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莫起分別
至道無難,唯嫌揀擇。但莫憎愛,洞然明白。毫釐有差,天地懸隔。欲得現前,莫存順逆。違順相爭,是為心病。不識玄旨,徒勞念靜。
究竟的真理,不難領悟,只要放下分別、憎愛的執著,就可清楚明白;迷悟之間總是一線之隔,天壤之別。想要明心見性,於一切境界,莫起順逆;若有分別,內心便會矛盾相爭,日久之後,則成心病。不識本心,學法無益;不知正見,徒勞無功。
至道無難
所謂至道,就是到達究竟無上的菩提。如何才能究竟呢?無所障礙,方能究竟。《華嚴經》有四無礙:理無礙、事無礙、理事無礙、事事無礙。禪門中直接了當的說:一切無礙。六祖為弟子開示:「此法門中,無障無礙。」有所分別、執著,便成障礙;破除對待,不落兩邊,亦不執中道,便可通達無礙。
「至道無難」的意思,就是開悟不難、修道不難、成佛不難。諸位您是否會存疑?試想多少人修了許久,連門都找不到,更何況是明心見性,這豈不是在戲弄我們嗎?就如經上所言:「無所得。」既無所得,還修什麼?
事實上開悟真的不難,只是我們不願意,正所謂「執迷不悟」。譬如一個人放下之後,當下不就開悟了嗎?六祖大師要惠明法師:「屏息諸緣,勿生一念。」當他萬緣放下,就在那個當下,見到自己的本來面目。所以任何人,只要明白這個道理,人人皆可見性成佛道。
那為何放不下?
難道是自己沒有能力,還是資質駑鈍?是不明法義,或是不會修行?事實上不是沒有能力放下,而是「不願放下」。例如春節期間,是全家人團圓的日子,照理應在家過節,但為何有人會去參加禪七?答案很簡單,只要放下,就可參與。又為何有人無法去呢?莫非是他很忙,還是沒有休假?答案不難知道,只因放不下!
試問諸位:有其他的事情,比開悟重要,比解脫生死重要的嗎?難道死神來敲門時,我們可以說很忙,而不要去嗎?難道身外的一切,比生命的本質,還來得有價值嗎?修行之人,要老實面對自己的內在;不是沒有能力放下,而是不願放下。
總以為還有時間,還沒享受夠。等到玩累了,不能再耗下去時,才心甘情願想要修行,這時已後悔莫及!不是墮落,就是輪迴去了。不知要再經過多久的時間,受多少的苦,才可重得人身,聞經聽法。
《法華經》云:「又如一眼之龜,值浮木孔。」經中以盲龜浮木的比喻,來說明為人的可貴。其意思為,有一隻盲眼的烏龜,在大海中漂流浮沉,想要上岸求救,可是茫茫大海,只有一根單孔的木頭,瞎了眼睛的烏龜,要在百年浮起一次的剎那,去找到那個孔,才可得救。這是多麼艱難的事,要想得人身,正如盲龜入孔,真是不易。
《法華經》又云:「佛難得值,如優曇缽羅華。」雖人身難得,但要親見到佛陀,聽聞佛法,更是困難。佛陀應化來世間,就如優曇缽羅華,三千年才開一次花,這表示佛難遇、法難聞,我們可以得人身,又可聽聞佛法,這是多麼可貴的事,怎能讓此良機流逝?古德云:「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所以,我們要好好把握當下,因為人生無常呀!
一般人常說:「等我有空,再修。」何謂有空?即是“我無聊時,再修。”為何如此說呢?假如有空,則可能做其他事,而不會去修行。只有空閒時、無聊時才想修行,這樣的觀念對嗎?懂修行嗎?難道修行有時空的限制嗎?
還有迷人說:「要找尋志同道合,來一起修行。」所謂志同道合,就是依賴的心態;嘴上說要修行,心中還是貪愛染著,不能離相修行。簡直「迷人口說」,我們到底要欺騙自己到何時!
將心靜下來,問自己到底要什麼?人生有哪一件事,是永恆不失的呢?這些無常的事,值得追逐嗎?處在得失之間,心不會掙扎痛苦嗎?唯有找到自己生命的本質,才能永恆、清淨、自在。
若真要修行,就能體會到「至道無難」。大師沒有騙我們,是我們在騙自己,耽誤自己。您若認為開悟很難,抱著這樣的觀念修下去,其結果是障礙自己,錯誤的知見,讓您不能悟道呀!
有僧人問趙州從諗禪師:「如果想成佛,該如何做?」禪師答:「幹麼這麼費力!」再問:「那不費力,該怎麼做?」禪師答:「不費力的話,就已經成佛了!」道本無難無易,心中妄起分別知見,故反而不知如何契入大道。費力是有為,違反大道;不費力是無為,順應大道,自然生活,一切無事,心中無事就是佛呀!
禪宗公案裡,有人一聞,當下頓悟,心得解脫;亦有多人,長年參究,仍未見性。有一僧人,總自認根器劣下,一日禪師問僧人:「漸修、頓悟,何者為久?」僧人說:「漸修。」禪師再問:「漸修、頓悟,何者易退?」答:「漸修。」禪師開示:「修行首在信心!任何人皆可一念覺悟,即是頓悟;切勿自疑自障,此劣想於道無益,大丈夫當有悟道決心,方可荷擔如來家業。」僧人猛然驚醒,即時領受。
書上曾說:「人過半百仍未成就,此後就難以有成。」此話雖非真理,而是作者的人生閱歷,但絕大部分的人,皆是如此。沒有幾人,能像姜子牙這樣的幸運,到晚年遇到文王,才有成就;修行也是如此,不要一直拖延自己開悟的契機!耽誤到最後,只會退道,為何呢?因為不得不退道,這是必然的趨勢,我們必須有所警覺!
當自己不再懷疑,便可直契本源,而進入內在的心靈,此清淨莊嚴的世界,是不可思議,難以言表;當一個人進入之後,再走出來時,這外面的境界也會隨著轉變,已不是五濁惡世,而是清淨的極樂國土。
唯嫌揀擇
是什麼,讓心不清淨?因「分別」的緣故。所以大師要我們「唯嫌揀擇」。「唯」—唯有;「嫌」—嫌棄。唯有放下「揀擇」,放下分別、對立的心。人之所以不悟,是因為時時刻刻在分別,分分秒秒在對待。
人因分別,而有上下,上尊下卑,上下故起對立;人因分別,而有貧富,富強貧弱,貧富故起對立;人因分別,而有善惡,善好惡壞,善惡故起對立;人因分別,而有彼此,彼疏此親,彼此故起對立……,人只要有分別,則必然永遠對立,一切紛爭、痛苦由此而生。
慧然禪師在臨濟義玄指導下開悟之後,來到仰山慧寂處。慧寂和尚問慧然禪師:「您如何稱呼?」慧然說:「我叫慧寂。」慧寂說:「不對!慧寂是我的名字,不是您的名字。」慧然說:「好吧!那我就叫慧然。」仰山慧寂大笑,不再多說什麼。
老子說:「名可名,非常名。」萬物本來無名,因有故取其名。叫他東也可,稱他西也行,因為一切盡是假名,又何必在意而執取此名。慧然禪師故意說自己為“慧寂”,一下又說為“慧然”,既然有無皆可互變,那名字轉換一下,又何妨呢?故仰山慧寂大笑,彼此相互契合。
聽到「不分別」,眾人就會起疑惑;分明就是不一樣,怎麼不分別?就像人的言行有好壞,表現有善惡,怎麼不分別?難道學佛之後,是非不分嗎!所謂「不分別」,不是事物不分,更非對一切現象的變化不清楚;而是處在各種境界,其內心不受影響。
《維摩經》云:「能善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修行之人不是「不分別」,而是「善分別」。凡夫對境,則被境轉,在境上妄起分別揀擇;智者對境,則能轉境,善分別諸法相,能知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如夢幻泡影,故不被迷惑。要善用般若智慧去分別諸法相,才能產生妙用,此為「能善分別諸法相」。
舉例來說,佛度眾生,能知眾生的根器,就是「善分別」;知道對方的條件,才可因材施教。不論對方程度好壞,身份地位高低,世尊總是有教無類。能知一切眾生,是智慧的展現;能度一切眾生,是慈悲的胸懷。這才是「善分別」的展現。
何謂「於第一義而不動」?六祖解釋:「六根雖有見聞覺知,不染外境,而真性常自在。」我們接觸一切現象,因為不知它是假相,所以染著於外境;若知「緣起」當下即是「性空」,當處出生,隨處滅盡,則心就不會執著,而能隨緣自在。
我們舉下例,花和盆來說明:
一、就「相」來說:兩者外相雖是不同,但它們皆是因緣和合,請您好好觀察。花之所以會開,是因緣生;花之所以會謝,是因緣滅。盆之所以會成,是因緣生;盆之所以會壞,是因緣滅。其生滅變化的道理是一樣,所以我們見相而不執著,就叫做「無相」。
二、就「體」來說:花與盆從哪裡來?又往何處去?花與盆的本來,又是什麼?能來能去,就表示沒有障礙,若花本來不空,豈可隨著季節花開花謝呢?若盆子本來不空,怎可隨著製造而變大變小呢?故其體本空。當我們明白性空的真相,就能領悟到自性本「無住」。
三、就「用」來說:花可隨處生長,亦可讓人欣賞,我們要會善用;盆可放置一邊,也可插花擺設,人人要會利用。其實天下萬物皆有用,端在於自己有無智慧來妙用,故老子言:「人無棄人,物無棄物。」強萬不可妄自菲薄,只要能契入本心,便可生起般若智慧,念念無邪,即是「無念」。
因此,人只要停留在「妄分別」,而不「善分別」,便是自身的障道因緣,它讓我們不能見道;如果事事都能從體、相、用來觀照,您就可以察覺到「諸法平等,緣起性空」的真相了。
但莫憎愛,洞然明白。
「至道無難,唯嫌揀擇。」此段是說明眾生迷失的原因。「但莫憎愛,洞然明白。」本段是教我們覺悟的方法。此四句已把修行的理論與方法,清楚的點出。
前面告訴我們,之所以不悟,就是因為起分別;一起分別,就會產生愛與恨強烈的感受。我們內心常不自覺的生起喜歡跟討厭,其實這就是分別憎愛。不論是愛與恨,或者喜歡和討厭,這都是貪、瞋、痴在作祟。因不知真心,故見境妄起分別,於相上產生憎愛的執著,這便是大部分人的寫照。
我們常以自我的偏見,來看待這個世間;以個人主觀標準,來評論一切事物的好壞。對於自己喜歡則生貪愛,討厭則排斥憎恨;合我意則生貪,不合我意則生憎;順我則生貪,逆我則生憎;好的則生貪,壞的則生憎;美的則生貪,醜的則生憎……。
老子言:「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您認為美,別人卻不認為,因為每個人的價值觀不同,所以認知當然不一樣,例如唐朝時,眾人都覺得豐腴的女子最美麗,但現今卻是苗條女人最好看。當白人看黑人,覺得黑人不順眼;當黑人看白人,覺得白人不好看。您說誰的看法對?您覺得善的,他人卻不認同,因為眾人的立場不同,所以看法就不一致,例如宗教人士覺得放生是善行,環保人士卻認為破壞生態;有人覺得積極建設是利益大家的行為,卻有人認為是毀滅人類的舉動。
四祖道信禪師,對其弟子牛頭法融說過的:「境緣無好醜,好醜起於心。」意思是說,境界本無好壞美醜,之所以會有差別,皆由個人好惡之心的分別。所以大師要我們,面對一切境界,「但莫憎愛」。心若無分別,就不起憎愛;心無憎愛,則對一切現象,「洞然明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那如何才能面對一切境界,心不起憎愛呢?
《金剛經》教我們:「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所謂「有為法」就是生滅法,指的是一切現象。當我們面對一切境界,應拋開個人的成見,作如理如實的觀察,所有的人事時地物,有情無情,外面的世界,內在的身心,時時刻刻皆是生滅變化,正如露珠一下就蒸發,雷電一閃而過,這麼迅速無常,由於它不能常在,故虛妄不實,如夢是假,是幻非真,泡依水有,影借物現。時時觀照,直悟「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這時的心,再也不起分別憎愛了。
毫釐有差,天地懸隔。
大師說:「唯嫌揀擇,但莫憎愛。」我們就誤以為,遇到一切境界,心都不起任何分別感覺,這不是如同草木嗎?如果是這樣的認知,那就「毫釐有差,天地懸隔。」一念之差,永無見性之日。
六祖開示:「莫聞吾說空,便即著空……空心靜坐,百無所思,……為邪見故。」若把「空」當作沒有,那就大錯特錯;若把「空」當作不起反應,那只徒增愚癡。不明正見,便是邪見。
《壇經》裡有一公案,有僧舉臥輪禪師偈云:「臥輪有伎倆,能斷百思想,對境心不起,菩提日日長。」師聞之曰:「此偈未明心地,若依而行之,是加繫縛。」因示一偈曰:「惠能沒伎倆,不斷百思想,對境心數起,菩提作麼長。」
「臥輪有伎倆」,道在心悟,有何伎倆可用?「能斷百思想」,心如槁木死灰,又如何生起妙用?「對境心不起,菩提日日長。」沈守空寂,菩提何來日日長?故六祖才說:「是加繫縛。」不悟真義,反被法縛。
「惠能沒伎倆」,本無所縛,何用伎倆?「不斷百思想」,佛法是不二之法,豈有斷與不斷?「對境心數起,菩提作麼長。」應用隨作,應語隨答,菩提覺性,對境起用。
《禮記》云:「失之毫釐,差之千里。」差一點點,就天壤之別。我們聽聞佛法,常常誤解佛法;讀經解義,常常錯解經義。此事,不可不慎!很多人學佛許久,為何一點改變都沒有;修行多年,為何一點消息都沒有。其實皆源自於,不懂如來真實義,故盲修瞎練,徒勞無功。
那要依止什麼才不會偏差呢?修道者應依止四種正法。
一、依法不依人:行者當以教法為依,不可以人為依。其人雖是在家居士,而所說之理契合於正法,則可信受奉行;反之,其人縱然是出家法師,而所說者不契合於正法,則當捨離而去,不可為依止。
二、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三藏中有了義經、不了義經,《法華經》云:「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除佛方便說。」一乘法為了義經,如《法華經》、《華嚴經》、《金剛經》、《六祖壇經》…等了義經,其他皆是佛權巧方便說,為不了義經,故不可以不了義經為依歸。
三、依義不依語:行者當以中道第一義為依,不可以文字、語言之表現為依。如無盡藏比丘尼,問六祖曰:「字尚不識,焉能會義?」六祖答:「諸佛妙理,非關文字。」
四、依智不依識:行者當以般若智慧為依,不可以意識為依。故經中常教我們要「捨識用根」、「轉識成智」。
欲得現前,莫存順逆。
「欲得現前,莫存順逆。」想要您的佛性現前,就不要存有順逆分別之心。六祖言:「汝若欲知心要,但一切善惡都莫思量,自然得入清淨心體。」因有順逆之心,所以佛性不能現前;若無此妄想分別,清淨心體自然現前。
何謂順逆之境?合己意,為順境。不合己意,為逆境。真實來說,境界本無順逆,而依個人的識心,妄加分別。例如鏡子,本身無障礙,所以「物來則應,物去不留。」我們佛性也是如此,本來清淨,無所染著,何故無端起知見,而產生分別對待之心。
有僧於馬祖道一禪師面前,畫上一長、下三短,問:「不得說一長三短,請和尚回答。」禪師乃於地上,畫一長,並說:「您不可道長短,這就是對您的答覆。」人常在概念上分長短,何長何短?《楚辭》裡言:「尺有所短,寸有所長。」說此長,彼更長;道此短,彼更短。長短是一不是二,人各有所長,物各有所用;佛性是一不是二,聖凡雖有迷悟之分,其性無二亦無別。
藥山禪師門下有兩個弟子,一個叫雲巖,一個叫道吾。有一天,大家於郊外參禪,看到山上有兩棵樹,一棵長得很綠意盎然,另一棵卻是槁木死灰,於是藥山禪師觀機逗教,想試探兩位弟子,先問道吾說:「榮的好呢?還是枯的好?」道吾說:「榮的好。」再問雲巖,他卻回說:「枯的好。」此時正好來了一位沙彌,藥山就問他:「樹是榮的好呢?還是枯的好?」沙彌說:「榮的任它榮,枯的任它枯。」榮不一定是順,枯不一定是逆,落葉是為了長新葉,那您說順逆如何界定呢?
坐禪時不要有「起」、「坐」之分,如有分別,又怎能行住坐臥,動靜語默,都是一直心呢?坐禪時勿有「順」、「逆」之別,若有分別,又怎能心平氣和,常清常淨呢?修行時不存「有」、「無」之差,如有分別,又怎能時時善護其心,念念般若觀照呢?
因此,順逆二境,皆是妄心分別作用,其境也是無常生滅,不會常在。所以二境本是一境,一境亦不存在,此時佛性現前,一切無礙。
違順相爭,是為心病。不識玄旨,徒勞念靜。
若不明此義,則「違順相爭,是為心病。」內心互相矛盾、爭鬥、衝突、抗拒……,因此生起無盡的煩惱與痛苦,這便是眾生的心病。
違順相爭,就是內心的掙扎。你在掙扎什麼?到底要學佛,還是不學?決定之後,到底要選淨土,還是禪宗?決定之後,到底要選《金剛經》,還是《六祖壇經》?決定之後,到底要讀經,還是解經?決定之後,到底自己懂,還是不懂?決定之後,到底會不會開悟、成佛?此不是學菩提,而是學煩惱,是一種無明的心病,越學越苦。
前面說「莫存順逆」,所以您就誤解,二擇一法,選擇靜坐修行,其他都不管,這是「不識玄旨,徒勞念靜。」又偏一邊,而非大師之本意。
「不識玄旨」這句話,就是不識本心。五祖為六祖開示:「不識本心,學法無益。」而《頓悟入道要門論》說得更清楚「問:從何而修?答:從根本修。云何從根本修?答:心為根本。云何知心為根本?答:《楞伽經》云:『心生即種種法生,心滅即種種法滅。』《維摩經》云:『欲得淨土,當淨其心;隨其心淨,即佛土淨。』《遺教經》云:『但制心一處,無事不辦。』經云:『聖人求心不求佛,愚人求佛不求心;智人調心不調身,愚人調身不調心。』《佛名經》云:『罪從心生,還從心滅。』故知善惡一切,皆由自心,所以心為根本也。若求解脫者,先須識根本;若不達此理,虛費功勞,於外相求,無有是處。」
「徒勞念靜」,便是枉費功夫。六祖說:「住心觀淨,是病非禪;常坐拘身,於理何益。」 又說:「道由心悟,豈在坐也。」修行修心,離此則差;因心執迷,由心而悟。
唐朝有一沙門,名道一,整日坐禪。有一天,懷讓禪師便問他:「大德坐禪是為了什麼?」道一答:「想成佛。」禪師不發一言,拿起塊磚,在道一面前的石板上磨。道一覺得奇怪說:「磨磚作什麼?」禪師回說:「磨磚成鏡!」道一答:「磨磚怎能成鏡?」禪師反問:「磨磚既不能成鏡,坐禪豈可成佛?」道一若有所思的問:「那要如何修才正確呢?」禪師答:「如果有人駕馭牛車,車子不前進,您是打車呢?還是打牛?」道一無言以對。禪師接著說:「您是為學坐禪,還是想學作佛?若學坐禪,禪非坐臥;若想成佛,佛非定相。應無住一切法,不應有所取捨才是。」道一聞後,恍然大悟。禪無形象,佛無障礙,修行不離生活,離開生活即不懂修行。
那又如何識自本心呢?
慧海禪師來參拜馬祖道一,祖問:「來此何事?」答「來求佛法。」祖曰:「自家寶藏不顧,拋家亂走作什麼?我這裡一物也沒有,求什麼佛法?」慧海禮拜,再問:「哪個是慧海自家寶藏?」祖曰:「當下能問我的,就是您的寶藏。一切具足,更無欠少,使用自在,何用向外尋找呢?」慧海言下,自識本心。心非身外有,而是認「識自」己「本」有之「心」。
信心銘/禪解(上)
壹、本題之意
《信心銘》本論,是禪宗三祖僧璨大師的心法,所有修行的理論與方法,均包含在這五百八十四字裏。此論雖短,但言簡意賅;此論雖簡,但意義深遠。一切諸佛妙理,盡在此中,如果不用心體悟,是難以領略其中的涵義。
首先,僧璨大師為何命此題目?因為末法眾生,沈迷五欲,執著深重,且意志怯弱,不易起信。正如《法華經》云:「雖復教詔,而不信受,於諸欲染,貪著深故。」
再者,《信心銘》此三字為何?「信」,真信。對諸佛菩薩,歷代祖師所說之法,要能真信;對自己修行,要有信心;對所修法門,亦有信心。若對佛沒有信心,怎麼學佛?若對己沒有信心,怎麼去做?若對法沒有信心,怎麼去修?故此三者缺一不可。
「心」,是心作佛。離開此心,就無佛可言。您要成佛,並非每天跪著拜佛;您要成佛,並非嘴巴只在念佛。只要沒有進入自心,您就成不了佛,為何?因為心是佛!自心是佛,必然成佛。《觀經》云:「是心是佛,是心作佛。」若肯如理修行,精進不斷,必然成就。
「銘」,永記於心。將佛所說的法義,祖師所傳的心要,「銘」記於心,其正見方能建立;念念不離自心,時時常生智慧。要如何銘記不忘?大乘經典常教我們,透過讀誦、書寫、受持、為人解說,自然可以深植八識田中。
「信」自「心」是佛,心外無別佛,依此教法,必將成佛,將此知見「銘」記於心,這便是《信心銘》之意。
常人不敢有此想法,常說罪障深重,能與佛結緣,已是萬幸,哪敢妄想開悟成佛?此是邪見,而非謙卑。學佛不成佛,學佛有何益?五祖弘忍問惠能:「欲求何物?」六祖答:「唯求作佛,不求餘物。」這不是很明顯的答案嗎?《法華經》云:「於諸過去佛,在世或滅後,若有聞是法,皆已成佛道。」只要聽聞佛法,就有機會成佛。此經再云:「若人散亂心,入於塔廟中,一稱南無佛,皆已成佛道。」散亂之人,當他妄心止息,就可修成佛道,更何況是一心修學的行者呢?
最後,修學次第不離信、解、行、證。信是成佛的基石,若無深信則一切不能入;信而後能解,無解又如何明白真實義;真知才能真行,悟後起修乃是真修;修而無修,無修而修,日久行深,方證菩提。然再以過來人的體證,明眼人的智慧,才可廣度有情的眾生。
貳、論者生平
據《景德傳燈錄》記載:有一居士,年約四十多歲,來禮拜二祖慧可大師,並問:「弟子身纏風邪之疾,請求和尚為我懺其罪過!」大師說:「將罪過拿來,我幫您懺悔。」那居士沈默良久,便說:「我尋覓罪過,卻找不到。」大師說:「我已幫您懺其罪過。您應當皈依佛、法、僧三寶。」居士問:「今見和尚,已知僧寶。不知什麼是佛與法?」大師答:「是您的心在作佛,亦是此心生起萬法,佛與法本無分別,僧也是如此。」居士聞後,有感而發:「今日才知道罪性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如心一樣,佛、法亦無別。」大師知已悟,對他深為器重,隨即為他剃度,且說:「您是佛門珍寶,法名就叫僧璨。」自此之後,他的疾病亦漸漸痊癒。
聽完此公案,不知諸位有何感觸?當您遇到不如意的時候,常會覺得是自己的業障現前,所以就想請高僧大德為您作法事、消罪障。僧璨大師於未開悟前,也和凡夫一樣,想請慧可大師為他懺罪。但一經點化,讓他領悟到「緣起性空」的實相。一切事相皆是緣生緣滅,了不可得,若不能體悟,則會執迷成疾;今已徹悟,故其疾漸漸消去。
迷時有分別,悟時無不同。佛、法、僧三寶,本是自性三寶,而非心外的事。《壇經》云:「佛者,覺也;法者,正也;僧者,淨也。」皈依三寶是要我們回歸自心,使自心常保「覺而不迷、正而不邪、淨而不染」的意思呀!
後來三祖僧璨,遇年僅十四歲的沙彌道信,前來禮師說:「願和尚慈悲,教我如何解脫。」大師問:「誰束縛您?」道信答:「沒有人束縛。」大師直說:「那還要求解脫的法門嗎?」道信言下大悟!
諸位是否思惟過,是什麼在束縛自己?是別人、是家庭、是社會、是金錢、是感情,還是身體?原來是我們的腦袋,自我的意識,個人的偏見,累劫的習氣,以及業力的牽引。但再深入觀照,其實是對「我」的執著。因「我執」所以產生「我所」,自心無明,故引發貪瞋癡作祟,而其心被妄想、執著所縛。若了知諸法無我,五蘊皆空,就沒有被束縛的我。
參、禪解方式
將本論分為十章,讓讀者有個整體的概念,再以白話直譯每章的原文,使大眾對此論可大略的認識,再逐句詳細解釋,並舉公案來說明,有理有事有禪意,願諸位以平常心,來細細的參究!
肆、本論大意
第一章 莫起分別
至道無難,唯嫌揀擇。但莫憎愛,洞然明白。毫釐有差,天地懸隔。欲得現前,莫存順逆。違順相爭,是為心病。不識玄旨,徒勞念靜。
究竟的真理,不難領悟,只要放下分別、憎愛的執著,就可清楚明白;迷悟之間總是一線之隔,天壤之別。想要明心見性,於一切境界,莫起順逆;若有分別,內心便會矛盾相爭,日久之後,則成心病。不識本心,學法無益;不知正見,徒勞無功。
第二章 勿落兩邊
圓同太虛,無欠無餘。良由取捨,所以不如。莫逐有緣,勿住空忍。一種平懷,泯然自盡。止動歸止,止更彌動。唯滯兩邊,寧知一種。一種不通,兩處失功。遣有沒有,從空背空。
圓滿的自性如同虛空,於眾生無欠少,於佛無多餘;只因凡夫無知,對境生迷貪憎取捨,所以迷失真如本性而不知。
莫去追逐假有的一切,也勿沈守空寂而不動,保持一種平常的心,讓一切心念自然生滅。當心妄動時,越想將它止靜,妄念反而更動;如果一直想止動求靜,執著在兩邊打轉,還不如保持平常心。
若不懂得平常心,而在動靜、空有兩處下功夫,那是沒有用的;越想消除妄念,越是無法降伏;越想進入空性,反而背離真空。何不「應無所住」,不住動靜、空有,「而生其」平常之「心」呢?
第三章 息妄顯真
多言多慮,轉不相應。絕言絕慮,無處不通。歸根得旨,隨照失宗。須臾返照,勝卻前空。前空轉變,皆由妄見。不用求真,唯須息見。
多言的人其心不淨,故與真如不能相應;若能屏息諸緣,一心清淨,則無所障礙,智慧通達。回歸本心,得悟修行的旨趣;隨境而轉,則失心宗。一念返照,勝於前空,前空轉有,兩者皆妄;若要契入真空,只須止息妄見。
第四章 不住真妄
二見不住,慎莫追尋。才有是非,紛然失心。二由一有,一亦莫守。一心不生,萬法無咎。無咎無法,不生不心。
不住一切相對的知見,如憎愛、順逆、動靜、空有、真妄…等,慎勿再去追尋,因有分別對立的二見,才有種種的是非、對錯、好壞、善惡的概念生起,來擾亂清淨的本心。
分別是由一心而起,此心亦不可執守,心若不生起種種的妄念,哪來的過失呢?既無過失也無妄念,就不再生起妄想,也不再執著此心了!
第五章 心境如幻
能隨境滅,境逐能沉。境由能境,能由境能。欲知兩段,元是一空。一空同兩,齊含萬象。不見精粗,寧有偏黨。
心隨境而滅,境逐心而沈;境是由心而現,心是由境而起。欲知心境兩段,彼此互為因緣,此有故彼有,此無故彼無,原是一事,虛妄不實。
一空兩妄,包含一切的萬象,皆是假相,故經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既是不實,則不見精粗好壞之別,哪會偏執一邊呢?
第六章 隨緣修行
大道體寬,無易無難。小見狐疑,轉急轉遲。執之失度,必入邪路。放之自然,體無去住。任性合道,逍遙絕惱。繫念乖真,昏沉不好。不好勞神,何用疏親。欲取一乘,勿惡六塵。六塵不惡,還同正覺。
大道無形無相,其體寬廣無有邊際,若要悟此實無難易,是妄心自起分別。偏見之人於理不明,疑惑不斷,越急悟道反倒越遲,執急則失正度,必然走入邪路。
放下此念,順應自然,道體本無來去,經上有云:「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任運本性合於大道,便能逍遙自在,絕斷煩惱罣礙。
心想繫念,乖離失真;若不如此,昏沈不好。不必勞神交戰,何用親疏之法,若欲趣入一乘,切勿憎惡六塵境界,只要隨緣修行,自然還同正覺。
第七章 離幻即覺
智者無為,愚人自縛。法無異法,妄自愛著。將心用心,豈非大錯。迷生寂亂,悟無好惡。一切二邊,良由斟酌。夢幻虚華,何勞把捉。得失是非,一時放卻。眼若不睡,諸夢自除。
智者了知,無有一法可為;愚人不悉,自受其法所縛。法無不同,是妄心自起貪愛執著。想要將心用於止妄心,豈不是大錯特錯,只因迷時有寂有亂,悟時無好無惡,一切相對的概念,皆由妄心生起分別。
諸法因緣生滅,如夢裡幻境、空中生花一般,故經云:「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既是虛妄,何必勞神把捉?此時無得無失,無是無非,徹底放下,不就當下覺醒,諸夢自除嗎?故經云:「知幻即離,離幻即覺。」
第八章 真如現前
心若不異,萬法一如。一如體玄,兀爾忘緣。萬法齊觀,歸復自然。泯其所以,不可方比。止動無動,動止無止。兩既不成,一何有爾。究竟窮極,不存軌則。
心若不起二心,不就萬法一如,契入真如本體,渾然忘了塵緣。萬法平等觀照,一切歸復自然,泯除所有分別、對待的知見,真如就能清楚的現前,此境界是不可比喻的。
止息妄動的心已無,妄動止息的心亦亡,動靜二心既不成立,那一心何來所有?究竟窮極之處,自性空體不存一絲絲軌則。
第九章 斷疑生信
契心平等,所作俱息。狐疑盡淨,正信調直。一切不留,無可記憶。虛明自照,不勞心力。非思量處,識情難測。真如法界,無他無自。
當心契合平等,所有分別、造作全部止息,疑惑殆盡,正信堅固從此不移,過去錯誤的知見一概不留,統統放下;此時心似明鏡,虛明自照,不再勞心費力,而入不可思量處,此境界識情難以測知。在真如的境界裡,一切平等無二無別,沒有別人的對待,也沒有自己的存在。
第十章 不二法門
要急相應,唯言不二。不二皆同,無不包容。十方智者,皆入此宗。宗非促延,一念萬年。無在不在,十方目前。極小同大,忘絕境界。極大同小,不見邊表。有即是無,無即是有。若不如此,必不須守。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但能如是,何慮不畢。信心不二,不二信心。言語道斷,非去來今。
若要速與真如相應,唯有打破一切分別對立,親證萬法皆同,情與無情,同圓種智,十方諸佛菩薩,皆入此不二之法。此刻已無時空的觀念,大小的對待,有無的分別,若不是這樣,就可不必執守。
一心即含萬法,萬法歸於一心,但能如是依法修行,何必憂慮道業不成。相信自心,與佛心不二,與一切不二,一心一意,不再有所懷疑,信心堅定直到究竟圓滿的果地。然此實相不可思議,非言語可論議,非意識可思量,已超越所有的概念……
伍、本論內容
第一章 莫起分別
至道無難,唯嫌揀擇。但莫憎愛,洞然明白。毫釐有差,天地懸隔。欲得現前,莫存順逆。違順相爭,是為心病。不識玄旨,徒勞念靜。
究竟的真理,不難領悟,只要放下分別、憎愛的執著,就可清楚明白;迷悟之間總是一線之隔,天壤之別。想要明心見性,於一切境界,莫起順逆;若有分別,內心便會矛盾相爭,日久之後,則成心病。不識本心,學法無益;不知正見,徒勞無功。
至道無難
所謂至道,就是到達究竟無上的菩提。如何才能究竟呢?無所障礙,方能究竟。《華嚴經》有四無礙:理無礙、事無礙、理事無礙、事事無礙。禪門中直接了當的說:一切無礙。六祖為弟子開示:「此法門中,無障無礙。」有所分別、執著,便成障礙;破除對待,不落兩邊,亦不執中道,便可通達無礙。
「至道無難」的意思,就是開悟不難、修道不難、成佛不難。諸位您是否會存疑?試想多少人修了許久,連門都找不到,更何況是明心見性,這豈不是在戲弄我們嗎?就如經上所言:「無所得。」既無所得,還修什麼?
事實上開悟真的不難,只是我們不願意,正所謂「執迷不悟」。譬如一個人放下之後,當下不就開悟了嗎?六祖大師要惠明法師:「屏息諸緣,勿生一念。」當他萬緣放下,就在那個當下,見到自己的本來面目。所以任何人,只要明白這個道理,人人皆可見性成佛道。
那為何放不下?
難道是自己沒有能力,還是資質駑鈍?是不明法義,或是不會修行?事實上不是沒有能力放下,而是「不願放下」。例如春節期間,是全家人團圓的日子,照理應在家過節,但為何有人會去參加禪七?答案很簡單,只要放下,就可參與。又為何有人無法去呢?莫非是他很忙,還是沒有休假?答案不難知道,只因放不下!
試問諸位:有其他的事情,比開悟重要,比解脫生死重要的嗎?難道死神來敲門時,我們可以說很忙,而不要去嗎?難道身外的一切,比生命的本質,還來得有價值嗎?修行之人,要老實面對自己的內在;不是沒有能力放下,而是不願放下。
總以為還有時間,還沒享受夠。等到玩累了,不能再耗下去時,才心甘情願想要修行,這時已後悔莫及!不是墮落,就是輪迴去了。不知要再經過多久的時間,受多少的苦,才可重得人身,聞經聽法。
《法華經》云:「又如一眼之龜,值浮木孔。」經中以盲龜浮木的比喻,來說明為人的可貴。其意思為,有一隻盲眼的烏龜,在大海中漂流浮沉,想要上岸求救,可是茫茫大海,只有一根單孔的木頭,瞎了眼睛的烏龜,要在百年浮起一次的剎那,去找到那個孔,才可得救。這是多麼艱難的事,要想得人身,正如盲龜入孔,真是不易。
《法華經》又云:「佛難得值,如優曇缽羅華。」雖人身難得,但要親見到佛陀,聽聞佛法,更是困難。佛陀應化來世間,就如優曇缽羅華,三千年才開一次花,這表示佛難遇、法難聞,我們可以得人身,又可聽聞佛法,這是多麼可貴的事,怎能讓此良機流逝?古德云:「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所以,我們要好好把握當下,因為人生無常呀!
一般人常說:「等我有空,再修。」何謂有空?即是“我無聊時,再修。”為何如此說呢?假如有空,則可能做其他事,而不會去修行。只有空閒時、無聊時才想修行,這樣的觀念對嗎?懂修行嗎?難道修行有時空的限制嗎?
還有迷人說:「要找尋志同道合,來一起修行。」所謂志同道合,就是依賴的心態;嘴上說要修行,心中還是貪愛染著,不能離相修行。簡直「迷人口說」,我們到底要欺騙自己到何時!
將心靜下來,問自己到底要什麼?人生有哪一件事,是永恆不失的呢?這些無常的事,值得追逐嗎?處在得失之間,心不會掙扎痛苦嗎?唯有找到自己生命的本質,才能永恆、清淨、自在。
若真要修行,就能體會到「至道無難」。大師沒有騙我們,是我們在騙自己,耽誤自己。您若認為開悟很難,抱著這樣的觀念修下去,其結果是障礙自己,錯誤的知見,讓您不能悟道呀!
有僧人問趙州從諗禪師:「如果想成佛,該如何做?」禪師答:「幹麼這麼費力!」再問:「那不費力,該怎麼做?」禪師答:「不費力的話,就已經成佛了!」道本無難無易,心中妄起分別知見,故反而不知如何契入大道。費力是有為,違反大道;不費力是無為,順應大道,自然生活,一切無事,心中無事就是佛呀!
禪宗公案裡,有人一聞,當下頓悟,心得解脫;亦有多人,長年參究,仍未見性。有一僧人,總自認根器劣下,一日禪師問僧人:「漸修、頓悟,何者為久?」僧人說:「漸修。」禪師再問:「漸修、頓悟,何者易退?」答:「漸修。」禪師開示:「修行首在信心!任何人皆可一念覺悟,即是頓悟;切勿自疑自障,此劣想於道無益,大丈夫當有悟道決心,方可荷擔如來家業。」僧人猛然驚醒,即時領受。
書上曾說:「人過半百仍未成就,此後就難以有成。」此話雖非真理,而是作者的人生閱歷,但絕大部分的人,皆是如此。沒有幾人,能像姜子牙這樣的幸運,到晚年遇到文王,才有成就;修行也是如此,不要一直拖延自己開悟的契機!耽誤到最後,只會退道,為何呢?因為不得不退道,這是必然的趨勢,我們必須有所警覺!
當自己不再懷疑,便可直契本源,而進入內在的心靈,此清淨莊嚴的世界,是不可思議,難以言表;當一個人進入之後,再走出來時,這外面的境界也會隨著轉變,已不是五濁惡世,而是清淨的極樂國土。
唯嫌揀擇
是什麼,讓心不清淨?因「分別」的緣故。所以大師要我們「唯嫌揀擇」。「唯」—唯有;「嫌」—嫌棄。唯有放下「揀擇」,放下分別、對立的心。人之所以不悟,是因為時時刻刻在分別,分分秒秒在對待。
人因分別,而有上下,上尊下卑,上下故起對立;人因分別,而有貧富,富強貧弱,貧富故起對立;人因分別,而有善惡,善好惡壞,善惡故起對立;人因分別,而有彼此,彼疏此親,彼此故起對立……,人只要有分別,則必然永遠對立,一切紛爭、痛苦由此而生。
慧然禪師在臨濟義玄指導下開悟之後,來到仰山慧寂處。慧寂和尚問慧然禪師:「您如何稱呼?」慧然說:「我叫慧寂。」慧寂說:「不對!慧寂是我的名字,不是您的名字。」慧然說:「好吧!那我就叫慧然。」仰山慧寂大笑,不再多說什麼。
老子說:「名可名,非常名。」萬物本來無名,因有故取其名。叫他東也可,稱他西也行,因為一切盡是假名,又何必在意而執取此名。慧然禪師故意說自己為“慧寂”,一下又說為“慧然”,既然有無皆可互變,那名字轉換一下,又何妨呢?故仰山慧寂大笑,彼此相互契合。
聽到「不分別」,眾人就會起疑惑;分明就是不一樣,怎麼不分別?就像人的言行有好壞,表現有善惡,怎麼不分別?難道學佛之後,是非不分嗎!所謂「不分別」,不是事物不分,更非對一切現象的變化不清楚;而是處在各種境界,其內心不受影響。
《維摩經》云:「能善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修行之人不是「不分別」,而是「善分別」。凡夫對境,則被境轉,在境上妄起分別揀擇;智者對境,則能轉境,善分別諸法相,能知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如夢幻泡影,故不被迷惑。要善用般若智慧去分別諸法相,才能產生妙用,此為「能善分別諸法相」。
舉例來說,佛度眾生,能知眾生的根器,就是「善分別」;知道對方的條件,才可因材施教。不論對方程度好壞,身份地位高低,世尊總是有教無類。能知一切眾生,是智慧的展現;能度一切眾生,是慈悲的胸懷。這才是「善分別」的展現。
何謂「於第一義而不動」?六祖解釋:「六根雖有見聞覺知,不染外境,而真性常自在。」我們接觸一切現象,因為不知它是假相,所以染著於外境;若知「緣起」當下即是「性空」,當處出生,隨處滅盡,則心就不會執著,而能隨緣自在。
我們舉下例,花和盆來說明:
一、就「相」來說:兩者外相雖是不同,但它們皆是因緣和合,請您好好觀察。花之所以會開,是因緣生;花之所以會謝,是因緣滅。盆之所以會成,是因緣生;盆之所以會壞,是因緣滅。其生滅變化的道理是一樣,所以我們見相而不執著,就叫做「無相」。
二、就「體」來說:花與盆從哪裡來?又往何處去?花與盆的本來,又是什麼?能來能去,就表示沒有障礙,若花本來不空,豈可隨著季節花開花謝呢?若盆子本來不空,怎可隨著製造而變大變小呢?故其體本空。當我們明白性空的真相,就能領悟到自性本「無住」。
三、就「用」來說:花可隨處生長,亦可讓人欣賞,我們要會善用;盆可放置一邊,也可插花擺設,人人要會利用。其實天下萬物皆有用,端在於自己有無智慧來妙用,故老子言:「人無棄人,物無棄物。」強萬不可妄自菲薄,只要能契入本心,便可生起般若智慧,念念無邪,即是「無念」。
因此,人只要停留在「妄分別」,而不「善分別」,便是自身的障道因緣,它讓我們不能見道;如果事事都能從體、相、用來觀照,您就可以察覺到「諸法平等,緣起性空」的真相了。
但莫憎愛,洞然明白。
「至道無難,唯嫌揀擇。」此段是說明眾生迷失的原因。「但莫憎愛,洞然明白。」本段是教我們覺悟的方法。此四句已把修行的理論與方法,清楚的點出。
前面告訴我們,之所以不悟,就是因為起分別;一起分別,就會產生愛與恨強烈的感受。我們內心常不自覺的生起喜歡跟討厭,其實這就是分別憎愛。不論是愛與恨,或者喜歡和討厭,這都是貪、瞋、痴在作祟。因不知真心,故見境妄起分別,於相上產生憎愛的執著,這便是大部分人的寫照。
我們常以自我的偏見,來看待這個世間;以個人主觀標準,來評論一切事物的好壞。對於自己喜歡則生貪愛,討厭則排斥憎恨;合我意則生貪,不合我意則生憎;順我則生貪,逆我則生憎;好的則生貪,壞的則生憎;美的則生貪,醜的則生憎……。
老子言:「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您認為美,別人卻不認為,因為每個人的價值觀不同,所以認知當然不一樣,例如唐朝時,眾人都覺得豐腴的女子最美麗,但現今卻是苗條女人最好看。當白人看黑人,覺得黑人不順眼;當黑人看白人,覺得白人不好看。您說誰的看法對?您覺得善的,他人卻不認同,因為眾人的立場不同,所以看法就不一致,例如宗教人士覺得放生是善行,環保人士卻認為破壞生態;有人覺得積極建設是利益大家的行為,卻有人認為是毀滅人類的舉動。
四祖道信禪師,對其弟子牛頭法融說過的:「境緣無好醜,好醜起於心。」意思是說,境界本無好壞美醜,之所以會有差別,皆由個人好惡之心的分別。所以大師要我們,面對一切境界,「但莫憎愛」。心若無分別,就不起憎愛;心無憎愛,則對一切現象,「洞然明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那如何才能面對一切境界,心不起憎愛呢?
《金剛經》教我們:「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所謂「有為法」就是生滅法,指的是一切現象。當我們面對一切境界,應拋開個人的成見,作如理如實的觀察,所有的人事時地物,有情無情,外面的世界,內在的身心,時時刻刻皆是生滅變化,正如露珠一下就蒸發,雷電一閃而過,這麼迅速無常,由於它不能常在,故虛妄不實,如夢是假,是幻非真,泡依水有,影借物現。時時觀照,直悟「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這時的心,再也不起分別憎愛了。
毫釐有差,天地懸隔。
大師說:「唯嫌揀擇,但莫憎愛。」我們就誤以為,遇到一切境界,心都不起任何分別感覺,這不是如同草木嗎?如果是這樣的認知,那就「毫釐有差,天地懸隔。」一念之差,永無見性之日。
六祖開示:「莫聞吾說空,便即著空……空心靜坐,百無所思,……為邪見故。」若把「空」當作沒有,那就大錯特錯;若把「空」當作不起反應,那只徒增愚癡。不明正見,便是邪見。
《壇經》裡有一公案,有僧舉臥輪禪師偈云:「臥輪有伎倆,能斷百思想,對境心不起,菩提日日長。」師聞之曰:「此偈未明心地,若依而行之,是加繫縛。」因示一偈曰:「惠能沒伎倆,不斷百思想,對境心數起,菩提作麼長。」
「臥輪有伎倆」,道在心悟,有何伎倆可用?「能斷百思想」,心如槁木死灰,又如何生起妙用?「對境心不起,菩提日日長。」沈守空寂,菩提何來日日長?故六祖才說:「是加繫縛。」不悟真義,反被法縛。
「惠能沒伎倆」,本無所縛,何用伎倆?「不斷百思想」,佛法是不二之法,豈有斷與不斷?「對境心數起,菩提作麼長。」應用隨作,應語隨答,菩提覺性,對境起用。
《禮記》云:「失之毫釐,差之千里。」差一點點,就天壤之別。我們聽聞佛法,常常誤解佛法;讀經解義,常常錯解經義。此事,不可不慎!很多人學佛許久,為何一點改變都沒有;修行多年,為何一點消息都沒有。其實皆源自於,不懂如來真實義,故盲修瞎練,徒勞無功。
那要依止什麼才不會偏差呢?修道者應依止四種正法。
一、依法不依人:行者當以教法為依,不可以人為依。其人雖是在家居士,而所說之理契合於正法,則可信受奉行;反之,其人縱然是出家法師,而所說者不契合於正法,則當捨離而去,不可為依止。
二、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三藏中有了義經、不了義經,《法華經》云:「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除佛方便說。」一乘法為了義經,如《法華經》、《華嚴經》、《金剛經》、《六祖壇經》…等了義經,其他皆是佛權巧方便說,為不了義經,故不可以不了義經為依歸。
三、依義不依語:行者當以中道第一義為依,不可以文字、語言之表現為依。如無盡藏比丘尼,問六祖曰:「字尚不識,焉能會義?」六祖答:「諸佛妙理,非關文字。」
四、依智不依識:行者當以般若智慧為依,不可以意識為依。故經中常教我們要「捨識用根」、「轉識成智」。
欲得現前,莫存順逆。
「欲得現前,莫存順逆。」想要您的佛性現前,就不要存有順逆分別之心。六祖言:「汝若欲知心要,但一切善惡都莫思量,自然得入清淨心體。」因有順逆之心,所以佛性不能現前;若無此妄想分別,清淨心體自然現前。
何謂順逆之境?合己意,為順境。不合己意,為逆境。真實來說,境界本無順逆,而依個人的識心,妄加分別。例如鏡子,本身無障礙,所以「物來則應,物去不留。」我們佛性也是如此,本來清淨,無所染著,何故無端起知見,而產生分別對待之心。
有僧於馬祖道一禪師面前,畫上一長、下三短,問:「不得說一長三短,請和尚回答。」禪師乃於地上,畫一長,並說:「您不可道長短,這就是對您的答覆。」人常在概念上分長短,何長何短?《楚辭》裡言:「尺有所短,寸有所長。」說此長,彼更長;道此短,彼更短。長短是一不是二,人各有所長,物各有所用;佛性是一不是二,聖凡雖有迷悟之分,其性無二亦無別。
藥山禪師門下有兩個弟子,一個叫雲巖,一個叫道吾。有一天,大家於郊外參禪,看到山上有兩棵樹,一棵長得很綠意盎然,另一棵卻是槁木死灰,於是藥山禪師觀機逗教,想試探兩位弟子,先問道吾說:「榮的好呢?還是枯的好?」道吾說:「榮的好。」再問雲巖,他卻回說:「枯的好。」此時正好來了一位沙彌,藥山就問他:「樹是榮的好呢?還是枯的好?」沙彌說:「榮的任它榮,枯的任它枯。」榮不一定是順,枯不一定是逆,落葉是為了長新葉,那您說順逆如何界定呢?
坐禪時不要有「起」、「坐」之分,如有分別,又怎能行住坐臥,動靜語默,都是一直心呢?坐禪時勿有「順」、「逆」之別,若有分別,又怎能心平氣和,常清常淨呢?修行時不存「有」、「無」之差,如有分別,又怎能時時善護其心,念念般若觀照呢?
因此,順逆二境,皆是妄心分別作用,其境也是無常生滅,不會常在。所以二境本是一境,一境亦不存在,此時佛性現前,一切無礙。
違順相爭,是為心病。不識玄旨,徒勞念靜。
若不明此義,則「違順相爭,是為心病。」內心互相矛盾、爭鬥、衝突、抗拒……,因此生起無盡的煩惱與痛苦,這便是眾生的心病。
違順相爭,就是內心的掙扎。你在掙扎什麼?到底要學佛,還是不學?決定之後,到底要選淨土,還是禪宗?決定之後,到底要選《金剛經》,還是《六祖壇經》?決定之後,到底要讀經,還是解經?決定之後,到底自己懂,還是不懂?決定之後,到底會不會開悟、成佛?此不是學菩提,而是學煩惱,是一種無明的心病,越學越苦。
前面說「莫存順逆」,所以您就誤解,二擇一法,選擇靜坐修行,其他都不管,這是「不識玄旨,徒勞念靜。」又偏一邊,而非大師之本意。
「不識玄旨」這句話,就是不識本心。五祖為六祖開示:「不識本心,學法無益。」而《頓悟入道要門論》說得更清楚「問:從何而修?答:從根本修。云何從根本修?答:心為根本。云何知心為根本?答:《楞伽經》云:『心生即種種法生,心滅即種種法滅。』《維摩經》云:『欲得淨土,當淨其心;隨其心淨,即佛土淨。』《遺教經》云:『但制心一處,無事不辦。』經云:『聖人求心不求佛,愚人求佛不求心;智人調心不調身,愚人調身不調心。』《佛名經》云:『罪從心生,還從心滅。』故知善惡一切,皆由自心,所以心為根本也。若求解脫者,先須識根本;若不達此理,虛費功勞,於外相求,無有是處。」
「徒勞念靜」,便是枉費功夫。六祖說:「住心觀淨,是病非禪;常坐拘身,於理何益。」 又說:「道由心悟,豈在坐也。」修行修心,離此則差;因心執迷,由心而悟。
唐朝有一沙門,名道一,整日坐禪。有一天,懷讓禪師便問他:「大德坐禪是為了什麼?」道一答:「想成佛。」禪師不發一言,拿起塊磚,在道一面前的石板上磨。道一覺得奇怪說:「磨磚作什麼?」禪師回說:「磨磚成鏡!」道一答:「磨磚怎能成鏡?」禪師反問:「磨磚既不能成鏡,坐禪豈可成佛?」道一若有所思的問:「那要如何修才正確呢?」禪師答:「如果有人駕馭牛車,車子不前進,您是打車呢?還是打牛?」道一無言以對。禪師接著說:「您是為學坐禪,還是想學作佛?若學坐禪,禪非坐臥;若想成佛,佛非定相。應無住一切法,不應有所取捨才是。」道一聞後,恍然大悟。禪無形象,佛無障礙,修行不離生活,離開生活即不懂修行。
那又如何識自本心呢?
慧海禪師來參拜馬祖道一,祖問:「來此何事?」答「來求佛法。」祖曰:「自家寶藏不顧,拋家亂走作什麼?我這裡一物也沒有,求什麼佛法?」慧海禮拜,再問:「哪個是慧海自家寶藏?」祖曰:「當下能問我的,就是您的寶藏。一切具足,更無欠少,使用自在,何用向外尋找呢?」慧海言下,自識本心。心非身外有,而是認「識自」己「本」有之「心」。
第二章 勿落兩邊
圓同太虛,無欠無餘。良由取捨,所以不如。莫逐有緣,勿住空忍。一種平懷,泯然自盡。止動歸止,止更彌動。唯滯兩邊,寧知一種。一種不通,兩處失功。遣有沒有,從空背空。
圓滿的自性如同虛空,於眾生無欠少,於佛無多餘;只因凡夫無知,對境生迷貪憎取捨,所以迷失真如本性而不知。
莫去追逐假有的一切,也勿沈守空寂而不動,保持一種平常的心,讓一切心念自然生滅。當心妄動時,越想將它止靜,妄念反而更動;如果一直想止動求靜,執著在兩邊打轉,還不如保持平常心。
若不懂得平常心,而在動靜、空有兩處下功夫,那是沒有用的;越想消除妄念,越是無法降伏;越想進入空性,反而背離真空。何不「應無所住」,不住動靜、空有,「而生其」平常之「心」呢?
圓同太虛,無欠無餘。良由取捨,所以不如。
自性「圓同太虛,無欠無餘」,一切具足,能生萬法。猶如虛空,含藏萬物;好似大海,能納百川。但說是一物即不中,污染即不得。
希遷禪師問:「什麼是禪?」寶通答:「揚眉眨眼便是。」禪師說:「除了揚眉眨眼外,把您本來面目拿來我看。」寶通答:「請和尚除掉揚眉眨眼,再看吧!」禪師說:「我已除了。」寶通答:「我已呈和尚看了。」禪師說:「您既呈我看了,那心如何?」寶通答:「跟和尚沒兩般。」禪師說:「我心不關您事。」寶通答:「和尚心裡,本就無東西。」禪師說:「您的心裡,也沒有東西。」寶通答:「既然沒有東西,就是真東西。」
所謂「圓同太虛」,不是空無一物,而是不執一物;因不執一物,故「無欠無餘」,具足所有。心不執有,故答:「本就無東西。」心不執無,故說:「就是真東西。」所謂:「真空不空,妙有非有。」不執有,才能無住;不執空,方能生心。
「良由取捨,所以不如。」因為存有取捨之心,所以不明真如本性,應於一切法不取不捨,方能見到「圓同太虛,無欠無餘」的本性。
有一老僧,看到陽光透過窗子,便問惟政禪師說:「到底是窗趨向於光,還是光趨向於窗?」禪師順口說:「長老!您房裡有客人,回去吧!」老僧因有取捨,如客人來來去去,生滅不斷,故禪師開導:「您房裡有客人。」去除妄想分別,回歸平等無別的自性,故說:「回去吧!」
我們常於相上取捨,被境所轉,如何才能不被外境所惑呢?
學僧問惟儼禪師:「怎樣才能不被外境所迷惑?」禪師答:「隨他去,有什麼妨礙了您?」學僧回:「我無法領悟。」禪師則說:「什麼境,迷惑了您?」諸位,是事業迷您,還是感情惑您;是家人迷您,還是大眾惑您。心迷不悟,非外境迷您呀。
有僧人問:「初學禪怎麼入門?」智常禪師敲鼎三下,便問:「聽到聲音否?」僧人說:「聽到了。」禪師回說:「我怎麼沒聽到。」又敲鼎三下,再問:「聽到聲音否?」僧人答:「沒聽到。」禪師回說:「我怎麼聽到了。」僧人無言以對。遇到境界時,不被境界轉,故禪師說:「沒聽到。」但卻是清清楚楚,了知一切境界,故答:「聽到了。」六祖說:「分別一切法,不起分別想。」即是這個意思。
莫逐有緣,勿住空忍。一種平懷,泯然自盡。
「莫逐有緣,勿住空忍。」不要去追逐有的現象,也不要停留於空的狀態。有是障礙,空亦是陷阱;空、有雖然不同,其執著的心,卻是相同。未學佛前,偏執於物質;學佛之後,偏執於精神。
《心經》言:「色不異空,空不異色。」有不離空,空不離有,既是如此,又何必「逐有住空」呢?應外不著相,內不著空,內外不住,來去自由,能除執心,則一切通達無礙,故六祖言:「若全著相,即長邪見;若全執空,即長無明。」
「一種平懷,泯然自盡。」心無憎愛,境無順逆,空有無住,揀擇無生,此時一切分別、對待、主客、人我、能所,自然消除,泯然無跡,一種平懷清淨之心便現前。我們不知,息妄顯真,拋棄自佛,而身外求佛,窮劫盡形,終不能得。故黃檗禪師說:「息念忘慮,佛自現前。」
「平懷」,即平常心。心無對待,自然平等;舉目皆是,其心自平。趙州從諗向南泉禪師請益:「如何是道?」南泉說:「平常心是道。」從諗問:「可否探究?」南泉說:「動念即乖離。」從諗問:「不動念,又如何知道?」南泉說:「道不屬知或不知;知是妄覺,不知是無記。若真通達無疑此道,就像虛空無所障礙,豈可強說是或非呢?」從諗言下悟道。
又有僧問趙州禪師:「如何是佛?」趙州答:「佛殿裡底。」僧說:「佛殿裡,難道不是泥龕的塑像?」趙州答:「是。」僧再問:「如何是佛?」趙州再答:「佛殿裡底。」學僧依舊不明,懇問:「學人迷昧,乞師指示?」趙州問:「吃粥了沒?」僧答:「吃粥了。」趙州便說:「洗鉢去。」其僧忽然省悟。道無所不在,佛亦如此;能知是自佛,能吃是自佛,能洗的還是自佛。
諸位,道本平常,故平常心是道。若逐有,離道越遠;若住空,此道非道,故僧璨大師說:「纔有是非,紛然失心。」
止動歸止,止更彌動。唯滯兩邊,寧知一種。
心若無妄想、執著,其心自然清淨。但是常人無知,卻偏偏刻意使用各種方法,要來降伏其心,反使心更加妄動,故大師言:「止動歸止,止更彌動。」
舉例來說,當心不寧靜時,您可能透過念佛、持咒、誦經、抄經、數息、觀想、靜坐等方法,來讓心平靜下來。但您會發現到,用此方法讓心平靜,它只是暫時伏住,就好像拿一個石頭,把草暫時壓著,並沒有斬草除根;等到下一個境界來臨,心又被影響,依然不得清淨,正所謂:「春風吹又生。」此法並非不行,而是二乘人的見解,先有煩惱,再除煩惱。
那如何才是大乘人的知見呢?大師接著說:「唯滯兩邊,寧知一種。」講我們的觀念不能永遠停滯在動、靜之間,因為不喜歡「動」是執著,喜歡「靜」亦是執著,那是不正確的。
「動相」是相,「靜相」是相,動靜二相皆是妄相,全是虛妄不實。如坐是坐相,站是站相,行住坐臥,何者不是相?有聲是相,無聲是相,噪音是相,梵音是相,何者有離相?
薛簡問:「明喻智慧,暗喻煩惱,修道之人,倘不以智慧照破煩惱,無始生死,憑何出離?」薛簡將明暗對立,智慧煩惱對立,生死對立,迷悟對立,時時處在相對分別的兩端,故有疑惑。
六祖大師答:「煩惱即是菩提,無二無別。若以智慧照破煩惱者,此是二乘見解,羊鹿等機,上智大根,悉不如是。」若窮極究竟,諸法無二無別,平等法性,並無一物分別相對,故無須對治,既無對立,何用解脫,此時狐疑盡凈。
薛簡再問:「如何是大乘見解?」六祖曰:「明與無明,凡夫見二;智者了達,其性無二,無二之性,即是實性。」執著分別才有二相,了知無別,皆是實相。
一種不通,兩處失功。遣有沒有,從空背空。
佛法是不二之法,二法就非佛法。「無二之性,即是實性。」此是一種,而非兩樣;是一即二,二即一。若不能達通此不二法,便會執著於分別對待的兩邊,任管您如何修行,都是徒勞無功,因為知見不對,所行則偏,故言:「一種不通,兩處失功。」
因不明此理,所以想除煩惱,而得清淨;想除障礙,而得解脫。不但不能如己所願,反而適得其反。遣有之心,有反不去,妄念更多;從空之心,空反背離,執著越深。故說:「遣有沒有,從空背空。」
我們常想用對治來除煩惱,但煩惱總是揮之不去,若能領悟「煩惱即菩提」之不二法,又何須如此呢?永嘉大師說:「不除妄想,不求真;無明實性,即佛性。」正是這個意思呀!
《心經》言「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空不二,空有一如。明白此理,就不會「遣有從空」了。故六祖大師教導我們:「邪正俱不用,清淨至無餘。」不用邪正,則是不落兩邊,亦無執此概念,其心自然清淨,無有餘物可礙。
修行若有修的念,此念雖正卻是執;若不想修,此念是邪亦是執。那修也不是,不修也非,又該如何呢?念起本自然,無須於念上起分別、憎愛、取捨。正念不取,邪念不捨;無念不取,有念不捨;淨念不取,雜念不捨。念起就起,無須取捨,自然念念不住,念念清淨。雖修不執,無修自修,本來天然,不假修成。
有僧問文偃禪師:「樹凋葉落時,如何?」禪師答:「體露秋風。」花開自開,葉落自落,春來花開,秋至葉落;花開不愛,葉落不憎,花開不取,葉落不捨。樹凋葉落,本是自然,又何費思量、百般思索,又何起計較,萬種分別。只要清楚凋落,明白秋風,不就是大道的整體,赤裸裸的顯露嗎?緣生念起,緣滅念消,又何必干預其念,強要它如何,若能如此,真心不就顯露嗎?
第三章 息妄顯真
多言多慮,轉不相應。絕言絕慮,無處不通。歸根得旨,隨照失宗。須臾返照,勝卻前空。前空轉變,皆由妄見。不用求真,唯須息見。
多言的人其心不淨,故與真如不能相應;若能屏息諸緣,一心清淨,則無所障礙,智慧通達。回歸本心,得悟修行的旨趣;隨境而轉,則失心宗。一念返照,勝於前空,前空轉有,兩者皆妄;若要契入真空,只須止息妄見。
多言多慮,轉不相應。絕言絕慮,無處不通。
迷人常用識心,看待這個世界,故所想顛倒,所見分歧,所言偏差,所行不正,此皆妄心不息,攀緣不止,所以背覺合塵,執妄失真,離道甚遠。
「多言多慮,轉不相應。」內不安則多慮,外不定則多言,內外無法安定,故與真如本性,無法相應;且多言之人必多失,多慮之人必多憂。言多向外攀緣,慮多向內思索,內外本一,互相影響,凡夫之心,盡是此般。
玄沙師備禪師曾說:「古來大德都說要弘揚佛法、度化眾生,那請問諸位:『如果您碰上盲、聾、啞此三種人時,該如何度他呢?您比手劃腳,他眼不見;您說盡佛法,他耳不聞;您問禪意,他口不語。』假若這三種人都無法接引,佛法還有什麼用呢?」佛法可以言說嗎?可以思量嗎?若無息緣息慮,又怎能契入呢?
因此,六祖大師言:「外離相為禪,內不亂為定。外若著相,內心即亂;外若離相,心即不亂。」屏息諸緣,不多言;勿生一念,不多慮。果真做到如此,即可見到本來面目,故說:「絕言絕慮,無處不通。」
當初達摩見武帝,武帝不明真心,更不識真佛,故達摩輾轉於嵩山少林,面壁九年,後傳法於慧可,授其要訣:「外息諸緣,內心無喘,心如牆壁,可以入道。」內外雙泯,能所雙亡,心平如壁,直入大道。
風吹浪起,風平浪靜。言慮如風,妄心便起,絕言絕慮,妄心止息,風平心靜,一切現前。靜平照物,無物不入,無物不現,無處不通。
歸根得旨,隨照失宗。須臾返照,勝卻前空。
「歸根得旨」,只要回歸自心的根本,便得佛法的要旨。所謂歸依,即是歸依自心的意思。故六祖大師言:「經文分明言,自歸依佛,不言歸依他佛;自佛不歸,無所依處。」更說:「內調心性,外敬他人,是自歸依也。」能降伏自己,禮敬於眾人,才是學佛的態度。
慧可問達摩祖師:「諸佛心法,可否說給弟子聽?」祖師答:「諸佛心法,不能從別人那裡得來的。」慧可不明,其心更加妄動,故說:「弟子的心未能平靜,乞求和尚為我安心?」祖師說:「將心拿來,我替您安。」過了一會兒,慧可說:「當我想去找心時,才知此心了不可得。」祖師說:「我已為您安心了!」慧可言下契入!
諸位,這是一個多美的公案!達摩祖師事實上於第一次回答:「諸佛心法,不可從人得。」已講得很清楚,諸佛心法,不離己心,因自心是佛,萬法從心而生。可是慧可並沒有契悟,所以祖師再一次要慧可直接去悟,故言:「將心拿來,我替您安。」當我們問別人時,其實自己的心就是答案!問別人樹是什麼?何不自己去觀察。同理,問別人心是什麼?何不自己去觀照。
若無法回歸自心,便會「隨照失宗」。隨著境界而去,則失去真心。有一次,百丈懷海同他的老師馬祖道一禪師行路時,見一羣野鴨子飛過。馬祖問:「是什麼?」懷海答:「野鴨子。」馬祖再問:「什麼地方去?」懷海答:「飛過去也。」此時馬祖扭懷海的鼻子,懷海負痛失聲大叫。馬祖接著再問:「何曾飛去?」懷海言下有省。
野鴨子飛過去,難道我們的心也跟著過去了嗎?若覺得也去,就是被境轉,而自身卻是不知,這便是「隨照失宗」最好的註解。《金剛經》云:「須菩提!若有人言:『如來若來、若去、若坐、若臥。』是人不解我所說義。何以故?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心本如如不動,何曾有來去。
所謂:「不怕念起,只怕覺遲。」當我們不知不覺,以隨境界時,趕緊一念覺知,回歸自心,即是「須臾返照」。有一天,獵人追逐一羣鹿,經過馬祖禪師的庵前,禪師出門迎住他,獵人問:「師父有無看見鹿跑過?」馬祖反問:「您是何人?」獵人答:「打獵的。」馬祖問:「您懂射箭嗎?」獵人笑著說:「當然會射。」馬祖再問:「您一箭射幾個?」獵人答:「一箭射一個。」馬祖便說:「您不會射箭。」馬祖暗示,獵人不識自心。
獵人反問:「和尚您會射箭嗎?」馬祖回:「會射。」獵人再問:「您一箭射幾個?」馬祖回:「一箭射一羣。」此話觸動了獵人的心,故說:「大家都是一條命,何必去射它一羣呢?」馬祖說:「您既知此理,何不自射?」獵人沈思許久,便說:「教我自射其心,卻找不到下手處。」馬祖知其領受,故言:「這癡漢曠劫無明煩惱,今日頓息。」獵人當下毀棄弓箭,自己以刀落髮,隨馬祖禪師出家。一念返照,契入本心,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金剛經》有云:「聞是章句,乃至一念,生淨信者。」若我們聞《信心銘》,也能迴光反照,這時信心清淨,即生實相,便能「勝卻前空」。無論依空修,還是依有修,都是顛倒,都是執著;真懂修行是空有兩邊不住,離開分別、對待,而達到畢竟空寂之境。
前空轉變,皆由妄見。不用求真,唯須息見。
經云:「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空可生有,有可歸空,空有變化,是生滅法,故說「前空轉變」。心中無事,如空一般;心中有事,如有一樣。心中無事,真是無事嗎?還是您的知見,認為無事。心中有事,真是有事嗎?還是您的知見,認為有事。有、無皆因自己妄起知見,故言:「皆由妄見。」
蘇軾有一次坐於堂上,一時興起作畫的念頭,剛好書桌上沒有黑墨只有朱砂,於是隨手拿起朱砂當墨,畫起竹子來。旁人看到便問:「只見過綠竹,哪有朱竹這一回事?」蘇軾反問:「世上也無墨竹。既然可以用墨畫竹,又何嘗不可以用朱砂畫呢?」愚人執著一法,故常被法所繫縛;智者不執一法,應用恰當即是妙法。東坡居士有墨用墨,無墨用朱,朱墨無妄,人起妄見。
永嘉大師說:「夢裡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迷時妄見,有生死輪迴;悟後正見,無生死涅槃。都是由您妄想產生錯誤的知見,所以不要轉來轉去,那有什麼意義呢?只要妄見止息,真心不就現前了嗎?故說:「不用求真,唯須息見。」
一天,陸亙大夫對南泉禪師說:「東晉僧肇法師很奇怪,他在解釋『道』時,這麼說:『天地與我同根,萬物與我一體。』」南泉便指庭前的牡丹花說:「大夫!今日之人見株花,猶如夢一般。」陸亙聞後,罔然不知何意。
能見是我,所見是花,能所對立,故陸亙不能領悟,天地萬物與我無二無別。若能了知人花、天地、萬物,皆是因緣和合,猶如夢幻不實,豈不就能融入一真法界了。
第四章 不住真妄
二見不住,慎莫追尋。才有是非,紛然失心。二由一有,一亦莫守。一心不生,萬法無咎。無咎無法,不生不心。
不住一切相對的知見,如憎愛、順逆、動靜、空有、真妄等,慎勿再去追尋,因有分別對立的二見,才有種種的是非、對錯、好壞、善惡的概念生起,來擾亂清淨的本心。
分別是由一心而起,此心亦不可執守,心若不生起種種的妄念,哪來的過失呢?既無過失也無妄念,就不再生起妄想,也不再執著此心了!
二見不住,慎莫追尋。才有是非,紛然失心。
若無止息妄見,便會生起「能見的我,所見的境。」於境上妄起空有、動靜、憎愛、取捨,分別二見,住此妄見,即隨流轉,故大師說:「二見不住,慎勿追尋。」
人我是二,能所亦是二,又如何不住二見呢?
有僧繼宗,問雲居智禪師:「見性成佛其義如何?」禪師曰:「清淨之性,本來湛然,無有動搖,亦不屬有無、淨穢、長短、取捨,體自超然,如是明白,乃名見性。性即佛,佛即性,故云見性成佛。」佛性本無分別,超越一切對待,故其性清淨無染。
繼宗再問:「性既清淨不屬有無,那為何有見?」禪師答:「見,無所見。」問:「既無所見,那為何又有見?」禪師答:「此見亦無。」問:「如是見時,是誰為見?」禪師答:「無有能見者。」繼宗仍不明,故再問:「到底其理如何?」禪師答:「您知否?以妄念推度就是有,即有能見、所見,因此生迷。隨見生解,便墮生死;明見之人,即不然,終日見,未嘗見。求見處體相不可得,能所二見俱絕,名為見性。」
本無能見、所見二見,因妄念推度,故有能所;見性之人,見無所見,終日明見,未嘗住見。若住其見,便有是非對立,一切紛爭,由此而起,心生妄見,則失真心,故言:「才有是非,紛然失心。」
繼宗再問:「此佛性遍一切處否?」禪師答:「無處不遍。」問:「凡夫是否具備?」禪師答:「上言無處不遍,哪有凡夫不具備呢?」問:「為何諸佛菩薩不被生死所拘,而凡夫獨縈此苦,何曾有遍一切處?」禪師答:「凡夫於清淨性中,計有能所,即墮生死;諸佛菩薩清淨性中不屬有無,即能所不立。」問:「如禪師所說,即有了悟、不了悟之人的差別?」禪師答:「了悟尚不可得,豈有能了悟的人呢?」佛的心中,沒有一人是眾生,因為佛無分別;眾生的心中,確有許多佛,因為眾生有對待。
繼宗再問:「那究竟之理是什麼?」禪師答:「我簡要的說,您應知清淨性中無有凡聖,亦無覺與迷;凡之與聖,二俱是假。若隨假名而生見解,即墮生死;若知假名不實,即無有當名者。」一切分別對待的知見,盡是名相假名,故無須於假名中起執著。
禪師接著說:「此是究竟之處。假若有人說我能了悟,而他人不能了悟,即是大病。此見有淨穢、凡聖亦是大病。作無凡聖解,又屬撥無因果。見有清淨性可依亦大病,作不可依解亦是大病。然清淨性中雖無動搖,卻不妨智慧妙用,及行慈心悲願。如是運作之處,即全清淨之性,可謂見性成佛呀!」繼宗聞後,禮謝而退。說有是病,說無亦是病,有無二邊之見,是凡夫之通病也。
二由一有,一亦莫守。一心不生,萬法無咎。無咎無法,不生不心。
「二由一有」,分別知見,是由心而有,此「一有」是指有心。故《易經繫辭傳》云︰「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太極即是有心,心生分別便是兩儀,於境上起無數的妄念,則演變成四象、八卦、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太極是心,三百八十四爻便是萬法,即是心生萬法。
「一亦莫守」,人人本有一心,但勿執著它,此「莫守」是指無心。故《易經繫辭傳》云︰「易無思也,無為也,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易(無極)即是無心,其本質無分別對待,無刻意造作,如如不動,因無所障礙,故可感應通達天下之事。如鏡照物,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有一天,僧人向趙州禪師請益:「請問萬法歸一,一歸何處呢?」趙州直截了當的說:「我於青州作一領青布衫,重七斤。」自性無形無相,何有所歸,若有所處,便是執心,故老子言:「天下萬物生於有,而有生於無。」既是無,哪來定處,所以趙州禪師用日常生活的瑣事來回應,歸於平常自然之中。
「一心不生,萬法無咎。」心不妄動,則妄念不生;妄念不生,則行無過咎。 《易經繫辭傳》:「吉凶悔吝,生乎動者也。」一切善惡好壞,皆為心動所造成的結果,故太上曰:「禍福無門,惟人自召。」故吉凶己造,而非天生注定。
「無咎無法,不生不心。」人若無病,何須用藥;人若無過,何須用刑。經上云:「若無一切心,何用一切法。」但法從心生,故根本之道,要知妄心不可得,故說「不生」不執生起的妄念;真心亦不可得,故言:「不心」不執本有的真心。
所以《金剛經》教我們,一者不執心,故云:「是諸眾生若心取相,即為著我、人、眾生、壽者。」二者不執有,故云:「若取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三者不執空,故云:「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歸納起來,便是有為、無為二法,此二法皆不可執著,故云:「是故不應取法,不應取非法。」從有為修到無為,從此岸到彼岸,這是二法;以佛性來說,實無「有」、「無」二法,彼此兩岸。
我們常讚歎佛為:希有世尊!佛實為世間大覺大悟、大慈大悲的聖者,佛所說的法,大家應當信受奉行。可是最後交代弟子們:「汝等比丘!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捨,何況非法?」不但不可執我,連佛所說的法亦不可執,此時人法雙亡,泯然見性。
第五章 心境如幻
能隨境滅,境逐能沉。境由能境,能由境能。欲知兩段,元是一空。一空同兩,齊含萬象。不見精粗,寧有偏黨。
心隨境而滅,境逐心而沈;境是由心而現,心是由境而起。欲知心境兩段,彼此互為因緣,此有故彼有,此無故彼無,原是一事,虛妄不實。
一空兩妄,包含一切的萬象,皆是假相,故經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既是不實,則不見精粗好壞之別,哪會偏執一邊呢?
能隨境滅,境逐能沉。境由能境,能由境能。
「能隨境滅,境逐能沉。」心隨境滅,境逐心沈;心本無生,因境而有。「境由能境,能由境能。」境由心現,心由境起;境本無分,因心而別。能觀照的「心」,與所觀察的「境」,兩者是因緣關係,故毘舍浮佛偈云:「心本無生因境有,前境若無心亦無。」
《壇經》有段公案,時有風吹幡動,一僧云:「風動。」一僧云:「幡動。」議論不已。惠能進曰:「不是風動,不是幡動,仁者心動!」風與幡皆是境,是屬於客觀的條件,而心是屬於主觀的認知,六祖心不隨境動,故何有風幡之動;而二僧心隨境動,故有風動、幡動之說。
再舉例來說,有位學人,向崇山禪師請益:「當我坐禪被噪音干擾時,應該如何是好?」禪師低下頭,看著地毯問他:「這地毯是什麼顏色?」他說:「藍色。」禪師接著又問:「這地毯是安靜,還是吵雜?」他說:「安靜的。」禪師再問:「誰製造出這靜?」學人默然。於是禪師就直接跟他道破:「是您製造的啊!」本來聲音只是聲音,因心而起安靜和噪音的分別,不論您認為是哪一種,皆是自己的妄見。更何況心本寂靜,因被境轉,故有所差。
崇山禪師沈默些許,又再問他:「您說地毯是藍色,那麼藍色的相對是什麼色?」學人說:「我不知道!」最後崇山禪師為他開示說:「藍是藍,綠是綠,這就是真理。」什麼顏色,就是什麼顏色,若有相對的顏色,那便是您的妄見,故說:「藍是藍,綠是綠。」
心與境,互為因緣;心為主因,境為助緣。我們心中不知累積多少貪、瞋、癡,其三毒於因緣成熟之下便會現起,例如有人莫名其妙的辱罵您(此境為助緣),您就會生起憤怒(主因心有瞋)。若平常無此事,您就不會生氣;若有此事,但心中無瞋恚,您亦不會動怒。
《法華經》記載:有位常不輕菩薩,見到任何人,均如佛一般禮拜,因為他知道眾生皆有佛性,每一眾生與佛平等無二,因此見到一切眾生等同如佛,都是無比恭敬。若別人無法認同,而加以唾罵搥打,亦不生怨恨,且說:「我不輕於汝等,汝等皆當作佛。」此菩薩最後成就,即是釋迦牟尼佛也。菩薩心中無瞋心,而是常存悲心;眾生心中有三毒,故煩惱怨恨不斷。
欲知兩段,元是一空。
「欲知兩段,元是一空。」要知能見的「見分」與所見的「相分」,皆由「自證分」妄心所生,故虛妄不實。以唯識來說,心識生起認識作用,唯起於自證分(自己認知之作用),能認識作用的見分(能見),及被認識外境的相分(所見)。
因眾生一念妄動攀緣外境,轉真心為阿賴耶識,從阿賴耶識的「自證分」起分別生起「見分」和「相分」。「自證分」是體,而「見分」和「相分」是用,此三名詞雖是有異,卻是同一妄心。
依唯識來說,阿賴耶識的功能分之為四:一者、證自證分,就是真心。二者、自證分,被無明遮蔽的真心,稱它為妄心。三者、相分,就是妄相,本「無」因迷而執為「有」;執身心為我,執世界為實。四者、見分,就是妄見,於相上起分別執著。
禪宗是直指一心,迷時稱它為妄心,悟時稱它為真心,迷時稱為阿賴耶識,悟時即是如來藏,真妄本是一心。然而唯識宗把心的作用分為八識說明,歸納起來為心、意、識三大部分。
「心」為第八識又稱阿賴耶識,「意」為第七識又稱末那識,「識」為前六識有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集起名為「心」,思量名為「意」,了別名為「識」,是此三者的意思。
此三者的關係如何呢?我們用法相宗的偈來解說:「弟兄八個一個癡,其中一個最伶俐,五個門前做買賣,一個往來傳消息。」「弟兄八個」,是指八識的關係;「一個癡」是指阿賴耶識,如同倉庫,含藏一切。「其中一個最伶俐」,是指意識,一切的分別、取捨、善惡皆由它來主導。「五個門前做買賣」,是指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面對境界什麼,就如實反應什麼。「一個往來傳消息」,是指末那識,如同一位執著傳遞訊息的人;意識給它什麼,就傳什麼給阿賴耶識而不加揀擇。
六祖說:「五八六七果因轉。」因轉果就轉,六七為因,五八為果。所謂轉識成智,最主要是轉,第六意識的妄想,第七末那識的執著,佛於悟道時便說:「奇哉!奇哉!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只因妄想、執著而不證得。」六七二識若無妄想、執著,那麼前五識如實的接收,第八識如實的儲存,五八二識就無這些染著了。因清淨,果自然清淨。
一空同兩,齊含萬象。不見精粗,寧有偏黨。
「一空同兩,齊含萬象。」一指自證分,兩指見分、相分,此三者皆是妄心;既然一空兩妄,心境能所蓋皆不實,故包含一切萬象皆是假相,所以《金剛經》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大顛問希遷禪師:「古人云:『道有、道無是二謗。』請師為我除疑。」希遷直破:「一個也沒有,除個什麼?」若一是不實的,從此而分別的二便是虛妄。若我相不存,何來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呢?故無我亦無心,無心亦無佛,無佛無眾生。
「不見精粗,寧有偏黨。」既是虛妄不實,怎有精粗好壞之別?更不會有偏執一邊的事發生!
紫璘供奉問慧忠禪師:「什麼是實相?」禪師說:「您把虛的拿來。」供奉答:「虛的無法獲得。」禪師說:「虛相尚且無法獲得,那您問實相做什麼?」覺者一切圓融,無分別的障礙;迷者有精有粗,有實有虛,無時不是矛盾對立。若了知本來無一物,就不會隨處染塵埃。
第六章 隨緣修行
大道體寬,無易無難。小見狐疑,轉急轉遲。執之失度,必入邪路。放之自然,體無去住。任性合道,逍遙絕惱。繫念乖真,昏沉不好。不好勞神,何用疏親。欲取一乘,勿惡六塵。六塵不惡,還同正覺。
大道無形無相,其體寬廣無有邊際,若要悟此實無難易,是妄心自起分別。偏見之人於理不明,疑惑不斷,越急悟道反倒越遲,執急則失正度,必然走入邪路。
放下此念,順應自然,道體本無來去,經上有云:「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任運本性合於大道,便能逍遙自在,絕斷煩惱罣礙。
心想繫念,乖離失真;若不如此,昏沉不好。不必勞神交戰,何用親疏之法,若欲趣入一乘,切勿憎惡六塵境界,只要隨緣修行,自然還同正覺。
大道體寬,無易無難。小見狐疑,轉急轉遲。
「大道體寬」,當我們已無分別妄見,便可以契入內心的大道;心體性空,無形無相,故它無量無邊的寬廣,盡虛空、徧法界,皆是道體。悟道不是難易的問題,而是前面所講的:「至道無難,唯嫌揀擇。」
難易還是因個人知見所產生的,例如對一件不會的事情,就會生起難的概念;當此事已經學會了,之前「難」的概念就變成「易」。因此我們知道,以真相來看,實無難易之別,故說「無易無難」。
大道的真相,是無分別對待,而難易卻是相對的概念,實際上「大道就是大道」。當對一件事情生起「易」的概念,您便會輕忽它,而造成自己的大意;當對一件事情生了起「難」的概念,你便會設限它,而造成自己的阻礙。不論難或易都是陷阱,故要以平常心去看待每件事情。
事實上悟道跟您的佛學知識、世間學問、社會背景、年紀多寡無關,正如六祖惠能大師,他不識字,過去也沒聽聞什麼佛法,但一聞《金剛經》,便當下大悟。這是為什麼呢?因為六祖心簡單、心清淨、心無揀擇,故一聞法義,便能契入而徹底放下。我們不是,心複雜,心不淨、心有揀擇,雖常聞法義,也無法領悟,更不用說放下。這是因為我們沒有正知正見,故不能了悟。
「小見狐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見解,此見即是偏見,也是小見。常以偏概全,以管窺天,因為心存己見,故不能徹見真相的全面。《法華經》云:「諸佛智慧甚深無量,其智慧門難解難入,一切聲聞、辟支佛所不能知。…佛所成就第一稀有難解之法,唯佛與佛,乃能究盡諸法實相。」因不見全貌,故對佛法的真實義,常有存疑。
「轉急轉遲」,小見之人沒有正見,卻想要速成佛道,結果欲速則不達,越修越遠,不是走入旁門左道,便是退道不前。故奉勸諸位!學佛首先要有「正見」,然而真正的「正見」是建立在「悟道」上。悟後起修,乃是真修;修行圓滿,方為證道。
我們無明的知見,常生起悟道是很困難的事,甚至認為此生是不可能見性的;但孰不知「道在自心,此心本有。」,而不須要向外去求,故只要深信這個道理,直接去參悟此心,便可悟道。
潙山靈祐參學於百丈禪師,有一天,他站在百丈的身旁,百丈問道:「是誰?」潙山答:「靈祐。」百丈說:「您去撥看看,爐中有沒有火?」潙山撥完後,便回說:「沒有火。」百丈親自起身,向爐中深處撥得一小點火,舉給潙山看,便說:「這不是火嗎?」潙山豁然開悟,禮謝百丈。
百丈問是誰?潙山答靈祐,便是自己。心不在外,自身就是,故百丈假借爐中之火,要潙山向自心中來悟,潙山不知故無法領悟,百丈再推一把,只要深入直探,不就自見本心了嗎?若明白寶藏在家中,只要您用心去尋,總有一天會找到!
執之失度,必入邪路。放之自然,體無去住。任性合道,逍遙絕惱。
「執之失度,必入邪路。」修行的重點,在於破除執著,若是以執著的心來修行,必然走入邪路,故《金剛經》說:「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當我們執著此,必失其彼;執著修,就有不修的對待。只要執著,便是障礙。
「放之自然」,若是真修行人,就應萬緣放下,把您虛偽、造作、比較、取捨、憎愛、攀緣、不善等心,徹底的放下。當妄心放下,真心自然流露,故《楞嚴經》言:「狂心頓歇,歇即菩提。」此時心體,無所謂去或留,如如不動,故言:「體無去住。」
順任本性,契合自然的大道,念起由它起,境來任它來,緣生讓它生,緣滅讓它滅,生滅滅已,寂滅為樂,逍遙自在,無憂無惱,故說:「任性合道,逍遙絕惱。」如同天上的白雲,任它飄;地上的流水,任它流。不刻意、不造作、不思量、不計度,一切自然運作,法爾如是。
當法融禪師開悟之後,四祖道信大師為其開示說:「汝但任心自在,莫作觀行,亦莫澄心,莫起貪瞋,莫懷愁慮,蕩蕩無礙,任意縱橫,不作諸善,不作諸惡,行住坐臥,觸目遇緣,總是佛之妙用,快樂無憂,故名為佛。」
自心本是清淨,故不作觀行澄心;自心本是具足,故不起貪瞋愁慮;自心非善非惡,故不作諸善諸惡;自心能生萬法,故觸目遇緣盡是佛之妙用。心中無事,快樂無憂,便是自在佛也。
僧人文益到處參學,因下雪故入寺院休歇。院裡的地藏禪師問:「這一趟要去哪裡?」文益說:「遊方去。」禪師問:「作什麼?」文益說:「不知道。」禪師說:「不知道最親近。」自心知道“不知道”,故最近最親。
後來大眾在談法,說道「天地與我同根」一句時,禪師便問:「山河大地,與您是同還是別?」文益說:「別。」禪師便豎起兩個指頭,文益改說:「同。」禪師又豎起兩個指頭,便起身離去。說“別”不悟體,說“同”不懂用。
等到雪停天晴,文益辭別地藏禪師,禪師送至山門,便說:「三界唯心,萬法唯識。」於是指著一塊石頭問:「這石頭在您心內,還是心外?」文益說:「在心內。」禪師說:「想要參學的人,有什麼理由,將石頭放在心上呢?」文益尷尬,無言以對,便放下行囊,依止地藏禪師。法雖如此,用卻不同,法尚應捨,何況此石!
將近一個多月,文益每天都呈上他的見地,但禪師總是說:「佛法不是這樣的。」文益說:「我已詞窮理絕。」禪師說:「若論佛法,一切現成。」文益言下大悟。佛者心,心生一切萬法,“若論佛法,一切現成。”故觸目遇緣,無不是佛之妙用也。
繫念乖真,昏沉不好。不好勞神,何用疏親。
道本是自然,心乃是原有,又何必千方百計,用盡心思,想要讓它如何清淨呢?故言:「繫念乖真,昏沉不好。」這是講一般人修行的狀態。當我們刻意要將心定下來時,反而離開真心;若不繫念一處,放任它不管,心便昏昏沉沉,亦是不好。
我們坐禪的時候,不是散亂,就是昏沉。心若無制心一處,便起散亂,此時失去定力;但若不提起精神,便會昏沉,此時沒有智慧。於收放拉扯之間,便生起無明煩惱。
所以接著說:「不好勞神,何用疏親。」疏親,即是方法。我們不須要這樣勞心費神,刻意將念頭拉回來親近,或是任由它疏離不管,此方法反讓您的心,更加塵勞不安。
有僧人問:「什麼是達摩祖師西來的旨意?」澄遠禪師說:「坐久成勞。」又問:「及時回頭怎麼樣?」禪師答:「落進深坑。」坐也不是,不坐也不是;修也不對,不修也錯。那麼祖師之意又是什麼呢?一切現前。
宣鑑禪師上堂開示:「一問就有錯,不問又乖違。」有僧人出來禮拜,禪師就一棒打過去。唉呀!學禪真難,悟道不易,道本無言,豈能用問?不知不問,豈能悟道。那又如何是好?
有一僧問:「什麼是道?」省念禪師答:「爐中有火無心撥,到處縱橫隨意遊。」又問:「什麼是道中人?」禪師答:「坐看煙霞秀,不與白雲齊。」道本自然,有為非道;無心是道,有心離道。悟道之人,任意自在;且看煙霞,不隨雲去。不知諸位能否意味?
欲取一乘,勿惡六塵。六塵不惡,還同正覺。
二乘之人,見法為二,故用對治來修行;以戒治貪,以定治瞋,以慧治癡,將戒定慧與貪瞋癡,視為二法。心中若無貪瞋癡,何須使用戒定慧,故六祖大師言:「心地無非自性戒,心地無癡自性慧,心地無亂自性定。」
一乘之人,明法平等,無二無別,故行住坐臥,待人接物,皆以平常心來生活。且不論三毒,或是三學,只此一心,別無它心;若明此心,一切無明煩惱,妄想執著,盡皆脫落,故六祖再言:「於一切處,行住坐臥,常行一直心是也。」
且《法華經》言:「如來但以一佛乘故,為眾生說法,無有餘乘,若二若三。」學佛終歸一乘法,何謂「一乘法」?即是成佛之法。佛心平等無別,無淨無染,無凡無聖,無彼無此。面對一切境界,心不沾染;於六塵相中,心無取捨,故言:「欲取一乘,勿惡六塵。」
有一僧人問:「什麼是清淨法身?」光祚禪師說:「滿眼是塵埃。」學禪之人不可被文字、語言所綁,更不可被自己的概念所困,當想到「清淨」二字,您就認為無染無穢。其實真正的「清淨」,是指不論處在何方,盡是無礙,亦不覺得境界污濁,也不覺得自身清澈,故禪師說:「滿眼是塵埃。」讓學人體悟「什麼是清淨法身。」
所謂:「百花叢林過,片葉不沾身;無心於萬物,何妨萬物常圍繞。」六塵本無是與非,因人好惡而有別,人在紅塵心不染,雲自飄過水自閒。故大祖大師說:「使六識出六門,於六塵中無染無雜,來去自由,通用無滯,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脫。」能如實做到,便是覺悟自在人,故言:「六塵不惡,還同正覺。」
當二祖慧可大師傳法於三祖僧璨之後,便去鄴都城中隨宜說法,四眾紛紛來皈依。這樣過了三十四年,大師才韜光匿跡,與常人一般,有時進出酒店,有時過訪屠夫家,有時與眾人街巷言談,有時與大眾打成一片,就有人懷疑問他:「大師是得道之人,為何如此做?」慧可答:「我自調心,何關汝事。」
凡夫心中總是分別對待,以己見來認知「修行之人,該如何?」若與他想像不同,便造口業談論人非。大修行者,已是和其光,同其塵,那是一般常人的知見所能知曉的。慧可大師心無分別,故「六塵不惡」,念念般若觀照自心,時時善護己念,故「還同正覺」。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