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本地分中意地第二之一

已說五識身相應地。云何意地。
此亦五相應知。謂自性故。彼所依故。彼所緣故。
彼助伴故。彼作業故。 云何意自性。謂心意識。
心謂一切種子所隨依止性。所隨(依附依止)性。體能執受。
異熟所攝阿賴耶識。
意謂恒行意及六識身無間滅意。識謂現前了別所緣境界。
彼所依者。等無間依。謂意。種子依。
謂如前說一切種子阿賴耶識。 彼所緣者。
謂一切法如其所應。若不共者所緣。即受想行蘊無為。
無見無對色。六內處及一切種子。 彼助伴者。
謂作意觸受想思。欲勝解念三摩地慧。
信慚愧無貪無瞋無癡。精進輕安不放逸捨不害。
貪恚無明慢見疑。忿恨覆惱嫉慳誑諂憍害。
無慚無愧。惛沈掉舉。不信懈怠放逸。
邪欲邪勝解忘念散亂不正知。惡作睡眠尋伺。如是等輩。
俱有相應心所有法。是名助伴。
同一所緣非同一行相。一時俱有。一一而轉。
各自種子所生。更互相應。有行相。有所緣。有所依。
 彼作業者。謂能了別自境所緣。是名初業。
復能了別自相共相。復能了別去來今世。
復剎那了別。或相續了別。
復為轉隨轉發淨不淨一切法業。復能取愛非愛果。
復能引餘識身。又能為因發起等流識身。
 又諸意識望餘識身。有勝作業。謂分別所緣。審慮所緣。
若醉若狂。若夢若覺。若悶若醒。
若能發起身業語業。若能離欲若離欲退。
若斷善根若續善根。若死若生等。
云何分別所緣。由七種分別。謂有相分別。
無相分別。任運分別。尋求分別。伺察分別。
染污分別。不染污分別。有相分別者。
謂於先所受義諸根成就。善名言者所起分別。
無相分別者。謂隨先所引。
及嬰兒等不善名言者所有分別。任運分別者。謂於現前境界。
隨境勢力任運而轉所有分別。


尋求分別者。謂於諸法觀察尋求所起分別。
伺察分別者。謂於已所尋求已所觀察。
伺察安立所起分別。染污分別者。
謂於過去顧戀俱行。於未來希樂俱行。於現在執著俱行。
所有分別。若欲分別。若恚分別。若害分別。
或隨與一煩惱隨煩惱相應。所起分別。
不染污分別者。若善若無記。謂出離分別。
無恚分別。無害分別。或隨與一信等善法相應。
或威儀路工巧處。及諸變化所有分別。
如是等類名分別所緣。云何審慮所緣。
謂如理所引。不如理所引。非如理非不如理所引。
如理所引者。謂不增益非真實有。如四顛倒。
謂於無常常倒。於苦樂倒。於不淨淨倒。
於無我我倒。亦不損減諸真實有。如諸邪見。
謂無施與等諸邪見行。或法住智。
如實了知諸所知事。或善清淨出世間智。
如實覺知所知諸法。如是名為如理所引。
與此相違當知不如理所引。非如理非不如理所引者。
謂依無記慧審察諸法。如是名為審慮所緣。
云何醉。謂由依止性羸劣故。
或不習飲故。或極數飲故。或過量飲故。便致醉亂。
云何狂。謂由先業所引。或由諸界錯亂。
或由驚怖失志。或由打觸末摩。或由鬼魅所著。
而發癲狂。云何夢。謂由依止性羸劣。
或由疲倦過失。或由食所沈重。
或由於闇相作意思惟。或由休息一切事業。
或由串習睡眠。或由他所引發。如由搖扇。或由明咒。
或由於藥。或由威神。而發惛夢。云何覺。
謂睡增者不勝疲極故。
有所作者要期睡故。或他所引從夢而覺。云何悶。
謂由風熱亂故。或由捶打故。或由瀉故。
如過量轉痢及出血。或由極勤勞而致悶絕。


云何醒。謂於悶已而復出離。
云何發起身業語業。
謂由發身語業智前行故。次欲生故。次功用起故。
次隨順功用為先。身語業風轉故。從此發起身業語業。
云何離欲。謂隨順離欲根成就故。
從他獲得隨順教誨故。遠離彼障故。方便正修。
無倒思惟故。方能離欲。
云何離欲退。謂性軟根故。新修善品者。
數數思惟彼形狀相故。受行順退法故。
煩惱所障故。惡友所攝故。從離欲退。
云何斷善根。謂利根者。
成就上品諸惡意樂現行法故。得隨順彼惡友故。
彼邪見纏極重圓滿到究竟故。
彼於一切惡現行中得無畏故。無哀愍故。能斷善根。
此中種子亦名善根。無貪瞋等亦名善根。
但由安立現行善根。相違相續名斷善根。
非由永拔彼種子故。
云何續善根。謂由性利根故。
見親朋友修福業故。詣善丈夫聞正法故。
因生猶豫證決定故。還續善根。
云何死。謂由壽量極故而便致死。
此復三種。謂壽盡故。福盡故。不避不平等故。
當知亦是時非時死。
或由善心或不善心或無記心。
云何壽盡故死。
猶如有一隨感壽量滿盡故死。此名時死。


云何福盡故死。猶如有一資具闕故死。
云何不避不平等故死。如世尊說九因九緣。
未盡壽量而死。何等為九。謂食無度量。
食所不宜。不消復食。生而不吐。熟而持之。
不近醫藥。不知於己若損若益。
非時非量行非梵行。此名非時死。
云何善心死。猶如有一將命終時。
自憶先時所習善法。或復由他令彼憶念。
由此因緣。爾時信等善法現行於心。乃至麤想現行。
若細想行時。善心即捨唯住無記心。
所以者何。彼於爾時。於曾習善亦不能憶。
他亦不能令彼憶念。
云何不善心死。猶如有一命將欲終。
自憶先時串習惡法。或復由他令彼憶念。
彼於爾時貪瞋等俱諸不善法現行於心。
乃至麤細等想現行。如前善說。
又善心死時安樂而死。將欲終時無極苦受逼迫於身。
惡心死時苦惱而死。
將命終時極重苦受逼迫於身。又善心死者見不亂色相。
不善心死者見亂色相。


云何無記心死。謂行善不善者或不行者。
將命終時自不能憶。無他令憶。
爾時非善心非不善心死。
既非安樂死亦非苦惱死又行善不善補特伽羅將命終時。
或自然憶先所習善及與不善。或他令憶。
彼於爾時於多曾習力最強者。其心偏記餘悉皆忘。
若俱平等曾串習者。彼於爾時。
隨初自憶或他令憶。唯此不捨不起餘心。
彼於爾時由二種因增上力故而便命終。
謂樂著戲論因增上力。及淨不淨業因增上力。
受盡先業所引果已。若行不善業者。當於爾時。
受先所作諸不善業所得不愛果之前相。
猶如夢中見無量種變怪色相。
依此相故薄伽梵說。若有先作惡不善業。及增長已。
彼於爾時如日後分或山山峰影等懸覆遍覆極覆。
當知如是補特伽羅從明趣闇。
若先受盡不善業果而修善者與上相違。
當知如是補特伽羅從闇趣明。此中差別者。
將命終時。猶如夢中見無量種非變怪色。
可意相生。若作上品不善業者。
彼由見斯變怪相故。流汗毛豎手足紛亂遂失便穢。
捫摸虛空翻睛咀沫。
彼於爾時有如是等變怪相生。若造中品不善業者。
彼於爾時變怪之相或有或無。設有不具。
又諸眾生將命終時。乃至未到惛昧想位。
長時所習我愛現行。由此力故謂我當無。便愛自身。
由此建立中有生報。若預流果及一來果。
爾時我愛亦復現行。然此預流及一來果。
於此我愛由智慧力數數推求制而不著。
猶壯丈夫與羸劣者共相捔力能制伏之。
當知此中道理亦爾。若不還果。爾時我愛不復現行。


又解肢節。除天那落迦。所餘生處一切皆有。
此復二種。一重二輕。重謂作惡業者。
輕謂作善業者。北拘盧洲一切皆輕。
又色界沒時皆具諸根。欲界沒時隨所有根或具不具。
又清淨解脫死者。名調善死。
不清淨不解脫死者。名不調善死。又將終時。作惡業者。
識於所依從上分捨。即從上分冷觸隨起。
如此漸捨乃至心處。造善業者。
識於所依從下分捨。即從下分冷觸隨起。
如此漸捨乃至心處。當知後識唯心處捨。
從此冷觸遍滿所依。
云何生。由我愛無間已生故。
無始樂著戲論因已熏習故。淨不淨業因已熏習故。
彼所依體由二種因增上力故。
從自種子即於是處中有異熟無間得生。
死生同時如秤兩頭低昂時等。而此中有必具諸根。
造惡業者所得中有。如黑羺光或陰闇夜。
作善業者所得中有。如白衣光或晴明夜。
又此中有。是極清淨天眼所行。
彼於爾時先我愛類不復現行。識已住故。
然於境界起戲論愛。隨所當生即彼形類中有而生。


又中有眼猶如天眼無有障礙。
唯至生處所趣無礙如得神通。亦唯至生處。又由此眼。
見己同類中有有情。及見自身當所生處。
又造惡業者。眼視下淨伏面而行。往天趣者上。
往人趣者傍。又此中有。
若未得生緣極七日住。有得生緣即不決定。
若極七日未得生緣死而復生。極七日住。
如是展轉未得生緣。乃至七七日住。
自此已後決得生緣。又此中有七日死已。或即於此類生。
若由餘業可轉。中有種子轉者。
便於餘類中生。又此中有有種種名。或名中有。
在死生二有中間生故。或名健達縛。尋香行故。
香所資故。或名意行。
以意為依往生處故。此說身往。非心緣往。或名趣生。
對生有起故。當知中有除無色界一切生處。
又造惡業者。謂屠羊雞豬等。
隨其一類由住不律儀。眾同分故作感那落迦。
惡不善業及增長已。彼於爾時猶如夢中。
自於彼業所得生處。還見如是種類有情及屠羊等事。
由先所習喜樂馳趣。即於生處境色所礙。
中有遂滅生有續起。
彼將沒時如先死有見紛亂色。如是乃至生滅道理。如前應知。
又彼生時唯是化生。六處具足。
復起是心而往趣之。謂我與彼嬉戲受樂習諸伎藝。
彼於爾時顛倒謂造種種事業及觸冷熱。
若離妄見。如是相貌尚無趣欲。何況往彼。
若不往彼便不應生。如於那落迦。
如是於餘似那落迦鬼趣中生。當知亦爾。
如癭鬼等。

又於餘鬼傍生人等及欲色界天眾同分中。將受生時。
於當生處見己同類可意有情。由此於彼起其欣欲。
即往生處便被拘礙。死生道理如前應知。又由三處現前。
得入母胎。一其母調適而復值時。
二父母和合俱起愛染。三健達縛正現在前。
復無三種障礙。謂產處過患所作。
種子過患所作。宿業過患所作。
云何產處過患。謂若產處。
為風熱[病-丙+陰]之所逼迫。或於其中有麻麥果。
或復其門如車螺形。有形有曲有穢有濁。
如是等類產處過患應知。
云何種子過患。謂父出不淨非母。
或母非父。或俱不出。或父精朽爛。或母或俱。
如是等類。種子過患應知。
云何宿業過患。謂或父或母。
不作不增長感子之業。或復俱無。或彼有情。
不作不增長感父母業。或彼父母。
作及增長感餘子業。或彼有情。作及增長感餘父母業。
或感大宗葉業。或感非大宗葉業。
如是等類宿業過患應知。若無如是三種過患。
三處現前得入母胎。彼即於中有處。
自見與己同類有情為嬉戲等。於所生處起希趣欲。


彼於爾時見其父母共行邪行所出精血而起顛倒。起顛倒者。謂見父母為邪行時。
不謂父母行此邪行。乃起倒覺見己自行。
見自行已便起貪愛。若當欲為女。
彼即於父便起會貪。若當欲為男。
彼即於母起貪亦爾。乃往逼趣。若女於母欲其遠去。
若男於父心亦復爾。生此欲已。
或唯見男或唯見女。如如漸近彼之處所。
如是如是漸漸不見父母餘分。唯見男女根門。
即於此處便被拘礙。死生道理如是應知。
若薄福者。當生下賤家。彼於死時及入胎時。
便聞種種紛亂之聲。
及自妄見入於叢林竹[竺-二+韋]蘆[竺-二+狄]等中。若多福者。當生尊貴家。
彼於爾時便自聞有寂靜美妙可意音聲。
及自妄見昇宮殿等可意相現。爾時父母貪愛俱極。
最後決定各出一滴濃厚精血。
二滴和合住母胎中合為一段。猶如熟乳凝結之時。
當於此處。一切種子異熟所攝。
執受所依阿賴耶識和合依託。云何和合依託。
謂此所出濃厚精血合成一段。與顛倒緣中有俱滅。
與滅同時即由一切種子識功能力故。
有餘微細根及大種。和合而生。
及餘有根同分精血和合摶生。於此時中說識已住結生相續。
即此名為羯羅藍位。此羯羅藍中有諸根大種。
唯與身根及根所依處大種俱生。
即由此身根俱生諸根大種力故。眼等諸根次第當生。
又由此身根俱生根所依處大種力故。
諸根依處次第當生。
由彼諸根及所依處具足生故。名得圓滿依止成就。
又此羯羅藍色與心心所。安危共同故名依託。
由心心所依託力故。色不爛壞。色損益故彼亦損益。
是故說彼安危共同。又此羯羅藍。識最初託處。
即名肉心。如是識於此處最初託。
即從此處最後捨。

  後序    中書令臣許敬宗製
原夫。三才成位。爰彰開闢之端。六羽為君。
猶昧尊卑之序。訊餘軌於襄陸。淪胥靡徵。
考陳跡於懷英。寂寥無紀。暨乎黃軒振武。
玄頊疏功。帝道盛於唐虞。王業著於殷夏。
葳蕤玉冊。照耀金圖。茂範曾芬。詳諸歷選。
然則基神襲聖衍慶摛和。
軼三代而孤標。掩百王而迥秀。我
大唐皇帝。無得而稱矣。斷鼇初載。
萬有於是宅心。飛龍在辰。六幽於是仰德。
偃洪流而恢地絡。練清氣而緝天維。
散服韜戈。扇無為之道。移澆反璞。弘不言之化。
悠悠庶類。協夢於華胥。蠢蠢懷生。
遂性於仁壽。大禮大樂。包曲臺而掩宣榭。
宏謨宏典。澄璧水而藻環林。瑞露禎雲。
翊紫空而表貺。祥鱗慶翼。繞丹禁而呈符。
歲精所記之州。咸為疆場。暄谷所謨之縣。
並入隄封。廣闢轅宮。被文軌於殊俗。
還開姬弈。均正朔於王會。大業成矣。大化清矣。
於是遊心羽陵。寓情延閣。總萬篋於天縱。
資一貫於生知。洞照神襟。深窮性道。
俯同小伎。則絢發三辰。降習微毫。
則妙逾八體。居域中之大寶。畢天下之能事。
雖則甲夜觀書。見稱優洽。華旦成曲。獨擅風猷。
仰挍鴻徽。豈可同年而語矣。
有玄奘法師者。胎彰辯慧。躡身子之高蹤。生稟神奇。
嗣摩什之芳軌。爰初束髮。即事抽簪。
迥出蓋纏。深悟空假。研求四諦。
嗟謬旨於真宗。鑽仰一乘。鑒訛文於實相。
遂迺發弘誓願。起大悲心。思拯迷途。親尋正教。
幸屬時康道泰。遠安邇肅。裂裳裹足。
直趣迦維。闡皇澤於遐方。徵釋教於前域。
越蔥嶺之外。猶跬步而忘遠。遵竹園之左。
譬親受而何殊。訪道周遊十有七載。
經途所[一/旦]百有餘國。異方之語。資一音而並貫。
未譯之經。罄五財而畢寫。若誦若閱。
喻青蓮之受持。半句半偈。隨白馬而俱返。
以貞觀十九年。持如來肉舍利一百五十粒。
佛像七軀。三藏聖教要文凡六百五十七部。
二月六日還至長安。奉敕於弘福寺安置。
令所司供給。召諸名僧二十一人學通內外者。
共譯持來三藏梵本。至二十一年五月十五日。
肇譯瑜伽師地論。論梵本四萬頌。
頌三十二字。凡有五分。宗明十七地義。
三藏法師玄奘。敬執梵文譯為唐語。弘福寺沙門靈會。
靈雋。智開知仁。會昌寺沙門玄度。
瑤臺寺沙門道卓。大總持寺沙門道觀。
清禪寺沙門明覺烝義筆受。弘福寺沙門玄謨。證梵語。
大總持寺沙門玄應。正字。
大總持寺沙門道洪。實際寺沙門明琰。寶昌寺沙門法祥。
羅漢寺沙門惠貴。弘福寺沙門文備。
蒲州栖巖寺沙門神泰。廓州法講寺沙門道深。詳證大義。
本地分中。五識身相應地意地。有尋有伺地。
無尋唯伺地。無尋無伺地。凡十七卷。
普光寺沙門道智。受旨證文。三摩呬多地。
非三摩呬多地。有心無心地。聞所成地。
思所成地。修所成地。凡十卷。蒲州普救寺沙門行友。
受旨證文。聲聞地初。
瑜伽種姓地盡第二瑜伽處。凡九卷。玄法寺沙門玄賾。
受旨證文。聲聞地第三瑜伽處盡獨覺地。凡五卷。
汴州真諦寺沙門玄忠。受旨證文。菩薩地。
有餘依地。無餘依地。凡十六卷。
簡州福眾寺沙門靖邁。受旨證文。攝決擇分。凡三十卷。
大總持寺沙門辯機。受旨證文。攝異門分。
攝釋分。凡四卷。普光寺沙門處衡。受旨證文。
攝事分。十六卷。弘福寺沙門明濬。
受旨證文。銀青光祿大夫。行太子左庶子。
高陽縣開國男。臣許敬宗。奉
詔監閱。至二十二年五月十五日。絕筆。
總成一百卷。佛滅度後。
彌勒菩薩自睹史多天宮。降于中印度阿瑜他國。
為無著菩薩之所說也。斯固法門極地。該三藏之遺文。
如來後心。暢五乘之奧旨。
玄宗微妙不可思議。僧徒並戒行圓深。道業貞固。欣承嘉召。
得奉
高人。各罄幽心。共稟新義。隨畢奏上。
有感宸衷。爰降殊恩。親裁鴻序。
情超繫象。理絕名言。皇太子。分耀黃離。
纘基青陸。北搖傳樂。仰金聲而竊愧。東明御辯。
瞻玉裕而多慚。九載勤經。漢儲斯陋。
一朝成賦。魏兩韜英。既睹天文。頂戴無已。
爰抽祕藻。讚歎功德。紆二聖之仙詞。
闡三藏之幽鍵。載揚佛日。式導玄津。
開夏景於蓮華。法流逾潔。泛春光於貝葉。道樹增輝。
冀夫聖藻長懸。與天地而無極真如廣被。
隨塵沙而不窮。凡厥含靈。知所歸矣。


瑜伽師地論卷第一

http://cbeta.org/result/normal/T30/1579_001.htm

 

CBETA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opyright ©1998-2011 CBETA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如是 善心 有情 可意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lichen1943 的頭像
    lichen1943

    oooooooooolichen1943的部落格

    lichen194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