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宣化上人:老子、孔子都是菩薩應化人間,萬萬不可誹謗!
作者:宣化上人
佛教和儒教所不同的地方是,一個提倡世間法,一個是出世法;可是,出世法是由世間法而達到的,並不是離開世間法而有出世法。 孔子是中國空前絕後的大聖人,是先知先覺者,他有相當的來歷。
孔子為什麼生在中國?本來孔子前生是佛教裡邊的水月童子,也就像善財童子一樣;
而中國的老子——道教的祖師,就是佛教老迦葉的化身。
孔子是水月童子化身;顏回呢,就是佛教裡頭的明月儒童化身。 為什麼迦葉祖師化身成老子?為什麼水月童子化身做為孔子?為什麼明月儒童化身成顏回?這就是因為佛教大乘根性的因緣到了中國,所以這一班佛教的菩薩就爭先恐後地到中國,為的就是給佛教開路。他們把佛教的馬路先修好了,那麼等佛教傳到中國,這一些大乘根性的人就容易接受。
不然,佛教傳到中國時,一般人也沒有學道教,也沒有學儒教;那麼佛教雖然高深,也沒有人懂,也沒有人接受,是很費力的。
於是老迦葉也不辭辛苦,先到中國化身做老子。怎麼叫老子呢?因為他一出生頭發也白了,胡子也白了,一出生已經就老了,所以叫老子。
老子姓李,名耳,字老聃(音“單”),他到中國來,不斷地努力提倡道教,而不說是佛教;水月童子呢,就提倡儒教,就這麼開了兩條平坦的道。所以等到以後佛教傳到中國,就水到渠成,很多人都接受佛教的道理。
中國的儒教,就譬如小學的學生剛剛入學門,所研究的都是小孩子容易懂的道理。那麼以後就升到中學,中國道教的道理就譬如中學的課程。中學讀完了,就要讀大學,那麼,佛教的課程就是大學的課程。
所以儒、釋、道三教是三而一,一而三。小學是為中學預備的,中學是為大學預備的,大學是為所有想要深造學問的老百姓而預備的,所以有小學、中學、大學。佛教可以說是盡虛空遍法界的一所大學。 雖然這所大學在這兒,但不一定每一個人都能進大學,還有很多人連字都不認識的,所以有很多人不認識佛教,不知道佛教是什麼,也就是這個原因。因為雖有小學也有中學,可是所有的小孩子不一定都能進得小學;所有該讀中學程度的學生,也不一定完全會進中學,也是這個道理。
所以在中國來講,儒教是小學的課程,其它的宗教可以說都是中學的課程,而佛教是包羅萬有,無所不包、無所不容,所以說盡虛空遍法界都是佛教的大學。那麼其中不認字的人、不能進大學、不能進中學、不能進小學的人還是很多。 儒教的孔子也有五眼六通,他也具足相當的智能,智能淵博,所以孔子出生的時候有麟吐玉書的祥瑞之相。
孔子說: “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他說我十五歲的時候,就立志要學習了生脫死的法,可是雖然有這個志氣,還沒有真正下決心。 “三十而立”,等到三十歲時,才下了決心,一定要修行了。 “四十而不惑”,等到四十歲的時候,他一切的懷疑、疑惑、迷惑都斷了,所以說不惑。不惑就是不動心了,也就是孟子說他四十不動心一樣的道理。什麼事情不動心?財、色、名、食、睡不動心了。財,他也不貪,適可而止;色,他也不貪;名,他也不貪;食,好東西他也不貪;睡,也不貪睡覺。不惑,也就是不迷惑了,般若智能現前了。 “五十而知天命”,等到孔子五十歲,真正得到宿命通了。這個天命也就是宿命通,他能知道做人的生命哲學是什麼;也知道人的宿命——人的過去生是怎麼回事。 “六十而耳順”,等到六十歲時,他有耳順的功夫了。耳順,在一般世俗人所講,可以說是有天眼通、天耳通了。一般世俗人說千裡眼、順風耳,也就是天耳、天眼的作用。 “七十而從心所欲”,等到七十歲了,他得到了漏盡通。得到漏盡通,那麼這時他的工作完成了。他為了把佛教的路給鋪好,所以要講忠、孝、仁、愛、信、義、和、平這八德;又講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八條目;又講明德、新民、止於至善這三綱領,把佛教的路給開了一半。 格物,什麼叫格物?我們一般老學究、老讀書人都懂的,就是要把自己的物欲革去,革除你的習氣毛病,你的妄想。
這物欲,就包括你的嗜好,包括你所放不下的東西,這些都是一個欲,都要革除去。你能革除物欲,然後你的智能才能開朗,才能現前,所以要致知。
致知又要誠意;你誠意了,然後就正心;你能正心,然後修身。你心若不正,身就不能修,意若不誠,心也不能正,這是一套的,一步一步的。身修,然後家也齊、國也治,這就是孔子講的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八條目可以說包括世間法和出世法的意義。 不過儒家只知道世間法,而不注重出世法,所以它是個小學;它講五倫八德,兄弟父母祖有五倫,八德就是忠孝仁愛信義和平,這就把佛教的路給鋪了一半。
道教呢,又把佛教的路鋪了一半;道教就叫人去欲斷愛,不過沒有像佛教說的那麼肯定。
道教說: 夫人神好清,而心擾之;人心好靜,而欲牽之。 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靜;澄其心,而神自清。 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滅。 所以不能者,為心未澄,欲未遣也。 能遣之者,內觀其心,心無其心; 外觀其形,形無其形;遠觀其物,物無其物。 三者既無,惟見於空。 觀空亦空,空無所空;所空既無,無無亦無; 無無既無,湛然常寂;寂無所寂,欲豈能生? 欲既不生,即是真靜。 “夫人神好清,而心擾之”,人的這個神是好清淨的,可是人這個心就不老實,像只馬猴,跳上跳下,向南跑向北跑,所以說“心馬意猿猴”,心像匹馬,意像只猿猴,它是不老實的。
“人心好靜,而欲牽之”,人這個心是好清淨的,可是欲念在那兒牽著它,叫它不清淨。“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靜;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就六欲不生、三毒消滅。 “所以不能者,為心未澄,欲未遣也。能遣之者,內觀其心,心無其心;外觀其形,形無其形;遠觀其物,物無其物。三者既無,惟見於空。觀空亦空,空無所空;所空既無,無無亦無;無無既無,湛然常寂;寂無所寂,欲豈能生?”
等到這個“寂無所寂”了,欲豈能生?你清淨到極點,澄清到極點了,自然就沒有欲了。
“欲既不生,即是真靜”,這就是一個真正的清淨。 佛教和儒教所不同的地方是,一個提倡世間法,一個是出世法,這出世法是由世間法而達到出世法,並不是離開世間法而有出世法。 所以一般人都贊歎孔子,無論是他的學生也好,或是一般的社會人士也好,都說他德配天地、道貫古今,諸子百家,無所不通,博學多能,學的也多,能力也廣。 所以各位學佛法的人,先要把道教、儒教的道理也弄通了,然後你對佛法的道理,自然就迎刃而解。
http://ijk671.pixnet.net/blog/post/36710835-%E5%AD%94%E5%AD%90%E5%8F%83%E8%A8%AA%E8%80%81%E5%AD%90%E5%85%AB%E6%AC%A1%E9%9B%8B%E6%B0%B8%E5%B0%8D%E8%A9%B1(%E5%BD%99%E7%B8%BD)
孔子聞老子道風高逸,一日謂南宮敬叔曰:「吾聞老聃,博古談今,通禮樂之原,明道德之歸,是吾師也,今將前往問道。」
http://rub.ihp.sinica.edu.tw/~hanrelief/h/h08_0201_0202.htm
《史記‧老莊申韓列傳》:孔子適周, 將問禮於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與骨皆已朽矣,獨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時 則駕,不得其時則蓬累而行。吾聞之,良賈深藏若虛,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驕氣與多欲,態色與淫志,是皆無益於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孔子去,謂弟子曰:「鳥,吾知其能飛;魚,吾知其能游;獸,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為罔,游者可以為綸,飛者可以為矰。至於龍,吾不能知其乘風雲而上天。吾今日見老子,其猶龍邪!」
http://tw.gigacircle.com/968816-1
老子 釋迦摩尼佛 孔子 蘇格拉底
聖人之間的對話
http://news.renminbao.com/025/408.htm
老子、孔子與釋迦牟尼
|
lichen194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