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類別:哲學論文 > 哲學相關論文
論文作者: 楊樺
上傳時間:2010/2/23 15:22:00
【論文關鍵詞】修身 “四重” 民族精神
【論文摘要】自古以來,“修身”在我國傳統文化中有著至關重要的地位,對其進行闡釋的經史典籍也數量繁多。西漢著名文學家揚雄的《法言》就是其中一個傑出代表,尤其是《法言·修身》篇中對“四重”的總結可謂精煉傳神。該總結詞約義豐、便宜傳頌對後世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本文將從“四重”的內涵入手,分析其在當代的現實意義。
自古以來,我國的傳統儒家文化一直提倡“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把“修身”放在了比“齊家治國平天下”更重要的位置,可見“修身”之重要。我國有無數經史典籍多樣化的闡釋著對“修身”的理解。西漢著名文學家揚雄的《法言》就是其中一個傑出代表,尤其是《法言·修身》篇對“四重”的總結可謂精煉傳神。該總結詞約義豐、便宜傳頌對後世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本文將從以下幾方面對其加以分析:
一、“四重”的涵義
所謂“四重”指的是西漢文學家揚雄在《法言·修身》篇中對修身法則總結的一種合稱,指的是“重言、重行、重貌、重好”。它分別從言行舉止、儀表喜好上對人們提出了要求,倡導人們要重視自己的語言、行為、外貌、喜好,是一種內外兼修的修身法則。該總結詞約義豐、通俗易懂、便於記憶操作可謂經典之作,雖時隔千年,但仍久盛不衰,具有很強的指導意義。
二、“四重”的新內涵
隨著社會的發展時代的變遷、人們不斷賦予“四重”新的內涵。在當今一個經濟全球化、政治一體化的時代,中外交流不斷廣泛深入的同時也給中國的傳統文化帶來了巨大的沖擊。很多中國人尤其是年輕人深受外國思想影響,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承繼越來越少。使得現在很多有識之士,極力倡導恢復國學、拯救中國傳統文化。這就要求我們賦予“四重”新的時代使命。
【論文摘要】自古以來,“修身”在我國傳統文化中有著至關重要的地位,對其進行闡釋的經史典籍也數量繁多。西漢著名文學家揚雄的《法言》就是其中一個傑出代表,尤其是《法言·修身》篇中對“四重”的總結可謂精煉傳神。該總結詞約義豐、便宜傳頌對後世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本文將從“四重”的內涵入手,分析其在當代的現實意義。
自古以來,我國的傳統儒家文化一直提倡“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把“修身”放在了比“齊家治國平天下”更重要的位置,可見“修身”之重要。我國有無數經史典籍多樣化的闡釋著對“修身”的理解。西漢著名文學家揚雄的《法言》就是其中一個傑出代表,尤其是《法言·修身》篇對“四重”的總結可謂精煉傳神。該總結詞約義豐、便宜傳頌對後世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本文將從以下幾方面對其加以分析:
一、“四重”的涵義
所謂“四重”指的是西漢文學家揚雄在《法言·修身》篇中對修身法則總結的一種合稱,指的是“重言、重行、重貌、重好”。它分別從言行舉止、儀表喜好上對人們提出了要求,倡導人們要重視自己的語言、行為、外貌、喜好,是一種內外兼修的修身法則。該總結詞約義豐、通俗易懂、便於記憶操作可謂經典之作,雖時隔千年,但仍久盛不衰,具有很強的指導意義。
二、“四重”的新內涵
隨著社會的發展時代的變遷、人們不斷賦予“四重”新的內涵。在當今一個經濟全球化、政治一體化的時代,中外交流不斷廣泛深入的同時也給中國的傳統文化帶來了巨大的沖擊。很多中國人尤其是年輕人深受外國思想影響,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承繼越來越少。使得現在很多有識之士,極力倡導恢復國學、拯救中國傳統文化。這就要求我們賦予“四重”新的時代使命。
(一) 重言:指人們要重視自己的語言。從宏觀上指要重視自己的民族語言。民族語言是民族智慧的結晶,是民族文化的寶貴財富,是區別於其他民族的主要標誌,同時也是一個民族生存的有力支撐。如果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本身的語言沒有了,那是很可悲的一件事。一個連本民族語言都掌握不好的人將是民族的罪人、歷史的罪人。如果我們不重視學習保護自己的民族語言,使我們的傳統民族語言逐步被外來文化吞噬融合直至消亡,那我們民族的民族精神和靈魂也在隨之消亡。當今很多年輕人把大量的時間花費在了學習外語、了解外來文化上,而對本民族語言和文化知之甚少,寫錯別字、寫文章有語病、對成語典故理解不透徹、讀不懂古文資料的現象屢見不鮮。很多人往往意識不到,這些行為都在嚴重的損害著我們的民族語言。所以我們不得不“重言”。
從微觀上指要重視個人語言修養。語言是展示人整體素質和修養的主要媒介,因此人們要努力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的語言修養,尤其是受過高等教育的人更應不斷提升自己的語言修養,不說與自己身份不相符的話。
(二) 重行:指人們要重視自己的行為。從宏觀上指要重視帶有民族特點的行為。
帶有民族特點的行為同樣也是民族智慧的結晶、民族文化的寶貴財富,也是區別於其他民族的主要標誌。如果一個民族帶有民族特點的行為消逝了,這個民族也就消亡了。隨著社會的發展、目前我國很多帶有民族特點的行為逐漸為人們所淡化,尤其是在大城市表現更為明顯。春節、端午、中秋、婚禮、壽辰等很多重大節日及慶典也逐漸喪失了很多傳統的習俗與活動,趨於簡單化。這同樣也嚴重的損害著祖國的傳統民族文化。
從微觀上指要重視個人行為修養。行為活動是反映人各方面素質和修養的主要方式。人的行為活動要道德、文明、積極、向上。要不斷提高自身的行為修養,做正直、善良、孝順、有上進心、有責任感的人。 免費論文下載中心 http://www.hi138.com
(三) 重貌:指人們要重視自己的外在形象。外在形象是我們對人或事物的第一外在印象,它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有著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愛美之心,人皆有之”美的外貌可以給人身心愉悅的審美感受、同時重視自己的外貌也是對他人的一種尊重和重視。“美的外貌”並非單純指外在長相,而是一種由內而外散發出的獨特氣質。它需要具有內外兼修的素質與修養。人的長相無法選擇,但人的氣質和修養卻可以不斷培養和提高。“重貌”也並非單純意義上的善於打扮、穿著入時。而是能夠在適當的場合、穿著得體大方、讓別人感到自己的尊重與重視,讓人感到身心愉悅的一種能力。很多人只重視內在品性的修養而忽略了外貌的修飾,這是不夠的。如果在某些重要的場合,我們穿著隨意不得體,往往給人不夠重視的感覺,往往會影響到整體效果。也有一些人有很多價值不菲的服飾,但搭配起來卻效果不好。因此會美也是一種能力,也是需要學習的。“重貌”往往會在“重言”、“ 重行”的基礎上給我們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獲。
(四) 重好:指人們要重視自己的嗜好。愛好在人的發展中有著重要的作用,好的愛好可以使人脫離低級趣味、變得誌向高遠、博學多才。相反不好的愛好則可以使人懶散懈怠、不思進取、誤入歧途。比如讀書可以使人博學睿智、而賭博則會容易讓人傾家蕩產甚至走上犯罪道路。因此“擇好”也如擇偶,人們要高度重視嗜好對人發展的影響力,慎重選擇自己的愛好。才能使自己具備高潔的品性與才能。
三、“四重”之間的關系及作用
《法言·修身》中的“四重”是一個彼此之間既有一定獨立性、同時又關系密切、相互影響的有機整體。它們分別強調著“修身”的不同側面,同時又共同支撐起一個完整的優秀品格。這“四重”概況精煉準確、全面質樸,缺一不可,對後世有著重要的指導作用。揚雄認為“言重則有法,行重則有德,貌重則有威,好重則有歡。” 的確,如果我們在修身時用這“四重”作為時刻提醒自己的行為準則,不但可以使自己過的充實快樂、增長自己的品德才幹、增強自己的自信心, 還能贏得別人的認可與尊重,為自己贏得良好的發展機會,更能較好的傳承祖國的傳統文化與民族精神,使國家民族繁榮昌盛、生生不息。
參考文獻
[1]《揚雄〈法言〉思想研究》郭君銘廣西師大出版社
[2]《揚子〈法言〉譯註》李守奎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3]《中國人的精神》辜鴻銘 海南出版社 免費論文下載中心 http://www.hi138.com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