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雄,僅次於伏羲,是五千年來第二高人
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後,西漢的高級文官幾乎全部是儒生出身,致使學習儒家經典在社會上蔚然成風,水平高的治《尚書》、《周易》,水平次的學《禮記》、《論語》,《詩經》、《春秋》言誌言史,也有很多人學習。人們學會了儒家經典基本上就可以得到高官厚祿了,用夏侯勝的話說“經術茍明,其取青紫如俯拾地芥耳。”青紫是官員衣服的顏色,這裏指的是官位。
就在人們讀經典、背經典、研究經典,夜以繼日,孜孜不倦的時候,來了個揚雄,他開始寫經典,創作經典,他模仿《周易》創作了《太玄》,模仿《論語》創作了《法言》,模仿《倉頡》創作了《訓纂》,等等。要知道古代創作經典的那都是聖人,揚雄無勢無權,沒名沒錢,說話磕磕巴巴,做事哆哆嗦嗦,一點聖人的模樣也沒有,當時有人認為,揚雄創作經典就如同春秋時期吳楚國君僭號稱王一樣,應該殺掉。但是後世對揚雄評價非常高,司馬光認為他僅次於孔子,遠在孟子和荀子之上。
筆者下載了司馬光註釋的《太玄集註》,剛看幾頁就把筆者嚇住了。這就是一本三進位制的《周易》,他改變了“一陰一陽之謂道”的《周易》基本思想,認為天地人三才是宇宙的本源,也像《周易》一樣開始劃卦,不是陽爻、陰爻兩種基本形態,而是─、‐‐、┄三種形態,也不像《周易》那樣三重、六重,而是四重,也有方圖和圓圖,也能制成橫圖,體系像《周易》一樣完整,司馬光認為《周易》是天,《太玄》是登天的梯子。我靠,這是重新劃卦,改變了《周易》最基本的形態,除了伏羲氏,五千年文明史上沒人這麽幹過,司馬光是給孔子留了面子,揚雄的水平比孔子高多了,甚至比把八卦推演成六十四卦的周文王水平還要高,他僅次於劃八卦的伏羲氏,是整個中國思想史上的第二高人。
從揚雄的家世來看,他們家非常就有世外高人的色彩。揚雄的祖先是周伯僑,由於封邑在晉國的揚,稱為揚侯,所以後來直接改姓揚。春秋時期晉國內亂,六卿爭權,揚侯沒有趁火打劫,他逃到了楚國巫山。楚漢之際,天下征戰,楊氏再次采取了與世無爭的態度,他們逆江而上,遷到了巴郡江州。漢武帝元鼎年間,他們被人欺負,楊氏再次溯水而上,遷到了岷山之陽,“有田一廛,有宅一區,世世以農桑為業。”楊氏一族成了隱遁山林的隱士了。揚雄的五世祖揚季曾經當過廬江太守,從揚季到揚雄,他們家五世單傳,居然在五代之中也沒有出一個好色點、生一群兒子閨女的。楊氏一族的品行不是一般人能夠想象的。
揚雄自幼好學,博覽群書,喜歡沈思默想,不願摘章結句,他家境貧寒,生活簡樸,“不汲汲於富貴,不戚戚於貧賤”,“非聖哲之書不好也,非其意雖富貴不事也。”他早年拜師嚴尊,嚴尊就是個神人,有人說他就是莊子,認為《莊子》一書就是他的作品。揚雄對嚴尊極為稱道,可惜他真人不露相,從未當官,也沒到過長安,揚雄的一個朋友去蜀郡當官,曾經想讓嚴尊做自己的幕僚,見了面後發現對方是高人隱士,懇談半天,沒敢說自己的想法。
揚雄早年喜歡屈原的文風,但不同意屈原的觀點,他認為人生在世能不能出人頭地,那都是命運的安排,如果事業有成就大行於世,如果事業不成就龍蛇潛淵,根本沒有必要跳江自殺。他模仿《離騷》的楚辭體寫了《反離騷》,投之江中,來勸慰屈原。他也沒千裏迢迢地趕赴楚國汨羅江,他就近投在岷江裏了,屈原要想拿到這封信需要逆水暢遊一千多公里。也只有揚雄這樣人能做出這樣的事。
揚雄四十多歲來到長安,跟隨漢成帝左右,他仿照司馬相如的文風,寫了《蜀都賦》、《甘泉賦》、《河東賦》、《長楊賦》等很多漢賦,對漢成帝多有諷諫,言辭非常委婉,漢成帝看懂沒看懂都難說,更不用說采納了。但揚雄的文采確實不一般,《漢書》作者班固基本上記載的都是這部分內容,但揚雄到了晚年否定了自己的這些文章,認為這些東西都沒什麽思想。
漢成帝時揚雄與王莽、劉歆同列,後來王莽、劉歆都升到了三公之位,揚雄還是原來的官職,他歷經漢成帝、漢哀帝、漢平帝時期,三世沒有升遷,直到王莽篡位以後,揚雄才因為年齡大、任職時間長升任大夫。此時揚雄卷入一起案件,人家來抓人的時候,他采取了他們楊氏祖先慣用的應對策略,那就是跑,結果跑的路不太對,從樓上跳下去了,差點沒摔死,王莽知道揚雄是個書呆子,沒有治他的罪。
好像所有這些事情都沒對他產生什麽影響,他正常完成了《太玄》的創作。劉歆是漢代著名文學家,看了《太玄》之後說:“空自苦!今學者有祿利,然向不能明《易》,又如《玄》何?吾恐後人用覆醬瓿也。”當時人們用的是竹木簡,不寫字了做醬缸蓋正好。楊雄死後,東漢哲學家桓譚對他評價很高,認為他的文章必能傳之後世,而且能夠超過諸子百家,“今診子之書文義至深,而論不詭於聖人,若使遭遇時君,更閱賢知,為所稱善,則必度越諸子矣。”
揚雄去世後四十年,他的《法言》已經大行於世了,但是《太玄》還不行。
http://zhangliang9137.blog.hexun.com.tw/75195481_d.html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