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在漢代政治、教育中的地位和影響
唐明貴
摘要:在漢代,隨著儒學意識形態地位的確立,受通經治用學風的影響,作為孔子思想主要載體的《論語》不僅成為君主理政、選人,臣下對策、議政的依據,而且在太學教育、地方官學教育、私學教育及蒙學教育中也佔據了重要的位置,在兩漢時期的社會生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論語》;漢代政治;漢代教育
作者:唐明貴(1971—),男,山東臨清人,山東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歷史學博士後研究人員,聊城大學哲學研究所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論語學史。
漢初,隨著儒學意識形態地位的確立和以“經術緣飾政治”之風的興起,儒家經典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日益凸現。 《論語》作為儒學的一部重要經典,這時也得到了封建統治者們的青睞,成為君主理政、選人,臣下對策、議政的依據、準則、指南與借鑒。與儒家思想政治主導地位的確立相伴而行的是,《論語》也在教育領域,確立了自己的地位和影響。
一、《論語》在漢代政治中的地位和影響
《論語》是孔子思想的主要載體,其中有不少關於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內容,而且短小精悍,通俗明白,便於記憶,故而無論是君主的理政,還是臣下論政,都以之為據。
(一)君主在詔書中徵引《論語》,以之為理政之據。漢武帝元朔元年,發布《舉孝廉詔》,詔曰:“公卿大夫,所使總方略,壹同類,廣教化,美風俗也。夫本仁祖義,褒德祿賢,勸善刑暴,五帝三王所由昌也。朕夙興夜寐,嘉與宇內之士臻於斯路。故旅耆老,复孝敬,選豪俊,講文學,稽參政事,祈進民心,深詔執事,興廉舉孝,庶幾成風,紹休聖緒。夫十室之邑,必有忠信;三人並行,厥有我師。今或至闔郡而不荐一人,是化不下究,而積行之君子雍於上聞也。二千石官長紀綱人倫,將何以佐朕燭幽隱,勸元元,厲蒸庶,崇鄉黨之訓說?且進賢受上賞,蔽賢蒙顯戮,古之道也。其與中二千石、禮官、博士議不舉者罪。”(《漢書•武帝紀》)其中“夫十室之邑,必有忠信;三人並行,厥有我師”句,顏師古注曰:“《論語》稱孔子云:'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又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故詔引焉。”可見,漢武帝詔書中的確較為完整的徵引了《論語》中的兩段經文,用以貶斥察舉孝廉不得力的官吏,告訴他們不是天下沒有人才,只是他們沒有發現而已。通過檢視史書,筆者發現,這是《論語》經文首次較為完整的出現在皇帝詔書中,實開後世皇帝徵引《論語》緣飾詔令之先河。 《論語》經文通過詔令,頒於朝廷,布達於民間,一方面有利於《論語》的傳播,另一方面也提高了《論語》的地位。
自武帝后,漢代皇帝在詔書中屢屢稱引《論語》。據筆者粗略統計,在《漢書》和《後漢書》中,漢宣帝2次,漢元帝3次,漢成帝3次,漢哀帝2次,漢平帝2次,光武帝4次,漢明帝2次,漢章帝3次,漢宣帝2次,漢和帝1次,漢安帝1次,漢順帝1次,漢獻帝1次,這些詔書涉及察舉、刑法、厚葬、教化等諸多方面。如漢成帝永始元年,詔曰:“朕執德不固,謀不盡下,過聽將作大匠萬年言昌陵三年可成。作治五年,中陵、司馬殿門內尚未加功。天下虛耗,百姓罷勞,客土疏惡,終不可成。朕惟其難,怛然傷心。夫'過而不改,是為過矣'。其罷昌陵,及故陵勿徙吏民,令天下毋有動搖之心。”(《漢書•武帝紀》)漢成帝引用《論語》經文,作為糾正自己錯誤的依據。又東漢光武帝建武二年,詔曰:“頃獄多冤人,用刑深刻,朕甚愍之。孔子云:'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其與中兩千石、諸大夫、博士、議郎議省刑法。”(《後漢書•光武帝紀》)光武帝以《論語》中孔子所說的話為依據,著手簡省刑法。又東漢明帝中元十二年,詔曰:“昔曾、閔奉親,竭歡致養;仲尼葬子,有棺無槨。喪貴致哀,禮存寧儉。今百姓送終之製,競為奢靡。生者無擔石之儲,而財力盡於墳土。伏臘無糟糠,而牲牢兼予一奠。糜破積世之業,以供終朝之費,子孫飢寒絕命於此,豈祖考之意哉!”(《後漢書•明帝紀》)漢明帝在詔書中引用《論語》中孔子的言行,對當時盛行的厚葬糜財之風進行了批評。
(二)臣下徵引《論語》作為上書言政的依據。不僅皇帝的詔書中大量引用《論語》經文,臣下上書言事時也常常引用《論語》以作為自己立論的根據。這在漢代由陸賈肇其端,高祖曾讓他著“秦所以失天下,吾所以得之者,及古成敗之國”,賈凡著十二篇。每奏一篇,高祖未嘗不稱善,左右呼萬歲,稱其書曰《新書》(《漢書•陸賈傳》)。在這十二篇奏疏中,陸賈就曾11次引用《論語》經文,分佈在六篇中,其中《道基》、《術事》、《辨惑》、《本行》、《思務》各1次,《慎微》6次。內容涉及教化、修身、治國等諸多方面。高祖雖不好《詩》、《書》,但對陸賈的奏疏卻每奏稱善,可見高祖對其所作所為還是認可的。
陸賈之後,董仲舒更上層樓,他不僅在其與漢武帝的對策中,而且在其著作《春秋繁露》中,多處引用《論語》經文,以之為自己的理論根據。董仲舒在天人三策中共徵引《論語》16次,其中第一策7次,第二策5次,第三策4次,用以說明仁義、教化、舉賢、德治等方面的問題。如第一策中有這樣一段文字:“臣聞命者天之令也,性者生之質也,情者人之欲也。或夭或壽,或仁或鄙,陶冶而成之,不能粹美,有治亂之所生,故不齊也。孔子曰:'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故堯順行德則民仁壽,桀紂行暴則民鄙夭。夫上之化下,下之從上,猶泥之在鈞,唯甄者之所為;猶金之在鎔,唯冶者之所鑄。'綏之斯來,動之斯和',此之謂也。”(《漢書•董仲舒傳》)兩次引用《論語》,說明統治者採取什麼樣的統治措施,就會形成什麼樣的民風。
值得注意的是,董仲舒對《論語》一書的重視,不僅體現在“天人三策”中,而且在其專著《春秋繁露》中也有充分的體現。在該書的《楚莊王》、《玉杯》《竹林》、《精華》、《隨本消息》、《俞序》、《度製》、《身之養重於義》、《奉本》 、《深察名號》、《實性》、《郊語》、《郊祭》、《郊事對》、《執贄》、《山川頌》、《祭義》諸篇中,董仲舒共引用了29次《論語》經文,內容涉及天人關係、古今關係、君臣關係、君民關係等。由此看來,董仲舒對《論語》是非常重視的,《論語》已經成為其著書立說的根據和指南。
除董仲舒之外,兩《漢書》中還有許多類似的例子,他們在上書言政時,紛紛引用《論語》中孔子及其弟子的話語,以之為自己的理論根據,限於篇幅,茲不引證。
(三)臣下在議政時徵引《論語》,以之為自己的論據張目。唐晏《兩漢三國學案》卷九雲:“夫漢家以經義斷事,每有大議論、大獄訟,輒引經義以決之。”而《論語》雖不在五經之列,但在議政時也常常被徵引。在漢代,共發生過三次大的議論,一次是漢昭帝時期的鹽鐵論會議,一次是漢宣帝時期的石渠閣會議,一次是東漢章帝時期的白虎觀會議。在這三次會議上,《論語》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在鹽鐵論會議上,賢良文學和御史大夫就王道和霸道的諸多問題展開了激烈的爭論。在爭論中他們引經據典,各稱己說,直接或間接引用《論語》達97次之多,涉及到60篇中的38篇,其中《本議》5次,《通有》1次,《非鞅》3次,《晁錯》2次,《刺權》4次,《論儒》7次,《憂邊》3次,《輕重》1次,《未通》1次,《地廣》 6次,《貧富》3次,《毀學》3次,《褒賢》7次,《相刺》2次,《殊路》8次,《訟賢》1次,《遵道》5次,《論誹》5次,《孝養》1次,《刺議》3次,《利議》3次,《散不足》2次,《疾貧》1次,《後刑》3次,《授時》2次,《水旱》1次,《崇禮》1次,《執務》1次,《能言》1次,《西域》1次,,《世務》1次,《和親》2次,《論鄒》1次,《刑德》1次,《周秦》2次,《紹聖》1次,《大論》1次,《雜論》1次。為了更明確的說明問題,茲引《鹽鐵論•遵道》篇證明如下:
丞相史曰:“說西施之美無益於容,道堯舜之德無益於治。今文學不言所為治,而言以治之無功,猶不言耕田之方,美富人之囷倉也。夫欲粟者務時,欲治者因世。故商君昭然獨見存亡不可與世俗同者,為其沮功而多近也。庸人安其故,而愚者果所聞。故舟車之治,使民三年而後安之。商君之法立,然後民信之。孔子曰:'可與共學,未可與權。'文學可令扶繩循刻,非所與論道術之外也。”
文學曰:“君子多聞闕疑,述而不作,聖達而謀大,睿智而事寡。是以功成而不隳,名立而不頓。小人智淺而謀大,贏弱而任重,故中道而廢,蘇秦商鞅是也。無先王之法,非聖人之道,而因於己,故亡。《易》曰:'小人處盛位,雖高必崩。不盈其道,不恒其德,而能以善終身,未之有也。是以初登於天,後入於地。'禹之治水也,民知其利,莫不勸其功。商鞅之立法,民知其害,莫不畏其刑。故夏后功立而王,商鞅法行而亡。商鞅有獨智之慮,世乏獨見之證。文學不足與權當世,亦無負累蒙殃也。”
丞相史與文學各自徵引《論語》中孔子所說的話,以輔陳己說,丞相史認為應效法商鞅實行法治,而文學則主張治國必遵“先王之法”、“聖人之道”。
在石渠閣會議上,“諸儒講五經同異,太子太傅蕭望之等平奏其議,上親稱制臨決”(《漢書•宣帝紀》)。會上共有《尚書議奏》四十二篇,《禮議奏》三十八篇,《春秋議奏》三十九篇,《論語議奏》十八篇,《五經雜議》十八篇。可見,除《尚書》、《禮》、《春秋》這三本重要的經典外,《論語》在這次會議上也受到了格外的關注,成為諸儒講論的重點。可惜《論語議奏》已佚,我們無從知道他們爭論的問題,以及漢宣帝和蕭望之是如何平議的了。
東漢章帝建初四年,為了解決章句煩瑣和統一經義,召開了白虎觀會議,章帝稱制臨決。會議討論的結果,由班固整理成《白虎通德論》。在這部書中,通過四十三個名詞解釋對封建等級制度進行了闡釋和規定。在解釋過程中,往往引經據典。據筆者統計,《白虎通德論》中共徵引《易》17次,《尚書》52次,《詩》37次,《禮》32次,《春秋》21次,《孝經》9次,《論語》57次。其他的經傳筆者沒有統計。僅就這“五經二傳”而言,《論語》無疑是引證最多的。這些經文分佈在《爵》、《號》、《禮樂》、《封公侯》、《三軍》、《誅伐》、《諫諍》、《辟雍》、《聖人》、《三正》 、《三綱六紀》、《壽命》、《宗族》、《姓名》、《五經》、《嫁娶》、《紼冕》、《喪服》、《崩薨》等篇目中,幾乎占到總篇目的二分之一。由引證次數之多和遍布篇目之廣,不難看出《論語》在東漢儒者和統治者心目中的地位。
(四)《論語》“孔門四科”與莽新的四科取士。 《論語·先進》按才能分四類記載了孔門十大弟子:“德行:顏淵、閔子騫、冉伯牛、仲弓;言語:宰我、子貢;政事:冉有、季路;文學:子遊、子夏。”《後漢書·鄭玄傳》有“仲尼之門,考以四科”之說,遂有孔門四科之稱。王莽執政時曾按照《論語》中記載的四個科目察舉士人,據《漢書·王莽傳》記載,始建國三年,下書曰:“令公卿、大夫、諸侯、二千石舉吏民有德行、通政事、能言語、明文學者各一人,詣王路四門。”另《後漢書·景丹傳》記載:“王莽時舉四科,丹以言語為固德侯相”,李賢注引《東觀記》曰:“王莽時舉有德行、能言語、通政事、明文學之士”,可為佐證。又天鳳三年,“復令公卿、大夫、諸侯、二千石舉四行,各一人。”這裡的四行與四科所指相同,均是襲用《論語》中孔門四科而來。
二、《論語》與漢代教育中的地位和影響
由於《論語》是記載孔子及其弟子日常生活的語錄體文本,在內容和形式上很貼近人們的生活實際,加之篇章分明,語言流暢,適於教學,便於誦讀。另外在漢人看來,“《論語》者,五經之輨轄,六藝之喉衿也”(趙岐《孟子題辭》)。只有先學通《論語》,掌握儒學的基本知識,才能為進一步學習專經打下良好的基礎。所以,《論語》在漢代教育中佔有重要的地位。
(一)《論語》是太學博士必須兼通的經典之一。
漢承秦制,因此漢初已設有博士。不過,這時設立的博士比較寬泛。及至武帝,“罷黜百家,表彰六經”,立太學,設《五經》博士,博士遂逐漸為儒經所專有,其主要職責是“掌教弟子”,但“國有疑事”,仍應“掌承問對”(《後漢書•百官表二》),即參加朝廷的政治、學術討論。
太學博士的選拔標準很高,漢成帝陽朔二年舉博士詔書說:“古之立太學,將以傳先王之業,流化於天下也。儒林之官,四海淵原,宜皆明於古今,溫故知新,通達國體,故謂博士。否則學者無述焉,為下所輕,非所以尊道德也。”(《漢書•成帝紀》)這一詔令對博士的道德和學術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博士必須德才兼備,要有“明於古今”、“通達國體”的廣博知識,具有“溫故知新”的治學能力,要成為後學者景仰的道德模範。
在對儒家經典的掌握方面,漢代的博士,必須精通《論語》,這可從保留下來的漢代博士保舉狀中求證,《後漢書·朱浮傳》注引《漢官儀》中載保狀雲:
生事愛敬,喪沒如禮。通《易》、《尚書》、《孝經》、《論語》,兼綜載籍,窮微闡奧。隱居樂道,不求聞達。身無金痍痼疾,三十六屬不與妖惡交通、王侯賞賜。行應四科,經任博士。下言某官某甲保舉。
可見,要想成為博士:其一,必須恪守孝道;其二,必須精通《易》、《尚書》、《孝經》、《論語》;其三,在學識上必須兼綜載籍,窮微闡奧;其四,必須有潛心治學的志向;其五,必須身體健康;其六,必須社會關係清白。這一保舉狀包括了被舉薦人的學識、身體、德行、社會關係等各方面情況,雖然字數不多,但內涵卻十分豐富。
唐杜佑《通典》卷二七《職官》中也輯錄了一份保舉狀,他稱之為“督郵版狀”,與前引稍異:
生事愛敬,喪沒如禮。理《易》、《尚書》、《孝經》、《論語》。兼綜載籍,窮微闡奧。師事某官,經明受謝,見授門徒尚五十人以上。正席謝坐,三郡二人。隱居樂道,不求聞達。身無金痍痼疾,三十六屬,不與妖惡交通、王侯賞賜。行應四科,經任博士。下言某官某甲保舉。
不僅增加了師承關係、教學經歷,而且增加了“三郡二人”的限制。
綜上所引,不難看出,就被舉薦的博士而言,在被要求掌握的經典中,《論語》都名列其中,說明《論語》已經成為決定漢代儒生能否成為博士的一部重要典籍。
(二)《論語》成為博士弟子兼習和射策的經典。據《漢書·蕭望之傳》記載,“家世以田為業,至望之,好學,治《齊詩》,事同縣後蒼且十年。以令詣太常受業,复事同學博士白奇,又從夏侯勝問《論語》、《禮服》,京師諸儒稱述焉。”蕭望之被地方推舉到太常受業如弟子,曾向博士夏侯勝學習過《論語》。另據《後漢書·包咸傳》記載,包咸“少為諸生,受業長安,師事博士右師細君,習《魯詩》、《論語》”。這裡的“問”和“習”顯然與“諷誦”有明顯的不同,“諷誦”只限於文字記憶,而“問”和“習”則帶有研究性質。據此,我認為《論語》在漢代業已成為博士研習的經典。東漢熹平石經也有助於鑿實我這一結論。東漢熹平四年,為了保證經師講經有正本,博士學習和考試有標準教材,蔡邕等奏請正定經文,“邕以經籍去聖久遠,文字多謬,俗儒穿鑿,疑誤後學,熹平四年,……奏求正定《六經》文字。靈帝許之,邕乃自書(冊)〔丹〕於碑,使工鐫刻於太學門外。於是後儒晚學,咸取正焉。及碑始立,其觀視及摹寫者,車乘日千餘兩,填塞街陌”(《後漢書•蔡邕傳》)。熹平石經,“是我國古代由政府統一頒布的第一套標準教材,是經學發展史上第一部公諸於世的官定經書”[1]。這次刊定的石經為《周易》、《尚書》、《詩》、《儀禮》、《春秋》並《公羊傳》、《論語》。王國維先生認為,“漢魏石經皆取立於學官者刊之”,這七部石經中,“除《論語》為專經者所兼習不特置博士外,其餘皆當時博士之所教授也”,“且漢石經後各有校記,蓋盡列學官所立諸家異同。……《論語》後有包、週及盍、毛、包、週字,是《論語》亦用某本而兼存盍、毛、包、週諸本異字也”[2]。由是觀之,王國維先生是主張《論語》在漢代被立於學官,並為專經之博士弟子所兼習的。
漢代太學是朝廷養士的重要場所,也是候補官員的出處所在,因此,考試選拔博士弟子,為國家輸送大批管理人才就成為太學最重要的任務。博士弟子的考課形式為“射策”,《漢書·儒林傳贊》曰:“自武帝立五經博士,開弟子員,設科射策,勸以官祿。”顏師古曾對此作過註釋:“射策者,謂為難問疑義書之於策,量其大小署為甲乙之科,列而置之,不使彰顯。有欲射者,隨其所取,得而釋之,以知優劣。射之,言投射也。射策者,顯問以政事經義,令各對之,而觀其文辭定高下也。”西漢後期增設丙科,東漢初又復原為甲乙兩科。隨著太學生人數的不斷增加,射策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東漢和帝時,司空徐防上疏指出:“伏見太學試博士弟子,皆以意說,不修家法,私相容隱,開生姦路。每有策試,輒興諍訟,論議紛錯,互相是非。”因此,他建議改革策試辦法,“臣以為博士及甲乙策試,宜從其家章句,開五十難以試之。《五經》各取上第六人,《論語》不宜射策。”(《後漢書•徐防傳》)至於《論語》為什麼不宜射策?李賢注引《東觀記》徐防上疏曰:“試《論語》本文章句,但通度,勿以射策。冀令學者務本,有所一心,專精師門,思核經意,事得其實,道得其真。於此弘廣經術,尊重聖業,有益於化。雖從來久,六經衰微,學問寖淺,誠宜反本,改矯其失。”因為當時博士弟子,為了出人頭地,在策試時往往“不依章句,妄生穿鑿,以遵師為非義,意說為得理,輕侮道術”,為了讓他們專精師門,弘廣師說,不額外增加他們的學業負擔,故《論語》“但通度,勿以射策”。從以上所引,我認為應得出這樣的結論:《論語》在漢代也是博士弟子必須掌握的經典,也曾長期在射策考試中佔據一席之地。
(三)《論語》是初學者習經入門的主要教材。在漢代,兒童初入書館學習識字習字,教材以《蒼頡篇》、《凡將篇》、《急就篇》、《元尚篇》為主。其中以《急就篇》最好,它按字義類別歸口排序,而且有一定的韻律,有趣易學。另外裡面還有勸學方面的內容:“宦學諷誦《孝經》、《論》,《春秋》、《尚書》律令文。治禮掌故砥礪身,智能通達多見聞。名顯絕殊異等倫,相擢推舉黑白分,跡(積)行上究為貴人。”不僅指出了將來做官應該掌握的主要科目——儒家經典、法律條文,而且還要掌握一定的禮儀和掌故,博學多識,才能成為人上人。在需要掌握的儒家經典中,《論語》赫然在列,其在漢人心目中的地位和作用由此可見。識字習字之後,就開始諷誦《論語》等儒家經典。王充《論衡·自紀》曰:“六歲教書,……八歲出於書館。書館小童百人以上,皆以過失袒謫,或以書醜得鞭。充書日進,又無過失。手書既成,辭師受《論語》、《尚書》,日諷千字。經明得就,謝師而專門,援筆而眾奇,所讀文書,亦日博多。”很典型的說明了少年時期兩個不同的求學階段。崔寔《四民月令》也說:“十一月,硯冰凍,命幼童讀《孝經》、《論語》篇章。”
在漢代,《論語》為天子及庶人所通習。昭帝《始元五年詔》稱:“朕修古帝王之事,通《保傅傳》,《孝經》、《論語》、《尚書》,未云有明。”(《漢書•昭帝紀》)昭帝死,霍光策立宣帝時稱:“孝武皇帝曾孫病已,有詔掖庭養視,至今年十八,師受《詩》、《論語》、《孝經》。”《漢書·疏廣傳》疏廣為太子太傅,在位五歲,“皇太子年十二歲,通《論語》、《孝經》” 。另蕭望之、張禹、包福、包咸都曾以《論語》入授太子。範升,“九歲通《論語》、《孝經》,及長,習梁丘《易》、《老子》”(《後漢書•範升傳》)。馬續,“七歲能通《論語》,十三明《尚書》,十六治《詩》” (《後漢書•馬援傳附馬嚴》)。荀爽,“年十二,能通《春秋》、《論語》”(《後漢書•荀爽傳》)。女子也有幼學《論語》的例子,如和熹鄧皇后,“六歲能《史書》,十二通《詩》、《論語》”。順烈梁皇后,“少善女工,好《史書》,九歲能誦《論語》,治《韓詩》,大義略舉”(《後漢書•皇后紀》)。
(四)《論語》在地方官學和私學中也有一定的地位和影響。如據《漢書·王尊傳》記載,“王尊,涿郡高陽人也。少孤,歸諸父,使牧羊澤中。尊竊學問,能史書。年十三,求為獄小吏。數歲,給事太守府,問詔書行事,尊無不對。太守奇之,除補書佐,署守屬監獄。久之尊稱病去,師事郡文學官,治《尚書》、《論語》,略通大義。”可見,郡文學官有以《論語》為教者。在私學中,也有以《論語》為教者。如《漢書·王吉傳》曰:“吉兼通五經,能為《鄒氏春秋》,以《詩》、《論語》教授。”又《武榮碑》記載:東漢武榮,“治《魯詩經韋君章句》。闕幘,傳講《孝經》《論語》、《漢書》、《史記》、《左氏》、《國語》,廣學甄微,靡不貫綜”[3]。王吉、武榮都曾以私家講學的形式傳授過《論語》。
在講授過程中,治《大夏侯尚書》的許商,曾根據《論語·先進》關於孔門四科的記載,將弟子分為德行、言語、政事、文學四類。 《漢書·儒林傳》曰:“商善為算,著《五行論歷》,四至九卿,號其門人沛唐林子高為德行,平陵吳章偉君為言語,重泉王吉少音為政事,齊炔欽幼卿為文學。”顏師古注曰:“依孔子目弟子顏回以下為四科也。”
在傳授過程中,張禹貫徹了孔子因材施教的思想。 《漢書·張禹傳》載:“禹成就弟子尤著者,淮陽彭宣至大司空,沛郡戴崇至少府九卿。宣為人恭儉有法度,而崇愷弟多智,二人異行。禹心親愛崇,敬宣而疏之。崇每候禹,常責師宜置酒設樂與弟子相娛。禹將崇入後堂飲食,婦女相對,優人筦弦鏗鏘極樂,昏夜乃罷。而宣之來也,禹見之於便坐,講論經義,日晏賜食,不過一肉巵酒相對。宣未嘗得至後堂。及兩人皆聞知,各自得也。”這裡,張禹根據學生的不同特點,採取了區別對待的方法,使各自成才
綜上所述,在漢代,受通經治用學風的影響,《論語》不僅成為國家重要決策的理論依據,而且在各層次教育中也佔有了一定的位置,在兩漢時期的社會生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註釋:
[1]毛禮銳、沈灌群:《中國教育通史》第二卷,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86年,第85頁。
[2]王國維:《觀堂集林》第四冊, 北京, 中華書局1959年,第969、959、962-963頁。
[3]見高文《漢碑集釋》,開封, 河南大學出版社1997年,第295頁。
唐明貴
摘要:在漢代,隨著儒學意識形態地位的確立,受通經治用學風的影響,作為孔子思想主要載體的《論語》不僅成為君主理政、選人,臣下對策、議政的依據,而且在太學教育、地方官學教育、私學教育及蒙學教育中也佔據了重要的位置,在兩漢時期的社會生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論語》;漢代政治;漢代教育
作者:唐明貴(1971—),男,山東臨清人,山東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歷史學博士後研究人員,聊城大學哲學研究所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論語學史。
漢初,隨著儒學意識形態地位的確立和以“經術緣飾政治”之風的興起,儒家經典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日益凸現。 《論語》作為儒學的一部重要經典,這時也得到了封建統治者們的青睞,成為君主理政、選人,臣下對策、議政的依據、準則、指南與借鑒。與儒家思想政治主導地位的確立相伴而行的是,《論語》也在教育領域,確立了自己的地位和影響。
一、《論語》在漢代政治中的地位和影響
《論語》是孔子思想的主要載體,其中有不少關於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內容,而且短小精悍,通俗明白,便於記憶,故而無論是君主的理政,還是臣下論政,都以之為據。
(一)君主在詔書中徵引《論語》,以之為理政之據。漢武帝元朔元年,發布《舉孝廉詔》,詔曰:“公卿大夫,所使總方略,壹同類,廣教化,美風俗也。夫本仁祖義,褒德祿賢,勸善刑暴,五帝三王所由昌也。朕夙興夜寐,嘉與宇內之士臻於斯路。故旅耆老,复孝敬,選豪俊,講文學,稽參政事,祈進民心,深詔執事,興廉舉孝,庶幾成風,紹休聖緒。夫十室之邑,必有忠信;三人並行,厥有我師。今或至闔郡而不荐一人,是化不下究,而積行之君子雍於上聞也。二千石官長紀綱人倫,將何以佐朕燭幽隱,勸元元,厲蒸庶,崇鄉黨之訓說?且進賢受上賞,蔽賢蒙顯戮,古之道也。其與中二千石、禮官、博士議不舉者罪。”(《漢書•武帝紀》)其中“夫十室之邑,必有忠信;三人並行,厥有我師”句,顏師古注曰:“《論語》稱孔子云:'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又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故詔引焉。”可見,漢武帝詔書中的確較為完整的徵引了《論語》中的兩段經文,用以貶斥察舉孝廉不得力的官吏,告訴他們不是天下沒有人才,只是他們沒有發現而已。通過檢視史書,筆者發現,這是《論語》經文首次較為完整的出現在皇帝詔書中,實開後世皇帝徵引《論語》緣飾詔令之先河。 《論語》經文通過詔令,頒於朝廷,布達於民間,一方面有利於《論語》的傳播,另一方面也提高了《論語》的地位。
自武帝后,漢代皇帝在詔書中屢屢稱引《論語》。據筆者粗略統計,在《漢書》和《後漢書》中,漢宣帝2次,漢元帝3次,漢成帝3次,漢哀帝2次,漢平帝2次,光武帝4次,漢明帝2次,漢章帝3次,漢宣帝2次,漢和帝1次,漢安帝1次,漢順帝1次,漢獻帝1次,這些詔書涉及察舉、刑法、厚葬、教化等諸多方面。如漢成帝永始元年,詔曰:“朕執德不固,謀不盡下,過聽將作大匠萬年言昌陵三年可成。作治五年,中陵、司馬殿門內尚未加功。天下虛耗,百姓罷勞,客土疏惡,終不可成。朕惟其難,怛然傷心。夫'過而不改,是為過矣'。其罷昌陵,及故陵勿徙吏民,令天下毋有動搖之心。”(《漢書•武帝紀》)漢成帝引用《論語》經文,作為糾正自己錯誤的依據。又東漢光武帝建武二年,詔曰:“頃獄多冤人,用刑深刻,朕甚愍之。孔子云:'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其與中兩千石、諸大夫、博士、議郎議省刑法。”(《後漢書•光武帝紀》)光武帝以《論語》中孔子所說的話為依據,著手簡省刑法。又東漢明帝中元十二年,詔曰:“昔曾、閔奉親,竭歡致養;仲尼葬子,有棺無槨。喪貴致哀,禮存寧儉。今百姓送終之製,競為奢靡。生者無擔石之儲,而財力盡於墳土。伏臘無糟糠,而牲牢兼予一奠。糜破積世之業,以供終朝之費,子孫飢寒絕命於此,豈祖考之意哉!”(《後漢書•明帝紀》)漢明帝在詔書中引用《論語》中孔子的言行,對當時盛行的厚葬糜財之風進行了批評。
(二)臣下徵引《論語》作為上書言政的依據。不僅皇帝的詔書中大量引用《論語》經文,臣下上書言事時也常常引用《論語》以作為自己立論的根據。這在漢代由陸賈肇其端,高祖曾讓他著“秦所以失天下,吾所以得之者,及古成敗之國”,賈凡著十二篇。每奏一篇,高祖未嘗不稱善,左右呼萬歲,稱其書曰《新書》(《漢書•陸賈傳》)。在這十二篇奏疏中,陸賈就曾11次引用《論語》經文,分佈在六篇中,其中《道基》、《術事》、《辨惑》、《本行》、《思務》各1次,《慎微》6次。內容涉及教化、修身、治國等諸多方面。高祖雖不好《詩》、《書》,但對陸賈的奏疏卻每奏稱善,可見高祖對其所作所為還是認可的。
陸賈之後,董仲舒更上層樓,他不僅在其與漢武帝的對策中,而且在其著作《春秋繁露》中,多處引用《論語》經文,以之為自己的理論根據。董仲舒在天人三策中共徵引《論語》16次,其中第一策7次,第二策5次,第三策4次,用以說明仁義、教化、舉賢、德治等方面的問題。如第一策中有這樣一段文字:“臣聞命者天之令也,性者生之質也,情者人之欲也。或夭或壽,或仁或鄙,陶冶而成之,不能粹美,有治亂之所生,故不齊也。孔子曰:'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故堯順行德則民仁壽,桀紂行暴則民鄙夭。夫上之化下,下之從上,猶泥之在鈞,唯甄者之所為;猶金之在鎔,唯冶者之所鑄。'綏之斯來,動之斯和',此之謂也。”(《漢書•董仲舒傳》)兩次引用《論語》,說明統治者採取什麼樣的統治措施,就會形成什麼樣的民風。
值得注意的是,董仲舒對《論語》一書的重視,不僅體現在“天人三策”中,而且在其專著《春秋繁露》中也有充分的體現。在該書的《楚莊王》、《玉杯》《竹林》、《精華》、《隨本消息》、《俞序》、《度製》、《身之養重於義》、《奉本》 、《深察名號》、《實性》、《郊語》、《郊祭》、《郊事對》、《執贄》、《山川頌》、《祭義》諸篇中,董仲舒共引用了29次《論語》經文,內容涉及天人關係、古今關係、君臣關係、君民關係等。由此看來,董仲舒對《論語》是非常重視的,《論語》已經成為其著書立說的根據和指南。
除董仲舒之外,兩《漢書》中還有許多類似的例子,他們在上書言政時,紛紛引用《論語》中孔子及其弟子的話語,以之為自己的理論根據,限於篇幅,茲不引證。
(三)臣下在議政時徵引《論語》,以之為自己的論據張目。唐晏《兩漢三國學案》卷九雲:“夫漢家以經義斷事,每有大議論、大獄訟,輒引經義以決之。”而《論語》雖不在五經之列,但在議政時也常常被徵引。在漢代,共發生過三次大的議論,一次是漢昭帝時期的鹽鐵論會議,一次是漢宣帝時期的石渠閣會議,一次是東漢章帝時期的白虎觀會議。在這三次會議上,《論語》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在鹽鐵論會議上,賢良文學和御史大夫就王道和霸道的諸多問題展開了激烈的爭論。在爭論中他們引經據典,各稱己說,直接或間接引用《論語》達97次之多,涉及到60篇中的38篇,其中《本議》5次,《通有》1次,《非鞅》3次,《晁錯》2次,《刺權》4次,《論儒》7次,《憂邊》3次,《輕重》1次,《未通》1次,《地廣》 6次,《貧富》3次,《毀學》3次,《褒賢》7次,《相刺》2次,《殊路》8次,《訟賢》1次,《遵道》5次,《論誹》5次,《孝養》1次,《刺議》3次,《利議》3次,《散不足》2次,《疾貧》1次,《後刑》3次,《授時》2次,《水旱》1次,《崇禮》1次,《執務》1次,《能言》1次,《西域》1次,,《世務》1次,《和親》2次,《論鄒》1次,《刑德》1次,《周秦》2次,《紹聖》1次,《大論》1次,《雜論》1次。為了更明確的說明問題,茲引《鹽鐵論•遵道》篇證明如下:
丞相史曰:“說西施之美無益於容,道堯舜之德無益於治。今文學不言所為治,而言以治之無功,猶不言耕田之方,美富人之囷倉也。夫欲粟者務時,欲治者因世。故商君昭然獨見存亡不可與世俗同者,為其沮功而多近也。庸人安其故,而愚者果所聞。故舟車之治,使民三年而後安之。商君之法立,然後民信之。孔子曰:'可與共學,未可與權。'文學可令扶繩循刻,非所與論道術之外也。”
文學曰:“君子多聞闕疑,述而不作,聖達而謀大,睿智而事寡。是以功成而不隳,名立而不頓。小人智淺而謀大,贏弱而任重,故中道而廢,蘇秦商鞅是也。無先王之法,非聖人之道,而因於己,故亡。《易》曰:'小人處盛位,雖高必崩。不盈其道,不恒其德,而能以善終身,未之有也。是以初登於天,後入於地。'禹之治水也,民知其利,莫不勸其功。商鞅之立法,民知其害,莫不畏其刑。故夏后功立而王,商鞅法行而亡。商鞅有獨智之慮,世乏獨見之證。文學不足與權當世,亦無負累蒙殃也。”
丞相史與文學各自徵引《論語》中孔子所說的話,以輔陳己說,丞相史認為應效法商鞅實行法治,而文學則主張治國必遵“先王之法”、“聖人之道”。
在石渠閣會議上,“諸儒講五經同異,太子太傅蕭望之等平奏其議,上親稱制臨決”(《漢書•宣帝紀》)。會上共有《尚書議奏》四十二篇,《禮議奏》三十八篇,《春秋議奏》三十九篇,《論語議奏》十八篇,《五經雜議》十八篇。可見,除《尚書》、《禮》、《春秋》這三本重要的經典外,《論語》在這次會議上也受到了格外的關注,成為諸儒講論的重點。可惜《論語議奏》已佚,我們無從知道他們爭論的問題,以及漢宣帝和蕭望之是如何平議的了。
東漢章帝建初四年,為了解決章句煩瑣和統一經義,召開了白虎觀會議,章帝稱制臨決。會議討論的結果,由班固整理成《白虎通德論》。在這部書中,通過四十三個名詞解釋對封建等級制度進行了闡釋和規定。在解釋過程中,往往引經據典。據筆者統計,《白虎通德論》中共徵引《易》17次,《尚書》52次,《詩》37次,《禮》32次,《春秋》21次,《孝經》9次,《論語》57次。其他的經傳筆者沒有統計。僅就這“五經二傳”而言,《論語》無疑是引證最多的。這些經文分佈在《爵》、《號》、《禮樂》、《封公侯》、《三軍》、《誅伐》、《諫諍》、《辟雍》、《聖人》、《三正》 、《三綱六紀》、《壽命》、《宗族》、《姓名》、《五經》、《嫁娶》、《紼冕》、《喪服》、《崩薨》等篇目中,幾乎占到總篇目的二分之一。由引證次數之多和遍布篇目之廣,不難看出《論語》在東漢儒者和統治者心目中的地位。
(四)《論語》“孔門四科”與莽新的四科取士。 《論語·先進》按才能分四類記載了孔門十大弟子:“德行:顏淵、閔子騫、冉伯牛、仲弓;言語:宰我、子貢;政事:冉有、季路;文學:子遊、子夏。”《後漢書·鄭玄傳》有“仲尼之門,考以四科”之說,遂有孔門四科之稱。王莽執政時曾按照《論語》中記載的四個科目察舉士人,據《漢書·王莽傳》記載,始建國三年,下書曰:“令公卿、大夫、諸侯、二千石舉吏民有德行、通政事、能言語、明文學者各一人,詣王路四門。”另《後漢書·景丹傳》記載:“王莽時舉四科,丹以言語為固德侯相”,李賢注引《東觀記》曰:“王莽時舉有德行、能言語、通政事、明文學之士”,可為佐證。又天鳳三年,“復令公卿、大夫、諸侯、二千石舉四行,各一人。”這裡的四行與四科所指相同,均是襲用《論語》中孔門四科而來。
二、《論語》與漢代教育中的地位和影響
由於《論語》是記載孔子及其弟子日常生活的語錄體文本,在內容和形式上很貼近人們的生活實際,加之篇章分明,語言流暢,適於教學,便於誦讀。另外在漢人看來,“《論語》者,五經之輨轄,六藝之喉衿也”(趙岐《孟子題辭》)。只有先學通《論語》,掌握儒學的基本知識,才能為進一步學習專經打下良好的基礎。所以,《論語》在漢代教育中佔有重要的地位。
(一)《論語》是太學博士必須兼通的經典之一。
漢承秦制,因此漢初已設有博士。不過,這時設立的博士比較寬泛。及至武帝,“罷黜百家,表彰六經”,立太學,設《五經》博士,博士遂逐漸為儒經所專有,其主要職責是“掌教弟子”,但“國有疑事”,仍應“掌承問對”(《後漢書•百官表二》),即參加朝廷的政治、學術討論。
太學博士的選拔標準很高,漢成帝陽朔二年舉博士詔書說:“古之立太學,將以傳先王之業,流化於天下也。儒林之官,四海淵原,宜皆明於古今,溫故知新,通達國體,故謂博士。否則學者無述焉,為下所輕,非所以尊道德也。”(《漢書•成帝紀》)這一詔令對博士的道德和學術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博士必須德才兼備,要有“明於古今”、“通達國體”的廣博知識,具有“溫故知新”的治學能力,要成為後學者景仰的道德模範。
在對儒家經典的掌握方面,漢代的博士,必須精通《論語》,這可從保留下來的漢代博士保舉狀中求證,《後漢書·朱浮傳》注引《漢官儀》中載保狀雲:
生事愛敬,喪沒如禮。通《易》、《尚書》、《孝經》、《論語》,兼綜載籍,窮微闡奧。隱居樂道,不求聞達。身無金痍痼疾,三十六屬不與妖惡交通、王侯賞賜。行應四科,經任博士。下言某官某甲保舉。
可見,要想成為博士:其一,必須恪守孝道;其二,必須精通《易》、《尚書》、《孝經》、《論語》;其三,在學識上必須兼綜載籍,窮微闡奧;其四,必須有潛心治學的志向;其五,必須身體健康;其六,必須社會關係清白。這一保舉狀包括了被舉薦人的學識、身體、德行、社會關係等各方面情況,雖然字數不多,但內涵卻十分豐富。
唐杜佑《通典》卷二七《職官》中也輯錄了一份保舉狀,他稱之為“督郵版狀”,與前引稍異:
生事愛敬,喪沒如禮。理《易》、《尚書》、《孝經》、《論語》。兼綜載籍,窮微闡奧。師事某官,經明受謝,見授門徒尚五十人以上。正席謝坐,三郡二人。隱居樂道,不求聞達。身無金痍痼疾,三十六屬,不與妖惡交通、王侯賞賜。行應四科,經任博士。下言某官某甲保舉。
不僅增加了師承關係、教學經歷,而且增加了“三郡二人”的限制。
綜上所引,不難看出,就被舉薦的博士而言,在被要求掌握的經典中,《論語》都名列其中,說明《論語》已經成為決定漢代儒生能否成為博士的一部重要典籍。
(二)《論語》成為博士弟子兼習和射策的經典。據《漢書·蕭望之傳》記載,“家世以田為業,至望之,好學,治《齊詩》,事同縣後蒼且十年。以令詣太常受業,复事同學博士白奇,又從夏侯勝問《論語》、《禮服》,京師諸儒稱述焉。”蕭望之被地方推舉到太常受業如弟子,曾向博士夏侯勝學習過《論語》。另據《後漢書·包咸傳》記載,包咸“少為諸生,受業長安,師事博士右師細君,習《魯詩》、《論語》”。這裡的“問”和“習”顯然與“諷誦”有明顯的不同,“諷誦”只限於文字記憶,而“問”和“習”則帶有研究性質。據此,我認為《論語》在漢代業已成為博士研習的經典。東漢熹平石經也有助於鑿實我這一結論。東漢熹平四年,為了保證經師講經有正本,博士學習和考試有標準教材,蔡邕等奏請正定經文,“邕以經籍去聖久遠,文字多謬,俗儒穿鑿,疑誤後學,熹平四年,……奏求正定《六經》文字。靈帝許之,邕乃自書(冊)〔丹〕於碑,使工鐫刻於太學門外。於是後儒晚學,咸取正焉。及碑始立,其觀視及摹寫者,車乘日千餘兩,填塞街陌”(《後漢書•蔡邕傳》)。熹平石經,“是我國古代由政府統一頒布的第一套標準教材,是經學發展史上第一部公諸於世的官定經書”[1]。這次刊定的石經為《周易》、《尚書》、《詩》、《儀禮》、《春秋》並《公羊傳》、《論語》。王國維先生認為,“漢魏石經皆取立於學官者刊之”,這七部石經中,“除《論語》為專經者所兼習不特置博士外,其餘皆當時博士之所教授也”,“且漢石經後各有校記,蓋盡列學官所立諸家異同。……《論語》後有包、週及盍、毛、包、週字,是《論語》亦用某本而兼存盍、毛、包、週諸本異字也”[2]。由是觀之,王國維先生是主張《論語》在漢代被立於學官,並為專經之博士弟子所兼習的。
漢代太學是朝廷養士的重要場所,也是候補官員的出處所在,因此,考試選拔博士弟子,為國家輸送大批管理人才就成為太學最重要的任務。博士弟子的考課形式為“射策”,《漢書·儒林傳贊》曰:“自武帝立五經博士,開弟子員,設科射策,勸以官祿。”顏師古曾對此作過註釋:“射策者,謂為難問疑義書之於策,量其大小署為甲乙之科,列而置之,不使彰顯。有欲射者,隨其所取,得而釋之,以知優劣。射之,言投射也。射策者,顯問以政事經義,令各對之,而觀其文辭定高下也。”西漢後期增設丙科,東漢初又復原為甲乙兩科。隨著太學生人數的不斷增加,射策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東漢和帝時,司空徐防上疏指出:“伏見太學試博士弟子,皆以意說,不修家法,私相容隱,開生姦路。每有策試,輒興諍訟,論議紛錯,互相是非。”因此,他建議改革策試辦法,“臣以為博士及甲乙策試,宜從其家章句,開五十難以試之。《五經》各取上第六人,《論語》不宜射策。”(《後漢書•徐防傳》)至於《論語》為什麼不宜射策?李賢注引《東觀記》徐防上疏曰:“試《論語》本文章句,但通度,勿以射策。冀令學者務本,有所一心,專精師門,思核經意,事得其實,道得其真。於此弘廣經術,尊重聖業,有益於化。雖從來久,六經衰微,學問寖淺,誠宜反本,改矯其失。”因為當時博士弟子,為了出人頭地,在策試時往往“不依章句,妄生穿鑿,以遵師為非義,意說為得理,輕侮道術”,為了讓他們專精師門,弘廣師說,不額外增加他們的學業負擔,故《論語》“但通度,勿以射策”。從以上所引,我認為應得出這樣的結論:《論語》在漢代也是博士弟子必須掌握的經典,也曾長期在射策考試中佔據一席之地。
(三)《論語》是初學者習經入門的主要教材。在漢代,兒童初入書館學習識字習字,教材以《蒼頡篇》、《凡將篇》、《急就篇》、《元尚篇》為主。其中以《急就篇》最好,它按字義類別歸口排序,而且有一定的韻律,有趣易學。另外裡面還有勸學方面的內容:“宦學諷誦《孝經》、《論》,《春秋》、《尚書》律令文。治禮掌故砥礪身,智能通達多見聞。名顯絕殊異等倫,相擢推舉黑白分,跡(積)行上究為貴人。”不僅指出了將來做官應該掌握的主要科目——儒家經典、法律條文,而且還要掌握一定的禮儀和掌故,博學多識,才能成為人上人。在需要掌握的儒家經典中,《論語》赫然在列,其在漢人心目中的地位和作用由此可見。識字習字之後,就開始諷誦《論語》等儒家經典。王充《論衡·自紀》曰:“六歲教書,……八歲出於書館。書館小童百人以上,皆以過失袒謫,或以書醜得鞭。充書日進,又無過失。手書既成,辭師受《論語》、《尚書》,日諷千字。經明得就,謝師而專門,援筆而眾奇,所讀文書,亦日博多。”很典型的說明了少年時期兩個不同的求學階段。崔寔《四民月令》也說:“十一月,硯冰凍,命幼童讀《孝經》、《論語》篇章。”
在漢代,《論語》為天子及庶人所通習。昭帝《始元五年詔》稱:“朕修古帝王之事,通《保傅傳》,《孝經》、《論語》、《尚書》,未云有明。”(《漢書•昭帝紀》)昭帝死,霍光策立宣帝時稱:“孝武皇帝曾孫病已,有詔掖庭養視,至今年十八,師受《詩》、《論語》、《孝經》。”《漢書·疏廣傳》疏廣為太子太傅,在位五歲,“皇太子年十二歲,通《論語》、《孝經》” 。另蕭望之、張禹、包福、包咸都曾以《論語》入授太子。範升,“九歲通《論語》、《孝經》,及長,習梁丘《易》、《老子》”(《後漢書•範升傳》)。馬續,“七歲能通《論語》,十三明《尚書》,十六治《詩》” (《後漢書•馬援傳附馬嚴》)。荀爽,“年十二,能通《春秋》、《論語》”(《後漢書•荀爽傳》)。女子也有幼學《論語》的例子,如和熹鄧皇后,“六歲能《史書》,十二通《詩》、《論語》”。順烈梁皇后,“少善女工,好《史書》,九歲能誦《論語》,治《韓詩》,大義略舉”(《後漢書•皇后紀》)。
(四)《論語》在地方官學和私學中也有一定的地位和影響。如據《漢書·王尊傳》記載,“王尊,涿郡高陽人也。少孤,歸諸父,使牧羊澤中。尊竊學問,能史書。年十三,求為獄小吏。數歲,給事太守府,問詔書行事,尊無不對。太守奇之,除補書佐,署守屬監獄。久之尊稱病去,師事郡文學官,治《尚書》、《論語》,略通大義。”可見,郡文學官有以《論語》為教者。在私學中,也有以《論語》為教者。如《漢書·王吉傳》曰:“吉兼通五經,能為《鄒氏春秋》,以《詩》、《論語》教授。”又《武榮碑》記載:東漢武榮,“治《魯詩經韋君章句》。闕幘,傳講《孝經》《論語》、《漢書》、《史記》、《左氏》、《國語》,廣學甄微,靡不貫綜”[3]。王吉、武榮都曾以私家講學的形式傳授過《論語》。
在講授過程中,治《大夏侯尚書》的許商,曾根據《論語·先進》關於孔門四科的記載,將弟子分為德行、言語、政事、文學四類。 《漢書·儒林傳》曰:“商善為算,著《五行論歷》,四至九卿,號其門人沛唐林子高為德行,平陵吳章偉君為言語,重泉王吉少音為政事,齊炔欽幼卿為文學。”顏師古注曰:“依孔子目弟子顏回以下為四科也。”
在傳授過程中,張禹貫徹了孔子因材施教的思想。 《漢書·張禹傳》載:“禹成就弟子尤著者,淮陽彭宣至大司空,沛郡戴崇至少府九卿。宣為人恭儉有法度,而崇愷弟多智,二人異行。禹心親愛崇,敬宣而疏之。崇每候禹,常責師宜置酒設樂與弟子相娛。禹將崇入後堂飲食,婦女相對,優人筦弦鏗鏘極樂,昏夜乃罷。而宣之來也,禹見之於便坐,講論經義,日晏賜食,不過一肉巵酒相對。宣未嘗得至後堂。及兩人皆聞知,各自得也。”這裡,張禹根據學生的不同特點,採取了區別對待的方法,使各自成才
綜上所述,在漢代,受通經治用學風的影響,《論語》不僅成為國家重要決策的理論依據,而且在各層次教育中也佔有了一定的位置,在兩漢時期的社會生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註釋:
[1]毛禮銳、沈灌群:《中國教育通史》第二卷,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86年,第85頁。
[2]王國維:《觀堂集林》第四冊, 北京, 中華書局1959年,第969、959、962-963頁。
[3]見高文《漢碑集釋》,開封, 河南大學出版社1997年,第295頁。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