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章第二十八
註:自然無為之德的第二十八章。章第二十八
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谿。
註:雄是雄心,人之大志向也,雌是靜體,人類固有的本體,修道人應知發心大志向,並要守著固有
的本體如同百川匯集深谿一樣(萬民歸順之義)。
為天下谿,常德不離。
註:修道心廣如百川集深谷一樣,則不離自然無為之德也。
復歸於嬰兒。
註:至於此如同恢復到嬰兒未孩一樣的一片純天理。
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
註:白是光明事,黑是不光明事,修道士應知光明之事,而守尚有不達光明之心裏,而日日求光明,
成為天下人之楷模也。(如大學之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為天下式,常德不忒。
註:一切動靜能為天下之楷模,所以他的常德,就不會有什麼差錯了。
復歸於無極。
註:至於此則恢復了無極之自然真理了。
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谷。
註:榮是榮耀,辱是低賤,修道士知榮耀而勿驕泰,守著屈居下位的心裏,也能夠虛懷大量,如空谷
一樣。
為天下谷,常德乃足。
註:胸懷能如空谷一樣,容納萬物,即他的常德也就常足了。
復歸於樸。
註:具於此即恢復了樸素的本來面目。(樸是未成器具之原木。)
樸散則為器。
註:樸者渾全之木,而把樸木製材出來,可用做種種的器具。
聖人用之則為官長。
註:聖人所行動出來,皆可為百姓的敬仰官長了。
故大制不割。
註:所以這樣的大制度,是不能把它宰割。(是形容道的定則永遠
不會被人間所改變的)
http://www.jl3319.com/ddg028.htm
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谿;為天下谿,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知其白,守其辱,為天下谷;為天下谷,常德乃足,復歸於樸。樸散則為器,聖人用之則為官長。故大制不割。
——《老子二十八章》
老子説,“知其白,守其辱,為天下谷。”這句話也是人們相當熟的名言。“辱”是一個借字,本字是的意思是黑點,或者引申為暗昧。深知明亮,卻安於暗昧,就可以成為天下的川谷。川谷是個比喻的説法,我們可以理解為眾望所歸。這是形容一種處世的心態。在這裡我們似乎可以作一些發揮,展開其中所蘊涵的幾個道理。
首先,我們對明白光鮮的那一面是要承認的。有些人解老子,看老子否定盛滿,便拒絕盛滿,甚至持視而不見的態度。老子是説過“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常保”,確實勸説人們“功遂身退”。但如果在盛滿的時候還視而不見的話,顯然此人讓人覺得有點“孺子不可教也”。對此我們應該保持客觀而清醒的務實態度,只有實事求是地確認現狀才能解決問題。
其次,“守其辱。”深知明亮,甚至正處在光艷耀眼的狀態之中,那麼就需要作一個合適的選擇,雖然不一定必須按照老子所説的,但他的這句話是個很好的提醒。再次,知其轉化。這一點是最難的,處在明亮之地,或者守住暗昧似乎都能認識到,其中的道理也能明白,但人生是動態的,如何在動態中掌握這樣的把握能力呢?如何在合適的時候抓住超越的時機呢?也許更多人希望得到明白如水的答案。而我卻無能為力。老子的智慧是一種作用於人內心的智慧,一念的轉換,千念萬念隨之便會轉向,行為便隨之調整。這裡説得也許有點玄虛神秘,實際上我們對這種體驗一點也不陌生,只是我們有時候不知其所以而然而已。誰能時時刻刻“知其然”也能“知其所以然”呢?也許在尋找其答案的同時我們也需要做點情感上的微調吧! (解讀者:李俊 單位:人民大學國學院)
附:此章亦有版本為
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溪。為天下溪,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為天下式,常德不忒,復歸於無極。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谷。為天下谷,常德乃足,復歸於樸。樸散則為器,聖人用之則為官長。故大制不割。
特別聲明:中國網獨家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轉載者請註明來源中國網與作者姓名。
文章來源: 中國網責任編輯: 老北
http://big5.china.com.cn/culture/zhuanti/lz/2009-03/18/content_17462061.htm
解讀老子:知其白,守其辱,為天下谷。_中國網http://big5.china.com.cn/culture/zhuanti/lz/2009-03/18/content_17462061.htm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