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chinapage.com/big5/science/hw2.htm
公告版位
天理良心就是真正的我 天理良心就是我的真智慧
凡將心求法者為迷,不將心求法者為悟。不著文字名解脫;不染六塵名護法;出離生死名出家;不受後有名得道;不生妄想名涅槃;不處無明為大智慧;無煩惱處名般涅槃;無心相處名為彼岸。迷時有此岸,若悟時無此岸。
目前分類:經典 (153)
- May 09 Fri 2014 19:19
上古天真論
- Apr 27 Sun 2014 00:42
《莊子》外篇——田子方 [轉貼]
http://www.youtube.com/watch?feature=player_detailpage&v=-SYi9uOCoP0
漫畫莊子--田子方序言、魯國只有一個儒者、百里奚養牛、真正的畫師
- Apr 26 Sat 2014 22:47
佛說觀普賢菩薩行法經
- Apr 17 Thu 2014 23:11
無念為宗,無相為體,無住為本.
- Apr 08 Tue 2014 19:24
禮運篇大同章; 禮運大同經-----至善法王
- Mar 14 Fri 2014 18:07
佛說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經
佛說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經目次
- Mar 14 Fri 2014 13:42
《仁王般若波羅蜜護國經》
- Mar 12 Wed 2014 15:09
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三十五十地品第二十六之二
- Mar 12 Wed 2014 14:59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三十四十地品
- Mar 08 Sat 2014 13:22
心經的智慧-2
引用自http://inlonginghome.pixnet.net/blog
........人生的道路上面充滿著抉擇, 可以說分分秒秒都在做著各種抉擇, 說穿了怎樣或許都是可以的勝過都不抉擇, 因為怎樣的抉擇都可以從中吸取經驗與教訓, 就算是錯誤的路子, 它也能回饋您"相當", 就看當事人能領悟多少的問題, 但是相較起來, 自然是有比較明智的那種抉擇, 那就是在看人的智慧差異了. 記得佛陀與眾菩薩前往接受供養行經的路上遇見了"一坨不起眼的土堆"的故事, 這故事的內容請看以下製片所有權人所分享的youtobe 影片就可以知道這個殊勝的故事. 有時候自己或者他人的人生境遇或許會呈現為'ㄧ坨不起眼的土堆" 那個相, 但是一陀不起眼的土堆, 可以不只是土堆, 多少的殊聖經文也因為不被真正瞭解與奉行, 好好的被安置在高大的華麗的廟堂之上, 這看似美麗壯闊的廟堂裡面恭敬安置著所有經文法典與各種象徵性的標章或者偶象, 但那供俸的裡裡外外的人們沒有照著經文的法在心口行, 這華麗的妝扮使得真正求法的後世更加難以照見真章, 因為華麗的表象之故.反而成為了真正的土堆....不過是一個個漂亮的土堆. 這不起眼的土堆的故事何其玄妙, 用在哪裏都非常玄妙, 昨天看見ㄧ篇格友的文章標題大概是: 如果有人瞧不起自己, 會生氣嗎? 那大概就像是他人因著種種表相把自己看成是一坨不起眼的土堆那種事情吧? 如果自己是土堆, 土堆不會懂生氣的; 如果自己不是土堆, 那麼他人的不能知道, 也只是他個人修為等級的一種呈現, 沒有需要因此生氣的道理, 舉個例子: 沒有哪個知名的品牌會為了哪位消費者根本沒聽過這個品牌而動怒的 ~ 那換句話說: 不是知名的品牌就全世界的每個人都會知道, 所以談到這裡就又回到了謙虛的課題了.....而那不知名的品牌就像個不起眼的土堆在那兒, 呵呵呵.... 哇~ 它還有機會成為寶塔耶 ~ 接下來欣賞影片吧 ~
- Mar 04 Tue 2014 11:32
佛經中說明國王制度與社會制度形成的原因
本文引用自shamuschang - 佛經中說明國王制度與社會制度形成的原因
.《長阿含經》卷6:【「婆悉吒!今當為汝說四姓本緣。天地始終,劫盡壞時,眾生命終皆生光音天,自然化生,以念為食,光明自照,神足飛空,其後此地盡變為水,無不周遍。當於爾時,無復日月星辰,亦無晝夜年月歲數,唯有大冥。其後此水變成大地,光音諸天福盡命終,來生此間。雖來生此,猶以念食,神足飛空,身光自照,於此住久,各自稱言:『眾生!眾生!』其後此地甘泉涌出,狀如酥蜜。彼初來天性輕易者,見此泉已,默自念言:『此為何物?可試甞之。』即內指泉中,而試甞之,如是再三,轉覺其美,便以手抄自恣食之,如是樂著,遂無厭足,其餘眾生復效食之,如是再三,復覺其美,食之不已,其身轉麤,肌肉堅[25][革*卬],失天妙色,無復神足,履地而行,身光轉滅,天地大冥。
- Mar 03 Mon 2014 07:08
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卷第一之下
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卷第一之下 ( 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卷第一 )
- Mar 02 Sun 2014 11:34
明禪波羅蜜門第三
- Feb 27 Thu 2014 07:22
《雜阿含經》 四妻子喻