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樂菡(Fleur Pellerin),在台灣是個陌生的名字。在法國,她卻是知名度最高的女性政界人物之一。在《天下雜誌》的邀請下,明年一月,裴樂菡將首度造訪台灣,出席「二○一七天下經濟論壇」(CWEF)。
不過,外界對她身分的興趣,似乎比對她的能力要多。
裴樂菡一九七三年出生於韓國,在被棄養六個月之後,由一對法國夫婦領養。她畢業於培養菁英的法國高等經貿學院,並擔任歐蘭德總統競選時的數位經濟顧問。
一二年,三十九歲的她當上部長,主管中小企業、創新與數位經濟,是第一位亞裔閣員。「你真的知道你為什麼被任用嗎?因為屬於少數族裔?因為你是美人?因為你是領養家庭的成功故事?因為法國想對亞洲示好?還是因為你的能力?」這是一位男性主持人訪問裴樂菡的開場問題。很明顯地,當時法國偏保守與男性的政界,還沒做好接受多元的心理準備。
一四年初,她啟動「法國科技」(La French Tech),希望將法國打造成新創企業沃土。法國政府投入兩億歐元(約六十七.五億台幣),指定巴黎、馬賽、里昂等十三個科技聚落為科技之都,並幫助新創企業海外行銷。
「下一個Google會出現在法國,」她宣示,「新創企業能促進法國經濟與社會數位轉型,讓我們在數位浪潮中,不只是消費者,更是創造者。」
計劃已小有成果。根據市調研究公司CB Insights,「法國科技」生態系一六年新增投資金額高達十三.九億歐元(約四六九億台幣),名列全歐洲第二,僅次於英國的三十一.三億歐元(約一○五六.一億台幣),超過德國的十二.六億歐元(約四二五.一億台幣)。
裴樂菡一四年轉任文化部長,最大建樹是促成演藝人員相關勞動法令修改,每年幫國庫省九千萬歐元。(約三十.四億台幣)
法國勞動法令中,有一項給演藝臨時工作人員(intermittent du spectacle)的特別條例,讓電影、電視、劇場工作者能在沒工作期間獲得失業給付,規定比一般人寬鬆。
法國約有二十萬名演藝從業人員,因為財政赤字與預算刪減,過去幾年政府不斷提高演藝工作人員失業給付門檻,引起演藝工會抗議。
一五年底起,裴樂菡銜命溝通此敏感議題,讓演藝工會與政府正向對話,儘管今年四月底達成協議時裴樂菡已去職,一位熟悉法國政局的人士指出,最大功臣就是她。
離開政界 重返民間創業
一六年七月,裴樂菡離開政界創立投資公司Korelya Capital,目的在促進韓國資金前往法國投資新興科技新創企業,協助進入亞洲市場。九月,她向Naver集團籌募到一億歐元(約三十三.七億台幣)資金。
以下為獨家專訪摘要:
問:法國以悠久的文化傳統為世界所知。對於文化政策的制定該如何與時俱進?
答:在我看來,現在的文化政策應該解決兩個問題。
一是接觸文化的管道(access),也可以說是文化「民主化」的問題。在許多國家,親近文化仍是少數社會階層特權,孩子只能複製父母的生活方式,這是我不能接受的。接觸文化和教育,攸關現代社會民主的品質。
為了成為開明的公民,人們需要發展批判性思考與分析能力,這需要透過對歷史的認識和對當前挑戰的理解。我認為,文化政策最重要的工作,是為不分背景的所有公民提供平等接觸文化的機會。
第二,數位化也是關鍵。隨著網路革命,獲得文化和知識的管道,與二十年前有很大不同。
一方面,它允許更廣泛和更大規模的獲取,但另一方面也導致文化的主流化。我們如何促進文化多樣性?如何確保本地和原創性的表達?這是今日文化政策面臨的主要挑戰。
攜手Naver 助法國新創企業
問:你為何主導創立「法國科技」計劃?兩年來它帶來怎樣的改變?
答:當我被任命為中小企業和創新、數位經濟部長時,我意識到法國科技業非常活潑,但缺乏一致性和國際知名度。許多有趣的計劃間沒有交流,政府也不知道。我們需要把他們收攏在同個方針底下,讓法國在全球創新地圖上找到位置。
此外,科技業是一個生態系,要以全面方式解決許多問題,以促進數位經濟。包括,透過教育訓練促進創業精神、解決融資的「死亡之谷」(缺乏後期基金)、創立類似歐洲納斯達克資本市場,以協助企業獲得出海口,為企業與投資者營造具誘因的稅收環境等。
讓我驕傲的是,這一計劃在世界眾所周知,幫法國公司在國外擴張,也讓官員和公務員對數位經濟的心態,更開放積極。
問:你創立創投公司的契機是什麼?如何選擇投資哪些企業?韓國大企業Naver為何投資歐洲?
答:我一五年認識Naver創始人李海珍。我們對全球數位轉型、國際稅務,數位主權和公平競爭等問題,有共同的長期願景。
當我年初離開政府,我有更多時間思考和旅行,我又到了韓國。我清楚知道,我想創立一個創投,為新創公司帶來資金及協助。透過與Naver及子公司Line的合作,我們為歐洲企業提供成功案例、關鍵技術和進入亞洲市場的管道。
Naver和Line在尋求全球市場擴張的新機會。Korelya Capital的目標在關鍵性網路領域,如人工智慧、大數據、機器學習、深度學習和地圖等,找出高潛力法國和歐洲新創企業,賦予它們發展機會。
問:你對韓國與台灣的新創與科技界有什麼觀察?
答:我出生六個月後就被法國家庭收養。一三年第一次以部長身分回到首爾,我對這個國家、人民、文化和語言,愈來愈著迷。
韓國科技公司有些是全球最具創新性的,Naver和Line是兩個成功案例。我相信可以建立強大的跨境協力效應。許多人不斷告訴我,台灣新創能量多蓬勃,我等不及要到台灣。
問:文化與科技如何相輔相成?
答:文化和科技並非背道而馳。相反地,數位化對創作者而言,是一個前所未有的機會,能接觸到更大的群體,人們也更容易接觸到文化。
數位化也帶來威脅:主流化、單一化,以及創意產業價值鏈的變化(創作者收入減少,平台收入增加)。對政策制定者來說,確保科技不會傷害文化多樣性,是最大挑戰。(英文版請見english.cw.com.tw;1/2 The China Post)
小檔案
裴樂菡
現職/Korelya Capital創投創辦人暨執行長
出生/1973年生於韓國,6個月大時被法國家庭收養
學歷/ESSEC法國高等經濟商業學院、ENA法國國家行政學院
經歷/法國中小企業、創新暨數位經濟事務部長、法國文化部長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