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 : 網路圖片
圖 : 網路圖片
端午習俗知多少
文‧圖/金 真
圖 : 網路圖片
龍舟競渡 吃粽子
我國農曆的五月初五是端午節,在這一天民間有個熱鬧的節目,就是龍舟競渡。
龍舟原來是指皇帝乘坐的船,這種船的設備都很講究,好像現在的遊艇。
《荊楚歲時記》上面說:屈原在五月初五跳汨羅江自殺,當地人聽到這個消息,急忙划船去撈救,可是已經太晚了,於是就在每年的這一天舉辦划船儀式來紀念屈原,後來才漸漸演變為競渡的活動。
農曆五月,人們稱它是「惡月」,因為這時候各種生物,包括那些毒蟲病菌,都開始活躍起來。《泉州府志》說端陽龍舟競渡是為「去五毒」。這是除了紀念屈原外,另一個龍舟競渡的說法。
龍舟競渡通常是兩隊兩隊地比,每隊的人數相等,有廿四人,也有卅二人,一人在船首打鼓,一人在船尾掌舵。另有一人敲鑼,同時兼奪標手,其餘都是划槳手。
划槳手,分坐在龍舟兩邊,比賽一開始,鑼鼓齊鳴,划槳手隨著鑼鼓聲的拍子用力划,越划越快,嘴裡同時要吶喊,這時候龍舟飛快前行,兩旁激起白色浪花,就好像真正的龍在浪裡前進一般。比賽當中,舵手要使船對準終點旗標,快到終點,船頭的奪標手就爬到龍頭上,盡量使身體向前伸,設法及早拔起浮筒上的旗子,哪一隊先拔到旗子,哪一隊就得勝。
划龍舟和吃粽子,多少與紀念屈原有關。
龍舟競渡 |
粽子是端午節的應節食物,其起源與屈原投江自盡的故事有關,不過,流傳至今,那古老的往事早已被人們遺忘,反而成為祭祖的重要食品了。
根據各種古籍及方志記載,得知吃粽子的習俗起源甚早,大約在春秋戰國時代就有了,歷經數千年後的今日,無論粽子的形式、做法,以及粽子的內容都有莫大的改變。不過,無論粽子是甜的、鹹的、或淡的,也不論是用竹節裝的,或用各種葉子包的,都稱為粽子。
吃粽子的意義,據說是為了紀念屈原,每屆五月初五,人們對屈原憂時愛國投江而死都寄予無限同情與懷念,所以最初人們總是把煮熟的米飯投入汨羅江中,讓屈原裹腹,藉此安慰人們懷念屈原那份情愫。
據說後來屈原曾以託夢的方式,告知人們將米飯投入江中,都被魚蝦吃了,他根本吃不到。因此,人們就將煮熟的米飯裝入竹簡或用竹葉包裹,然後再投入江中,這樣魚蝦就吃不到了,屈原才得以安享,這就是「粽子」的來源。
更有一說,將煮熟的米飯或包好粽子投入之後,就不會再去吃屈原的屍體了,使屈原能保全屍。
避邪香包 午時立蛋
我國自古以來,以農曆五月初五為端午節。按五月為「午月」,故五日亦稱「午日」,因此端午節猶言「重午」;臺灣俗稱為「午日節」、「五日節」或「五月節」。俗以五月為毒月,五月節正值春夏節氣之交,因而為驅邪避毒,保健平安,民間乃有各種習俗。
在端午節的民間習俗中,最富藝術趣味的應屬香包。它是用緞布製作繡成囊包,內填香料,串紅線,懸掛在孩子或婦女胸前,以驅邪迎吉。
香包又稱香囊、馨香,是由「艾虎」和「長命縷」演變而來的。《荊楚歲時記》記載:把艾草剪成虎形,或把綵絹剪成小虎,再貼在艾葉上,即成「艾虎」,可以驅除毒氣。後來艾虎和長命縷合一,成為用五彩線紮著一個裝滿艾草、雄黃和檀香粉末混合香料的小布袋。小孩掛在身上,可以防止毒蟲侵擾,並象徵平安吉祥。
製作香包,也是往昔婦女表現女紅手藝的最佳機會。香包的類型繁多,寓意各殊,如花鳥、蝴蝶形狀的多給女孩配戴,代表聰慧與美麗;八卦儀象徵吉祥如意,還帶來好運;老虎香包給男孩配掛,增添勇氣,並可除兇接福;蝙蝠則表示迎接福氣與財氣;葫蘆香包可收妖,祈逢凶化吉;烏龜型香包代表長壽;另外還有粽子型香包,繡上各種吉祥文字和圖案。
在現代生活裡,香包可說已脫出應景的範圍,轉換成了日常的、別出心裁、創新小巧精緻的裝飾品。
端午節除了吃粽子、划龍船、插艾草、掛香包、喝雄黃酒,民眾也可嘗試「午時立蛋」這個時令玩意。
民間流傳端午節「午時立蛋」的方法,蛋一定要用新鮮的,然後在正午時找一處表面平坦的地方,將蛋圓的一端放在平面上後小心扶正,然後再把手慢慢挪開,就可以把蛋立起來了。
究竟甚麼原因造成這個有趣的現象呢?一直眾說紛紜,比較普遍的說法是農曆五月初五,地球的黃道面傾斜到一個特殊的角度,使得蛋能達到平衡的狀態,在這個特殊的時刻,很容易就把蛋立起來。
圖 : 網路圖片
插艾蒲 飲雄黃酒
臺灣古俗端午節這一天,家家戶戶的門前都要插艾草、菖蒲及榕樹枝;前者是用來驅除蚊蠅,後者是避邪。
自漢以來,關於端午的故事很多,如《風俗通》、《荊楚歲時記》等多有記載,大別之可分為兩方面:一是避邪,一是娛樂。避邪方面有香袋、菖蒲、艾葉、雄黃酒、赤靈符等;娛樂方面有龍舟競渡、鬥百草等。和臺灣現在的習俗對照起來,各種風俗大致都沒有失傳。
菖蒲、艾葉、榕樹枝,傳說是要掛在大門上的,菖蒲要剪成劍狀,有一對聯語說它們的功能:艾葉為旗招吉慶,菖蒲作劍斬妖龍;臺灣地區的民眾還就地取材,多了一種榕枝。
有一些人在端午節這天折些榕樹枝、竹葉回家插在門口,俗稱「插青」,這是客家祖先避黃巢之亂所留下來的習俗,意思是插青避禍。
雄黃酒就是雄黃浸高粱酒或米酒而成,相傳是起源於《白蛇傳》。自從有白娘娘喝了雄黃酒,顯出蛇的原形之故事以後,人們每逢端午節就用雄黃酒擦兒童的額頭,或灑在床上壁角,以防妖物作怪。許多客家地區從前也有喝雄黃酒的習慣,據說任何毒蛇都不敢近身。也有人在端午節這天採青草做草藥,其藥效特佳。
赤靈符俗稱「午時符」,縫個小小黃布袋盛了符,掛在孩子頸上,功用如同香包,可以避邪。
圖 : 網路圖片
午時水驅邪治病
端午節,在昔日臺灣民間風俗中流傳「午時水」可解百毒、驅邪治病的說法。這一天正午的井水叫做「午時水」,人們深信汲取飲之可延年益壽,而汲取的午時水用瓶、缸等容器盛裝可耐存放。如果有人患了熱病或其他疾病,只要飲用午時水就會痊癒。
據老輩回憶以往過端午節時,有挑「午時水」的習俗,如今不復見,令老人家回味不已。昔年全省各地負有盛名的古井,從早開始,尤其在午時之際,有許多民眾挑著水桶到井邊汲水回家飲用或沖洗身體。由於僧多粥少,到中午井已乾涸見底,許多遠道而來向隅的人,只好望井興歎。現今,這種獨特的挑「午時水」習俗隨著民眾生活水準提高,家家戶戶裝設自來水而消失。
此外,古書上也有記載:「五月五日午時取井水沐浴,終年疫氣不侵」,因此東勢地區的客家人也有端午節正午時分跳到河裡洗澡者,據說此舉有益身體健康。昔時的河水清澈,每年端午節中午河裡人頭鑽動,蔚為盛況。
圖 : 網路圖片
http://subtpg.tpg.gov.tw/web-life/taiwan/9606/9606-04.htm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