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講

1. 2. 3. 天地 4. 人生 5.

 

6. 7. 8. 9. 性命 10.

 

 

第二講

11. 12. 13. 14. 15.

 

16. 塵世 17. 名利 18. 19. 20.

 

 

第三講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第四講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省察 39. 40. 克治

 

 

第五講

41. 42. 存養 43. 44. 45.

 

46. 47. 48.

 

 

第六講

49. 50.

 

51. 52. 太極 53. 54. 學聖 55. 就正

 

 

  養真集卷上目錄

 

1. 2. 3. 天地 4. 人生 5.

6. 7. 8. 9. 性命 10.

11. 12. 13. 14. 15.

16. 塵世 17. 名利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養真集卷下目錄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省察 39. 40. 克治

41. 42. 存養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太極 53. 54. 學聖 55. 就正

 

 

一.道

今夫人要做天地間第一等美事。莫如讀書。要做讀書中第一等高人。莫如學道。朱子曰。讀書將以求道。不然。讀做何用。至於舉業。乃分外事。可惜壞了多少人。道德經有云。立天子。置三公。雖有拱璧以先駟馬。不如坐進此道。古者帝王。皆君道而兼以師道者也。至於孔子。斯道不在於君。而在於士。今非無士也。孰是見而知之者。孰是聞而知之者。夫道若大路然。豈難知哉。人病不求耳。求則得之。天子得道。能保其天下。諸侯得道。能保其國。卿大夫得道。能保其家。士庶人得道。能保其身。才為人用而鮮終。德為己修而有名。道則無名。而用之無窮。是故君子惟道是學。功名富貴。皆視如浮雲。任其去來。而漠然無所動於其中矣。或問君子惟道是學。有所取益而然歟。曰。有。願聞焉。曰。學道之人。是學其在我者也。心可廣。身可潤。病可癒。死可免。如此之益。益莫大焉。又問學道之人。果有是益與樂乎。而今世人見有學道之人。共嗤為迂。何也。曰。道德經有云。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

白鬢老人曰。讀書中第一等高人。莫如學道。自古及今。學道者紛紛。成道者寥寥。其故何也。首要根器高。次要讀書多。三要遇人早。根器不高,不能有出世之想。讀書不多,不能見理即明。遇人不早,多受旁門小術之誤。終不能成大道。試看鍾呂、紫陽、玉蟾、邱祖、諸仙。俱是穎悟超群。胸藏萬卷。更兼早遇仙師。是以名標仙籍。身出塵凡。若三者缺一。斷難成道。若謂余言有謬。君其問諸蓬萊。
菊然居士曰。孟子曰。道在邇而求諸遠。事在易而求諸難。噫、世之恃浮才不求實際者。徒弄虛文。是捨近而求遠也。故翁葆光仙師曰。不求大道出迷途。總負賢才豈丈夫。余謂觀是集而不省者。真愚頑之甚也。有智之士。可不速修耶

 

二.理

夫道。一而已矣。在天曰命。在人曰性。在物曰理。此理流行於天地之間。發著於日用之際。事事物物。皆有當然之理。而不容已。即有所以然之理。而不可易。惟循理君子。以理觀物。是是非非。善善惡惡。因而付之。是謂無我。無我則公。公則明。明則處事當。而盡物之性矣。若以我觀物。則愛憎橫生。不免任情。任情則私。私則昏。昏則顛倒錯亂。只知有我。不知有理也。有理斯有氣。氣著而理隱。有氣斯有形。形著而氣隱。理無不中也。氣則偏矣。形又偏矣。中無不善也。偏有不善矣。苟求化偏之不善。而歸於中之善也。須於機動之時。密密省察。是發於理之中者。擴而充之。是生於形之偏者。絕而去之。久而理自常存。欲自消亡。天下之理。不可不窮也。而亦不可勝窮也。有要焉。辨吾心之惑而已矣。辨則明。明則誠。誠則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聖人有言曰。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是惑也。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親。非惑與。因聖言而擴充之。身受貧賤而慕富貴者。亦惑也。人不來學而思往教之。亦惑也。邪教惑人。王法禁之猶不止。吾欲以空言拒之。亦惑也。聖賢之道。必待其人而後行。

望庸眾之人為之。又非惑歟。事有必不可成。物有必不可得。而營營在心。亦惑也。人有不可強就。功有不可速成者。而孜孜在念。非惑歟?素位不行。而生無益之外願。是惑也。聖言不畏。而思外道之邪事。非惑歟。明之一善是中。而不致中。明知萬法惟心。而不了心。是惑也。明知生死事大。而不體取無生。明知無常迅速。而不了本無速。非惑歟。理是本有的。但加提撕而自有。欲是本無的。但能照破而自無。遏欲存理。原非二事。遏了一分欲。即存一分理。遏了十分欲。即存十分理。益人莫大於理。而存理者少。損人莫大於欲。而縱欲者多。人之有欲。猶樹之有蟲。暗食於內。不久自斃。夫人以欲為樂。不知欲猶火也。不戢將自焚。神明受其煎熬。酒色耗其精氣。生病生瘡。晝夜叫苦。浮屠謂死後受罪。而不知生前已受之早矣。

白鬢老人曰。周子曰。明不至則疑生。明無疑也。經年窮理之人。尚不能認理皆真。行理皆當。而況未嘗學問之人乎。世之因明理而保身者固多。因爭理而喪生者亦復不少。故禪家又以理為障。
菊然居士曰。理具於心。而貴專求。倘被欲所惑。即暗昧矣。世之喪心悖理者。任意妄為。是命未告終。而真靈已投別殼。何待死後受罪也。

 

三.天地

大道無形。天地是個有形的道。天地不言。聖人是個有言的天地。聖人吾不得而見之矣。未嘗不見經書。見經書而能明其理義。與見聖人何殊。天生我形。天賦我性。內外皆天。我何敢紊。我在天中。天在我心。見天地而效其清靜。其大道不二。少有私意。獲罪匪輕。形色天性也。率天性而行。自無人欲之累。日用常則也。順常則而動。必無踰矩之愆。人之道、無時不與天地相合。一動一靜是也。人之氣、無時不與天地相通。一呼一吸是也。嘗見日入地中。心火下降之象也。月到天心。腎水上升之象也。仰觀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名曰「天樞」。夫天固有樞。以為造化之本。人亦有樞。以為性命之源。均是人也。有所謂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試察我之心。併我之性。其合乎天地者有幾。合則加勉。不合則速改。而至於大人。不為憂矣。天生地成。吾人之大父母也。天動地靜。吾人之大師教也。已往聖人。天地之肖子也。未來聖人。天地之慈孫也。能愛其親者。大德必受命。能敬其師者。下學而上達。

白鬢老人曰。人不畏天。皆因把天看遠了。此篇最喫緊處。莫過天在我心一語。人若真知天在我心。敢不畏乎。敢不敬乎。畏敬既久。可以明心。可以見性。可以成佛。可以作祖。所患者隨知隨忘耳。
菊然居士曰。人之秉賦。俱有此天。而不能默符於心者。是把自己的天迷失了。既失之必無畏敬。因而喪道敗德。無所不至。由不知在我心之昧。把天看遠。故失之毫無忌憚也。

 

四.人生

人生者。太極也。太極動而生陽為火。火者神也。靜而生陰為水。水者精也。神火精水。妙合而凝。在兩腎之間。為元炁之根。夫吾人未生以前。氣稟之清濁。從天所賦。人不得而與焉。既生以後。人品之邪正。由人自造。天不得而司之。天地生人。上智固少。下愚亦少。惟中人最多。中人能自強。與上智不二。中人若自棄。與下愚何殊。今夫人。只知我是父母之所生也。不知我與父母與天地。皆道之所生也。是故君子必求得道。而後無愧於天地。無忝於父母。子貢曰。「文武之道。未墜於地。在人。」非止在春秋之人。亦在今世之人。非止在今世之人。亦在後世之人。一人生來有一身。一身皆有一真人。真人靈妙通天地。真人清靜無埃塵。真人自古不增減。真人從來沒死生。但能養得真人就。勝如貧子獲萬金。孟子曰。「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幾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存之者。成聖成賢。去之者。為禽為獸。是去之時。即變為禽獸。不待死後與來生也。今夫天有五行。金木水火土是也。不止謂之行。一時稍止。不可謂之行矣。今夫人有五常。仁義禮智信是也。不變謂之常。一念稍變。不可謂之常矣。是五行也。是五常也。具於人身之中。則為五臟。心肝脾肺腎是也。五臟也者。生人之大本也。傷此大本。則不能以有生。是故明醫治之。必先調和五臟。發於日用之際。則為五倫。君臣父子夫婦兄弟朋友是也。五倫也者。天下之達道也。廢此達道。則不可以為人。是故先王教人。先明五倫之理。而今世人有墮肢體。去人倫。以求道者。彼固不知其非也。世人驚以為貴而尊奉之。此亦不知其非也。

白鬢老人曰。氣秉之清濁從天。人品之邪正由己。此固說得好。一時稍止。不可謂之行。一念稍變。不可謂之常。說得尤好。
清潔居士曰。華嚴經偈云。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集內言人品之邪正。由人自造。天不得而司之者。即此經義也。求道者不達唯心之法。向外馳求。是不知其非也

 

五.老

人皆曰:人上六十。一年老如一年。人上七十。一月老如一月。人上八十。一日老如一日。予今八十有餘。將如之何。自今以後。多活一日。是天假道之一日也。敢虛度乎。今縱得道。已是遲了。豈容再遲。昔有三個老者言及無常。有一老者曰。今年酒席筵前會。不知來年又少誰。又一老者曰。你說的遠了。今晚脫下鞋合襪。不知天明穿不穿。又一老者曰。你說的還遠了。這一口氣。既然出去。不知進來不進來。智者不失時。勇者不再計。今日知道。今日就該下手。此時得知。此時就是下手之時。若曰今日不暇。姑待異日。只恐你要做時。卻又做不到了。

人有三寶。曰精。曰氣。曰神。老來之精惟恐竭。精竭則死。老來之氣惟恐洩。氣洩則死。老來之神惟恐離。神離則死。精何以不竭。必也遠色乎。氣何以不洩。必也寡言乎。神何以不離。必也無欲乎。神不可以強留。心息相依。則神

自留矣。氣不可以輕洩。忘言守中。則氣不洩矣。精不可以漏失。還精補腦。則精不漏矣。

或問人老氣血既衰。如何可補。曰慎言語可以補肺。節飲食可以補脾。絕思慮可以補心。去嗔怒可以補肝。斷淫慾可以補腎。請益。曰。不患不補。惟恐補而又損。我故嘗曰。百日補之不見其有餘。一旦損之遂覺其不足。視彼草木。其葉蓁蓁。秋後落葉。生理歸根。歸根不死。來春復生。由是觀之。生生不已。天之道也。各歸其跟。物之理也。知其理不悖其道者。其惟真人乎。故真人之息以踵。踵猶根也。三冬歸根之時。宜靜養之。

白鬢老人曰。心息相依。忘言守中。還精補腦。則三寶固矣。慎言語。節飲食。絕思慮。去嗔怒。斷淫慾。則五臟足矣。三寶既固,五臟又足。有不延年益壽之理乎。
直心子曰。寡言衛氣。積精適神。固其本也。五臟調和。三冬靜養。培其根也。根本既固。壽命延長。與道合真矣。知其理而行其道。謂之真人。信然。

 

六.病

病何由而生也。皆因妄想而生煩惱。煩惱既生。則內傷其心。心傷則不能養脾。故不嗜食。脾虛則肺氣必虧。故致發嗽。嗽作則水氣竭絕。故木氣不充。髮焦筋痿。五臟傳徧而死矣。

人當妄想萌動之時。即疾病發生之時也。今人不察。必待疼痛著身。纔為有病。而不知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來者漸矣。人之一身。外有六淫。風寒暑濕燥火是也。內有七情。喜怒哀樂憂恐驚是也。因七情而病者。為內傷。而成不足之症。因六淫而病者。為外感。而成有餘之病。不足宜補。有餘宜洩。

後天有形之血氣。受傷而病者。藥石針灸。可以治之。先天無形之精神。內損而病者。非反觀靜養。不能癒也。十大名醫。治人身病。三教聖人。治人心病。

親朋有病。皆知去看。自己有病。卻不知看。若知自看。內看無心。外看無身。心身既無。受病者是誰。不病者是誰。見得分明。自然無事。常想病時。則塵情漸減。常防死日。則道心自生。

昔子元有心病。遇一高僧。謂之曰。貴恙起於煩惱。煩惱生於妄想。夫妄想有三。或追憶數十年榮枯恩怨。及種種閑情。此是過去妄想也。或是事到眼前。可以順應。卻強生己見。猶豫不決。此是現在妄想也。或期日後富貴如願。或望子孫及時登榮。與夫不可必成、不可必得之事。此是未來妄想也。三者妄想。忽生忽滅。禪家謂之『幻心』。能照見是妄。遂即消滅。禪家謂之『覺心』。故曰不患念起。唯恐覺遲。念起是病,不續是藥。又曰。貴恙亦是水火不交。凡溺愛佳冶。而作色荒。此是外感之慾。或夜思佳冶。而成夢遺。此是內生之慾。二者染著。耗散元精。若能斷之。則腎水自然滋生。可以上交於心。至於思索文字。忘其寢食。謂之『理障』。經營職業。不憚劬勞。謂之『事障』。二者雖非人欲。

亦損性靈。若能緩之。則心火不致上炎。可以下交於腎。故塵不相緣。根無所偶。反流歸一。六用不行。子元如其言。獨處一室。掃空萬緣。坐至月餘。心疾如失。

自家有病自家知。既知須要早時醫。倘若忌醫終諱病。無常臨到悔追遲。

白鬢老人曰。諺云。心病難醫。非難醫也。不得其法。不行其法耳。三教聖人。 善治心病一語。可謂患心病者指南。誰其信之。誰其行之。昔余為抱吏時。患脾虛下洩之症五年。奄奄一息。百藥不效。萬無生理。因謝絕人事。反觀靜坐。閑較心經一卷。百日後經完病癒。此予既驗之奇方。故敢告之有疾者。
清潔居士曰。內傷外感。皆足以致病。然六淫之致病為外感。身疾也。可以醫療。而七情之致病為內傷。心疾也。非却貪妄。息攀緣。諸事看空。不能心疾如失也。世之患心病而不以心治者。真是不得其法。而不行其法也。況又諱疾忌醫。直至無常而不追悔者。可勝言哉。

 

七.死

人當血氣強壯之時。馳逞六慾。無所不為。及血氣受傷。百病生焉。死期將至。縱有滿堂兒女。也替不得。無數金銀。也買不得。至死方悔遲了。誰不怕死。當怕之於未死之先。若待將死之時而怕死。則死難免矣。誰不怕病。當怕之於未病之先。若到有病之時而怕病。則病難治矣。

試觀天下之物。有重於性命者乎。試思天下之事。有大於生死者乎。人莫不好生也。但不好長生之道。人莫不惡死也。但不惡取死之事。人在世上。事事相續。必死而後已。直等到臨死。有甚方法。可以躲得。不如急早回心。將種種塵緣。一齊放下。做個長生出世之人。不亦善乎。

或問。塵緣纏繞。日久年深。一旦就要放下。不亦難乎。曰。只是你不肯放下。所以說難。設若你死還有不放下的麼。今雖未死。權當已死。一齊放下。有何不妙。

又問。放下個甚麼。曰。放下四大五蘊。情識種子。真修行人。恰似大死一番却活。纔好。大死人也無世界纏繞。也無玄妙道理。如此大休歇。方為了當。朝聞道。夕死可矣。此吾夫子教人急切之語。蓋謂上士聞道。了生死於片晌之間也。

白鬢老人曰。昔人云。舉世盡從忙裏老。誰人肯向死前休。若有人肯向死前休者。不但其死必遲。而且可以了生死。
直心子曰。世之好生者。不能長生。而怕死者。終歸於死。是不知取死之事。焉得長生之道也。陶弘景曰。修心要作長生客。煉性當如活死人。篇中言真修行人。恰似大死一番纔好。真明取死之事。而得長生之道也。

 

八.苦

人只為一個愛字不能除卻。愛名利。遂為名利所縛。愛酒色。遂為酒色所縛。愛身家。遂為身家所縛。愛子孫。遂為子孫所縛。將此真性。縛得七顛八倒。往來人間。受無限之苦。

受父精母血。始結成胎。衣胞猶如囹圄。拘束其身。母喫熱的。如滾湯澆身。母喫冷的。似寒冰逼體。及至氣滿胎全。急要撞出。必將衣胞先撾抉數日。衣胞纔破。人只知為母的腹痛之苦。不知為子的更受無數的苦楚。至於分娩。呱的一聲。受苦於胎中纔盡。又有一身之苦隨至。內患飢渴。外畏寒熱。變蒸痘疹。相繼而作。此幼時之苦也。及至成人。事業臨身。為君王者憂社稷。為士庶者憂身家。晝夜憔勞。坐臥不安。五火俱動。焚其天和。隨身疾病不禁。

夫人也始成病苦。終至死苦。後有報苦。歷劫輪轉。無有休息。釋氏曰。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今人苦惱。都是自作自受。有不知是苦。而誤入其中者。有明知是苦。而脫離不得者。語曰。莫言婚配早。婚配後。事難了。莫言中會高。中會後。業大了。莫言耕種飽。耕種後。苦多了。莫言僧道好。僧道後。心難了。

或問。世人之苦都在身。學人之苦獨在心。無繩而身縛。無事而自忙。要收收不來。要放放不下。如之何則可。曰。學人未得真傳。其苦有如斯也。苟得真傳。收放由我。何苦之有。況學道是個安樂法門。凡說是苦。便是個外道。

白鬢老人曰。世人常談。謂人生下時。必呱的一聲。可見從此皆是苦境。余謂不然。皆因迷了真性。縱欲不遂。是以百苦叢集。若肯回心向道。萬物皆備於我。樂莫大焉。何苦之有。
清潔居士曰。如來厭苦。而證湼槃。永超生死。寂滅為樂。眾生忍苦而處塵世。歷劫輪迴認苦為樂。苦樂非他,由人自取。人若回心向道。看破苦空。自然操縱在我。常樂我靜。是處凡塵而登極樂。何樂如之。

 

九.性命

學道入門。先須理會「性命」二字。性有性源。心地是也。命有命蒂。真息是也。命蒂要固。性源要清。或問性源如何清。曰。內外兩忘則清矣。命蒂如何固。曰。神氣相守則固矣。性即神也。命即精與氣也。

太極圖曰。無極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而人始生焉。所謂性。即無極之真也。所謂命。即二五之精也。無易子曰。性具於心。心空一分。則性見一分。心空十分。則性見十分。性見則性盡矣。是止念即所以盡性也。性盡一分。則神氣凝一分。性盡十分。則神氣凝十分。

為學別無功夫。不過從容致之而已。大抵功夫全在止念。心息相依。此法最為直捷。何也。氣乃神之母。神乃氣之子。心息相依。如子母相見。神氣融渾。打成一片。緊緊密密。久久而成大定。此之謂歸根復命。根深蒂固。長生久視之

道也。何仙姑曰。息有一毫之未定。命非己有。我則曰。心有一絲之未忘。息不能定。

夫人有天地之性。有氣質之性。天地之性。太極之全體也。纔到陰陽五行處。便是氣質之性。即此太極之體。墮在氣質之中。非別有一性也。

張子曰。善反之。則天地之性存焉。或問。善反之有道乎。曰有。願聞焉。

曰。儒曰洗心退藏於密。佛曰觀自在。老曰復歸於朴。是善反之始也。儒曰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佛曰照見五蘊皆空。老曰復歸於嬰兒。是善反之中也。儒曰無意無必無固無我。佛曰無眼耳鼻舌身意。老曰復歸於無極。是善反之至也。

人性本善。有不善者。氣質之性也。知是氣質。而不為其所使。便是變化氣質之方。八十五歲大老漢。每日靜坐無事幹。道義明了沒底說。經書見了懶待看。識得一性是主宰。照破萬緣皆空幻。散淡逍遙自在話。再不與人閒扯談。

白鬢老人曰。無極之真。理也。性也。二五之精。氣也。命也。從古多少大儒。發明一理二氣之奧。可見天下無無理之氣。亦無無氣之理。其在人也。無無命之性。亦無無性之命。奈釋道二教。各執一端。紛紛聚訟。究之總因太極之理。並未深明。是以性命之源。裂成兩片。遂至釋門崇性學。道家重命功。分門別戶。如道冠僧帽之不同。殊令大徹大悟者噴飯。吁。胡不取此篇而玩索。
清潔居士曰。見性之人。自知天命。證道之士。與虛合體。故釋云。在纏名如來藏。出纏為法界性。在纏情動為喪命。出纏合虛為至命。又謂之復命。何嘗不是性命雙修。若各執一端者。故令人噴飯。而妄生異見者。亦令人掩鼻也。

 

十.心

人只一個心。向外是情。向內是性。順去是識。逆來是智。今要將順去向外者。轉而逆來向內。必也反觀乎。蓋「反」有能回能復之義。而「觀」有能照能了之功。人之神在心。而心之機在目。故目用在內。而心亦隨之在內。不但在也。而且定矣。此心一定。心火下降。腎水上升。口餌甘津。足躡火鼎。其妙有不可盡言者。

人只一個真心。因何而妄。迷則似有。覺則還無。我故曰知妄無妄。要放下看。『誠』是去個『偽』。『敬』是去個『慢』。當妄想紛起之時。不用止絕。直反看其心。看他想的是甚麼。但迴光一照。當處即寂。學道別無法。時常反照便是『學』。無了妄想即是『道』。

朱子曰。有一分心向裏。得一分力。有兩分心向裏。得兩分力。若緊緊收拾。不要逐物了。安有不得其正者。雖半月間可驗也。又曰。求放心者。非是別求一個心來存著。只纔覺放心。便想此心是我的心。須要由我使。不得信從他往外去

了。雖錮蔽之久。猛可醒來。大嚇一聲。百邪皆退。繼之以觀心、心無。繼之以依息、息住。而神隨之俱住焉。此之謂真人之息以踵。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惟此心耳。

佛言作惡之人。來生變為禽獸。予謂喪心之人。當時變為禽獸。何也。形雖是人。心已不是人了。見境心不動。則名不生。不生即不滅。則此心不為塵緣所縛。無縛即解脫矣。

白鬢老人曰。大學正心章。前言四樣有所。是有心之病。則心不得其正。後言心不在焉四句。是無心之病。心亦不得其正。究竟並未指出正心功夫。教學者無從下手。此篇既指出正心之功。又說出心正之效。條分縷析。字字金鍼。吾人誠能遵而行之。不但可以希聖希賢。並可以成佛作祖。有志斯道者。胡不勉旃。
清潔居士曰。心有真心。有妄心。真心靈知。不生不滅。妄心有知。生滅不停。不生不滅。常住十方。得大解脫。生滅不停。流蕩三途。永劫輪轉。故經云。心生種種法生。心滅種種法滅。篇中未言見境心不動。則名不生四句。是真明心之語。正心之法。

 

回目錄

第2頁|全文共7頁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ichen194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