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6916501_150320706120_2  

 

唯物論者,不信有個人的三世因果,不能為人生帶來後續的安慰和警惕。      

「斷」和「常」的見解,在佛法上稱為邪見,因為常見違背緣起論,斷見違背因果律;

這二種見解也被稱為「邊見」,一是極右,一是極左,右是常,左是斷,而凡是執持極端,都會為人間帶來迷離和災難。

然而不執二道而執中間叫作中庸,在佛法上也是不成立的,佛教不講中庸之道,因為那會造成騎牆式的調和論,故而偏左偏右都不好,執中的調和比較好,但執中庸之道,還是一種執著,而且兼顧兩邊放不下來。

在佛法來說,不執二邊,也沒有中間,才是正確的中道觀念。      

「無復餘習」,是說沒有餘留下任何的習氣,乃至微細的煩惱也不存在。唯有能夠深入緣起性空的佛,才能斷除一切的煩惱餘習。

例如《大智度論》卷二云,二乘的阿羅漢與辟支佛「雖破三毒,氣分不盡。……佛三毒永盡無餘。」      

「直心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不諂眾生來生其國。」〈佛國品第一〉      

「直心是道場,無虛假故。」〈菩薩品第四〉      

《維摩經》中有兩處講到「直心」這個名詞。「直心」的意思是什麼?      

昨天有一個在家弟子,寫了一篇修行的報告給我,他說他是一個直心腸的人,是快言快語、直話直說的人,因此常存好心說好話卻得罪人,不但傷了別人,也令自己覺得窩囊。

請問諸位,這是我們現在要談的「直心」嗎?

不,心直口快不等於是直心。心直口快是說話不經大腦,沒有深思熟慮,因此會說出不得體的話語。

這裡談的直心,是指心中沒有一定要表現的意見,沒有自我的成見。沒有要表達什麼,只是隨緣應化,隨機攝化。      

這個「直心」,粗淺者可以用腦波器來測量,腦波在思考時會波動,情緒激動時,腦波的波動更是非常明顯。直心的腦波是平靜的,成一直線進行。

當我們沒有情緒的起伏和煩惱時,腦波便是平穩、平靜、平順的。      

從修行的體驗而言,當心中無我、無煩惱時,是非常平靜、非常清明的,在這樣的情況下,就像是住於菩薩淨土。      

在這種境界的菩薩成佛時,生在他的國土裡的一切眾生,都不會向人阿諛諂媚,也不會對人陽奉陰違,該處的一切眾生,都是直心的菩薩。

此在《楞嚴經》卷一,也云:「十方如來,同一道故,出離生死,皆以直心。」

《維摩經疏》卷一云:「肇卅:直心者,謂質直無諂,此心乃是萬行之本。什卅:直心誠實心也;發心之始,始於誠實。」      

反觀我們這個世界的眾生,多的是表面奉承,言不由衷,只是為滿足一己之目的和企圖,為達私利而不惜巧言令色。

「道場」在密宗稱作曼荼羅,叫作壇城。

例如《師子莊嚴王菩薩請問經》云:「道場之處當作方壇,名曼荼羅,廣狹隨時。」

很多人認為設一個佛堂,有佛像就叫道場,所以寺院就是道場;

也有人說,找一個蒲團坐下來打坐修行的地方,就是道場。其實不一定,嚴格來說,佛成道處名為道場;菩薩以直心故成就佛道,故說直心是道場。

後來的人將供養佛像處,稱為道場。

《注維摩詰經》卷四則云:「肇卅:閑宴修道之處,謂之道場也。」      

《維摩經》中說,如果我們的心是質直的,心中誠質無諂,就是在道場中,道場就在其心中。心中有道場時,心外也就無處不是道場了。

 http://www.book853.com/wap.aspx?nid=139&p=6&cp=2&cid=89聖嚴法師

 

 

道100x100   

 

真心所在

或曰。息妄心而真心現矣。

然則真心體用今在何處。曰真心妙體遍一切處。

 

永嘉云。不離當處常湛然。覓即知君不可見。

 

經云。虛空性故。常不動故。如來藏中無起滅故。

 

大法眼云。處處菩提路頭頭功德林。

此即是體所在也。真心妙用隨感隨現。如谷應聲。

 

法燈云。今古應無墜。分明在目前。片雲生晚谷。孤鶴下遙天。

 

所以魏府元華嚴云。佛法在日用處。

在行住坐臥處。喫茶喫飯處。語言相問處。

所作所為舉心動念。又卻不是也。

 

故知體則遍一切處。悉能起用。但因緣有無不定故。

妙用不定耳。非無妙用也。

 

修心之人欲入無為海度諸生死。莫迷真心體用所在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lichen1943 的頭像
    lichen1943

    oooooooooolichen1943的部落格

    lichen194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