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0164318-4215578574_n  

大學淺言新註(呂祖註釋)

 

自序

大學一書,儒教内聖外王之道也。體之分化,用之關合,無不皆備矣,誠修性了命之金丹,齊家治國之路徑。曩昔時,誤與諸經並齊曰:四書之一篇耳。於今捧視,迥與前異,不禁有今昔之感。降及末運,頻仍諸劫,濃雲毒霾,現出悽慘陰沈之幕。黎庶不窮其源,咸曰:數之所定,理不得而移之;劫之所至,人不得而挽之。溯流窮源,其弊焉在?究其劫始,乃係人人悉以儒教為腐,學經廢弛之咎耳。因有鑑於此,繼之以思,如欲挽此浩劫,扶此狂瀾,除勸善以正人心外,非續之以根本解決不可。何曰根本解決?格物、致知二章是也。因道脈相衍至秦,運數應隱,故慘遭離火之焚,獨失格致二章,迷入門之階梯矣!如是已歷二千餘載,無復知其源者。時值三期,道劫並降,道以覺迷,劫以警世。此

皇天之妙用,世人惜未識哉!恭奉

皇天明命,應運補述格致二章,使殘月復圓,光照全球,咸令登仁造域者,初步有所階梯耳。此所謂根本解決,根本解決後,始知明其明德為體,實踐親民之功為用也。如是則庶幾令天下後世有所憑照云爾。

歲在

中華民國三十六年歲次丁亥元月上浣孚佑帝君序於西京乾元堂

 

蓋學庸一書,乃聖門心法之傳,内聖外王之道也。自經秦火之後,獨失格物、致知二章,歷千秋而為懸案矣,雖經諸儒註解,但該二章仍缺如故,嗚呼!格物者乃大學初步階梯也。心物之隱微而不知慎,意惡之動機而不知遏,欲邁以上七條,是捨本而逐末矣!然秦火一炬,何以獨失此章歟?以其道脈之應隱耶抑以其書之非時不洩耶猶是群疑弗決矣降及末運人心不古,皆因人人不知心物之慎,意惡之遏,何能明其明德為體,實踐親民為用哉是以純陽帝君有鑑於此,具悲天憫人之心,將學庸用淺言新註,內中精神洩盡無遺,俾使庸庸士庶,一見易於明瞭,咸知性理之大本大源不出己身耳。復將格物、致知二章應運補述,真是千古懸案,一旦解決,從此大學可全璧矣!此書一出,人人瞭解,恪遵奉行,可為救世之慈航也。小子智識淺陋,何敢作序,然有

帝君之命,不敢違逆,爰綴數語,勉附驥尾,尚望四海高明,不吝指教為幸,是為序。時在

民國三十六年歲次丁亥孟春山東於陵王心齋序於西京乾元堂

 

蓋學庸者,孔氏之遺書,啟發天下後世覺性之功、盡性之徑也。於何可見?首之三綱領已詳盡無餘矣!蓋以明德為體、親民為用,方可止於至善也。能知性之所止,止於無極;欲造無極,必須恪奉定靜安慮,循序不紊之路而作,雖奉定靜安慮之功,實際乃我性中所具矣!如欲求其身定、意靜、心安、性慮之功,非從格物入手不可。因其心物不格,紛繞其間,欲求其身定不可得。靈身弗定,意靜、心安、性慮三大聖功誠為艱矣!格其心物,則靈身、色身猶白玉之無瑕,漸入於定矣!身定則意靜,意靜則心安,心安則性慮起矣!性慮者,慮天下萬民不覺明德性也。由是勃然興起,以我先覺之性覺後覺,使各復其性,此親民之道之所由來也。然既明德足,親民之功欲罷而弗能者矣!降及末流,世風不古,好惡不公,咸以絜矩大法為無關緊要,相率置諸高閣,無有問津者。以致專尚奇異,奢風侈波泛瀾塵寰,若長此以往,微微道心,奄奄殆盡,世界前途,何堪設想?幸蒙師兄奉敕垂諭,大意謂欲想消劫弭禍,挽回狂瀾,非復尊學庸以為主旨不可,俯思先賢所註,文意深奧,凡學識淺者,多望洋興嘆!因之敬懇純陽帝君臨壇,以淺言新註,約月餘而全書註竣。捧讀內容,體用分明,理無不備。復蒙不密真寶,竟將格物全章文言應運補述,以啟群迷,使人人得覓造聖域之階梯也。查格物之文言,自經秦火焚失無餘,至今已歷二千餘年,莫明真義,良可嘆也!今得蒙恩補述,使眾生尤如撥雲見日,誠世界之大幸也。俯思佛恩如天,浩大莫名,務望學庸到處,希各沉心參悟,用以宣化,人心得平,明德必明,而天下萬國必實現大同矣!茲值註成付梓,因命作序以光聖典,小子自愧固陋,何敢作序,乃以佛命難違,謹作俚語,借附驥尾,尚望四海高明,不吝指教為幸。是為序。歲在

民國三十六年歲次丁亥春季山東長山朱秀梧序於西京乾元堂

 

大學之我見

大學一書,其意至深,其理至微,係無極大乘大法。復細觀之,亦係極簡極明之文,至平至庸之行也。嗚呼!聖人之道,原自平庸,不尚矜奇,人每視為平庸而弗踐之,誤矣!豈知平庸之道,正趨聖域之道也。惜乎!世人誠、恆、堅三字不能抱定耳。故學經諄諄誥誡,以勵後世,吾註解之下,不勝感嘆,聖人憫世之心苦,教誨天下後世之法密也。總言大學經旨,三綱領已道盡無遺矣!中令所謂半部論語而治天下,何用半部哉!學經之明德親民,用之以治國平天下而不盡也。曩昔堯舜揖讓,垂拱而治,萬民渾渾,其心樸樸,焉用鈇鉞而降之哉!究其治國之要素、教民之良法,不外自明明德實踐親民,以化億兆庶民咸明其明德。明德復初,見於言行,將其自治於一身,焉用法而轄之乎。人人各有自治精神,身心性融化一爐,歸於理域,不但在世為聖化之民,身逝亦證薩薩陀陀之仙。故大學之八條目,先以格物入手,何曰格物內聖之初功也。於何可見?私慾淨盡,天理流行,性與天理,如長天秋水相映一色,明明德復。實踐親民之功為用,致我良知以外王也。此聖人所教為民父母者,應由是處入手,至懇切大學要之處也。如是則舉意必誠,動心必正,性為聖君,心作賢明之臣,以道化身,則身、心、性融為一矣!性本至靜,有感隨通,發於心而役其身,莫非皆道也。須知身、心、性亦有三大分別,性本至善,心本有善有不善,身本惡濁者也。如性秉其權,則心身共役,雖欲心之妄動,身之妄行,誠難為矣!故格物、致知、誠意、正心,此四部為內聖之體也。內體具足,溢於一身,則身不修而修矣!由身推用,何處着手?則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當何如也?內聖具足,見於言行,謙恭忍讓,兢兢持己,治家有道,處事秉公,夫有如是不家齊者,欲其齊家,如是則齊家之心也。齊其心則身未有不齊者,不齊其心而欲齊身,誠難為矣!一國乃各家宗之集,如果用齊家作起,內顧無瑕,施德於外,如春風到處,萬物然,明德感昭,群起相應。聖曰:速於置郵而傳命。誠然如是一國大治,咸知仁為體、義為用,尊卑禮讓,惠然和風,一國與一家、一身誠無異矣!猶文王以德化民,感昭天下,諸侯咸慕,士民引領,如是則未有不王天下者。故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此外王之用也。茍捨內聖之體而欲實作外王之用,吾知其非然也。

 

大學之定義

大學定義者何以上大學之我見所論,此為萬民上者,應修內聖之體,以達外王之用。或曰:庸庸士庶,何可法乎?吾曰:非然。須知聖人立教之意,本不執定一端而論。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之語,由是可見梗概矣!無論尊卑貴賤,只要至誠不息,明性復初,及其止於至善,何分尊卑貴賤哉!朱註曰:大學者大人之學也。以吾所見非然,正與所論相反。我曰:大學者,正小人之學也。然既稱為大人,已內格無物,性珠圓明,效天之大,盡性之能事,何須又復學也。所謂大學者,正小人之所學,小人者細民也,因雖係細民,性之所具,與聖賢無異。茍能內格心物以覓良知,意之所發,誠必隨之;心之所舉,身必如之。如是雖身係細民,而學功已屆大人之境。嗟乎人不自學,猶密藏珍器而不知作何用也。大好明德埋於塵紛之下,極明皓月藏於濃雲深霧之中,人人恪遵學經奉行,始終不怠,雖大人亦非大人,小人亦非小人矣!及其造峯,吾性無絲毫之差別。噫!世人不悟,何勝浩嘆!

 

大學之源流

大學源流,人咸曰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此其源流也。吾曰:非然。何知其非然也?我可以說:未有天地,而大學之道已在。大學之道,如經天之日月,行地之河海,織成錦繡乾坤者,大學也;長養萬物之功者,大學也。在未有天地之時,大學之綱領條目、文字畫面雖無,而經體、經用、經旨、經功則有矣,不過至孔聖時,得一貫心法,懷不二性學,將乾坤萬物之大學總括於書面耳。至於源流,相信不自至聖始,乃係天道以啟端也,願修道君子幸熟思焉。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字解大學者,發揚自性之大也。明即切磋琢磨之功。明德即原性。親民即推自性之能事,化天下同胞,使各復其自性之謂。至善即無極境界。

【節解大學之道,在人之性天中。既在性天中,又何必復學也?因其人落紅塵,氣稟所拘,物慾所蔽,將充份之性天而陷於萬丈塵氛之內,所以必須用切磋琢磨之功,以期復明性天也。大學者換而言之,即令人學習發揚性天之學也,雖係學天,而實不出己身耳。故先格心物、除私慾,原性復初,自身之內聖功夫則到止境,內聖之功具足即體固矣!復加以親民之用。何曰親民?民者,身中之良民也。良民者何?即性天也。使天下同胞各親其良民,即聖人所謂兼善天下也。然我一人性體靈明,皇天何喜?本乎皇天一視之心。願天下同胞,咸能用上切磋琢磨之功,復回性天之極大光明。由己推人,毫無人相,可以說明明德之功,係內聖也;親民之功,係外王也。內聖外王之功具足,一言而為天下後世法,一行而為天下後世則,在世曰聖賢,出世曰仙佛,至善境界不行而至矣。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

【字解知止即知己所當止之境。定者羈心猿繫意馬,不能任其馳騁,使其有所歸宿也。靜者清靜無為,念茲在茲,朝斯夕斯也。安者身有所循,心有所歸,性有所安,各得其所,次第不紊也。慮者內功已足,而慮外功之弗成,抱悲天憫人之至慮,慮人不修性,慮世不清寧也。得者盡其性中之能事,廣建聖功,慈以化人,悲以憫世,三千大千視為一體,四億七千萬悉如同胞,由我性天之光明,而推及億兆同胞,各復自性,而我之佛果,不期其得而自得也。

【節解以上三大綱領,人各能毅然作去,結果達到至極無以復加至善之境界。然初步欲學大學之功,須先心知止於何處?曰止於性天也。心有所歸,而性不問自定矣!性定之後,則此身若有若無,此心如在如不在,此性若非然而不非然也。清靜無為,渾然一理,靜若山嶽,動似河海,而達到真靜之境界,此所謂身有所循,心有所歸,性有所安矣!性既安則內聖之功具足,以下慮與得者,此其外功也,亦可以說是親民之道耳。內聖雖係具足,必以悲天憫人之心常抱,苦口婆心化世,一人性天未明,己之性天猶未明至極峯耳。慮者,慮世界眾生不悟,慮社會同胞性天未明,此以眾生為慮,以天下為憂也。亦即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是也。量己性之所知,發己性之所能,己立立人,己達達人。如春風到處靄然拂面,萬物為之芽,人人為之喜色也。如是眾生覺性,而己之外功得矣。

 

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字解物:即有形質之物。本:即發物之源頭。末:萬殊也。事:親民渡眾之事也。始:即開端。終:即結局。知:即明徹。先:即先天賦性皇。後:即後天生我父母也。道:即無極至境。

【節解凡世界具體之物必有源頭,例如一株植物,源頭在其極細極微之顆種裏,此其物之本也。此株植物由根發本,自本生枝長葉,終於結億萬極細極微之顆種,此其末也,亦即由末返本耳。如物無本,則末從何來?無末則返本無從,本能生末,末復能返本也。至於人間,凡是一事多半有始無終,美滿之事情,結果陷於苦惱。如復性天之人,以親民之功,為己應份之事,朝斯夕斯,念茲在茲,乾乾不息之真精神而矢志前進,將以造至善之極峯為終矣。茍其始勤終怠,莫言親民之事,縱極細極微之事亦萬無一成,我且拿個比喻:蒼天之始終也,試觀之,每年春夏秋冬,寒來暑往分毫不錯,從開天闢地為始,傾天陷地為終,無有一年不是如此,甚至無有一月一日一時不是如此者。大始大終,人何不法歟?果能如天地之始終,凡天事人事無一不成也。知所先後者何解?知者,明徹我形覺之先後也。能明曉性之源頭,身之由來,當然孝道是不可少者。然在一般明哲來論:順親之心,養親之身,大哉孝乎!殊不知盡先天之孝,亦在孝之一端也。何曰先天孝?天下眾生靈性,本是一所生,所以方稱世界之人皆我同胞也。此孝何盡?能將我性天復初,實現親民之功,俾兄弟姐妹攜手還原,共造無極境界,此謂孝先天賦性之,盡孝之大也。所以盡孝於先天,盡孝於後天,兩層大孝,可以說為並重也,果能如是則近道矣!亦曰造至道矣也可。然此節分析理氣象焉,物有本末,象也;事有終始,氣也;知所先後,理也;以理氣象而悟至道,庶乎其不差矣。

 

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

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

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

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字解】明德:道心也,心靖息爭,大同之景象也。治:治理也。齊:齊家先齊心也。修:克己也。正:居中也,不偏不倚,大中至正。誠:無虛也。致:推廣也。格:除也,即格心物、驅身物也。

【節解】此一節乃由用返體也。言古代聖君賢相,將自己明德復初,而後實踐親民之用。欲使天下同胞,咸明其固有之明德,應當由何處入手?必須先將本國士民格其心物、致其良知,然後始能明其明德於天下。欲將國內士民格其心物、致其良知,必須先由家庭作起。諺曰:治國易而齊家難。何也?治國之道,除行仁政外,以法濟其所不足。齊家則不然,需用大化之力,先齊其心,舉家言行範於道德,咸能明其明德,而後家有千口,心只一心也。然欲齊其家,必須先修其身,修身之法無他,初步必須言行相顧,捨己從人,虛心容物,二六時中,如對鬼神。曾子曰:十目所視,十手所指,戰兢自持,恐德不足以化他人,而況肆之乎!但欲作到此步,必須先正其心,心者一身之主,萬相之宗。心之所發,意必隨之;意之所動,身必行之。此心中立不倚,澄然如長天之水,萬里一色,浩然正氣,充塞兩大。欲作此步,非先從誠意上手不可,意何以誠?意者心之發,心發意隨,一體連貫。此意蕩蕩如虛空懸掛,本無着落,忽善忽惡,本無止象,如不加以誠字,則渺渺何着?誠者何?即不虛之謂。意發中誠,身行合理,意存至誠,而心則大中至正矣。欲至此步者,必須致其良知,良知即自性也。致者,推廣行遠也。如良知埋沒,心意又安所歸乎!心既無歸,仍無止境,雖欲正而不可得。性者君也,心者臣也,意者民也,身者役也。君心克明,峻德是懷,而心、意、身始能共役,而踐之以道也。君失其位,則飛沙橫流,變吉祥為禍殃矣!而又安能得其道哉。欲致其良知,必須先格心物,將氣秉所拘,物慾所蔽,一切傳染之性咸去,恢復固有本然之性,則以上造詣不行而至矣。此章係由用返體,萬殊總歸一本,氣象終還一理。諺曰:水流千遭歸岱海。此之謂也。總言,聖經賢傳,佛學道典,千言萬語,不外一性,性之所發,理不得而奪之;理之所生,數不得而移之;數之所至,人安得而強之乎!欲移其數何難,遵循大學條目,實地力行,則命由我造,福自天申矣!信然。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誠,意誠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

【字解】如前。

【節解】是以將後天一切氣秉所拘、物慾所蔽,傳染之性悉數格去,則猶撥雲霧而重睹青天矣!如是推廣行遠,致達我良知之所能,以盡其天職而化民也,意雖欲惡不得其伴矣!故曰誠。誠其意,意有所止,雖心發以不正,而意亦弗隨之,心安得不正乎!心居至正,覺心源漸趨性海,性安得不磊落光明哉!故格致誠正,內聖之功也。身既修,見於言行,大德所感,未有不俯首而受化之者。舉家心齊,始曰家齊。國者,一家一家所集合也。我家齊,眾家慕之。推廣行遠,咸向春風,復濟之以法,而國大治矣!國治,諸侯響應、朝野仰望,士民引領,安謂天下不太平乎!故修齊治平,外王之功也。體用分明,則內聖外王備矣!

 

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

【字解】天子:天下元首,替天行道,教養萬民者。庶人:萬民也。壹:無極代稱,數之始也。

【節解】天子元首替天行道,教養萬民,必須由己身作起。欲從己身作起,當先由何處入手?必自格物、致知、誠意、正心,次第不紊,循序而進,內聖之功方足,如是則性天污垢消盡,一身瑩瑩,潔白如玉,以不言化諸國,以立身教萬民,推廣行遠,天下萬民咸知修身為本,民已自治,何用被治乎?故聖君之治民者,非治民身也,治民心也;只治其身,不治其心,則捨本而逐末矣!如能治其心,而身無有不治者;空治其身,而心亦未有不馳者。故聖君非治民也,化民也。欲實現萬民皆得其化,非己身內聖之功具足不可。治民、化民,誠有分析,可不細思歟。所謂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其間泛濫無疆矣!可以說一個團體,為其團體之長即君,被其所使即臣。如一個商號,經理,君也,其下臣也。只要經理一身作則,言行合度,待人如己,未有其下而不盡忠於經理者。此從一個小範圍說起,任何團體皆然,由小推大,方能極言。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也。先由一個小團體之君臣,而推到整個天下之君臣;個個小團體,君明臣忠,則大天下之君臣亦然。此何理也?假如大天下之君臣,不順天之道,執天之行,安能化小團體之君明臣忠哉!故由各個小團體之景象,則自知大矣!此一貫之理,不可移焉,休謂君只言皇上,臣只言官也,一個團體莫非君臣,一個組織莫非君臣,世人休執一也。

 

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字解】本者格致誠正是也。末者修齊治平是也。

【節解】所謂其本亂者,乃格、致、誠、正四步功夫皆未循序作到,而欲實踐修齊治平之舉,誠為難矣!如同灌溉植物,不溉其根而灑枝葉,則愈灑愈枯,人可不自警歟!所以捨本逐末,乃是根本極大錯誤。厚者何?曰性。薄者何?曰情。應厚其所厚,薄其所薄為然,故道德君子未有厚者薄待,薄者厚遇也。

【總論】大學一書,雖曰大人之學。究其根源,乃人人之學也。人人各具天賦靈性,至圓至明,在聖不增,在凡不減;婦人孺子,莫非皆然。人在幼稚,性本至善,曰本然之性。身歲漸長,氣拘物蔽,曰傳染之性。人人各具其性大,惜乎不知覓耳,此所謂大而不知其大,小而反行小矣!孔子言,曾子述,一篇經文,總括意義,無非令人人各覓其大。何為大?曰性。何為小?曰情。如能將我具有之性大,下定決心,用上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功夫,將性大復初,則我一杯之水純潔,傾於大海之中,渾然焉分。然而性大者,非一人獨具,天下萬民悉具也。天下有一人未復其本然性大,則我性何足為大?所以大學之道者,即令人人學其覓性大之道也。欲覓性大,當學何功?須用格致誠正,循序不紊功夫,矢志前進,將人相、我相蕩然掃淨,視人猶己,性係同胞也。我覺性,同胞迷性,我心何忍?故應實踐親民渡眾,捨己從人,化人人為善之責,躋世界為大同之任。人人身有所循、心有所歸、性有所安,則我臻至善矣!何曰至善?能將我一杯之潔水,傾於大海之中,渾然不分,此至善也。假杯水有纖塵之染,則傾海之後,亦顯然有斑矣!至善者,無極真空也。我之性大與無極合並則我一身則非我矣!何也?大而無外,窮極乾坤,萬物即我也,豈視一四肢百骸之軀為我哉!如是則至善無階可升矣。此事縱婦人孺子各皆能之,惟人自棄,何勝浩嘆!故古聖教世,先令世人由格物之功着手,而達於上上之乘。茍一日克己,則即一日聖賢;終身克己,則即終身之聖賢,至善者身儲焉!願天下萬民迴光返照耳。其下,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之語,乃聖人循循善誘,引人入聖之法也。人能知物有本末,返躬自想,一物尚能返本,何況人乎!俗語曰: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植物尚能返本,人可不自警歟!人之本末為何?具性形兩層論:先天賦我之性,本源在何?曰真理也。後天生我之身,本源在何?曰父母也。先後兩層,大本大源,既已明曉,應當復性返本,歸於真理。盡孝抱本,順養父母,果如是如植物之返本,則誠若天地,恒若日月,安有事而不終始乎!由此明瞭先天、後天之分,洞徹本然傳染之性,則近於至善之道矣!聖人深恐天下後世之人,讀是書誠易,行是書則望洋生嘆耳。故先以物與事作入德之徑,曉先後之殊,則不難趨進至善之路,內聖之功具足,則外王如風行迅雷之速。綱領條目,一以貫之,真如矢之不倚耳。

 

康誥曰:克明德。

【字解】康誥:周書。克:能也。明德:本然之性也。

【節解】所謂克明德者,即是盡其明德之能事。明德何能?五常之德具焉。實踐五常,即率性之謂道,所謂發於明德,而終歸於明德也。或問曰:此何理也?我曰:五常係由明德所發,能盡其五常之能事,則明德始為明矣!

 

太甲曰:顧諟天之明命。

【字解】太甲:商書。顧:謂常自在之也。諟:猶此也。

【節解】所謂天之明命者,天以空洞靈明之真理賦於人身,曰性。性運週身曰命。然我命之由來出於性,性之由來出於理,命與至靜空洞之理天息息相通也。我之一身如小天地,一身可能融會三極,天之明,照我之命。故一念善,天必知;一念惡,天必曉。我心如廣播電台,心浪一發,則波波羅羅層層外出,乾坤雖大,頃刻即遍,此我心有所因,而天有所覺也。所以道德君子,目神注視。懼心魔之動,以保全上天命我之明德,而我亦須修性了命也。性何修?命何了?修性之法無他,格致誠正是也;了命之法無他,命富貴,借富貴以濟世;命貧賤,固窮以安命也,此所謂顧諟天之明命之總意矣。(三極者:無極、太極、皇極。)

 

帝典曰:克明峻德。

【字解】帝典:堯典。峻:虞書作俊,大也。

【節解】能復其峻大之德,以盡大德之能事也。

 

皆自明也。

【字解】見前,

【節解】所謂明德者,簡言即自性也。欲復其自性,是由己復。由自性之大,推以群性,復其眾生自性之大也。

 

湯之盤銘曰: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字解】湯:商朝始君也。盤:沐浴之器也。銘:名其器,以自警之辭也。

【節解】凡古之聖君受天明命,承負大任,撥亂拯民者,皆先修其自性之功,以解生民倒懸之苦也。故湯之盤銘,非所以銘器,乃銘心也。銘器以身警,銘心以性警。故身浴易,而心浴難,心浴則浴性近矣。性浴而後,天理昭著,則即身中之小無極耳。所以欲用此功,身浴在於心浴,心浴在於性浴,日日自新,如江海之水,源遠流長,略無間斷也。茍不自浴其心,自浴其性,縱使江海之水以浴我身,於心性有何益哉?

 

康誥曰:作新民。

【字解】如前。

【節解】或曰:民亦有新舊乎?我曰:然。何謂新民?何謂舊民?所謂新民者,原性之民也。所謂舊民者,色身之民也。原性之民復初,運於一身,光潤全體,雖色身曰舊,則儼若原性之新矣!欲復原性之良民,其精良之法,前邊盡載,無容重述矣。

 

詩曰:周雖舊邦,其命維新。

【字解】詩經大雅文王篇。邦即國。命即上天之明命。

【節解】德無舊,萬古常新,如蔚藍之青天,千秋不染其色也。復己明德,以化萬民,雖舊邦亦新,污瑕明德,雖新基亦舊。凡世間之事無不皆然,心台純潔,湛若秋水,雖溫故書,其味亦新。心台濃烏,萎靡不振,雖讀新書,其意亦舊,事無新舊,而在心台之潔與烏耳。

 

是故君子無所不用其極。

【字解】君子:即成德之君子。極者至善之地也,

【節解】所謂君子無所不用其極者,列分三等:曰理、曰氣、曰象。或問:無極極於何處?吾曰極於無。無者真空,寂然不動,感而遂通,無中妙有也。復問曰:太極極於何點?吾曰:極於太。太者氣天也,如將太下一點,用力推上去,即湛然為天矣!天者一大也,一為數始,萬事萬物之源。故堯傳舜曰:允執厥中。四字心法也。舜傳禹曰: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十六字之心法也。此一伸直,通天徹地,橫貫四方,故伏羲氏仰觀俯察,一畫開天是也。將一作圈,則即無極之代稱,圓通靈明,無在無不在也。但此一,仍係有象。或問曰:一歸何處?吾曰:歸於無,無極本無一,此圈不過用以代之而已。氣乃一太之天,終有傾陷,歷盡十二萬九千六百年,此天仍復歸於無極耳。故曰:太極極於太,此之謂也。或曰:皇極極於何處?吾曰極於皇,皇者何?性主一身,此身法天象地,性主之,豈非一身之皇乎。聖人復其本然之性,率性中五常之德實踐於言行,承道統之淵源,使萬民歸大化,天必降之以大任,作萬世師表也。故至聖乃為皇極之極耳。試將皇字拆開看,白王也。換而言之,即無後天之爵封,瑩瑩一白王耳,故至聖曰素王。然性者亦係潔白如玉一王也,故曰皇矣。然人皆賦有性皇,不過被心物所蔽耳。如格心物,己性復初,昭然宇宙,亦即太極之一大,展一化民,使天下士庶內復性皇,外踐忠孝,各親其親,各長其長,一大之能事畢矣。將一極於真理,歸宿至善,即返本還源耳。人皆聖賢之體,惜乎人弗悟也。是言象之君子,極於象質;言氣之君子,極於氣體;言理之君子,極於虛無,三等君子,即分聖賢愚,各有不同,惟人自造詣焉

 

詩云:邦畿千里,惟民所止。

【字解】詩經商頌玄鳥篇。邦畿:王者之都也。止:居也。

【節解】所謂千里之邦乃萬民色身之止處也。此係用淺意來論,極其深奧非然。人人各有邦畿,人人各有良民也。古人曾以己身法天象地,性者,身中良民也;身者,性之邦畿也。或問曰:上節將性比皇,此又比民,何其自相矛盾也?吾曰:非然。皇與民,後天之尊卑有別。性者,先天也。先天何有皇、民之別哉!故性曰皇可,亦曰民焉也可。如將我一身之邦畿,用上格致誠正,循序不紊聖功,次第進行,邦畿大治,原性復初矣。性者一身之君,如性攝其權,一身言行則不踰矩也。良民之性,止於一身之邦畿,不過臨時止處耳。一身邦畿大治,推己及人,兼善於天下,則身中良民之性,仍歸於無極矣。

 

詩云:緡蠻黃鳥,止于丘隅。子曰:於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鳥乎?

【字解】詩經小雅緡蠻篇。緡:詩作綿。緡蠻:鳥聲。丘隅:山角樹木密茂之處。

【節解】此孔聖引詩以誥誡天下後世也。言緡蠻之黃鳥,尚知止於丘隅,況於人乎。緡蠻之黃鳥止於丘隅,乃其止也。人生碌碌一世,營名利,結果止於墳墓,即為止乎?吾曰:非然。人須知其所當止之地,當止之地在何?反覆辯論,不外一性。首先復其性,則身中無極現焉。繼之用太極一大之功兼善天下,復將一大還於無極,咸令乾坤蒼黎明己性天,止於無極之處也。性知所止,則色身歿後,性珠圓明,萬古常昭。如孔聖一言而為天下後世法,一行而為天下後世則,不皆同人乎!有何聖凡之別?惟在知止不知止耳。

 

詩云: 穆穆文王,於緝熙敬止。為人君,止於仁;為人臣,止於敬;為人子,止於孝;為人父,止於慈;與國人交,止於信。

【字解】詩經大雅文王篇。穆穆:深遠悠久之意。於緝之於:音烏,嘆美辭。緝:繼續也。熙:光明也。

【節解】大哉!文王之詩篇也。文王受天大任,為紅陽繼承道脈之大聖。性天磊落,放大光明,推廣行遠,親民化眾,故岐地路不拾遺,夜不閉戶,湛然蒼天之蔚藍,明似秋水之無物。蓋文王治國,有何奇方歟?吾曰:無。人人固有之方耳,不外率性中之五常以見於外也。故為人君者止於仁,仁何解?仁居東方,其性秉溫,此先天好生之大德也。為人君應予效矣!謙恭忍讓以化眾,立德立言以教民,則仁猶未至極也。此何謂?先天生民曰大德,先天罰民亦曰大德,為人君者先復己性,放大光明,萬民咸慕,各皆自覺其性,雖立法而無犯,縱有越法者,施之以法,正施之以德也。如是,則與天地合為一焉。為人臣止於敬,敬者無不敬也。如曾子所謂:十目十手,臨淵履薄,戰兢自持,慎其所獨。先敬己心,繼敬己性,心性各得我之所敬,則我身之表外亦即無不敬矣。夫無不敬,則念茲在茲,朝斯夕斯,懼心物於動也。盡臣之敬,克君心非,引君以道而後已焉。為人子止於孝,人只知為後天父母之子,而不知亦為先天皇之子也。色身之源,父母生也;靈性之源,皇賦也。順親心、養親身,此所以盡孝於後天父母也。凡是一人皆係先天同胞,用以新民渡眾之功,化人人各復己性,挽狂瀾之既倒,躋世界於康樂,此盡孝於先天皇也。為人父止於慈,慈者,嚴慈也。教子以道,導子以德,真慈也。任其侈、任其奢者,婦人之慈也。故天威而不怒,而受威者知懼;施德於萬民而不居德,而受德者知德;此天地之嚴慈也。父母者天地也,生之、養之、教之、導之,啟發子之自動之性,鼓震子之自立之心而後已焉。信者:不欺之謂。試將信字拆開看,乃人言也。人與我言,我與人言,其間即含真信。夫信之普如土,莫非皆是,莫非皆用也。如土中生物,種甚得甚,毫不欺人。夫人失信,先自欺而後欺人,未有先欺人而後自欺也。信者,天之中、地之樞、身之主,通四端,兼萬善,信之偉用大矣哉!願天下眾生,突破塵緣,醒悟迷津,速登覺路,覓真信以返源,是吾所厚望焉。

 

詩云: 瞻彼淇澳,菉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僩兮,赫兮喧兮;有斐君子,終不可諠兮。如切如磋者,道學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瑟兮僩兮者,恂慄也;赫兮喧兮者,威儀也;有斐君子,終不可諠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

【字解】詩經衛風淇澳篇。澳:於六反。菉:詩作綠。猗:韻音阿。僩:下版反。喧:詩作咺,詩作諼並況晚反。恂:鄭比讀作峻。淇:水名。澳:隈也。猗猗:美盛貌,興也。斐:文貌。切:以刀鋸。琢:以椎鑿,皆裁物使成形質。磋以鑢鐋,磨以沙石,皆治物使其滑澤也。治骨角者,既切而復磋之;治玉石者,既琢而復磨之,皆言其治之有緒,而益致其精也。瑟:嚴密之貌。僩:武毅之貌。赫喧者:盛大之貌。諠:忘也。道:言也。學謂講習討論之事。自修者省察克治之功。恂慄:戰懼也。威:可畏也。儀:可象也。

【節解】詩衛風淇澳篇上言:瞻彼淇水之隈,形容綠竹美盛之姿態。此何意?竹者:空虛也。人亦然,虛能容物,謙則受益,道德學問皆係有漸而入者。諺曰:泰山不卻拳石,故能成其高大;江海不擇細流,故能成其淵深。此謂虛中不虛,虛中伏實也。竹有虛心,兼有高志,是以竹可焚,節不可燬,此言虛心始能容物,定心所以立志也。然後用切磋琢磨之功,循進格致誠正之道,則自知嚴密敬慎矣。何曰嚴密?人身具性亦具魔,性弱而魔強,故君子懼內魔之生,怯外障之鼓動,所以嚴密保持性之圓明,武毅以震內外魔障,戰兢自持也。如一時不敬、一時不慎,有一線之可乘,則魔由隙而入矣,良可懼哉!嚴密敬慎以持內也,武毅剛正以震外也。秉天地之至公,養乾坤之浩氣,威而不怒,而受威者咸懼其威;德行溢外,雨露均沾,而被惠者咸感其惠,故德威兼備之磊落君子,萬民奉若父母,威若鬼神,焉有遺忘之理。是以如切如磋之功,道學也。何謂道學?先修至德以凝至道之學也。如嚴密、敬慎、武毅、剛正,持震內外,內魔已格,外障弗至,良知呈獻,天真畢露矣。意發必誠,心動守正,至德已修,至道漸凝,則漸造極矣。故欲修至德,必須依照格致誠正,次第自修,大學 - 26 - 以期性天光澤也。如至德全、至道凝,則人與天一體耳。不怒而民威於鈇鉞,民奉之若神明,事之如父母,而我教化遂普,萬民各親其親,各長其長,各復自性,性天空洞,放大光明,此所謂復己性,始能覺群性也。雖是衛人讚美武公,但我所註,恐武公不及,乃至聖之行也。人人奉此,聖由凡作。諺曰:聖人皆是凡人作,安有聖人作聖人。信然。

 

詩云:於戲!前王不忘。君子賢其賢而親其親,小人樂其樂而利其利,此以沒世不忘也。

【字解】詩經周頌烈文篇。於戲:音嗚呼,嘆辭。樂:音洛。前王謂文武也。利者士農工商所求應份之利也。

【節解】文王至德,武王大德;文王承道,武王行道。故孔聖云:武王、周公其達孝矣乎,夫孝者,善繼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先王承天之明命,負大任於兩間,繼天立極,以化萬世。然雖有先王之純德,必有後王之繼德,始能德昭萬古而不歿焉。故奉親奉心、繼親繼志。先王所賢,我亦其賢,我所賢,正先王之志也;先王所親,我亦其親,我所親,正親先王之德也。繼先王至德,普化萬民,人人咸知復性,人人咸知自正,人即各知自修,則萬民樂先王之所樂,憂先王之所憂,憂樂皆受之於先王也。先王教之利,而我自教自利,自教自利者,正所受先王之教利也。先王雖歿,而其大道大德可以與天地同齊,日月同明,萬古常昭。然先王之至德曰理,雖天地日月傾陷,而先王之德仍在,蓋天地日月亦弗及先王之至德歟。

 

子曰:聽訟,吾猶人也;必也使無訟乎!無情者不得盡其辭,大畏民志;此謂知本。

【字解】猶人:不異於人也。情:實也。

【節解】聖人之大化,由此可見一斑矣。以無為化世,不言教民,大化普及,萬民自治焉。在未普及大化前,縱有爭訟者,聖人明德昭著,如日月經天,照臨萬物,無微不至、無微不察,如天地之賞罰善惡,絲毫不爽。無情實者,安能盡其辭乎!是非判清,曲直分明,使爭訟者咸知聖人之威,感戴聖人之德,雖始為爭訟,終歸於無訟也。故施教於魯國,三月遂大治焉。安用善於折訟而治民乎!此乃聖人親民之初功也。

 

此謂知本。此謂知之至也。

以下至(此謂知不致,不可以誠其意)乃呂祖補述格致二章。

 

所謂致其知在格其物者,心有所貪慾而性辟焉,心有所嗔忿而性塞焉,心有所癡奢而性蕩焉,心有所愛妄而性遷焉。

【字解】貪、嗔、癡、愛,四心物也。慾:近私也。忿:近恨也。奢:過度也。妄:非份之思也。辟:偏倚也。塞:滯結也。蕩:流動也。遷:更移也。

【節解】是以欲將良知良能推廣行遠,必須格心物也。心之源出自性,心乃性之靈苗也。心物之障,亦即性物之障矣!心物變化,瞬息萬千,總結不外貪嗔癡愛耳。貪中主慾,慾本私情,以後天私情,遂昧先天公理矣!至性安能不受其牽扯而偏辟於一隅也。嗔中生忿,忿極生恨也。須知世間之事,不如人願者,十有八九,遇逆境而不容忍,則怨天尤人之心起矣!此心一起,一恨天之不平,二恨人心不公也,則自性安能不受其牽扯而閉塞乎!癡者,相因生奢,癡心於功名,癡心於富貴,癡心者高望也。癡想不能如願則生苦惱,由是遂驕己傲人,縱心猿意馬放蕩無蹤,莫能遏已。如是則自性安能不受其牽扯而流蕩乎!妄靡不生於愛焉。此愛非仁人博愛之愛,乃血心愛聲色貨利之愛也。然愛者妄也,命中無應份之聲色,運中無意中之貨財,空愛而無實享則妄念熾矣!如是則自性安能不受其牽扯而遷移哉!故貪、嗔、癡、愛,相因而生;慾、忿、蕩、遷,隨波而至。是以欲將良知良能復初,推廣行遠,非徹底將此心之四物剷除不可。

 

是以欲格其心物者,必戒貪慾,則扶性辟為正矣。息嗔忿,則闢性塞為揚矣。消癡奢,則收性蕩為定矣。剷愛妄,則挽性遷為止矣。

【字解】戒者除也。扶者匡也。正:大中也。息:容忍也。闢:揭也。揚:放大也。消者滅也。收者回也。定:近靜也。剷:斬斷也。挽:旋扭也。止者有定處也。

【節解】此節緊承上意而言。心物所生,貪慾、嗔忿、癡奢、愛妄則性受其牽扯。故相因而生,性辟塞蕩遷焉。本然之性,遂受傳染之性所蔽矣!故欲致其良知,覺性之初當何如也?其良方下備載焉。性本大中至正,落於後天,遂受貪慾牽扯而偏辟焉。覺貪慾之非,有傷性正,戒貪除慾,則匡扶偏辟,復性本旨之正矣。性本能大能小,放之則彌六合,卷之則退藏於密。落於後天,遂受嗔忿牽扯而閉塞焉。覺嗔忿之非,有傷性揚,息嗔忍忿,則闢破閉塞,復性本旨之揚矣。性本寧靜者也,落於後天,遂受癡奢牽扯而流蕩焉,覺癡奢之非,有傷性定,消癡去奢,則收復流蕩,復性本旨之定矣。性本知其所止,落於後天,遂受愛妄牽扯而遷移焉。覺愛妄之非,有傷性止,剷愛斬妄,則挽轉遷移,復性本旨之止矣。性正則不失其中和位育,性揚則不失其推廣行遠,性定則不失其幽靜穩固,性止則不失其登峯造極,如是則性中全體大用完備矣。

 

是故君子慎心物於隱微,遏意惡於動機。

【字解】慎:小心翼翼也。隱微:欲動未動之處也。遏:止也。動機:心浪之微波也。

【節解】三期時代,浩劫彌漫,究其劫源,乃起於心物之隱微耳。如貪慾、嗔忿、癡奢、愛妄皆由心物之不慎於隱微,遂相因而生焉。故心為大同之先導,心為浩劫之動機,心為萬事之源樞,心為鬼神之趨徑也。不慎於心物之隱微,則意惡流浪,遂相因而動機焉。聖人無他技,其心休休焉!無非慎隱微、遏動機也。然心意可敬亦可畏。可敬者,希聖希賢心也。可畏者,作奸作惡亦心也。噫!故欲致其良知,慎心物、遏意惡,乃為當前之急務矣。如格物功夫不能作到盡善而欲致其良知者,猶之築屋,基礎未堅,而欲上營其華,則恐危矣!捨格物而欲邁上七條,猶溉樹不潤其本而灑其末,為求其榮,則反枯矣!是故格物者,乃聖功之要領,願有志於道者,幸照吾言。躬行實踐,則心物可格,性體圓明,而至道凝矣。

 

故心物自蔽,身物自染。格心物者,復性初也;驅身物者,覺心源也。性心身者,一貫也。三者之不可離,猶植根本之不可分矣!性心居內曰自覺焉,身行著外曰覺人焉。故內聖外王之功,豈可缺一哉!

【字解】蔽:遮蔽也。染:薰陶也。初:本來面目也。驅:逐也,亦作除解。覺者明也。源者源遠流長,孳孳不息,而不染塵也。植:樹木類也。

【節解】性源者,理也。本性皓亮,落於後天,遂被氣象拘蔽,而心物遂起,心物遂起,猶雲霧之蔽青天矣。何謂心物?前章註之詳矣!無容重述。何謂身物?因其心物未慎於隱蔽,貪嗔癡愛遂滋蔓焉,行於身,發於外是也。故慎心物於隱微者,自性本來面目也;驅身物於昭著者,清心台之源流也。故自性在天曰理,賦人曰性;性主體骸曰心;心發而昭著曰身。名雖三,其實一貫也。理者根也,性者本也,心者幹也,身者枝也。根衰則葉萎,性明則身正;性、心、身三者之不可離,猶植物根本幹枝之不可分矣!故溉植須潤根,修身先覺性,性復其初,心有所依,則曰自覺焉。復加兼善之功,化萬民各復自性,曰覺人焉。故內聖外王之道,乃缺一不可也。至於心物、身物幾希之分,下文備載焉。

 

心物滋蔓,莫不自蔽己性焉。故聖人慎心物於隱微之間者,心物未動也。雖未動而持之一慎,則心物終無矣!心物終無,則至性常皓,至性常皓則即復性初也。

【字解】滋者生也。蔓者延也。持者守也。皓者亮也。

【節解】心物者貪慾、嗔忿、癡奢、愛妄是也。心之四物已生,則蔓延繁殖莫能遏已,遂將皓亮之至性蒙蔽耳。故聖人所謹慎者,隱蔽之處也,隱蔽之處者,心中四物猶未動矣。雖未動而不宜忽略焉!更須如臨深淵,如履薄冰,兢兢持慎,以匡不逮,慎隱微更甚於昭著也。如是心物何由而生,心物不生,則終無滋蔓之時矣。性空心逸,如撥濃厚之雲霧而重睹蔚藍之青天,至性本體磊落光明乃常而不變,此至性之本來面目也。

 

身物昭著,莫不自染己心焉。故賢人驅身物於昭著者,以其心物未慎於隱微也。心物弗慎於未動之間,貪嗔癡愛遂熾焉,而現於言行矣!此謂之身物昭著者也。故驅身物者,即曰覺心源也。心者易動,深恐始勤終懈,是病焉,則身物復昭著矣。如能始終覺心則亦漸趨於覺性矣!及其成功一也。

【字解】昭著者顯明也。熾者猶火之燃物,始微而勢大也。趨者入也。餘見前。

【節解】身物者,心中四物已經動而顯明行於身矣。心物生於心、顯於身,則薰陶漸染,而心源遂被湮沒矣。故賢人只知有人心而不知有道心,只知驅身物於昭著而不知慎心物於隱微也。此何故?造詣不同也。身物昭著者,其弊在未慎心物於隱微未動之間耳。因其心物未動之時不加謹慎,則貪嗔癡愛遂如火燃物,其勢由微及顯矣!而現於言行也。身者,心之役;心物滋蔓,發於身,身安敢不惟命是從乎。賢人造詣雖不及聖,然能覺察身物之非,徹底驅逐,則即賢人覺心源也。心者流動遷搖,心何流動遷搖?以其不知所歸耳。心藏何處?曰:至性也。賢人未復己性而心安所歸乎?此心流動遷搖之由也。深恐驅身物、覺心源之事不能始終如一,仍被流動之心而移其志,則身物如故矣。如誠、恆、堅三字抱定,此心如矢,此意似刃,驅身物於荒夷,則亦能漸由覺心而邁上覺性之徑矣!由賢入聖,及其登峯造極,一也。

 

此謂物不格,不可以致其知。

【字解】見前。

【節解】是以心物不格、身物不驅,何能致其良知乎!

 

所謂誠其意,在致其知者,故心物未發謂中和,良知性也;心物既發謂動機,紛乘意也。是以慎心物於隱微,遏意惡於動機,以復其良知而臻於至理矣。

【字解】紛乘:繞冗也。臻:至也。餘見前。

【節解】物格而後致知,良然。內聖之功,格致本也,誠正末也。故慎心物於欲動未動之間,以復其良知,以求至乎其極也。格致二部,已將內聖道盡無遺。內聖功足,則誠意不行而至者矣!猶植本直而末自立焉,故心者性意之中也。心之上則性,心之下則意矣。心物未發,即大中良知焉;心物既發,即意惡動機焉,是以慎心物於隱微,遏意惡於動機者,則性復矣。性本至大者,與理係一體也。良知良能,致廣推遠,以造無極而後已焉。

 

故格其心物,以致其良知者,內聖功也。聖足而後,則意不誠而誠矣,心不正而正矣。雖序有四,實則二焉。以其心意儲諸一身,故亦列內聖之功矣。

【字解】儲者藏也。

【節解】故格致之功,內聖之大本也。格心物以致其良知,致其良知,以極其至理也。心意者,性役也。性復而後,則誠正不行而至矣。故聖功序有四焉,曰:格、致、誠、正是也,其實即格致耳。聖人以其心意儲諸一身,故亦列內聖之功哉!故格致本也,誠正末也,本立而心意自誠正矣。

 

此謂知不致,不可以誠其意。(呂祖補述至此)

【字解】見前。

【節解】故良知得復,以求至乎其極而臻於理,則意不誠而誠矣。

 

閒嘗竊取程子之意,以補之曰:所謂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窮其理也。蓋人心之靈,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於理有未窮,故其知有不盡也。是以大學始教,必使學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窮之,以求至乎其極。至於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貫通焉,則眾物之表裹精粗無不到,而吾心之全體大用無不明矣。此謂物格,此謂知之至也。(此段乃程子補述)

【節解】朱子名熹,有名先儒者也。格物是章,其言格物者,非萬事萬物之格也。朱子深得孔門之奧,以其未受心法之傳,故未造乎其極也。其言:格事物者,象也。身中機構,人莫測焉,身中小天地,窮其源理,則大天地瞭若指掌矣。故格事物之物者,不宜向身外覓焉,以其身外無道也。誠哉!賢人之覺心源而驅身物於昭著者矣。

 

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惡惡臭,如好好色,此之謂自謙。故君子必慎其獨也。

【字解】惡、好,上字皆去聲。謙:讀為慊,苦劫反。毋:禁也。欺:瞞昧也。惡:臭穢氣也。謙:虛心也。慎獨者慎其所獨知之地,不欺自心,不欺自天。

【節解】大學一書乃一氣連貫,不可思議焉。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一語,即不欺自心也。如欲不欺自心,必先將真信立定,真信立定,毋欺自心,即無欺於天矣。空洞至靜之理天,念念居於我性天也。如惡惡臭者,理慾本不能融合,冰炭又安能相濟乎?理存慾亡,慾生理歿,兩視為仇矣!然我大中之真信立定,不欺自心、不欺自天,則欲念無隙可乘也。如是,則厭慾如臭,離我自遠矣。私慾淨盡,天理流行;性若懸珠,群魔潛伏;五常之德,性體本具,率性中所具之五常而實踐之,力行不怠,猶好好色之篤也。謙者,虛也。性本虛空如滄海焉,無細流之不納,推廣行遠,則臻於至理矣。是故成德之君子,必慎其獨者,何也?君子以虛為實,小人以質為實耳。故君子修不睹不聞之性,小人爭有形有質之財,終結虛無常在,形質消歿。是以君子處於人所不知而己所獨知之地,則儼若鬼神在側,未敢少慾念也,此以虛為實者矣。

 

小人閒居為不善,無所不至,見君子而后厭然,揜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視己,如見其肺肝然,則何益矣?此謂誠於中,形於外,故君子必慎其獨也。

【字解】閒:音閑,閒居獨處也。厭:鄭氏讀作黶,厭然:消沮閉藏之貌。揜:藏也。著:彰也。肺、肝皆五臟之一,肺管呼吸,肝管藏血。

【節解】這一節不宜向身外而言,須向身中自覓。人身亦有君子、小人之別,大中至正之性天乃君子,奸詐邪宄之私慾乃小人。往往理不勝慾,然私慾之小人,終難欺原性之君子也。故孟子曰:胸中正,則眸子瞭焉;胸中不正,則眸子眊焉。自欺自佛,必形於色,故人在閒居,私慾之小人紛紛擾擾,所思所念無一善者。思念一起,頃刻千里,心思某處之聲色貨財,縱相隔迢遞,可一思即至,寰班雖大,思念欲窮其境,只頃刻耳。但自佛自天,有時昭著,則慾念失神,推其不善而著其善,偽也。而我自佛以真視偽,如秋風捲落葉之速,肺肝歷然,絲毫難昧,則私慾之小人有何益處?所謂誠其意者,須將己身心猿意馬牢牢拴穩。立真誠真信,則乘隙紛擾身中之小人束手受擒矣!如是縱獨處於室如對青天也。

 

曾子曰:十目所視,十手所指,其嚴乎!

【字解】嚴:威嚴也。

【節解】十目非十方之目也,十手非十方之手也;試觀十字,通天徹地,橫貫四方,大無不包,微無不入,十目十手安得向外覓乎?人心血心乘機動,則我自性,十目所視,十手所指,威嚴無私,安可得而欺也。至於深解,老仙不敢洩焉,速求天道,則自明瞭。

 

富潤屋,德潤身,心廣體胖。故君子必誠其意。

【字解】富:足也。潤:光澤也。胖:步丹反,安舒也。

【節解】此節非從皮面來論,須先向心性探討,富者人人皆富。或問曰:是何言歟?人皆富則無窮乎!吾曰:非然。人人性中各具五常之德,在聖不增,在凡不減,有何富貴之別。然降落後天,被聲色湮沒,雖富而不知其富,聖人覺性故富,凡入迷性故窮,富窮之分,在人覺與迷耳。如吾人能將原性復明,則亦如聖人之富矣。富者,性圓明也;屋者,體也。性光圓明,流溢蓋外,豈不潤我體乎。德潤身之德,即性中之五德。率五德實踐力行而親民渡眾,則我菩提之身,枝葉豐榮,花蕊怒放,菩提者身中五炁三花耳。此所謂外功圓滿,五炁不煉自朝元,三花不修自聚頂也。內外之功具足,則我心台廣大,性體安舒矣。故心廣者,心止性耳;體胖者,性體圓明也。故君子欲心廣體胖,必須先誠其意,意皈心,心止性,始覓其本矣。

 

所謂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則不得其正;有所恐懼,則不得其正;有所好樂,則不得其正;有所憂患,則不得其正。

【字解】程子曰:身有之身當作心。忿:弗粉反。懥:敕值反。好、樂並去聲。忿懥者怒也。

【節解】凡心臺有忿懥、恐懼、好樂、憂患,均係氣障,氣障生,則心臺不潔,心臺不潔,則物慾滋蔓,其心則難正矣。心生忿懥則近嗔,生嗔則性塞而失其揚,心生恐懼則近妄。妄心妄行,自惹災害則生恐懼,生恐懼則性遷而失其正;心生好樂則近貪,生貪則性辟而失其正;心生憂患則近癡,癡心於功名,癡心於富貴,營營癡心即憂患中人,生憂患則性蕩而失其定。故欲修性者,先持其心;心正即不生忿懥、恐懼、好樂、憂患,則性不辟不塞,不蕩不遷,而得中和之道也。

 

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

【字解】視:目神注也。聞者耳聰注也。味:性天清靜無為之意。

【節解】心者身之主,心者性之役,我心不與原性相通,則性天天視之理,心不得視;性天天聞之理,心不得聞;性天清靜之味,心不得嘗矣。心性不合一者,凡俗也。即當前之事未至,我心亦弗明曉,心性合一者,聖賢仙佛也。縱百世之事瞭如指掌,此非蓍占也。乃我自性無所不知,無所不曉。心與性合,則性視,心已得視;性聞,心已得聞;性中清靜無為之味,心已得嘗矣。故凝至道之人,覺性之初,禍福預知,即此理也,安用卦爻占卜乎。

 

 此謂修身在正其心。

【字解】見前。

【節解】是以欲修其身,必先慎心物。心正後與性天合而為一也。

 

所謂齊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親愛而辟焉,之其所賤惡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惡,惡而知其美者,天下鮮矣。

【字解】辟:讀為僻。惡而之惡、敖、好,並去聲。鮮:上聲。辟:猶僻也。矜者憐也。敖者驕傲也。惰者慢待也。鮮者少也。

【節解】中者天下之大本,在天曰理,賦於人身曰性。性發於心,心支配一身,由是窮究大中至正之理,身中本具焉。然人落後天,心遂波羅,善惡之念頻起,是非之思繁續,大中之心,遂被後天情慾所遷搖矣。是以欲修我之色身,必須先覺我之靈身,靈身者主也,色身者役也。故親愛、賤惡、畏敬、哀矜、敖惰者,情也。勿以後天之情而遷搖其先天之性,性情不分,安能修己身哉!故欲修後天之色身,先須覺先天之靈身,靈身居中,則色身居正矣。如是則無親愛之人、賤惡之人、畏敬之人、哀矜之人、敖惰之人。身居一家之主,一律看待則無偏辟。無偏辟,則家有千口,心只一心也。如是未有不家齊者。如居子弟者,欲齊其家則其然也。親愛敬畏者父母也,如兄弟有不肖者,而我變賤惡之心為哀矜之心,哀矜者憐其失足為惡也。感之化之,以盡己任,久之自能挽回其心。萬不因兄弟之不肖,而我露出敖情之態度,須知世間無不可化之人,如人不受我之所化,須反躬觀察己性覺耶、迷耶;己心正耶、辟耶。如己性覺,己心正,相信無不被其化者。故我所好之人,此人純善歟,如言行有一點不善,則我知其善中之惡,勿以所善而蔽其惡也。我所惡之人,此人純惡歟,如言行有一點善者,則我須知其惡中之善,勿以所惡而蔽其善也。總言:化善中之小惡歸於純善,化惡中之小善亦歸於純善,而後已焉。聖人與天一體,故好而知其惡,惡而知其善者,此知非後天之知,乃復自性之良知也。如是始能齊其家,然到此步,非良知復初者不可。良知復初者,天下能有幾人哉!

 

故諺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惡,莫知其苗之碩。

【字解】諺:音彥。碩:韻時若反。諺者俗語也。碩者大也。

【節解】美哉言乎!惡者,血心之混濁也;苗者,道心之靈苗也。換而言之,即人莫知其血心之惡,莫知其道心之碩。血心者物慾之心也,如人之逆子耳,然人雖知逆子之惡而縱之以行,久必受其連累。血心陷我,比逆子更猶甚焉。知其惡,徹底消之,然後血心轉人心,人心轉道心。然道心本至大,而人莫知其大。以血心蒙蔽道心,猶濃雲遮日,而失其大也。人須知我血心之惡,徹底清掃;知我道心之碩,愈發其磊落光明,如是則道心與無極相合矣。

 

此謂身不修,不可以齊其家。

【字解】見前。

【節解】自己之血心知其惡而不清除,自己之道心知其大而不復初。空知而不實行,安望其修身。身不修,鮮有齊其家者,故我披肝瀝膽以註學庸者,非令人空知學庸之意耳,深願天下同胞知之而躬行實踐也。

 

所謂治國必先齊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無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於國。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長也;慈者,所以使眾也。

【字解】弟:去聲。長:上聲。餘見前。

【節解】格致誠正,內聖也;修齊治平,外王也,前已註之矣。故君子先修內聖之功,體也。後踐外王之道,用也。孝、弟、慈三者,本大學 - 44 - 天性所獨具。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於國,乃言一身即國也。身中之國,存理遏慾,性攝政權,心身共役,遂大治焉。而後推於家庭,孝親友弟,慈愛子姪,如是則家齊,家齊而後由家推外,可以治國矣。故治身內國與治身外國一貫也。能盡孝於父母,未有不忠其君者;能盡悌道以事兄長,未有不恭其上者;以慈幼之道使民,未有不得眾心也。吾註至此,心有所感焉!我以為天地與人極有情者,亦與人極無情者,或問何也?吾曰:人能誠、恆、堅三字抱定,存理遏慾,覺性之初,盡孝弟慈於家,推孝弟慈於國,終於道成天上,名留人間,此非天地之極有情乎。如果存慾遏理,迷性之本,不盡孝弟慈於家,不能推孝弟慈於國,自蔽自天,終則墜於萬劫,永在輪迴,白玉之白,變為污穢之濁矣!此非天地之極無情乎。噫!有情無情,惟人自去取焉。

 

康誥曰:如保赤子。心誠求之,雖不中,不遠矣。未有學養子而后嫁者也。

【字解】赤子:即性別名。中:去聲。嫁:處子于歸也。

【節解】凡是天地間之人,身中皆賦赤子之性,落塵寰則被氣物蒙蔽,失其靈明,如誠心向道,反躬自求,以復赤子,則大中顯露。在進行覓求赤子,而未復赤子之間,雖未中理,然相距真理不遠矣。故我自先天來,未有先學其如何保養赤子之性,而後落後天也。

 

一家仁,一國興仁;一家讓,一國興讓;一人貪戾,一國作亂。其機如此,此謂一言僨事、一人定國。

【字解】僨:音奮,壞也。貪:份外也。戾:暴也。機:主動也。

【節解】性弗明,心弗定,則意識紛紜;性明心定,意識則不妄動,而一身之國大治也,故天子一家仁讓,則一國仁義謙讓;天子一人貪欲暴戾,則一國貪橫作亂。故君有道,則一國興仁;君失道,則一國敗度。一國興仁,一國敗度,其機在何?在君之有道無道耳。何謂有道?性明心定,意識則不妄動;一身有道,而治其國遂有道矣。

 

堯舜帥天下以仁,而民從之;桀紂帥天下以暴,而民從之。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從。是故君子有諸己而后求諸人;無諸己而后非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諸人者,未之有也。

【字解】好:去聲。堯舜:古之聖君也。桀紂:古之暴君也。恕即推己及人。喻:明瞭。

【節解】堯舜明己明德以仁道帥天下萬民,咸使萬民各復其具有之明德,而民安得不誠悅而從之者也。桀紂蒙蔽天良,縱慾肆虐,帥天下以暴,而民從之者,非心從也,迫於勢下耳。自昧性天,而欲復萬民性天,而民故不從。是故聖君之治國,必由一身之國得治,而我所領導之國鮮有不治者。君子必先克己而後克人,不克己鮮有能克人者。忠者,體也;恕者,用也。忠者,中心;恕者,如心。自己中心不立而欲如人之心,未之有也。

 

故治國在齊其家。

【字解】見前。

【節解】所以欲治其國,必先施恕道於家庭,家齊則國始能治也。

 

詩云:桃之夭夭,其葉蓁蓁,之子于歸,宜其家人。宜其家人,而后可以教國人。

【字解】詩經周南桃夭篇。夭:平聲。蓁:音臻。夭夭:少好貌。蓁蓁:盛貌。之子即言處子。于歸即嫁夫也。

【節解】一個如桃輕嫩而美盛之原性,人人所具,換而言之,即赤子也。于歸者,換而言之,即性由先天落後天也,落後天則蔽其皓矣。如欲克己復禮,首將心意繫牢,物慾淨盡後,天理自然流行,方能宜其家人,而後可以教國人。性比桃夭,寓意大哉!桃夭者,始桃仁也,此仁東方屬木,其氣秉溫,其德曰生,桃夭於桃仁,而終歸桃仁,人性賦自於天而終歸於理也。

 

詩云:宜兄宜弟。宜兄宜弟,而后可以教國人

【字解】詩經小雅蓼蕭篇。

【節解】身、心、性三者兄弟也。兄弟分歧,則蕭牆干戈,即曰凡夫。兄弟怡怡,一字連貫,即曰聖體。身、心、性兄弟各盡其道,方能實踐親民之功,施教於國人。

 

詩云:其儀不忒,正是四國。其為父子兄弟足法,而后民法之也。

【字解】詩經曹風鳲鳩篇。忒:差也。

【節解】君子覺性於內,禮儀於外,發而中節,安有差錯之理。抱親民之道,以匡正民心之洪願,首須孝父母、友兄弟、慈其子,自己父子兄弟足法,而後萬民始能效也。親民化眾之洪願,始能由漸達到。

 

此謂治國在齊其家。

【字解】見前。

【節解】所以欲治其國者,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必先齊其心。

 

所謂平天下在治其國者,上老老而民興孝;上長長而民興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

【字解】長:上聲。弟:去聲。倍:與背同。絜:胡結反。老老:所謂老吾之老也。長長:所謂長吾之長也。興:謂有所感發而興起也。孤者幼而無父之稱。絜:度也。矩所以為方也。

【節解】故為民父母者,必須先修其身,以立杆見影焉。吾孝吾老,順其心、養其身,盡其子道。古云:上行下效,則一國民眾咸以老老之道以孝其親也。吾敬吾長,謙恭忍讓以盡悌道,則一國民眾咸以長長之道以敬其兄也。如是復懷悲天憫人之宏慈以恤孤寡,而民亦孝其慈愛之道而不倍矣。然我孝高堂二老,復能以孝化民,使萬民咸孝其二老,此乃盡孝於先天也。夫何理?先天視萬民皆子,萬民各盡孝於後天二老,則民上者,始能盡孝於先天聖也。天下有一人未孝其老者,則先天聖猶未足孝也。所以君子欲令天下萬民老其老、長其長,必須以身作則焉。

 

所惡於上,毋以使下;所惡於下,毋以事上;所惡於前,毋以先後;所惡於後,毋以從前;所惡於右,毋以交於左;所惡於左,毋以交於右,此之謂絜矩之道。

【字解】惡、先,並去聲。

【節解】此復解上文絜矩二字之意。如不欲上之無禮於我,則必以此度下之心,而亦不敢以此無禮使之;不欲下之不忠於我,則必以此度上之心,而亦不敢以此不忠事之;至於前後左右無不皆然。故君子以天下之心為心,不恃己心為心也。何云?為心發於性,性賦自天,天下之人莫不皆然,至理乃天下萬民賦性之源也。人人覓源,則君子絜矩之道不勉而中矣。

 

詩云:樂只君子,民之父母。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惡惡之,此之謂民之父母。

【字解】詩經小雅南山有臺篇。樂:音洛。只:音紙。好、惡,並去聲,下並同。只者語助辭。

【節解】君子修其自性,啟諸群性,使群性各覺其自性。以群性之覺為己性之樂。故成德君子,以群性之所好為自性之所好,群性之所惡為自性之所惡。夫群性者,天也。天之所好敢不好之乎?天之所惡敢不惡之乎?好惡皆之於天,始足為萬民父母。

 

詩云:節彼南山,維石巖巖;赫赫師尹,民具爾瞻。有國者不可以不慎,辟則為天下僇矣!

【字解】詩經小雅節南山篇。節:讀為截。辟:讀為僻。僇:與戮同。節:截然高大貌。師尹:周太師尹氏也。具:俱也。辟:偏也。

【節解】萬民者,天也。順天之道,執天之行,始足為民上矣。如周太師赫赫然有威,鮮德。萬民鑽視,即天視也。所以民為國天,良然。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為民上者天役也。如懷一念之私,天必鑒之,有國者豈可不慎歟!是以好惡不公,即不得天心矣。天下所戮者,即天假手以戮之也。

 

詩云:殷之未喪師,克配上帝;儀監于殷,峻命不易。道得眾則得國,失眾則失國。

【字解】詩經大雅文王篇。喪:去聲。儀:詩作宜。峻:詩作駿。易:去聲。師:眾也。配:對也。監:視也。峻:大也。

【節解】先亡民心繼亡國,首得眾心遂得國。在殷未失萬民之心時,先帝大學 - 51 - 遺德可以與上帝之心相合。且看殷失天下之由,才不能保守天之明命也。天既降大任於我作萬民之先覺,而我迷昧性天五常,自覺猶未能,況作萬民先覺乎!故合民心即合天心。天之明命即萬民之視聽也,復己性之五常,施於萬民,使萬民視我、聽我若神明焉!如是方足為萬民之覺也。故失民心,則天之明命我不能保,我不能保,則上帝明命必將轉移於有德之人矣。是以先失己心,繼失民心。失民心,國隨民而失也,殷鑒不遠,有國者可不警歟。

 

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財,有財此有用。

【字解】見前。

【節解】古之成德君子,內聖之功具足,戰兢自持,性珠廓落。言行悉性中所發,鮮有不合德者。此慎者何?懼外魔乘隙入內也。德行外溢,則親民化眾,啟群性使各明自性,安能不得人心乎。群性者與己性一也,使萬民各耕性田,各守寸土,而我在世曰聖賢,出世曰仙佛。以先天佛果為財,永居極樂,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享受先天清福,則財受之不盡也。有先天之財,抱濟世之心,以神道設教,有感悉通,以化黎庶為用也。德者,本也;財者,末也。外本內末,爭民施奪。

【字解】見前。

【節解】前章解之詳矣。不先向內聖入手,而空懷證果之心,則捨本而逐末矣。然欲化萬民各復其本,而己猶用其末,如淨取民利而施奪矣!不為無益而又害之。

 

是故財聚則民散,財散則民聚。

【字解】見前。

【節解】財聚者獨善其身也,自己覺性居先覺之民,不以先覺覺後覺,則民心莫知自性,鮮有心不散亂者。是以自性圓明,而實踐親民化眾之功,盡性能事,以化萬民,則財散也。而民鮮有不聚為一者,萬民聚為一心,則即整個之無極耳。

 

是故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貨悖而入者,亦悖而出。

【字解】悖:布內反,悖逆也。

【節解】此天地間循環至理。故古之君子,不以己心為心,而以眾心為心也。我之不欲,即萬民之不欲。有一因必結一果,有一形必映一影,我言悖理而出,則人亦以悖理之言而入我也。我貨悖理而入,則子孫不能保之,亦必悖理而出於人也。我能不悖而出,而人亦不悖而入。噫!因因果果,如影隨形焉。

 

康誥曰:惟命不于常。道善則得之,不善則失之矣。

【字解】見前。

【節解】大哉言乎,聖與凡一也,惟在悟與迷耳。凡是一人,千萬不可自暴自棄,如能恪奉格致誠正,循序不紊功夫,矢志前邁,內聖功足,天必命之以教民之任。故先修至德,至道必凝,天之明命必得之,此狂可作聖也。如聖趨狂,由喬木而遷於幽谷,則上天偉任必將移焉。故聖若非至蓋棺之時,不可論定曰聖;狂者不至蓋棺之時,不可論定曰狂。人在生時身份不可確定也。

 

楚書曰:楚國無以為寶,惟善以為寶。

【字解】楚書:楚語。寶:貴重物也。

【節解】為人君者,內聖功足,性體圓明,以至善無極至道以為至寶,化民教民,鮮有其國不治者。

 

舅犯曰:亡人無以為寶,仁親以為寶。

【字解】舅犯:晉文公舅狐偃,字子犯。亡人:文公時為公子,出亡在外也。

【節解】天地之大仁,曰生物;天地之大德,曰好生。故為民上者,本乎天地之仁親,以化眾民,以此為國寶,勝璽寶多矣。

 

秦誓曰: 若有一个臣,斷斷兮,無他技;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焉。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彥聖,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口出,實能容之,以能保我子孫黎民,尚亦有利哉!人之有技,媢嫉以惡之;人之彥聖,而違之俾不通;實不能容,以不能保我子孫黎民,亦曰殆哉!

【字解】秦誓:周書。个:古賀反,書作介。斷:丁亂反。媢:音冒。斷斷:誠一之貌。彥:美士也。聖:通明也。尚:庶幾也。媢:忌也。違:拂戾也。殆:危也。

【節解】千言萬語不外一性,性本無能無技,惟以至誠不息,包容萬象,運用百體,性雖無技,而心之休休若有技者,乃發於無技性也。心之有技,亦若性之有技也;心之聰睿通明,而性亦希其歸於純善也。性以至誠,包容萬物,非心之所能口白也。性光皓皓,如赤日當空,照徹萬里,則大中流露於外焉。如是,則在世曰聖賢大學 - 55 - ,出世曰仙佛矣。遺教於子孫黎民,則聖道綿綿延久也。如性天被氣物蒙蔽,血心主身,則人相、我相由是分矣。視人之性體圓陀而我不羨,反生媢嫉以惡之。人之心台聰睿通明,而我反不相容。如是不但不能保我子孫黎民,而己性亦深沉萬丈矣。

 

唯仁人放流之,迸諸四夷,不與同中國。此謂唯仁人,為能愛人,能惡人。

【字解】迸:讀為屏,古字通用。放:安置也。流:徒刑也。迸者隔絕也。夷者邊荒處也。

【節解】由一身而推及於外,原無二理,我之自性猶仁人也,血心之惡者,慾也。故理慾相仇,爭端頻起,如理勝之,迸慾於四處邊荒,不與同居,如慾勝之,迸理亦然。故性之愛人,欲群性覺其自性矣;性之惡人,欲群性咸迷其自性矣;性之愛惡,與天地之愛惡一也。

 

見賢而不能舉,舉而不能先,命也;見不善而不能退,退而不能遠,過也。

【字解】遠:去聲。命:怠慢也。

【節解】賢莫過於性,不善莫過於慾。本然之性乃純善無惡,落於後天,遂受氣拘物蔽矣。然或有知其性善者,而不能舉之主身,縱舉性而不能消慾,則天理仍未純全,是怠慢性天也。故無真知之人即不能真行,心無果決,幽柔寡斷,見不善之慾而不能退去,縱退亦不能離遠,慾仍能乘隙而入,則過莫大焉。

 

好人之所惡,惡人之所好,是謂拂人之性,災必逮夫身。

【字解】夫:音扶。拂:逆也。

【節解】人身之所以招災惹禍者,心慾也。性之所好,心慾必惡之;性之所惡,心慾必好之。如不抱定決心,徹底剷除心慾,則是謂拂仁人之性矣。仁人者,身中性天也,拂我性天即逆天矣!逆天之行,必受天災也。

 

是故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驕泰以失之。

【字解】忠:盡己也。信:無偽也。驕:矜高也。泰:侈肆也。

【節解】道由身內而覓,無不圓通。君子者,指性而言,性中本具五常,率性五常而作即曰道。以道教人,必忠必信,則得人心矣。違此則驕泰之意,如樹偏影斜,安望得其人心哉。

 

生財有大道,生之者眾,食之者寡;為之者疾,用之者舒;則財恒足矣。

【字解】恒:胡登反。疾:迅也。舒:足也。恒:常也。

【節解】故古之成德君子,內聖之功具足,由內推外,實踐外王之道,化人人各盡天職,國無遊民,則生者眾矣;朝無幸位,則食者寡矣;不奪農時,則為之疾矣;量入為出,則用之舒矣。從身內言,國無遊民者,我一身之國大治,百體盡職,性天磊落,其道不窮也。朝無幸位者,一身之國,性君垂拱而治,消內清平,念不熾、慾不,君聖臣賢,安有幸位之慾念乎!如是則精神所耗寡矣。不奪農時者,性天發揚,不宜以慾念而阻自性發揚之時也。既不阻時,則臻至理疾矣。量入為出者,量我之德,盡性能事,以化萬民,化萬民覺性,性舒心足,則身立道矣。如是,則先天證果,必由後天四項入徑也。

 

仁者以財發身,不仁者以身發財。

【字解】見前。

【節解】仁人君子,以真功實善而發揚我菩提之身。不仁者,以四大假合之身,鈎心鬪角而求有為之財,仁者真功實善之財,萬古長昭。不仁者,有為之財,則身在財在,人歿則財魔隨之耳。何勝浩嘆!世人何不識真偽歟。

 

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義者也;未有好義,其事不終者也;未有府庫財,非其財者也。

【字解】府庫:存財之所也。

【節解】民本風中之草,順其風性耳。如在上者,性體圓明,博愛萬民,則下未有不好義以忠其上者。民心者,天心也。得民心,則天心效順矣!故為民上者,存天地大仁以恒久不變,則下者好義、忠上之心安得不終乎。民心歸,府庫之財雖曰國有,實民有也。如是,一國安有不富強康樂乎。

 

孟獻子曰:畜馬乘,不察於雞豚;伐冰之家,不畜牛羊;百乘之家,不畜聚斂之臣;與其有聚斂之臣,寧有盜臣。此謂國不以利為利,以義為利也。

【字解】畜:許六反。乘、斂:並去聲。孟獻子:魯之賢大夫,仲孫蔑也。畜馬乘:士初試為大夫者也。伐冰之家:卿大夫以上,喪祭用冰者也。百乘之家:有采地者也。斂:聚斂也。

【節解】為民上者,盡性知天,既知天則知民矣。以仁化民,以義導民,寧捨己利而不傷民力。故寧有盜臣,而不畜聚斂之臣,使民覺性,各盡性中之能事,治國以仁為體,使民以義為利,安得不望其治哉。

 

長國家而務財用者,必自小人矣;彼為善之。小人之使為國家,災害並至,雖有善者,亦無如之何矣。此謂國不以利為利,以義為利也。

【字解】長:上聲。務:專辦也。彼:指民上也,長者萬民之長。

【節解】夫天授大任於萬民之長者,上帝授命於一人,乃使一人而化萬民,各盡其道也。如上不以此為教民之本,利慾薰心,專事財貨,雖為萬民之一猶不足,況為萬民之長上者乎!此為萬民之小人矣。如使其治國,天災、人禍必頻至矣!如桀紂焉。雖有忠者善者匡扶,亦無如之何矣!此所謂治國之道,化萬民各盡其性,唯一之良策也。盡性而後,則以仁居心,以義為利矣。

 

總論

大學一書,乃致大同之道也。由何點見來,現在浩劫瀰漫,黎民倒懸,究其劫源,皆係蒙蔽己性,利用己情耳。久之則己性益塞,氣質日深,嗜慾日甚,將天地生我之大用,己身應盡之天職,盡置於腦後矣。故心為大同之先覺,心為浩劫之淵源。噫嘻!心乃造劫、弭劫之樞紐耳。致大同之心,乃天賦明德之道心也;造浩劫之心,乃物慾所染之血心也。此二心原有辯焉!人人皆具明德真性,賦自理域,純善無惡者,在我運於一身,活潑自如,然明德之道心,在先天白玉無瑕,着氣象,遂為四相所糾紛,物交物引之基已矣。本通天徹地之心,遂化為後天此心也。聖人立教主要地點在何?不外令人人由後天物慾之血心格除,以復回先天純然之道心而已。人人此心以復,世界大同立現,所以欲趨大同境界,非人人遵從聖經之道不可。前賢註解不乏其人,皆言簡理明,吾心深佩。然有美中不足者,不尚篤行也。許知聖人立教,垂書萬古,非令後世作富貴之憑藉,功名之階梯也。乃化人人覺性,個個覓心,以期止於至善,共臻於至理,此其聖人之本心也。吾有見於此,故不揣駑鈍,淺言註解,詞簡易明,無論何節何句,皆不離性、心、身三字,此其根本解決。如性、心、身分歧則為凡夫,性、心、身合一則即曰聖人,而所專重者,在力行二字耳。行之以力,至誠不息,聖域賢關,人人可登,至於如何入德?性、心、身如何融合?前已註之詳矣!無容重贅,願天下同胞,將以迴光返照歟。

boktakhongkong5 發表在 痞客邦 PIXNET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lichen1943 的頭像
    lichen1943

    oooooooooolichen1943的部落格

    lichen194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