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貫天機直講卷二

  第七講

  天地合德日月合明

  一得永得是謂大人

  萬物由土而生,五行因土而出。《河圖》一六,一是天一之水,先天之水也;六為後天,地六加入天一,一加五而成六,因中宮之土五,加入其中而為六。凡後天五行,皆如此類推,茲以圖明之:

  南地二,火也,而生數是二,成數是七,二加五而成七;東天三之木,地八成之,三加五而成八;西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四加五而成九。一二三四五,為生數;六七八九十,為成數。生數加五,即為成數。五即空,在中央為土,一二三四,皆由空生。後天五行,猶不能離空,故加空中之五以成之也。中空之五,為中土,所以土旺四季,成始成終。五行生於太極,太極本空也,空即為土,五行由土生,又由土成。五行惟土為最要,所以比之「中黃」、「神室」、「中央」、「黃庭」等名。蓋造化之根本,萬物之始基,即此土也。北一即坎,南二即離,坎中納戊;戊,坎中之土也。北一之水從空而生,所以水中有土。地二是陰、是坤,坤陰皆土也,其性重濁下凝而為地,地即土也。離為地二所生,所以納己土。戊己為中宮之土,納甲配入坎離。陽土戊,是妙有中之真空;陰土己,是真空中之妙有,乃陰陽互藏之義。五為戊土,十為己土,道家說五為戊,己亦為五,不說十者,因二五為十也,是二土成圭之義。兩五成「十」字,中含五,當天地未辟之時,畫|為陽,畫—為陰,一陰一陽,一縱一橫而成十。十之中心,為陰陽交點,故謂之「中宮」,謂之「五居十中」,即三、五、一之理也。中宮虛空,《契》曰「心專不縱橫」,不縱橫者即在十字之中心;若縱若橫,即偏陰偏陽矣。後有「十字街頭」、「十字架」、「十目所視、十手所指」,又曰「十方三世諸佛」之說,皆由此一縱一橫而來也。

  上文識神之念、思、慮等講解,尚未完全,茲為補之:夫念與思、慮一也,慮為未來,而念為已過。茲查思字古注,就字義而言,想、思有別,想亦為過去,而思是現在。動一念而不轉時,即思也。思字上田下心,心田中所發,即意剛動之時也,所以云「現在」。不過一轉瞬即逝,謂為「念頭」,即念之頭也。念頭純乎是思,稍轉即為慮、為想、為念矣,所以可分為三:曰思、曰慮、曰想。孔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見《論語·憲問》),心田即「位」也。剛動為思,出位即想、慮。《易》曰「憧憧往來,朋從爾思。」(見《易·鹹》)即形容其思,一往一來,而甚多之意。此「思」字,與「君子思不出其位」之「思」字一也,亦不入想、慮之界也。又曰:「何思何慮?」(見《易·系辭下》)就識神而言,皆用思字在上。念之剛起曰「思」、曰「思想」、曰「思慮」,方起為思,轉瞬即想慮矣。「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見《論語·為政》)剛動之時本無邪,一轉即邪矣。「思無邪」,亦「思不出其位」之意。《論語》曰:「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見《論語·李氏》)就此觀之,更覺易明。何以「思」字,加之明、聰、溫、恭之上?惟意念剛動於中,而目即能明,視即能聽,色即能溫,貌即能恭。此中蓋有主宰,思即九者之主也,於以見識神剛動之時即思。君子方有九思,小人雖有思,亦轉而成識,根塵相接,而六識成立。惟思易於收回,而不流於外,所以儒家以思為正,而曰「君子有九思也」也。《西遊記》唐僧遇九頭獅子,是太乙救苦天尊之坐騎。九獅名「九靈元聖」,比君子有九思,思即獅也,靈者,思之靈也。靈思為人成聖之資,而一轉則墮落為奸邪。九靈元聖,本已皈正,變為真意,而私下凡塵,即為魔、為怪。是由思而私,九思變為凡私,則道心消而妄意起矣。無私可為聖、為賢,題為「師獅受授同歸一」,思即師,獅即私,受授即獸壽。有私即獸,無思而返真意元神,則與天齊壽而聖矣,此語甚妙。九思歸一,即返聖成真也。佛典用字,多有不合古義者,「過去事不思,未來事不想」。想為追想,屬於已過,不能說「未來想」,即憶想,追懷往昔之意,而入未來,其不合可知矣。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元神也;發而中節謂之「和」,元情也。不和而流於妄,即七情矣。此時一瞬而轉,中為元神,和為元情,不和為妄為情。妄情亦出於元情之妄發,妄情發為七情。語曰:「孝弟忠信,根於天性。」性本是空,所謂天性,即後天之性,即元情也。所以曰「情」,由元性發生,而有對待。茲以圖明之(廉恥可入節字中,不贅述):

  所謂煉己立基,己即戊己之己,即為己土。在離中為識神,始動而時往外馳,至戊土雖飛揚,為清輕而向上之意,非外馳之意也。煉己即煉識神,以火鍛煉成器之意。然鍛煉須用戊土,以戊加己,剛來克柔,一陰一陽,方能凝而不動矣。戊土即元神也,陷於坎中,性轉為情,即就陷中提出,加入己中,自己能定,而二土成圭。自己者我也,己從天干而來,藉以指我,字義本由假借,亦由道典而來。己土為後天之土,取以名我,亦可雲煉自己。取戊土煉己築基,即「流戊就己」之意。惟戊土方可築己土基,故曰「煉己築基」也。戊為先天,己為後天,戊在坎中,為乾之一爻。乾天也,乾坤開闢,先有陰陽,而後分天地。戊土生乾金。為乾之根本,即在乾之前而生乾;己土坤土也,有天方有地,地中之土為後天,為坤所生之地。離生土,己土也;坎生金,戊土也。生我者為先天,我生者為後天;五行中,生我者為性,我生者為識神;生我者戊土,我生者己土,此其別也。離坎內含寅午戌火局、申子辰水局,其生剋如圖所述,至亥卯未木局、巳酉丑金局,屬於乾、坤:

  取坎中之戊,煉離中之己,為「流戊就己用」也,用即作用。取坎填離之體,體即本體也,本坎離之本體,為戊己之作用。俗謂「還精補腦」,此就像言,由精化氣,從下而上之謂;亦曰「積精累氣」,亦謂「煉精化氣」,此就工夫而言也。精有不同,有先天之精有後天之精。後天之精,淫精也,陰精也;陰精從五穀食物,到腸胃化出其精粹者。是有此精,則面目光彩,皮膚潤澤,皆陰精之功用也,否則乾枯矣。精能滋養身體,調和營衛,精借血而行,血藉氣而動,方能四肢光澤,而保其身體,與淫精不同。淫精為氣化之精,本來無形;陰精則由有形之物,化有形之精;淫精為無形之氣,化有形之精:皆為後天之精,與先天無形之精不同。煉精者,非煉此淫精、陰精之二者,乃煉先天無形之精氣,以化氣也。我等皆為破體之身,欲做煉精化氣工夫,應循序而進。最初先須還虛,煉精化氣,系九還七返工夫;其前須先用還虛工夫,即性功之頓法也。我等若有大根器,即此還虛而已足,不必再用他工。欲循是道,全在我輩德性根器;末後還虛工夫,亦即此也。修道者,始終在此還虛一事,還虛為成始成終之工夫,能知所先,則近道矣。孔子曰:「窮理盡性,以至於命。」(見《易·說卦》)現在講解,即窮理也;惟窮理方能盡性,理即造化之理。天地生人生物,宇宙之開闢,人生之受胎,萬物之化化生生,皆此成始成終之理也。人與物皆然,必先窮此理,方知太極,知萬物皆由太極一氣而生。太極生於無極,知空中生氣,由氣生萬物。窮此理,即能盡性,性即空也。造化之生化由於空,因空而無中生有,虛裡成實。窮理方知此空洞之性,及萬類之化生矣。人死性返太空,孔子曰:「未知生,焉知死」。(見《論語·先進》)知生即知死,生前與死後同焉。生前性在太空,死後亦歸之於空,故曰「全受全歸」。全歸者,完全歸之於空之謂。中陰亦變而合性,返之於天,方可云「全歸」。若有孽根,即不能還天,或入輪迴,或墮六道而受報;必其與性化合,可還之於天,方能曰「全受全歸」。蓋此語實修道者最終之目的也。既窮理而盡性,方知生前性若何,死後性又若河。不生不滅者,空也,既性與識神合一而歸,則不生不滅,而同歸於空矣。「以至於命」者,盡性達命,而命在其中。先天性命,本合入後天而後分,破體後,性又變情。「以至於」者,性命合一,皆歸於空,盡性而命亦隨之。佛說頓法,從還虛做起,做到極處,即無中生有,另生性命,與天同體,所以上智頓超圓覺,其靈性與天地通,而命亦隨之通矣,所謂「一得永得」之法也。得其一而永得矣,然必須上智方能做到,否則畫虎不成,反不如循序漸進者之為愈也。通常必由金丹、大丹,出神還虛,循序做出。頓修者,如佛說曰「一朝頓悟,徹地通天」,即「一朝超脫」,亦即「朝聞道,夕死可矣」(見《論語·裡仁》)之理也。此等工夫不易,必須長時修行而成。一虛各種工夫皆全,即《悟真篇》「一時辰內管丹成」。朱真人謂「立刻之間」,道書指「立刻飛昇」,謂之「神丹」,神即自己之元神,靈而飛昇,謂之丹成。陳泥丸曰:「都來片響工夫,永享無窮逸樂。」即此是也。

  還虛者,歸虛也,亦即歸坤。坤為空體。而周流六虛,又坤居西南,「西南得朋」(見《易·坤卦》),即是無中生有之義。無中生有,即是真空不礙妙有,所以曰「西南得朋」。朋,同類也,《易》曰:「同聲相應,同氣相求。水流濕,火就燥,雲從龍,風從虎。聖人作而萬物睹。」(見《易·乾文言》)「西南得朋」,同類相感之象也。虛極靜篤,坤之用也;靜極而動,虛室生白,坤之感也。《艮》與《坤》相反,所以曰「東北喪朋」。(見《易·坤卦》)因艮山為有形之土,謂之曰「形山」,道書以比「色身」,與坤為無形之土者不同,在東北而不能有容,所以曰「喪朋」。西南虛也,惟虛有容,能生萬物,萬物由此資生,所以《悟真篇》曰「藥產西南是本鄉」。坤為西南,體具純陰,亦即為大虛空,修道者從此下手,六爻皆虛,正還虛之象也。由此循序漸進,而復於乾,一陽生為《地雷復》,二陽生為《地澤臨》,三陽為《天地泰》,四陽為《雷天大壯》,五陽為《澤天夬》,至六陽為《乾》。蓋《坤》,虛卦也,由虛無生一、二、三、四、五、六而至《乾》,即能復純陽之體矣。修道工夫,又從《履》卦下手,「履者,德之基也」。《澤天夬》為「履德」,為生物之氣,德者,得也,由此得以生生化化。萬物得生氣之謂「德」,即「坤元資生」之氣也,與「乾元資始」之氣不同,此氣為先天正陽之氣,即先天太極之一氣也。其體本空而無名,強名曰「道」。德為普通之生氣,為後天氣;正陽之氣為明德。明德者,陰陽合德、剛柔相當之一氣也。德者,對於道而言。「道可道,非常道」,無名、無形、無象,而為真空。名曰「道」,道者導也,導萬物於軌道,使之全受全歸,即「無名天地之始」、未分天地之先為道。德者有名,「有名為萬的之母」,而明德則合此二者而言。茲詳解之:

  《大學》曰:「大學之道,在明明德。」上「明」字是動字,下「明」字是形容字。《大學》之道,須先明白「明德」,即明白先天一氣,太乙含真氣、元始祖氣也。「大學」者,大人之學,道家稱為「真人」,佛家稱為「菩薩」,儒家稱為「大人」,大學為大人之學問。《易》曰:「所謂乎『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日月合其明。」(見《易·乾文言》)《大學》之「明德」,即從此二語而來。又曰:「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違,後天而奉天時。」(同上)天地合德,日月合明,是陰陽混合之一氣。天地、日月,皆陰陽也,陰陽合為太極,太極即空,亦即一也,一而神也。前在一二講中,已詳言之。「明德」二字,與日月為「易」,剛柔相當。同理,「明」字亦從日月,取陰陽相合之義。陰陽便是兩儀,合之為一,即生天地人物之一氣也。此氣在劉止唐注《大學》,謂之「太極中之理氣」,總之即是生萬物之無始祖氣。太極本空,動而生陽,此氣產焉,而天地於是立基。故聖人以生氣為德,而以生氣之祖氣為「明德」。大人者,即具此「明德」之人也。「先天而天弗違,後天而奉天時」者,此氣生天,本為先天;而天地既分,此氣又生萬物。時至而生,有感皆應,故曰「弗違」,曰「奉天時」也。此二句,已將「明德」寫得清清楚楚,宋儒不知根據,不知「明德」確有實義,只從字面註解,此大道所以晦也。

  學「大人」之道,當先知陰陽造化之理,而無形、無象、無聲、無臭,至大、至剛、至虛、至實,真空妙有,為物不二,生物不測之「明德」,即是宇宙世界之大主宰。明此,則萬化可以歸一,由博返約,還我虛靈,虛靈即「明德」之本體也。此即窮理性之義耳。

  「在明明德」一句,屬於知;下句「在親民」,屬於能;三句「在止於至善」,則為知、能合一,大道下手之工夫也。只此三句,已將最上一乘之道,完全包羅無遺。孔門傳道,僅此而已,是即一貫之道也。夫「親民」之「親」字,即是「親」字,不必作「新」。古者修身治國,其道一也;「窮則獨善」,修大人之道也;「達則兼善」,為聖君之道也。故三教聖人,皆以心為君,以身為民,《道德》、《素書》(素書即孔子之書、《論語》也)皆是此意。所謂「親民」,即是以「心君」下親於民身耳。君者,君火,心之神也;民者,民火,身之氣也;此外有「相火」,亦謂「臣火」,三焦之火也。修道者,以神配離,為乾,尊也、貴也、大也、上也、君也、夫也、日也、烏也、龍也;以氣配坎,為坤,卑也、賤也、小也、下也、民也、婦也、月也、兔也、虎也。「在親民」者,即以貴下賤,上交下,日合月,龍吸虎,烏求兔,男下女之意,以神合氣之道。神為人身之主,本至尊重;氣陷在坎,本至卑賤,故用一「親」字,以見工夫,全在神氣相合、心息相依之義。後文之作「新民」,即元氣培養日充,如童體新生之時,與此意不同。朱子因後文「新」字,而疑此字亦應作「新」,誤矣。此句即修道口訣。「本來大道無多事,只在凝神入氣穴。」凝神合氣,日日涵養,自然成為明德之大人矣。民火者,命門中之真陽之火也。原是先天之性,與神同體,後天轉而為情,乃稱「民火」。道書謂「同出異名少人知」,《老子》曰:「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君火一玄也,民火又一玄也。二玄合而眾妙生,是之謂「眾妙之門」也。古者以道為統,民之有道者,尊之為君。君、民火同出一源,因在後天形身,乃有君民、上下之別。形身以民火為命寶,民為邦本,本固邦寧。「君為輕,民為貴」(《孟子·盡心下》)等句,皆有親民之意,「以至於命」之學也。

  「在止於至善」一句,為修道下手工夫。「止」即止觀之止,「止」字最重要,而「至善」二字,即道之「妙」字。心息相依,即是「至善」。善與惡對待而生,至善則無善無惡,無對待矣。此事最難形容,道家曰「妙」,儒家曰「至善」,佛家曰「不可說」。蓋即七情絕、六識空,無心之心,無意之意。《種梅心法》一書,形容此境於不可言說之中,而比較以明之,最為恰當。「止於至善」一語,系言心息神氣依合於至善之地,及止念存神於至善之境是也。然地何在?至善是何物?《中庸》曰:「回之為人也,得一善則拳拳服膺,而勿失之。」「一善」亦「至善」意也,得此而服膺勿失。「服膺」二字,較「守」字尤活。膺者,玄膺也;拳拳服膺之處,即至善之地,亦玄牝之門是也。因而心如止水,佛家有「止觀」、「雙修」之法,儒家謂之「知止」,道家謂「觀妙」、「觀竅」、「觀妙竅」,即知止之意也。「止觀雙修」之工夫,與「還虛」之工夫無異,《大學》解之云:「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凡此所說,即火候也;至善之地,即玄牝之門,亦即道義之門。道者,空也,無名天地之始,為道;義即氣也,浩然之氣,集義所生,即至陽之氣也。道義之門,即玄陽之義,道書「水中金」,集義所生,即集義所生,所以二者一也。眾妙之門,即至善之境(境與地不同,注意)。「在止於至善」,止即止心,止心於至善之境,境即心境也。心止於至善之氣象,亦即止心於空之謂。真空中有妙有,而非頑空,即至善之境也。佛說曰:「真空不礙妙有,妙有不礙真空。」即為至善之境之解說。蓋一意不散,有一團氤氳之氣,凝而不散,而又一念不生,此為至善之境,亦即妙有真空,兩不相礙之時也。心到此境,為眾妙之門,非初下手時所能,須還虛得到真意時,方能之。一念不生,而又一意不散,既不散,何能不生?蓋活子時到竅前,正氣不散,心中仍無一物,而混混沌沌,似乎有,似乎不有,在有意無意之間,純然一團真意,盡知火候,不知其他。活午時到,自能知之,其餘則一物不知矣。夫四大皆空,每易落於頑空;若一有意,即知平日而著相。既不著相,又不落空,方有一念不起、一意不散之境況,方為眾妙之門,至善之境矣。至善之地,即玄牝之門也。玄陽牝陰,陽為妙有,陰為真空,由真空生妙有,陽極為真空,陰極為妙有,而妙有即真空,皆玄牝之義也。玄者玄妙莫測,牝者空洞無涯,唯空洞無涯,方能生玄妙莫測之造化。白玉蟾云:「空洞無涯是玄竅,知而不守是工夫。」此即藥物生玄竅之工夫也。太虛空洞無涯,而不能守,經曰:「谷神不死,是為玄牝,玄牝之門,是為天地根。」(《老子》)惟空谷之神,方能不死,谷神即空妙,空中之妙即谷神。在大、小虛空間之中為門,藉此以通虛空。凡是門戶,皆為中間之竅,即谷神之門。惟此門可集合六根之門,故曰「天地根」也。呼接天根,吸接地根,呼吸之氣,從口鼻出入,平時其氣不易見,至冬天即見氣在口也。口鼻二氣,一呼一吸,如一天一地,口呼鼻吸,一出一入,而交點即十字路,天地根也。天然玄牝之門,即在此中。心息相依之時,呼吸二氣,自然在此相交。《契》曰:「方圓徑寸,混而相拘。」言其交在方寸之間也。以至善之境養心,將此心存於玄牝之門,為止於至善。其間可分兩層,將心放虛,止於至善之地,知即心境,止即地也,虛其心,止於至善之地,而後方能定。定者,定於一也,一者即「一善」,得之而勿失,乃有靜、安、慮、得之火候。自自然然,不用絲毫做作也。

  第八講

  大學工夫中庸性理

  火候詳明慮安靜止

  前講五行之理,天干地支,皆取五行屬相,而五行互為終始。在先天五行,屬於氣化,本有單獨性質;後天五行,屬於形化,形化則五行之氣已全,乃因而成形。故一行之中,兼括五行之用,丹道亦取此理。今就地支納甲觀之,五行實一行,一行即五行也。茲列圖如下:

  木胎於酉,長生於亥水,《震》內外卦皆為木,木胎於金,所以《震》納庚,而《巽》納辛也。金克木,而木即以金為胎,可見克即能生;金生水,水為木之長生,長生者,是為胎矣。

  金胎於卯,而長生在巳,火裡金蓮,即此是也。丁火己土,合而生金,八月十五之日,即金最旺之時也。金絕於寅,而胎於卯,可見金中有木、火、土,而木中有金、水、土也。《乾》金納甲壬,甲即卯木也;《兌》金納丁,金生於巳,巳中含有丁火己土故也。

  土有辰、戌、丑、未之四者,土為坤艮,而資生萬物。殷易《歸藏》,《歸藏》首《坤》,至周文王之《易》,始道《乾》、《坤》。《連山》首《艮》,知止之義;《歸藏》首《坤》,亦取坤成始成終之義,與首《乾》、《坤》無異也。辰丑成始,而戌未成終,惟土無絕,含五行而不殆,為萬物之元坤,納乙癸。乙是木,有生生之氣,資生之義,以之癸為天干之終;收藏之義,以之坤納乙癸。其義蓋有取於此也。可見五行循環,無間斷時。今就坎、離言之。離火也,火胎於子,長生於寅,旺於午,庫於戌,寅內有己土,戌中亦有己土,故離納己。坎水也,水胎於午,長生於申,旺於子,庫於辰,辰土即戊土也,申中亦有戊土,故坎納戊。離己坎戊,實由此而來。離己,日光也,日中有金烏,即酉金也。酉金胎於卯木,卯木為火之沐浴,木中藏金,而為火之來源,故金烏反居日中,而以卯為沐浴之時;坎戊,月精也,月中有玉兔,即卯木也。卯木胎於酉金,酉金為水之沐浴,金中藏木,而為水之來源,故玉兔居月中,而以酉為沐浴之時。就水、火、木、金四者觀之,木胎酉而絕申,水胎午而絕巳,金胎卯而絕寅,水胎子而絕亥,生於此即死於此,於以見循環之理也。惟土無絕,土空也,空能不生不滅。即此可知天干地支,互相關連,子水中有癸水,午火中有丙火,巳火內有丁火,己土亥水中有壬水戊土。地支從天干而生,地支五行藏天干五行,即彼可以見此。納甲之理,非天干地支合而觀之,要不易明其理也。

  五行之中,水始而金終,金又生水,終而復始,順行也。中五為土,五即是一,故水中有金,金中有火,火中有木,木中有水,逆行之造也。順行者,先天化後天;逆行者,後天返先天。以逆、順論,先天屬陽,後天屬陰;以分化論,則五行自有陰陽,一行亦各有陰陽,即《河圖》之偶數為陰,奇數為陽也。丹道雖有五行,純係象言,所用者不過一陰一陽耳,《易》日「一陰一陽之謂道」〔見《易·系辭上》〕是也。其實,陰陽也是設象言理,實即虛空而已,太極而已,前謂之三、五、一是也。

  所謂「玄牝」者,玄天也,牝地也;玄陽也,牝陰也,玄有也,牝無也。受天所命,乾金之性為玄;後天之先天,坤土之命為牝。分則為天地乾坤,合則為混沌。玄牝之門,即混沌之門也。當門戶之地,乾坤相合,陰陽相交,方成混沌;混沌之地,為混沌之門,亦即玄牝之門也,又可謂之「至善之地」。最初下手,在於知止;知者覺也,中有火候工夫,以清淨心,止於其地,方為知止心。此「止」僅是微微一覺,不可著有、無之相。《莊子》日;「游心於淡,合氣於漠。」〈見《莊子·應帝王篇》〉淡者,淡泊之鄉,而合於虛空。淡字左水右火,以水火處,方可相交,即小虛空合大虛空之處。淡與漠,均為無邊無際,應以心游之,以氣合之。蓋莊子此語,即還虛之理也,亦知止之義也。「至善」之與「淡泊」,其義正同也。《大學》「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一節,便是「止於至善」之火候工夫,聖門心傳之法言,即此而已。此節敘述火候次第周詳,修道始終工夫,盡於此數語矣。所謂「知止」即是以良知之神覺,而止於至善焉。良知本自覺中生出,在後天之人,覺一動,便成良知,初無所謂神覺,只有知覺而已。神覺者,不覺之覺,自自然然,不涉於絲毫意思,恍恍惚惚,無分明之心,寂然不動,感而遂通,至虛至靈,至圓至明,不知其然而然者也;若知覺,則覺動而有知矣。後天之人,識神主事,心中有識力在,故覺不靈,而動即流於知。兩者相較,神覺極輕,而知覺稍重;神覺完全出於天籟,知覺夾帶智識。入道之初,心未明而性未見,善養善用者,可保持其良知之微覺,不使流於智識界,則已誠矣。倘一如平日猿馬,則覺方啟,而識已入,求最輕最微之知覺,已不可得,況保持其良知乎!惟習之則近,「煉己」二字,極為吃緊,煉習純熟,自能免去識力,而還其良知。知止之功,其在此乎!

  知止者,止於良知之境也;又以此良知,而止於至善之地也。所謂「止」者,止其心之不流於念,止其知之不流於識,惟此無念、無識之良知,為清淨心,即不著於四相,不住於色、聲、香、味、觸、法之清淨心也,亦即「游心於淡」之謂也。以此良知,「合氣於漠」,漠者虛空也,至善之地也,玄牝之門也。於此而止其良知,即神氣相合也,心息相依也,守中抱一也,煉己還虛也,是之謂下手之功。

  《易》曰:「成性存存,道義之門。」(《系辭上》)「游心於淡」,即道也;「合氣於漠」,即義也。《孟子》曰:「集義所生,至大至剛,而塞於天地之間。」(《公孫丑上》)「天地之間」,非道耶?「集義所生,非義耶?故道義之門,便是玄牝之門也,「性」者,已見之性也,欲此性存,必存於「道義之門」也。是即由良知而還其神覺之時也。

  知止於至善,不過知其所止而已,得聖門之心傳而已,火候細微,未之詳也。於此而依照心法,下煉己還虛之工夫,及神氣相依之時,乃謂之「定」。定者,定於一也,一者至善之地,玄牝之門也;一者,為物不二,生物不測者也;一者太極也,中也,真空也。定於真空之中,是下手之初節工夫,道曰「修定」,佛曰「入定」,皆是也。故曰「知止而後有定」。

  然能定矣,定片刻間謂之「定」,定一瞬間,亦謂之「定」。定者,可暫而不可久也,可一而不可大也,仍不能得其造化,必由定而進於靜焉。靜者,身心兩淨,還虛之火候初功也。較之「定」字,則能久矣。亦能含宏光大,修修有容矣。端拱無為,是謂之「靜」;心君泰然,是謂之「靜」。忘我、忘人、忘形、忘物,是謂之「靜」;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是謂之「靜」。蓋四大不動,則身靜;六門不啟,則心靜;七情不生,則意靜;心不動,則神靜;身不動,則氣靜;意不動,則精靜。靜者,如止水不波,如停鏡自明。訣曰:身心清靜,神氣和合,混混沌沌,窈窈冥冥,不知天之為蓋,地之為輿;不知己之有身,身之有道,此之謂「虛極靜篤」。行功至此時,則一陽將變矣。但初學之一人,由定而靜,必由勉強之態,欲求自然神覺,尚不可能。故「虛極靜篤」四字,亦難做到。特較初定之際,時間比較長久,心中雜念,當能一時不生。如定時可得一刻鐘不起念,靜時則可一點鐘不起念耳。定時身心不能遽忘,靜則行到無其心之境耳,故曰「定而後能靜」。

  所謂「靜而後能安」者,由清靜之身心,而啟發自然之神覺也。自然神覺,前已言之,為人固有之圓明之靈覺也。此性為祖性中所發之元神,外混沌而內空明,先真空而後妙有,釋家謂之「正覺佛性」,「圓覺妙心」;儒家謂之「太極道心」、「天地之心」;道家謂之「靈覺元神」、「靈明真性」。三教聖人,同以中、一兩字形容之,道書謂「中之中有一,一之中有中」是也。子思謂之「致中和「(《禮記·中庸》),寂然不動則為「中」,感而遂通則為「和」。未發時得中則發,發時得中則和,不得此中,發必不和。本屬自然之事,不用人心主宰,而此神覺自然主宰,無形之中,忽而有覺。火候工夫,惟恃此神覺自運用之,自調停之,當行則行,當止則止。不獨此也,即元氣之動靜,亦隨此神覺為動靜;元精之生化,亦因此神覺所主宰,自然相依,自然和合,自然凝結,自然採取,絲毫不假人力維持,故《老子》曰「道法自然」、《悟真》曰「自有天然真火候,不須柴炭及吹噓」是也。

  然神覺何由而生?必先去盡人心,格除物慾,一念不生,至誠專密,純然真空,無人、我、物、形之相,而後神覺油然而自生。道書又謂之「真意」,即「一意不散」是也。真意發動,便是妙有;不動便是真空,與太虛同體,太極同用,故謂「先天」。在神覺初動之際,原屬先天氣象,混混沌沌,其間無絲毫渣滓,故又謂之「混沌元神」、「正等正覺」、「先天而天弗違」也;及其既動,主宰精氣,調勻火候,外身忘形,自然合道,其間無絲毫識神,故又謂之「圓覺妙心」、「靈明之神」、「後天而奉天時」也。到此地步,斯謂之「安」。

  安者,安然自在也,即帝堯之「安安」也。孔子曰:「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強而行之」(見《禮記·中庸》)又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因而學之者,又其次也。」(《論語·季氏》)夫人下功之際,放下萬緣,革去識神,止心於清淨之境,以求自性中之良知;即以此良知,止於道義之門,固矣。而初止時,大都出於勉強。勉強定於虛空之中,為時甚短,瞬則識神復來,心不清,而良知泯矣;身形拘滯,氣不靜,而真空失矣,故「可暫不可久」也。必日日勉強行之,困而學之,漸益漸長,如初可定一分鐘,數日後即定二分鐘,再定五分鐘、十分鐘。日積月累,以達於身心兩靜之境,則是「利而行之」矣,「學而知之」矣,「定而後能靜」矣。然此時身雖靜,而未至於篤;心雖虛,而未至於極,雖能得若干時之靜,其靜猶用止念之功;特識神歸一,妄意歸誠耳,尚未到至誠境界,自然之神覺未還。又必日日時時,行住坐臥,照前煉心,使身心歸於大定大靜,內外兩忘,心形俱化,物來順應,事去則止,神不為智識所牽動,氣不為情慾所馳引,意不為法所束縛。如是久之,歸於純熟,良知良能,刻刻俱在,乃為損之又損,泯去識神,而元神用事也。但元神初復,心如赤子之心,入混沌而未至圓明,得天真而未能運用,可稱「順利」,未即謂為「安然」。《孟子》曰:「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見《孟子·離婁下》)《康誥》曰:「如保赤子,心誠求之。」(見《禮記·大學》)蓋既得之,不可失之。終日保持,弗須臾離。孔子曰:「回之為人也,得一善,則拳拳服膺,而弗失之。」(見《禮記·中庸》)一善即「一而神」也,時時寂照,湛然洞然,積之既久,習之已熟,而元神光大,由混沌而靈明,自然主持火候,發生造化,不必煉心而心自煉,不必凝神而神自凝,不必調息而息自調,氣自動也。且進退合度,時至神知,活子方臨,而神已外定;活午方至,而氣已內歸。身心無為,而神氣自然有所作為,《老子》曰:「無為之中無不為」是也,純陽曰「但安神息任天然」亦是也。此之謂「安而行之」,不假自己作為,而無形中神覺自調火候,有如生知;此之謂「生而知之者上也」。世間何嘗有「生知」之人?孔子之聖,猶問道於老子;釋迦之明,猶受訓於燃燈。即偶有生而能言、能文之人,一入娑婆世界,智識開而元神隱,物慾侵而良知泯,又焉能不學而行道!必自知止而定,而靜,而後至於「安安」;心明性見,乃有神覺主持修身工夫,不假有形之力,及後天智識,而豁然貫通者,始謂為「生知之聖」也。

  修身之道,大人之學,由勉企安,因微入化。所以安者,即有神覺以主持其間也。故採取封固,烹煉火候,無一不自自然然,當定則定,當忘則忘,混沌虛無之中,生出無限造化。此「安」字工夫,乃為煉己實效。然元神不復,絕不能安;安而後,「寢寐神相抱,覺悟候存亡」,綿綿不絕,固蒂深根,天然造化,於焉發動。虛之極,而無中生有;靜之篤,而一陽來復。外感內應,藥產神知,采以不採之采,勿助勿忘;取以不取之取,自抽自添。於不識不知之中,而鉛汞已和,大藥歸爐,陽火自進,陰符自有矣。蓋工夫到安然地步,學者須細心體會,真履實踐,不可怠忽,故曰「靜而後能安」。

  所謂「安而後能慮」者,防危慮險也。此「慮」字,千古鮮能解者。宋儒不知道,無足論,即道家於此句,亦少正當之解釋。蓋工夫做到「安而行之」,自然之神覺已靈,性光發露,道心出現,大藥已能生能采,能封能煉,宜無所用其慮。且慮為未來心,屬於識神中者,此時已至元神用事,尚何有「未來」之心?不知道之成否,丹之得否,關鍵全在此字。《詩》曰:「惟此文王,小心翼翼。」(見《禮記·表記》)孔子曰:「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見《論語·泰伯》)《悟真》曰:「抽添運用卻防危。」又曰:「毫釐差殊不結丹。」當由靜至安之時,心中發出真藥,身上亦生造化;天然火候,不假人為;四體舒暢,蘇軟如綿。學者初得此景,無不非常欣喜,即此一喜,便恐識神乘機侵入,物慾復來,則自然神覺得而復失,此可慮者一也;更有復得神覺,大藥產生,美景當前,突然恐怖,則識神亦乘機侵入,先天仍化後天,此可慮者二也;又元神已靈,採取已得,自以為足。乃復放縱身心,不能對境忘情,或行之數日,自以為得,因而怠惰神志,皆可引進識神志意。而識神妄意一動,真意元神便失,立竿見影,轉念即非,此可慮者三也。古人謂「鉛飛汞走」、「鼎壞爐崩」是也。凡上皆是採藥時之危險,猶易於救正者也。

  至於自然神覺已復,得於靜定之中,而安然行其火候,以采以封,以至得藥、得丹,周天數足,內丹已結,胎仙可舞。學道至此,煉己純熟,即是築基堅固,而此時應用溫養沐浴工夫,更要防危慮險;否則前功盡棄,或致顛狂病發者,尢當重著力於此「慮」字也。何則?溫養之時,全憑調停水火,方得「既濟」之功,朝《屯》暮《蒙》,日以兩卦為象。經曰:「朝慮其燥,用水以益其鉛;暮防其寒,用火以添其汞。平時含光默默,若存若亡,如龍養珠,如雞抱卵,完全返太極之體,倘稍差其度,悔吝即生。」《易·乾》之九三爻「終日乾乾,反覆道也」,便是此象。非經此番之謹慎至誠,不能獲「飛龍在天,利見大人」之象。丹經謂「一年沐浴防危險」,《入藥鏡》謂「但至誠,法自然」是也。此間偶有一日不自然,一時不至誠者,則丹毀矣;況外之物慾,內之法相,若起妄念,便生魔障。蓋識神雖泯,仍未除根,非經過七日大周天,而食色、氣質之性,六識、七情之欲不能盡絕。當茲溫養之際,歷劫業根,平生物慾,時時衝我心神,如潮之湧,端在凝神定志,物我皆忘,慎獨齋心,保持此自然神覺之天然火候,小心謹慎,乃獲安全。況此中步步有景,時時有象,必須對景無心,見象忘相,水火始得平均。故此「慮」字,非思慮之慮,亦為火候中之要訣。惟其慮於先,乃可安於後;惟其慮之周,所以安之至也。

  或有疑「慮」字,應在「安」字之前者,或有以為慮為始終為候者,殊不知工夫不企於安,本無可慮。慮者,慮其安而忘危也,慮其不能至誠也,慮其不能安神息而順自然也,慮其生慧便用,不能含宏光大也。凡此皆元神用事,主宰火候以後之事;在識神未化之時,固無道可修,無丹可養,無慧可生,無自然可順者也。必也先復赤子之心,而神覺乃成;神覺成,乃有自然之火候。順此自然,是謂至誠,乃能達於無息之境,完全復我父母未生前之本來面目;乃是先天大道,最上一乘,純為先天景象;乃能宇泰定而慧光生,慧光生而聖智全也。惟是先天、後天,其幾在有無之間。有無不立,便是先天,否則墮落後天。故心思一動,身相偶著,則已復之先天真陽,立刻化為後天濁陰,而不可用矣。在神覺未得,無此先天,自不能行此火候,識神未盡之時,慧光不生。行功達於安然自在,性中靈明,始漸漸發生,如神境通、他心通、宿命通、天眼通、天耳通等,莫不啟於溫養乳哺之時。倘慧初生而便用之,則慧轉成識;惟慧而不用,乃得轉識成智。矧神覺初現,本屬自然,順此自然,覺用愈神,假失自然,神覺即去,此吾所以名之曰「自然神覺」也。此幾細微,差毫釐而謬千里。《易》曰:「知幾其神乎!」又曰:「神也者,妙萬物而為言也。」自然之機,便是天機,便是造化,慮者知其幾而順之耳,故曰「安而後能慮」。

  所謂「慮而後能得」者,「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見《易·乾卦》),自可以得丹而成道也。得者,一得永得;若非永得,不謂之「得」,即佛家之「滅盡定」、「無餘涅盤也。蓋必識神滅盡,魂魄消化,法身充滿三界,本性遍於虛空,從此無生,與天齊壽,天地有壞,這個不壞,始謂之「得」。釋家謂之「了」,道家謂之「成」,非偶有所得之得,亦非得復元神之得,更非靜、定、安工夫中之所得。必防危慮險,窮理盡性,以至於命之時,無危險之可防,無復失之可慮。《玉皇心印經》曰:「一得永得,自然身輕。太和充溢,骨散寒瓊。」《清淨經》曰「是名得道。」陳泥丸曰:「都來片晌工夫,永享無窮逸樂。」均為「得」字之證驗,而佛經「直下回機,便同本得。」則指頓悟圓通者而言,與「朝聞道,夕死可矣」同一意義。

  前言「明德」為道、為丹、為藥,「親民」為工夫,「至善」為妙竅,此節自定、靜、安、慮依次用功,道可必得。白玉蟾曰:「吾自得師聞訣以來,知此丹必可得,此道必可成。蓋因種種火候,視之有其繁難,行之則極簡易。」其中均是自然而然,始終一誠字,以之做到至誠無息地步,便可漸獲靈通,故曰「慮而後能得。」

  余意首節《大學》之道,似是孔子之言,此節詳述工夫,當為曾子之語。即此兩節,已將金丹大道,最上一乘之禪,詳敘無遺。宋儒不知道,僅以章句訓注,故失之遠矣。下節「物有本末」四句,尢為親切有味,蓋謂修道者,能知本末、始終,先後之六者,則已近道。凡物先本後末,道者本也,能知先天一氣之本,自能知道之所以為道矣。修身由終求始,逆也;世事從本齊末,順也。由逆而求道,知死後之無物,即知未生以前亦空,逆修返還,而道自在其中。用字先「終」後「始」,具有深意。「知所先後」,即知先天、後天之源,《易》曰:「先天而天勿違,後天而奉天時。」先天為道之源,後天為化之始,百姓日用不知,順後天之形化;聖人格物窮理,探先天之本來。「知所先後」,即「明明德」、「止於至善」之理也。大人之道,始於還虛,亦終於還虛,終始即原始。要知始終,皆為還虛一事,即知道矣。《大學》之道,即大人之道,此大人即《易經》之「大人」,後人不知而誤解,此儒道之所以不明也。

  「古之欲明明德者」,「先治其國」,國即身也,古人皆以身喻國;治國先須齊家,家亦小國也;齊家先須修身,修身之要,存乎一心。必須用元神主事,其心始正,正心應先誠意,誠意即真意也。有此真意,方能運用其妙,而自然神覺,乃得漸靈。惟此神覺,方可知活子、活午之火候,可用九還七返之工夫。故修道先應復其真意,復真意應先從識神中提出知覺,而去其知識,故曰「欲誠其意,先致其知」也。用此「致」字,頗有深意,「致」者至也,用也,又有專一之義。必可至者之謂「致」,所當然者之謂「致」,專心致志,誠之始也;至誠專密,誠之終也,故誠又謂之「一誠」,誠意亦同於至誠。一心不亂,念茲在茲,久而始誠,誠者意中所發,獨一無二之真摯之思也。夫人之意,本無不真,即無不誠,因為知識所亂,物慾所侵,乃妄發妄馳,而為妄意邪念。皆後天識神用事,外誘從六門直接六根,以啟六識,又復勾動邪火,觸發七情,塵塵不斷,唸唸相續,而使泰然之心君,無時而寧;混然之元神,深藏不見。正如雲霧彌天,不見日月,而日月本固在也,識神作祟,元神為其所蔽;妄意猖狂,真意潛而弗露,非即無此元神、真意也。「致其知」者,返其本來元神中之良知也;「誠其意」者,啟其心性中之真意也。「誠」字、「致」字,均系就其自有者而言,不過加番鍛煉而已,撥雲霧以見日月而已。

  所謂「致知在格物」者,申明「良知」之所由啟,在一「格」字。格者,格去非心也,《孟子》曰:「唯大人為能格君心之非。」(見《孟子·離婁上》)「物」者,有形象之物也;離種種象,而非心自格,不僅單指物慾而言,與「克己復禮」、「天下歸仁」(見《論語·顏淵》)意義略同。蓋道心微,而人心危,人心即是住於四相、六識之心,因有以求有者也;道心乃心之本體,虛靈不昧,即色即空者也。人因情識而生妄心,因妄心而生貪求,於是身外之物,反成心內之梗。不知色身之為贅瘤,而日謀所以營養之道,後天食色氣質之性,遂奪先天元神之位,而為身心之主。不惟良知沉沒,不可復得,即無形中之知覺,動時亦帶識根,轉眼即流於知識境界。此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來者漸。修身之道,必先於此著力,仍須漸以習之,格去知識,而恢復其本來自動之知覺。由此知覺,積為良知,為可必致之事,故曰「致知在格物」也。觀此「在」字,下得極重,當然為學者必經之階級;而「格物」二字,其義頗廣,即探索陰陽之理,造化之原。舉凡宇宙萬物,何以有生?何以有死?各就其自然之性而格之,知萬物生化之理,各具一格,而無出於自然之格者,則明德之義,大明於天下矣。古者以道為統,堯舜心傳,即是統系,本公之天下者也。故曰「欲明明德於天下」,必自格物,以還致其良知始也。良知返還,乃有一旦貫通之望,而放之六合,退藏無形,參天地而育萬物者,亦惟與「明德」同體之良知莫屬也。

  下節「物格而後知致」,反覆明上節之意,「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修身」即大人之學也。必此學已成,而後可以為政,古來道統之重,於茲可見。至謂「本亂末治」者,即言學者須從根本下手,無論末流或千或萬,而其本總歸為一,明「明德」之用,則知萬物皆出於此,以約要博,治天下自如指掌。若捨本逐末,終日紛紛於有形之物,徒啟識神之擾擾,不惟無益,而又害之也。「厚」、「薄」從「格物」而言,對物慾厚,則元神薄而無矣;薄即淡也,「游心於淡」即此意,能將濃厚之物慾,由薄而淡而去盡,則格物之工夫到矣。「日日新,又日新」,即「日新其德」之意。人生久用識神,去識神而用元神,可謂去舊換新。《易》曰「革故鼎新」(見《易·雜卦》),即去舊而辟新鼎、安爐立鼎之意,鼎即元神也。唯去物慾,一誠不已,方能成鼎,而元神復來。「日」者,一層新一層之意。「克明峻德」,峻者,嚴也,高也,尊嚴而高深,與道家之說「至大至深」,「深渺而不可測」之意相同,亦曰「至大至剛」,所以曰「峻」也。「君子無所不用其極」,格物到極處,方生良知,知到已致之時,方來元神。又動極生靜,靜極生動,惟極處方能生造化,如太極之動靜循環也。人生順逆,皆不離太極;修道蓋欲逆修,以返於太極也。仁、敬、孝、慈、信為五行,即人性,以配五行,則仁為木,敬為火,孝為金,慈為水,信為土。學道者須「損之又損」,先損後有益,所以云「如切如磋」,因識神須格之去之,損之又損也。識神去則元神來,先損後有益,又須「如琢如磨」,如雕玉成器,漸雕漸磨以成之。「恂」、「威儀」,表見於外者也,學道之君子,須外修威儀,而內存戒慎。「謙謙君子」,戰兢自守,到此方為「盛德至善」,百姓向之,而「不能忘」矣。「盛德」即「明德」,明、盛皆為最好之意。人生人人皆應修道,根本之金性,人所同具,久久用功,自能返還,所以云「沒世不忘也」。

  「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七情六慾,皆為自欺。人心本體,寂然不動,而物慾誘之,時時外馳,因外誘而動,是謂「自欺」。誠意在不自欺,欺心去,而物慾方能格去;「毋自欺」,先在「慎獨」,獨即獨立。其為物不貳,即為獨為一,一即元神真意。其為物不二,方能生物不測,若識神則多而非矣。「君子」即學道之君子也,道成方為大人君子。對於自己在守獨,獨即「一而神」之「一」,一即虛也。慎獨在葆元神,在嚴防物慾之侵入,故曾子曰:「十目所視、十手所指。」蓋嚴乎其防也。「十」為「目所視」,「十」為「手所指」,「十」字處應斷句,「視」為靜,而「指」為動。動、靜不離乎「十」之處,方能心廣,廣者空洞之意。「心廣」方能「體胖」,即面目光潤,四體舒適之意。《易經》所曰「美在其中」,即「心廣」也;「達於四肢」,即「體胖」也。不為物慾侵害,因去識神,而慎獨故耳,誠乎中,形乎外,必然之事也。然去物慾,至若何程度?《孟子》曰:「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也。」赤子為未滿三歲之小孩,三歲以上為孩,不滿一歲為嬰。心如赤子,物慾無而空洞無物,即大人也。能不失赤子之心,能心如赤子,則意已誠矣。《康誥》曰:「如保赤子,心誠求之。」赤子之心,一心無二心,心誠求之,則得之矣。「誠」字功用甚大,上至於為佛、為仙,皆誠也。《中庸》講「誠」字亦最多,「誠則明矣,明則誠矣。」「自誠明,謂之性;自明誠,謂之教。」童體修真為「自誠明」,明即明心見性也。「自明誠,謂之教」者,先須致知格物,窮理盡性,在先格去識神,返還元神,故謂之「教」。童體心誠,只要收束誠心,不往外馳,即明矣。明即得慧,得六通也;破體者,先須窮理,方可得誠而明,所以云「自明誠」。又曰:「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見《禮記·中庸》)天道即是性道,性與天合德,天命之性,保之為道,上德是也。「誠之者」,後天之人,已有物慾,不能不於「誠」字下一番工夫,即「格物致知」是也。所以下曰:「惟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即大人已得「赤子之心」而生慧,方能盡性而見性,性即自己之性也。既見自性,方可見人之性,即宿命通,更得他心通;「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即「六通」之神境通也。到此,則天上地下,無所不通矣。其次序由誠而至誠,因而宿命通、他心通、神境通,由至誠而得六通,為「六通神仙」,自可以補助天地之化育。因其性歸空,與天地一體,所以能贊化育,而參天兩地也。參者三也,參天地為三才;參天兩地為五行。天地有資始資生之能,大人與天地同其虛靈之體,亦有資始資生之德,而參贊其化育,所以能合天地而成為三才,董子曰「通天、地、人之謂儒」是也。由誠意到至誠,童體易修,而破體者難,於是另辟仰企之道,即《中庸》曰「其次致曲」是也。下德不能誠,先須「致曲」,曲者偏也,即專其心偏於一。專心致知格物,一心一志,以復其誠,純一不已,即「自誠」也。所謂「至誠專密」者,「專密」二字,即「致曲」之意。蓋人心欲重,不先去其雜念,而專一之;收其放馳,而密藏之,何能達於至誠也?在「大人之學」上,,格物至盡,即能有誠,所以云「曲能有誠」也。「誠則形,形則著,著則明,明則動。」「形」者,「誠於中而形於外」之謂。到混沌時,自然元神復現,而一團氤氳之元氣歸鼎,此非「形則著」乎?形者,法身三相也,即以此為工夫之證驗;「著則明」者,比形著更為進步,身陰退盡,明心見性,而能得「六通」矣。六通得,而大而化之,千百萬億化身,亦可立見,故曰「明則動」也。

  「至誠之道,可以前知」,即仙、佛之大作用也。「誠者自誠」,「而道自道」,非由外至,專由吾心所發,格物盡欲,而誠自誠矣;道即己身之道,不向外求,正心誠意在己身,即道即在自身,即道書曰「本來真心,人人具足,個個圓成」、《心經》所謂「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者是也。「誠者物之終始」,因為物蔽而不誠,物慾去盡,自能誠矣。想未生以前,本無不誠;將心放下,一物無有之時,亦無不誠。即父母未生以前,性在何處?人生既死,性往何方?於此而知性空矣,所以云:「誠者物之終始,不誠無物。」物既盡而返空,空者始也,誠者終也;空者心也,若不誠即無心,無心亦無物,即無真空,亦無萬物。今既誠矣,則不但可成己,而且可成物,可以利己普渡。「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性中應有三德。「合內外之道也」,將內外合之於中,亦即丹道之內、外;能合內外大小虛空,是即道也,誠也。合中之道,在「時措之宜」,「時」即活子、活午之謂。孔子稱為「時中之聖」,即於時置措合宜,不特進火退符盡得其道,亦能順時進步,直至末後還虛,皆無過、不及之失,此其所以為「時聖」也。「時」又為防危慮險,道書曰:「火候差之毫釐不結丹」、「時之子,妙在心傳;月之圓,存乎口訣」。可見孔子亦講火候,所以合「時措之宜」也,「過與不及,反乎中庸」。又曰:「君子而時中也。」

  欲「至誠」者「無息」,即斷口鼻呼吸之謂。口鼻氣斷,方能成道,陰氣有一毫不盡不仙,佛家謂「滅盡定」,滅盡即無息也,此乃大定。道家謂六脈已停而氣歸根,是真息成立,等於赤子在胎之時矣。此項工夫,在煉氣化神之時,《天仙正理論》謂須有試驗之法,置鴻毛於口鼻間而不動,方為真無息。必到此無息,方是至誠,方能不死,故曰「不息則久,久則征」。征即征驗於外之謂,即出神而見之是也。「始於有作人難見,及至無為眾始知。」(見《悟真篇》)方其開始時,作用秘密,而人不見;及至出神,則人皆見之矣。「征則悠遠,悠遠則博厚,博厚則高明。」悠遠者虛也,天地間惟虛空最久,而合德天地之大人,博厚同地,高明同天,悠久同虛空,能生成萬物而不死,經億萬年而長存,皆由「至誠」來也。倚數也。從數理推而測之,可以知之矣。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即數也;三、五、一,亦數也。由攢簇五行,使變為三,而三家相見,由三歸一,一返虛空,而「悠久無疆」矣。倚數從參天兩地而來,大人者,「肫肫其仁,淵淵其淵,浩浩其天」。淵淵其淵者,深也,深藏若虛,而與天地之氣相通,至大至剛,塞乎天地,不是「聰明聖知達天」,而「明明德」不能也。

  下段即誠之工夫。其用功在由小而大,由微而著,由一點而積全。其初人所不見,至六通成,而共見共聞,「黯然日彰」,日積月累而成功矣。《參同契》曰「昏久則昭明」,其初須使識神昏,方能混沌,久久元神出見而昭明。陳泥丸曰:「其始也,求昏不得昏;其繼也,求清不得清。」初做工夫時,神先須昏,以滅識神,以知合神,不著相而心靜,即昏昏入睡鄉矣;一著相即不易睡著,神不易昏。至昏久求清,必須清清涼涼,此工亦不易得。求昏先須虛極靜篤,求清即靜極生動時也,不靜不極不能生動。先應潛在深淵,後於孔中露出光明,故曰「潛雖伏矣(或作焉),亦孔之昭」。(出《詩·小雅·正月》)先歸純坤而成空,其繼則復而光明矣,「予懷明德,不大聲以色。」(出《詩·大雅·皇矣》)「德輶如毛」(出《詩·大雅·烝民》),「毛猶有倫。上天之載,無聲無臭。」(出《詩·大雅·文王》)則至誠而為天仙矣,無聲、色、臭、味,直到三十三天,非想非非想天之外而成佛;道家謂之「粉碎虛空,身中八萬四毛孔,皆成世界」矣。人生最初,皆為妄意;由妄返誠,而至誠,道在昏其識神,使之混混沌沌。人到睡時即混沌,語曰「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嚮晦入息時,即識神休息時也。神晝寄於目,夜藏於肝,肝木好動,開竅在目,目動而生明,引出七情六慾,到夜仍能生夢。元神與識神異,雖亦晝寄於目,而夜則藏於腎也。童體元神,夜藏於腎,腎屬水主靜,所以小孩神靜。能返還童體,亦夜藏於腎矣。腎通於耳,到功進時,則夜藏於耳;再進則晝夜皆藏於耳。見色不色,對境忘情,事事無心,晝夜皆藏於耳,則道成矣。《西遊記》孫悟空金箍棒,藏於耳中,即是此意,惟入耳方成道也。觀世音菩薩,居南海紫竹林,潮音洞。潮,腎也;音,耳也;紫竹林即個個木林,與「雙林」同意。木者,目也,亦意也,而屬震,震為雷,元神亦為雷,為火中之木汞,故曰「雙林」,亦曰「雷音」,皆金汞在內。東三生木,東三即性,以比木比性,帝出乎震,帝即大人,亦為人性。人生之性,即自己之帝也。修道者皆是東華帝君掌管,東帝管性,亦以此耳。東三為性,南二為神,合之成一五;北一為情,西四為精,合之成一五;中五為意,自成一五,合之為三五,即三五之道也。

  還虛,還於虛空也。《坤卦》六爻皆虛,修道者應以此為則,而周流六虛。「初六,履霜堅冰至」,修道者應從格物做起,如「履霜堅冰」時。冰緣陽盡,霜為《剝》初;「履霜堅冰」者,「陰始凝也」,應去物慾,而成坤體。霜者秋氣、金氣、殺氣也,七情六慾,皆須殺之,如「履虎尾」,而虎「不咥人」,從害中求恩始也。「六二」為坤之二爻,陰更重矣,「直方大,不習無不利」,系守竅之意也。直者,|也;方者,口也。「直」、「方」二字,含指「竅」之意。「大」者虛空也,通於在外之大虛空,有大之象,即玄牝之門也。「不習」者,知而不守之意,則「無不利」矣,蓋習之反不利也。「六二之動,直以為方也。不習無不利,地道光也。」「不習」即虛此地,道之所以光也,「直」字、「鼻」字,古寫如下列:直、鼻

  匕者,比也,兩眼比而下直;者,浩氣之門也;上目中田,下為氣門,此為「直」、「鼻」兩字之象。《悟真篇》「悟真」兩字解說:「悟」者,吾心也;「真」字上為比,下為浩氣之門,比目者收視也,收視而得浩氣之門,此為「悟真」兩字之意。古文「方」字即口,「直」字即|;二、二,此上、下二字也;「浩」字有「天」之意,《易經》皆憑象而言。捨象而言理,此宋儒所以多誤解也。「六三」功夫,應進步矣,所以曰「含章可貞」。含者,黯也;「含章可貞」,即「黯然而日章」;「貞」者,久也;應在玄牝之門,養以真意,即可發動,養成而有終。如尚未成,須守竅知止,終可有成。「王事」有進陽退陰之義,以心比君,有陽在內,真意有動機,候時而發,以真意用事,可以「光大」矣。「無成有終」,亦有戒懼修省之意。「六四」即外卦初爻,坤雖未純,已漸就養成,所以曰「囊括無咎」,如囊內空,無好無惡;內空而外尚未空,囊口須緊,以慎其防,方可無害矣。「六五」,還虛之工夫,已做到快成純坤之體,所以云「黃裳元吉」。「黃」,地也;「裳」,下衣也;「元」為善德,而有文在中,真意已在其中矣。所以「黃中通理」、「美在其中而達於四肢」,真意已在中宮,而週身得暢適矣。「上六,龍戰於野,其血玄黃。」陰極生陽,陽者龍也;「戰於野」者,在純陰之時,陰陽遇而不交,所以有「交戰」之象。蓋一陰一陽,或三陰三陽,則陰陽可相交;今六陰而陽將動,陽氣甚微,不能相比,所以云「戰」,而有「野戰」之象。凡六陰或六陽,將生陽或生陰之時,陰陽不能平均,即有戰象,戰而出血,陽不能勝陰之象也,「用六」者,用六爻之意,「利永貞」者,宜永久而貞吉;純以空虛為心,可以求永遠貞吉。若用《乾》之六爻,即進火退符之意,與此不同,後再述之。

  第九講

  還虛守靜性住氣回

  九還七返片刻之間

  《坤卦》周流六虛,「還虛」即還坤也。修道者,始終在還虛,應始終以坤為法。然何以能成純坤之體?經曰:「外其身而身修,忘其形而形存。」即反身而誠之理。「外其身」即忘身,以身為外而忘之。蓋有形之體,本是軀殼,佛家名曰「臭皮囊」,以天地之精氣,父母之精血而成我身。譬之一屋然,吾神藉以暫住。若無此屋,則元神無所倚附。然身是身,而神是神,到死時元神歸太虛,而身則壞矣。中陰亦以身為宅舍,宅破而中陰去。若有罪業,則入地獄而受其罰;若無之,則飄飄蕩蕩,逢胎又入,猶似改換宅舍。身中元神最靈,後天又以魂為靈,作我主人,以身為宅。既同宅舍,應視為無足重輕而外之,方能修「還虛」之道。做到純坤而身空,即還虛矣。佛家《十六觀經》中,有「白骨觀」,存想己身,見五臟六腑,以身為已死,見遍體生蟲,臭腐不可向邇。久久行之,變為白骨而觀之,名曰「白骨觀」。持此白骨觀,自能忘身,對於著身相者,此法甚有益也。「反身而誠」,須返法身,方能有誠。唯外其身,方可修出法身。

  孟子日:「吾善養吾浩然之氣。」(見《孟子。公孫丑上》)兩「吾字重出」,上「吾」字為色身之我,即假我;下「吾」字為法身之我,方為真我。即假修真,養我所有浩然之氣。若不分別色身、法身,可以不要上「吾」字。古人用字皆有深意。「浩然之氣」由元神法身而生,「養吾浩然之氣」,即元神與真意相合之意也。

  「忘其形而形存」者,外身,忘形去心,形即心也,人心即識神,見有形而役使之。心將有形者忘去,方能有心,忘形對忘心而言也。心中所有者皆有形,而無無形者,即目所視耳所聽之形形色色,以無形相者為無,有形相者為有豈知有形皆從無形生,能視若無睹,方合於道。《清淨經》:「內觀其心,心無其心;外觀其形,形無其形,遠觀其物,物無其物。"忘形即忘物之意;內觀無心,外觀無形,亦即忘心忘形之謂,對己而言也。語曰:「有形終有壞,無形方是真。」所以達觀無物,忘心而心修,忘形而形存。即忘身外形,自能空諸一切而還虛矣。

  人生有身、心、意三者。修道應就此三者加工,身忘其身,心無其心,忘身無心,意方能真。不能無心,即著心相;不能忘身,即著色相,色者六塵之一也。根塵相接,而有識生,識即心也。既在色相之中,不能進道矣。超色相,端在忘身無心。心即我相,身即人相,物即眾生相,修道想即壽者相,《金剛經》羅列此四者。修道者能空四相,方可去三毒。貪、嗔、癡三者,即三毒也,從七情六慾而生。功名利祿,貪也;尚氣好勝,嗔也;貪淫好色,癡也。必空四相,方消三毒。如有人、己等相,必不能消三毒。所謂著相,固不可也;然而著空,亦修道者所忌。此所謂「空」,乃頑空,而非真空。然則真空、頑空之別,究如何?曰真空陽也,能生妙有;頑空則不然,能生心、想、空,而有空相,是為頑空。混混沌沌,空無空相,是為真空。不空而強之使空,有念而強止其念,即此止念之心,其念止而不止,皆頑空也。真空則自自然然,無知無識;恍恍惚惚,杳杳冥冥;空而不空,中有妙有;有而不有,仍是真空。修道者須細別之。

  然而,人生在世,所感者全是七情六慾。欲到還虛地步,須是身靜心淨。《坤卦》內外兩卦,一身一心;內外皆空,方能周流六虛,而為真空。身心兩靜,身包氣而言,兩者靜淨,即此○○相也。既得兩空,方成此相:。兩者合而真意生矣。身心兩靜,修道之要務也。《論語》曰:有能「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矣。」(見《論語·顏淵》)須從「克己復禮」下手,(克者,克念,克己方能復禮,禮與理同)方能復此「天理」。道家謂「道心」,如初三之月。道心發現,一陽來復,生太極之理氣,所以有一彎新月之相。(人人二人為仁字,元字亦人人二人,即陰陽相成之意;天字亦人人二人,為陰陽混沌,混沌成太極之相。)「天下歸仁」,身心兩靜,所以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見《論語·顏淵》)四者皆憑太極之理而動,成為法身矣。道家而言:「含目光,凝耳韻,緘舌氣,調鼻息,視聽言動,不以非禮,即能之矣。」做到此四種工夫,方成身心兩靜而混沌。含者,垂簾塞兌之意。上眼簾為簾,(半垂簾,或閉盡,皆非法。其中有天然相當之程度,垂簾合法,意甚舒適。輕輕合著,似乎閉,而並未全閉,如睡著時,即自然含光之意也。人人不同,有天然之造化,不鬆不緊,亦不著相,剛到恰好地步。要以不吃力,合自然為天然之造化。)「凝」字、「韻」字有深意。由內發者為音,由外入者為聲。耳為音主韻,由音發到,收視返聽之時,外聲全去,耳中自有天然音韻聽到。古有「耳聽無絃琴」之語,即此音也。凝者,外者不入,內者不出,所發之音,使之凝而不散。在內能成音,皆因鼻息勻調,聽去似乎音韻,非是外來,實由於息。古語謂修道功深者,能聽到鈞天大樂微妙之音,實皆此也。「調鼻息」者,為呼吸之息,須用不調之調。若故意調之,則始終不調。所謂「不調之調」,十二時中,須於鼻外微微聽息,亦即「返聽」,所以耳生音韻,由息調而來。倘如蟲鳴,雷響,則皆為不調。蓋調必成韻,兩相關聯。《後西遊記》曰:「棒影當頭(先天氣有相,如一道白光),喝音入耳。」皆調息之訣也。影須息調,方有至喝音入耳,即呼吸之音耳也,為仙人。又龜壽千年,龜由耳呼吸,名為「龜息」。又「鶴胎龜息自千年」,「綿綿先覺龜之息」,學道者應有事也。以耳聽,耳即能調息。《莊子》曰:「聽之以耳,不如聽之以心;聽之以心,不如聽之以神;聽之以神,不如聽之以氣;聽之以氣,不如聽之以虛。」(參《莊子·人間世篇》)「聽之以神」者,即知覺也;「不如聽之以氣」者,氣在虛。故耳調息有一訣,為「六字真言」,曰「唵、嘛、呢、叭、咪、吽」。「唵」字到「咪」字,入也;「吽」字出也,此為梵音。「唵」到「咪」字,入而到臍下,「吽」字由下回上至喉。語曰:「息應入多出少。」此六字梵音,為呼吸自然景象。息能調,即自然得此六音。如心不靜,而不易睡著,可念此六字。能靜而息調,即安睡矣。六字五音皆全,可用默念,而不必出聲。道家亦有七字曰:「呬、噓、呵、吸、嘻、吹、呼。」即「呬」到「呵」為吸,而「嘻、吹」為呼也,與上六字同,亦取其音,皆調息訣也。

  「緘舌」即「塞兌」之意,並非永不說話,特少說話而已。人生睡時或平時,多有張口者,須閉之。然或用意強閉,即吃力而著相,亦不相宜,須順其自然以閉之。此四者,即《契》曰「耳目口三寶,閉塞勿發通。兌合不以談,希言順鴻蒙」之意。能做到時,自然「真人潛深淵,浮游守規中」,真意出來,而可以還虛矣。

  最初還虛,尚有一種權法,即「睡功」是也。前此四者為「經法」,此為「權法」。因我身上,陰太重而陽少,用睡即能身、心兩靜。久之,睡中生陽退陰,心自易靜,故可先用睡法。倘能到枕便睡,心中乾淨,自然最好。倘若不能,可先畫一圈○,以有意無意視之,自能睡熟,而身心兩靜矣。必身心兩靜,而睡方為合法。唯此等靜睡,不過片刻必醒,如逢有事,即可理事;若值無事,亦可再睡。此為靜中生陽,最好之法也。神集於目,以有意無意視之,即忘身而空矣。必須以不著相之法規之,屆時自行審慎可耳。《孟子》養氣章,亦是調息工夫:「其為氣也,至大至剛,以直養而無害。」(見《公孫丑上》)「勿忘勿助」為「直養」,不直養則有害矣。「集義所生」即金氣也,道家說「金」,「義」同意。「直方大。敬以直內,義以方外。」《坤卦》之詞也。所以氣自外來,道與儒同說。唯養氣為最難,大為養氣,小則調息,皆非易也。《老子》曰「綿綿若存」,「綿綿」即不斷之意,「存」者無中生有。志者,氣之帥也,為氣之主宰。有志方可率氣,而志為意所出。老子《虛無經》曰:「意之所出為之志。」即意為氣帥,綿綿氣不斷也。「綿綿若存」,即為以息相依,志為之主;「綿綿若存」,方能歸根覆命。存者,存於根也。故《化書·珠玉篇》曰:「得灝氣之門,所以歸其根;知元神之囊,所以韜其光。」是即神氣相合之意也。

  神氣相合,復先天太極之象,而後靜極動,動極靜;動為靜機,靜為動機,而造化於是乎生。還虛工夫,歸於大靜,無中生有;天人合發,萬化定基,其作用即在動靜。動靜者,火候也。到身心兩靜之時,已成純坤之象,內外皆空,便生造化。即混混沌沌,陰陽相合,靜極生動,而陽舉矣。陽為外腎,舉即動而舉也。此時可用九還工夫,動即「活子時」也。動即須覺而進功,不覺則九還七返皆無以下手。蓋人身陰重,多不能無心而動,即動亦有不覺者,故必須還虛以先之也。還虛蓋以求虛極靜篤也,即求靜極之自動,水源至清之時也。

  當其下手之初,身心初靜,而未至於極之際,亦有「活子」、「活午」,不過極輕極微。外有而內不能應,或陽不能舉,或舉而不先知,只能做七返工夫,九還則尚有待焉。俟陽氣一點一點到身,其初漸漸能動,久而久之,全身酥麻透達,金氣充足,而陽自舉矣。到此時,則九還、七返,同時並行,一齊下手,此時蓋不能分先後也。以當初做工夫時,身心未必俱靜,故無造化可言。及做到內外虛空,得《坤卦》之火候,是身心兩靜。此後方有動機,漸漸返還,初猶生滯。及習之熟悉,則一做工,即身心定靜,一靜則陽舉,一動即神知。九還七返,其時蓋甚速也。然陽氣之來也,若不能留在身中,則不能積累而成丹,故「採取」尚焉。身中有陽,則心靈而能覺,一到活子,即覺之而活矣。何以曰活子、活午?蓋陽氣初到身時,活子時也;明其到身,活午時也。子在坎,午在離,而北子即南午,南午即北子,子午同功,子時氣到午時覺。知覺其動,午也;動即子也。子由丑至巳,方能到午,子有六陽時;午由未至亥,方能到子,午有六陰時。陽氣從空中到身,子到午覺,在理論上有六時之間隔。而其實則極為迅速,剛動即知,一來即覺,所以云「子午同功」。《悟真》謂「電光灼處尋真種」,其速度雖以「電」比之,要無不可焉。蓋動與覺,幾乎同時矣。

  靜即無極,無極生太極,太極動而生陽,在虛空中,故謂陽氣。自虛無中來,固由無中生有也。然我身已虛極靜篤,成真空而為純坤、純陰之體;而空中所生之氣為純陽。純陰、純陽,同類而相感,有同磁石吸鐵,而隔礙潛通者。故亦由無中生有,招攝純陽之氣,而入於我身。在《坤》之詞曰:「黃中通理。」固由外及內也;「美在其中,而達於四肢」。四肢之一為手足,陽氣初感人身,自手足始,漸及週身而氣乃充足,有「暢」字之意味。申旁易字,為暢。申,金也,金為乾,金氣充滿身中,而暢適無倫矣。最後正陽之氣,達腎部而陽舉,一面即全身酥麻。此麻非麻木之麻,乃棉軟而蘇之意也。全身微溫而酥軟,亦非疏懶;此時之身體,仍端正如山嶽義焉。此為先天真陽,既已到身,須存留而採取之。然須以不採之采為真采,此時最要忘身。若不能忘身,陽氣即能走失;倘能忘之,則由一陽而六陽,可招攝至於極足。及到足時,雖欲忘身,而有所不能,應即止火,而停止做功,或步行,或理事皆可。若依違不止,則陽氣已化後天,而又散失矣。蓋熱而發汗,即是化後天而散失之現象,此又不可不知者也。《赤文古洞經》即言還虛動靜之理;呂祖《百字碑》等,揭丹道始終工夫,後分講之。

  茲將《太上赤文古洞經》解之如下。此經共分三章。

  ●真操章上

  有動之動,出於無(一作不)動;有為之為,出於無為。

  天地以混沌開基,聖人以無為立極。天地之始,本至靜也。因動而生兩儀,由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而萬物彰矣。聖人湛寂無為,未發之中也。及其感而遂通,發皆中節,是為有之極至。參天兩地,化育萬物,而人極立矣。天地之動,出於不動;聖人之為,出於無為也。

  無為則神歸,神歸則萬物寂;不動則氣泯,氣泯則萬物生。

  唯能守中抱一,存神於默,故能蟄藏葆真,以待啟發;唯能湛定寧一,斂氣於淵,故能順時而動,發榮滋長。觀於四時之運行而知之,到冬時萬物潛藏入地,深深以保其根本;一到灰飛春至,陰盡陽回,萬物皆發生長大。唯其藏之深,故能發之茂,理則然也。

  神神相守,物物相資,厥本歸根。

  天地間感應之理有二:一為同類相感,二為異性相成。如水流濕,火就燥;雲從龍,風從虎,此同類相感之理也;唯純陰方得純陽,因至靜方能至動,即極寒必有極熱,此異性相成之理也。神歸物寂,此為神神相守,屬於第一類;氣泯物生,此為物物相資,屬於第二類。神歸大定,萬物寂然,此即神與神相守,以水濟水之理也;精氣內斂,而萬物資生,此即物與物相資,以靜得動之理也。然聖人之致虛守寂,養氣存神,無非求歸厥本根而已。故「為學日益,為道日損」,其本旨皆以求歸根覆命,長生久視,非有他道也。

  默而識(一作悟)之,我自悟(一作識)之。

  「之」者指歸根覆命之大道而言。小之為同類相感、異性相成之理;大之則宇宙之造化。一生二,二生三,順而行之,有死有生;由五返三,由三返一,逆而修之,成仙成佛之道,皆須識之悟之。「我」者,太上自我也。

  入乎無間,不死不生,與天地為一。

  「無間」者,無有間隔也,大化本無間隔。入乎無間隔之大化,而不死不生,則化凡身為法身,功德圓滿,歸真而仙,與大化同其體,故曰「與天地為一也」。

  ●入聖章中

  忘於目則光溢無極,泯於耳則心識常淵。

  吾人耳目之所以不能聰明,因為不正之視聽,被外物所蔽故耳。《道德經》曰:「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即是理也。今既忘於視聽,而蔽聰塞明,則能返還其自然之光明,故曰「光溢無極」、「心識常淵」。「光溢無極」,即無所不見,明之至也;淵者深也,「心識常淵」,則無深不屆,聰之至也。

  兩機俱忘絕,眾妙之門。

  耳目為吾人視聽之官,故曰「兩機」。修道亦知去耳目之識神,而用元神,然多忘而不能絕。唯其忘而且能絕,絲毫不存,方可發生造化。「絕」字須注意也。吾人性體本是圓明,因六根與外塵相接,以妄為常而執著之,遂生顛倒。今既悟外境之為幻,置耳目兩根不用,而忘盡去絕,則一根既返源,六根成解脫。入流亡而成正覺,發生至妙之造化矣。如六根能互用,以耳視而以目聽,此其一也;不藉根而亦能視聽,此其二也;得天眼、天耳等六通,此其三也。其妙不一,故曰「眾妙」。謂之「門」者,唯此能得眾妙,譬之如門也。

  純純全全,合乎大方;溟溟涬涬,合乎無倫。

  此以形容得道之聖人也:大方無方,無倫絕對;純全而無方所,溟涬而絕對待。惟得道之聖人能之。

  天地之大,我之所維;萬物之眾,我之所持。曷有窮終,以語其弊哉!

  參天地而贊化育,宇宙在乎手,萬化生乎身,天地賴以不隳,萬物因而生生:全賴聖人為之維持。孔子曰:「大哉堯之為君!維天為大,維堯則之。」(見《論語·泰伯》)《易》曰:「聖人作而萬目睹。」(《乾·文言》)來注謂:「首出庶物,萬國咸寧,而萬物皆親。」天地萬物,因聖人而不窮終。其功德之大,為何如也! 

  ●住世章下

  養其無象,像故常存;守其無體,體故全真。全真相濟,可以長久。

  無象之象,是為真像;無體之體,是為真體。唯得無象無體,而其象其體,方能長生久視。所謂無象無體之物,即無極之真,先天太乙涵真之氣,成仙成佛之根本也。

  天得其真故長,地得其真故久,人得其真故壽。

  天地因得此無極之真,先天一氣而能長久,人之能長生久視,亦因得此無極之真,先天一氣耳。

  世人所以不能長久者,為喪其無象,散其無體,不能使百骸九竅與真體並存,故死矣。

  世人因傷失其無象、無體之真,而夭死。先天太乙之氣,在人身為元氣,亦為陽氣,與生俱來者也。「百姓日用而不知」者,即此元氣也。人生蕩於外誘,厄於七情六慾,浪費真陽元氣。日積月累,傷失至盡;百骸九竅,成為虛器,真元蕩然而死矣。語謂:「人身有一分陰氣不仙,有一分陽氣不死。」陽絕則死,無可倖免者也。修道者之作用,在保守其未失者,補足其已失者。於虛空中,採取先天之氣,使到吾身,以補足其已失;更再積金累氣,使真陽滿足而登仙。所謂「小周天」、「大周天」,皆採取鍛煉此真陽之作用也。

  呂祖《百字碑》,丹經中最為簡約,而發揮丹道,已無餘蘊,學者應熟讀深思。茲為解釋之如下:

  養氣忘言守

  養氣為一事,而須忘言、忘守。忘言者,塞兌也;忘守者,不守之守也:是應知而不守。若「守」字看重,真去守竅、守氣,即不合矣,故曰「忘守」。言、守俱忘,方能養氣也。忘言不動,忘守清淨,亦即「勿忘勿助」之意。氣與神相因而至,所以不說須以神守。蓋歸竅即守也,不必別有所守。神居之地有三:天谷、應谷、靈谷是也。天谷即泥丸;應谷即絳宮,有感即應,是為應谷;靈谷即谷道,亦即陰蹺一竅是也。歸於天谷,靜而不動;歸於應谷,可以外馳;歸於靈谷,即事潛藏矣。元神返天谷,識神歸靈谷,即潛藏而歸於無矣。應谷者,內外相應,與氣相合之地也,是為絳宮。修道者應在應谷下手也。

  降心為不為

  「降心」者,「降伏其心」之謂也。泯去識神,是為降伏其心。「為而不為」者,以無為為有為,於有意無意之間為而不為,以降伏其心。蓋僅為即著有,不為即落空。為而不為,即是一意不散,一念不起,亦即「綿綿若存」、「勿忘勿助」之意也。降心到此,因而生動靜工夫矣。

  動靜知宗祖

  「祖」者,乾元祖氣,在人為性;「宗」者,坤元元氣,在人為命。祖為元神,宗即元氣,兩者同出異名,分而為鉛汞,但汞實在氣中也。祖為先天太極之理氣,宗則父母精神凝合而生出之一氣也。後天身上之宗祖,祖是元神,宗為有情識之命根,亦即外來之氣也。宗祖全在動靜上分,動知宗,而靜知祖,知即「活子」、「活午」時也。身心兩靜,元神出現,即性也、祖也;靜極而動,空中生陽收歸身上即命也,宗也。動極而靜,靜極又生動,循環轉輾,週而復始。靜為神,動為氣,神氣相合,方知動靜。靜極而動,一陽來復,元氣到身,即須進陽火;動極而靜,一陰來媾,涼液下降,即須退陰符。而知動知靜,即是知宗知祖;有此二者,方成人道,而可進修仙道。其進修途程,即在「知」字之中。蓋此中有息息歸根、心息相依之理在內也。

  無事更尋誰!

  僅僅上文三句,而修道之要,已發揮無餘蘊矣。照此行功,即可轉凡成聖,無事他求也。若以為不足,而更尋他道,即是「外道」矣。以不守之守養氣,以不為之為養心。動者氣也。靜者神也,養氣養心,方知動靜有宗有祖。備言火候、大道簡易,本無他事也。

  真常須應物,應物要不迷。

  此道為「真常」之道,能養心養氣,即得「真常」,而保其元神、元氣矣。然一面仍須應物,能擴然大公,物來順應,事事物物,順其理而應之,即是「應物不迷」也。物中有六根、六塵,內而六根,外而六塵。根塵相接之時,應即物付物,而不為所眩惑。譬如見財物、女色等等,能處之有道,而不為所誘惑。是即能保其元神、元氣而不失,即是真常之道也。

  不迷性自住,性住氣自回。

  不迷於物,性自能住。性住天谷,而為天谷元神,自能「明心見性」矣。元神既住,則真息自回。「回」字兩口,有口對口、竅對竅之意也。性命二者,本不可分。學者能煉性堅固,元神為其主宰而得自然神覺,則命功亦隨性功而進步。凡息亦為真息,而玄關成象矣。蓋元神與真息相依,神定氣住,即息息歸根。《莊子》曰:「真人之息以踵,其息深深,若存若亡。」此即性住氣回時之情狀也。

  氣回丹自結,壺中配坎離。

  性住氣回,則一神一氣,自結合而成丹。蓋元神、元氣,真性、真息,相依相抱。神馳外,氣亦馳外;性歸根,氣自歸根,故曰「盡性以至於命」。佛書專說性理而不至於命,及以性功既到,命功自隨,為自然之結果,而可必得者也。上兩句及本句之三「自」字,即透此中消息之語,學者可以知所用力矣。「壺中」即狀如蓬壺之一竅,亦即丹鼎之意。水火既濟,坎離相配,此結丹之現象也。既已性住氣回,自然於鼎中結丹矣。坎,月也;離,日也,日月相配而成「丹」字也。

  陰陽生反覆,普化一聲雷。

  配合坎離,即是取坎填離:取坎中之一陽,返之於離,而復其乾健之體;降離中之一陰,還之於坎,以復其純坤之象,此即陰陽反覆之事也。修道作用,全在反覆陰陽。人生自破體以後,陰日盛陽日衰,陽盡則死。此即順而行之,有生有死也。修道者反之,自還虛、築基、煉己,以至小周天、大周天,其作用全在採取空中之真陽,返還於吾身,以煉化吾身之濁陰,所謂「逆而修之,成仙成佛」是也。故「反覆陰陽」一語,已將作丹之全體大用,包括無遺矣。然欲行此道,其下手應候「地雷復」之時。《易·復卦》之詞曰:「復,其見天地之心乎!」當天心發現,活子時到,應聚火載金,駕動河車,以行周天。由小周天至大周天,其道同也,必候「一陽來復」,子時到來,方可下手,做返還煉化之功。呂祖曰:「地雷震動山頭雨,待洗濯黃芽出土。」此時陽火陰符,周流上下,無中生有,由有返無,升降進退,而陰盡陽純,化為一氣之陽氣,此即黃芽出土時也。學者得訣修之,則雖草野愚氓,亦可超凡入聖,脫胎而仙。《易》曰「帝出乎《震》」,震木為東三之祖性,「先天而天弗違」,故曰「普化一聲雷」也。

  白雲朝頂上,甘露灑須彌。

  「白雲朝頂上」者,大藥成熟,一陽來復,陽氣緣督上升,到於乾頂。此即《悟真篇》所謂「依他坤位生成體,種在乾家交感宮」也;「甘露灑須彌」者,陽氣到頂,一陰來媾,化為涼液,由頂下降,如一滴甘露,經重樓而歸黃庭。此為服食而得丹,大周天之事也。

  自飲長生酒,逍遙誰得知!

  甘露入口,香味異常,服食得丹,而能長生久視,故曰「長生酒」也。《悟真篇》曰「長男乍飲西方酒」,《無根樹》曰「醍醐酒,返魂漿,起死回生是藥王」,即此是也。此為自釀自飲之長生酒,非能與他人共之者,「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也。甘露服下,遍體清涼,心中快樂,無可比擬,儒家謂「真樂」,顏子之「不改」者是也。此樂只我自知,亦唯我本性虛明與太虛同體,逍遙自在,實有非語言可以形容者也。

  靜聽無弦曲,潛通造化機。

  此二句總結言之。最初下手,自還虛始吹無孔之笛,聽無弦之曲,而「性自住」,「氣自回」,「丹自結」。三「自」字,便是「潛通」。末後「還虛」之一著,又以我之虛空,通天地之虛空,久久行持,自然粉碎虛空。人但見我無為,而不知我已參贊天地之化育,故曰「潛通造化機」也。

  都來二十句,端的上天梯。

  此章僅僅二十句而已,依次說盡修道之功夫矣。照此下功,則上天有梯,可循序而至也。

  張紫陽真人人作《悟真篇》後,又作《金丹四百字》,以授白玉蟾。蓋知白玉蟾不能暢達《悟真篇》奧旨,致有「夜半風雷」之失。《四百字》較為簡易明瞭,即解釋《悟真》之象者也。自來注《四百字》,不下數十家,而以彭好古注為最佳。閔一得選彭注後,又加釋語,尢為明白,茲照此本直講。好在註釋已極清楚,細玩其意,即可得之言外矣。茲將張紫陽真人《金丹四百字》彭注、閔釋,詳載於後而述之:

  真土擒真鉛,真鉛制真汞。鉛汞歸真土,身心寂不動。

  (彭注)人之初生,天一生坎水為腎,腎水沉重象鉛。腎生氣,氣中一點真一之精,是為真鉛;地二生離火為心,心火飛揚象汞。心生液,液中一點正陽之氣,是為真汞。坎中有戊土,離中有己土。水本陰,而陰中有真陽;火本陽,而陽中有真陰:是為真土。陰交於陽,陽交於陰,全憑真土。真鉛即身中之氣,真汞即心中之神,真土即身中之意也。誠能運吾之真意,使汞常迎鉛,鉛常制汞,鉛汞歸真土,則神氣渾融,性情合一,而身心寂然不動矣。雖曰不動,其實如如之中有了了,冥冥之中有昭昭。妄心已除,而照心不昧;肉身若死,而法身常生;非墜頑空,而甘枯槁也。

  (閔釋)舉意宅身以收心,即得五行攢簇,四象和合;從此五氣朝元,漸見三花聚頂。何等直截,並不繁難,只是一個誠意,以先之耳。

  按真土即真意也,亦即自然神覺也;真鉛者,先天真乙之氣;真汞者,心中馳動之神。以真意擒取先天真乙之氣,即以先天之氣,制服飛揚之人心。鉛、汞皆歸真土,三家相見於中宮,而身心寂然不動矣。

  虛無生白雪,寂靜發黃芽。玉爐火溫溫,金鼎飛紫霞。

  (彭注)虛無寂靜,下手採藥之功夫;白雪黃芽,吾身藥生之景象。然以「白雪」歸「虛無」,以「黃芽」歸「寂靜」,亦自有辯。白雪自虛空而生,黃芽須火養而生,以火能生土也。時當《姤卦》,天交於地,虛無則白雪自生;時當《復卦》,地交於天,寂靜則黃芽自發。陰極而陽,則黃芽自地而長。「玉爐」即黃庭,「火」即神,以神取氣,火在玉爐之中,溫溫者行火之候。「鼎」者乾位,神之本宮。黑變紅為紫,火飛上為霞,霞與火非二物也。「玉爐火溫溫」,乾宮之神照入於坤宮之內。至於鼎上飛紫霞,則神受乾火,發現於坤宮之表,有飛象矣。

  《閔釋》心宅身久,身得心治之初效也。

  按白雪即玉液之根,黃芽即金液之本。一由無中生有象,一由靜極見動機。「玉爐」「金鼎」,便是白雪黃芽長生之處。惟玉爐中有天然火候,溫溫營養,紫霞乃能飛入金鼎之中,即以神馭氣而成道也。真意不散,火自溫溫矣。

  華池蓮花開,神水金波靜(一作淨)。夜深月正明,天地一輪鏡。

  (鼓注)紫陽《本序》云:「以鉛作汞,名曰華池;以汞入鉛,名曰神水。」即此而觀,華池為命蒂,神水為性根。欲性命渾融,始以汞投鉛,次以鉛制汞。坎宮真一之精,載正陽之氣而上升,氣像似蓮花之開矣;離宮正陽之氣,,隨真一之精而下降,安靜似金波之淨矣。至時之將子,水清金白,而性命神氣兩相渾合矣,故曰「天地一輪鏡」。只在以性合命。凝神入氣穴是也。昔人謂「煉丹無別法,但引神入華池,萬事畢矣」,正是此意。

  (閔釋)心身合一,純乎天理。自然運行,乃得有下手之時也。

  按「華池蓮花開」,神入氣穴也;「神水金波靜」,推性合情也。佛典以蓮花開,為慧光發現。離火中有真水,是為神水,以喻真汞,亦即心也。心地光明,則情識靜伏,金波自靜,金波以喻情識也。「夜深月正明」,是性光顯耀,心月圓明之象,夜半則外境清淨之時也。此時萬景澄清,一輪獨耀,爐火純青,身心如如不動矣。此章蓋言煉己純熟,性光發現之時也。

  硃砂煉陽氣,水銀烹金精。金精與陽氣,硃砂而水銀。

  (彭注)硃砂是液中正陽之氣,水銀是水中真一之精。補離宮之陰,液中採取真一之精。「金精與陽氣」,以陽火煉之,則如硃砂;以陰符養之,則如水銀,非二物也。

  (閔釋)得下手時,極煉極烹,仍以心治身,以身養心以待之,無別法也。

  按,硃砂煉之,即是陽氣;水銀烹之,是為金精。陽氣金精,即在硃砂水銀之中,不經猛火烹煉,則其物不出。此以喻元神與道心,即在識神人心之中。能將識神人心去盡,即能返還元神道心,而得其真宰。即硃砂水銀,亦是一物,同出異名,合之為道。蓋言能保其元神,則道心自見。《悟真篇》曰:「本是水銀一味,周流歷遍諸辰。」即是此意,其比喻甚妙而當也。

  日魂玉兔脂,月魄金烏髓。掇來歸鼎內(一作中),化作一泓水。

  (彭注)太陽木火為日魂,魂藏神,而陽中有陰,陰即月魄。日非月無以生其光,故曰「玉兔脂」,脂從精也;太陰金水為月魄,魄藏精,而陰中有陽,陽即日魂。月非日無以成其體,故曰「金烏髓」,髓從神也。猶硃砂是日中之精,中感月華而生真氣;水銀是月中之華,中感日精而生真鉛。大修行人,上士以神化氣,以氣化精;中士以精留氣,以氣留神。精神渾合,調和於寶鼎之中,則甘露自降,而為一泓水矣。

  (閔釋)交養融和,而身心始化也,夫然後將以觀其竅。

  按,真汞真鉛,是為藥物,藉以成丹者也。而此藥物,陰陽互藏:真鉛,陽物也,是為日魂,而藏於水中,為坎之中爻;真汞,陰也,是為月魄,而藏於火中,為離之中爻。修道者,將此藥物投入鼎內,四大熏蒸,陽氣上升,到崑崙之顛,配合真陰,化而為液,仍歸鼎中,是為還丹。此章以明陰陽互藏,修道者應顛倒陰陽,使歸鼎內也。

  藥物生玄竅,火候發陽爐。龍虎交會時,寶鼎采玄珠。

  (彭注)「玄竅」即玄牝,玄陽而牝陰,總謂之玄竅。人身下田為爐,乃神之所棲,火發於此,故曰「陽爐」,爐上則鼎也。靜極而動,藥物自生,時當採取。得藥之後,苟無火候以烹煉之,其藥復散,玄珠何從而產哉!是必「撥轉頂門關捩子,奪取驪龍頷下珠」。藥即是火,火即是藥,藥火合一,則龍虎交會而胎懸寶鼎,自產黍米之玄珠矣。然必玄竅生藥,方可陽爐發火。若機未至,而先助長,則外火雖行,內符不應,適以自焚其軀耳。大抵神氣和融,則玄竅自見。玄竅既見,則火候自知;火候既知,則龍虎自並。龍虎既並,則玄珠自成,其妙在動靜之間,不差毫髮可也。

  (閔釋)身心純一不雜,化象豁然,尤須一意主持,慎獨是至要也。○前五節,只著力一「靜」字,至此加一「敬」字為主持。「主敬存誠」工夫,其在斯乎!

  按,藥物即是真鉛、真汞,亦即神氣是也。積金實腹以後,方能玄關成象;腹中有藥,玄竅方生也。陽爐者,太極爐也;神氣二者,是藥物、是火。既已玄關成象,自能火發陽爐;一龍一虎,交會於中宮,而產生玄珠矣。玄珠,金丹之別名也。龍屬木,是為木汞;虎屬金,即系金鉛。龍虎交會,亦即金木交並。玄珠有象遂陽生,實緣寶鼎烹龍虎。此章言金木並而結丹也。

  此竅非凡竅,乾坤共合成。名為神氣穴,內有坎離精。

  (彭注)「此竅」即上玄竅,以其不屬有無,不落方體,超乎身心之外,出乎恍惚之間,故曰「非凡竅」。人身上乾而下坤,乾之中爻索坤而成坎,坎居坤位而氣居之;坤之中爻索乾而成離,離寄乾位而神居之。神者,心中之汞也;氣者,身中之鉛也。心為神室,身為氣符,故曰「名為神氣穴」。身中有一點真陽之氣,氣屬離;心中有一點真陰之精,精屬坎,故曰「內有坎離精。」

  (閔釋)身心渾然,靜觀得竅,即非肉體凡身矣。此後更須戒慎身心,勿離勿放,大旨惟必誠其意,克欲從嚴是也。

  按,玄關一竅,為至玄至妙之機關。張祖本章序文,解釋之曰:「能知此竅,則冬至在此,藥物在此,火候在此,沐浴在此,結胎在此,脫胎亦在此矣。無邊旁,無內外,乃神氣之根,虛無之谷。」其言可謂深切著明矣。蓋此竅乃太極之理氣所成,為人性命之根,故曰「乾坤共合成」也;吾人後天身中,已隱而不現,必須藥物到身,結成丹原,而後此竅顯現,故曰「名為神氣穴,內有坎離精」也。所謂坎離之精,即是藥物。葛仙翁《玄玄詩》曰:「乾坤合處乃真中,中在虛無甚空闊。簇將龍虎竅中藏,造化機樞歸掌握。」即此兩章之註解也。玄關一竅之性質,及其作用,已發揮無餘矣。而世人乃於形身上求玄關,不亦愚乎!

  木汞一點紅,金鉛四斤黑。鉛汞結丹砂,耿耿紫金色。

  (彭注)心中一點真陰之精,名曰「木汞」。木數三,內涵真陽之氣為一,故曰「一點」;木能生火,火色紅,故曰「一點紅」;身中一點真陽之氣,名曰「金鉛」。金數四,故曰「四斤」;鉛色黑,金水同宮,故曰「四斤黑」。初以紅入黑,次煉黑入紅,紅黑相投,結成黍米之珠於寶鼎,而「耿耿」如紫色矣。紅與黑相同,其色紫,故曰「紫金色」。然鉛汞非有定物,紅黑有定色,一點、四斤,亦非有定數也。得意者當自知。

  (閔釋)仍是身心渾化,主敬存誠工夫。真積日久,至道大凝之時矣,夫然後快足於心,乃可以清淨自然為運用也夫。

  按,此章再言金木交並,而結大丹之事也。汞,火也,而木汞為火中木液,其色仍紅,東三南二成一五也;鉛,水也,而金鉛則為水中金,其色仍黑,北一西四成一五也。因中央黃婆之勾引,而結成金液還丹,故曰「鉛汞結丹砂,耿耿紫金色」也。

  又按,彭注本為「金鉛四斤黑」,而講者所據本文為「金鉛三斤黑」,「三」、「四」兩字不符。彭注仍照原文載入,以存其真。本文則從講者所據之本,作「三」字,不免兩岐。特附註於此,學者詳焉。

  家園景物麗,風雨正春深。犁(一作耕)鋤不費力,大地皆黃金。

  (彭注)「家園」者,身中之真土也;「景物」者,身中藥物景象也。時一陽來復之際,但鼓巽風,以吹坤土,即引神水以潤華池。及至三陽交泰之時,亦慎不費採取之力,但勿忘勿助,而大地黃芽自土中而迸出矣。謂之金者,言其結成金丹也。

  (閔釋)集義所生之氣,至大至剛,惟以直養無害而已矣。

  按,家即「此般至寶家家有」之家,「家園物麗」,則自有之藥已足之意也;「風雨春深」,則火候已到爐火純青之時也。此時應悠遊自在,勿忘勿助,故曰「犁鋤不費力」,一費力反有害於丹也。迨到脫胎神化,則山河大地,皆成七寶,吾身亦已金光罩身,故曰「大地皆黃金」也。此章言溫養大丹之功。《悟真篇》曰:「要知煉養還丹法,自向家園下種栽。不假吹噓並著力,自然果熟結靈胎。」即此章之解釋也。

  真鉛生於坎,其用在離宮。以黑而變紅,一鼎雲氣濃。

  (彭注)腎生氣,氣中真一之水為真鉛。真一之水,即離宮正陽之氣,氣液相合,氣中收取真一之水。非液中採取正陽之氣,使母子相逢而顧戀,則金隱於水,無由上升。蓋以神馭氣,千古傳心之要訣也。故曰「其用在離宮」,體在坎而用在離也。是鉛既以火而出,水則以黑變紅。藥即是火,但見自三關路頭,以抵九重天上,油然而興,霏然而升,翕然而蒸,靄然而凝,而其氣如雲之濃,上升鼎內矣。

  (閔釋)此承上節,特標身心渾化之工用,全在以心治身之所致也。靜之力也。

  按,真鉛生於坎中,坎本水也,而此真鉛實為水中真火,故曰「用在離宮」。命門真火上衝心腑,與離宮真水相交,其初本黑。黑,水色也,因與火交,黑變為紅,而鼎生雲氣。本文第二章曰「鼎上飛紫霞」,即此至濃之雲氣也。此章以明真鉛之作用也。

  真汞產於離,其用卻在坎。奼女過南園,手持玉橄欖。

  (彭注)汞雖產自離宮,然非得北方之正氣以制伏之,則常欲去人,不得凝聚,故曰「其用卻在坎。」奼女者,汞也;南園者,離也。離中之汞,一見坎中之鉛,則鉛汞相投,將捨離宮,而同降坎位,故曰「過南園」。一過南園,而汞水成白雪矣。「玉」者,像其色之白也;「橄欖」者,像其不方不圓也。

  (閔釋)此復標身心渾化之工用,全在以身養心之所致也。敬之至也。

  按,真汞生於離中,離本火也,而此真汞實為火中真水,故曰「用卻在坎」。當真陽上升到離宮時,即合離中真水化液,而下降於坎宮,而真水真火相交,故曰「其用卻在坎」。「奼女過南園」者,自離而來也。言真汞由南離到坎府,而與真火相交,結成玉液還丹,故曰「手持玉橄欖」。還丹本為仙人所證之果,此為玉液還丹,故以「玉橄欖」象之。此章以明真汞之作用也。

  震兌非東西,坎離不南北。斗柄運周天,要人會攢簇。

  (彭注)震東兌西,離南坎北,八卦之方位。天道運行,無時休息,而斗柄轉移,逐月各指一方,陰陽寒署,不愆其期。人身一天地也,自玄谷上泥丸,復下重樓,以歸北海,謂之「周天」。其斡旋之機,亦由乎斗柄。一年十二月,一月三十日,共三百六十日。一日一百刻,一年計三萬六千刻。一日之功,可奪三萬六千刻之氣。言修丹之士,運周天火候,於一日之內,以一日易一年,以十二時易十二月。攢年於日,簇月於時,惟隨斗柄以為轉運,而東西南北,不必言矣。斗柄一差,則時令乖忒,慎之慎之。

  按,結丹藥物,徹始徹終,為真汞真鉛二物。真汞生自離,離居南方;真鉛生於坎,坎居北位,謂「南離北坎」。然真汞又謂離中木液,木居東方屬震;真鉛又為水中金,金居西方屬兌,故又謂「東震西兌」。其實汞鉛二物,於東西南北並無定位。修道者烹煉鉛汞以成丹,全在中央真意,調和神氣,握定斗柄之機樞,攢簇一年之氣候,運行周天,隨斗柄之所指以為轉移,故曰「斗柄運周天,要人會攢簇」也。

  火候不用時,冬至不在子。及其沐浴時(一作法),卯酉亦(一作時)虛比。

  (彭注)火之為物,太大則炎,太小則冷,要在調和得中,故火必曰「候」。一日有六候,候者吾身之節候。何時之有?吾身靜極而動,在月即為冬至,在日即為冬至,在日即為子時,迎此機而與之俱動,則火候在此矣。大抵一陽升為子,一陽降為午,陽升陰降為卯,陰升陽降為酉。所謂「不刻時中分子午」,非必以冬至為子,夏至為午,兔雞之月為卯酉也。如外丹進火為子,抽火為午,不增火不減火為沐浴,不拘子午,亦不拘卯酉也。

  (閔釋)此二節,統言身心渾一之工用,專賴一真意主持之,靜之力也,敬之至也。其實誠之至,而無息也。真人復示此八十字,不但授學者以運用之柄,且為執文泥像之士,掃除一切丹書眼障而言也。

  按,丹法以子午卯酉為四正,進火退符、溫養沐浴,皆在此矣。所謂「冬至」,即一陽來復,應進火之時;中逢卯酉,應沐浴之時。其實,此為作丹之法度,皆按比象而言。學者不可泥像執文,求之於晷刻之上也。《入藥鏡》曰:「一日內,十二時,意所到,皆可為。」每日十二時,但逢陽生符信,隨時皆可作丹,不必定為年中之冬至、日中之子時也。觀於「活子時」之名稱,可知之矣。子午如此,卯酉可知。學者運行周天,務當循指認月,萬勿刻舟求劍,至負張祖叮嚀之意可也。

  烏肝與兔髓,擒來歸一處。一粒復一粒,從微而至著。

  (彭注)人稟天地真元之氣三百八十四銖,其重一斤。八兩,日之精,故曰「烏肝」,即木液也;八兩,月之精,故曰「兔髓」,即金精也。金木間隔,假戊己為媒娉,用火鍛煉,日生一粒,如黍米大,重一銖八厘。自微至著,積銖而成兩,三十日重三十八銖四絲,三百日重三百八十四銖,方圓一寸而重一斤矣。

  (閔釋)顯言只須身心交合,並無別法運用。但以直養無害,自微至著而已。是由「慎獨」以至「心廣體胖」,其氣將塞乎天地矣。

  按,烏肝兔髓,即真汞真鉛之藥物也。此項藥物,皆由點滴積聚而成。真鉛采自空中,真汞化自身內,用火烹煉以成丹,故曰「一粒復一粒,從微而至著」也。其法有擒來、歸合之二者:擒來即採取封固,歸合即烹煉凝結也。應用吾人巍巍不動之真意以為之。此意,亦即自然神覺。久久行持,方可成功。《黃庭內外景經》曰:「仙人道士非有神,積精累氣以成真。」即此章之解釋也。

  渾沌包虛空,虛空括三界。及尋其根源,一粒黍米(黍米一作如黍)大。

  (彭注)有世界,則有三才;有三才,則有虛空;有虛空,則有渾沌。未有天地之先,渾渾沌沌,渾沌包虛空,虛空括三界。及尋吾身受氣之初,不過一粒,大如黍米。此人生之根源,而修丹者之所當知也。故曰:「有人要覓長生訣,只去搜尋造化根。」

  (閔釋)渾沌者身也,虛空者心也,一者誠也。身包心,心括身,所以至此者,一真意由之也。真意在天地,為造化之樞機,在人身為生化之主宰也。既使由之,仍不妨仍使知之。見得真士工用,其盛大有如此者。

  按,自造化之開基而言,則由無極而太極,而兩儀四象、萬物化生,是即「混沌包虛空,虛空括三界」也。及至原始返終,歸根覆命,道在由萬返三,由三返一,由一歸空,故可謂生於混沌而返於混沌焉。修道者則之,由還虛下手,即於還虛了當。末後粉碎虛空,歸於無極,而大功告成矣。然自始基言之,實由一汞一鉛、點滴積累而成,無異有形世界之起於一也。故曰「及尋其根源,一粒如黍大」也。《欏嚴經》曰:「空生大覺中,如水一漚。發至華藏世界,則以一毫端藏三千大千世界;三千大千世界,歸本於一毫端。」蓋自其分別者觀之,則三千大千世界甚大,一毫端甚微;自其融通者觀之,則一毫端固無異於三千大千世界。其理甚妙,可深長思也。

  天地交真液,日月含真精。會得坎離基,三界歸一身。

  (彭注)心液下降,腎氣上升,液與氣總名曰液,「天地交真液」也;魂為烏精,魄為兔髓,總名曰精,「日月含真精」也。坎屬陰,坎中藏戊,戊為陽土,是陽者坎之基也;離屬陽,離中藏己,己為陰土,是陰者離之基也。會得坎中戊土,基始於陽;離中已土,基始於陰,則身心天地、身中日月,皆由真土為之運用,而三界歸於一身矣。

  (閔釋)坎者,身也;離者,心也;坎離基者,意也。坎在先天居西為魄,至後天居北是魄,已流而為精。今統先、後天,混精、魄為一家者,身也;離在先天居東為魂,至後天居南是魂,已顯而為神。今統先、後天,渾神、魂而為一家者,心也;惟土居中央,會合四象,實為先後天坎離之基。未嘗因先後天而變其所者,意也。惟上士舉意宅身以收心,使身、心、意三者渾歸一處,不貳不息,鞠養成真,以致盛大而能生物,豈非萬物已備於我、三界歸一身耶!此丹道之極工,聖人之能事具矣。○此後四節,乃重申精凝神結之工用,並非更進一層之說,慎勿疑有重立鼎爐之事,為邪說引誤可也。

  按,坎離即是真鉛真汞,換言之,即是真陽真陰、陽氣陰精是也。天地配合,日月交光,皆此二物之作用,故能天長地久,日月永保其光明。人能得此坎離之精而服食之,則可長生久視,而宇宙在乎手,萬化生乎身,故曰「三界歸一身」也。三界即欲界、色界、無色界,亦即天、地、人,亦即是精、氣、神也。

  龍從東海來,虎向西山起。兩獸戰一場,化作天地髓。

  (彭注)心中正陽之氣為龍,木能生火,震屬木,故龍從東方來;腎中真一之精為虎,金能生水,兌屬金,故虎向西山起,若使龍吟雲起而下降,虎嘯風生而上升,二獸相逢交戰於黃屋之前,則龍吞虎髓,虎啖龍精,風雲慶會,混合為一,而化為天地之髓矣。

  (閔釋)此溯言下手時,身心初得渾凝之象,非實有戰象也。此言「戰」者,言人從後天欲復先天,必須天人交戰一場。天定勝人,則情魔滅盡;人定勝天,則理障消融。然後天人渾合,身心乃得渾化耳。○按紫陽本《序》云:「心之猖狂如龍,身之獰惡如虎。」此節言「龍從東海來」,乃心家之魂也;「虎向西山起」,乃身家之魄也。其實即本《序》所云「身中一點真陽之氣,心中一點真陰之精,謂之二物」,即此兩獸也。本《序》又云:「心屬乾,身屬坤。」此節言「戰一場」者,即陳泥丸云「以制伏身心為野戰」是也。言「化作天地髓」者,即「天地日月軟如綿」是也。彭居士忘卻先天坎離本位,率從後天探象,故落出心、腎、震兌等字,殊非本旨。應從本《序》改注如此。

  按,龍者,汞也,心也,神也。以人心易動,飛揚而不易制,故以龍呼之;虎者,鉛也,身也,氣也。以人身多欲,猖狂而常咥人,故以虎名之。東為震而屬木,西為兌而屬金。丹法驅虎從龍,乘龍制虎,是為龍虎相交;以其為東龍西虎,故又為金木交並,在中央戊己之宮,惡戰奪鬥。少焉東龍西虎俱死歸厚土,化為天地之真液,日月之真精,而結成還丹矣。是為大藥歸爐,煉化金液還丹之象。《悟真篇》曰:「西山白虎正猖狂,東海青龍不可當。兩獸捉來令死鬥,化成一片紫金霜。」所謂「天地髓」,亦即是「紫金霜」,還丹之法象也。

  金華開汞葉,玉蒂長鉛枝。坎離不曾閒,乾坤經(一作今)幾時。

  (彭注)金花本真鉛,借汞成胎;玉蒂本真汞,借鉛成形:人身汞為神,鉛為精。「金華開汞葉」者,恍恍惚惚,水中生神也;「玉蒂長鉛枝」者,杳杳冥冥,火中生精也。得訣者,坐至金花顯露,玉蒂滋萌,則鉛汞之枝葉已茂。此正宜採藥進火,使坎離遠行於東西,乾坤周回於上下,一往一復,一升一降,如環無端,不可有頃刻之停。蓋未得藥時,須要認汞葉之開,與鉛枝之長。既得藥後,又要知往復之妙,升降之宜,方為始終兼盡,而聖胎圓成矣。苟乾坤坎離不循環於十月之中,則鼎器藥物暫得竟失,金花烏保其不謝?玉蒂烏保其不凋耶?

  (閔釋)此節標示,全在真意主持,務使身心刻刻交融,無一絲毫間斷。惟以心體乾道之大健,以身由坤道之大順,自然周運不息,將復坎離而為乾坤矣。更不必疏明震兌艮巽,復障心目。下節即申明取填之說。

  按,花葉蒂枝,皆為一本所生。「金華開汞葉」,是一坎一離,水中起火也;「玉蒂長鉛枝」,亦是一坎一離,火裡栽蓮也。學者積久修持,先由小周天玉液還丹,結成內丹;再過大周天金液還丹,結成大丹:也不出一坎一離,一乾一坤之作用。譬之華葉枝蒂,同生一本,無有二體也。既過大周天,功圓行滿,則可長生久視,與天地同其壽,日月同其明,所得坎離作用之結果,可永垂諸不朽。有此乾坤,即有此坎離也。且也六合之內,荒古以來,大至宇宙開基,小至朝菌夕蚓,何莫非陰陽所陶鑄,即不外坎離二者之作用。大覺金仙,則其作用之最神者也。故乾坤有時入於混沌,金仙可以超混沌而長存,太上已經七次混沌,歷過七劫而無恙。至今日之乾坤,則早非昔日之乾坤矣。故自其變、不變者而言之,可謂乾坤曾幾何時即須歷劫,而大覺至聖之坎離作用,則永永不曾有間息也。《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見《易·乾卦》)不息則久矣。

  沐浴防危險,抽添自謹持。都來三萬刻,差失恐毫釐。

  (彭注)一年十二月,共計三萬六千刻,攢簇一日之內,十二月之中。十月行火候,陽生則採藥於子宮,而使之逆升,謂之抽鉛;陰生則退火於午位,而使之順降,謂之添汞。其餘兩月,卯月益水安金,酉月行火止水。只行水候,不行火候,謂之沐浴。以卯月生中有殺,酉月殺中有生,防火之太燥而有危險也。除兩月六千刻,止十月三萬刻,故曰「都來三萬刻」。三萬刻工夫,毫釐有差,則陰陽差互。惟既防危險,又知謹持,專心致志,於一圈之中,與動俱現,與靜俱隱。期年可以養成嬰兒,而為超脫之仙矣。

  (閔釋)惟是主敬存誠,斯其為物不貳。苟有用之者,期月而已可也,故曰「都來三萬刻」也。差失之恐者,只須純一無間,三萬刻中無一息之停,非有別項差失可慮也。《易》曰:「不恆其德,或承之羞。」(見《易·恆卦》)是所恐也。

  按,丹道有「子午抽添」、「卯酉沐浴」,以進陽火抽鉛,以退陰符添汞,是宜謹慎將事焉。及至時逢卯酉,刑德臨門,陰陽各半,即須沐浴以防危險,而免差池。吾人於合丹火候,有最要之訣在也。凡人情識用事,當夫外景現前,必易惹起情想,或生喜悅,或生驚怯。時逢沐浴,仍宜含光默默,不起情塵,就以中央真意為我主宰,退識神而用元神,任其自然,不識不知,順帝之則。《大學》曰:「安而後慮,慮而後得,其嚴乎!」《入藥鏡》曰:「水怕干,火怕寒。毫髮差,不成丹。」三萬刻中,應時時戒慎,以防有失也。

  夫婦交會時,洞房雲雨作。一載產(一作生)個兒,個個會騎鶴。

  (彭注)夫婦者,身中真陰真陽也。真陰真陽,得真土為媒娉,結為夫婦,洞房交結,雲騰雨施。一年之內,十月懷胎,兩月沐浴,胎兒氣足,產個嬰兒,便跨鶴自泥丸宮出矣。九載生九個,故曰「個個」,千百億化身,非真有九個也。嬰兒為孩,亥子交會,合為「孩」字,此結胎下手之要也。

  (閔釋)夫即乾也,婦即坤也,洞房即「非凡竅」也。發明第七節大旨,總言身心得意,以擒以制,而混化之,以與天地參,皆至誠之一用也。譬諸夫婦,得媒以婚以嫁,而交會之,以生育嬰兒。此特由「非凡竅」生,得非凡兒,全在逆之斯仙耳。不若世間夫婦道,順之成人也。今再為揭喻一說:真土為意,譬諸媒也;真鉛為身,譬諸夫也;真汞為心譬諸婦也。得媒合夫婦,以成室家,譬諸舉意混身、心,而凝至道。然耶?否耶?敢以質諸夫子!

  按,世間男婦配合夫婦,二五媾精,順而生人,此凡道也,而仙道亦有似乎此。應以離宮奼女,配合坎府金公,送入洞房中黃之室,使之相親相愛,為雨為雲。因而靈藥得配,凝結聖胎,溫養十月,氣中神全,生產聖子神孫。他日逍遙騎鶴,入地通天,皆此聖子神孫之事也。《悟真篇》曰:「金公本是東家子,養在西鄰寄體生。認得喚來歸捨養,配將奼女結親情。」又曰:「奼女遊行各一方,前行須短後須長。歸來卻入黃婆捨,嫁與金公作老郎。」亦是此意。張祖以順行喻逆修,以人道明仙道,使學者易於瞭解,可謂「佛口婆心」。學者應深思而熟玩之也。

  《四百字》都二十篇,通篇一貫,以「坎離精」為主。而坎離精生於玄竅之中,即是鉛汞藥物。又由虛無寂靜而生,必身心寂然不動,而後玄竅始生。徹始徹終,在此二句,讀者不可忽略。

  第十講

  虛中生陽靜極而復

  不採而采要知止足

  肝藏魂,魂即中陰也,入我中宮神室,為我主人。夜藏於肝,目雖閉而不漏,而神仍動,故晝有所思,夜必有所夢,蓋靜為魂,而動為神,肝屬木,為東方生生之氣,木性主動,惟動方能生化。夜之夢也,其人膽怯,則夢遇驚險;肝木上炎,則夢多煩擾而夜臥不寧:此皆神魂不安之所致也。欲有以安之,莫若不藏之於肝,而藏之於腎。腎,水也,為坎,坎中本有元神,識神併入其中,使居至深之地,故稱「秉心塞淵」。夜藏於腎,即等藏於耳。耳與腎通,腎為耳之內府,耳為腎之外府。孫悟空藏金箍棒,不用則變針而藏之於耳,與藏之於腎一也。倘能調息,而心息相依,則藏神於耳,在內入耳,在外為真土。古謂「耳聽無絃琴」,又曰「耳聽鈞天大樂」,又曰「妙音觀世音」、「梵音海潮音」,皆心息調和後,耳內所聽得之妙音也。下手做工夫,此為最要。孫悟空,元神也;金箍棒,元氣也,神氣相合,而藏於耳。蓋耳目可以動靜分,目是動,耳是靜。醫家以耳後為「命門」,因耳通「命門」之故;目前為「風門」,風門即浩氣之門也。氣由耳出入,即為仙,相法曾有此說。耳門為「風門」,腦後為「風府」,修道者有「腦後生風」之事。「風府」為助氣之府,呼吸氣以到此為「風府」。《西遊記》觀世音菩薩,賜孫悟空「叫天天應,叫地地靈」,以三片楊柳葉變作三根「救命毫毛」,放在行者腦後。所謂「叫天天應,叫地地靈」,即呼接天根,吸接地根也。楊為柔木,即巽木也;三為《乾卦》,三根毫毛,即元氣也;放在腦後,即取坎填離,變《離卦》為《乾卦》。此事在收復龍馬以後,龍馬即真息真意也。唐僧得龍馬,方可往西天。「終日乾乾」,即真息開闔。三根救命毫毛為乾,亦為真息,龍馬亦是真息。初做工時,應由喝音入耳入手。觀世音菩薩得道,非由觀心,實以觀音而得道。不特觀世音,即諸佛亦多以此而得。故文殊菩薩曰:「匪為觀世音,我亦從茲證。」

  觀音何以為女相?《黃庭經》曰「耳為妖女」,因耳主靜也。夫離為中女,坎為中男。耳亦為坎,何以為女?不知坎屬水主靜,亦有女性,所以耳為嬌女,觀音現女相。《清淨經》曰:「天動地靜,男動女靜」。男象天,女象地。亦取其靜也。神魂歸耳,則心自靜矣。另有一附屬之事應講者,魂藏於肝,肝連於膽,膽藏識,有識者膽大,無識者膽小。肝膽皆屬木,魂藏於肝,而會膽之識,為識神,肝膽一也,所以曰「五臟」。膽為髒,亦為腑,就人身而論,膽居虛危之地。呂祖曰「虛危穴」,又曰「進火工夫牛斗危」,此穴在身內為膽下,身外為陰蹺。陰蹺及膽,皆虛危也,肝膽相隨。茲以略圖明之。

  《參同契》曰:「旋曲以視聽,開闔皆合同。」現在講修道者,有「合一會同善社」,即用「合同」兩字。後天教言,合同義亦在此也。「其次致曲」(見《禮記·中庸》)之「曲」字,即「旋曲以視聽」之「曲」字也。視聽歸一,自開闔合同,合同由旋曲而來,即收視返聽於玄牝之門。曰旋曰曲,即視聽於斯,而主之以神也,開合即在此矣。「離氣納榮衛」,即收視也。不見外物,而歸於「榮衛」,因之「坎乃不用聰」矣。曲者車一也,「旋曲以視聽」,即觀音之意,如此方能得真息「開闔」之「合同」。道藏中有《洞玄靈寶定觀經》,「靈寶」者,在天為靈,在地為寶。靈寶在人曰「神」,神即天之靈,地之寶也。曰「定觀」者,惟定方能觀,即觀妙、觀竅之謂。起句曰:「夫欲修道,必先捨事。」捨事者,「外事都絕」之意,「外事」即七情六慾也。至忠孝節義,則誠中形外,根於天性,不是外事。「外事都絕,無與忤心。然後安坐。內觀心氣。」「安坐」不是色身打坐。元神不出於竅為坐,攝澄煩惱為安坐者,本心不起是也。本心是天心,道心,元神本心不動為安坐。坐字二人傍土,古字兩口夾土,皆是一陰一陽。陰陽生於真土之中,以真土和陰陽即為坐。本心不起,煩惱屏絕,方可靜觀,務令安靜。觀者唯滅動心,不滅照心;動心即識神,照心是慧光,元神即是真空。慧照長明,乃不起念,謂以慧劍斬魔,魔即邪念妄意也。但凝空心,不凝住心,凝住心即著相矣。《金剛經》曰:「應如是降伏其心。」又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心不著即無所住矣,亦即道心。《金剛經》語與《定觀經》語同意,即是去「四相」。四相滅即「無住」,無住之心,即是道心,是真意。《定觀經》下文,皆解此意,可參觀之。心應以無事為真宅,有事為應跡,所以常靜常應。靜即「寂然不動」,應即「感而遂通」也。先做寂工,方能應矣。

  佛家常語曰:「眼觀鼻,鼻觀心;心會意,意會心。」觀鼻即是止竅。又《楞嚴經》佛告詢陀羅尊者曰:「鼻端有白,汝其觀之。」「鼻端有白」,即直下承當之意;「白」者,「虛室生白」之白也。至靜極時,方見鼻端白氣;鼻端見白即觀之,經三七日,可以得道。如鼻端無白,應先求白;眼觀鼻者,「汝其觀之」之意。「鼻觀心」之觀字,應讀去聲,觀者空也。「鼻觀」即鼻下虛空,即鼻下虛空之心也。「心會意」者,心會真意也,真意即是天心。還虛由垂簾凝耳,緘舌調息下手,即《參同契》「經營養鄞鄂」之意。「經營」實為凝神成軀也,由一點而積久光大,遂能凝神以成軀。心為「靈山」、「靈台」,靈台下有「靈沼」。靈台即「絳宮」「應谷」是也,靈沼即兩腎中間之「命門」。「靈台」「靈沼」,與民同樂,「民」即《大學》「在親民」之意。《詩經》此章(見《大雅·靈台》),含有修真之意。又「定之方中,作於楚宮」,亦為守竅,「楚宮」為南方、離方,其中虛空。「揆之以日,作於楚室」(見《詩·墉·定之方中》),觀此「日」字,更可明瞭矣。五經多修道寓言,後人不覺故耳。

  還虛之工,即經營「靈台」後,築「靈沼」之事,取坎填離也。前為九還,後為七返;不過還虛時之九還,與真正大還,稍有不同耳。大還為乾坤相交,九還為金木並;陽氣到身充足,內則水火自交,即七返也。水火金木,皆不離土,所以從土下手,須先得真意。土為水之堤防,火亦由土而制止,亦以土為堤防也。水無土則濫,火無土則猛,必用土以調和之,而水火交。金本土生而成,木則生於水而長於土。金木本不交,由土勾引,乃可相交。故必二土成圭,始得內而水火自交,外而金木相並,內九還而外七返。火為神,水為氣,水火交亦即神氣交也。必得土為堤防,內之神氣始固,以土有制止水火之功也。金木外生,金為虛空中陽氣,因土之真空而生,由我後天中返出之先天氣也。木為本性元神,靜極而復。金木由外土成立,水火由內土成立。外而金木並,內而水火交,實由內外兩土,內外兩空也。外忘其身為坤土,為外玄牝;內忘其心,而一念不起為淨土,為內玄牝。古云「念頭動處為玄牝」,即不起一念而純淨之內玄牝也。其象如空○,即內玄關也;外忘其身而純坤,其象亦如空○,即外玄關也。得此兩玄關成立,而七返九還之功可成矣。學者不能到身心兩忘,內外交修之地,可先從外純坤做起,後到內純淨地步。外純坤做工之效驗,為虛中還陽,其初一點微陽到身,四肢酥麻,漸漸全身酥麻,陽氣充足,外陽勃舉;做到內純淨,為返我元神,陽動而能覺、能采、能封、能煉,自然火候,不假人為也。淨土即《西遊記》之沙悟淨也。先外身純坤,得一土為戊土;後內心純淨,得一土為己土:二土合而成圭,為沙悟淨與寶杖。《西遊記》先得悟空,後得悟能,最後得悟淨,即此意也。

  還虛工夫,中有九還,陽氣到身,微覺有動,即其機也。欲得真正九還,須待真陽感到身上,陽氣充足。呂祖曰:「七返還丹,在人先須煉己待時。」時即「活子」、「活午」也。七返還丹,即七返九還之意;煉己即煉己還虛也。煉己者煉己土,以取先天戊土,由虛空中取得真陽。惟陽一瞬即變,須有法使之留住。既由還虛招攝陽氣前來,須有法採取此陽。此為先天大道,要必先入混沌之境,而後得之。先天,為天地未生人物以前之境象,必由混沌以返太極也。至末後粉碎虛空還虛,則尚在混沌之先,為天地未開闢以前之境象。所謂「像帝之先」(見《老子》)即先天之先天也。最初還虛之先天,是由兩儀返太極,末後還虛,先天之先天,是由太極返無極,是之謂「先天大道」。先天者,一也。神氣合一,亦即陰陽合一,混混沌沌。若由一而二,則由先天入後天矣。先天之道,在會三歸一,其初即三家相見:神一也,氣二也。玄牝之門三也。以心中之神,與身中之氣,合在一中宮玄牝之門,是即三家相見,會三家為一家,而混沌成矣。先天之道,始終在會三歸一,神氣相合,乾坤坎離相交。於是發生造化,是即真土真意發生之時也,方能招得外來先天之一氣,是即「一畫開天」之象也。然則真意真土,究如何而成立?其道在一念不起,一意不散,方可得真意真土,此即《金剛經》所謂「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是也。

  初學未易到此,要在先求誠意。誠意亦未易做到,則有「其次致曲」工夫。下手在專一,自能一意不散。一意不散在外也,與在內之一念不起有別。專一者,即視於斯,聽於斯,調息於斯,專住於一而不分之謂。調息即觀息,有止觀之義,此中又有刻漏武火。刻漏者,有點滴之數也,亦並不是以數記息,即「喝音入耳」之意,以耳聽息,即點數也,如刻漏之一點一滴,須以耳聽之也。仍為觀音之法。不過略取其意,也非以數目暗記其息也。《悟真篇》曰:「眼見不如耳見,口說爭如鼻說!」眼、耳、口、鼻,同歸一意,方歸於一。「旋曲以視聽」,首尾武,中間文,始用武火,即以耳聽息,有一點微意之謂。所謂「專一」、「致曲」,皆一事也。不是守一竅,不是用口,亦不由心意,以神發縱,由耳聽息之謂也。自然心息相依,神氣相合,而一意不散矣。語曰「知而不守是工夫」,蓋謂「抱一」而非守一。抱者,以兩耳回合相抱之意。若以意相守,即落存想;想即生念,而不能空矣。「喝音入耳」之說最妙,試細參之。

  《參同契》曰:「旋曲以視聽,開闔皆合同。」「合同」即調也,即一開一闔、勻調之意。「為己之樞轄」,樞者,門樞也;車有車轄,轄中有一木,木中有釘,使轉動不落樞轄,即不散之意。以耳聽息,方能開闔合同,勻調不散,有如樞轄。五官皆入氣中,識神不至外馳,「動靜」皆如此,而「不竭窮」矣。至此方能「離氣入榮衛」,榮衛即氣血也。氣聚而通耳,亦可不聽外來之聲,「兌合不以談,希言順鴻蒙」,而神自不散。「寢寐神相抱」者,靜中之神氣合一,神宰氣而行也;動靜皆虛,而歸混沌也。「覺悟候存亡」者,時至神知,而能覺悟,知「活子」之臨,而以不採采之也。坎中「真人」「浮游」「而守規中」,時時或上或下,或出或入,元神上下於三谷,黃庭一路皆玄關。從玄牝之門,到陰蹺一竅,皆為「規中」,上下有兩「中」字。上下兩中,連貫以一,即「吾道一以貫之」(見《論語·裡仁》)之意也。如此之一意不散,方能一念不起。若有意守玄牝之門,念仍續起不止也。此非用「聽」字不為功,唯聽則可一念不起也。「命」字從一、人、口、耳四字而成。口耳合一,方能得命。口耳相並,即以耳聽息之象。通都大邑,都邑皆從耳字,觀世音由耳入道,最為正道,耳之重要可知矣。耳為坎,口為兌,兌為少女,亦為金。曰「求之於兌」,曰「陷入坎中,而求之於坎」,皆以求金也。《坎》、《兌》兩卦,三陰三陽,坎兌要變為乾坤,成《地天泰卦》。以《兌》之上爻,為《坎》之中爻,即為《泰》矣。泰者,「宇泰定」也。從還虛如此做去,方有把握。

  初時陽生甚微,到身時能覺悟否未可知;到身時能悟知,即為覺矣。《坤》之上六,「龍戰於野」,為靜極、陰極之時,陰甚而陽將生,其機極微。及陽生為《復卦》,陽在地中,不能採取,故《乾卦》為初九,即《復》之意。今就《乾卦》解之:初九,陽藏於下,正「潛龍勿用」時也。陽雖已動,其機甚微,故藏而不見。謂之「勿用」。藥尚嫩也。陽由地下而復,雷動地中,時為冬至,故「潛龍勿用」,陽在下也;九二,「見龍」,為《地澤臨》,潛藏之陽氣,出而在田,田即「丹田」也。既到玄牝門,是將感到身矣。德施普也,謂有明德之氣,如雲行雨施。到此即須招攝而留之於身,用火逼金行之功,使之滿足,即《乾》之九三是也;九三,「君子終日乾乾」,乾乾,陽也。「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到此須加工採取矣。采以不採之采,故有朝乾夕惕之義。乾之對面為坤,應周流六虛,以純坤為體,須定、忘二字工夫。定者,定於一也;忘者,即忘身也。覺有一點陽氣,到於四肢之時,應定於一,即九二「在田」之時。定於玄牝之門,定應稍著力,而萬不可著身。定於外方可生足陽氣,定靜之功,為學者常行之事。「終日乾乾」,以光大之耳,陽足,即九四之爻矣。「潛於淵」者,命門之陽也;外來之陽與命門之陽相接,合同類而感通也。所以用「武」字者,在命門中原有先天陽氣,合而一之,斯有大作用出矣。即陽氣上升於鼎,而填滿離宮之事也;能填離即得明德之氣,而採到真陽矣。不定在外,則九三不能生陽;不能忘身,則九四不能感合命門之陽。倘忘身而或略生他念,或喜或懼,則所生陽氣,仍可走失。須大忘全忘,方能到得九五。既到九五,則因外來陽氣至足,衝動命門兩腎,而外陽勃舉矣。且又上衝心府,而覺知矣。此時採藥歸壺,天人合發,故有「飛龍在天」之象。天、乾,頂也,陽氣上升,填離成乾之謂也,仍宜以坤為體,以乾為用,虛心采之,否則到上九,而「亢龍有悔」矣。九五之陽,正不老不嫩,應即採取。所謂「採取」者,乃不採之采,不取之取,念頭不動,身心兩忘,方能「美在其中,而暢於四體」矣。如稍有一念一意,則陽氣未到即去,已到即化,化者,化後天也。陽氣到身,溫然生春,溫而不熱;至化則發汗而熱,變為後天矣。蓋采時恐去,取時恐化。陽之到也,初而四肢酥麻綿軟,繼而全身酥透。初到身為活子時,既到而吾心覺知,為活午時。活子屬氣,活午屬神。所謂「時至神知」,活子一到,心神覺知,已為活午時矣。學者還虛混沌,為知白守黑;覺知活子活午,即藥產神知;既知時至,務須定忘在外,萬不可著於心身,此為最要最要者也。

  陽到時雖身體舒適,猶似綿軟,而四體端正,仍如山嶽,巍巍不動,及於酥麻透體,欲忘而不能忘,直接發生作用,使我要忘忘不了,此時節須止火矣。其初刻漏,武火也;到定時仍有為武火之意;至忘身時,則文火也;止工時,止火也。至此時,已工行一度,可雲採到取到,應即起而散步,或微微吟詩,或輕輕讀書,萬不可接續再做,此為最要而不可忽者也。止火,即封固也,不然則陽氣發熱而走矣;發熱發汗為走藥,此最忌之事也。陽亢則又化陰,所以「有悔」也。於此可別為三種工夫:第一武火為「採取」,第二文火為「溫養」,第三止火為「封固」。此三種從古上真,最為秘密,而不肯輕談,余今洩之,幸勿忽也。最初下工採取封固,而得微陽,日積月累,金氣滿足,真陽旺盛,外腎方舉。即應聚火載金,駕動河車,過關上崑崙,而「利見大人」焉。此即小周天也,與大周天之作用不同,後當詳細述之。

  凡做九還工夫,其水源必須至清。亦有人以夢中陽舉,至醒時因其舉而做九還工夫者,此實不可。何則?以夢中至醒時之間,有他念否未可知。故必有法,使睡夢中能身心兩靜,方可用之。蓋一有他念,則水源不清,而不可用矣。辯水源清濁,為修道者最要之事。如有水濁之慮,不若棄而不用之為愈矣。此中詳細,後當細述之。

  先天大道,始終在還虛。以虛感虛,全為虛裡工夫。丹法共分三品:

  上品:無卦爻,無斤兩,無火候。有採取,無法度。

  中品:無卦爻,有斤兩,有火候,有採取,無法度。

  下品:有卦爻,有斤兩,有火候,有採取,有法度。

  上品以定、忘,為全始全終工夫,並無火候;守中抱一,即其火候也。虛裡還虛,身內身外,自然感應,其工夫全不落於形相也;中品則有、無參半,比上品已著相矣;至下品則全有形相,須按定法行持。故上品,上士可行之,一年可成;中品,中士行之,三年有成;下品,下士行之,成不成未能定焉。即幸而有成,亦甚費歲月,多為終身無成者。蓋其法為「安樂法」,只能卻病,而並不能延年。中品尚可進道,其工夫先、後天兼用,不易求效。至下品則完全在後天形身上做工夫,比中品更下矣。今日講丹法者者,大半為中、下二品工夫,修道者亦不可不知也。先天大道,卻不在此三品丹法之中,惟與上品多有同者。其工夫要甚簡易,得之只在片刻。蓋火候工夫,妙在能攢簇。攢簇一年於一月,一月於一日,一日於一時,轉瞬即一周天。只要能守住定、忘、止三字無誤,必能得之。至中品則夾雜有後天在內,兼用意覺,即已著相,而半在身上。則末後還虛,不易超脫,難於煉心。工夫做得甚合法度,充其量不過一地仙而已,以其工夫多在色身之上故也。至下品,則最高能成人仙,多為卻病保身之法,去仙更遠。唯上品乃為神仙也。

  今吾所講者,為道家最上一乘、無上至真之道,即先天大道也。以太虛為鼎,太極為爐,清淨為丹基,無為為丹母,性命為鉛汞,定慧為水火。定即是水,定中生慧,即為慧中發火,窒慾懲忿為水火交,以定然後能慧故也。如《易·艮卦》之詞「君子以懲忿窒慾」。性情合一,為金木並;以洗心滌慮為沐浴,即大忘也。存誠定意為固濟,戒、定、慧為三要,如佛家無異,修者修此三者而已。中為玄關,明心為應驗,見性為凝結,天、地、人三元混一為聖胎,性命打成一片為丹成,身外有身為脫胎,打破虛空為了當。此最上一乘之妙,至士可以行之,謂之「圓頓兼修」、「功滿德隆」、「直超圓頓」、「形神俱妙」、「與道合真」。吾人所做之工夫為漸法,而所修者為「圓頓雙修」,殆由漸以頓悟圓通也。至所說上、中、下三品,皆為漸法,漸法即權法也。因人而施,異其授受,其中年齡大有關係。因人到六十四歲之年,卦氣盡矣。卦氣既完,陽已無餘存者,最上之道,不能即修。必須先習漸法,去其色身之病,而能延年,漸復真陽,方可授以最上一乘之道。漸法三品中,尚有上品,可以成道,中品卻病延年,下品僅足去病,今日普通外間所講之道,皆為此漸法三品。最上一乘,知者鮮矣。漸法三品中,上品以天地為鼎爐,陰陽為化機,鉛汞銀砂土為五行,日月為水火,性情為龍虎,念為真種子。既以念為真種子,所以有心,非無上妙道,以無為主也。有心,所以有存想之法,先須存想「山根」(據《性命圭旨》),以心煉念為火候,息念為養火,含光為固濟,降伏內魔為野戰,身心意為三要,取其體也;天心為玄關,取其用也,情來歸性為丹成,和氣熏蒸為沐浴,乃上乘延生之道。其中與中乘相似,上士行之,始終如一,亦可成道,不過非金仙之道而已。

  中品與此不同,更著相矣:以乾坤為鼎器,以乾為首,坤為腹故也;坎離為水火,即心腎是也;烏兔為藥物,心氣腎氣相交是也;精、神、魂、魄意為五行;身心為龍虎,氣為真種子,一年寒暑為火候,法水灌溉為沐浴,內境不出,外景不入為固濟,太淵、絳宮、精房為三要,以泥丸為玄關(大小相交之中如點之外是也),即內虛空是也,在人身上有形之處也;精神混合為丹成。此中乘養命之法,與下乘大同小異,功成可以作人仙,而長生久視。

  此種丹法,現在講者最多。除旁門之外,集會傳道者,多系此種。鐵嶺孫君所傳,則上品也,觀其書而知之,因採取時有作為形相也。尚有下品,更難成矣。以身心(自己的)為鼎爐,精氣為藥物,完全是後天之物;心腎為水火,五臟為五行,肝肺為龍虎,精為真種子,以年、月、日、時行火候,咽津灌溉為沐浴,口鼻為三要,腎前臍後為玄關,五行混合為丹成。此乃安樂之法,與上三品稍稍同,而作用處有別。弊在以「還精補腦」一語,像言而實做之,且有用夫婦雙修者,,以自己夫婦為限,尚與造孽者不同。以腎前臍後為玄關者,做工夫之法,由呼吸入手,用意吸氣,至臍後腎前之處,使氣在其處迴旋凝結,此其則也。下品丹法,最要者在忘情,如能忘情,亦可養命。只恐不能忘情,則非特不能養命,恐反促命矣。

  中品採取有法,以氣為真種子。當氣動陽生,即陽舉之時而採取,因用烏兔為藥物,故左手捉著金烏,右手執住玉兔,又「左捏青龍頭,右捉白虎尾」,亦為養命之道,能做好亦可長生久視。惟上品與最上一乘相似,可以成仙合道。以天地為鼎爐,仍守空字,以念為真種子,煉念成意為藥。先用止念工夫,念去得真意為真種子。煉念為火候,息念為溫養,與最上乘「虛心」二字不背。不過煉念息念,即存想之法,凡講存想者,皆如此也。定在一處,堅一念而修,可以成地仙;因恐水源不清,成金仙則不易耳。茲更就上、中、下三品之玄關,分別列之如下:

  上品:玄關在上(泥丸山根)之虛竅及天心為玄關者,陽動時為天心。

  中品:玄關在中,臍下一寸三分臍後腎前為玄關。

  下品:靈關在上修性,山根為靈關。玄關在下修命,命門為玄關。

  就佛家論,可以修成阿羅漢、聲聞、緣覺之果,以其指念為真種子,未能滅盡定也。至先得阿羅漢,由羅漢修成菩薩,由菩薩修成佛,及「立地成佛」者,皆非修最上一乘,不為功也。其經兩重階級,乃成佛者,仍因本源不能歸空,所以如此遲遲者。今日講火候,特將道佛之階級等等,略為說明。諸君將來見講道者,聽其言,觀其書,即可知其為何品何乘,而不致誤入歧途,於修道者有裨也。最上一乘,先天大道,為三教同一之法,所謂「只此一乘,余二非真」是也。歷來成聖、成佛、成天仙者,皆由此入,皇天無二道也。

  丹書所講火候,包羅三品而言。故說先天,而又引證後天之象,更申述曰「像言」。一面說「虛中採取」,一面云「有所作為」,分別甚著,在讀者善讀善用之耳。此所以修丹者,不論何品,皆講《參同》《悟真》也。吾講之「酥麻」二字,邱祖謂之「酥綿」。邵子曰「三十六宮都是春」,白紫清曰「骨肉融和都不知」,亦酥綿景象也。還虛時,虛空中所生陽氣,能到我身,其間有感應之理焉。蓋我已虛極靜篤,成純坤之體,則內外兩靜,杳杳冥冥,不特空其身,又已空其心。亦非略空,實已空極。陽氣無空不入,恍恍惚惚,內感外應而來到我身,殆全屬恍惚杳冥發生之作用也。《無上玉皇心印妙經》講之甚詳,後當詳細述之。

 

http://www.taolibrary.com/category/category76/c76033.ht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lichen1943 的頭像
    lichen1943

    oooooooooolichen1943的部落格

    lichen194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