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州有一位「志通禪師」讀《楞伽經》千餘遍,但,對三身四智不懂。
志通禪師參禮六祖慧能,求六祖開示。
六祖說:
「三身者,清淨法身,你之性也。圓滿報身,你之智也。千百億化身,你之行也。若離本性,別說三身,即名有身無智。若悟三身無有自性,即名四智菩提。」
六祖說偈:
「自性具三身,發明成四智,不離見聞緣,超然登佛地。吾今為你說,諦信永無迷,莫學馳求者,終日說菩提。」
志通禪師問:
「四智之義,可德聞乎?」
六祖說:
「既然會三身,便明白四智,何又問也?若離三身,別談四智。此名有智無身,即此有智,還成無智。」
六祖又說偈:
「大圓鏡智性清淨,平等性智心無病,妙觀察智見非功,成所作智同圓鏡。五八六七果因轉,但用名言無實性。若於轉處不留情,繁興永處那伽定。」
志通禪師禮拜,以偈贊曰:
三身原我體。
四智本心明。
身智融無礙。
應物任隨行。
起修皆妄動。
守住非真精。
妙旨因師曉。
終亡污染名。
●
我想,這則「志通禪師」與「六祖慧能禪師」的對答公案,大家應可明白才是。
如果以密教來詮釋:
嗡—法性身。
阿—報性身。
吽—應性身。
密教五智,法界體性智、大圓鏡智、平等性智、妙觀察智、成所作智。
(法界體性智,是其他四智的統合)
大日如來的五智印,也就是統合的意思。
●
我個人發覺,六祖慧能禪師,在回答三身的問題上,有意無意的透露了一絲「佛性」的闡微,這句話,不可輕易疏忽,這句是:
「若悟三身無有自性」。
請大家參這一句。參這一句若開悟,「真如佛性」就見證了。
我說六祖說的好:
性—法身。
智—報身。
行—應身。
我說:
法身—體。
報身—相。
應身—用。
在轉識成智上,行者多說,前五識轉成所作智,六識轉妙觀察智,第七識轉平等性智,第八識轉大圓鏡智。
這種說法,有人贊成,有人反對。
有人說:「六七因中轉,五八果中轉。」
有人說:「但轉其名而不轉其體也。」
我則認為,佛性在第八識中,清淨識、如來識、無垢識。佛性就是佛性,其超然性,實在不宜用「轉」字。
****************************************************************************
本篇公案,談的是三身四智的意義。三身者,佛的法、報、化(應)身是也,四智者,成所作智、妙觀察智、平等性智及大圓鏡智是也。
唯識認為眼、耳、鼻、舌、身等五識轉成所作智,第六識轉妙觀察智,第七識轉平等性智,而第八識則轉大圓鏡智。
密教則多了法界體性智,是其他四智的統合,以大日如來為主尊,白色淨光,大日如來的智拳印,也就是統合的意思。
壽州有位「志通禪師」讀《楞伽經》千餘遍,但是對三身四智(*1)不懂,於是去參禮六祖慧能,求六祖開示。
祖師說:「三身者,法、報、化身是。清淨法身,是你的法性身。圓滿報身,是你的智慧身。千百億化身,是你的受用身。」
又說:「若離自性來討論三身,即名有身無智。但若能明白這三身,其實皆從自性出,而非三身,各自獨具一性的道理,就能悟得以上的四菩提智。」
六祖說偈:「自性具三身,發明成四智,不離見聞緣,超然登佛地。吾今為你說,諦信永無迷,莫學馳求者,終日說菩提。」
此三身已在自性裡面,只要往內尋找即是,三身運作、自性起用成四種智慧。
所以《六祖壇經》中說:「三身佛在自性中,世人總有,為自心迷,不見內性,外覓三身如來,不見自身中有三身佛。」
又說:「此三身佛從自性生。不從外得。」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修行不離見聞覺知,只要不受萬境所染,也就超然登佛地了,
所以慧能禪師說:「善知識,真如自性起念,六根雖有見聞覺知,不染萬境而真性常自在。」
凡事不取、不捨、不染萬境,也就住於佛地。學佛當如此,無迷無惑,也不要往外馳求,終日說菩提,口說心不行,淪為戲論者也。
智通禪師問:「四智之義理,可以解釋讓我聽聞嗎?」
六祖即說:「既然會了三身,便明白四智之義理,怎麼又問呢?」轉八識成四智,束四智成三身,三身既然會了,那有不明四智的道理?
又說:「如果連三身都不知道了,那就不用提四智了。這就叫作有智而無身。」
也就是說,這種智慧不是真正的智慧,真正的智慧一定是廣大圓滿的。即便如此,還是慈悲為他解釋四智的義理。
六祖說:「大圓鏡智性清淨,平等性智心無病,妙觀察智見非功,成所作智同圓鏡。五八六七果因轉,但用名言無實性。若於轉處不留情,繁興永處那伽定。」
從唯識來說,大圓鏡智是第八阿賴耶識,為如來真智,本性清淨,離諸塵染,洞徹內外,無幽不燭,如大圓鏡,洞照萬物,名大圓鏡智。
平等性智是第七末那識,為如來觀一切法,與諸眾生皆悉平等,亦即能對諸塵,不起愛憎,得二性空,於諸法不起分別,名平等性智。
因無有隔礙、萬法流通、更無滯著、故稱無病。妙觀察智是第六識心,為如來善觀諸法自相、共相,無礙而轉,依有情眾生不同根機,自在說法,隨緣應機,但不起邪思妄語,名妙觀察智。轉而有功但不自恃,故云非功。
成所作智是前五識之統合,為如來欲利樂諸眾生,令諸根隨事應用,悉入正受,無二相者,即是成所作智。
欲得成所作智必須自性清淨,得大圓鏡智,始竟其功。五八六七果因轉,雖然果轉因轉,實際是沒有什麼實性的,只是一些名詞而已。
若於轉處不留情,那在轉處即能現殊勝的禪定力也。智通禪師終於明白三身四智之義理,所以寫了一首偈贊同六祖慧能的說法。
網路文章
http://blog.udn.com/d2266bby/4533677
2.釋題
本公案名為「三身四智」,三身者法身、報身、應化身,四智者妙觀察智、平等性智、大圓鏡智、成所作智。先說三身,《華嚴經隨疏演義鈔》以虛空、日光、日影三者來譬喻法、報、化等三身,即:(1)法身如虛空遍滿十方界,謂法性之空身本體周遍,譬如虛空,無有障礙。(2)智身如日光遍滿一切智,智身即報身,謂能究竟始覺之智,即能破除一切無明暗,顯發本有真身,譬如日光,無幽不照。(3)色身如日影遍應一切緣,色身即應身或稱應化身,謂究竟始覺之智契於本覺法身之理,則能從空體而起用,遍滿應化眾機緣,譬如日影,不擇高下,隨處映現。此處所說本覺者空之體也,覺一切因緣之能力;始覺者是指本覺應緣生法之動能,始覺安住則世間事無能動其本覺,此是小乘行者解脫之處,但大乘菩薩以始覺幻起心通之智,智光遍滿十方虛空一切因緣。
此三身大小乘者有別,依《十地經論》所說三身,即:(1)法身,為證顯實相真如之理體,無二無別,即是一空相之體,常住湛然,稱為法身。(2)報身,酬報因行功德而顯現相好莊嚴之身。(3)應身,順應所化眾生之機性而顯現之身。再看《解深密經》卷五所說法身、解脫身、化身為三身,其中法身指於諸地波羅蜜多,善修出離轉依成滿之清淨妙果。解脫身指五分法身;化身指八相示現之身。蓋五分法身,聲聞獨覺亦可得之,故單就此身而言,二乘與如來無異。二乘道究竟果,名解脫知見,二乘解脫知見中無三身,菩薩解脫知見中有三身差別。何以故?二乘不能滅智障,無一切智故,不得圓滿清淨法身,無大慈悲,不行利益他事故,無應化兩身。故知二乘之解脫身,無法身及應、化等身。
禪宗六祖慧能大師以自性來解釋三身:(1)清淨法身,謂吾人之自性身即是如來法身,故吾人之自性本即清淨,並能生出一切諸法。(2)圓滿報身,謂自性所生般若之光,若能滌除一切情感欲望,則如一輪明日高懸於萬里晴空之中,光芒萬丈,照徧十方,圓滿無缺。(3)自性化身,謂吾人若能堅信自性之力比擬於一切化身佛,若此心向善,便生智慧,若起慈悲之心便變為菩薩。無知之凡夫,此心向惡,造三業便入地獄,若起毒害之心,便變為龍蛇之屬,如何應化實是修行者的重要議題。
談到四智,小乘人亦有四智,稱羅漢四智,乃二乘、無學聖人內證四諦之智:(1)我生已盡,指斷盡未來苦果,乃斷集之智。(2)梵行已立,指修道而成滿無漏之聖道,乃修道之智。(3)所作已辦,指斷障證滅之功已成,乃證滅之智。(4)不受後有,指無學聖人已盡生死惑業,不受後世苦果,乃斷苦之智。而大乘菩薩所要證之四智,即將有漏的第八識、第七識、第六識,及前五識轉變為四種無漏智,即大圓鏡智、平等性智、妙觀察智、成所作智等四智。
再以唯識宗來論,四智即:(1)大圓鏡智相應心品,又稱大圓鏡智、圓鏡智、鏡智,乃轉第八阿賴耶識所得之智。此智離諸分別,所緣行相微細難知,不妄不愚一切鏡相,性相清淨,離諸雜染,如大圓鏡之光明,遍映萬象事理,纖毫不遺。(2)平等性智相應心品,又稱平等性智、平等智,係轉第七末那識所得之智。此智觀一切法,自他有情,悉皆平等,與大慈悲等恆共相應,平等普度一切眾生。(3)妙觀察智相應心品,又稱妙觀察智、觀察智,係轉第六意識所得之智。此智善觀諸法自相、共相,無礙而轉,依有情眾生不同根機,自在說法,教化眾生。(4)成所作智相應心品,又稱成所作智、作事智,係轉眼、耳、鼻、舌、身等前五識所得之智。此智欲利樂諸有情,故能於十方以身、口、意三業為眾生行善,成本願力所應作事,具此四智即可達於佛果。
再依《大智度論》卷二十七所說四智,即:(1)道慧,悉知一道之智。(2)道種慧,道有無量差別,能一一通達此無量道之智。(3)一切智,知一切法寂滅一相之空智。(4)一切種智,知一切法一相寂滅,並識一切法種種行類差別,為有空雙照之實智。
http://dharmazen.org/X1Chinese/D21Story/S5044.htm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