪。晝夜七日思勿眠。子能修之可長存。積功成鍊非自然。是由精誠亦由專。內守堅固真之真。虛中恬淡自致神。

紫清上皇大道玉晨君,身旁有太玄太和兩仙服侍著。化生萬物使我修成仙。乘龍飛昇上十天。至誠存思不貪眠。行者延年專誠可長存。積功鍊成非偶然。是靠真誠守一而得來。內守堅固真中真。只要虛中恬淡可致神。

百穀章第三十

百穀之實土地精。五味外美邪魔腥。臭亂神明胎氣零。那從返老得還嬰。三魂忽忽魄糜傾!何不食氣太和精。故能不死入黃寧。

百穀是由地上陰氣所積累生成。不是清虛正陽之物,服之會散亂臭穢胎神
。那能使人返老還嬰呢?三魂忽忽,七魄傾朽。何以行者不服食太和真氣來修仙呢?這樣的話,才能不死成就黃庭之道。

心典章第三十

心典一體五臟王。動靜念之道德行。清潔善氣自明光。坐起吾俱共棟樑。晝日曜景暮閉藏。通利華精調陰陽。

心為君王統調五臟。存念神思於丹元而神全。常能如此自有善氣明光。以身為宅練丹元。晝日曜景、暮閉藏。心神相應通利目精,心開目開心閉目閉,善加調陰陽。

經歷章第三十二

經歷六合隱卯酉。兩腎之神主延壽。轉降適斗藏初九。知雄守雌可無老。知白見黑急坐守。

行者善自用心,能晝夜調御陰陽。我人能止腎精,存神育嬰,可得長壽。轉降陽氣與陰氣和。知道藏此九陽可無老。知見守藏陰陽之道,應急去實行。

肝氣章第三十三

肝氣鬱勃清且長。羅列六腑生三光。心精意專內不傾。上合三焦下玉漿。玄液雲行去臭香。治蕩髮齒煉五方。取津玄膺入明堂。下溉喉嚨神明通。坐侍華蓋遊貴京。飄颻三清席清涼。五色雲氣紛青蔥。閉目內盼自相望。使心諸神還自崇。七玄英華開命門。通利天道存玄根。百二十年猶可還。過此守道誠獨難。唯待九轉八瓊丹。要復精思存七元。日月之華救老殘。肝氣周流終無端。

肝氣清長鬱勃。存想五臟六腑似日月星三光之明耀。心神專精守一不傾。上與三焦氣相合,下則口中津液潤我身軀百骸。真氣流通去臭香。治蕩髮齒鍊五臟。吞咽津液入喉下明堂。下溉喉嚨神明通。坐鍊肺宮及肝部丹田。運轉三丹田氣得清涼。五臟之氣成雲彩。常存思相望五臟。使心諸神共敬。七竅通流無滯礙。通利天道存玄根。當急修行勿待老,老死之時才想守道就難了。唯待又轉八瓊丹,更要精思存七竅真神。雙目精華主於肝,肝氣方能救老殘。肝氣周流命續無端

肺之章第三十四

肺之為炁三焦起。視聽幽冥候童子。調理五華精髮齒。三十六咽玉池裡。開通百脈血液始。顏色生光金玉澤。齒堅髮黑不知白。存此真神勿落落。當憶此宮有座席。眾神合會轉相索。

肺之為氣起自肺首三焦。查看生死可由目中童子去分辨,瞳仁有光則生,否則死。調理五臟之精華,多梳頭髮常叩齒。多咽津液灌玉池。百脈才能開通,血脈才可運行。知此顏色生光金玉澤色。齒堅髮黑不知白。在此專精勿怠忽。當憶此肺宮有神安坐。眾神合會同聚於此。

隱藏章第三十五

隱藏羽蓋看天舍。朝拜太陽樂相呼。明神八威正辟邪。脾神還歸是胃家。耽養靈根不復枯。閉塞命門保玉都。萬神方胙壽有餘。是謂脾建在中宮。五臟六腑神明王。上合天門入明堂。守雌存雄頂三光。外方內圓神在中。通利血脈五臟豐。骨青筋赤髓如霜。脾救七竅去不祥。日月列布設陰陽。兩神相會化玉英。淡然無味天人糧。子丹進饑肴正黃。乃曰琅膏及玉霜。太上隱環八素瓊。溉益八液腎受精。伏於太陰見我形。揚風三玄出始青。恍惚之間至清靈。戲於炎臺見赤生。逸域熙真養華榮。內盼沉默煉五形。三氣徘徊得神明。隱龍遁芝雲琅英。可以充飢使萬靈。上蓋玄玄下虎章。

脾宮上看肝肺女天舍。朝拜太 陽 君共相遊。八威靈神辟邪道。脾神磨食消化還歸於胃家。行者常養脾神靈根不使枯。閉塞下丹田命門,養我身形神玉都。胙報萬神壽有餘。所謂脾建在中央土宮。五臟六腑脾為王。上合天庭入明堂。知雄守雌存三光。外方內圓神其中。通利血脈五臟豐。百脈九竅悉清靜。脾令七竅去不祥。日月陰陽兩氣相合會。化成玉漿潤我身。淡然無味卻是天人糧。入丹田真氣於脾宮。津液精氣如玉霜、琅膏,喉中有八素瓊液,灌溉入腎化為精炁。伏於太陰洞房見我真形。陽陰和風為萬物化生之如。是那麼微妙恍惚清靈。調暢氣化成真人。逸域真氣養華榮。內視沈默鍊形體。三丹田之氣徘徊得神明。肝膽青龍,九竅八脈似內芝,脾氣流津潤我身,可以充飢,道成得役鬼神。即便著穿仙服佩虎章。

沐浴章第三+六

沐浴盛潔棄肥薰。入室東向誦玉篇。約得萬遍義自鮮。散髮無欲以長存。五味皆至正氣還。夷心寂悶勿煩冤。過數已畢體神精。黃華玉女告子情。真人既至使六丁。即授隱芝大洞經。十讀四拜朝太上。先謁太帝後北向。黃庭內經玉書暢。授者曰師受者盟。雲錦鳳羅金鈕纏。以代割髮肌膚全。攜手登山歃液丹。金書玉景乃可宣。傳得審授告三宮。勿令七祖受冥患。太上微言致神仙。不死之道此真文。

沐浴淨潔棄魚肉五辛。入室東向誦此〈玉篇〉。大約萬遍自明義。散髮無欲,咽液鍊炁以長存。五臟之氣皆至正氣合一。平心靜氣不煩悶。專誠已畢體神清靜。便得丹田神真與我言。真人既至得役六丁。即便授我仙家《大同經》。十讀四拜誦《黃庭》。先拜太帝於東,再謁七元於北。暢明此《黃庭內景玉經》,仙道可成。此《玉篇》至為重要。以雲錦、鳳羅、金鈕纏為信誓之物,割肌斷髮示真誠。攜手登山受重盟後,方授此經。傳得善真告三官。不要傳於非人,致令七祖受冥患。太上徵言致神仙。不死至道在此真文中。請連結至謝列部落格,有更精密的論說

http://tw.myblog.yahoo.com/jw!ZdwxYkCBBRpsF1rvOTVzyF5N/article?mid=1610

 

http://blog.xuite.net/herme/zen/52503710

太上虛皇天尊四十九章經

元始四十九章修道經

 

 
 

元始四十九章修道經

 

太上虛皇天尊四十九章經

元始四十九章修道經

 

【正統道藏 洞真部 本文類】撰人不詳,似出於隋唐之際

 

立功章第一

 

天尊曰:


凡欲修道,建功為先。 


是以諸天上帝、諸天高尊、諸天真人、諸天神仙, 


咸以功勤超聖真位,諸天記功而為品格。


積功滿千,形神俱仙;功不及千,形滅神仙; 


功及兆民,玉清之賓。 


凡蜕為仙,仙化為真,真人無礙,洞合自然。


消則為炁,息則為人,神通自在,變化無形, 


飛行三界,出幽入明。 


吾昔在世,立世之功;吾遊天中,諸天奏功。 


一切眾生,咸願濟拔,心不退轉,自得真道。

 


齋戒章第二

 


天尊曰: 


齋戒者,道之根本,法之津梁。 


子欲學道,清齋奉戒,念念正真,邪妄自泯。 


一切眾生,捨清淨域,耽嗜葷羶而以觸法。 


譬如餓鬼,啗食死屍,火燒飢腸,無有飽滿。 


又如蠅蟲,爭奪臭腐,妄為羶香而以觸法。 


三宫溷濁,六腑不淨,屍魄欣昌,樂於死地。 


子當割嗜慾根,入清靜境,


無作諸苦,無造諸惡,無生諸見,無起諸邪。 


子觀戒文如世法律,欲有所犯,懼金木刑。 


子於戒文,精意奉持,凛然在前,如對所畏。 


秉心正嚴,滅一切想,諦聽不二,可會正真,是吾弟子。

 

 

識本來章第三

 

天尊曰: 


虛無自然,道所從出,真一不二,體性湛然, 


圓明自足,不墮諸見。遠離塵垢,學無所學, 


修無所修,於中了然。不去不住,不取不捨, 


無樂無惱,無死無生,無古無今,是真解悟。 


觀諸形相,等皆虛空,滅除世幻,體合自然。

 

 

善應章第四

 

 

天尊曰: 


人有一善,百神俱泰。人有十善,司命儲筭。 


人有百善,東華注名。人有千善,福及七祖, 


死魂為仙,萬善既備,玉符下迎,千神來朝, 


白日登宸。

 

 

法力能捍章第五

 


天尊曰: 


子知悲人,不能悲身。地水火風,假合四大, 


埏土為器,託炬火中而得堅固。 


子身猶器,法猶炬火,能捍子身,成不壞質。

 

 

積善為寶章第六

 

天尊謂妙行真人曰: 


子登寶山,周行左右,萬寶縱横,無不可愛。 


當下山際,能勿持乎? 


妙行真人曰: 


不持以歸,是謂自棄。 


天尊曰:善哉。 


人生於世,如在寶山,種種善緣,皆為寶也。 


子不造善,當來離世,是猶登彼寶山空手而歸, 


不持一物,後無悔乎?

 

 


除垢章第七

 

 

天尊曰: 


子形不淨,受諸染著,積垢於身,必思澡澣。 


心垢不淨,六根所染,弗思其澣,兹為迷惑。 


是故身垢不淨,以世水洗之;心垢不淨,以法語洗之。 


六根清淨,表裏洞明,無毫髮染,方造無為。

 

 


味道章第八

 

 


天尊曰: 


子之食蜜,徧口皆甜,舌有餘味。味吾之言,有甚於是。

 

 

 

斷因緣章第九

 

 

天尊曰: 


一切眾生,從因生因,從緣生緣。以因緣故, 


結諸煩惱,成無量業,墮於生滅,輪轉不窮。 


如浪中漚,幾成幾壞。 


爾須了悟,本來皆空,自生諸見,自著一切, 


種種眷屬,是煩惱根,與牢獄等。 


此心不悟,如大罪人,無始以來,身被縶縛,


無有解脱。

 


吾今為汝滅前後因,斷一切緣, 


識因非因,識緣非緣,不因不緣,湛然常定, 


無去無來,無離無著,一切解脱,超出三界。

 

 


自新章第十

 

 

天尊曰:


一切男女,於三寶前稽首歸命,洗滌垢穢, 


令心地淨,悔過自新,誓勿復造,可以為吾弟子。 


其有男女,處世以來,於三寶前内省於中, 


無可懺悔,是吾真弟子。

 

 

布施章第十一

 


天尊曰:


有餘而施,非難不足,施之為難; 


施所不欲,非難施所,甚愛為難。 


一切諸福,皆自歡喜中來; 


一切布施,生歡喜心;一切財寶,眾生性命。 


或施以物,歸獻三寶;或施以法,覺悟一切。


種種善果,福報無邊。

 

勤行章第十二

 

天尊曰: 


知吾道者,復不能行;行吾道者,復不能久。 


難至於道,知而能勤,久而不怠。 


如渡滄海,日求著岸;終始若一,道為子得。

 

鍊穢成真章第十三

 

 

天尊語妙行真人曰: 


子未生時,混混沌沌,本無一物,視聽不得, 


與真常會,無有名相,孰為妙行? 


吾今為汝,究未生理。 


種種形相,俱為幻假,眷此幻身,與我為累。 


譬如鑄劍,煅鍊滓穢,始見精鋼; 


勇烈無滯,當成妙器。

 

演化章第十四

 

天尊謂妙行真人曰: 


從吾道者,是名善業;離吾道者,是名惡業。 


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 


成有等差,同歸于道。 


一切眾生,顚倒妄想,造地獄行,不自覺知, 


踊躍相進,投於愛河。 


汝為眾生敷演教法,啟方便說而為接引, 


當得福報,同證無為。

 

真成章第十五

 

妙行真人問天尊曰: 


何者名為真人?復修何道,獲證此果? 

 


天尊曰: 


精心苦行,絶世所欲,不興妄想,無有染著, 


鍊形化炁,鍊炁化神,鍊神合道,體入自然。 


斂萬法歸於一身,以一身而化萬境。 


不滞有無,永絶生滅,是名真人。

 

三乘等差章第十六

 

 

天尊曰: 


末學之士,目不妄視,耳不妄聽,心不妄知, 


禁約一切,泯絶萬態以致於道。 


至學之士,視無所見,聽無所聞,心無所知, 


動無所逐,以觀眾妙。


大乘之士,無見而無不見,無聞而無不聞, 


無知而無不知,内外洞然,達彼無間, 


故能參宇宙而遊無盡之域。

 

以言勸善章第十七 

 

天尊曰: 


贈人以財,不若贈人善言。 


黄金雖貴,用之則窮;善言於心,終身為寶。 


一切神仙真人,皆以無上要言得成道果。 


子能持是說,普告眾生,令得奉行,獲福無量。

 

苦樂先後章第十八 

 

天尊曰:


學道之士,斷諸愛慾,却絶肥鮮,長齋清思, 


研味至道,是為苦中求樂,能知其樂,不見其苦。 


一切眾生,貪戀榮華,迷惑聲色,肆情縱慾, 


造諸快樂者,是造諸苦。 


吾道苦而後樂,眾生樂而後苦。吾今告子,當明愼之。

 

不二門章第十九

 

 

天尊曰: 


吾道無親疏,吾眼無貴賤,一切眾生,皆以等觀。 


有善性者,與成其善;有道性者,與證其道。 


若有所擇,是有二門。

 

不殺章第二十

 

 

天尊曰: 


子欲學吾道,愼勿懷殺想。一切諸眾生,貪生悉懼死。 


我命卽他命,愼勿輕於彼,口腹樂甘肥,殺戮充啖食。 


能懷惻隱心,想念彼驚怖,故當不忍啖,以證慈悲行。

 

清淨章第二十一 

 

天尊曰: 


學道之士,以清淨為本,長齋眇思,嘯詠太無, 


覩諸邪道,如覩仇讎;遠諸愛欲,如避臭穢。 


除苦惱根,斷親愛緣,冥冥濁海,自得淨界。 


如白蓮花,生淤泥中,亭亭出水,不受污染。 


五臟清夷,三田華素,太玄真人,自與子鄰。

 

不妄章第二十二 

 

天尊告妙行真人曰: 


大乘法可出三界。 


如不行吾道,卽是以我為妄。吾以不妄,故得證此。 


故信者心之寶,一切真人,皆以信心得成道果。

 

 


慈悲章第二十三

 

 

天尊曰: 


汝等眾生,以慈悲為本,覩一切物,常行不忍。 


世人痛苦,如在我身,當願救護,普令安樂。 


一切眾生,以愚癡故,陷諸罪苦。 


爾不救拔,等是愚癡。常行大悲心,自成無上道。

 

萬法歸一章第二十四

 

 

天尊曰: 


萬派枝流,同歸于海;萬法紛紜,同歸于道。 


眾生執著,自生分别。當有圓通無閡,一貫諸義。

 

斷穢濁章第二十五 

 

天尊曰: 


一切眾生,皆自穢濁中來,復以穢濁而往。 


有能清淨信吾戒言,不受染著,斷除雜想, 


卽得出離濁浪,入我法門,無去無來,永超塵劫。

 

洗心章第二十六 

 

天尊曰: 


六根不淨,當洗其心,心不受垢,自無諸穢。 


故心為宰官,統御一切,降伏其心,猶馭猛虎, 


如有縱怠,反傷汝身。

 

證真章第二十七 

 

天尊曰: 


學道之士,清虛而容,非拯危而濟難,慈向萬物, 


滅毒惡想。觀一切眾生,如我眷屬,


有飢寒者,念與衣食;有疾病者,念與醫藥; 


有冤讎者,念與解釋。 


如是慈悲心,種種不可量,當來及後世,證彼真人行。

 


財為患本章第二十八

 


天尊曰: 


財為患之本,聚財為聚業;財為愛慾根,能起一切罪。 


若以財非財,始可入道境。

 


至言普潤章第二十九


天尊曰:

 


一切眾生,牽於情愛,如蹈猛火,靡得休息, 


從少至老,不自知覺。 


吾言如甘露,能灑一切,使其心地,自得清涼。

 

忍辱章第三十

 

 

天尊曰:

 


忍者身之寶,愼勿與人爭。 


一切諸魔來,吾以忍坐勝,不與羣魔競; 


來者自反戈,損人還自損,我實得安靖。 


一切諸真人,皆以忍辱故。

 

造福田章第三十一

 

 

天尊曰:

 


人生一世間,譬如電光速,嬰兒化老耄,倐忽春夢中。 


勇猛進於善,自己悲不及,處世無福田,瞑目何所恃。

 

正念章第三十二

 

 

天尊曰:

 


子心無邪念,一念徹虛空,一切虛空中,皆有聖與賢。 


常作平等觀,勤修無上行,自見虛無老,久久入大乘。

 

出有無章第三十三

 

 

天尊曰:

 


眾生迷惑,妄見諸有。 


吾道本無,有諸眾生顚倒,妄見諸無。 


吾道亦無,非有非無,卽有卽無。作是解者,能超一切。

 

施言無罪章第三十四

 

 

妙行真人問天尊曰: 


何者布施功德最重? 


天尊曰: 


以吾言施人,功德最重。 


妙行真人曰: 


處世何物為寶? 


天尊曰: 


無罪於身,是為至寶。

 

隨緣受報章第三十五 

 

妙行真人問天尊曰: 


宿命因緣,可以知否?

 


天尊曰:

 


汝思見世因緣,則知宿命因緣。 


汝修見世因緣,則知來世因緣。 


一氣無偏阿,所種還自生;植此荆棘根,何由望騫林?

 

大力章第三十六

 

 

妙行真人問天尊曰: 


世間何力為大?

 


天尊曰:

 


慈悲之力,最為廣大。慈悲之心,能化一切; 


慈悲之行,能伏一切。惡者無與爭,暴者無與抗, 


所向無敵,是為其力廣大無邊。

 

 


契道章第三十七

 

 

天尊謂妙行真人曰:

 


子欲學吾道, 


口無是非言,心無人我相,身不受染著,方契無為道。 


眾生俱幻化,墮彼色相因,雖知樂是苦,一念了無為。

 

心起憂樂章第三十八

 

天尊曰:

 


子勿包禍心,損害於一切。眾生初未覺,神明悉已知。 


危人還自危,枉彼還自枉。天堂及地獄,一切由心造。

 

道法章第三十九

 

天尊曰;

 


吾道猶炬火,取之無窮,隨其所與,能飪熟一切。 


吾法等泉源,能灌漑枯槁,潤澤一切。 


子身障惱,自與道違。

 

入妙章第四十

 

 

天尊曰:

 


入我法門者,學至於無所學,行至於無所行, 


了至於無所了,是謂入眾妙門,洞觀無礙。 


眾生執著,妄究終始,自謂造於最勝, 


是猶妄見諸色。

 

去華章第四十一

 

 

天尊曰: 


清淨者,道之本:榮華者,道之殃。 


子勿憎淡泊,是中有至味。 


愚癡戀世欲,類蛾投火光,不知其為害,以至於滅亡。

 

同好惡章第四十二

 

 

天尊曰:

 


子愼無綺妄,誑惑諸眾生,勿懷毒惡心,陰謀諸一切。 


以身譬他人,好惡元無異,能作是念者,可證無上道。

 

先實後施章第四十三 

 

妙行真人問天尊曰: 


頗謂聖王,以能利益一切,救拔眾生,無有厭倦, 


念念相因,故能成真。 


若復有人,能作是念,當知果報無差? 


天尊曰:

 


汝勿輕用,勤修其行,使中實有見道之源, 


自然流施無盡。

 

 

超色相章第四十四 

 

妙行真人曰:

 


聖王妙相七十二項,負九色光。 


諸天仙人以是覩天尊也, 


靡不讃善,恭敬禮拜,無上希有。 


天尊曰:

 


我以非色,汝妄為色;我以非相,汝妄為相。 


一切初地,以肉眼故,不能洞觀。 


若以九色七十二相觀我,卽是離無著有, 


不可與聞無上之義。

 

一切恃道章第四十五

 

 

妙行真人問曰:

 


一切有目,可見諸色;至於微妙之法,不可得見。 


天尊曰:

 


吾道猶日,光明普照,種種色相,人始能别。 


廢日之光,有目絶視。子愼為道,無復中輟。

 

勇決學道章第四十六

 

 

天尊曰:

 


學道之士,愼無二心,斷絶塵染,割棄愛緣, 


心如寒灰,滅除猛燄,苦身勵行,禍難不顧。 


如矢一發,往而不回,吾保子身,必得道真。

 

魔誡章第四十七

 

 

天尊曰:

 


學道甚難。鬼神魔王,敗人成功,但欲其死,不喜仙道。 


子將道成,復有 諸天仙人來試爾身。 


仙人之來試也, 


或試以所欲,或試以所不欲; 


或試以所難,或試以所畏, 


皆於心之所不悟、意之所不造也試之。 


過者諸天保舉,魔王奉迎,是謂得道。

 


易心向道章第四十八 

 

天尊曰: 


上士貪善,下士貪財;一切眾生,晝不能息, 


夜不能寐,唯慮貨財不足於身。 


子易其心而學道,安有不得矣。

 

勉行章第四十九

 

 

妙行真人問曰: 


學道甚苦,如負重登山,可厭而止? 


天尊曰: 


子勉於前,既登絶頂,其苦亦息,俯視一切, 


皆微眇也。

 


【太上虛皇天尊四十九章經】終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ichen194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